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师传读后感

合集下载

三大师传

三大师传

《三大师传》后感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急速膨胀,帝国的战火疯狂蔓延。

上帝手上的百科全科为这个时代注释的图片上几个背对无尽的荒漠衣衫褴褛的农奴赤裸着脚,皱痕累累的脸上溢出无尽的辛酸,还有一双苦难的双眼看不到希望,任由剥削宰割、战争摧残。

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愚昧的年头,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失望之冬。

然而这个动荡的年代,却孕育了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雨果、福楼拜、歌德、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等这些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顶级大文豪。

他们坚定我们的信念,用他们的智慧指引我们光明的希望。

哦,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

是苦难造就了这个充斥之弱小的黑暗世界,是苦难创造了这个充满智慧的光明时期。

巴尔扎克,他的生活充满着无尽的想象。

初试文学的失败使他异想天开出版古典文学和经商。

接连失败债台高筑的他瞬间从亲近贵族的显赫家族沦落为街尾的贫民。

然而目标在顶峰的人不会在山腰放弃。

他发出他的雄心:“我要用笔实现他(拿破仑)用剑未能完成的事业。

”在他激情焕发的二十年里,巴尔扎克用他的天才的想象力和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创作了宏伟巨著《人间喜剧》,用笔缔造了一个他的世界,为后人留下永世的财富。

巴尔扎克用它的学识、激情、不屈的脊梁和像坐在刑椅上写作机器般的汗水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了扎实的奠基——:“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晋升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时代车轮飞驰,继巴尔扎克之后则是帝国时代的巅峰——“黄金的时代”。

更加奢靡的时代,拥有更多的贫民,更多的人不愿意看到恐惧。

狄更斯就是被这样一种时代需求所控制的伟大作家。

出生贫苦的他也憎恶上层社会,作品上有民主的思想。

比起巴尔扎克,他虽然没有作出他的天才所应作出的伟大业绩,但他作出了异乎寻常的成就。

你无法想象人们年复一年迎着邮差步行五六里地为早一点拿到自己的书马上开始读的那种对他的喜爱。

三大师传读后感500字

三大师传读后感500字

三大师传读后感500字(最新版2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三大师传的背景和重要性2.主体:分别阐述三大师传的内容和感悟a.第一大师传:大师的智慧和品德b.第二大师传:大师的创新和勇气c.第三大师传:大师的执着和追求3.结论:总结三大师传的读后感,以及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正文(篇1)三大师传是一部描绘三位不同领域大师传奇经历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大师们的智慧、品德、创新、勇气、执着和追求。

在这里,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首先,第一部大师传讲述了一位智慧与品德兼具的大师。

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品质,为世人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这位大师勤奋好学,富有激情,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

他的智慧和品德,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品质,激励着我不断提升自己,追求卓越。

其次,第二部大师传描绘了一位充满创新和勇气的大师。

他敢于挑战权威,勇于突破传统,不断探索新领域。

这位大师的成功,让我看到了创新的力量,也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尝试、勇于挑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他的故事激发了我对创新的热情,使我在面对困境时,更有勇气去挑战和突破。

最后,第三部大师传讲述了一位执着和追求的大师。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坚持。

即便遭遇重重困难,他也从未放弃,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

这位大师的执着和追求,让我明白了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

他的故事教会了我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永不言弃。

总之,阅读三大师传让我受益匪浅。

大师们的智慧、品德、创新、勇气、执着和追求,为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激发了我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创新的热情。

目录(篇2)1.引言:阅读三大师传的感想2.马云:成功源于梦想和坚持3.马化腾: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4.任正非:以客户为中心,艰苦奋斗5.总结:从三大师传中得到的启示正文(篇2)在当今社会,成功的企业家马云、马化腾和任正非的创业故事广为人知。

他们三人分别代表了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这三家顶级企业,其创业经历、管理理念和成功秘诀成为众多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学习和借鉴对象。

看完茨威格的《三位大师》我的感悟

看完茨威格的《三位大师》我的感悟

看完茨威格的《三位大师》我的感悟茨威格的《三位大师》不仅是一部文学评论,更是对19世纪文坛三巨匠——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思想与艺术风格的深度解读。

这本书不仅为我们理解这三位大师的生平和内心世界提供了珍贵的视角,还为我们揭示了茨威格本人的文艺观和美学思想。

首先,茨威格坚持以“精炼、浓缩和准确”为传记创作的准则,他强调不是依赖文献资料,而是凭借自觉的爱去塑造一个命运。

这种对传记创作的态度,使得他在描述这三位大师时并不是泛泛而谈或面面俱到,而是紧紧抓住他们最本质、最重要的特质。

例如,在描述巴尔扎克时,茨威格将其视为用笔来征服世界的拿破仑,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孜孜不倦地沉湎于创作,其目的是为了用笔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帝国。

这种深入的解读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巴尔扎克,还能激发我们对创作的热情和追求。

对于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茨威格同样采用了这种深入的解读方法,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通过这三位大师的生活和创作经历,我们不仅看到了19世纪文坛的辉煌,还感受到了每位大师背后的辛酸与付出。

这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文学创作这一行业,明白了每部经典作品背后的不易。

此外,《三位大师》还为我们展示了茨威格本人的文艺观和美学思想。

他的流畅优美的语言、广袤无边的知识和精妙绝伦的对比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艺术享受。

这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茨威格作为一位作家和评论家的独特之处。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茨威格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这三位大师的敬仰所打动。

他通过这部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三位大师的全新视角,还为我们揭示了文学创作的真谛和价值。

这使我更加珍惜和热爱文学,也为我未来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三大师读后感

三大师读后感

三大师读后感《三大师》是一部由法国作家加缪所著的小说,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三位师傅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困境,引发了读者对生命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在小说中,三位师傅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哲学观念和生活态度。

第一位师傅代表了理性主义和唯物主义,他坚信一切都可以通过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意义持怀疑态度。

第二位师傅则代表了虔诚的宗教信仰,他将一切的困惑和痛苦都归结于神的旨意,对于生命和存在抱有一种虔诚的信仰。

而第三位师傅则代表了存在主义的思想,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取决于个体的选择和行动,对于生命和存在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

通过这三位师傅的故事,小说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困境。

它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即人生的意义究竟来自何处?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迷失在物质和功利的追求中,忽略了内心的渴望和精神的追求。

小说通过三位师傅的对话和思考,引导读者去思考生命的真谛,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在阅读《三大师》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

小说中的三位师傅代表了不同的哲学观念和生活态度,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困境。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态度。

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物质追求,而是需要通过内心的探索和精神的追求来找到。

同时,小说也让我明白了人生中的痛苦和困惑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通过积极的态度和自我认知,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和存在的意义。

总的来说,阅读《三大师》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通过三位师傅的故事,我深刻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困境,也对自己的生活和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这部小说将会对我今后的生活和思考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更加理性和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巨人三传读后感范文5篇

巨人三传读后感范文5篇

巨人三传读后感范文5篇第1篇:巨人三传读后感范文5篇篇一:巨人三传读后感范文《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青年时代曾受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

上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远影响。

20世纪初,写了许多名人传记,如《贝多*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米开朗琪罗传》等。

无论是音乐大家贝多*,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还是文坛泰斗托尔斯泰,在那闪耀着灼人光芒的背后,却是一个个的孤独者,精神上的孤独者,像是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上徒步的行人,他们在不断地探索。

《贝多*传》——贝多*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他是这样一个人,罗曼?罗兰在传记的最后这样概括了他的一生: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巨人三传读后感范文3篇《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巨人三传读后感素材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昨日,我去书店买了《巨人三传》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回到家,我便先看起了《巨人三传》……很快,《贝多*传》看完了。

我心中对贝多*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贝多*1970年12月16日出生在莱茵河畔科隆附近、波恩一所破房子里。

《巨人三传》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

《巨人三传》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

《巨人三传》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巨人三传》主要讲述三个人,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兼画家,一是小说家,他们各有自己的园地。

在各自的的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之作,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那么巨人三传读后感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整理的巨人三传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巨人三传》读后感范文一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举人三传》。

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巨人三传》,因为那里面的故事太让我感动。

他,列夫。

托尔斯泰,在面对挫折来临时,毫不屈服地坚持着,终于,上天被这个“顽固”的孩子弄得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他已经使出了全部的精力,不再怕命运的折磨,唯一的一个心愿就是在人生短短的旅程里最后留下自己的深深的足迹,难道我们就不能象他一样,努力地保存自己的那一份坚强的信念吗?米开朗琪罗,故事的又一个主人公,他贫病交加,但从不自卑,永远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奋斗,虽然路上荆棘丛生,但他决不退缩,所以,他为人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再就是贝多芬了,我想,他的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的,他的举动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为之惊叹的,一个失去听力的人,要在音乐上有所建树,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而他做到了。

这个“废人”,这个“怪人”,他不怕没有亲情,不怕没有欢乐,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因为他有理想,他把理想看做生命的全部,努力地为之奋斗着。

我们何尝不会遇到困难,何尝不会有失意的时候,我们同样需要坚强,需要勇气,需要矢志不移的毅力。

我们需要象他们一样的永不放弃,积极向上。

只要这样做了,即使不理想,至少也是有意义的。

让我们以自己的最火热的激情,做良好的心态,最耐磨的毅力,去面对我们生活中的挫折,去做生活中的强者吧。

《巨人三传》读后感范文二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就是《巨人三传》,作者是法国的罗曼罗兰,书中的三个传记分别是贝多芬传、弥盖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

在这里我的读后感是关于贝多芬传的。

三大师传读后感500字

三大师传读后感500字

三大师传读后感500字【最新版2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三大师传及其作者2.主体:阐述三大师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3.读后感:分析三大师传的价值和启示4.结论:总结全文,提出对未来的展望正文(篇1)引言:《三大师传》是由我国著名学者、作家梁实秋先生所著的一部关于三位中国文化大师——鲁迅、胡适、陈独秀的传记。

作者通过对这三位大师的生平、思想、成就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在阅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深感震撼,对于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主体:三大师传分别讲述了鲁迅、胡适、陈独秀三位大师的传奇人生。

首先,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深度,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胡适,他是中国现代哲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观点,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陈独秀,他是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的先驱,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治主张,对中国现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读后感:阅读完《三大师传》后,我深感三大师的思想和成就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他们三人的成就,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学习、勇于探索,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功。

同时,他们的人生经历也让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必须具备坚定的信仰、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结论:总的来说,《三大师传》是一部极具价值的传记作品。

它让我深入了解了三位中国近现代文化大师的生平、思想和成就,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目录(篇2)1.引言:对三大师传的概述2.阅读三大师传的感悟3.三大师传中的人物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4.总结:对三大师传的总结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正文(篇2)【引言】三大师传是一部描绘三位中国古代圣人:孔子、老子、墨子的传记,通过详细描绘他们的生活、言行和思想,为我们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智慧和哲学。

三大师传读后感

三大师传读后感

三大师传读后感
《三大师传》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作者茨威格以优美的文笔和深入的洞察力,向我们揭示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传奇人生和创作背后的精神力量。

贝多芬的音乐,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托尔斯泰的小说,是三个不同领域的天才,但他们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他们的作品不仅让我们欣赏到艺术的美丽,更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于人类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关爱。

贝多芬的音乐是激情四溢的,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情感的真挚表达。

他的音乐不仅给人带来愉悦和享受,更能够触动人的内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类情感的力量。

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则是另一种艺术形式的展现,他的作品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他的雕塑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人类形体的精确描绘,更通过雕塑表达了他对人类精神的理解和探索。

托尔斯泰的小说则是通过文字来展现他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深刻理解。

他的小说以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描绘,展现了他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深刻洞察。

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和人生经历,更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人类世界的热爱和对人类精神的理解。

他们的作品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艺术的美丽,更让我们感受到了
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才华和思想所感动。

他们的作品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艺术的美丽,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他们的精神力量和对人类世界的热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狄更斯是高产作家,他凭借勤奋和天赋创作出一大批经典著作。他又 是一位幽默大师,常常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在浪漫和现实中讲述人间真 相,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 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 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 小
• 狄更斯(1812—1870),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特别 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 深刻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 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文 学家之一,一生坎坷,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 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体现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 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 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 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 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 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 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 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 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 一。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 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 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 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 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三大师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简介
• 本书通过对传记对象内心世界的分析,解 读其作品风格形成及命运遭际的必然性, 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更斯形 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既是19世 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的传记,也是一部独 具特色的“小说家的心理学”著作
•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创作的 《人间喜剧》由91部独立而又有联系的小说构成,被称 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狄更斯
• 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19世纪英国批判现 实主义小说家。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1870年6月9日卒于 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 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至 今依然盛行,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大卫·科 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 《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 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在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 组的革命活动,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过往甚密。 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驿站长》和果戈里《外套》写“小人物”的传统,对 他们在物质、精神上备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唤醒他们抗议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昼》(1848)和《脆弱的心》(1848)等几个中篇小 说使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分歧日益加剧,乃至关系破裂。后者认为上述小说流露出神秘色彩、病态 心理以及为疯狂而写疯狂的倾向,“幻想情调”使小说脱离了当时的进步文学。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 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沮丧和悲观成分加强,从早年的空想社会主义滑到“性恶论”,形成了一套以唯 心主义和宗教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以温顺妥协反对向专制制度进行革命斗争的矛盾世界观。 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继承了“小人物”的 主题。《穷人》里偶尔还能发出抗议的善良的人,已成了听任命运摆布的驯良的人;人道主义为宗教的感 伤主义所代替。《死屋手记》(1861~1862)记载了作者对苦役生活的切身感受,小说描写了苦役犯的优 秀道德品质,控诉了苦役制对犯人肉体的、精神的惨无人道的摧残,无情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 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继承了“小人物”的 主题。《穷人》里偶尔还能发出抗议的善良的人,已成了听任命运摆布的驯良的人;人道主义为宗教的感 伤主义所代替。《死屋手记》(1861~1862)记载了作者对苦役生活的切身感受,小说描写了苦役犯的优 秀道德品质,控诉了苦役制对犯人肉体的、精神的惨无人道的摧残,无情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罪与罚》(1866)是一部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的重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白痴》(1868)发展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主题,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亚强烈的叛逆性和作为正面人物 的梅什金公爵的善良与纯洁,使小说透出光明的色调。但一些用以攻击革命者的“虚无主义者”形象,削 弱了小说的揭露力量。 在《群魔》(1871~1872)中已没有被侮辱与损害者的形象,而只有对革命者的攻击了。 最后一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作者以巨大的艺术力量 描写了无耻、卑鄙的卡拉马佐夫家族的堕落崩溃。对颠沛流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表示深厚同情, 但也流露出消极的一面,例如认为只有皈依宗教才能保全道德的价值,只有宽恕和仁慈才能拯救人类社会 等说教。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内心分裂。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 作家难以企及的。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 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