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

合集下载

发电机定子通水后绝缘标准

发电机定子通水后绝缘标准

发电机定子通水后绝缘标准
发电机定子通水后,绝缘合格标准应按照国家标准《旋转电机绕组及其它电气装置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具体来说,绝缘电阻应该大于2兆欧,并在特定电压下进行一定时间的耐压试验。

此外,在定子通水状态下,用发电机专用绝缘绝缘测定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R60/R15≥,阻值与上一次比较不低于上次的1/3~1/5。

发电机转
子绕组绝缘用500V绝缘仪进行测量,其绝缘电阻大于10M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建议咨询发电机行业相关人士。

低压交流电机定子散嵌绕组(F级)绝缘规范D

低压交流电机定子散嵌绕组(F级)绝缘规范D

低压交流电机定子散嵌绕组(F级)绝缘规范NJB133-1999编制校核会签审核审定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压等级660V,机座号范围为63-355、一般电工产品环境条件一般用途的三相交流电机。

其定子槽形为半闭口槽,采用散嵌下线工艺的定子绕组绝缘结构,其耐热性达到F级要求。

2. 引用标准GB6109 漆包圆绕组线GB1303 3240环氧酚醛层压玻璃布板.GB7117 2741聚氨酯玻璃纤维漆管.JB5658 电气用压敏粘带聚酯薄膜热固性胶粘带.JB/Z294-1987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JB/Z346-1989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限值.3、电磁线3.1、电磁线型号:QZY-2/180的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机座号63-280电动机允许采用型号为QZ(G)-2/155的改性聚酯漆包线。

3.2、漆膜厚度按GB6109.1标准取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平均值。

4、槽绝缘4.1、槽绝缘材料采用以下材料之一,同一台电机槽绝缘材料应相同: 6641改性聚酯薄膜聚脂纤维非织布柔软复合材料6642 聚酯薄膜聚芳(砜)聚酯纤维非织布柔软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的聚酯薄膜厚度不小于0.075mm.4.2、槽绝缘尺寸如下:机座号槽绝缘厚度槽绝缘伸出铁芯(mm)每端最小长度63 -71 0.20 580-112 0.25 7132-160 0.30 10180-280 0.35 12315-355 0.40 155、相间绝缘绕组端部相间垫入一层与槽绝缘相同的柔软复合材料,相间绝缘和层间绝缘重叠的长度不小于5mm。

6、层间绝缘当采用双层绕组时,同槽上、下两层线圈之间垫入一层与槽绝缘相同的柔软复合材料,其宽度比槽的平均宽度大6-10mm。

7、槽楔7.1、槽楔材料采用以下材料之一,同一台电机槽楔材料应相同::3240环氧酚醛层压玻璃布板3830-U型聚酯玻璃纤维引拔槽楔3830-E型环氧玻璃纤维引拔槽楔7.2、槽楔厚度见下表,长度比相应槽绝缘短4-6mm。

电机绝缘规范及重绕工艺

电机绝缘规范及重绕工艺

电机绝缘规范及重绕⼯艺交流电机绝缘规范及重绕⼯艺⼀、交流电机绝缘规范1、380V、B级绝缘、定⼦绕组绝缘规范(1)、电磁线和槽绝缘1)、中⼩型交流电动机定⼦绕组均采⽤散嵌软绕组,电磁线选⽤QZ-2型⾼强度聚酯漆包圆铜线,其绝缘漆膜⽐QZ-1型的较厚,所以都选⽤QZ—2型。

槽绝缘是采⽤复合绝缘材料,如DMDM或DMD、DMD+M等。

D表⽰聚酯纤维⽆纺布,M表⽰6020聚酯薄膜。

2)、槽绝缘厚度的选择。

JO2系列电动机按机座号不同其厚度不同,⽽Y系列电动机是按电动机中⼼⾼度不同⽽异,可按下表选择。

3)、相间绝缘材料和厚度与槽绝缘相同。

对于双层绕组的层间绝缘所⽤绝缘材料和厚度也与槽绝缘相同。

(2)、电动机槽楔采⽤引拔槽楔,或者⽤3240环氧酚醛层压玻璃布板槽楔。

槽绝缘厚度注:DMDM和DMD+M格中括号内数值是JO2系列原来的绝缘厚度。

(3)、绕组引接线采⽤JBQ型丁腈橡胶电缆,其接头⽤0.15mm 厚的醇酸玻璃布带或棸酯薄膜半叠包⼀层,外⾯再套醇酸玻璃、漆管⼀层。

如没有⼤规格的醇酸玻璃漆管,也可⽤醇酸玻璃布带半叠包两层,外⽤0.1mm厚的列碱玻璃纤维带半叠包⼀层。

(4)、端部绑扎采⽤聚酯纤维编织套管(或编织带),或者⽤⽆碱纤维带包扎。

对于中⼼⾼为80-132mm的电动机,定⼦绕组端部每两槽绑扎⼀道;中⼼⾼为160-280mm的电动机,每⼀槽绑扎⼀道。

对于中⼼⾼为180mm的2极电动机及中⼼⾼为200-280mm的2极和4极电动机,线圈⿐端⽤⽆碱玻璃丝带半叠包⼀层。

在有引线的⼀端应把电缆和接头处同时绑扎牢,必要时,应在此端增加绑扎道数。

(5)、槽楔推⼒对于MDM槽楔,为244N;对于3240玻璃布板(2mm厚)槽楔,为247N。

2、00V、B级绝缘、定⼦分⽙绕组的绝缘规范(1)、电磁线电磁线采⽤双玻璃丝包醇酸扁铜线(SBECB)绕制,如采⽤裸铜线绕制时,匝间要⽤0.08mm厚的⽆碱玻璃丝带半叠包⼀层,做为匝间绝缘。

电机定子温度

电机定子温度

无论高压还是低压电机,其电机绕组温度限值均与绕组绝缘等级有关绝缘等级是指电动机或变压器绕组采用的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

电动机绕组常用的绝缘材料,按其耐热性一般分为A、E、B、F、H五种等级,每一绝缘等级的绝缘材料都有相应的极限允许工作温度,(电机绕组最热点的温度)电机运行绕组绝缘最热点的温度不得超过其规定,否则,将加速绕组绝缘老化,缩短电机寿命;如果温度超过允许值很多,绝缘就会损坏,导致电动机烧毁。

绝缘等级及允许最高温度
A级 105度;E级 120度; B级 130度; F级 155度; H级 180度上述度是摄氏度。

与电动机外壳的温度是有差别的,当外壳达到上述温度时,电动机差不多早已烧了。

F级绝缘最高温度是155度,在不超过额定电流时可以长期运行。

F级绝缘最高允许温度是155度,性能参考温度在120度之间。

如果温度不继续上升,电机运行不超额定电流,就可以长期运行;否则就须检查电机以及改善环境温度(如安装排气扇等)。

发电机地绝缘测试规定

发电机地绝缘测试规定

发电机的绝缘测试规定发电机型号: QFSN-350-2 型三相同步汽轮发电机;额定容量:412MVA;额定功率:350MW ;额定功率因数为0.85(滞相);发电机定子额定电压为20kV ;额定定子电流: 11.887kA;发电机定子、转子绝缘等级均为 F 级;温度限值定子线圈极限温度:80℃;转子线圈极限温度: 110℃;定子铁芯极限温度: 120℃;额定转速为3000r/min,频率为 50Hz。

发电机定子绕组采用双回路并联, Y 型接线,中性点采用高电阻接地。

发电机冷却方式为水-氢-氢,即定子绕组直接水内冷,转子绕组直接氢内冷,定、转子铁芯氢冷。

发电机测绝缘规定:1、发电机在启动前或停机后,应测量发电机及励磁回路各部分绝缘电阻值,并记入绝缘记录薄。

2、发电机如果电气回路无工作,且停机时间不超过24 小时。

启动前可不测绝缘电阻,但停机后必须测量,以便与上一次阻值相比较。

3、定子通水状态下,用发电机专用绝缘绝缘测定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 R60/R15≥1.3,阻值与上一次比较不低于上次的1/3~1/5。

4、发电机转子绕组绝缘用500V 绝缘仪进行测量,其绝缘电阻大于10MΩ。

5、禁止用绝缘仪对微机调节柜、整流柜测量绝缘电阻,如必须测量时由检修人员进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有关设备损坏。

6、励磁变压器的低压侧一般不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如需对其进行绝缘电阻测量时,应将整流桥输入交流电源闸刀断开,测量完毕后合上。

7、汇水管绝缘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其绝缘电阻大于30kΩ。

(若低于30kΩ时,证明定子冷却水电导率不合格)8、励磁台座绝缘用 500V/1kV 绝缘仪进行测量,其绝缘电阻大于1MΩ。

发电机绝缘电阻测量的位置:1、发电机定子绕组测绝缘时,首先将发电机汽端、励端汇水管短接后引至水阻仪接地端,外壳引至水阻仪接地端。

2、发电机测绝缘的实际位置:(1)、发电机出线盒处;(2)、发电机封闭母线与励磁变处。

发电机测绝缘操作

发电机测绝缘操作
发电机测绝缘操作
我厂发电机技术规范
发电机型号:QFSN-350-2-20 额定容量412MVA,额定功率350MW
最大连续输出功率:385MW 额定功率因素:0.85 冷却方式:水氢氢
定子线圈绝缘等级:F/B 转子线圈绝缘等级:F/B 定子铁芯绝缘等级:F/B
2
发电机测绝缘规定
发电机在启动前或停机后,应测量发 电机各部分的绝缘。发电机测绝缘主要是
7
发电机转子测绝缘
发电机的转 子测绝缘位置一 般选在发电机滑 环处或者拆开端 盖的引线处。在 滑环处测量时表 笔应放在通风沟 机的转 子测绝缘应使用 2500V兆欧 表,一般只要求 测量转子绕组对 地绝缘,不要求 测量吸收比。
9
4
发电机定子测绝缘
用水摇表测量定子绝缘时, 屏蔽端需要接汇水环屏蔽线,防 止分流测量电流影响测量结果。
5
发电机出口PT
6
发电机定子测绝缘
测量定子绝缘时可 以选择三个出口PT中 的任意一个,分别测量 三相的相间绝缘和对地 绝缘。
当绝缘电阻降至上 次的1/3~1/5时, 应查明原因。吸收比 (60S和15S的绝 缘电阻值之比称为吸收 比)应在1.3以上。
测量定子绕组相间和对地绝缘,转子绕组 对地绝缘。
发电机电气回路无工作且停机时间不 超过24小时的,启动时可不测绝缘,但停 机后必须测量,以便与上一次阻值比较。
3
发电机定子测绝缘
发电机的定子测绝缘位置一 般选在出口PT进线侧或者励磁变 高压侧。
测量水内冷定子绕组应使用 专用的绝缘电阻测定仪,因为当 绝缘引水管内有凝结水时,所测 的值主要是凝结水的电阻,而不 是绝缘电阻,绝缘电阻较凝结水 的电阻要大得多。只有在放出并 吹干了绝缘引水管内的水后,才 可用普通兆欧表测量。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
3:水或雨水从60度角落到外壳上无影响
4:液体由任何方向泼到外壳没有伤害影响
5:用水冲洗无任何伤害
6:可用于船舱内的环境
7:可于短时间内耐浸水(1m)
8:于一定压力下长时间浸水
2、各种等级的防水试验内容
(1)IPX1 方法名称:垂直滴水试验 试验设备:滴水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见2.11 试样放置:按试样正常工作位置摆放在以1r/min的旋转样品台上,样品顶部至滴水口的距离不大于200mm 试验条件:滴水量为1 0.5mm/min; 试验持续时间:10min;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分A、E、B、F、H5个等级,
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105、120、130、155、180摄氏度。
环境温度为40摄氏度时的允许温升分别为60、75、80、100、125摄氏度。
电动机的允许温升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绝缘材料。
电动机的选择与使用都以不以超过额定温升为原则
防尘等级(第一个X表示)
0:没有保护
1:防止大的固体侵入
2:防止中等大小的固体侵入
3:防止小固体进入侵入
4:防止物体大于1mm的固体进入
5:防止有害的粉尘堆积
6:完全防止粉尘进入
0:没有保护
防水等级(第一个X表示)
1:水滴滴入到外壳无影响
2:当外壳倾斜到15度时,水滴滴入到外壳无影响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依据所用国内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划分的,分A、E、B、F、H级。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 A级 E级 B级 F级 H级
最高允许温度(℃) 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K) 60 75 100 125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 定子绕组绝缘处理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 定子绕组绝缘处理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定子绕组绝缘处理定子绕组绝缘(F 级)规范OAGT.615.009编制审核审定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2022年2月定子绕组绝缘(F 级)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压等级690V ,防护等级为IP23、IP44、IP54、IP55、IP65等,机座号范围63—355,一般用途的Y3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定子绕组绝缘结构采用散嵌下线工艺,其耐热等级达到F 级。

2 引用标准GB/T6109.1-1990 漆包圆绕组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GB/T6109.2-1990 漆包圆绕组线第2部分:155级改性聚酯漆包铜圆线GB/T6109.5-1998 漆包圆绕组线第5部分:温度指数180的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GB/T1303.1-1998 环氧玻璃布层板JB/T5658-1991 电气用压敏粘带聚酯薄膜热固性胶粘带JB/T8151.3-1999 丙烯酸玻璃纤维软管JB/T10109-1999 电气绝缘用无溶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规范单项材料规范不饱和聚酯浸渍树脂JB/T9615.1-200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 JB/T9615.2-200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 3 技术规范 3.1 电磁线电磁线采用型号为QZY-2/180的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GB/T6109.5-1998)或者国际认同的同类产品。

机座号63-280的电动机允许采用型号为QZ(G)-2/155的改性聚酯漆包铜圆线(GB/T6109.2-1990)。

漆膜厚度按GB/T6109.1-1990标准取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平均值。

3.2 槽绝缘槽绝缘采用以F 级粘合剂和优质薄膜复合的F 级聚酯薄膜聚酯纤维非织布柔软复合材料(6641)。

也可用聚芳酰胺、聚芳砜、聚恶二唑耐热纤维与聚酯薄膜复合的F 级柔软复合材料(型号分别为6642、6643、6644)。

复合材料中聚酯薄膜厚度不小于0.075m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
OAGT.615.009
编制邵爱凤
审核黄坚
审定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2003年2月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电压等级690V,防护等级为IP23、IP44、IP54、IP55、IP65等,机座号范围63—355,一般用途的Y3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定子绕组绝缘结构采用散嵌下线工艺,其耐热等级达到F级。

2 引用标准
GB/T6109.1-1990 漆包圆绕组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6109.2-1990 漆包圆绕组线第2部分:155级改性聚酯漆包铜圆线
GB/T6109.5-1998 漆包圆绕组线第5部分:温度指数180的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GB/T1303.1-1998 环氧玻璃布层板
JB/T5658-1991 电气用压敏粘带聚酯薄膜热固性胶粘带
JB/T8151.3-1999 丙烯酸玻璃纤维软管
JB/T10109-1999 电气绝缘用无溶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规范单项材料规范不饱和聚酯浸渍树脂
JB/T9615.1-200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
JB/T9615.2-200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
3 技术规范
3.1 电磁线
电磁线采用型号为QZY-2/180的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GB/T6109.5-1998)或者国际认同的同类产品。

机座号63-280的电动机允许采用型号为QZ(G)-2/155的改性聚酯漆包铜圆线(GB/T6109.2-1990)。

漆膜厚度按GB/T6109.1-1990标准取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平均值。

3.2 槽绝缘
槽绝缘采用以F级粘合剂和优质薄膜复合的F级聚酯薄膜聚酯纤维非织布柔软复合材料(6641)。

也可用聚芳酰胺、聚芳砜、聚恶二唑耐热纤维与聚酯薄膜复合的F级柔软复合材料(型号分别为6642、6643、6644)。

复合材料中聚酯薄膜厚度不小于0.075mm。

槽绝缘的技术要求见附录1。

不同机座号对应的槽绝缘尺寸如下:
机座号槽绝缘厚度槽绝缘伸出铁芯
(mm)每端最小长度(mm)63-71 0.20 5
80-112 0.25 7
132-160 0.30 10
180-260 0.35 12
315-355 0.40 15
3.3 相间绝缘
绕组端部相间垫入一层与槽绝缘相同的柔软复合材料。

3.4 层间绝缘
当采用双层绕组时,同槽上、下两层线圈之间垫入一层与槽绝缘相同的柔软复合材料。

3.5 槽楔
槽楔采用型号为3240的环氧玻璃布层压板(GB/T1303.1-1998)或3830-U 型聚酯玻璃纤维引拔槽楔,也可采用3830-E型环氧玻璃纤维引拔槽楔。

槽楔厚度见下表,长度比相应槽绝缘短4-6mm。

槽楔下垫入盖槽绝缘长度和槽绝缘相同。

也可用槽绝缘在槽口折包的形式替代盖槽绝缘。

槽楔的技术要求见附录2。

机座号槽楔厚度(mm)
63-71 1
80-100 1.5
112-280 2
315-355 3
3.6 引接线
引接线采用铜芯交联聚烯烃绝缘电机绕组引接电缆(电线),连续运行导体最高温度为125℃。

引接线的技术要求见附录3。

引接线与绕组线连接处采用宽度为8、10、12mm,厚度为0.06mm的6230聚酯薄膜粘带(JB/T5658-1991)外面再套2741聚氨酯玻璃纤维漆管(参照
JB/T8151.3-1990)。

3.7 端部绑扎
3.7.1 机座号63-160端部绑扎材料采用柔软夹纱聚酯绑扎带或绑扎管,宽度为15mm,厚度为0.15mm。

机座号180-355端部绑扎材料采用聚酯纤维帮扎带或绑扎带,宽度为15mm,厚度为0.17mm。

也可用玻璃纤维绑扎带或套管。

绑扎带的技术要求见附录4。

3.7.2 机座号63-132电动机定子端部每二槽绑扎一道。

3.7.3 机座号160-355电动机定子端部每一槽绑扎一道。

3.7.4 机座号180二极和200-355二极,四极的电动机定子绕组鼻端用绑扎带半叠包一层。

叠包长度不少于端部周长的1/3。

3.7.5 定子白坯完工后须经2260V 1min或2712V 1s工频交流耐压检查,并按JB/T9615.1-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和JB/T9615.2-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制》作匝间耐压检查。

3.8绝缘浸烘处理
3.8.1 绝缘浸烘处理采用通过绝缘结构评定考核达到F级要求的无溶剂浸渍树脂(性能参照JB/T10109-1999)。

机座号63-280采用一次浸烘工艺,机座号315-355采用二次浸烘工艺。

对真空浸渍可采用一次浸烘工艺。

3.8.2 浸烘工艺按有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

注:1.对无统一标准的组份材料—槽绝缘、槽楔、引接线、绑扎带,其技术要求见附录。

2.未在规范中制定指定的组份材料,可通过完整的的绝缘结构耐热性评定,也可在取得单一材料耐热等级评定报告后,按照IEC60034-18-22或IEC61858标准规定的组份替代方法,与已评结构做对比试验,经评定后耐热等级达到F级,相容性合格,该组份材料作为替代材料也可在Y3系列电机中使用。

附录1
Y3系列电机用柔软复合材料技术要求一.产品分类
二.技术要求
三、试验方法
项目1、2、3、4、5、6、7按GB/T5591.2-2002进行,项目8按JB/T3730—1990进行。

Y3系列电机用槽楔技术要求
一.产品分类
3240 由环氧层压玻璃布板经加工而成的槽楔
3830—E型环氧玻璃纤维引拔槽楔
3830—U型聚酯玻璃纤维引拔槽楔
二.技术要求
三、试验方法
1.密度按GB1033-86中A法进行。

2.吸水性按GB/T1034-1998中方法1进行。

3.热稳定性:在200±2℃烘箱中放置24h后,观察试样外观。

4.沿面耐电压按GB/T1408-1998进行。

5.弯曲强度按GB/T9341-2000进行。

6.绝缘电阻按GB/T1410-1989进行。

Y3系列电机用
铜芯交联聚烯烃绝缘电机绕组引接电线技术要求
一.技术要求
1.电线规格
表1
试验方法按GB/T3048.4-1994进行。

2.导体
导体应符合GB/T3956-1997的规定。

3.绝缘
3.1连续运行导体温度为125℃的交联聚烯烃绝缘应符合表2规定。

3.2试验方法
按GB/T2951.2进行。

4.成品电线
4.1电线导电线芯直流电阻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电线浸入室温水中12h后,应能经受5min交流电压值试验,试验电压值见表3。

表3
4.3电线应能经受JB6213.1中6.5的弯曲试验。

4.4电线应能经受JB6213.1中6.6的热效应试验。

4.5电线应能经受JB6213.1中6.7的耐溶剂试验。

OAGT.615.009
Y3系列电机用绑扎带或绑扎管技术要求附录4
热收缩率——JB/T9554-1999
OAGT.615.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