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水体污染现状及其修复对策
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污染严重,水资源匮乏,水质恶化等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促进城市水环境修复,提高水环境质量,实施综合治理措施势在必行。
一、加强水污染治理城市水环境受到各类污染源的影响,而水污染治理是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应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减少污水排放。
同时,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工业污染源治理,减少排放,降低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
二、优化城市排水系统城市排水系统直接关系到城市水环境的质量。
通过优化城市排水系统,改善排水管网,提高排水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保护城市水环境,减少水污染。
三、加强水生态修复水生态系统是城市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可以改善水质、促进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建立湿地、河道和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修复受损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
四、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是城市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支撑,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是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关键。
开展水资源调查,科学编制水资源利用规划,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五、加强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是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的基础。
要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网络,加强水环境数据采集,定期进行水环境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护。
六、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政策法规是推动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的关键支撑。
应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建立健全城市水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综上所述,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加强水污染治理、优化城市排水系统、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监测与评估以及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健康。
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建议

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建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进步,城市水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污染问题。
城市水污染严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对城市可持续进步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恐吓。
本文将探讨当前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一、城市水污染的现状1. 污水排放问题城市污水排放是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随着人口不息增加和工业的扩张,大量的废水被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导致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破坏。
同时,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无法满足巨大的污水处理需求,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2. 工业废水排放问题随着工业的进步,大量工业废水产生并排放到水体中,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和重金属。
这些物质对水质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严峻恐吓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尤其是一些高污染产业,如化工、电力等,对水体的污染分外严峻。
3.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农业废水和农药残留是城市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田的化肥使用和农药施用不当导致大量的养分和农药残留进入水体,引发蓝藻水华、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此外,农田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也导致大量的泥沙和杂质进入水体,使水质变差。
二、治理建议1.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污水处理厂是治理城市水污染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增加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同时,应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排放符合标准。
2. 加强工业排污管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管控。
通过制定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制实施环评制度等手段,促使企业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进行罚款,并关停和整治污染严峻的企业。
3. 推行农业绿色进步加强对农业的指导和培训,推广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合理利用农田养分和农药,缩减农田面源污染。
同时,加强土地保卫和治理,缩减水土流失和农田的侵蚀,保持水体的清洁与健康。
4. 加强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准时精通水体污染状况。
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以修复城市水环境,改善水质,增加水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本文将就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一、城市水环境修复的现状1.水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物不断排放进城市的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水质严重恶化。
2.水资源匮乏。
城市人口增加,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不断增加,导致城市水资源短缺。
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断水、供水不足等问题,给城市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3.水生态环境恶化。
城市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减少,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生态系统失衡,水生态功能减弱,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
1.挑战:资源短缺。
城市水环境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资源的短缺与城市的发展需求相矛盾,成为城市水环境修复面临的一大挑战。
2.挑战:技术难题。
因为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包括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等方面,需要采用一系列高技术手段,技术难题严峻。
3.机遇: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城市水环境修复的政策措施,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为城市水环境修复提供了机遇。
4.机遇:科技进步。
随着科技的发展,涌现了一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城市水环境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思路,为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提供了机遇。
1.水污染治理。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城市工业排放污染物的水平,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
2.生态修复。
加大对城市水体的生态修复投入,改善水生态环境,增加湿地面积,建设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水资源保护。
分析城市水环境治理生物修复技术

分析城市水环境治理生物修复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科研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将从城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入手,详细分析了生物修复技术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一、城市水环境污染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富营养化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盐,进入水体后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导致藻类过度生长、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水质。
2. 水体异味城市水体中由于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和硫化物,易引起水体异味现象,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
3. 水生态系统破坏城市水体污染导致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大量生物无法生存,水生态环境恶化。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种群去除和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营养盐等污染物质的一种水质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成为了当前的主要趋势。
具体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滤池技术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含有生物膜的滤料去除水体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技术,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活性炭等。
生物滤池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盐,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水质。
2. 湿地植物修复技术湿地植物修复技术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盐,同时还能提供生物栖息地,促进水生态系统的修复。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引入适生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质,从而改善水质。
微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生物修复技术的效果分析虽然生物修复技术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效果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目前大部分生物修复技术对于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效果尚不十分理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技术成熟度。
景观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

景观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及展望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电厂化学0901朱振国景观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及展望朱振国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电厂化学0901摘要:城市景观用水(公园、小区、高尔夫球场景观湖及公共场所水景等)极易造成藻类疯长、水体发绿,甚至发散有毒气体等,对周围环境及景观影响较为严重。
城市景观水体由于水质恶化而渐渐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要从根本上保证水质需采取一定的水源保护和水处理措施。
了解景观用水受污的主要原因及各种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对于因地制宜的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景观水处理中,适用于景观水处理的工艺有很多,但工程实施中需要对其进行选择、优化、组合。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景观水处理也必将成为继生活用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后的又一给水处理新领域。
关键词:景观湖水体污染水体净化治理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小桥流水如诗如画般的生活环境,向往碧波荡漾,鱼鸟成群的自然美景。
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标志性建筑中,人工湖泊、人工河道及景观水池不断涌现,房地产开发中水景住宅也成为一大热点。
景观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使藻类异常增殖,产生水华或湖靛,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质严重恶化,这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质富营养化,不仅在湖泊、水库和海湾这些封闭或半封闭性水体中发生,而且也可能在河流、河口水域发生[1]。
因此应当避免出现新的死水湖、臭河浜,加强景观水体环境治理工艺研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课题。
因此,研究景观水体的污染防治技术显得非常必要。
1 景观水水源及水质污染1.1 景观水的水源景观水(池水、流水、跌水、喷水和涌水)大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且一般水域面积相对小,所以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
而景观水的水源有些采用自来水,使得水体中缺少一个整的生物链,从而自净能力极低。
虽然有些景观水采用天然河道或湖泊引水,由于现在城市水源污染严重,氮磷含量偏高,使得水体从一开始就有很高的污染负荷,并不断富集。
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摘要】城市水环境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问题,其现状严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为了改善城市水环境,需要制定有效的修复对策和综合治理措施。
在修复方面,可以采取生态修复、工程修复等手段,以恢复水体的水质和生态平衡;而在综合治理措施方面,则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湿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综合治理城市水环境问题。
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城市水环境问题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望未来,通过加强污水处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望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取得更好的效果。
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修复、综合治理、现状分析、问题、对策、技术、展望。
1. 引言1.1 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概述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城市水体质量、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城市水体的自净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是现代城市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加强对城市雨污水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和改造,避免雨水造成二次污染;加强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加强对城市工业废水的处理和排放监管,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和质量;加强城市水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通过综合治理措施,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将不断取得积极成效,城市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将得到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城市水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亟需各级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保护水环境的工作。
2. 正文2.1 城市水环境现状分析城市水环境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景观水的水质污染问题及处理措施

景观水的水质污染问题及处理措施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大自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景观水,作为人工营造的水体环境,在城市和乡村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装饰和美化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景观水也面临着水质污染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景观水的水质污染问题及处理措施。
一、景观水的水质污染问题1. 植物养分过剩景观水中常种植各种水生植物,这些植物需要养分来生长,但过量施肥或者鱼类粪便过多会导致水体中养分过剩,产生富营养化现象,进而引发水藻大量繁殖和水体浑浊。
2. 水体富氧和缺氧景观水通常是静态水体,缺乏水体的自然流动。
这导致水体中的氧气供应不足,容易出现缺氧现象。
同时,在高温季节或者养殖密度过高的情况下,水体中的氧气消耗增加,容易导致水体富氧,进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3. 水体中的污染物由于城市建设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景观水中常常存在着污染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
这些污染物质的积累会对水中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危害水体生态环境。
二、景观水的水质污染处理措施1. 控制养分输入为了防止景观水体中养分过剩,可以采取控制养分输入的措施。
例如,合理控制施肥量、合理管理景观水中的鱼类数量和种类,确保植物和鱼类的养分需求与水体中的养分供应平衡。
2. 加强水体通气为了解决景观水体中缺氧和富氧的问题,可以采取加强水体通气的措施。
例如,通过设置喷泉、瀑布等水景装置,增加水体的氧气摄入量;或者利用微生物等生物处理技术,改善水体中氧气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3. 污染物处理与净化对于景观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净化措施。
例如,在水体进入景观区域之前,设置过滤设备来去除悬浮物和罐底沉积,减少水质污染;或者使用生物污染物处理系统,通过生物降解等方式降低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4. 建立景观水管理机制为了维护景观水的水质,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景观水管理机制。
这包括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对景观水进行水质检测和评估;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水质保护的意识和技术能力;并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景观水质保护的监管和管理。
城市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分析

城市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分析城市水污染是指城市地区水体中存在的各种污染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对水质的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农业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显,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
下面本文将对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对策进行分析。
1. 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汞、铅、镉等重金属元素,严重污染了城市水体。
2.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其中的残留物会随着雨水流入水体,造成水体的污染。
在养殖业中,动物粪便的排放也是城市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
3. 生活污水排放: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引发水华。
1.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严禁工厂直接排放废水,建立完善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执法。
对于反复污染的企业,应采取严厉的罚款或关停措施。
2. 推行农业绿色生产: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管,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要建立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体系,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农田径流。
3. 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对城市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在处理过程中进行除磷、除氮,以保证出水的水质达标。
鼓励居民使用节水型厕所和家庭污水处理设备。
4. 严格控制水源保护区域的开发利用: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水源保护区域,并严格控制该区域的开发利用活动。
建立监测体系,对水源保护区域进行定期监测,保护好水源。
5. 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通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居民减少用水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城市水污染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涉及到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面的责任。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和管理,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才能有效减少城市水污染,保护好水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孙健,高级工程师,黑龙江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邮政编码:150056文章编号:1672-6758(2009)05-0149-2城市景观水体污染现状及其修复对策孙 健摘 要:结合城市景观水体的特点和污染状况,主要分析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修复技术的特征及优缺点,并提出有效修复城市景观水体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景观水体;修复;对策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的质量。
许多城市绿地、公园、居住小区里,人工湖泊等景观水体不断涌现。
但许多城市景观水体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全国有93%的公园水体遭到不同程度污染,水体发臭及富营养化现象比较严重。
这样既严重影响周围景观的视觉效果,丧失了景观水体的功能,也使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影响城市生态化的建设,因此,对受污染的景观水体进行治理与修复已刻不容缓。
一 城市景观水体的特点城市景观水体一般水域面积都较小,多为静止或流动性较差的封闭缓流水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因此容易受到污染。
二 城市景观水体的污染状况景观水体主要污染源有内源与外源两种。
内源主要是水体的底泥污染,外源则较多,例如居民的生活污水、养鱼投放过量的饵、游人随手丢弃的垃圾杂物、游艇等娱乐设施的污染等等。
这些水体一旦被污染,就很容易出现水中悬浮物增多、浊度增大、细菌含量增高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残留在水中,危害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当水体中N 、P 等营养盐长期大量积存时,就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泛滥,破坏环境的生态平衡,严重的时候还发出臭味。
因为城市景观水体的污染一般多为微污染,发生期短,所以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
三 市景观水体的物理修复1.控制点、面源污染。
只有加强统一监管,严禁生活污水排入景观水体,禁止游人乱丢垃圾,严格控制水中鱼饵的投放量;定期对水面杂物清理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各种污染源的污染。
2.底泥环境疏浚修复。
污染的底泥是水体潜在的污染源,尤其是对城市许多景观水体来说,底泥中沉积了大量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N 、P 营养盐、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等,当水体环境发生变化时,底泥中的营养盐就会重新释放出来,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
目前,使用挖泥船进行底泥的疏浚是修复湖库、河流的一项很有效和常用的技术。
但对于小水域的景观水体则需要因地制宜,由于底泥厚度、密度、污染物浓度分布差别很大,所以在施工前,应确定挖泥量和挖泥深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底泥疏浚过程中,底泥被泛起、搅拌,会导致污染物重新进入表层水体,有可能引起藻类疯长,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另外,底泥清除后,水底生态系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需及时进行修复,再加上费用较高,所以底泥疏浚修复不是修复污染水体最有效的方法。
3.曝气修复。
城市景观水体的曝气修复是用压缩空气向水体底部曝气,进行人工复氧,这种方式可以在不改变水体分层的状态下,提高溶解氧浓度,使底泥界面的厌氧环境改善为好氧条件,这些都有利于加快污染物质的氧化速度,降低N 、P 等离子性物质的浓度。
四 城市景观水体的化学修复1.除藻。
城市景观水体一旦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就很容易滋生藻类,藻类的异常繁殖会影响景观效果。
传统的除藻方法是投加硫酸铜等化学药品,但是该方法不能去除N 、P 等营养盐,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另外,化学药品不可长期使用,否则会造成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所以化学除藻只是一种应急措施。
要有效控制藻类,应综合使用生化、化学、微生物法,2.沉淀除磷。
底泥中的磷主要是无机态的正磷酸盐,所以向水中投放碳酸钙、硫酸铝、明矾等试剂,这样可使水中磷沉淀,延缓底泥中磷的释放。
但是当出现温度升高、厌氧、酸性或碱性等有利于钙、铝等不溶性磷酸盐沉淀物溶解的条件时,磷就会重新释放出来,所以,该方法也只能作为临时应急措施使用,不可长期使用。
五 城市景观水体的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特定的生物,对水体污染物进行吸收、转化或降解,达到减少或消除水体污染,恢复水体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
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技术。
对于多数受污染的水体来说,目前较多采用人工的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是费用少、效益高、副作用少,再加上该技术能与水体景观功能相结合,使人更加亲近自然,达到绿化环境与改善景观相结合的目的。
1.微生物修复。
近年来,在微生物修复技术中,有效微生物修复是一种较成熟的生物试剂添加技术,有效微生物是由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光合细菌等四大类,80余中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的统称。
有效微生物修复是在被污染的水体中投加有效微生物,有效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能迅速分解污水中有机物,同时依靠相互间共同繁殖,激活水中其他有净化功能的水生生物,通过这些生物的结合效应,从而达到净化与恢复水体的目的。
2.水生植物修复。
水生植物是水体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它们对无机营养盐类的吸收、积累和转化,是植物修复的基础。
通常用作水体修复的水生植物有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湿生植物,它们主要通过根、・941・第9卷 第5期2009年10月 鸡西大学学报JOURNAL OF J I X IUN I V ERSI TY Vol .9 No .5Oct .2009茎、叶来吸收水和底泥中的污染物。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正因为具有低投资、低能耗,既能治理污染又能绿化环境等优点,成为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主要生态技术。
因为多数景观水体以娱乐、观赏为主,用于修复的水生植物也要充分注意其景观效应,所以可选择以观赏性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辅以少量的浮叶植物。
但需注意的是,有些水生植物如凤眼莲虽然对重金属等多种有毒物有很强的净化功能,但其繁殖快,蔓延迅速,腐烂后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需要及时打捞以其控制生长。
3.人工湿地修复。
人工湿地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水体修复技术,它主要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人工湿地具有较好的过滤和缓冲功能,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人工湿地可形成内部良好的循环,并且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提高水体水质的有效方法,在湖泊周围恢复和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对整个水体的生态修复有重要意义。
A Study of Polluti on And Renova ti on for Urban Landscape W a tersSun J ianAbstract:This paper revie wed the p resent situati ons of polluti on for urban landscape water and the chem ical and bi ol ogical renovati on methods t o reconstructi on.The feature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have als o been analysed .Further more ,the article p r oposed that the best renovati on technol ogy f or urban landscape waters is t o efficiently combine phys 2ical,che m ical and bi ol ogical renovati on methods .I n future,this technol ogy will be more valued and used .Key words:urban landscape waters;renovati on;method C l a ss No .:X52 D ocu m en tM ark :A(责任编辑:蔡雪岚)(上接146页)人类需要舒适和谐的展示环境,声色俱全的展示效果,信息丰富的展示内容,安全便捷的空间规划,考虑周到的服务设施等等,这是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也是在进行展示空间分析时的基本依据。
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地分析参与者的活动行为,并在设计中以科学的态度对人机工程学给以充分的重视,使展示空间的形状、尺寸与人体尺度之间有合理的配合,使空间内各部分的比例尺度与人们在空间中行动和感知的方式配合得适宜、协调,这是最基本的空间要求。
否则即便是最先进的展示手段创造出的环境也不能给人以亲近温暖的感觉,也不是充满人性化的展示空间设计。
五 展品是展示空间设计的核心展品是展示空间的主角,以最有效的场所位置向观众呈现展品是划分空间的首要目的。
逻辑地设计展示的秩序、编排展示的计划、对展区的合理分配是利用空间达到最佳展示效果的前提。
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将空间问题与展示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不同的展示内容有与之相对应的展示形式和空间划分。
展品的位置要显眼,对于展示视觉中心点要给以充分的、突出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展示空间中要有展示环境的辅助空间和整个空间的安全性。
在展示活动中,可能包括各种设备及模型等需要消耗能源。
设备的运行需要一定的动力支持,如动力源、管线等,这些辅助设施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必须考虑将这些设备的空间与展示环境隔离隐藏,同时考虑到对其便利的维护。
还有,必须重视展示空间的安全性。
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意外因素,应建立相应的预案及有效地措施。
必须有足够的疏散通道和应急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系统等。
要尽可能地考虑到伤残弱势人群的特殊需求,“无障碍”设计,已是现代展示设计发展的趋向。
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空间的问题在展示设计中处于重要地位与作用,展示活动需要传达的信息必须通过空间展现在公众面前,空间为人们的感知活动提供了场所,没有空间,我们将无法获得信息和进行商业交流。
因此,正确有效的处理好空间的问题是展示设计中的核心;正确认识空间与展示设计的关系是做设计的前提和基础;“空间”作为设计的重要因素是展示空间艺术乃至相关其它艺术设计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1、林福厚:展示设计学[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2、王受之:世界艺术设计简史[M ].广州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On the Ele m en ts of Space i n the D ispl ay D esi gn i n gJ in ShengAbstract:Space is seen as one of the funda mental ele ments in the dis p lay design.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 pace envi 2r on ment fr om the pers pective of definiti on of dis p lay s pace ,the design of dis p lay s pace,basic p rinci p les t o the s pace designing .It tries t o exp lain how t o deal with the dis p lay s pace envir on ment and s pace relati onshi p s and how t o create a comf ortable at 2mos phere in s pace,and how t o deal with the issues.Key words:s pace;dis p lay design;hu manC l a ss No .:J525D ocu m en tM ark :A(责任编辑:王 军 宋瑞斌)・051・第5期 鸡西大学学报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