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

OAGT.615.009

编制邵爱凤

审核黄坚

审定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2003年2月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电压等级690V,防护等级为IP23、IP44、IP54、IP55、IP65等,机座号范围63—355,一般用途的Y3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绝缘结构采用散嵌下线工艺,其耐热等级达到F级。

2 引用标准

GB/T6109.1-1990 漆包圆绕组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6109.2-1990 漆包圆绕组线第2部分:155级改性聚酯漆包铜圆线

GB/T6109.5-1998 漆包圆绕组线第5部分:温度指数180的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GB/T1303.1-1998 环氧玻璃布层板

JB/T5658-1991 电气用压敏粘带聚酯薄膜热固性胶粘带

JB/T8151.3-1999 丙烯酸玻璃纤维软管

JB/T10109-1999 电气绝缘用无溶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规范单项材料规范不饱和聚酯浸渍树脂

JB/T9615.1-200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

JB/T9615.2-200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

3 技术规范

3.1 电磁线

电磁线采用型号为QZY-2/180的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GB/T6109.5-1998)或者国际认同的同类产品。机座号63-280的电动机允许采用型号为QZ(G)-2/155的改性聚酯漆包铜圆线(GB/T6109.2-1990)。漆膜厚度按GB/T6109.1-1990标准取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平均值。

3.2 槽绝缘

槽绝缘采用以F级粘合剂和优质薄膜复合的F级聚酯薄膜聚酯纤维非织布柔软复合材料(6641)。也可用聚芳酰胺、聚芳砜、聚恶二唑耐热纤维与聚酯薄膜复合的F级柔软复合材料(型号分别为6642、6643、6644)。复合材料中聚酯薄膜厚度不小于0.075mm。

槽绝缘的技术要求见附录1。

不同机座号对应的槽绝缘尺寸如下:

机座号槽绝缘厚度槽绝缘伸出铁芯

(mm)每端最小长度(mm)63-71 0.20 5

80-112 0.25 7

132-160 0.30 10

180-260 0.35 12

315-355 0.40 15

3.3 相间绝缘

绕组端部相间垫入一层与槽绝缘相同的柔软复合材料。

3.4 层间绝缘

当采用双层绕组时,同槽上、下两层线圈之间垫入一层与槽绝缘相同的柔软复合材料。

3.5 槽楔

槽楔采用型号为3240的环氧玻璃布层压板(GB/T1303.1-1998)或3830-U 型聚酯玻璃纤维引拔槽楔,也可采用3830-E型环氧玻璃纤维引拔槽楔。槽楔厚度见下表,长度比相应槽绝缘短4-6mm。槽楔下垫入盖槽绝缘长度和槽绝缘相同。也可用槽绝缘在槽口折包的形式替代盖槽绝缘。槽楔的技术要求见附录2。

机座号槽楔厚度(mm)

63-71 1

80-100 1.5

112-280 2

315-355 3

3.6 引接线

引接线采用铜芯交联聚烯烃绝缘电机绕组引接电缆(电线),连续运行导体最高温度为125℃。引接线的技术要求见附录3。

引接线与绕组线连接处采用宽度为8、10、12mm,厚度为0.06mm的6230聚酯薄膜粘带(JB/T5658-1991)外面再套2741聚氨酯玻璃纤维漆管(参照

JB/T8151.3-1990)。

3.7 端部绑扎

3.7.1 机座号63-160端部绑扎材料采用柔软夹纱聚酯绑扎带或绑扎管,宽度为15mm,厚度为0.15mm。机座号180-355端部绑扎材料采用聚酯纤维帮扎带或绑扎带,宽度为15mm,厚度为0.17mm。也可用玻璃纤维绑扎带或套管。绑扎带的技术要求见附录4。

3.7.2 机座号63-132电动机定子端部每二槽绑扎一道。

3.7.3 机座号160-355电动机定子端部每一槽绑扎一道。

3.7.4 机座号180二极和200-355二极,四极的电动机定子绕组鼻端用绑扎带半叠包一层。叠包长度不少于端部周长的1/3。

3.7.5 定子白坯完工后须经2260V 1min或2712V 1s工频交流耐压检查,并按JB/T9615.1-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和JB/T9615.2-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制》作匝间耐压检查。

3.8绝缘浸烘处理

3.8.1 绝缘浸烘处理采用通过绝缘结构评定考核达到F级要求的无溶剂浸渍树脂(性能参照JB/T10109-1999)。机座号63-280采用一次浸烘工艺,机座号315-355采用二次浸烘工艺。对真空浸渍可采用一次浸烘工艺。

3.8.2 浸烘工艺按有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

注:1.对无统一标准的组份材料—槽绝缘、槽楔、引接线、绑扎带,其技术要求见附录。

2.未在规范中制定指定的组份材料,可通过完整的的绝缘结构耐热性评定,也可在取得单一材料耐热等级评定报告后,按照IEC60034-18-22或IEC61858标准规定的组份替代方法,与已评结构做对比试验,经评定后耐热等级达到F级,相容性合格,该组份材料作为替代材料也可在Y3系列电机中使用。

附录1

Y3系列电机用柔软复合材料技术要求一.产品分类

二.技术要求

三、试验方法

项目1、2、3、4、5、6、7按GB/T5591.2-2002进行,项目8按JB/T3730—1990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