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软骨和骨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三章 运动系统

一、骨
第一节 骨骼
成人骨共有206块,约占体重的20%。每一 块骨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有血管、神经分布, 故每块骨都是一个器官。
(一)骨的形态分类
由于执行不同功能的需要,骨的形态多样。一 般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4类。
1.长骨(long bone) 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 干,内有空腔称髓,容纳骨髓。体表面有 l~2个血 管出入的孔,称滋养孔两端膨大称骺(hóu)。有一光 滑的关节面,与相邻关节面构成关节。
第三章 运动系统
• 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运动系统。骨和骨连接 构成人体的支架,称骨骼。骨骼肌跨过关节,附 着在关节两端的骨面上,当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 支配下发生收缩时,牵动骨骼产生各种运动。
• 运动系统有使人体产生运动的功能,除此之外还 有维持人体形态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体育锻炼的作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 骨骼肌血流加大 • 骨骼肌纤维变粗,肌肉重量增加 • 促进骨骼发育,骨骼更粗壮结实 • 促进韧带发育,增加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
(1)透明软骨结合 如幼儿的蝶骨和枕骨之间的蝶枕 结合,此种软骨发育到一定年龄即骨化,使软骨结合成为 骨性结合。
(2)纤维软骨结合 多位于人体中线,坚固性大而弹 性低,如相邻两椎骨之间的椎间盘以及两耻骨间的耻骨联 合等,此纤维软骨一般终生不骨化。
(3)骨性结合 如各骶推之间的骨性结合以及髂、耻、 坐骨之间在髋臼处的骨性结合等。
(1)韧带连结 连结两骨的纤维结缔组织比较长, 富于弹性,称为韧带,如椎骨棘突之间的棘间韧带、
(2)缝 相邻颅骨之边缘借薄层纤维结缔组织相 连,称之为缝,骨线可呈锯齿状、鱼鳞 状或平直状, 有矢状缝和冠状缝等。随着年龄增长,缝可骨化, 成为骨性结合。
第三章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及其保育要点

产生视觉冲动、折光、成像
幼儿眼的特点:
1、眼球前后径短,呈生理性远视,有人统计,新生 儿95%为远视眼,8岁以后眼球发育较快,9—10 岁,儿童从远视眼变为正视眼。
2、晶状体弹性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弹性下 降,幼儿晶状性的调节能力较成人好。
3、玻璃体透明度大,视力敏锐,视物清晰。 4、幼儿辨色能力较差,但3岁时能辨认红、黄、兰、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其保育要点
一、什么是神经系统 组成: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功能:它的快速反应,帮助人体及时完成功能。是
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最重要的系统,也是人意识形 成、认识世界、思考问、解决问题的构造,它的 功能的完成通过传导冲动,反对活动来实现。
二、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 (一)脑发育非常迅速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均衡 (三)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 (四)植物性神经发育不完善
• 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 密闭的、连续的管道
系统,它包括心脏、
血管和血液三个
主要部分。
•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 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 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 液循环。
血管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动脉
动脉管壁厚、弹性强、血液流 速快。分布在身体内较深部位。
静脉
静脉管壁薄、弹性较小、血液流 速慢。分布在身体内浅表部位。
吸收:经消化的食 物成分通过消化管壁进 入到血液循环的过程。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等
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一)口腔 (二)食道 (三)胃 (四)肠 (五)肝脏 (六)胰腺
口腔中最主要的器官是牙齿,除此之外,还有 许多其他辅助结构,舌、腺体(唾液腺)、咬肌 等,使它们共同完成着:吸吮、咀嚼、吞咽、辨 味、初步消化食物,辅助发音功能
幼儿眼的特点:
1、眼球前后径短,呈生理性远视,有人统计,新生 儿95%为远视眼,8岁以后眼球发育较快,9—10 岁,儿童从远视眼变为正视眼。
2、晶状体弹性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弹性下 降,幼儿晶状性的调节能力较成人好。
3、玻璃体透明度大,视力敏锐,视物清晰。 4、幼儿辨色能力较差,但3岁时能辨认红、黄、兰、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其保育要点
一、什么是神经系统 组成: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功能:它的快速反应,帮助人体及时完成功能。是
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最重要的系统,也是人意识形 成、认识世界、思考问、解决问题的构造,它的 功能的完成通过传导冲动,反对活动来实现。
二、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 (一)脑发育非常迅速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均衡 (三)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 (四)植物性神经发育不完善
• 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 密闭的、连续的管道
系统,它包括心脏、
血管和血液三个
主要部分。
•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 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 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 液循环。
血管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动脉
动脉管壁厚、弹性强、血液流 速快。分布在身体内较深部位。
静脉
静脉管壁薄、弹性较小、血液流 速慢。分布在身体内浅表部位。
吸收:经消化的食 物成分通过消化管壁进 入到血液循环的过程。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等
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一)口腔 (二)食道 (三)胃 (四)肠 (五)肝脏 (六)胰腺
口腔中最主要的器官是牙齿,除此之外,还有 许多其他辅助结构,舌、腺体(唾液腺)、咬肌 等,使它们共同完成着:吸吮、咀嚼、吞咽、辨 味、初步消化食物,辅助发音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 3.第三章-组织

嗜酸性 粒细胞 弹性纤维 纤维细胞 肥大细胞 巨噬细胞
脂肪细胞
• 能合成和分泌结缔组 织的3种纤维。 • 功能处于静止时的成 纤维细胞又称纤维细 胞,体积较小,呈长 梭形。
浆细胞
网状纤维
疏松结缔组织模式图
§2 结缔组织
淋巴细胞 中性粒 细 胞 血 管 基 质
嗜酸性 粒细胞 胶原纤维
2、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
§2 结缔组织
三、脂肪组织 • 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 聚集而成。
• 分布:皮肤下、腹腔网膜、 肠系膜及黄骨髓等处。 • 功能:贮存脂肪,支持, 保护,参与能量代谢,维 持体温等作用。
§2 结缔组织
四、网状组织 •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 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
• 分布:造血和淋巴器官。
• 功能:网状组织主要构 成一个适宜血细胞生存 和发育的微环境。
3、血小板:参与止血和凝血 作用。
• 血细胞产自于骨髓中的干 细胞。
§3 肌组织
• 肌组织由具有收缩能力的 肌细胞组成。 • 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所 以又称肌纤维。
• 功能:肌纤维的收缩构成 了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 例如四肢运动、心脏搏动、 胃肠蠕动等。 • 分类:骨骼肌、心肌和平 滑肌。
§3 肌组织
§4 神经组织
• 神经纤维由轴突或长树 突以及包绕在它们表面 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 神经纤维末端反复分支 形成游离神经末梢。 • 神经组织的功能:接受 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 冲动。
第三章 基本组织-回顾
组织的定义 §1 上皮组织 特点:有极性,细胞多而密集 一、被覆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 二、腺上皮:腺:外分泌腺(有管腺),内分泌腺(无管腺) 功能:保护、吸收、排泄和分泌等 §2 结缔组织 特点:细胞数量少、种类多、功能各异;细胞间质(基质、纤 维)丰富 功能:支持,连接,营养,保护等
组织学与胚胎学 华西课件4软骨和骨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纤维 1.根据软骨组织所含_________成分的不同, 可将软骨分 透明软骨 纤维软骨 弹性软骨 为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三种。 骨细胞 骨原细胞 成骨细胞 2.骨组织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 破骨细胞 _________。
(1)骨干
结构 主要由密质骨构成,形成板层状骨板。骨板排列有规 律,分为环骨板、哈弗斯系统(骨单位)和间骨板。
①环骨板 内环骨板 仅数层,骨板不规则。 外环骨板 10-40层,整齐环绕骨干。 ②●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骨单位Osteon) 概念 结构 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呈筒状,是长骨干起支持作 用的结构单位。称骨单位, 即 哈弗斯系统。 哈弗斯骨板 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成。 哈弗斯管 骨单位的中轴,又称中央管。内含结缔组 织、血管和神经。
③骨细胞(steocyte)
胞体较小,扁椭圆形, 有细长突起。 位置 单个散居在骨板内或骨板 间,胞体位于骨陷窝内, 突起位于骨小管内,内含 组织液,营养骨细胞,输 送代谢产物。 功能 骨细胞可溶解骨基质,使 钙离子释放入骨陷窝的组 织液中,继而进入血液, 维持血钙平衡。 LM
④●破骨细胞
位置 骨组织表面。 LM 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的多核大细胞, 含6-50个核,胞质呈泡沫状,嗜酸性。 EM 近骨质侧有微绒毛,称皱褶缘。皱褶缘的周缘有一环 形胞质区称亮区,基部有吞饮小泡。 功能 释放多种酶类,有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的作用。
3.组成长骨骨干密质骨的骨板包括_________、 环骨板 骨单位 间骨板 _________和_________。
同步练习
二、单项选择 1.关于骨板哪项错误?( B ) A.松质骨与密质骨均由骨板构成 B.骨板中有淋巴管分布 C.相邻骨板的胶原纤维相互垂直 D.每层骨板的胶原纤维平行排列 E.骨细胞可位于骨板间 2.骨板的组成是( D ) A.平行排列的骨细胞 B.平行排列的骨细胞和钙盐 C.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 D.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钙盐 E.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钙盐
运动解剖学 第三章 运动系统--骨学总论

(三)骨的构造
骨是一种器官,活 体的骨由骨膜、骨 质、骨髓以及血管、 神经等构成。骨质 是骨的主要组成成 分。
1.骨膜
由结缔组织构成,分为:
(1)骨外膜:除关节面以外的骨质外 表面均有其覆盖,其又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较厚,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借许多 胶原纤维固着于骨面。内层疏松,含有成 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二者与骨的生长发育 和修复有关,同时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 经,与骨的营养有关; (2)骨内膜: 骨髓腔的内面,也含有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具有造骨和破骨等 功能。
(2)短骨:为一般形似立方体且成群分布。短骨 短骨:
主要分布于手腕和足踝部,如腕骨和跗骨,具有使手 和足的运动灵活以及分散压力等作用。 扁骨: (3)扁骨:多呈板状, 面积较大,薄而坚固。 扁骨主要分布于颅和肩 胛骨等处,参与形成体 腔,具有保护脏器和为 肌肉提供较大的附着点 等作用。
(4)不规则骨: 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主要分布于躯干、颅 部和髋骨等处。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 叫做含气骨,如上颌骨、蝶骨等。
(四)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
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分别赋予骨以硬度和韧性,骨的物 理特性是由二者的比例关系决定的。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骨重 量的1/3,主要是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骨胶原纤维在骨 板中成层排列,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物约占骨重量的 2/3,主要是钙盐(磷酸钙、碳酸钙等),沉积在骨胶原纤维的 周围,它们使骨具有很高的硬度。 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结 合,使骨十分坚韧,硬而不脆,可承受很大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变化,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例关系也随之变化。
骨组织对其力学环境的适应 性是相当强的。它能在质量、数量、结构分部以及 微结构完整性等方面皆以最佳状态来适应外界力学 环境的变化。
3第三章 骨发育障碍性疾病

鉴别
佝偻病 成骨不全 VitC缺 缺 乏 有 重 有 无 有 无 无 有
软骨发育不全 无 长骨粗短椎体变 扁 无 有
骨密度减 有 低 长骨弯曲 轻 多发骨折 无 干骺端及 有 骺线变化
二、软骨发育不全 软骨发育不全
是短肢型侏儒最多见的一种。具有先天遗传性和家族性, 是短肢型侏儒最多见的一种。具有先天遗传性和家族性, 少数为散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少数为散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理改变:在所有骨的干骺端, 病理改变:在所有骨的干骺端,尤其是长骨干骺端呈明 显的粘液样变性, 显的粘液样变性,致骺软骨板不能产生足量的柱形软骨 细胞,造成软骨内成骨障碍,使长轴生长受阻。 细胞,造成软骨内成骨障碍,使长轴生长受阻。而膜内 成骨正常,横径生长正常,形成短粗的管状骨。 成骨正常,横径生长正常,形成短粗的管状骨。 临床表现:男性多,一般2~ 岁发病 岁发病, 临床表现:男性多,一般 ~3岁发病,智力一般不受 影响,典型短肢侏儒:四肢粗短、弯曲(‘ 型 , 影响,典型短肢侏儒:四肢粗短、弯曲 ‘O’型),躯干 相对较长为特征。 三叉手” 相对较长为特征。“三叉手”:手指宽度短粗等长且互 相分干呈车轮状。头大面小,肌肉发达。 相分干呈车轮状。头大面小,肌肉发达。
鉴别诊断:应与其他类型的软骨发育障碍所引起的矮小畸形相鉴别。 鉴别诊断:应与其他类型的软骨发育障碍所引起的矮小畸形相鉴别。 ①软骨形成低下 克订病(甲低) ②克订病(甲低) ③假性软骨发育不良 ④窒息性胸廓发育异常 ⑤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 ⑥先天性脊椎骨骺发育异常 ⑦中肢发育异常 ⑧锁颅发育异常 ⑨点状软骨发育异常 ⑩肢弯曲发育异常 ⑾扭曲性发育异常 ⑿变向性发育异常
X线表现:几乎所有软骨内化骨的部位 线表现: 线表现 均可出现异常, 均可出现异常,但以四肢长骨变化最为 明显。 明显。 管状骨:四肢长骨变短和弯曲(股骨、 ①管状骨:四肢长骨变短和弯曲(股骨、 肱骨最明显),皮质增厚, ),皮质增厚 肱骨最明显),皮质增厚,以曲屈面明 髓腔、松质骨无异常。干骺端变宽, 显。髓腔、松质骨无异常。干骺端变宽, 骨骺包埋(膝部显著)。骨骺出现延迟, )。骨骺出现延迟 骨骺包埋(膝部显著)。骨骺出现延迟, 较小可呈碎裂状或不整形, 较小可呈碎裂状或不整形,并与干骺提 前融合。 前融合。 脊椎:腰段具有特征性表现——脊椎轻 ②脊椎:腰段具有特征性表现 脊椎轻 度后突,成角畸形。椎体较小, 度后突,成角畸形。椎体较小,前缘呈 楔形或弹头状,后缘轻凹。椎间隙增宽。 楔形或弹头状,后缘轻凹。椎间隙增宽。 腰骶角变小前凸,可呈水平骶椎。 腰骶角变小前凸,可呈水平骶椎。椎弓 根间距L1~ 逐渐变小 逐渐变小( 根间距 ~L5逐渐变小(与正常时相 );椎弓根变短 使椎管前后径变窄。 椎弓根变短, 反);椎弓根变短,使椎管前后径变窄。 脊髓造影表现在多个椎间盘部位受阻中 呈阶段性改变,称为“瀑布征” 断,呈阶段性改变,称为“瀑布征”。
第三章软骨与骨

(三) 软骨(ruǎngǔ)内成骨
1. 概述
•见于四肢骨、躯干骨、部分颅
底骨等
•间充质→透明软骨雏形
(chúxíng)→软骨退化→骨祖细胞
分化成骨细胞→骨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软骨(ruǎngǔ)内成骨示 意图
基本(jīběn)过程
①软骨(ruǎngǔ)雏形的形成
间充质细胞密集→透明软骨→软骨雏形
•位置: 表面(骨膜深层)
•C小,梭形,弱嗜碱性(jiǎn xìnɡ),细胞器
少
•骨生长改建时→成骨细胞
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成骨细胞
(2) 成骨细胞 (osteoblast)
• 位置: 骨组织表面 • 结构:呈立方形或矮柱状,核大而圆,胞质嗜碱性(jiǎn xìnɡ) 。 • EM:胞质内可见大量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
明显(míngxiǎn)减少,胶原蛋白增多,胶原纤维增粗且排列 变得不规则。
第四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 结构方面: • 骨密质萎缩变薄,骨松质中骨小梁减少并变细,以致骨密
度降低,骨组织呈多孔、疏松状态。 • 由于骨的弹性减弱,脆性增大,抗压力(yālì)降低,因此,老
年人容易发生骨折或压缩性变形等
✓成骨细胞在残留软骨基质表面成骨→ 过渡型骨小梁。
✓上述区域为初级骨化中心
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四页。
POC
初级(chūjí)骨化中心(POC)
④次级骨化(ɡǔ huà)中心与骨骺形成
✓长骨两端中央→先后骨化→次级骨化中 心
✓骨化向周围扩展→初级骨松质→骨骺
✓骨骺改建→内为骨松质,表面为薄层 骨密质,关节面保留透明(关节)软 骨
②骨领的形成
软骨雏形
《运动解剖学》第5次课:骨连结

1.韧带 2.缝
前臂 骨间膜
冠状缝 矢状缝
3
精品课件
人字缝
(二) 软骨连结 两骨之间籍软骨相连结,软骨连结可分为两种。
1.透明软骨结合 骺软骨
2.纤维软骨联合 椎间盘 耻骨联合
4
精品课件
(三)骨性结合 常由纤维连结或透明软骨骨化而成。
骶椎椎骨之间 髂、耻、坐骨之间
5
精品的最高 分化形式。
(4)掌骨间关节 (5)掌指关节
腕骨间关节
(6)指骨间关节
36
精品课件
桡骨 桡腕关节
钩骨
三角骨 月骨 关节盘 尺骨
桡腕关节
– 关节面形状
• 属椭圆关节
– 关节运动
• 额状轴:屈、伸 • 矢状轴:内收、外
展 • 环转运动
精品课件
2. 腕骨间关节 – 主要结构 • 关节面:由近侧列腕骨 三块腕骨(舟骨、月骨和 三角骨)和远侧列四个腕 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 、头状骨和钩骨)组成。 – 远侧列四个腕骨之 间被三条坚韧的骨 间韧带连接在一起 ,几乎没有活动, 可将它们看作一块 骨。从结构上看腕 骨间关节是一个简 单关节。 • 关节囊:前后松弛,前 后左右均有韧带加固。 • 关节腔:
精品课件
掌指关节
• 数量: 5个 • 组成:
–掌骨头 –近节指骨底
• 特点
–关节面近似球窝形。 –在机能上由于没有回旋
肌肉和受到两侧韧带的
限制,不能做回旋运动 。只能做屈伸运动、和
内收外展运动。
精品课件
指间关节
• 数量: 9个 • 组成:
–指骨头 –远侧指骨底
• 特点
–均为滑车关节。 –只能做屈伸运动。 –关节囊背侧松弛,其余
骶髂后韧带
前臂 骨间膜
冠状缝 矢状缝
3
精品课件
人字缝
(二) 软骨连结 两骨之间籍软骨相连结,软骨连结可分为两种。
1.透明软骨结合 骺软骨
2.纤维软骨联合 椎间盘 耻骨联合
4
精品课件
(三)骨性结合 常由纤维连结或透明软骨骨化而成。
骶椎椎骨之间 髂、耻、坐骨之间
5
精品的最高 分化形式。
(4)掌骨间关节 (5)掌指关节
腕骨间关节
(6)指骨间关节
36
精品课件
桡骨 桡腕关节
钩骨
三角骨 月骨 关节盘 尺骨
桡腕关节
– 关节面形状
• 属椭圆关节
– 关节运动
• 额状轴:屈、伸 • 矢状轴:内收、外
展 • 环转运动
精品课件
2. 腕骨间关节 – 主要结构 • 关节面:由近侧列腕骨 三块腕骨(舟骨、月骨和 三角骨)和远侧列四个腕 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 、头状骨和钩骨)组成。 – 远侧列四个腕骨之 间被三条坚韧的骨 间韧带连接在一起 ,几乎没有活动, 可将它们看作一块 骨。从结构上看腕 骨间关节是一个简 单关节。 • 关节囊:前后松弛,前 后左右均有韧带加固。 • 关节腔:
精品课件
掌指关节
• 数量: 5个 • 组成:
–掌骨头 –近节指骨底
• 特点
–关节面近似球窝形。 –在机能上由于没有回旋
肌肉和受到两侧韧带的
限制,不能做回旋运动 。只能做屈伸运动、和
内收外展运动。
精品课件
指间关节
• 数量: 9个 • 组成:
–指骨头 –远侧指骨底
• 特点
–均为滑车关节。 –只能做屈伸运动。 –关节囊背侧松弛,其余
骶髂后韧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弹性软骨 (elastic cartilage)
分布于耳廓、会厌 等处
结构特点:
含大量弹性纤维交 织排列
第3节
骨组织与骨
一、概述
骨组织
细胞间质 (钙化,称骨基质) 骨细胞 细胞 骨原细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
骨膜
骨髓
二、骨组织 ( Osseous tissue )
1、骨基质
胶原纤维 有机成分(35%) 基质
表面、中央管和穿通管内 表面
•薄层结缔组织,纤维细少,
骨内膜(E)
小
结
骨松质 主要由骨小梁组成 内、外环骨板
长骨结构
骨密质
骨单位 (哈弗斯系统) 间骨板 骨内膜
骨膜 骨外膜
外层 内层
小 结
软骨组织的分类及透明软骨的结构
骨组织的细胞和骨基质的结构特点
长骨骨干骨密质的结构
练 习 题
1、类骨质是指哪种物质? A未钙化的骨基质 B钙化的基质 C钙化的基质和纤维 D有机基质 E松 质骨 2、下列哪种细胞具有形成胶原纤维的功能? A间充质细胞 B骨细胞 C破骨细胞 D骨原细胞 E成骨细胞 3、构成耳廓的软骨是 A透明软骨 B弹性软骨 C纤维软骨 D纤维软骨与弹性软骨 E透明软骨 与弹性软骨 4、夹在相邻两层骨板之间或分散排列于骨板内的细胞: A骨细胞 B破骨细胞 C成骨细胞 D骨原细胞 E单核细胞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 李小京
分类
固有缔组织
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血液
第2节
软骨组织与软骨
(cartilage tissue and cartilage )
软骨细胞
软骨组织
软骨
软骨膜
软骨间质
一、概述
1、软骨间质
胶原原纤维 弹性纤维 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 纤维软骨
练 习 题
思考题:
1、试述透明软骨的结构及分布 2、试述长骨的结构
The end! Thank you!
无机成分(65%):羟磷灰石结晶 (骨盐)
骨板: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借基质粘合,
并有骨盐沉积,形成的板层状结构
2、细胞
骨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
破骨细胞
骨原细胞
(1)骨原细胞(osteogenic cell)
分布:位于骨膜深部 结构:胞体小,梭形; 胞质弱嗜碱性 功能:干细胞,能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
纤维 软骨间质 基质
胶原纤维 软骨黏蛋白和水
2、软骨细胞
• •
位于软骨陷窝内,其周围深染的
基质 — 软骨囊
核小而圆,核仁清楚,
胞质嗜碱性
周边:小,扁,单个(幼稚)
中央:大,圆,成群(成熟)
可分裂 → 同源细胞群
3、软骨膜
软骨膜
• 致密结缔组织 • 外层:胶原纤维多(保护) • 内层:细胞多(含骨原细胞)
除关节面外,骨的内外表面
功能: 保护、营养、生长、修复 骨内膜
骨膜
骨外膜
外层 内层
骨外膜(periosteum)
外层:致密结缔组织,含粗大胶 原纤维束,有穿通纤维(穿入外 环骨板),固定骨膜 内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 骨原细胞等
骨外膜 (P)
骨内膜 (endosteum)
•分布于骨髓腔面、骨小梁
→ 生长;血管多 → 营养
二、软骨的分类
(1)透明软骨(hyaline cartilage)
Hale Waihona Puke 结构特点:含胶原原纤维交织 排列
分布于呼吸道以及关节软骨和肋软骨
(2)纤维软骨(fibrocartilage)
分布于椎间盘、 关节盘及耻骨联合等处
结构特点:
基质内含大量胶原纤维 束,细胞少,散在分布 于纤维束之间
三、长
骨
骨松质
长骨结构
骨密质
骨膜
1、骨松质
分布于骨的内部 数层平行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形成大量针状或片状 骨小梁,交织在一起构成多孔网架结构,网眼充满 了红骨髓
2、骨密质
内环骨板 环骨板 外环骨板 骨密质 骨单位
(骨表层) (哈弗斯系统)
间骨板
环骨板
骨干内、外表面
环形排列
外环骨板:厚,整齐
内环骨板:薄,不整齐 有穿通管横行穿过
骨单位(哈弗斯系统)
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
短柱状,纵行排列
构成:骨单位骨板 (1020层, 同心圆排列) + 中央管
长骨结构模式图示骨单位
间骨板
位置:骨单位之间
形状不规则,无中央管
间骨板(I)
旧骨单位或环骨板吸收后 残留部分
3、骨膜
分布:
骨切片示骨膜内层骨原细胞
(2)成骨细胞(osteoblast)
分布:位于骨组织表面
形态:胞体大,矮柱状或椭圆形,有突起
结构:LM 核圆,核仁清楚;胞质嗜碱性,
EM 丰富的RER,发达的Golgi. 功能:形成类骨质 ,成熟后为骨细胞
(3)骨细胞(osteocyte)
形状:胞体扁圆形,多突起
位置:
• 位于骨基质内(骨板内或骨板 间) • 胞体位于骨陷窝中,突起位于
骨小管中,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
隙连接,骨小管彼此连通
骨磨片示骨陷窝(绿)和骨小管(蓝)
(4)破骨细胞(osteoclast)
分布:骨组织表面
结构:LM 多核,胞质嗜酸性,皱褶缘
EM 微绒毛、溶酶体、吞饮小泡
功能:溶解和吸收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