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的起源与发展
动漫文化知识点

动漫文化知识点动漫(Anime)是指日本动画片,是日本国内的一种文化现象,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文化。
随着动漫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动漫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动漫文化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动漫。
一、动漫的起源和发展动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江户时代,当时日本的浮世绘艺术家开始创作描绘生活日常的独特画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画作逐渐演变为动画形式,成为日本动漫的萌芽。
而真正意义上的动漫产业起步于20世纪初,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动漫产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众多经典的动漫作品。
二、动漫的特点和分类1. 多样性:动漫作品涵盖了各类题材,包括日常生活、恋爱、冒险、科幻、奇幻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2. 动人情感:动漫作品往往能够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情节,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3. 虚拟世界:动漫作品往往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和享受。
根据受众对象和风格的不同,动漫可以分为少儿动漫、青少年动漫和成人动漫等不同分类。
每个分类都有特定的特点和受众群体。
三、动漫的影响力和价值1. 传播思想:动漫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形式,通过温暖的情节和各种社会议题的讨论,传递了许多思想和价值观念。
2. 经济效益:从动漫创作到衍生产品,动漫产业体系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3. 文化交流:动漫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交流彼此文化的平台。
同时,动漫还对个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作灵感,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增加人们的文化素养。
四、动漫的代表作和人物1. 《火影忍者》:这是一部由岸本齐史创作的漫画作品,以忍者为主题,讲述了主人公鸣人的成长历程,深受全球观众的喜爱。
2. 《犬夜叉》:这是一部由高桥留美子创作的漫画作品,讲述了主人公犬夜叉为了寻找四魂之玉而展开的冒险故事。
3. 《名侦探柯南》:这是日本漫画家青山刚昌创作的侦探题材漫画,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柯南利用聪明才智破解各种案件的故事。
萌系动漫的起源与发展

萌系动漫的起源与发展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是萌系动漫的起源与发展。
萌系动漫,作为一种带有可爱元素的动漫类型,深受许多观众的喜爱。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如何从起初的萌芽逐渐发展成为当今动漫产业中一股重要力量的。
萌系动漫的起源萌系动漫这一概念最早源自于日本,它强调人物形象的可爱和萌点,打破了传统动漫中对于人物形象的设定。
萌系动漫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流,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和心灵享受。
最初的萌系动漫作品往往以少女为主角,通过精心设计的可爱形象和温馨故事情节,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萌系动漫的发展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萌系动漫逐渐在动漫产业中崭露头角,各种风格各异的萌系作品层出不穷。
从最初的少女向作品到如今涵盖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作品类型,萌系动漫在受众群体中广泛传播。
不仅在日本,萌系动漫的影响力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成为国际动漫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萌系动漫的特点萌系动漫以其独特的可爱元素脱颖而出,具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
首先是人物造型的萌化设计,可爱的角色造型常常是萌系动漫吸引观众的关键。
其次是情节简单易懂,常常围绕着温馨的日常生活展开,让人产生共鸣和放松。
音乐、配色等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萌系动漫增添了更多迷人的色彩。
萌系动漫的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趣味的改变,萌系动漫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未来,萌系动漫有望更加多元化,涵盖更广泛的题材和风格,吸引更多不同背景的观众。
随着科技的进步,萌系动漫的制作技术将会更加先进,呈现出更加精美细腻的画面和动画效果,给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盛宴。
萌系动漫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动漫类型,不断塑造着动漫产业的多样性和魅力。
其可爱元素与温馨氛围为观众带来了无穷乐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萌系动漫将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和感动。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分享,让大家对萌系动漫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这一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动漫类型。
中国动漫发展史

推动文化创新
中国动漫在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 也不断尝试创新,将传统文化与 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
色的中国动漫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动漫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 解和认同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
豪感和文化自信。
对社会的影响
引导社会价值观
中国动漫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也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如 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对引导社会价值观产生积极影 响。
重要作品与人物
《黑猫警长》
作为中国第一部原创动画长片,它在中国动 漫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熊出没》
作为一部现象级动画片,其幽默的风格和深 入人心的角色深受观众喜爱。
《大闹天宫》
由万籁鸣执导,是中国动画的代表作之一, 荣获多项国际大奖。
宫崎骏
作为日本著名动画导演,他的作品《千与千 寻》、《龙猫》等在中国广受欢迎。
促进社会交流与沟通
中国动漫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能够跨越地域和年龄的限制,促 进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和认同。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中国动漫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观众,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 神食粮,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对国际动漫产业的影响
推动国际动漫多元化发展
中国动漫在国际动漫产业中独树一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 内容,为国际动漫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国际动漫 的多元化发展。
促进国际动漫交流与合作
中国动漫在国际上广受欢迎,为中国动漫与国际动漫界的 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促进了国际动漫产业的共同发展。
提高国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中国动漫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国际传播,提高 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
动漫(Anime)是日本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动画艺术。
它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主要以黑白的手绘形式呈现。
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动漫开始像现在这样以彩色动画片的形式广泛传播。
1963年,由手冢治虫创作的《铁臂阿童木》成为了日本第一部以电视动画形式播出的日本动漫。
这部动画片的播出让日本动漫开始进入了大众视野,同时也创造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模式。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日本动漫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和《龙猫》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动漫开始向数字制作方向发展,使用电脑成为动画制作的主要手段。
这一时期的动漫作品质量大幅提升,细节更加精致,并出现了更多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
同时,日本动漫也开始走向国际化。
越来越多的日本动漫作品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广泛的影响力。
一些作品甚至在中国、美国等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输出。
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变化。
随着互联网
的兴起,网络动漫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了日本动漫产业的新生力量。
此外,中国、韩国等国家的动漫产业也崛起,与日本动漫形成竞争。
为了保持竞争力,日本动漫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总的来说,日本动漫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蓬勃发展,从最初的黑白手绘到现在的数字制作,从国内走向国际。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日本动漫产业也在不断演变,为观众带来更加精彩和多样化的作品。
动漫初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动漫初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动漫是一种充满魔力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绘画、文字、声音和动画,能够以独特的方式传达信息和情感。
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动漫感兴趣。
如果你也是其中之一,那么本文将为你总结一些动漫初学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动漫。
一、动漫的起源和发展动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壁画和壁画,但真正意义上的动漫是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
最早的动漫作品可以追溯到日本的手塚治虫创作的《酋长的一夜》等作品。
20世纪30年代,日本开始制作电影动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观众的需求,动漫产业不断壮大。
在二战后,日本开始制作电视动画,随着动漫技术的进步和各种类型的动漫作品的出现,动漫产业进入了黄金时代。
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在日本,还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二、动漫的种类动漫作品种类繁多,包括电视动画、动画电影、网络动画、讽刺动画、教育动画等。
就电视动画而言,它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少儿动画、青少年动画、科幻动画、魔幻动画、搞笑动画等。
另外,动漫制作形式也各种各样,包括日本的手绘动画、3D动画、CG 动画等。
三、动漫的技术动漫的制作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包括绘画、声音、制作等。
在绘画方面,动漫是以动画的方式呈现的,每一帧画面都需要精心绘制。
在声音方面,动漫需要配上音乐、配音、音效等,以营造画面的氛围。
在制作方面,动漫需要借助制作软件,包括绘图软件、剪辑软件、特效软件等。
四、动漫的产业动漫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包括动漫制作、出版发行、衍生品开发、游戏开发等多个领域。
动漫产业的发展对推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刺激创意产业、创意设计、文化传媒等行业的发展,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动漫的欣赏欣赏动漫需要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大家可以从绘画、音乐、剧情、人物形象等多个方面去评价一部动漫。
另外,也可以通过阅读评论、参加展览、参与讨论等方式来提升动漫的欣赏水平。
六、动漫的影响动漫不仅能够影响观众的思想、情感,还能够对社会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动漫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动漫的起源与发展引言: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
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
但是我国动画也曾有过辉煌历史。
起源:20世纪中国的动漫产业先驱万氏三兄弟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出的《大闹天宫》就是他们制作的,1936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名列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发展:中国建国初年————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我过拍摄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画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白菜》完成。
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中国的动画事业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白银时代(1976~1990)经历了文革后,动画行业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且上美影1972~1976年间拍摄的17部动画如《小号手》、《小八路》、《东海小哨兵》等给后来的动画创作历年投下了一个严重的阴影!写实主义和教育目的,这使动画片被定位给小朋友看的充满教育意义的课外教材,这种思想不仅延续下来而且还在大部分人心里深深地扎根,也就是这个观念才造成了后来的动画片的尴尬地位。
中国动画发展史

《黑猫警长》
《哪吒闹海》
《阿凡提》
《三个和尚》
《天书奇谭》
《雪孩子》
1985—1995年(低迷时期)
进入了85年,在85年到95年这十年间,也是80后 接触国产动画最多的时间,这十年,应该说是中国动 画的一个转折时期,可惜不是好的转折。从85年开始, 有很多中外合资的动画公司进入了中国,大批动画人 才都被这些公司挖角了。而相对的,还有很多外国动 画却在这个时候低价卖入了中国市场。
代表作:《葫芦娃》《舒克和贝塔》《山水情》
《葫芦娃》
《舒克和贝塔》
《山水情》
1995年—至今(再次复苏时期)
说起95年以后的动画,确实很难让人骄傲,这段 时间里,国产动画开始有了粗制滥造,内容幼稚这些 问题,而相比之下,进口动画可以说是势不可挡,圣 斗士、忍者神龟、加上后来网络的发达,国外的动画 几乎可以同步地进入国内——在这种四面楚歌的形势 下,我们的国产动画也开始了反思。
国产动画步入21世纪所存在的问题:
国产动画得不到青年支持的原因
(一)国产动画被国人认为“单纯”、“幼稚”、“无聊”, 国产动画教育青少年怎么做人的,十分纯洁,相对适合低年龄儿童, 定位过底,跟不上时代潮流。相比之下国外动漫更受到青年的欢迎。
(二)中国动画相对国外较为粗糙,一直被年轻人视为动画而 不是动漫。
(三)国家对国产动画扶持不当, 缺少真正的发展政策。
(四)国产动画缺少创意,无法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且教育 性过重,不受80、90后欢迎。
(五)动画制作没有商业化、市场化,无法真正得到发展。
(六)中国动画抄袭现象严重,抄袭动画的质量极差。
动漫的毕业论文

动漫的毕业论文动漫的毕业论文动漫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图像、声音和故事情节的结合,通过动画的形式向观众传递信息和情感。
在现代社会中,动漫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受欢迎的娱乐方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然而,动漫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因此,我选择以动漫为主题,撰写一篇毕业论文,探讨动漫的影响和价值。
第一部分:动漫的历史与发展动漫起源于日本,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手绘漫画。
随着技术的进步,动画制作逐渐从手绘转向电脑生成。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动漫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成为一种跨文化的现象。
动漫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商业产业。
第二部分:动漫的文化影响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
很多动漫作品通过讲述故事和塑造角色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比如《火影忍者》中探讨友情和忍者道德的主题,《进击的巨人》中探讨人类的本性和战争的意义等等。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通过动漫的形式传递给观众。
第三部分:动漫的社会影响动漫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动漫作品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成为了人们的偶像和话题,影响着观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其次,动漫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比如游戏、周边产品等。
动漫还成为了一种文化输出的方式,许多日本动漫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推动了日本文化的传播。
第四部分:动漫的艺术价值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首先,动漫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视听体验,给观众带来了愉悦和感动。
其次,动漫的绘画和动画技术要求极高,需要创作者具备良好的绘画和动画技能。
动漫作品中的画面构图、色彩运用和动画效果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
最后,动漫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也是艺术的体现,它们通过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表演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结论: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成熟期(1974—1989) • 1974年,日本动画进入了成熟期。 • 70年代初期,日本涌现出大批科幻机械类动画(即Science Fiction动画,简称SF类动画)的动画家,代表人物有松本零士、富野 由悠季、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等。其中最著名的富野由悠季是 “GUNDAM”系列的创始人之一,他执导了《机动战士高达》(1979 年)、《机动战士高达-夏亚的逆袭》(1988年)、《机动战士高达 F91》(1991年)、《Turn A GUNDAM》(2000年)等SF类动画电 影。1982年,河森正治在为《超时空要塞Macross》担当机械设定时, 开始崭露头角,随后他出任导演监制了《超时空要塞》的系列剧场版 动画影片。 • 同时期的宫崎骏摆脱了SF类动画风格的局限,以剧场版动画为契 点,走出了一条“宫崎骏式”的唯美、自然、清新的风格,传达着天、 地、人、神的和谐。影片的思想触及人类心灵的深处,启发着人对神 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1984年的《风之谷》奠定了宫崎骏日本动画 宗师的地位。2001年宫崎骏摄制的《千与千寻》获得第52届柏林国 际电影节金熊大奖和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宫崎骏在日本已 成为动画的代名词,其成就与地位无人能及。宫崎骏的其他著名作品 还有《天空之城》( 1986),《龙猫》(1988)、《魔女宅急便》 (1989),《岁月的童话》(1991)、《红猪》(1992)、《On Your Mark》(1995年)、《幽灵公主》( 1997)、《哈尔的移动城堡》 (2004年)等。 •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动画进入OVA动画片 (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创动画录影带)的黄金时代。平野俊贵 分别于1988年和1989年摄制的《吸血姬美夕》、《冥王计划 ZEORAIMA》开创了日本OVA版动画的鼎盛时期。
问 卷 结 果 分 析
• 1有59%的人喜欢音乐。而剩下的41%人对动漫的音乐持无所谓的观念。 • 2在调查的人中喜欢声优的人占决大部分。大部分人认为动漫人物的配音 最重要的除了主体音乐以外人物的配音也很重要,认为人物的配音可以 体现动漫人物的特点同时也可以成为人物的标志,如‘ 笔小新。奥特曼。 蜡 等这些都成为现代中学生茶余饭后闲谈的乐趣,很多人都喜欢模范。但 是经过这次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现实问题:往往有特点的人物 声音其代表的任务有两个极端,一个是行为不雅,不值得学习,另一个 则是虚拟夸大的英雄人物形象。而那些中性的人物声音往往被人所遗弃。 如蜡笔小新,他是个天真.直爽的小孩而他的声音则充满让人想笑的冲动, 我们都不会忘记他那一声声“妈妈,你回来了。。。。。 • 3在动漫的音乐里所调查的学生大部分认为其音乐有令人放松的特点,但 也有人认为难听死了,所以根据调查调查的对象我们总结出 在不同时段 人们听音乐的心情会目的会不同。如在早晨一般选择听动漫的人是因为 心情不好需要提神,在中午听歌的人往往是因为解压。会这事情的需要, 而在晚上听的人则是为了放松紧张的神经,同时也有着兴趣爱好所致。 • 但是我门也发现有些学生听歌的时间不会安排,如有的学生在晚自修做 数学题边听做边听动漫歌曲,这是不好的,因为动漫的歌曲往往是为情 景所设置,所以听动漫的歌曲会很快的融入到虚拟的情景中应而对学习 来说这是负担而不是解压。 • 4近年来的动漫歌曲有很大的改观对我门青少年的影响也很大:1歌曲的 歌词不健康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2歌曲大部分都是摇滚,电 子合成和重金属形式的对我们的听力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美国有一个调 查68%的学生因经常听很大声的音乐在中年的时候听力下降的很快成为 了一大社会问题。3同时听动漫的音乐也会对青少年的早恋产生影响
动漫发展史
• • • • 日本是世界第一动漫(动画,漫画)大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日本动画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1917—1945——萌芽期、1946-1973——探索期、 1974—1989——成熟期、 1990至今——细化期。 萌芽期(1917—1945) 1917年,下川凹夫摄制《芋川掠三玄关· 一番之卷》,北山清太郎制作了《猿蟹 和战》,幸内纯一创作了《锅凹内名刁》,此三人为日本动画的奠基人。其中,下 川凹夫创作的《芋川掠三玄关· 一番之卷》被公认为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 1933年,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力与世间女子》诞生了,它是由政冈宪三和 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的。二战期间,懒尾光世拍摄了“桃太郎”系列动画片, 鼓吹侵略,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其中的代表作是1944年制作的《桃太郎· 海上神兵》。 探索期(1946-1973) 1945年,日本战败后,反战题材的动画影片颇受欢迎且影响深远。期间的代表 人物是被日本动画界誉为“怪人”的动画家——大藤信郎,他于1927年拍摄了黑白 版的《鲸鱼》,并于1952年摄制完成了彩色版的《鲸鱼》,该部动画片成为首部获 得国际大奖的日本动画片。大藤信郎把流传在中国数千年的皮影戏和日本独有的千 代纸结合起来绘制动画,创作了《马具田城的盗贼》(1926年)、《孙悟空物语》 (1926年)、《珍说古田御殿》(1928年)、《竹取物语》(1961年)等。大藤信 郎在日本知名度极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藤奖”更成为日本一流的动画片奖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手家治虫成为日本动画界的标志性人物,被誉为“日本动 漫之父”。他创作了一系列精美的动画片,将日本动画片的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 档次。其中的代表作品包括《铁臂阿童木》(1963年)、《森林大帝》(1965年)、 和《原子小金刚》( 1963年)。1966年,手家治虫创作了《展览会的画》,开始 对实验性动画片进行探索。
动漫真人版——音乐之声
• • • • • • • • • • • • • • • 11你认为动漫里的音乐吸引你吗?( ) A是B不是C一般般D无所谓 12你认为动漫的人物配音怎样?( ) A不错B一般C不好 13你喜欢哪个动漫的音乐歌曲?( ) A犬夜差B死亡笔记C地狱少女D其他( ) 14你觉得动漫的音乐有何特点?( ) A轻快,令人放松B难听死了C可以缓解压力D其他( 15你会哼唱动漫里的歌曲吗?( ) A会B会哼.只知道节奏C不会D其他( ) 16你喜欢以下哪种人物的配音?( ) A犬夜叉B蜡笔小新C佐助D咸蛋超人F其他( ) 17你会模仿动漫人物的用语和动作吗?( ) A会B偶尔C不会 18你认为动漫的音乐会对你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 )
• 在21世纪的今天,动漫行业越来越热,其创造的经济价值 不可小视。它带动了众多其他行业,如:书刊漫画、游戏 业、模型制造业、玩具业…… • 而且动漫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身边的动漫商店、 产品都非常的多,甚至我们的衣服上都印有动漫的图片, 手机挂件、项链、手表有动漫,就连我们现在听的音乐也 很多都是动漫歌曲。还有一些与动漫有关的书,它们的封 面也会以动漫人物为形象来吸引读者。由此看来动漫的实 在非常的广。 • 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中国动漫不景气,远不如日本动 漫的这一事实,做此调查研究,期望对中国动漫有所帮助。 •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是观看动漫的一个大群体,对动漫 的流行程度有着决定作用。而且动漫对我们中学生的学习 和生活影响很大。因而,我们提出了这个课题。
怀念那些童年的记忆
美图欣赏
中国动漫落后原因
• ⒈起步较早,开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于当年的水墨动画是当时一绝, 以及后来的布塑动画。但遗憾的是国内未能对这一行业领域给于足够的重视, 自然也就无法使这一新兴的艺术门类一直保持优势并不断创新,最终导致技 术停滞不前以致于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制作水平 ⒉受现今环境影响,人才的能力严重受制约,创新意识无法得到有效发 展,多抄袭、复制,无任何自己动漫特色,吸引力极差。 ⒊不成熟的市场环境。在中国,受传统思想的限制,国内很多家长认为 漫画创作是不务正业,动漫影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对动漫往往持反对态度。 这种观念占据着社会主体思维,使得中国动漫创作缺乏良好的环境和空间。 书店、学校等文化场所对动漫创作并不重视,甚至将其视为非正统的东西, 以致中国很多动漫作家的作品在中国没有市场,只得卖给国外动漫创作公司。 ⒋因管理方对动漫产品观众的错误定位,导致动漫观众顾客群年龄层次 单一且不具消费水平,不是时尚主流,许多动漫只针对幼年儿童,极少数针对 青少年、成年人。 ⒌资金难以落实到位,导致国内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制作动漫。 ⒍没有形成完整的动漫产业链,中国的动漫产业环节基本上集中在“动 画制作”及“电视播出”两个环节上,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衍生 产品尚未完全开发。再加上盗版的影响,使得很多动漫企业因此难以回收成 本,赚取利润。同时动漫行业缺乏专业运营和管理团队,这也大大制约了动 漫产业化的发展速度。怎样进行成功的产业运营,形成良性的产业链条,已 成为动漫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 细化期(1990至今) • 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动画产业的进一步完善,日本动画的种类、 形式、内容、题材以及从业人员发生了明显的细化。随着动画风格的 多样性,日本动画进入细化阶段。 • 在这一期间,日本动画的种类丰富多样。有以浅香守生为代表的 美少女动画,作品有《百变小樱魔术卡》(1998年)、《Chobits》 (2002年)、《GALAXY ANGEL》(第一部:2001年;第二部: 2002年);有以大地丙太郎为代表的搞笑动画,作品有《邪流丸》 ( 1998年)、《水果篮子》(2000年);另外,押井守创作的《攻 壳机动队》( 1995年)、《人狼》(2000年),自成一种风格,以 得到观众的认可;今敏于2002年创作的《千年女优》,采用了扑朔迷 离的叙事手法,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动画表达方式。总之,日本动画以 “机器人”、“美少女”为契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深具自身民族特 色的动画之路。 • 据统计,1960-2001年,日本共出产电影版和电视版的动画片 2403部,其中电影版901部,电视版1502部。日本的动画制作公司群 雄林立,其中的代表为东映动画、吉卜力工作室、GANIAX、Sunrise 等。
)
• • • • • • • • • •
[调查人数 男生200 女生200] 1喜欢程度 非常喜欢47% 中等31% 一般20% 不喜欢2% 2喜欢中国动漫的只有3%的学生喜欢日本的动漫。有喜欢日本动漫的 人占94%。喜欢欧美的有2%。其他的为1% 3喜欢动漫的类型 女生则出现了和以往不同的现象:喜欢侦探行的人占大部分,而爱情 的则次之,同时喜欢格斗和神话的人数差不多接近。但似乎有更大的 发展趋势。。 而男生也出现了和以往不同的现象:喜欢爱情和神话的人占大部分, 而喜欢格斗的人有减少的趋势。但是喜欢其他形式的也存在少部分。 4在大部分青少年中占有33。3%的人接触动漫的时间超过10年,有 22。2%的人接触动漫的时间不到1年,有27%的人接触的时间为2~5 年,有17。5%的人接触的时间为5~10年。 5大部人是通过电视和网络来对动漫进行了解的,而其中因喜欢动漫 的人往往喜欢看动漫杂乐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