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梳理-古今异义.doc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古今异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古今异义四、古今异义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
概括起来,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
下面择要列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古今异义词。
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义:反而,难道。
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义:专指第二次。
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1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1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1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1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1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义:问的意思。
今义:邀、聘、求之意。
)1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义:跑的意思。
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文言文古今异义集锦

例 句
古义
今义
1.但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口技》)
只
但是
2.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景象
观看
3.怜
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爱戴
可怜
4.虽
虽人有百手。(《口技》)
即使
虽然
5.涕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出师表》)
眼泪
鼻涕
6.寻
寻病终。(《桃花源记》)
随即,
不久
寻找
7.厌
学而不厌。(《论语》)
20.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扩大
商店等
开始营
业
21.感激
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
感慨而
激动
感谢
22.爷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父亲
祖父
23.走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跑
行走
24.郭
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外城
用作姓氏
25.股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古代一
种传授
经学的
官员
学位的
最高一
级
35.是
当是时。(《口技》)
这
表示肯定
的判断
36.谢
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道歉
感谢
37.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
逃跑
死亡
38.往往
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到处,
处处
经常
39.忠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1.中间古义:中间夹杂今义:两种事物之间的位置2.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4.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5.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妻子6.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路的境地7.无论古义:不用说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8.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指数目)9.亲戚古义:兼指同姓家族、异性亲属今义:专指族外亲属10.牺牲古义: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11.往往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12.会计古义:聚会商量今义: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13.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业14.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感谢15.痛恨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痛恨16.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17.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18.可以古义:可以凭借(用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19.狱古义:案件今义:牢房20.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21.走古义:跑今义:行22.去古义:离开今义:到23.股古义:大腿今义:机构中的组织或量词24.几何古义:多少今义:数学的一个学科25.江(河) 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26.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7.再古义:第二次今义:重复动作28.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29.是古义:这,指示代词今义:判断动词30.致词古义:对说话今义: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词.doc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词中考语文频道为大家提供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希望大家做好笔记,在平时无聊的时候拿出来看!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词例词例句古义今义1 居居十日过了居住2 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3 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4 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5 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6 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7 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8 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9 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10 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11 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 水渠12 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13 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14 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15 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16 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17 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18 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19 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20 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21 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22 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23 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24 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25 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我精心为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晏子之晋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宋史·呼延赞传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弦章辞鱼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南齐书·孔稚珪传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小主夫人中考政策中考状元中考饮食中考备考辅导中考复习资料。
中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知识点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歌伎、宫妃。
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
②控制(动词)。
古义:侍卫人员。
例如: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结束: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
古义:整装。
例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冯婉贞》)大风: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
例如:可以已大风。
(《捕蛇者说》)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古义:前,走上前去;走,奉献。
例如: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弟兄:今义:①同辈之间。
②旧时军队称士兵。
古义:有时单指兄。
例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孔雀东南飞》)感激:今义:深深的'感谢;古义:感,感动;激,奋激。
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刚开始。
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即使: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古义:即,就,让,叫。
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西门豹治邺》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义:终于达到某种程度。
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国论》)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
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
②民间。
③地区。
古义:①当地的事。
例如:在外监司牧宇,亦皆含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
(《方腊起义》)②土地方圆。
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项羽本纪》)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
例如:天圆地方。
(《淮南子·天文训》) 致意:今义:表示问候;古义:抒发心情。
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屈原列传》)有意:今义:故意,居心;古义:①愿意。
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②有某种打算。
例如: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
九年级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

九年级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21.陈涉世家语,皆指目陈胜1. 旦日,卒中往往..古义:到处今义: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事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古义:聚会商议今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3. 今亡.亦死古义:逃亡今义:死4. 会.天大雨古义:适逢今义:会面5. 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6. 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身,亲自今义:身体22.唐雎不辱使命,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1. 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故不错意也2. 以君为长者..古义:德行高尚的人今义: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3. 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4. 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
今义:不弯曲5. 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凋落6. 休.祲降于天古古义:吉祥今义:常用作休息7.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简单8. 徒.以有先生古义:只今义:徒弟23.隆中对今日1. 遂用猖蹶,至于..古义:到达今义: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至于今日2. 遂用猖蹶..古义:失败今义:凶狠而放肆与亮情好日密3. 于是..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承接关系4. 将军宜枉驾顾.之古义:拜访今义:照顾5. 凡.三往古义:总共今义:平凡6. 孤.不度德量力古义:自称今义:孤单7.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古义:因此今义:使用为援而不可图也8. 此可以..古义:把今义:许可.24.出师表资将军1. 此殆天所以..古义: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兴隆也3.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圣听4. 诚宜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开始营业5.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6.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7. 臣不胜受恩感激..古义:感动激奋今义: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8.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古义:时今义:指四季中的秋季9. 引喻失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正义,意义10. 陟罚臧否.古义:恶,坏,批评今义:表示否定11. 猥.自枉屈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今义:卑鄙下流12. 庶.竭驽钝古义:希望,期望今义:众多军事13. 晓畅..古义:精通,熟练今义:通顺14.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古义:偏袒和私心今义:照顾私情,躬耕于南阳15. 臣本布衣..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16. 先帝知臣谨慎..古义:严谨而慎重今义:小心慎重17.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古义:眼泪今义:鼻涕18.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古义:任务今义:效果19. 不效.则治臣之罪古义:实现今义:效果17.公输距子矣1. 吾知所以..古义:用什么(方法)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公输盘为我为云梯2. 虽然..古义:虽是这样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18.《孟子》两章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2.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古义:放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今义:指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4. 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起,指被任用今义:分发5.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被举用,被选拔今义:往上托,往上伸6. 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7.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征验今义:走远路8. 一豆.羹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用的器皿。
中考文言文常考的71个古今异义词

中考文言文常考的71个古今异义词12个/周*6周第一周:(1)走古义:跑、逃跑。
今义:行走,步行,离开。
例:①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②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2)从古义:跟随。
今义:①介词。
②跟从。
例:①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3)把古义:动词,握住,拿着,端着。
今义:①握住。
②把持。
③介词,将。
④量词。
例: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4)或古义:①不定代词,有人,有的。
②副词,也许。
③有时,间或。
今义:①选择连词。
②副词,也许。
例: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③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5)再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
今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
②继续。
例: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②如是再三。
(《宋定伯捉鬼》)(6)夫古义:①名词,成年男子。
②丈夫。
③夫子,对老师的称呼。
④读fú,句首发语词,句中助词,句末语气词。
⑤读fú,指示代词。
今义:丈夫。
例: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②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口技》)③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
(《礼记·檀弓下》)④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7)君古义:①封建帝王,一国之主。
②对人的敬称。
③(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今义:对人的敬称。
例:①民贵君轻。
(《(孟子)两章》)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8)狱古义:诉讼案件。
今义:监牢。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9)爷古义:名词,父亲。
今义:祖父,常重叠用。
例: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10)去古义:①离开。
②距离。
③去掉,除去。
今义:前往,到……去。
例: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45例详解,中考语文必背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45例详解,中考语文必背1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及父系亲属。
2丈夫古义:①古时称成年男子。
②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③女子的配偶。
例1: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意思: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佩戴冠作成年礼仪。
)例2: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国语·越语上》(意思:生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猪。
)今义:妻子的配偶。
3 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4师徒古义:军队士兵。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勾践灭吴》(意思: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
)今义:师傅与徒弟。
5 所以古义: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意思: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
《鸿门宴》(意思: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6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意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今义:不管;不论。
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梳理:古今异
义-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古今异义的现象。
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这种词义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
如河,古代仅仅指黄河(饮于河、渭);现在则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成为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狭小。
词义缩小主要有两类:
A.程度减弱。
如病,古义指严重的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威胁
的程度(君之病在肠胃);而今天的病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减弱了。
B.范围缩小。
如臭,古代指气味(左佩刀,右备容臭);现在则仅仅指臭味。
(3)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
主要有以下几种:
A.由表示甲事物转化为表示乙事物。
如颜色,古义指容颜、脸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今义指色彩。
B.由表示甲动作转化为表示乙动作。
如去,古义指离开、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今义是到地方。
C.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化为表示乙义的范围。
如鲜美,古义有鲜艳美丽的意思(芳草鲜美);今义则是形容词,指食物味道好。
它所表示的范围就由表示事物外在的颜色转化为表示事物的
味道。
D.由表示甲义转化为表示乙义时,词性也发生了转移。
如烈士,古义指有远大抱负的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人。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主要有三种情况:
A.褒义词转化为贬义词或中性词。
如风流,古义指杰出、英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义多指轻浮放荡,含贬义。
B.贬义词转化为褒义词。
如乖,原指偏执、不顺服(行为偏僻性乖张);现在是听话安顺之义。
C.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
如鄙,古义表示见识短浅,是一个中性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今义指品质恶劣,成为贬义
词。
常见古今异义词例释
以下内容按字词、例句及所选篇目、古义、今义顺序整理:
穷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穷尽贫穷
丝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醉翁亭记》) 弦乐器蚕丝
委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放弃委托
去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离开到,往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表示判断
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被举荐举起
征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表现出征,征收
喻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明白,了解比喻
豆一箪食,一豆羹(《鱼我所欲也》)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豆类名称
就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接近,趋向今常作副词或连词
诚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 确实真诚、诚实
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时四季中的秋季
义引喻失义(《出师表》) 适宜,恰当正义,意义
否陟罚臧否(《出师表》) 恶,坏表示否定
猥猥自枉屈(《出师表》) 辱,有降低身份之意卑鄙下流
庶庶竭驽钝(《出师表》) 希望,期望众多
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案件监狱
师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军队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
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二次表动作重复
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参与间隔、空隙,不连接
里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上枢密韩太尉书》) 古代居民区名方位词,与外相对
游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上枢密韩太尉书》) 交往现常指游历、游览
池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大也(《上枢密韩太尉书》) 护城河现指水塘
走几欲先走(《口技》) 跑行走
趋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 快步走、奔
跑趋向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借,借助不真
居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经过房子;居住
见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 拜见、进见看到
鄙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边境品质低下
市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购买市场
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有余强壮,强大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只但是
虽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 即使虽然,表转折
固吾义固不杀人(《公输》) 绝对坚固
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道歉感谢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逃跑死亡
会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适逢,恰巧遇到聚合
怜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怜爱,爱戴可怜,怜悯
或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有人或许,也许
往往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到处经常
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扩大指商店开始营业
猖蹶遂用猖蹶(《隆中对》) 失败凶猛而放肆(注:现代汉语中写作猖獗)
于是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从此(时) 表示承接
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的原因常与因为搭
配,表因果关系
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品质低劣
晓畅晓畅军事(《出师表》) 精通,熟练通顺
布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平民用布做的衣服
谨慎先帝知臣谨慎(《出师表》) 严谨而慎重小心慎重
牺牲牺牲玉帛(《曹刿论战》)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现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
可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以凭借能愿动词,可以
交通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和子女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间隔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断绝来往隔开,不连接
无论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不要说,更不必说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以为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以此为认为
左右楚王闻之,谓左右(《晏子春秋》) 身边跟随的人①表方位;②表估计
虽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即使这样转折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