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第一章第二节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和神奇,了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 了解技术对经济、社会、环保、伦理道德及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3. 能进行技术的未来的案例分析,并就技术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辩论。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等。形成和提高理解技术、评价技术以及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4.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探究欲望和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技术的发展,形成选择技术的理性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在这一节里教师要通过对技术的未来发展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理性的态度。要以案例的形式,思考技术的未来对生活前景的影响;通过辩论,理性对待技术的未来发展。教学重点:是了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是通过对技术的未来的分析,形成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

教学方法:辩论是本课时的重头戏,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为主,本课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但是,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交流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时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阅读案例、提问和讨论相结合)

(1)回顾前面我们学的技术的含义和作用,技术对人类、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会想到什么?

人类社会将继续发生重要变化。

技术将日益成为引导社会变化、塑造社会变化、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问题提出:面对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未来的技术将走向何处?

(2)板书课题:第二节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2、阅读案例:

(1)学生阅读课文。

(2)要求学生在阅读案例时思考问题:

技术的未来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如何看待技术的未来。

实例电池可以随时随地地为人类带来光明和动力,但是任意丢弃的废旧电池中所含的重发现金属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一粒钮扣电池就能污染6*10的五次方L水。

3、讨论和辩论:

引导学生通过“无线家庭”的“无线生活”、“月球城市”、太空旅游、水上住宅、

海上度假乐园、海底隧道等进行概括: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

对“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有没有不同看法?列举出我们身边常用的几项技术,并分析其正反性?

讨论:互联网技术、基因食品等高科技未来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辩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还是带来灾难?

正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给人类带来进步。

反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给人类带来灾难。

(如学生辩论时有困难,引导学生从克隆、核能等方面进行辩论)

辩论引导:

技术的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上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对“技术的未来”,既不需要旷世悲怆,也不需要盲目乐观。应当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探究技术,并共同建构协调的未来的技术世界。

4、本章小结:

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是技术发明与创新的动力。而技术的发展解放和发展了人类,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技术具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同也隐含威胁。

5、练习:

查阅资料,分析互联网、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等高新技术未来的发展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

思考克隆技术所引发的问题?

1997年, 英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培育出克隆绵羊“多利”(图), 引起世界轰动; 此后, 又相继出现了克隆牛、克隆猪、克隆兔等。这说明人类在高等动物无性生殖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克隆技术在农业、畜牧业以及生物医药领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近年来, 人们围绕克隆人的问题, 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人担心克隆人会引发破坏人类伦理道德、正常家庭和社会结构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思考核技术带来的困扰?

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 第一颗原子弹" 瘦子" 爆炸。" 瘦子" 爆炸时, 瞬时闪光照亮了16公里以外的山脉, 随后产生的蘑菇云上升到了万米高空, 发射钢塔被高温完全蒸发了, 爆炸地点周围700米的沙漠表面被炙热的火焰熔成了一片玻璃体, 发射地面形成了一个直径1000 米的巨大弹坑。

1945年8月6日, 美国的轰炸机从日本广岛的上空, 投下原子弹" 小男孩" 。顿时, 广岛成了一片火海, 成了20 多万人的大坟墓。8月9日, 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胖子", 使长崎变成了一片废墟, 几乎一切都荡然无存。

消息传来, 爱因斯坦、费米、西拉德等科学家感到震惊, 同时, 感到深深的内疚。他们呼吁: 科学技术的成果应该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 而不是用来毁灭人类。

案例分析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

讨论你对“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是支持还是反对?

教学流程图:

教后点评

郝江

运用大量实例引出技术对人类的具体的影响,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技术对于人类的影响,产生共鸣。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对技术的本质有一些深入的了解。引入了讨论的环节,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主观愿望,增加了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间活动的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最终达到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知识的目的。通过对于本章的小结,让学生对于整章内容有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对技术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于技术的特性更加了解。最后通过一些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于本课的记忆更加深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