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电表电阻及电表的改装
伏安法测电阻、万用表测电阻、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电表的改装

伏安法测电阻、万用表测电阻、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电表的改装[主要内容]1、伏安法测电阻2、万用表测电阻3、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4、电表的改装、扩程、与校准(分压电路的应用)[学习内容]一、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原理:由欧姆定律得R=U/I,测出U与I可得R。
2)电流表外接法:如图甲所示,由于电压表的分流,电流表测出的电流比R X中的实际电流要大一些,所以R测<R真。
即当R V>>R X时,我们采用外接电流表的方法,误差较小。
)电流表内接法:如图乙所示,由于电流表的分压,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比R X两端的实际电压要大一些,所以R测>R真。
即当R A<<R X时,我们采用内接电流表的方法,误差较小。
4)实验中通常用试接法来判断应采用安培表内接法,还是安培表外接法,如图,先把接头接到a记下安培表的读数I1,伏特表的读数U1,再把接头到b,记下安培表的读数I2,伏特表的读数U2,比较安培表和伏特表的读数变化。
若安培表读数变化大,伏特表读数变化不大,说明伏特表分流作用大,安培表分压作用小,采用安培表内接法误差较小。
若安培表读数变化不大,伏特表读数变化大,说明伏特表分流作用小,安培表分压作用大,采用安培表外接法误差较小。
二、万用表测电阻欧姆表的原理如图。
表头的满偏电流为I g,内阻R g,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R为调零电阻,红笔连接表头“+”,黑笔连接表头“-”。
(1)当红黑笔间不接电阻时,I=0(2)使红黑笔短接,调节R,使表头指针满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I g= (1)3)在红黑笔间接R x,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2)由(1)(2)得R x=( -1)(R g+r+R)可见,每一个I值对应一个R x值,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I对应的R x值,就可以从表盘上直接读出R x值,当I= I g时,R x=R g+r+R叫中值电阻,即:R中=R g+r+R=五、电表的改装目的:①掌握电流表的扩程原理*②学习校准电表③复习合压电路无论是伏特表和安培表,它们的核心部件都是一个灵敏的电流表。
11.9电表内阻的测量和改装(原卷版)--2024高考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第11章 恒定电流第11.9讲 电表内阻的测量和改装【知识点精讲】一、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 1.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 (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②断开S 2,闭合S 1,调节R 1,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I m ;③保持R 1不变,闭合S 2,调节R 2,使电流表读数等于12 I m ,然后读出R 2的值,则R A =R 2。
(3)实验条件:R 1≫R A 。
(4)测量结果:R A 测=R 2<R A 。
(5)误差分析:当闭合S 2时,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大于原电流表的满偏电流,而此时电流表半偏,所以流经R 2的电流比电流表所在支路的电流大,R 2的电阻比电流表的电阻小,而我们把R 2的读数当成电流表的内阻,故测得的电流表的内阻偏小。
2.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 (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实验步骤①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②将R 2的值调为零,闭合S ,调节R 1的滑片,使电压表读数等于其量程U m ;③保持R 1的滑片不动,调节R 2,使电压表读数等于12U m ,然后读出R 2的值,则R V =R 2。
(3)实验条件:R1≪R V。
(4)测量结果:R V测=R2>R V。
(5)误差分析:当R2的值由零逐渐增大时,R2与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也将逐渐增大,因此电压表读数等于12U m时,R2两端的电压将大于12U m,使R2>R V,从而造成R V的测量值偏大。
显然电压表半偏法适用于测量内阻较大的电压表的电阻。
二、电表改装1.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改装为大量程电压表改装为大量程电流表原理串联电阻分压并联电阻分流改装原理图分压电阻或分流电阻U=I g R+I g R g,所以R=UI g-R gI g R g=(I-I g)R,所以R=I g R gI-I g改装后的电表内阻R V=R+R g>R g R A=RR gR+R g<R g(1)无论是将表头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都没有改变表头的参数,即表头的满偏电压U g、满偏电流I g都不发生变化,只是由分压或者分流电阻R承担了部分电压或电流。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报告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电表进行改装和校准实验,探索电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确保电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二、实验器材和材料1. 电表:包括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等。
2. 电源: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
3. 校准装置:例如可变电阻、标准电阻等。
4. 连接电源和电表的导线。
5. 实验记录表格。
三、实验步骤1. 改装电表:a) 准备一台电流表;b) 打开电表外壳,将电流表的指针和刻度盘取下;c) 将一根细铁丝加工成平直形,并加工一个圆环在其中;d) 将铁丝固定在电流表的指针处,并固定刻度盘回原位;e) 封闭电表外壳,改装完成。
2. 电表的校准:a) 将校准装置与电表相连,并将电表接通电源;b) 根据校准装置的设定,改变电流或电压的数值,记录电表的读数;c) 将校准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出误差;d) 根据误差值调整电表的刻度,进行校准;e)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电表的测量结果与标准数据相匹配。
四、实验结果经过改装和校准实验,电表的读数稳定可靠。
校准结果显示,电表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满足使用要求。
各项指标如下:1. 电压表的测量误差范围为±0.5%;2. 电流表的测量误差范围为±0.3%;3. 功率表的测量误差范围为±1.0%。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改装电表的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确保改装后的电表外壳紧密封闭,以防止损坏或安全隐患。
2. 校准实验的精度依赖于所使用的校准装置的准确度,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选择准确可靠的校准装置。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电表的额定测量范围,以免超过电表的测量能力,导致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4. 实验数据的处理应严谨可靠,采用合适的数学方法计算误差,并根据误差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校准。
六、实验结论通过改装和校准实验,电表的读数准确可靠。
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准条件下,电表的测量误差范围在允许范围内。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这台电表进行准确的电量测量和计算。
电学实验:电表改装,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电阻的测量方法

1R 2R 1S 2S G 电学实验:电表改装,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电阻的测量方法电表的改装: 微安表改装成各种表,关健在于原理(1)灵敏电流表(也叫灵敏电流计):符号为G ,用来测量微弱电流,电压的有无和方向.其主要参数有三个: 首先要知:微安表的内阻R g 、满偏电流I g 、满偏电压U g 。
满偏电流I g 即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也叫灵敏电流表的电流量程.满偏电压U g 灵敏电流表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表两端的电压.以上三个参数的关系U g = I g R g .其中I g 和U g 均很小,所以只能用来测量微弱的电流或电压.采用半偏法先测出表的内阻;最后要对改装表进行较对。
(2) 半值分流法(也叫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其原理是:当S 1闭合、S 2打开时:E R r I gg =+)(1 当S 2再闭合时:E U U R G =+2,E R R r I I r I g g g g g =⨯⋅++⋅12)221(21 联立以上两式,消去E 可得:211122R R r R r R I g g g ⋅++=+ 得:2121R R R R r g -= 可见:当R 1>>R 2时, 有:2R r g =(3)电流表:符号A ,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并联电阻分流原理.如图所示为电流表的内部电路图, 设电流表量程为I,扩大量程的倍数n=I/I g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得:g g g gg g g R 1-n 1R I -I I R )R I -I (R I ==⇒= (n 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内阻g g A g RR R r R R n ==+,由这两式子可知,电流表量程越大,R g 越小,其内阻也越小.(4)电压表:符号V ,用来测量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压. 串联电阻分压原理 如图所示是电压表内部电路图. 设电压表的量程为U ,扩大量程的倍数为n=U/U g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得:g g g g g g g 1)R -(n 11u u R )u u -u (R R u -u R u =-==⇒= (n 为量程的扩大倍数)电压表内阻V g g r R R nR =+=,由这两个式子可知,电压表量程越大,分压电阻就越大,其内阻也越大.(5)改为欧姆表的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 o 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 g =E/(r+R g +R o ) 接入被测电阻R x 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 x =E/(r+R g +R o +R x )=E/(R 中+R x )由于I x 与R x 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6) 非理想电表对电路的影响不能忽略,解题时应把它们看作是能显示出本身电压或电流的电阻器. ①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实际上是被测电路与电压表并联后两端的电压,由于电压表内阻不可能无限大, 因此测得的电压总比被测电路两端的实际电压小,表的内阻越大,表的示数越接近于实际电压值. ②用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实质上是被测量的支路(或干路)串联一个电阻(即电流表内阻)后的电流. 因此,电流表内阻越小,表的示数越接近于真实值.测电动势和内阻(1)直接法: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 为电动势E ;U=E (2)通用方法:A V 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①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②应该测出多组(u ,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③作图法处理数据,(u ,I)值列表,在u --I 图中描点,最后由u --I 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 和r 。
高中物理伏安法测电阻之电表的改装优秀课件

R0 Rx
A1 A2
R
2、用电压表替代电流表
例 3 使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 Rx 的阻值( 900- 1000Ω) 。 电源 E,具有一定内阻, 电动势约为 9.0V; 电压表 V1 ,量程为 1.5V,内阻 r1 = 750Ω; 电压表 V2 ,量程为 5V,内阻 r2 = 2500Ω; 电流表A ,量程为3A,内阻RA=100Ω 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 K,导线假设干。 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 1 /3。 试画出测量电阻 Rx 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
电流表 A2 ( 量程 500μA,内阻 r2 = 750Ω) ;
电压表 V ( 量程 10V,内阻 r3 = 10kΩ) ; 电阻 r1 ( 阻值约 100Ω,作保护电阻用) ; 滑动变阻 器 r2 ( 总阻值约 50Ω) 电源 E( 电动势 1.5V,内阻很小) ; 电键 S,
解析: 此题给出了电压表和电流表,假设采用以下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时,电压表的示 数不到量程的 1 / 20,测量值不准确,因为电表的示数没有接近量程的1/3以上。
分析:
V2 V1
X
V1 V2
√
V2 V1
√
V1 V2
X
解析: 该题目是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 Rx 的阻值,显然此题目给出电流表不符 合题目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此题里面两个电压表,而且电压表的内阻都是的, 用电压表的读数除以本身的内阻就可得到通过自身的电流了,因此,我们完全 可以把电压表当电流表来使用
×
因此,用上图所示的电路不能较准确的测量 A1 的 内阻。这时候我们可以把电阻的电流 表 A2 当做电压表来使用,电流表 A2 两端的电压可以由其示数和内阻推算出来,A2 两端的电压也就是 A1 两端的电压这样就可以较准确的测量出 A1 的内阻了。
电表的改装和校准实验总结

电表的改装和校准实验总结一、引言电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仪器之一,其作用是测量电流、电压和功率等电力参数。
然而,在长时间使用后,电表可能存在误差,需要进行改装和校准,以确保准确度。
本文将总结电表的改装和校准实验过程和结果。
二、改装实验1. 改装目的改装电表是为了提高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电表进行改装,选用的部件有:新一代电源供给模块、高精度ADC芯片和信号放大器。
改装后,电表将在测量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时更加精确。
2.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拆开了电表外壳,取下原有的电源供给模块,并安装新一代电源供给模块。
接着,我们连接高精度ADC芯片和信号放大器,确保信号输入到芯片和放大器后能够正确地转换和放大。
最后,将电表外壳重新装上,并进行电源调试和外观检查。
3.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发现改装后的电表在测量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时,准确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与改装前相比,改装后的电表误差范围在指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三、校准实验1. 校准目的校准电表是为了检验其测量结果与已知标准值之间的差异。
我们使用标准电压源和标准电流源,对电表进行校准,以便减小测量误差。
2. 实验步骤为了校准电表,我们首先将标准电压源与电表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并设置电压源的输出值为已知标准值。
然后,我们观察电表的读数,并记录其误差。
接着,我们将标准电流源与电表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并设置电流源的输出值为已知标准值。
同样地,我们观察电表的读数,并记录其误差。
最后,我们根据误差值进行调整,以使电表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3. 实验结果经过校准实验,我们发现电表在标准电压和标准电流输入下,测量结果与已知标准值之间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校准后的电表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四、结论通过改装和校准实验,我们成功地提高了电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改装后的电表在测量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时,误差范围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专题56 半偏法测电表内阻和电表校准(解析版)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重点热点难点专题特训专题56 半偏法测电表内阻和电表校准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1T—4T)目标2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5T—8T)目标3电表的校准(9T—12T)一、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1.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用“半偏法”测电阻和改装电表,先用“半偏法”测量程为150μA的电流表A的内阻,后将电流表A改装成电压表:(1)某同学首先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该电流表A的内阻R g,图中R0为滑动变阻器、R为电阻箱。
他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R0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1后,他应该正确操作的步骤是____(选出下列必要的步骤,并将其序号排序)。
A.记下R的阻值B.调节R0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C.闭合S2,调节R0和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D.闭合S2,保持R0不变,调节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2)如果按正确操作步骤测得电阻箱R的阻值为100Ω,则安培表的内阻Rg=___________Ω;与电流表内阻的真实值Rg′相比,Rg___________Rg′(填“>”、“=”或“<”);(3)将上述电流表A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则需将电流表与阻值为___________Ω的电阻串联。
用它来测量电压时,表盘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压表的读数大小为___________V 。
【答案】 BDA 100 < 19900 2.80【详解】(1)[1]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R 0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 1后,调节R 0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闭合S 2,保持R 0不变,调节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记下R 的阻值;安培表的内阻等于R 的阻值。
所以正确操作的步骤是BDA 。
(2)[2]由上分析可知,当F 中记录的R 阻值为100Ω,则被测电流表的内阻g R 的测量值也为100Ω。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报告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将微安表头改装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校准改装后的电表,并计算改装电表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3、了解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学会测量电表内阻。
二、实验原理1、微安表头的内阻$R_g$ 、满偏电流$I_g$ 是表头的两个重要参数。
当表头通过满偏电流时,表头两端的电压称为满偏电压$U_g = I_g R_g$ 。
2、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要将微安表头改装成量程为$I$ 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分流电阻$R_s$ 。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有$I_g R_g =(I I_g)R_s$ ,解得$R_s =\frac{I_g R_g}{I I_g}$。
3、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要将微安表头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分压电阻$R_H$ 。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有$U = I_g (R_g + R_H)$,解得$R_H =\frac{U}{I_g} R_g$ 。
三、实验仪器微安表头、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直流电源、标准电流表、标准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1、测量微安表头的内阻$R_g$(1)按图 1 连接电路,将电阻箱$R$ 调到较大值,滑动变阻器$R_w$ 调到最大值。
(2)闭合开关$K$ ,调节滑动变阻器$R_w$ ,使表头指针接近满偏。
(3)逐步减小电阻箱$R$ 的阻值,直到表头指针正好满偏,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即为表头内阻$R_g$ 。
2、将微安表头改装成电流表(1)根据要改装的电流表量程$I$ 和表头内阻$R_g$ ,计算出分流电阻$R_s$ 的阻值。
(2)按图 2 连接电路,将计算好的分流电阻$R_s$ 与表头并联。
3、校准改装后的电流表(1)按图 3 连接电路,将标准电流表与改装后的电流表串联,滑动变阻器$R_w$ 调到最大值。
(2)闭合开关$K$ ,调节滑动变阻器$R_w$ ,使电路中的电流从 0 逐渐增大,记录标准电流表和改装电流表的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表的改装4.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图2-4-21所示,此时( )A .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相同B .两只电表的指针都不偏转C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D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5.(2011年黄冈高二检测)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g =120 Ω,满偏电流I g =3 m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6 V 的电压表,应串联多大的电阻?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3 A 的电流表,应并联多大的电阻?6、用相同的灵敏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3V 和15V 两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接人电路中,指针偏角之比为______,读数之比________。
用相同电流计改装成0.6A 和3A 的两个电流表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指针偏角之比_______,读数之比_________.7.一只电流表,并联0.01Ω的电阻后,串联到电路中去,指针所示0.4A ,并联到0.02Ω的电阻后串联到同一电路中去(电流不变),指针指示0.6A 。
则电流表的内阻R A =_______Ω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1mA,R 1=900ΩR 2=999100Ω.(1)当S 1和 S 2均断开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大?(2)当S 1和 S 2均闭合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大?9.一电压表由电流表G 与电阻R 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计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可以加以改正的措施是10、有一量程为100mA 内阻为1Ω的电流表,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改装,量程扩大到1A 和10A 则图中的R 1=______Ω,R 2=_______Ω.11、有一只电流计,已知其Ig=500uA ,Rg=100Ω,现改装成量程为6V 的电压表,则应___联____电阻.由于所用电阻不准,当改装成表与标准表比较时,发现标准值为3V 时,改装表读数为3.2V ,则实际所用电阻值偏_____(填“大”或“小”)_______ Ω.12、一个量程为250V ,内阻为1M Ω的电压表,串联一个电阻接到220V的电源上,210A这时电压表的读数是50V ,该电阻的阻值和串联电阻后的电压表的量程扩大的倍数为( ),( )参考答案:基础过关4. 选C.解析:两电表还原后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流经第一个表头的电流小于流经第二个表头的电流.5答案:1880 Ω 0.12 Ω 解析:改装成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分压电阻,由欧姆定律得:U =I g (R g +R ),分压电阻:R =U I g -R g =63×10-3Ω-120 Ω=1880 Ω 改装成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分流电阻,由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得:I g R g =(I -I g )R分流电阻:R =I g R gI -I g =3×10-3×1203-3×10-3 Ω=0.12 Ω. 6、1:1、1:5、1:1、1:57、0.02 8、1V 、1A 9、串联一个大电阻10、0.4Ω、3.6Ω11.串11900Ω,小750Ω12、3.4M Ω、4.4倍测电表的内阻+电表的改装[思考与练习]1、用半偏法测内阻时,为什么可变电阻R 既可用电位器,也可用电阻箱,而可变电阻R ,则只能用电阻箱?2、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在调电流表指针半偏时,为什么要保持R 的阻值不变?3、用半偏法测得的电流表内阻与其真实值相比是( ).A 、偏大B 、偏小C 、相等D 、有时偏大,有时偏小4、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时,如果R 调为9900Ω时,电表指在满刻度300uA 处.当R ’调为90Ω时电流表指针半偏,则:(1)电流表内阻R g =______Ω (2)若将此电表改为3V 的电压表,则应将电流表与电阻__联,电阻箱的取值应为______Ω (3)用此改装表去测电压时,如果指针指在150uA 的位置,则所测电压读数为_____5、如图所示是测定电流表内电阻实验的电路图,电流表的内阻约在100Ω左右,满偏电流为500uA ,用电池作电源.实验室备有的可变电阻为:A.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10ΩB.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C.电位器,阻值范围为0~200Ω,D.电位器,阻值范围为0~20kΩ在上述备有的可变电阻中,电路图中的R应选用______ R,应选用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某同学进行的实验步骤如下:(1)先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合上S1,调节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2)合上S2,调节R和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3)记下R,的阻值指出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什么错误:__________________6、(湖北重点中学1月联考)在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中,测定电流表的内阻时,备有如下器材:A.电流表(量程2mA,内阻约几十欧)Array B.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KΩ)C.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KΩ)D.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E.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F.电源(电动势2V,有内阻)G.电源(电动势6V,有内阻)另外有开关和导线若干。
①.如果采用右上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流表的内阻,并且要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那么从以上备用器材上,R1应选用,R2应选用,电源应选用(用所给器材的代号填写)。
②.实验时要进行的步骤有:A.合上S1B.合上S2C.将R1的阻值调至最大D.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E.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F. 断开S1 ,S2 ,拆开电路,清理桌面G.记下R2的阻值H.按右上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好电路,断开S1 ,S2以上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③.若步骤F中记录的R2阻值为62.6Ω,则被测电流表的内阻r g的测量值为Ω.④.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与其真实值的大小关系是:R测R真(填“>”、“<”或“=”)7、(黄冈重点中学三月联考)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3.0 V电压表的内阻Rv(约几千欧),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利用“半偏法”进行测量,电路中电阻箱R0的最大阻值为9999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50Ω.①按图示电路将所给的实物连成测量电路.②该同学测量电压表的内阻时,实验步骤为:A.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B.闭合开关SC. 连接好电路,注意断开开关SD.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b端E.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F.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0 VG.记下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为③若所记电阻箱R0的阻值为3500Ω,则用此法测得的电压表内阻是kΩ,比其真实值(填“偏大”、“偏小”或“相等”).8、(06扬州模拟)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①电流表(量程0--100μA,内阻几百欧)②标准伏特表(量程0—3V)③电阻箱(0--9999Ω)④电阻箱(0--99999Ω)⑤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1.5A)⑥电源(电动势6V,有内阻)⑦电源(电动势2V,无内阻)⑧电键两只,导线若干。
(1)该实验首先要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表的内阻。
如果采用右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的内电阻并且要想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那么从以上给出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选用,可变电阻R2应选用,电源应选用(填器材前的序号)。
(2)如果测得电流表A的内阻为800Ω要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3V的伏特表,则改装的方法是给电流表串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
(3)下图所示器材中,一部分是将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所需的,其余是为了把改装成的伏特表跟标准伏特表进行校对所需的。
在下面方框中画出改装和校对都包括在内的电路图(要求对0—3V的所有刻度都能在实验中进行校对);然后将器材实物按以上要求连接成实验电路。
1、分析:由于半偏法中可变电阻R ,的读数就是电流表的内阻,所以R ,必须能读数2、分析:为了使电路中的总电流不变,这是半偏法的条件3、串 (106U-I g R g )/I g 并 I g R g /(_106I-I g )4、B5、90 串 9910 1.506、D B 步骤2 中应只调节R ,__7、①. C , D , G ②. HCADBEGF③. 62.6 ④. <8、①如图所示 ②C D A B F E G ③3.5偏大9、(1)④,③,⑥ (2)29200Ω(3)如图9、在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中,所用电流表G 的满偏电流I g =200μA ,内阻R g 估计在400Ω到600Ω之间。
(1)按图(a )测定电流表G 的内阻R g ,需要选用合适的器材,现有供选用的器材如下:A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Ω)B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750Ω)C 、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Ω)D 、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9Ω)E 、电源(电动势6V,内阻0.3Ω)F 、电源(电动势12V,内阻0.6Ω)按实验要求,电路图中的R 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R’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E 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
(填入选用器材的字母代号)(a ) (b)(2)假定由上述步骤已测出电流表内阻R g =500Ω,现在通过串联一个24.5k Ω的电阻把它改装成为一个电压表,此电压表的量程为_____________V 。
(3)图(b )是测定未知电阻R x 的电路图,图(c )是电路中所需要的器材(虚线框内为上述已改装好的电压表),请按电路图画出连线,将所示器材接成实验电路。
(4)测量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0A,而改装后的电压表的表头读数如图(d )所示,那么R x 的阻值等于______________Ω。
1、(1)D 、C 、F(2)5.0(3)电路连接如图(有错不给分)(4)(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