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实验题题型强化第16讲力学和光学实验讲义

(浙江专用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实验题题型强化第16讲力学和光学实验讲义
(浙江专用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实验题题型强化第16讲力学和光学实验讲义

(浙江专用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实验题题型强化第16讲力学和光学实验讲义 力学和光学实验 专题定位 1.熟知各种器材的特性.2.熟悉课本实验,抓住实验的灵魂——实验原理,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熟知两类误差分析.3.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对实验器材或实验方法加以重组,完成新的实验设计.

第16讲 力学和光学实验

1.纸带的三大应用

(1)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如图)

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a =a 1+a 2+a 33

(2)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1=

x n +x n +12T (3)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

2.光电门的应用

(1)求瞬时速度:把遮光条(宽度为d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内的平均速度看做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即v =d Δt

. (2)求加速度:若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 ,则利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可求加速度,即a =v 22-v 122L

. 3.实验的技巧

(1)要根据实验原理来判断是否需要平衡摩擦力,知道正确平衡摩擦力的方法.

(2)要清楚钩码(或沙桶)与小车之间的质量关系,并且要清楚在仪器创新或实验原理创新的情形下,该条件是否需要调整.

(3)要知道实验数据、图象的处理方法和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技巧.

例1 (2019·新高考研究联盟二次联考)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力传感器探究在小车及传感

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

(1)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应接________电源.

A .交流4~6V

B .交流220V

(2)该同学将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连接后,沙桶的质量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远小于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实验时如将细线拉力当成小车及传感器的合外力,则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先平衡摩擦力.

(3)先接通电源,小车由静止释放,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x 1=

3.62cm ,x 4=5.12cm ,由图中数据可求得:2、3两点的距离(即x 3)约为________c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在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小车的加速度a 和小车所受拉力F 的图象分别为图中的直线Ⅰ和直线Ⅱ,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 .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 .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右端抬得过高了

C .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 .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右端抬得过高了

答案 (1)B (2)不需要 需要 (3)4.62 (4)BC

解析 (1)电火花计时器,需接220V 交流电源.

(2)实验时如将细线拉力当成小车及传感器的合外力,不需要沙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及传感器的总质量,但必须平衡摩擦力,否则细线的拉力不是合力.

(3)相邻0.1s 内位移差Δx =x 4-x 1

3=0.50cm ,又x 4-x 3=Δx

故x 3=x 4-Δx =5.12cm -0.50cm =4.62cm.

(4)Ⅰ图线表明F =0时a >0

,说明平衡摩擦力过度,即长木板的末端抬得太高了; Ⅱ图线表明a =0时F >0,说明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拓展训练1 (2017·全国卷Ⅰ·2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从右向左 (2)0.19 0.038

解析 (1)小车在阻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由题图(b)知,从右向左相邻水滴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

(2)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所以相邻两水滴间的时间间隔为T =3045

s =23s ,所以A 点位置的速度为v A =0.117+0.1332×23

m/s≈0.19 m/s.根据逐差法可求加速度a =(x 5+x 4)-(x 2+x 1)6T

2,解得a ≈-0.038m/s 2,故加速度的大小为0.038 m/s 2. 拓展训练2 (2019·山东临沂市质检)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得到如图甲所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 、B 、C 、D 、E ,如图乙,测出A 点距起点O 的距离为h 0=19.00cm ,点A 、C 间的距离为h 1=8.36cm ,点C 、E 间的距离为h 2=9.88cm ,g 取9.8m/s 2,测得重物的质量为m =1kg.

(1)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 .图中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

B .实验前,手应提住纸带上端,使纸带竖直

C .实验时,先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 .数据处理时,应选择纸带上距离较近的两点作为初、末位置

(2)选取O 、C 两点为初、末位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是________J ,打下C 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纸带算出打下各点时重物的速度v ,量出下落距离h ,则以v 2

2

为纵坐标、以h 为横坐标画出的图象应是下面的________.

答案 (1)AB (2)2.68 2.28 (3)C

解析 (1)题图甲中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直线上,故A 正确;实验前,手应提住纸带上端,并使纸带竖直,减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故B 正确;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物,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C 错误;数据处理时,应选择纸带上距离较远的两点作为初、末位置,以减小测量的误差,故D 错误.

(2)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为:ΔE p =mgh =mg (h 0+h 1)=1kg×9.8m/s 2×(19.00+8.36)× 10-2m≈2.68J,

打下C 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v C =h 1+h 24T

=2.28m/s.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12mv 2=mgh ,则有:12

v 2=gh ,g 是常数,所以图线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C 图正确.

1.模型介绍

力学实验中用到弹簧或橡皮条的实验有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探究做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

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1)实验原理

使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2)操作关键

①每次拉伸时结点位置O必须保持不变;

②记下每次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画力的图示时应选择适当的标度.

例2(2019·台州3月一模)如图甲,是“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部分实验装置图.则

(1)先使小车不连接橡皮筋,发现小车在木板上加速下滑,那么,应把垫块________(“左移”或“右移”);

(2)图乙是正确平衡摩擦力后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那么,在A、B、C三个计数点中应测量________点的速度才符合实验要求;

(3)关于该实验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每根橡皮筋的规格必须相同

B.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的同时必须释放小车

C.每次实验,小车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D.改变橡皮筋的条数后,必须重新平衡摩擦力

(4)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为纵坐标,小车获得速度的平方v2为横坐标,得到如图丙所示的关系图.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左移(2)C(3)AC (4)小车质量的一半

拓展训练3(2019·河南省九师联盟质检)某同学在做“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遇到了以下问题.请帮助该同学解答.

(1)物理学中有很多物理方法,本实验采用的是________.

A.类比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极限法

(2)在做实验之前,该同学发现有一只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则在使用前应该对弹簧测力计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的四个力中,力________(填图中字母)是由一只弹簧测力计直接拉橡皮筋测得的.

(4)该同学已经作出了两个分力的力的图示,如图丙所示,方格中每边的长度表示0.5N,请帮助该同学用作图法作出合力F的图示,并求出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B (2)校零(3)F′

(4)如图所示

3.5

解析(1)“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

(2)在使用前应该对弹簧测力计进行校零.

(3)由一只弹簧测力计直接拉橡皮筋时,力的方向与OA重合,可知题图乙所示的四个力中,力F′是由一只弹簧测力计直接拉橡皮筋测得的.

(4)合力F的图示如图;由图可知合力的大小为3.5N.

1.创新型实验的特点

(1)以基本的力学模型为载体,依托运动学规律和力学定律设计实验.

(2)将实验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图象法、逐差法,融入到实验的综合分析之中.

2.创新型实验的处理

(1)根据题目情景,抽象出相应的力学模型、运动过程,根据相应规律列出关系式,从而明确实验的理论依据.

(2)应用原理公式或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结合物体实际受力情况和理论受力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

例3 (2019·山东济南市上学期期末)空间站中不能利用天平测量质量,为此某同学为空间站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来测量小球质量.图中弹簧固定在挡板上,光滑轨道B 处装有光电门,可以测量出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该同学设计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②将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

③小球与弹簧接触并压缩弹簧,记录压缩量x

④由静止释放小球,测量小球离开弹簧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 ⑤改变弹簧的压缩量,重复步骤③、④多次

⑥分析数据,得出小球的质量

已知弹簧弹性势能E p =12

kx 2,k 为劲度系数,x 为形变量.该同学使用了一个已知劲度系数为k 0的弹簧进行了上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游标卡尺示数情况如图(b)所示,小球的直径d =________cm ;

(2)某一次步骤④中测得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为5.00ms ,则此次小球离开弹簧的速度v =________m/s ;

(3)根据实验步骤中测得的物理量,则可得小球的质量m =________.(用实验步骤①、③、④中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答案 (1)1.14 (2)2.28 (3)k 0x 2t 2

d

2 解析 (1)小球的直径为:11mm +4×0.1mm=11.4mm =1.14cm.

(2)由于小球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与离开弹簧时的速度相等,

故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为v =d t =1.14×10-2m 5.00×10-3s

=2.28m/s ;

(3)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 p =12k 0x 2=12mv 2,解得:m =k 0x 2t 2d

2. 拓展训练4 (2019·余姚市4月选考)某同学“探究钩码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桌面上,用轻绳绕过定滑轮及光滑的动滑轮将滑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实验中保持钩码的质量不变,在滑块上增加砝码进行多次测量,每一次滑块均从同一位置P 由静止释放,在钩码带动下滑块向右运动,此过程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和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 ,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钩码受到的重力为G ,用刻度尺测得P 与光电门间的距离为s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滑块上窄片的宽度为d .

(1)实验中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钩码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用含有d 、t 、s 的表达式表示).

(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下列图象中最符合本实验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

答案 (1)不需要 (2)d 2

4st

2 (3)A 拓展训练5 (2019·四川宜宾市第二次诊断)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 ;

②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测力计相连,如图所示.在A 端向右水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 ;

③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12345 6

G/N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F/N0.590.830.99 1.22 1.37 1.61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F-G图线.

(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A端向右水平拉动木板速度的大小对动摩擦因数的测量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1)如图所示

(2)0.40(0.39~0.41均可) (3)不会

例(2019·金华十校高三期末)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他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左端安装了一个弹射装置,滑块甲被弹射装置锁定.若打开控制开关,滑块甲可被弹射装置向右弹出.他还在滑块甲的右端和滑块乙的左端装上了弹性碰撞架(图中未画出),可保证在滑块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极小.滑块乙静置于两个光电门之间,滑块甲和滑块乙装有相同宽度的挡光片.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 ,如图乙所示,则d =________cm.

(2)为使碰撞后两滑块能先后通过光电门2,则下列哪组滑块能使实验效果更好?________.

A .M 甲=50g M 乙=50g

B .M 甲=50g M 乙=100g

C .M 甲=100g M 乙=50g

(3)某次实验时,该同学记录下滑块甲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Δt 1,滑块乙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 2,滑块甲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 3,则:

①只要等式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成立,则可说明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②只要等式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成立,则可说明这次碰撞为弹性碰撞.

(注:以上2个等式必须用题目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答案 (1)2.040 (2)C

(3)①M 甲d Δt 1=M 甲d Δt 3+M 乙d Δt 2或M 甲Δt 1=M 甲Δt 3+M 乙

Δt 2

②12M 甲(d Δt 1)2=12M 甲(d Δt 3)2+12M 乙(d Δt 2)2或M 甲(Δt 1)2=M 甲(Δt 3)2+M 乙(Δt 2)

2 拓展训练6 (2019·宁波市3月模拟 )利用传感器可以方便地采集实验数据,用来做物理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梅同学用手机中磁传感器来探究单摆的运动.她将一小块磁铁吸附在单摆小球下方,成为一个“有磁性的重物”,测量出悬点与摆球上端的绳长L ,将手机放置在悬点正下方,打开手机中磁传感器软件,将细线拉开一定小角度θ(θ<5°),手机中屏幕显示手机所在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周期为________s(保留3位有效数字).多次调节绳长并测出绳长和对应周期,_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

(2)光传感器可以记录空间中的光强分布,小军同学用光传感器研究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中光强分布情况(如图丙),某次实验中,得到了如图丁所示的光强分布图,则缝屏所用的为________(填“单缝”或“双缝”),若仅减小激光器和中间缝屏的距离,则观察到条纹将________(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答案(1)1.85±0.05能(2)单缝不变

拓展训练7(2019·绍兴市3月选考)小周用插针法测定某种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所作的光路图如图甲所示,ABC为三棱镜的横截面,光线DO1、O2E分别为入射、出射光线,N1N2为法线,P1、P2、P3、P4为四枚大头针,θ为偏向角.

(1)根据图甲求得这种玻璃的折射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图乙是实验过程中的立体图,图中a和b是________(填“大头针”或“大头针的像”);

(3)换用折射率较小的玻璃三棱镜做实验,仍保证顶角BAC和入射角不变,那么偏向角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1.7 (2)大头针的像(3)减小

专题强化练

1.(2019·杭州市高三期末)(1)小梁同学想探究小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于是他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局部).则图中明显存在的错误有________(填字母).

A.未平衡摩擦力

B.细绳未与轨道平行

C.钩码的质量未远小于小车质量

(2)在做“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小周同学采用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

①如图丙所示,在提供的橡皮筋中,你认为最不宜使用的一根橡皮筋是________(填字母);

②经过其他步骤的正确操作之后,该同学得到了如图丁所示的v-W关系图,为进一步认清功与速度的关系,你认为下一步应该作出v与W的何种关系图________(填字母).

A.v-W B.v-W C.v-W2D.v-W3

答案(1)B (2)①E②B

2.(2019·宁波市3月模拟)老师正在准备“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这一实验.

(1)课代表需要帮老师从图甲中选择必要的仪器完成实验,需要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2)图乙是某同学四次测量操作的照片,其中操作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图丙是某小组同学正确操作后在白纸上得到的实验记录,请找出其中的实际合力,并根据标度作出这个合力的图示.

答案(1)BCEG (2)C (3)如图所示

3.(2019·浙南名校联盟期末)如图(a)所示,甲同学准备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乙同学准备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丙同学准备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

(1)若甲同学用如图(b)所示电火花计时器做实验,此计时器要接下面的哪种电源________(选填“A”或“B”).

A.4~6V交流电源

B.220V交流电源

(2)关于三位同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在实验前需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若小车能在木板上保持静止,则摩擦力已平衡好

B.乙同学实验时,每次都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

C.乙同学可以利用纸带上任意两计时点的距离求所需的速度

D.丙同学可以利用v=gt求出打下某计时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

(3)三个同学经正确操作后各自获得了一条纸带,如图(c)是某位同学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单位:cm),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几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1个点没有画出;我们通过分析可得出,这条纸带是________同学得到的(选填“甲”“乙”或“丙”),使用的是________装置(选填“A”“B”或“C”).

(c)

答案(1)B (2)B (3)乙 B

4.(2019·教育绿色评价联盟4月模拟)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1)实验时需要下列哪个器材________.

A.弹簧测力计B.重垂线C.打点计时器

(2)做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下列的一些操作要求,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每次必须由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球

B.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记录小球位置

C.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D.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3)若用频闪摄影方法来验证小球在平抛过程中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记录下如图乙所示的频闪照片.在测得x1、x2、x3、x4后,需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已知频闪周期为T,用下列计算式求得的水平速度,误差较小的是________.

A.x1

T

B.

x2

2T

C.

x3

3T

D.

x4

4T

答案(1)B (2)ACD

(3)x2-x1=x3-x2=x4-x3 D

解析(1)该实验需要使用重垂线确定y轴位置,B选项正确,弹簧秤和打点计时器不需要使用.

(2)每次必须由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球,保证每次轨迹都相同,A正确;为了提高实验精度,使曲线更接近于真实平抛运动轨迹,应尽量多地记录点,不需要每次等距离下降,B错误,D 正确;小球运动时如果和白纸相接触,就会有摩擦力影响,小球轨迹不再是平抛运动轨迹,所以不能接触,C正确.

(3)若小球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每两张照片间的水平间距应相等,即x2-x1=x3-x2=x4-x3;使用距离较远的点进行计算,误差会较小,D正确.

5.(2019·江苏通州区、海门市、启东联考)在“探究小车所受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的实验中,现有如图甲、乙两种方案:

(1)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用到如下步骤,两套装置必须同时用到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A.平衡摩擦力

B.测量小车质量

C.通过纸带计算速度时,选用等间距部分

D.重复实验时,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同一位置释放

(2)某同学利用图乙的装置,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绘制W∝ΔE k的图象时,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W的具体数值.

(3)某同学利用图甲的装置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小车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m?M),

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计算出打B 、E 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v B 、v E ,重力加速度为g ,探究B 到E 过程小车所受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若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相等,则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M 、m 、g 、x 、v B 、v E 表示)

(4)利用图甲的装置,某小组实验结果显示,合外力做功总是略小于小车动能的变化,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B (2)不需要 (3)mgx =12Mv E 2-12

Mv B 2 (4)平衡摩擦力过度或倾角过大 解析 (1) 两套装置中都应保持细线的拉力即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所以都应平衡摩擦力,故A 正确;由于要探究小车的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的变化,所以应测量小车的质量,故B 正确;图甲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乙中先加速后匀速,所以不能同时用到,故C 错误;重复实验时,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并不一定要同一位置释放,故D 错误.

(2)图乙的装置中小车的合力即为橡皮筋的弹力,只要探究橡皮筋加倍,小车的动能是否加倍,并不要测量W 的数值.

(3)由于钩码的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所以小车的合力近似等于钩码的总重力,所以小

车从B 到E 外力做的功为mgx ,小车从B 到E 动能的变化为:ΔE k =12Mv E 2-12

Mv B 2,若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相等,则数学表达式为mgx =12Mv E 2-12

Mv B 2. (4)合外力做功总是略小于小车动能的变化,说明除了拉力对小车做功外还有其他力对小车做功,即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阻力,也即平衡摩擦力过度或倾角过大.

6.(2019·云南保山市市级统一检测)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 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 ,让小球1从A 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 、P 、N 离O 点的距离,即线段OM 、OP 、ON 的长度.

(1)对于上述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每次小球释放的高度可以不同

B.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C.小球1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

D.斜槽轨道尽量光滑可以减小误差

(2)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填序号).A.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和m2

(3)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答案(1)BC (2)C (3)m1·OP=m1·OM+m2·ON

解析(1)每次小球释放的高度必须相同,以保证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选项A错误;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以保证两球正碰,选项B正确;小球1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以防止入射球(小球1)反弹,选项C正确;斜槽轨道没必要必须光滑,只要小球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即可,选项D错误.

(2)根据动量守恒得,m1·OP=m1·OM+m2·ON,所以除了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故选C.

(3)因为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则水平位移可以代表速度,OP是小球1不与小球2碰撞平抛运动的位移,该位移可以代表小球1碰撞前的速度,OM是小球1碰撞后平抛运动的位移,该位移可以代表碰撞后小球1的速度,ON是碰撞后小球2的水平位移,该位移可以代表碰撞后小球2的速度,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m1·OP=m1·OM+m2·ON,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7.(2019·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小昱和小涛同学“用插针法测玻璃棱镜的折射率”.

(1)小昱同学按实验步骤,先在纸上插下两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棱镜的另一侧插下另外两枚大头针,如图(a)所示.则插针一定错误的是________(填“P3P4”或“P5P6”).按实验要求完成光路图,并标出相应的符号,所测出的玻璃棱镜的折射率n=________.

(2)小涛同学突发奇想,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来做实验,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如图(b)所示.插针P1、P2的连线垂直于AB面,若操作正确的话,则在图(b)中右边的插针应该是________(选填“P3P4”“P3P6”“P5P4”或“P5P6”).

答案(1)P5P6如图所示

sinθ1

(2)P5P6

sinθ2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一、考点网络化、系统化 通过知识网络结构理解知识内部的联系。因为高考试题近年来突出对物理思想本质、物理模型及知识内部逻辑关系的考察。 例如学习电场这章知识,必须要建立知识网络图,从电场力和电场能这两个角度去理解并掌握。 二、重视错题 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往往是考生知识的盲区、物理思想方法的盲区、解题思路的盲区。所以考生要认真应对高三复习以来的错题,问问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儿,今后怎么避免这些错误。分析错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巩固复习成果,反思失败教训,及时在高考前发现和修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漏洞。充分重视通过考试考生出现的知识漏洞和对过程和方法分析的重要性。很多学生不够重视错题本的建立,都是在最后关头才想起要去做这件事情,北京新东方一对一的老师都是非常重视同时也要求学生一定要建立错题本,在大考对错题本进行复习,这样的效果和收获是很多同学所意想不到的。 三、跳出题海,突出高频考点 例如电磁感应、牛二定律、电学实验、交流电等,每年会考到,这些考点就要深层次的去挖掘并掌握。不要盲区的去大

量做题,通过典型例题来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重视“物理过程与方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全面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定量规范、有序的训练来提高应试能力。 四、提升解题能力 1、强化选择题的训练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在选择题上的失手将使部分考生在高考中输在起跑线上,因为选择题共48分。所以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盛海清老师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做到会的题目都拿到分数,不错过。 2、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应试能力 2019年北京高考命题将加大落实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力度,更加注重通过对解题过程和物理思维方法的考查来甄别考生的综合能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物理运动过程、条件、特征,要有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在处理复杂物理问题是一般要定性分析可能情景、再定量分析确定物理情景、运动条件、运动特征。 如物体的平衡问题在力学部分出现,学生往往不会感到困难,在电场中出现就增加了难度,更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在电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70)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48.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实验时将固定有斜槽的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实验前要检查斜槽末端的切线是否水平,请简述你的检查方法把小球放在槽口末端,看小球能否处于静止状态。 (2)关于这个实验,下列选项中的会增大实验误差的有AC(填选项代号)。 A.斜槽末端不水平 B.斜槽轨道不光滑 C.实验小球为泡沫球 D.每次从同一高度无初速释放小球 (3)验证实验得到的轨迹是否准确的一般方法,如图(b)所示:在轨道上从起点O点起,沿水平方向取两段连续相等的位移△x与曲线交于两点A、B,过A、B作水平线交于y轴,则OA、AB两段的竖直位移大小之比y1:y2=1:3。 【解答】解:(1)检查斜槽末端切线是否水平,将小球放在槽的末端看小球能否静止,如果小球静止则斜槽末端切线水平。 (2)A、当斜槽末端切线没有调整水平时,小球脱离槽口后不做平抛运动,但在实验中,仍按平抛运动分析处理数据,会造成较大误差,故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会造成误差,故A正确; B、只要让它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开始运动,在相同的情形下,即使球与槽之间存在摩擦 力,仍能保证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因此,斜槽轨道不必要光滑,所以不会引起实验误差,故B错误; C、实验小球为泡沫球,则受到的阻力较大,因此小球不是做平抛运动,故C正确; D、根据实验原理,则要求每次从同一高度无初速释放小球,确保以同一初速度平抛运动,

故D错误。 故选:AC。 (3)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位移相等,则运动时间相等,而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从起点开始,连续两个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 故答案为:(1)把小球放在槽口末端,看小球能否处于静止状态;(2)AC;(3)1:3。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五步走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五步走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实验部分; (7)选考模块。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3)方法探索;(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具体说来,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选考模块的复习不可掉以轻心,抓住规律区别对待。 选考模块的复习要突出对五个二级知识点的加强(选修3—4中四个,

选修3—5中一个)。由于分数的限制,该部分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扩大知识面上,特别是选修3—3,没有二级要求的知识点,应该是考生最容易拿分的版块,希望认真钻研教材。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弄透,一次不够就两次,两次不行需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是从这里取材的。 实验部分一直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实验的理论部分一般在第一轮中进行,我们把“走进实验室”放在第二轮。历年来尽管在实验部分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掌握的情况往往是不尽如人意,学生中高分、低分悬殊较大,原因在于很多学生思想重视不够、学习方法不对。实验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实验目的和原理,特别是《课程标准》下,高考更加注重考查实验原理的迁移能力,即使是考查教材上的原实验,也是改容换面而推出的。原理是为目的服务的,每个实验所选择的器材源于实验原理,电学中的控制电路与测量电路之间的关系是难以把握的地方。复习中还要注意器材选择的基本原则,灵活地运用这些基本原则是二轮实验复习的一个目的。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选做题中考实验的可能性也很大,不要忽视这方面内容。 突出重点知识,狠抓主干知识,落实核心知识 二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攻略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攻略 物理在绝大多数的省份既是会考科目又是高考科目,在高中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攻略,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物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知识板块:以小综合为主,不求大而全 第一轮复习基本上都是以单元,章节为体系。侧重全面弄懂基本概念,透彻理解基本规律,熟练运用基本公式解答个体类物理问题。综合应用程度不太高。实际上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是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因势利导把知识进行适当综合。但要循序渐进,以小综合为主,不求一步到位的大而全。 所谓小综合,就是大家一眼就能审视出一个问题涉及那两个知识点,可能用到那几个物理公式的。譬如: 1.力和物体的运动综合问题(力的平衡、直线运动、牛顿定律、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问题; 3.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4.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5.气体性质问题; 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匀速、匀加速、匀减速、往复运动),曲线运动(类平抛、圆周运动); 7.直流电路分析问题:①动态分析,②故障分析;

8.电磁感应中的综合问题:①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单根、双根、U形导轨、形导轨、O形导轨;导轨水平放置、竖直放置、倾斜放置等各种情景),②闭合线圈穿过有界磁场(线圈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有边界单个磁场,有分界衔接磁场)、(线圈有竖直方向穿过、水平方向穿过等各种情景); 9.物理实验专题复习:①应用性实验,②设计性实验,③探究性实验; 10.物理信息给予题(新概念、新规律、数据、表格、图像等) 11.联系实际新情景题(文字描述新情景、图字展现新情景、建物理模型,重物理过程分析); 12.常用的几种物理思维方法; 13.物理学习中常用的物理方法。 二、方法板块:以基本方法为主,不哗众取宠 分析研究和解答物理问题,离不开物理思想,这种思想直觉反应是思维方法。平时学习中大家已经接触和应用过多种方法,但仍是比较零乱的。因此,有必要适当地加于归纳总结,能知道一些方法的适用情况,区别普遍性与特殊性。其中要以基本方法为主。即必须掌握,熟练应用且平时用得最多的几种方法。 如受力分析法:从中判断研究对象受几个力,是恒力还是变力;过程分析法:能把较复杂的物理问题分析成若干简单的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

专题定位 本专题解决的是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问题.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有:①对各种性质力特点的理解;②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的应用.考查的主要物理思想和方法有:①整体法和隔离法;②假设法;③合成法;④正交分解法;⑤矢量三角形法;⑥相似三角形法;⑦等效思想;⑧分解思想. 应考策略 深刻理解各种性质力的特点.熟练掌握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各种方法. 1. 弹力 (1)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F =kx 计算;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可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 (2)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 摩擦力 (1)大小: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0

(1)大小:F洛=q v B,此式只适用于B⊥v的情况.当B∥v时F洛=0. (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垂直于B、v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总不做功.6.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衡条件:F合=0或F x=0,F y=0. (3)常用推论:①若物体受n个作用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n-1) 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②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1.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确定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讨论. 2.常用的方法 (1)在判断弹力或摩擦力是否存在以及确定方向时常用假设法. (2)求解平衡问题时常用二力平衡法、矢量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图解 法等. 3.带电体的平衡问题仍然满足平衡条件,只是要注意准确分析场力——电场力、安培力或洛伦兹力. 4.如果带电粒子在重力场、电场和磁场三者组成的复合场中做直线运动,则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因为F洛⊥v. 题型1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 例1如图1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P,左侧是光滑圆弧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P 顶点上的小滑轮,一端系有质量为m=4 kg的小球,小球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物块3,三个物块重均为50 N,作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20 N,整个系统平衡,g=10 m/s2,则以下正确的是() 图1 A.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 B.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

高考物理力学,运动学实验题

课时作业(二十六)[第26讲本单元实验] 基础热身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合理的一项是________(填序号) A.先将固定在重物上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再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B.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打点计时器下方,再接通电源 C.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先取下固定在重物上的打好点的纸带,再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质量m=1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K26-1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g取9.8m/s2.则(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锤的速度v B=__________m/s; ②从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______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ΔE k=__________________J; ③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K26-1 2.在用如图K26-2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26-2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速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技能强化 3.2011·德州模拟关于“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图K26-3 4.2010·安徽卷利用如图K26-3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0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0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2gh计算出瞬时速度v0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 高考物理模型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 高考物理模型 方法概述 高考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的高中物理学习思想.每年各地的高考题为了避免雷同而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但又总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可粗略地总结如下: (1)选择题中一般都包含3~4道关于振动与波、原子物理、光学、热学的试题. (2)实验题以考查电路、电学测量为主,两道实验小题中出一道较新颖的设计性实验题的可能性较大. (3)试卷中下列常见的物理模型出现的概率较大: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包含子弹射入)、带电粒子的加速与偏转、天体问题(圆周运动)、轻绳(轻杆)连接体模型、传送带问题、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 高考中常出现的物理模型中,有些问题在高考中变化较大,或者在前面专题中已有较全面的论述,在这里就不再论述和例举.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等在高考中的地位特别重要,本专题就这几类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和强化训练;传送带问题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也较大,而且解题思路独特,本专题也略加论述. 热点、重点、难点 一、斜面问题 在每年各地的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题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 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 tan θ. 图9-1甲 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 (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 (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停止前)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 图9-1乙 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所示): 图9-2

高三物理高考精品专题讲座: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第七章电场一、考纲要求 内容要 求 说明 1.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2.静电现象的解释 3.点电荷 4.库仑定律 5.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 6.电场线 7.电势能、电势 8.电势差 9.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0.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11.示波管 12.常用的电容器 13.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Ⅰ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Ⅱ Ⅰ Ⅱ Ⅰ Ⅰ Ⅰ 静电场是十分重要的一章,本章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电磁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 核心内容的一部分,对于进一步学习科学技术是 非常重要的.近几年高考中对库仑定律、电荷守 恒、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等势面、电容等 知识的考查,通常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对基 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难度不是很大,但对 概念的理解要求较高.本章考查频率较高且难度 较大的是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带电粒子在 电场中的运动这两个内容.尤其在与力学知识的 结合中巧妙的把电场概念、牛顿定律、功能关系 等相联系命题,对学生能力有较好的测试作用,纵观近5年广东高考题,基本上每年都有大题考 查或选择题考查,相信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仍是 重点,命题趋于综合能力考查,且结合力学的平 衡问题、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以及交 变电流等构成综合题,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 中不容忽视. 知识网络

第1讲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考情直播 2.考点整合 考点一 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是指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 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 2.各种起电方法都是把正负电荷 ,而不是创造电荷,中和是等量异种电 电荷守恒定律(三种起电方式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库仑定律 定律内容及公式 2 r Qq k F = 应用 点电荷与元电荷 库仑定律 描述电场力的 性质的物理量 描述电场能的 性质的物理量 电场强度 电场线 电场力 F=qE (任何电场)、2r Qq k F =(真空中点电荷) 大小 方向 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定义式 E =F/q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 E=kQ/r 2 匀强电场的场强 E=U/d 电场 电势差 q W U AB AB = 电势 B A AB U ??-= 令0=B ? 则AB A U =? 等势面 电势能 电场力的功 qU W = 电荷的储存 电容器(电容器充、放电过程及特点) 示波管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加速 偏转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直线运动

专题一直线运动 『经典特训题组』 1.如图所示,一汽车在某一时刻,从A点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途经B、C两点,已知AB=3.2 m,BC=1.6 m,汽车从A到B及从B到C所用时间均为t=1.0 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加速度大小为0.8 m/s2 B.汽车恰好停在C点 C.汽车在B点的瞬时速度为2.4 m/s D.汽车在A点的瞬时速度为3.2 m/s 答案C 解析根据Δs=at2,得a=BC-AB t2=-1.6 m/s 2,A错误;由于汽车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所以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 B=AC 2t=2.4 m/s,C正确;根据v C=v B+ at得,汽车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v C=0.8 m/s,B错误;同理得v A=v B-at=4 m/s,D错误。 2.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t1时刻,b车追上a车 B.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平均速度比a车的大 C.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答案A

解析在t1时刻之前,a车在b车的前方,在t1时刻,a、b两车的位置坐标相同,两者相遇,说明在t1时刻,b车追上a车,A正确;根据x-t图线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等,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B错误;由x-t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错误;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不是一直比a车的大,所以b车的速率不是一直比a车的大,D错误。 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1+v2 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A 解析根据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而运动时间相同,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A正确,C错误;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以用v1+v2 2来表示,由图象可知乙的位移小于初速度为v2、 末速度为v1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故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1+v2 2,B错误; 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甲、乙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D错误。 4.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2-x图象(其中v为速度,x为位置坐标),下列关于物体从x=0处运动至x=x0处的过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知识讲解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

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2017、04 1.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气垫导轨上放置着带有遮光板的滑块A 、B ,遮光板的宽度相同,测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实验中,用细线将两个滑块拉近使轻弹簧压缩, 然后烧断细线,轻弹簧将两个滑块弹开,测得它们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 (1)图22⑴为甲、乙两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板宽度d 时所得的不同情景。由该图可知甲同学测得的示数为 mm ,乙同学测得的示数为 mm 。 (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 被压缩弹簧开始贮存的弹性势能 P E 2.为验证“动能定理”,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5a 所示,木板倾斜构成固定斜面,斜面B 处装有图b 所示的光电门. (1)如图c 所示,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挡光条的宽度d = (2)装有挡光条的物块由A 处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加速下滑,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 ,则物块通过B 处时的速度为________ (用字母d 、t 表示); (3)测得A 、B 两处的高度差为H 、水平距离L .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为了完成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实验:如图10甲所示,将质量为m 、直径为d 的金属小球在一定高度h 由静止释放,小球正下方固定一台红外线计时 01234 01234 5 45 50 45 可动刻度固 定 刻 度 固定刻度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静电场专家专题讲座 新人教版

【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家专题讲座:第六章 静电场 用等效法解决带电体在匀强电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 (1)等效思维方法就是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等效为一个熟知的物理模型或问题的方法。常见的等效法有“分解”“合成”“等效类比”“等效替换”“等效变换”“等效简化”等。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和重力场组成的复合场中做圆周运动的问题是一类重要而典型的题型。对于这类问题,若采用常规方法求解,过程复杂,运算量大。若采用“等效法”求解,则过程比较简捷。 (2)解题思路: ①求出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将这个合力视为一个“等效重力”。 ②将a = F 合 m 视为“等效重力加速度”。 ③将物体在重力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规律迁移到等效重力场中分析求解。 [典例] 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 、带正电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1所示,现给小球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初速度,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试问: 图1 (1)小球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在哪一位置速度最小?速度最小值多大? (2)小球在B 点的初速度多大? [解析] 如题图所示,小球所受到的重力、电场力均为恒力,二力的合力为F =mg cos θ。重力场与电场的叠加场为等效重力场,F 为等效重力,小球在叠加场中的等效重力加速度为g ′= g cos θ ,其方向斜向右下,与竖直方向成θ角。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等效重力做功,动能与等效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其总和不变。与重力势能类比知,等效重力势能为E p =mg ′h ,其中h 为小球距等效重力势能零势能点的高度。 (1)设小球静止的位置B 为零势能点,由于动能与等效重力势能的总和不变,则小球位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一)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一)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实验部分; (7)选考模块。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3)方法探索;(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具体说来,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是力学和电磁学部分,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

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①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动力学和天体问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②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如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 中的运动、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利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③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与运动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④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这是近几年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如通过粗略地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等。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分别安排不同的专题重点强化,这是我们二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希望在这些地方有所突破。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49)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27.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平木板、细绳套、橡皮条、弹簧测力计等装置完成实验。 (1)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是ABDE。(填选项前的字母)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将测力计水平放置,然后检查并矫正零点 B.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 C.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D.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过量程 E.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2)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甲。(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3)在以上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若合力测量值F'是准确的,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①作图时两虚线分别与F1线和F2线不严格平行平行;②确定分力的方向不准确存在误差。。 【解答】解:(1)A、为了读数准确,在进行实验之前,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将测力计水平放置,然后检查并矫正零点,故A正确; B、为了减小实验中摩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 并平行于木板,故B正确; C、为减小实验误差,细绳套应适当长些,两细绳套不必等长,故C错误; D、为减小实验误差,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过量程,故 D正确; E、为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故E正确。 故选:ABDE。 (2)实验中F是由平行四边形得出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实际值,其

高考物理二轮专项

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功和机械能压轴题训练 1.(10分)如图21所示,两根金属平行导轨MN和PQ放在水平面上,左端向上弯曲且光滑,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水平段导轨所处空间有两个有界匀强磁场,相距一段距离不重叠,磁场Ⅰ左边界在水平段导轨的最左端,磁感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磁场Ⅱ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方向竖直向下。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的金属棒a和b垂直导轨放置在其上,金属棒b置于磁场Ⅱ的右边界CD处。现将金属棒a从弯曲导轨上某一高处由静止释放,使其沿导轨运动。设两金属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1)若水平段导轨粗糙,两金属棒与水平段导轨间的最大摩擦力均为mg,将金属棒a从距水平面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求: 金属棒a刚进入磁场Ⅰ时,通过金属棒b的电流大小; 若金属棒a在磁场Ⅰ运动过程中,金属棒b能在导轨上保持静止,通过计算分析金属棒a释放时的高度h应满足的条件; (2)若水平段导轨是光滑的,将金属棒a仍从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使其进入磁场Ⅰ。设两磁场区域足够大,求金属棒a在磁场Ⅰ运动过程中,金属棒b中可能产生焦耳热的最大值。 2.(8分)如图所示,长为l的绝缘细线一端悬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现将此装置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小球静止在A点,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 (1)判断小球的带电性质; (2)求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若将小球向左拉起至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细绳刚好紧,将小球由静止释放,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3.(10分)如图甲,MN、PQ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与水平面成θ = 30°角固定,M、P之间接电阻箱R,导轨所在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 0.5T。质量为m的金属杆a b水平放置在轨道上,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现从静止释放杆a b,测得最大速度为v m。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v m与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轨距为L = 2m,重力加速度g取l0m/s2,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 (1)当R = 0时,求杆a b匀速下滑过程中产生感生电动势E的大小及杆中的电流方向;(2)求金属杆的质量m和阻值r;

高三物理高考专题讲座: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章直线运动 一、考纲要求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为Ⅰ级要求 2.位移和路程为Ⅱ级要求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运动图象为Ⅱ级要求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Ⅱ级要求 5.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公式为Ⅱ级要求 二、知识网络 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

★一、考情直播 1.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1.参考系、质点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1.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的,知道不引入参考系就无法确定质点的位置和运动. 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在研究物理问题过程中构 建物理模型,再现物理情景. 2.对参考系、质点只作Ⅰ级要求,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则作Ⅱ级要求 2.考点整合 考点1 机械运动、参考系、位置、位移和路程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设为不动的物体. 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对同一物体的运动,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对物体的运动描述结果不同. 2、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即位移大小和方向由始、末位置决定,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 矢量; 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例1】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与路程相同 D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解析: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它是从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物理量,它是矢量;路程是从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所经过的路径轨迹长度.路程是标量.A 正确.位移和路程都是物理量,不存在直线或曲线问题,B 错.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即使大小相等也不能说二者相同,C 错,D 正确. 答案:AD . 特别提醒: 位移和路程容易混淆,常见错误认识是认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32 力学实验(一)(解析版)

2020年5月全国名校联考最新高考模拟试题分项汇编(第一期) 力学实验(一) 1、(2020·湖北省七市教科研协作体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某同学用弹簧OC和弹簧测力计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量及方向不变的条件下: (1)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为90°,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是____N;(图乙中所示) (2)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小于90°,保持弹簧测力计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增大弹簧测力计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___ 、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 3.50(3.48-3.52)(2). 变小(3). 变大 【解析】 (1)[1]由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1N,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是3.50N; (2)[2][3]若弹簧秤a、b间夹角小于90°,保持弹簧秤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与弹簧OC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可知弹簧秤a的示数变小,b的示数变大。

2、(2020·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小华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选出了如图甲所示的一条纸带(每两个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1)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填入表中_____。 (填写序号)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 C.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3)小红同学用以下方法绘制了小车运动的v一t图象: 第一,先把纸带每隔0.1s剪断,得到若干短纸条; 第二、再把这些纸条并排贴在一张纸上,使这些纸条下端对齐,作为时间坐标轴,标出时间; 第三,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v一t图象。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总复习

力学实验总复习 一、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1.纸带的选取:一般实验应用点迹清晰、无漏点的纸带中选取有足够多点的一段作为实验纸带。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还要求纸带包含第一、二点,并且第一、二两点距离接近2.0mm 。 2.根据纸带上点的密集程度选取计数点: 打点计时器每打n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时间间隔为n 个打点时间间隔,即T =0.02n (s )。一般取n =5,此时T =0.1s 。 3.测量计数点间距离: 为了测量、计算的方便和减小偶然误差的考虑,测量距离时不要分段测量,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即测量计数起点到其它各计数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得: 1s S I =,12s s S II -=,23s s S III -=,34s s S IV -=,45s s S V -=,56s s S VI -= 4.判定物体运动的性质: ⑴ 若I S 、II S 、III S 、IV S 、 V S 、 VI S 基本相等,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围作匀速直线 运动。 ⑵ 设△s1=II S -I S ,△s2=III S -II S ,△s3= IV S -III S ,△s4= V S - IV S ,△s5= VI S - V S 若△s 1、△s 2、△s 3、△s 4、△s 5基本相等,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围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⑶ 测定第n 点的瞬时速度。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测出第n 点的相邻的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 的距离,由平均速度公式就可求得,如上图中第4点的瞬时速度为:T s s T S S v V IV 223 54-=+= 。 ⑷ 测定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一般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将如上图所示的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 的位移I S 、II S 、III S 、IV S 、V S 、VI S 分成两组,利用2 aT s =?可得: 213T S S a I IV -= 、223T S S a II V -=、2 33T S S a III VI -=,再算出的1a 、2a 、3a 平均值,即: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的经验指导

2019年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的经验指导 物理二轮复习一般是从3月初到5月中旬,大致可划分为九大专题。第一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第二专题:功和能;第三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第四专题:电磁感应和电路分析、计算综合应用;第五专题:物理学科内的综合;第六专题:选择题的分析与解题技巧;第七专题:实验题的题型及处理方法;第八专题:论述、计算题的审题方法和技巧;第九专题:物理解题中的物理方法。 物理二轮复习共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力学、电磁学、选修、实验部分。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选修部分:机械波和机械振动、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应用。实验部分:力学实验、电学实验。 物理第二轮复习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 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构建知识网络 以回忆的方式构建知识网络,找出知识间的关联,学会对知识重组、整合、归类、总结,掌握物理思维方法,将知识结构化,将书读薄。结构化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只有经过自己的思维在大脑中重新排列的知识,理解才能深刻。一般来说,一个专题有一个核心的主体,其余的概念为这个主体做铺垫,要以点带面,即以主要知识带动基础知识。再次对知识回忆,模糊的地方要回归课本。 重视物理错题 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往往是考生知识的盲区、物理思想方法的盲区、解题思路的盲区。所以考生要认真应对高三复习以来的错题,问问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儿,今后怎么避免这些错误。分析错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巩固复习成果,反思失败教训,及时在高考前发现和修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漏洞。充分重视通过考试考生出现的知识漏洞和对过程和方法分析的重要性。大家一定要建立错题本,在大考前对错题本进行复习,这样的效果和收获是很多同学所意想不到的。

高中高考物理试卷试题分类汇编力学实验.doc

2019 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学实验 1. (2018 全国理综 ). ( 11 分) 图 1 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Hz 的交流电 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 t 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 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 (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 小吊盘中不放物块, 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 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 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 释放小车, 获得带有点列的纸袋, 在纸袋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 m 。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 没 5 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 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 s 1,s 2,?。 求出与不同 m 相对应的加速度 a 。 ⑥以砝码的质量 m 为横坐标 1 为纵坐标, 在坐标纸上做出 1 m 关系图线。 若加速度与小车 a a 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 1 与 m 处应成 _________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 (2)完成下列填空: a (ⅰ) 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 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 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 s 1、s 2、s 3。a 可用 s 1、s 3 和 t 表示为 a=__________。 图 2 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 s 1、s 3 的情况,由图可读出 s 1=__________mm ,s 3=__________。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 a=__________m/s 2。 (ⅲ)图 3 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 k ,在纵轴上的截距为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 _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 ___________。【解析与答案】 ( 1)间距相等的点。 ( 2)线性(2)( i )远小于 m b ,若牛 (ii) a s 3 s 1 s 3 s 1 50( t )2 2(5 t )2 s 1 3.68 1.25 2.43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