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转化的规律

合集下载

物质的转化规律(学生练习)

物质的转化规律(学生练习)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规律 一. 物质的分类: 基本概念: 1.元素:是具有相同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量相同,中子数量不同的原子或离子也属于相同的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量不同的原子或离子被称为 .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其 决定的,元素的种类是由 决定的。

2.纯净物: 称为纯净物, 纯净物又分为 和 。

3.混合物: 称为混合物。

4.单质: 称为单质。

元素在单质中存在时称为元素的游离态。

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石墨和 )。

5.化合物: 叫做化合物。

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为化合物。

6.无机化合物:通常指不含 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等),简称无机物。

7.有机化合物: 通常指含 元素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主要由 、 、 、 等元素组成。

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碳酸等除外。

8.氧化物: 称为氧化物。

另一种元素若为金属元素,则为 ;若为非金属元素,则为 。

9: 酸:电离时生成 的化合物。

10.碱:电离时生成 的化合物。

11.盐:是指一类 或 与 结合的化合物。

二. 物质的转化规律:物质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__________,例:Cl 2、 、稀有气体 _____氧化物,例:SO 2、 _____氧化物,例:Na 2O 、 氧化物 酸 例: 碱 例: 盐 例: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例:__________,例:Na 、 混合物 例:盐酸、空气、1.金属+氧==金属氧化物①钠放置在空气中。

现象:银白色逐渐退去。

反应:4Na+O2 ==②镁条燃烧。

现象:,反应:2Mg+O2③加热金属铝片。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铝表面生成了氧化铝薄膜,构成薄膜的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金属铝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的液态铝不会落下来。

反应:4Al+3O2④铝在空气中生锈:4Al+3O2 == Al2O3是一层极薄的物,可阻碍反应的进行。

化学物质的三态相变规律

化学物质的三态相变规律

化学物质的三态相变规律相变是指物质由一种态转化为另一种态的过程。

在化学中,物质的三态相变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

这些相变过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如冰块融化成水、水沸腾成为蒸汽等。

本文将探讨化学物质的三态相变规律,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一. 固态相变固态是物质最常见的状态之一。

固态物质具有密度高、形状不易改变等特点。

在一定的条件下,固态物质可以发生相变。

固态相变主要包括熔化和升华两个过程。

1. 熔化熔化是指固态物质受热升温,达到一定温度后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这个温度被称为熔点。

熔点是每种物质固定的特性之一。

例如,水的熔点是0摄氏度。

当冰块受热达到0摄氏度时,它开始融化成为液态水。

这是因为热量能够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得固态的水分子逐渐变得自由移动起来。

2. 升华升华是固态物质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而无需经过液态的中间过程。

当固态物质受热达到相应的温度时,分子的活动增加,使得固态分子足够具有足够的动能而直接溢出固体表面成为气态。

例如,干冰的温度低于-78.5摄氏度,当它受热时,直接从固态转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二. 液态相变液态是物质的另一种常见状态。

液态物质具有流动性和密度较大等特点。

液态相变主要包括沸腾和冷冻两个过程。

1. 沸腾沸腾是液体受热到达一定温度时,在液体内部产生大量的气泡并从液体表面迅速蒸发的现象。

当液体受热到达其饱和温度时,液体内部的分子获得足够的动能,能够克服液面的表面张力而迅速蒸发成气体。

沸腾的温度称为沸点。

例如,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当水受热到达100摄氏度时,开始出现气泡并且大量蒸发成水蒸气。

2. 冷冻冷冻是液体由于受冷而发生相变成为固体的过程。

当液体的温度下降到其凝固点以下时,分子间的吸引力逐渐增大,液体分子逐渐减少自由移动起来,形成了有序的固定结构。

例如,水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

当水被冷却到0摄氏度以下时,它逐渐冷冻成为冰。

三. 气态相变气态是物质的第三种状态,气体具有无定形、可被压缩性和弥散性等特点。

生物的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规律

生物的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规律

生物的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规律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以及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是维持生物生命的基础。

在生物体内,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影响着各种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

生物的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规律对我们理解生命的本质以及应用于医药、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物质转化物质转化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过程。

由于生物体种类的复杂性,物质转化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下面我们将从典型的物质转化过程来探讨一下物质转化的规律。

1. 糖类的转化糖类是生物体内最常见的能量来源,它们可以被分解产生能量。

在有氧条件下,糖类通过三个主要的代谢途径进行转化,即糖酵解、细胞呼吸和肝糖原生成。

糖酵解是一种无需氧气参与的糖类分解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或乙醛酸,生成能量。

细胞呼吸是糖类在有氧条件下的主要代谢途径,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

肝糖原生成是指当机体的能量需求旺盛时,糖类通过某些酶的催化作用生成肝糖原,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糖类的转化规律表明了生物体内糖类利用的复杂性,为我们理解生命物质转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脂类的转化脂类是生物体内的能量储存体,它主要以三酸甘油脂的形式存在。

脂类的转化过程主要涉及到脂肪分解和β-氧化反应。

脂肪分解是脂肪酸从脂肪中解离出来的过程,产生脂肪酸和甘油。

在细胞内,脂肪酸再经过酯化过程,生成三酸甘油脂。

β-氧化反应是脂肪酸在线粒体中的一种重要代谢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将脂肪酸分解为乙酰辅酶A,产生大量能量。

脂类的转化规律揭示了生物体内脂类的分解与合成过程,这对于我们研究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3. 蛋白质的转化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参与到各种细胞机能的实现中。

蛋白质的转化主要包括合成、降解和转化。

蛋白质的合成是指生物体内蛋白质通过肽链的形式进行合成的过程,合成过程因复杂性而多步骤进行。

2.2 物质转化的规律1

2.2 物质转化的规律1

你能除去二氧化硫气体 吗? 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SO2+2NaOH = Na2SO3 + H2O
你还知道哪些非金属可以转化为相应的 化合物 吗?
点燃
O2充足
C+O2
2C+O2
CO2
点燃
O2不充足
2CO
点燃
4P + 5O2
非金属 + 氧气
2P2O5
非金属氧化物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
CO2
石蕊 蒸馏水 (Ⅰ)
石蕊 蒸馏水
(Ⅱ)
变红 现象: 不变色(紫色)
现象:
将盛有液体的2只烧杯加热,你又 发现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原来红色的溶液又变回了紫色
H2CO3
CO2 +H2O
CO2 + H2O
H2CO3 酸
非金属氧化物 + H2O
SO2 + H2O
SO3 + H2O P2O5 + 3H2O
H2SO3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火山喷射的产物-硫黄
硫黄
硫的燃烧
1、硫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2、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化学方程式:
点燃
S+O2
SO2
二氧化硫是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其他,
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实验最好在通风橱 中进能源煤和石油中都含有硫,在 燃烧时生成SO2,导致大气污染而降酸雨(硫 酸)。 +O2 SO2 H2SO3 S H2SO4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形成酸雨的过程。
点燃
S+O2 SO2+H2O

物质转化的规律(自制版)

物质转化的规律(自制版)

MgO + H2O = Mg(OH)2
2.难溶性碱加热能分解 (可溶性碱加热不分解)
2 Fe(OH)3 Cu(OH)2 NaOH
Fe2O3 + 3 H2O CuO + H2O Na2O + H2O
还原剂 H2O




盐和水

盐和氢气
三、常见无机物转化规律图(八圈图)
盐和氢气

两条纵线


盐和水

反 应
化合反应

型 分解反应
可能同时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碳:
木 炭
C
充足的 氧气
点燃 CO2
通入水中 (石蕊)
Ca(OH)2 溶液
微 热 H2CO3
CaCO3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2、硫
酸雨的形成与硫的一系列转变有关
SO2与水的反应
+O2
S
SO2
H2SO3
目的2
反应前通一会H2的目的:
排净试管内的空气,防止H2不纯而引起爆炸
反应结束后继续通一会H2的目的:
防止刚生成灼热பைடு நூலகம்Cu再次被氧化
第2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金属的冶炼: (金属氧化物
1.用H2作还原剂:
金属 )
①原理:
H2 + CuO
Cu + H2O (置换反应)
②现象: 黑色固体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高温
CaCO3
CaO
+ CO2
加热
MgCO3
CuO
+ CO2

物质转化规律(15种规律)

物质转化规律(15种规律)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规律温馨提醒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①有沉淀↓(溶解性表)、气体↑或H2O生成;②盐+盐、盐+碱的反应要求反应物都能溶。

3、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变化。

关于酸一、金属+酸=盐+氢气1、(实验室制氢气)2、3、二、金属氧化物+酸=盐+水1、2、三、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1、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3、4、四、酸+碱=盐+水(中和反应)1、2、3、4、五、酸+盐=新酸+新盐1、盐酸和硝酸银(检验Cl—)2、硫酸和硝酸钡(检验SO42—)3、盐酸和碳酸钙(制取CO2)4、盐酸和碳酸钠(检验CO32—)5、6、六、碱+盐=新碱+新盐(要求反应物都能溶于水)1、2、3(制取氢氧化钠)2、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检验NH4+)七、盐+盐=新盐+新盐(要求反应物都能溶于水)1、2、3、4、八、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1、2、、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1、2、3、九、金属氧化物+水=碱(只有下列四种可溶性碱)1、2、3、4、十、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1、2、3、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十一、非金属氧化物+水=酸1、二氧化碳和水2、二氧化硫和水3、三氧化硫和水十二、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1、铁和硫2、铁和氯气3、铜和氯气4、钠和氯气十三、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很少用,别乱写。

)1、氧化钙和二氧化硅十四、金属氧化物+还原剂(H2、C、CO)===金属+非金属氧化物(H2O或CO2)1、氢气还原氧化铜2、氢气还原氧化铁3、炭还原氧化铜4、炭还原氧化铁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十五、其它1、碳酸分解2、电解水3、高锰酸钾制氧气4、实验室制取氧气5、甲烷燃烧6、一氧化碳燃烧7、炭还原二氧化碳8、煅烧石灰石9、加热氢氧化铜(不溶性碱)10、加热氢氧化铁(不溶性碱)。

物质的转化规律

物质的转化规律

物质的转化规律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Na+ O2=
金属+非金属→盐Na + Cl2=
金属+酸→盐+氢气Na +H2SO4=
金属+盐→盐+金属Na +CuSO4=
非金属+金属→盐S+ Na=
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S+ O2 =
非金属+非金属S+ H2=
酸性氧化物+H2O→含氧酸SO2+ H2O=
酸性氧化物+碱→盐+ H2O SO2+ NaOH=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SO2+ CaO=
碱性氧化物+H2O→可溶性碱Na2O+ H2O =
碱性氧化物+酸→盐+ H2O Na2O +HCl=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Na2O+CO2=
酸+金属→盐+氢气H2SO4+Fe=
酸+碱性氧化物→盐+ H2O H2SO4+ CuO=
酸+碱→盐+ H2O H2SO4+ Ba(OH)2=
酸+盐→盐+ 酸(强酸→弱酸、难挥发→易挥发)
H2SO4+Ba(NO3)2=
H2SO4+Na2CO3=
碱+酸性氧化物→盐+ H2O NaOH+CO2=
碱+酸→盐+ H2O NaOH+ H2SO4=
碱+盐→盐+ 碱(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之一为难溶或难电离)NaOH+ CuSO4=
NaOH+ NH4Cl=
盐+金属→盐+金属 CuSO4+ Zn=
盐+酸→盐+ 酸 BaCl2+ H2SO4
盐+碱→盐+ 碱 CuSO4+ Ba(OH)2=
盐+盐→盐+ 盐(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之一为难溶)NaCl+AgNO3= BaCl2+Na2SO4=。

科学物质的转化规律

科学物质的转化规律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满足当前人类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 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环境保护
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
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和低污染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排 放。
06
物质转化的应用
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能源转化
物质转化规律在能源领域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如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热 能等,以及将化石燃料转化为热能和 电能等。
03
化学物质的转化规律
化学反应的类型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多种新物质。例如 ,碳酸钙受热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两种或多种物质化合成一种新物质。例如 ,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 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例如,铁与稀硫 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03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分子内部结 构发生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 化过程,如燃烧、氧化还原反 应等。
物质转化的类型
物质转化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物质 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根据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否变化可分为吸热和放热反 应;根据转化过程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3
在化学工业中,物质转化是实现原料加工和产品 制备的关键步骤,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02
物质转化的基本规律
质量守恒定律
总结词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 不变。
详细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转化的规律(四)
莲花初中黄紫仙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转化的普遍性,认识常见物质间的转化规律;能利用《物质转化规律》查找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寻找各类物质的制取途径。

2.过程与方法:练习寻找物质转化的规律,并运用归纳法加以综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与大自然的关系,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
利用《物质转化规律图》来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昨日:过了把当技术人员的瘾,成功从孔雀石中冶炼出了铜,测测你们的巩固情况:
1、应用原理:
2、采用原料:
3、技术配方:
二、引燃导火线
今日:又要挑战两项新的任务
活动一、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标出路线,帮助探险员成功出逃。

(温馨提示:细读其中的原则,为了确保路线清晰,用笔加以记录。


“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如图所示),不知该
如何走出。

迷宫中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用图中物质的序号连接起来
表示所走的路线)。

入口→ →出口 任务:1、汇报路线
2、脱险的秘诀是什么?
3、一路上都遇见了哪几类物质呢? 板


活动二:加点要求,利用迷宫中各物质之间的化学方程式,描绘出物质转化的“八卦图”。

规则:相互之间可以反应的用直线,能从A转化成B的用箭头。

但前提是在有实例的基础罗列你的依据。

方式:小组赛一赛,发现一条就接受全班师生的检阅,最后通过比较哪一组拉的线多少来取胜。

附加:纠错成功加以加分
师生共同完成共同任务。

板书:
图化学方程式
课堂练习:1、Ca→CaO→Ca(OH)2→CaCO3
2、C→CO2→H2CO3→Na2CO3
3、设计制取ZnSO4的4种方法。

课堂小结:
1、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物质之间的转化是有规律可寻的,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加以理
解和应用。

课后作业:
1、书本P53练习2,3,6。

2、某同学写了下面6个化学方程式:
A. Mg+O2===MgO2
B. 2P2+2O5 点燃2P2O5
C. Cu2(OH)2CO3===CuO+H2O+CO2↑
D. 3Fe+2O2↑===Fe3O4
E. Zn+H2SO4===ZnSO4+H2
F. CuO+H2===Cu↓+H2O
其中(请填序号):
(1)化学式写错的有:;
(2)化学式正确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3)反应条件应该注明而未注明的有:;
(4)“↑”、“↓”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

教学反思:
通过走迷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把本是比较枯燥的物质转化的规律图,以营救探险员的方式让全体学生总动员,这点尝试还是比较成功。

在比拼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通过小组比赛获胜的方法,表现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从中也发现了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漏洞比较多,同时也发现学生中还是有很多有实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