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数据库实验报告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学号:姓名:提交日期:成绩: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实验内容】实验一:1、分别使用上述方法启动sqlserver的服务。

2、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一个数据库,要求如下:(1)数据库名称 Test1。

(2)主要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1_data1,物理文件名为Test1_data1.mdf,初始容量(3)为1MB,最大容量为10MB,增幅为1MB。

(4)次要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1_data2,物理文件名为Test1_data2.ndf,初始容量(5)为1MB,最大容量为10MB,增幅为1MB。

(6)事务日志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1_log1,物理文件名为Test1_log1.ldf,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5MB,增幅为512KB。

3、在查询分析器中创建一个数据库,要求如下:(1)数据库名称 Test2。

(2)主要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2_data1,物理文件名为Test2_data1.mdf,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10MB,增幅为1MB。

(3)次要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2_data2,物理文件名为Test2_data2.ndf,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10MB,增幅为1MB。

(4)事务日志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2_log1,物理文件名为Test2_log1.ldf,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5MB,增幅为1MB。

代码:create database teston primary (name=test_data,filename='d:\sqlex\test_data.mdf',size=1,maxsize=10,filegrowth=1),(name=test_data1,filename='d:\sqlex\test_data1.ndf',size=1,maxsize=10,filegrowth=1)log on(name=test_log,filename='d:\sqlex\test_log.ldf',size=1,maxsize=5,filegrowth=1)4、在查询分析器中按照下列要求修改第3题中创建的数据库test2 (1)主要数据文件的容量为2MB,最大容量为20MB,增幅为2MB。

计算机接口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接口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班级:专业:学号:姓名:报告目录结构: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要求三、课程设计使用的设备(环境)四、实验原理:五、实验内容及大概步骤六、实验结果七、总结分析与心得一、实验目的1.在实验机上设计实现机器指令及对应的微指令(微程序)并验证,从而进一步掌握微程序设计控制器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指令系统与硬件结构的对应关系;2.通过控制器的微程序设计,综合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核心知识并进一步建立整机系统的概念;3.培养综合实践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针对COP2000实验仪,从详细了解该模型机的指令/微指令系统入手,以实现乘法和除法运算功能为应用目标,在COP2000的集成开发环境下,设计全新的指令系统并编写对应的微程序;之后编写实现乘法和除法的程序进行设计的验证。

三、课程设计使用的设备(环境)1.硬件COP2000实验仪 PC机2.软件COP2000仿真软件四、实验原理:1.该模型机指令系统的特点:①总体概述COP2000模型机包括了一个标准CPU所具备所有部件,这些部件包括:运算器ALU、累加器A、工作寄存器W、左移门L、直通门D、右移门R、寄存器组R0-R3、程序计数器PC、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中断向量寄存器IA、输入端口IN、输出端口寄存器OUT、程序存储器EM、指令寄存器IR、微程序计数器uPC、微程序存储器uM,以及中断控制电路、跳转控制电路。

其中运算器和中断控制电路以及跳转控制电路用CPLD来实现,其它电路都是用离散的数字电路组成。

微程序控制部分也可以用组合逻辑控制来代替。

模型机为8位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都为8位,但其工作原理与16位机相同。

模型机的指令码为8位,根据指令类型的不同,可以有0到2个操作数。

指令码的最低两位用来选择R0-R3寄存器,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用指令码做为微地址来寻址微程序存储器,找到执行该指令的微程序。

而在组合逻辑控制方式中,按时序用指令码产生相应的控制位。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全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学号:*名:**提交日期: 2014-12-13成绩:简短评语:教师签字: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实验编号】实验一【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实验目的】认识PC硬件设备,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掌握网线的制作和基本的网络设置和命令。

一.实验内容实验拓扑图如下1.IP地址配置2.Ping命令ping 命令是网络测试及故障检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命令,该命令用户确定两台主机之间能否通信,根据返回的信息,可以推断 TCP/IP 参数是否设置和工作正常。

(1)分别在本地主机插线和不插线的情况下Ping 127.0.0.1(2)分别在本地主机插线和不插线的情况下Ping 本机的IP地址(3)分别在远程主机插线和不插线的情况下Ping远程主机的IP地址插线情况下:不插线情况下:使用“-l”和“-f”参数测试当先网络的MTUMTU值为1452(5)修改IP地址和子网掩码,使两台计算机处在不同网段内,使用Ping命令测试3.arp命令的使用(1)显示当前ARPcache中的内容,记录下来(2)测试删除ARPcache中的内容(3)使用ping和arp命令获取远程主机的MAC地址(4)在远程主机下使用ipconfig-all命令获取实际的MAC地址(5)获取本网络默认网关的MAC地址(6)使用arp -s 参数进行静态ARP映射,防范ARP欺骗(7)使用arp -s 参数将默认网关的IP地址与错误的MAC地址进行静态ARP映射,记录并分析此时的现象实验体会:通过此次实验,我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网络设置和命令,了解了有关网线的制作和一些基本网络设备的相关知识,对计算机网络有了基本的认识。

认识了PC硬件设备,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掌握了网线的制作和基本的网络设置和命令。

思考题:1.如果现在只有直连线若干,同时还有一个交换机和一个路由器,我们需要建立主机和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路由器连外网,下连交换机。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基础实验报告院别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学生姓名目录1 数据的加密与解密 (1)1.1 实验名称 (1)1.2 实验目的 (1)1.3 实验内容 (1)1.3.1 改进凯撒加密解密程序 (1)1.3.2 改进RSA加密解密程序 (5)2 数据包抓取与协议分析 (4)2.1 实验名称 (4)2.2 实验目的 (4)2.3 实验内容 (4)2.3.1 对进行抓包分析 (4)2.3.2 wireshark抓包分析得到他人FTP服务器的账号及密码 (5)3 网络攻防 (7)3.1 实验名称 (7)3.2 实验目的 (7)3.3 实验内容 (7)3.3.1 模拟SYN 攻击过程 (8)3.3.2 思考为什么模拟中未能造成WEB 服务器死机或崩溃 (8)3.3.3 简述 SYN 泛洪攻击防御方法 (8)4 Tomcat 日志分析与安全加固 (9)4.1 实验名称 (9)4.2 实验目的 (9)4.3 实验内容 (9)4.3.1 对WEB 服务程序进行安全加固 (9)4.3.2 个人电脑安全防御措施 (11)1 数据的加密与解密1.1 实验名称数据的加密与解密1.2 实验目的1、通过对古典密码算法的编程和分析,理解古典密码编码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通过对 RSA 算法的编程和分析,理解 RSA 算法思想。

1.3 实验内容1、运行举例的凯撒加密解密程序,并对程序作出一定改进,或编程通过频度分析原理实现凯撒加密方式破解,并记录实验过程。

2、运行举例的 RSA 加密解密程序,理解 RSA 加密算法思想,对程序进一步改进,并记录实验过程。

1.4 实验代码1.4.1 改进凯撒加密解密程序#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int main(){char passwd[100],encrypted[100];int i,j,k,t,move;while(1){printf("Enter message to be encrypted:");gets(passwd);printf("Enter shift amount(1-25):");scanf("%d%*c",&move);for(i=0; i<strlen(passwd); i++){if(passwd[i] >= 'A' && passwd[i] <= 'Z'){passwd[i] = ((passwd[i]-'A')+move)%26+'A';}else if(passwd[i] >= 'a' && passwd[i] <= 'z'){passwd[i] = ((passwd[i]-'a')+move)%26+'a';}}printf("%s",passwd);printf("\n");}return 0;}代码运行结果截图:1.4.2 改进RSA加密解密程序#include <stdio.h>int candp(int a,int b,int c){ int r=1;b=b+1;while(b!=1){r=r*a;r=r%c;b--;}printf("%d\n",r);return r;}int main(){int p,q,e,d,m,n,t,c,r;char s;printf("please input the p,q: ");scanf("%d%d",&p,&q);n=p*q;printf("the n is %3d\n",n);t=(p-1)*(q-1);printf("the t is %3d\n",t);printf("please input the e: ");scanf("%d",&e);if(e<1||e>t){printf("e is error,please input again: ");scanf("%d",&e);}d=1;while(((e*d)%t)!=1) d++;printf("then caculate out that the d is %d\n",d);printf("the cipher please input 1\n");printf("the plain please input 2\n");scanf("%d",&r);switch(r){case 1: printf("input the m: "); /*输入要加密的明文数字*/ scanf("%d",&m);c=candp(m,e,n);printf("the cipher is %d\n",c);break;case 2: printf("input the c: "); /*输入要解密的密文数字*/ scanf("%d",&c);m=candp(c,d,n);printf("the cipher is %d\n",m);break;}return 0;}代码运行结果截图:2 数据包抓取与协议分析2.1 实验名称数据包抓取与协议分析2.2 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包抓取方法;2、初步掌握分解与分析协议数据包;3、进一步理解ICMP、DNS 等协议报文格式。

NEUQ-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NEUQ-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ID01234
PRIORITY93830290
CPUTIME00000
ALLTIME33634
STARTBLOCK 2-1-1-1-1
BLOCKTIME30000
STATEreadyreadyreadyreadyready
(5)为了清楚的观察各进程的调度过程,程序应将每个时间片内的情况显示出来,参照的具体格式如下:
(2)运行结果截图:
4实验心得
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试验可以更好的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编写代码前期,在数据结构上遇到了难题。由于长期没有接触数据结构,导致知识遗忘。通过翻阅课本,及时查缺补漏,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实验2使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
1实验目的
4实验心得
能够较好的完成各项实验内容。通过实验,提高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知识水平,增强了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编写算法时遇到了难题。经过和周围同学的一番探讨,问题最终迎刃而解。
实验4磁盘文件操作
1实验目的
深入了解磁盘文件系统的实现
2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用文件模拟磁盘,用数组模拟缓冲区。
(2)支持多级目录结构,支持文件的绝对读路径。
(3)文件的逻辑结构采用流式结构,物理结构采用连接结构中的显示链接方式。
(4)采用文件分配表。
(5)实现的命令包括建立目录、列目录、删除空目录(选做)、建立文件、删除文件、显示文件内容(选做)、打开文件、读文件、写文件(追加方式)(选做)、关闭文件、改变文件属性(选做)。
(1)了解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

NEUQ 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NEUQ 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报告学号:姓名:提交日期:成绩: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1、IO地址译码一、实验目的掌握8253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按图16虚线连接电路,将计数器0设置为方式0,计数器初值为N(N≤0FH),用手动逐个输入单脉冲,编程使计数值在屏幕上显示,并同时用逻辑笔观察OUT0电平变化(当输入N+1个脉冲后OUT0变高电平)。

三、编程提示8253控制寄存器地址283H计数器0地址280H计数器1地址281HCLK0连接时钟1MHZASM程序:ioport equ 0d400h-0280hio8253a equ ioport+283hio8253b equ ioport+280h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start: mov al,14h ;设置8253通道0为工作方式2,二进制计数mov dx,io8253aout dx,almov dx,io8253b ;送计数初值为0FHmov al,0fhout dx,allll: in al,dx ;读计数初值call disp ;调显示子程序push dxmov ah,06hmov dl,0ffhint 21hpop dxjz lllmov ah,4ch ;退出int 21hdisp proc near ;显示子程序push dxand al,0fh ;首先取低四位mov dl,alcmp dl,9 ;判断是否<=9jle num ;若是则为'0'-'9',ASCII码加30Hadd dl,7 ;否则为'A'-'F',ASCII码加37Hnum: add dl,30hmov ah,02h ;显示int 21hmov dl,0dh ;加回车符int 21hmov dl,0ah ;加换行符int 21hpop dxret;子程序返回disp endpcode endsend start实验现象:开始时代表低电平的灯亮,按单脉冲信号5次后高电平的等亮实验2、简单并行接口一、实验目的掌握8253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东北大学--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东北大学--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8路抢答器一.实验功能
1.实验要求
设计一个具有8路抢答的抢答器,利用并行接口和开关键。

逻辑开关K1---K8代表抢答按钮,当某个逻辑开关闭合时,相当于抢答按钮按下,此时在七段数码管上将其号码显示出来,并使喇叭响一声(或者以发光二极管代替)。

2、实现过程
启动计算机,计算机自动为系统各芯片进行初始化,抢答器开始工作。

比赛开始,在主持人按下开始键,绿灯亮后,选手才可开始抢答,否则违规。

若选手抢答成功,LED显示器显示选手号码,扬声器鸣叫。

若选手抢答违规(主持人未按开妈键),LED显示器显示违规选手号码,红灯亮,扬声器报警,并根据比赛规则进行对该选手进行扣分。

若系统提示某号选手抢答违规,主持人仍未按开始键,此时该号选手又按下抢答键,LED显示器显示该选手的号码。

本系统开机后,若主持人既未按复位键又未按开始键,此时有选手按下抢答键,系统提示红灯亮,并报警。

注:
1、抢答成功,置8253通道2计数值为1000,扬声器的鸣叫声音频率为1MHz/1000=1KHz。

2、抢答失败,置8253通道2计数值为2000,扬声器的鸣叫声音频率为1MHz/2000=0.5KHz。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验指导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验指导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董明涛编写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二○一六年十月前言“统计学原理”是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统计学原理这门课程,编写了本实验指导书。

由于统计学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需要学生在对理论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实际问题能够运用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分析。

本指导书重点介绍统计分析工具SPSS的一些基本应用,主要包括数据文件的建立、编辑、修改、数据文件的整理;数据的预处理与统计描述;SPSS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

本指导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应用理论知识,这一思路贯穿于本书。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与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目录实验一 SPSS数据基本操作 (4)实验二假设检验的SPSS过程 (15)实验三相关与回归分析的SPSS过程 (20)实验四时间序列分析的SPSS过程 (25)实验一SPSS基本数据操作实验目的1. 掌握SPSS数据文件的建立。

2. 掌握SPSS数据文件的编辑。

3. 掌握数据的一般预处理过程。

实验内容1:认知SPSS实验任务打开SPSS软件,并了解其窗口结构。

实验步骤步骤1:打开SPSS软件。

双击SPSS桌面图标后,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一个对话框,如图所示:注释:对话框包括一个六选一单选对话框和一个复选对话框,其内容为:Run the tutorial 运行操作指南;● Type in data 输入数据选项,建立新的数据集时可选择此项;● Run an existing query 运行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文件选项;● Create new query using Database Wizard 用数据库处理工具建立新文件;● Open an existing date source 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文件;● Open another type of file 打开其他类型的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班级: ____ 姓名:_____ 班内序号:_______ 实验日期:学院: _______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__ 专业:______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__________实验顺序:___1___ 实验名称:_系统中断实验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数:_______ 考评日期:________ 指导教师:张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掌握PC机中断处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2.学会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二.实验环境TPC-ZK-II 集成开发环境三.实验原理1.在PC/XT系统中,中断系统是由两片8259A构成(如图),可以管理15级中断。

电路特点如下:①两片8259A的CAS0~CAS2同名端互联,从片8259A的INT与主8259A的第二级中断请求输入连接;②主片8259A的端口地址在020H~03FH范围内有效,从片8259A的端口地址在0A0H~0BFH范围内有效。

由于将芯片的A0与地址总线的最低位连接,所以两个芯片的有效地址分别为20H 、21H 和A0H 、A1H ;③ 主从片8259A 的中断触发极性都为边沿(上升沿)有效; ④ 选择为全嵌套方式,即IR0最高、IR1、IR2(从片的IR0~IR7)、然后是主 片的IR3~IR7。

⑤ 主、从芯片均采用非缓冲结构,主片的SP/EN 端接高电平,从片的SP/EN 端接低电平;⑥ 设定0~7级对应的中断号为08H ~0FH,8~15级对应的中断号为70~77H 。

系统上电时,ROM BIOS 对8259A 的主片和从片要执行初始化命令、惊醒初始化操作。

多片8259A 的级联结构图IR0 IR1 IR2 IR3 IR4 IR5 IR6 IR7IR3 IR4 IR5 IR6 IR7/INTA INT8259A (主片)SP/ENCAS0CAS1CAS 2 /INTA INTCPUIR0 IR1 IR2 /INTA INT 8259A (主片) SP/ENCAS0CAS1CAS 2VccD7~D0D7~D0D7~D0【注意】:从系统安全性考虑,用户在使用系统中断资源时不应当在对其初始化,更不能擅自修改初始化设计。

使用者只有严格遵守这些协议和约定才能有效的开发出用户的中断资源。

2.中断向量和中断向量表:当CPU响应某一个中断请求并转向对应的服务程序时是如何从主程序“准确”地跳转到对应的服务程序入口中的呢?答案便是:依靠“中断向量表”实现的。

为了方便中断的处理,将所有的中断入口地址存放在一个连续的存储区域,并按照中断类型号的顺序依次排放。

这样类似于一个数据表格的存储空间就称之为“中断向量表”。

在这个表中,每一个中断向量要占用4个连续的存储单元。

前两个单元(低地址)存放中断入口的偏移量;后两个单元(高地址)存放段地址,这样256个中断向量攻占用了1024个存储单元。

0:00000H类型00:00004H类型10:00008H类型2类型码x 4=向量首址0:003FC类型255IP偏移地址低位IP偏移地址高位3.CPU获取中断类型码的方法:(1).CPU内部中断时,由硬件电路自动提供;(2).软中断INT n在指令的代码中提供;(3). 可屏蔽的外中断INTR通过硬件(8259A)提供;可见不同类型的中断其类型码的获取方式各不相同【小结】当CPU响应某一中断时,首先要将标志寄存器(16位)、当前的段寄存器CS和指令指针寄存器的内容压入堆栈(占用6个栈单元),然后根据中断类型码重新组装CS、IP值(即中断向量表的地址),通过中断向量表提供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CS值和IP值),准确的跳转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

4.对于PC/AT及286以上微机内又扩展了一片8259中断控制,IRQ2用于两片8259之间级连,对外可以提供16个中断源:中断源中断类型号中断功能IRQ0 08H 时钟IRQ1 09H 键盘IRQ2 0AH 保留IRQ3 0BH 串行口2IRQ4 0CH 串行口1IRQ5 0DH 硬盘IRQ6 0EH 软盘IRQ7 0FH 并行打印机 IRQ8 70H 实时时钟 IRQ9 71H 用户中断 IRQ10 72H 保留 IRQ11 73H 保留 IRQ12 74H 保留 IRQ13 75H 协处理器 IRQ14 76H 硬盘 IRQ15 77H 保留5. 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直接用手动产单脉冲作为中断请求信号(只需连接一根导线)。

要求每按一次开关产生一次中断,在屏幕上显示一次“TPCA Interrupt!”,中断10次后程序退出。

MIRQ3SIRQ10扩展总线区微机内部6.接线:总线/MIRQx 接 单脉冲1/正脉冲 总线/SIRQx 接 单脉冲2/正脉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代码如下:data segmentinfo1 db 'master IR3!$' 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mov ax,codemov ds,axmov dx,offset int3 mov al,0bhmov ah,25hint 21hin al,21hand al,11110111bout 21h,alhere:jmp hereint3 proc nearpush axpush dspush dxstimov ax,datamov ds,axmov dx,offset info1 mov ah,9int 21hmov al,20hout 20h,alclipop dxpop dspop axiretint3 endpcode endsend star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五.实验心得疑问建议1.主片和从片的IMR地址是多少?主片:21h 从片:0a1h2.主片和从片的ocw2地址是多少?主片:20h 从片:0a0h3.主片和从片的ocw1地址是多少?主片:21h 从片:0a1h4.主片IR3的中断类型号和从片IR2的中断类型号是多少?主片:0bh 0000:002c 从片: 72h 0000:01c85.如果只将主片的IR3的中断屏蔽打开,我们应该对哪个寄存器进行设置,设置的值应该是什么?应该对控制寄存器进行设置设置的值为:21h 0f7h6.如果只将从片的IR2的中断屏蔽打开,我们应该对哪个寄存器进行设置,设置的值应该是什么?应该对控制寄存器进行设置设置的值为:0a1h 0fch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班级:姓名:班内序号:实验日期: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顺序:2 实验名称:8254计数器、定时器实验实验分数:_______ 考评日期:________ 指导教师:张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掌握8254工作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计数特点和编程方法。

二.实验环境TPC-ZK-II集成开发环境三.实验原理计数器实验:8253/8254内部结构:1.三个16位“减一”计数单元:分别称为CNT0、CNT1和CNT2。

三个计数器相互独立、可以工作在不同的方式。

每一个计数器都有对应的三条输入、输出信号线:CLK外部计数脉冲输入线,OUT计数器溢出信号线和GATE门控输入信号线(控制计数器是否工作)。

2.控制寄存器:芯片内部四个寄存器之一,占用一个寄存器单元的地址,由三个计数器共用。

只能写入不能读出,用于设定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编程时在程序的初始化部分中,通过对该寄存器写入相应的命令字来设定对应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0010 10000 0000 280h 283h3. 内部寄存器的地址定义:芯片内部具有四个寄存器,CNT0、CNT1、CNT2和控制寄存器,它们都有不同的地址。

这些地址是由芯片的引脚A1、A0来设定,在系统中如果将A1、A0与地址总线的A1、A0连接,那么就会对应四个独立的I/O 地址(参见表)表 存器的地址定义A1 A0对应的寄存器 0 0 0 1 1 0 1 1选中CNT0进行读写 选中CNT1进行读写 选中CNT2进行读写 选中控制寄存器进行写4. 8253/8254的编程命令:作为可编程器件,8253/8254是通过命令字来控制其工作方式的,命令字有两类:初始化编程命令:用于设定计数器的功能、工作方式;1 242 23 3 224 21520 6 8253 197 18 D0D1 D2D3 D4D5D6D7 CLK0 GATE OUT0 Vcc /WR /RD /CS A1 A0 CLK2 GATE2 OUT2 CLK2 GATE2 OUT2 8253/8254芯片引脚图 8253/8254的内部结构图定时器0CLK0 GATE0 OUT0 定时器1CLK1 GATE1 OUT1定时器2CLK2 GATE2 OUT2数据 三态 缓冲读写 逻辑D0~D7/WR /RD A1 A0 /CS控制 寄存器锁存读出命令:用于读出计数器中的计数值,或计数器的状态(8254)。

(1)、8253/8254的初始化控制字:用于设定8253/8254内部三个定时计数器的6中工作方式、计数模式和读写指示(参见图)。

0101 0100 5 414h(2)、8253/8254的初始化编程:在8253/8254工作之前,必须确定其工作方式、计数模式和读写指示等,这些都是通过向8253控制寄存器写入命令字来实现的。

对8253/8254初始化所包含的内容有:SC1 SC0 RW1RW0M2M1M0BCD00:选择CNT0 01:选择CNT110:选择CNT211:8254的读回命令对8253无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