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10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脑钠肽的影响解析
219526472_微小RNA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530-533.[20]江山,刘政呈,孙杨.超声引导下胸横肌阻滞对经剑突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镇痛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0):1393-1397.[21]尹逊亮,薛沙,赵正维,等.胸腔镜剑突肋缘下与单侧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对比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1,28(4):473-478.[22]余俊隆,郝瑞,向秋,等.电视胸腔镜治疗对纵隔肿瘤患者致痛因子BK、NPY 以及5-HT 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1):1188-1191.[23]耿鹏,王红芳,王喆歆,等.电凝钩用于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手术对手术时间和术后患者恢复速度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21,36(1):152-154.[24]贾卓奇,周维茹,李硕,等.胸腔镜经剑突下胸腺瘤切除术与经肋间胸腺瘤切除术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2(4):603-607.(收稿日期:2023-05-12) (本文编辑:张明澜)*基金项目: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20011207-12)①桂林市人民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2微小RNA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杨涛① 蒋艳① 陈润奇① 陆增学① 【摘要】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指当心肌组织经历缺血后,重新灌注血液时受到的损伤。
缺血是指血液供应不足,这会导致心肌组织缺氧和能量供应不足。
当血液再次流入心肌组织时,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生化和生理反应,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死亡。
预防MIRI 的方法包括控制心脏病风险因素、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尽早进行血流重建手术等。
此外,一些药物和治疗方法也可以用于减轻MIRI 程度,包括抗氧化剂、钙拮抗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等。
microRNA与心肌缺血损伤研究新进展

microRNA与心肌缺血损伤研究新进展杨娇;程晓曙【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2(016)002【摘要】背景:研究发现多种microRNA在心肌缺血缺氧时表达明显异常,它们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的:介绍近5年来microRNA对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可能的治疗方案.方法:分别以"microRNA、心肌、缺血、缺氧"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数据库和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检索近5年有关文章,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42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microRNA是一类具有转录后调节活性的内源性小分子RNA,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编码区结合负性调控基因的表达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表明microRNA参与了心肌缺血、缺血后心脏重塑、心肌梗死后继发性心律失常等相关的病理过程,人工干预microRNA的表达可以加剧或预防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进展.microRNA可能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靶向分子.%BACKGROUND: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hypoxia is the predominant cause of various cardiac disease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umerous microRNAs show dynamic regulation during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hypoxia, suggesting their involvement in the reg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effects, mechanism and therapeutic strategy of microRNA on myocardial ischemic injure during the past 5 years. METHODS: Taking “microRNA, cardiac, ischemia, hypoxia” as English search terms, the articles during th e past 5 years inPubMed database and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 were retrieved by computer.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the literature of irrelevant purpose and repetitive content were excluded, and 42 of them were involved for further analysi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microRNAs are small endogenous RNA with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activity. They act as negative regulators of gene expression by targeting 3' UTR of mRNA, and are finally correlated with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cent research has revealed that microRNAs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pathological progress related to myocardial ischemia, post-ischemic cardiac remodeling and arrhythmia secondary to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microRNA expression in human intervention can exacerbate or prevent the progress of myocardial ischemic and hypoxic injury. microRNA may become the target molecular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总页数】5页(P357-361)【作者】杨娇;程晓曙【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西省南昌市,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西省南昌市,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microRNA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研究新进展 [J], 汤伟伟;祝常青;何永文;2.MicroRNA在心肌缺血损伤及预处理保护中的表达和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J],王小华3.MicroRNAs与心肌重构的研究新进展 [J], 李光召;王艳;石蓓4.MicroRNA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新进展 [J], 包乙君5.MicroRNA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新进展 [J], 梁凯琴;覃伟强;王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icroRN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microRN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研究的开题
报告
1. 研究背景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
在心肌梗死后进行再灌注治疗会导致心脏组织细胞受到损伤和死亡,引起不可逆的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不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croRNA在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microRNA在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寻找可靶向的microRNA作为治疗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新策略。
3. 研究内容
(1)通过文献调研,确定与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相关的microRNA;
(2)通过实验筛选出影响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microRNA,并构建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
(3)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和实验方法,探究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相关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
(4)验证潜在的靶向这些microRNA的治疗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新策略。
4. 研究意义
通过对microRNA在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的探究,可以有助于深入理解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理,并为开发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新疗法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这项研究也有助于拓展microRNA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微小RNA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mi R- 4 9 4 、 mi R- 4 9 9、 mi R- 1 2 5 b、 mi R 一 1 4 4和 mi R- 4 5 1在 缺 血 后
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在 缺 血 再 灌 注损 伤 中 发 挥
着特殊的作用 。 1 缺血 再 灌 注 损伤 后 mi R N A表 达谱 的变 化
心 肌 重 构 的 多个 阶段 发 挥 了 重 要 的 保 护 作 用 , 如 抑 制 心 肌 细 胞 的凋 亡 、 迁 移 和 炎性 反 应 , 促 进 血 管 再 生 等 。mi R —
・7 7 6 ・
中华 老 年心 脑血 管 病杂 志 2 0 1 5年 7月 第 1 7卷 第 7期
C h i n JGe r i a t rHe a r tB r a i nV e s s e l D i s , J u l y2 01 5 , V o l 1 7 , N o . 7
l 3 3 、 mi R- 2 4、 mi R 一 4 9 4 、 mi R一 4 9 9和 mi R一 1 2 5 b通 过 作 用 于 凋
mi R NA 在 体 内 的表 达 水 平 受 到 许 多 因 素 的 调 节 : 如 初
级转录受到转录因子 的独立 调节 ; 而 影 响 mi RNA 成 熟 的 2
mR NA 的 翻 译 , 从 而 调 节 细胞 内 蛋 白质 的 表 达 水 平 , 是 在 转 录 后 水 平 调 节 基 因 表 达 的一 种 内源 性 调 控 机 制 _ 1 ] 。mi R NA 是 目前 最 多 的 。
缺血性心律失常相关微小RNA在大鼠心脏的表达变化

在 心肌缺血预适应过程 中, 心
肌微小 R N A的表 达发 生明显变化 , 这些微小 R N A可能对缺血预适应介导 的抗心律失 常起重要 调节作用 , 为缺血 性
[ 文章编 号]1 0 0 0 —1 9 0 5 ( 2 0 0 7 ) 0 2—0 0 9 5 —0 3
o n dl a n g l  ̄o f mi c r o RNAs r e l a t e d t o i s e h e mi c a r r h y t h  ̄ a i n r a t he a r t
i n r a t s . Me t h o d s S D r a s t w e r e 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s h a m - o p e r a t d e g r o u p a n d i s c h e m i c p r e c o n d i t i o in n g ( I P )
维普资讯
V o 1 . 41 . N0 . 2
第4 l 卷 第2 期 2 0 0 7年 4月
哈尔滨 医科大学学报
J OURNA L O F HARB I N ME DI C AL UNI VE RS I TY
A p r . , 2 O O 7
缺血 再 灌 肌有 4个 m i R N A上 调 , 5 个 m i R N A下 调 ; 缺 血 预 适 应 组 非 缺 血 再 灌 区有 2 3 个 m i R N A上调 , 包 括三个
肌肉特异表 达的 m i R N A( m i r - 1 、 m i r - 1 3 3和 m i r - 2 0 6 ) , 另有 9个 m i R N A表 达下 调。结论 心律 失常机制研究提供 了新 思路 。 [ 关键词 ] 微小 R N A ; 缺血预适应 ; 心律失 常 ; 大 鼠 [ 中图分类号 ]R 9 6 6 ; R 9 7 2 . 2 Ex p r  ̄ [ 文献标识码 ] A
微型RNA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微型RNA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心血管疾病是一类病理生理过程的总称,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脏衰竭等多种疾病,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微型RNA(miRNA)则是一种小分子的非编码RNA,其长度约20-24个核苷酸,可以调控基因表达,对生物体的发育、生长、代谢、生理功能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miRNA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miRNA的调控机制miRNA是通过与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来调控基因表达的。
当miRNA分子与3'UTR结合后,会抑制靶基因翻译,致使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表达下降。
miRNA的靶向是对应的,一个miRNA可能同时靶向多个基因。
这一机制在细胞信号转导、代谢调控、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miRNA与心血管疾病miRNA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miR-210在缺血、缺氧状况下被激活并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其靶向的基因有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EFNA3、促进血管新生的VEGF等。
而miR-1则可以降低心肌细胞的肥大程度,在心肌梗死后增加miR-1可以有助于保护心肌细胞。
miR-21则是心室重构和心肌缺血复杂疾病中的重要调节分子,其靶向的基因包括过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另外,miR-34a和miR-125b在心血管疾病中也有重要作用,这两个miRNA可以调控心血管细胞的凋亡和增殖。
miRNA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miRNA的调控机理复杂而精细,它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miRNA也可以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miRNA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miRNA的调控机理来靶向干预心血管疾病中的异常信号途径。
miRNA疗法的实现有挑战性,由于miRNA能够靶向多种基因且具有高度调控性,因此我们需要对其与不同靶基因的交互作用进行系统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
纳洛酮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摘
要
目的:1960年Jennings提出了缺血一再灌注损伤这一概 念,后经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实,不同种属(人、兔、大 鼠、狗、豚鼠、猪等)和各种组织器官(心、肝、肾、肺、 脑、胃肠、肢体和皮肤等)都可以发生再灌注损伤。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 各种病理过程的发生,都有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参与,因此 探索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规律和发生机制,既保证尽 早恢复缺血组织的血流,又避免或减轻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 发生,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 再灌注损伤是否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关键在于缺血时间 的长短、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对氧要求程度以及电解质浓 度。一般来说,对氧要求不高的组织器官不易诱发再灌注损 伤。但脑对缺氧最敏感,主要依靠葡萄糖有氧氧化提供能量, 缺血时间长可引起不可逆性损伤。故人们对脑缺血一再灌注 损伤的研究提高了重视,并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脑缺血一再 灌注损伤能导致神经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可塑性中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清除多余的、失去功能的细胞,确保正常发育生长, 维持内环境稳定,但细胞凋亡的异常即凋亡失调不但不能起 到对机体积极的防御功能,反而可以导致该“死”的细胞(如 肿瘤细胞,自身反应性免疫细胞)未死,不该“死”的细胞 (如神经元、心肌细胞)死了,而使得一些疾病(如自身免
中文摘要
3
Bax表达的变化:假手术组仅见极微弱表达。对照组Mode
值为(16.97±6.37),再灌注oh开始治疗组Mode值为(4.30 ±O.85),6h组Mode值为(5.20±1.16),12h组Mode值为 (8.58±1.49),24h组Mode值为(14.88±4.07),统计分析 显示:24h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o.05)。Oh、6h、12h 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o.01)。oh组与6h、12h组 无显著性差异(P>0.05),6h组与12h组无显著性差异 (P>O.05),0h组与24h组及6h组与24h组,12h组与24h 组均有差异(P<0.05)。 结论:细胞凋亡机制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用神 经保护剂纳洛酮治疗可减少脑细胞凋亡的发生,这其中可能 与纳洛酮早期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或通过减轻Bax对Bcl一2 活性的抑制从而降低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通心络对其影响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通心络对其影响尹瑞雪;卢昌均;陆兵勋;王立新;刘忆星【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022)007【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通心络对其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MCAO模型,应用放免方法观察缺血后第3、5、14及30d NO、ET含量变化.结果:MCAO后血浆ET浓度显著升高(P 《0.05),而NO浓度显著下降(P《0.05);通心络能升高血浆NO浓度,降低ET浓度.结论:MCAO缺血损伤时,NO、ET起着重要作用,通心络则具有防治脑缺血性损害的作用.【总页数】3页(P586-588)【作者】尹瑞雪;卢昌均;陆兵勋;王立新;刘忆星【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515;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三科,广州,510120;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93;R741;R28【相关文献】1.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内源性神经巢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尹瑞雪;王立新;范建中2.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一氧化氮变化及通心络对其的影响 [J], 卢昌均;陆兵勋;王立新;尹瑞雪;刘忆星3.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BrdU变化及通心络对其影响[J], 苏平;陆兵勋;王立新;卢昌均4.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GF-1 mRNA的变化及通心络对其的影响 [J], 卢昌均;安红伟;曾鉴源;鹿俊磊;周哲屹;韦冰心;陆兵勋;王立新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雌二醇变化及通心络对其影响[J], 卢昌均;陆兵勋;王立新;尹瑞雪;刘忆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堡塞箜处型苤查!Q!!生!旦箜!!鲞筮!塑g!也』垦翌!!垡:丛型!!!!,!!!:!!:№:i
・实验研究・
微小RNA一10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
脑钠肽的影响
牛少辉 张丽华 简立国 汪涛
李恩
作者单位: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通信作者:李恩,Email:lnl025asdfgh@sohu.COB
缺血再灌注模型,用miR.10a激动剂(agomirs)进行干 预,观察左心室重量指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基因 (HDAC2)mRNA、脑钠肽(BNP)蛋白,探讨miR-10a与 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1.材料:miR.10a agomirs由上海GenePhalqlla公司
(LvwI:LvW/体重)。取左室缺血再灌注区(LVIRZ) 心肌,保存于一80℃冰箱中,用于荧光定量PCR。 4.大鼠缺血再灌注区心肌HDAC2 mRNA的检
ischemia reperfusion group were inflicted by ligating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of rats.After
B(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group,n=1 5) C(miR一10a group,n=15).Rats in group C were treated with miR一10a agomirs(80 mg/kg body weight)by tail intravenous injection for 4 weeks,and those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negative control reagents.The expression of 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mRNA was detected by
0.26,2.61±0.11,and 2.41士0.12 respectively in groups A,B and C.As compared with group B and group C,the expression of HDAC2 mRNA and BNP in the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zone and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in
PEIO管紧靠在一起。结扎前降支,以心脏远端紫绀及
线,换算出各自的起始模板量(由仪器自动读出),然
后用目的基因(HDAC2)的定量结果除以管家基因 (GAPDH)的定量结果(即RNA量校正)就可以得到不
同样品之间的目的基因(HDAC2)相对表达量。目的 基因HDAC2的反应参数为95
万方数据
旦丝塞堕!£型盘查垫!!堡!旦箜!!鲞筮§塑£!堕!堡兰巳!!监:丛型!Q!!:!!!:!!:№:!
ular remodcling InRNA. after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
rats
・1273・
via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取标准样品2“1,加用试剂SYBR
Premix Ex
Ixl cDNA。
Taq。M(具 体步骤参见试剂说明书),分别使用目的基因仅一肌动
蛋白(Ot.SMA)和管家基因[甘油醛一3.磷酸脱氢酶 (GAPDH),主要用于对所有样品进行归一化处理]在
GeneAmp 5700 Sequence
BNP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上海雅吉酶联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荧光定量PCR仪(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2.动物模型建立及实验分组:10周龄雄性Wister
Niu Shaohui,Zhang Lihua,Jian Liguo,Wang Tao,Li En
of
Cardi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矿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14,Chi—
M Come.ending author:Li En。Email:lnl025asdfgh@sohu.c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croRNA(miRNA,miR)一10a on the ex— of brain natriuretic pression peptide(BNP)in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 rats.Methods Forty—five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 A injury (sham operation group,n=15)and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group(n=30).Rats in myocardial
大鼠,体重250—300 g,由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
Detector仪进行扩增,其产物
用于标准曲线的制作。然后分别使用目的基因
供,45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 圮=15)心肌梗死组(n=30),采用大鼠腹腔注射氯胺
酮(50 ms/kg)和戊巴比妥钠(60 mg/kg)进行麻醉。气 管插管,连接小动物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应用加热垫
HDAC2
mRNA的表达,BNP蛋白含量,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iR.10a可能通过抑制HDAC2 mRNA的表达来抑制BNP的产生,从而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 后心肌重塑。
【关键词】微小RNA.10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基因;脑钠肽;
伤;心肌重塑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
微小RNA(miRNA,miR)是一类生物进化过程中 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其并不编码蛋白质, 但通过对基因表达、蛋白质翻译及靶RNA的稳定性的
调控,参与到许多重要的生物过程中。我们建立大鼠
资料于上述各组分别为12、10和12只。本研究涉及
大鼠的护理和使用的所有实验程序由郑州大学第二附 属医院的伦理委员会进行了审查和批准。 3.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的测定:4周后处死大鼠。 处死前大鼠称重后,3%戊巴比妥钠30 ms/kg腹腔麻 醉,迅速开胸,取出心脏,分别称取全心(HW)和左心 室(含室间隔)重量(LVW),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
of
HDAC2
【Key words】
ischemia;
MicroRNA一10a;Histone deacetylase 2;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Myocardial remodeling
Fund program: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in Henan Province(142102310109);The Ke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nan Province(15A320019)
mRNA
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BNP蛋白的含量。结果miR—lOa agomirs干预4周后,A、B、C 3组心肌
HDAC2
mRNA相对表达量[HDAC2 mRNA/甘油醛一3一磷酸脱氢酶(GAPDH)mRNA]分别为6.58±
0.23×10~、14.29±2.16×10~、10.11±1.55×10~。左心重量指数分别为2.10±0.26、2.61士 0.11、2.41士0.12。A组缺血再灌注区心肌中HDAC2 mRNA的表达,BNP蛋白含量,左心重量指数 与B、C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区心肌中
测:采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LVIRZ心
mg
提供;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包括如下:
SYBR Premix Ex
肌HDAC2 mRNA相对表达量:取冻存心肌约100
Taql~,核糖核酸酶抑制剂、脱氧核糖
剪碎,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具体步骤参见试剂说
明书)。取2斗l总RNA用随机引物Oligo d(T)18和鼠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2102310109);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
(15A320019)
Effect of microRNA一10a reperfusion in rats Department
on
expression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fter myocardial ischemia
ter
Af-
4 weeks,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HDAC2 mRNA in groups A,B and C was 6.58±0.23×10~, 14.29±2.16×10—5.and 10.11±1.55×10—5 respectively.Left ventfieular mass index was 2.10±
DOI: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6.05.030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基因(HDAC2)mRNA、脑钠肽
(BNP)的表达,并用微小RNA(miRNA,miR)-10a激动剂(agomirs)对其干预,探讨其与心肌重塑的 关系。方法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15)和缺血再灌注组(n=30),通 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制作成功24 h后,心肌梗死组再随机 分为缺血再灌注对照组(B组,n=15)和miR・10a agomirs干预组(C组,n=15)。miR一10a agomirs干 预组予以尾静脉注射miR-10a agomirs(80 mg/kg),A组和B组给以阴性对照试剂尾静脉注射,每周 1次,持续4周。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区HDA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