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

0
前臂旋后:0-90
体位:坐位,上臂置 0 于体侧,肘屈90 前臂 中立位。 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移动臂:腕关节掌面
0
关节活动范围:腕关节
- 屈曲:0-90
- 伸展:0-70 - 尺偏:0-55 - 桡偏:0-25
0
0
0
0
腕关节屈曲:0-90
体位:坐位,前臂完 全旋前。 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与前臂纵轴 平行 移动臂:第二掌骨纵 轴平行
分类:主动运动、被动运动
因关节活动有主动被动之分,ROM分 为主动ROM和被动ROM。 主动ROM: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 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被动ROM: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 所通过的运动弧。
ROM测定的目的
ROM测定是评定肌肉、骨骼、神经病损病人的基 本步骤,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 的指标之一。 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现影 响关节活动的原因;确定关节受限的程度;确定 合适的治疗目标,判定可能康复的程度;为选择 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依据;客观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的进展情况,以评价康复治疗、训 练的效果;为病人及治疗师提供动力,为科研提 供客观资料等。
通用量角器
通用量角器
通用量角器使用方法
电子量角器
固定臂与移动臂为2个电子压力传感器,刻度盘 为液晶显示器 重复性好,使用方便,精确度高 将固定臂与移动臂的电子压力传感器与肢体的长 轴重叠,用固定胶带 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数字即为所测关节的活动范 围
指关节测量器
小型半圆形量角器
0
0
胸腰部左/右旋各0-40
体位:坐位,臀部固 定 轴心:两肩胛部连线 与正坐位后背平面的 交点。 固定臂:活动前的后 背平面。 移动臂:两肩胛骨的 切线。
6大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与计算

6大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与计算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估关节功能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六大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1. 肩关节:肩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外展、内收、旋前和旋后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肩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肩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2. 肘关节:肘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肘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肘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3. 膝关节:膝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膝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膝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4. 髋关节:髋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外展、内收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髋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髋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5. 腕关节:腕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外展、内收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腕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腕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6. 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内外翻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踝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踝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在测量关节活动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患者在测量过程中保持舒适、放松的状态。
2. 医生要熟悉各种测量方法和仪器,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 测量结果需与正常范围进行对比,以评估关节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总之,关节活动度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医生熟练掌握各种测量方法和技巧,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测定

与地面垂 直
腕关节背面 各0~90° (测旋前)或 掌面(测旋后)
与前臂纵 轴平行
前臂背侧 中线
与第二掌骨纵 轴平行
第三掌骨纵轴
屈0~90° 伸0~70°
桡偏0~25° 尺偏0~55°
手部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 运动 受检体位
测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掌指 屈伸
坐位, 腕中立位
指间 屈伸
拇指 内收 腕掌 外展
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张颖
学习要点
1、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目的 2、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基本方法
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Range of Motion, ROM)
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对于两个长骨构成为关节而言,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的远端骨 朝向或离开近端骨运动的过程中,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开始 位置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
优点
操作简便。 正确使用误差小。 不必以关节骨性标志确定测角的轴心。 可适于脊柱等难以使用普通测角计的部位。
缺点
初用时对刻度盘上“0”点应对何方,即用方盘的哪一 条边贴向肢体可能混淆。
测量内容
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手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脊柱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同上 同上
近节指骨近端
与掌骨平行
与近指骨 平行
伸0~20°,屈0~ 90°(拇指0~30°)
远侧指骨近端 腕掌关节
与近侧指骨行
与拇指平 行
近指间为0~100° 远指间为0~80°
0~60°
肩关节屈曲、伸展ROM测量: 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 伸直,轴心肩峰,固定臂与 腋中线平行,移动臂与肱骨 纵轴平行。
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步骤

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步骤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估人体关节运动范围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关节功能是否正常,对于康复治疗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简要介绍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步骤。
1.准备工作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要测量的关节,例如膝关节、肘关节等。
其次,清洁被测关节的皮肤,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然后,准备好测量工具,如关节活动度测量仪、角度计等。
2.测量位置确定在测量关节活动度之前,需要确定测量的位置。
对于大多数关节,测量位置是标准的,如膝关节的测量位置是在髌骨上缘和胫骨平台上缘之间。
但对于某些特殊关节,如手指关节,测量位置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测量方法选择根据被测关节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是由被测者自己完成关节的活动,如主动屈曲和伸展。
被动测量是由医生或测量者帮助被测者完成关节的活动,如被动旋转和外展。
4.测量步骤根据选择的测量方法,进行相应的测量步骤。
一般来说,测量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位:将测量仪器或角度计放置在被测关节上,确保准确测量。
(2)起始位置:将被测关节移动到起始位置,即关节活动度的零点位置。
(3)活动范围:根据测量要求,进行关节活动,如屈曲、伸展、旋转等。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稳定的姿势,避免关节扭曲或过度活动。
(4)记录数据:在进行关节活动过程中,使用测量仪器或角度计记录关节活动度的数值。
可以通过直接读取仪器上的数值或拍摄关节活动的视频进行后续分析。
5.数据分析和解读完成关节活动度测量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根据测量的数值,可以判断关节的活动范围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等问题。
同时,还可以与正常范围进行对比,评估关节功能的健康状况。
总结关节活动度测量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关节功能的正常与否。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需要进行准备工作,确定测量位置,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按照测量步骤进行操作。
试述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注意事项。

试述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注意事项
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关节的运动范围和功能状态。
以下是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应注意的事项:
1.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量角器、角度计和电子测量仪等。
应根据不同的关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选择合适的体位: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应选择患者舒适、自然的体位。
对于某些关节,如肘关节和腕关节,可以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手臂放在桌子上,这样可以减少疼痛和不适。
3. 注意测量的角度: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应注意测量的角度。
对于某些关节,如膝关节和踝关节,应测量最大伸展角度和最大屈曲角度。
对于其他关节,如肩关节和髋关节,应测量最大外展角度和最大内收角度。
4. 避免过度用力: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应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引起疼痛和损伤。
如果患者感到疼痛或不适,应停止测量,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5. 重复测量: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应多次测量同一关节的活动范围,并取平均值。
此外,还应在不同时间段内测量关节活动范围,以便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
总之,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操作,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只有遵循上述注意事项,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指的是通过测量人体关节的运动范围来评估关节功能的灵活度和健康状态。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康复治疗、体育训练和运动员的评估,以及关节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人体关节活动度测定方法。
1.视觉观察法:这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定方法,通过肉眼观察人体关节运动的范围和质量,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
例如,观察肩关节的外旋和内旋、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等。
这种方法对于初步了解关节活动度较为适用,但不能提供具体的数据。
2.万用关节测量仪:这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可以量化人体关节的活动度。
该仪器主要由一个固定底座、一根可调节的支柱和一组旋转的测量臂组成,安装在关节处,并根据关节运动的范围进行调整。
运动过程中,关节会推动测量臂旋转,从而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通过万用关节测量仪可以精确测量肩关节外旋和内旋的角度,膝关节屈曲和伸展的角度,踝关节背屈和跖屈的角度等。
3.关节角度测量法:这种方法使用角度测量器等仪器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对于肩关节的外旋和内旋,可以使用一个角度测量器放置在肩关节上,通过观察和记录测量器上的刻度来得到角度值。
类似地,对于膝关节屈曲和伸展,可以使用一个角度测量器放置在膝关节前面,来测量关节的角度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大,且需更高测量精度的情况。
4.关节间距测量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髋关节、脊柱和手指关节等无法直接测量角度的关节。
通过测量关节间的距离来间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对于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可以使用铅垂线将两个髋骨连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测量其底边的长度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5.影像学测量法:这种方法通过医疗影像技术如X射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通过这些影像技术可以观察关节结构、软组织和骨骼之间的关系,并测量关节内各组织的尺寸和角度。
例如,通过X射线可以测量关节骨头之间的角度、关节软骨厚度以及关节腔的大小等。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1]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1]](https://img.taocdn.com/s3/m/81d42dda7f1922791688e8d6.png)
三、关节活动范围评定(一)概述1.定义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也称关节活动度。
对于两个长骨构成为关节而言,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的远商骨朝向或离开近端骨运动的过程中,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
此时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是关节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而不是关节远端骨与近端骨之间的夹角。
ROM测定包括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1)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指关节运动是通过人体自身的主动随意运动而产生的运动弧。
(2)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指关节运动是通过外力帮助而产生的运动弧。
2.关节活动范围测定的目的(1)确定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程度。
(2)根据主动与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情况,明确关节活动受阻的特点,区别关节僵硬与关节强直。
(3)为制定或修改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夹板和辅助用具。
(5)疗效对比。
3.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原因(1)关节活动范园缩小:①关节内疾病:骨性病变、滑膜或软骨损伤、积血或积液、关节炎或畸形等。
②关节外疾病: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或粘连、瘢痕挛缩、肌痉挛、肌肉瘫痪等。
(2)关节活动范围增大:见于韧带断裂、韧带松弛和肌肉迟缓性麻痹等。
(二量工具测量工具有多种,如通用量角器、电子量角器、皮尺等。
必要时可拍X 线平片或用摄像机进行测量分析。
皮尺用于特殊部位的测量,如脊柱活动度、手指活动度等。
临床上常用量角)测量方法1.测器测量,量角器是通过对关节的近端和远端运动弧度的测量而获得量化的结果。
2.体位确定关节运动范围的方法为关节运动委员会推荐的中立位法,即解剖学中立位时肢位定为“零”起始点。
检查者要保证被检查体位舒适,全关节活动范围不受限的解剖位上进行测量。
3.固定被测量关节在运动时,如其他关节参与,将会出现代偿动作,其结果是产生一个较大的ROM。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二、脊柱关节
1、定义
利用量角器等测量工具测定脊柱关节
活动。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脊柱关节或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 者,神经系统疾病影响脊柱关节活动的患者, 其它原因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脊柱骨折未做处理,不能站立, 意识障碍不配合检查者。 3、设备与用具 脊柱活动测量器。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通用量角器:将量角器的轴心与关节的运
动轴心对齐,固定臂与关节近端骨长轴平行, 移动臂与关节远端骨长轴平行并随之移动,移 动臂所移动的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2)电子量角器:测量时将固定臂和移动臂的 电子压力传感器与肢体的长轴重叠,用固定带 固定在肢体表面,活动关节,显示器所显示的 数字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将脊柱测量计放在拟测活动范围的脊柱节
段棘突上,随着背部向前屈曲,测量计上显示 的度数即为该节段的屈曲度数。 (2)测量指尖与地面距离:受检者双脚分开与 肩同宽,分别向前弯腰、向后伸腰、以及向两 侧屈曲。测量中指指尖与地面的距离来评定脊 柱的整体活动范围,以cm表示。
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测量 是测定某一关节活动的范围,即远端骨所移动 的度数,不是关节两骨之间所构成的夹角。
一、四肢关节
1、定义
利用量角器等测量工具测量肢体关节
活动。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四肢骨关节或肌肉伤病及手术后 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关节活动的患者,其 它原因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关节内骨折未作处理者。 3、设备与用具 通用量角器、电子量角器、指 关节测量器。
(3)指关节量角器:测量掌指关节时,将量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量角器的固
定臂与身体纵轴 平行
Zhuhai-2001
2、髋关节伸展
步骤5
将量角器的移 动臂与股骨纵轴 平行
Zhuhai-2001
2、髋关节伸展
步骤6
髋关节伸展至最大 限度,正常的髋关 节伸展活动范围 应是0~15°
Zhuhai-2001
3、髋关节外展和内收
步骤1
受试者一般采取
仰卧位,身体呈 一直线
Zhuhai-2001
膝关节伸展
步骤7
膝关节伸展至最大 限度,正常的膝关 节伸展活动范围应 是0 °
Zhuhai-2001
踝关节背屈和跖屈
步骤1
受试者一般采取 仰卧位,使膝关 节屈曲,踝关节 中立位,注意要 防止踝关节的内、 外旋
Zhuhai-2001
踝关节背屈和跖屈
步骤2
测量踝关节背屈 和跖屈时的轴心 是腓骨纵轴与足 外缘的交点,约 在外踝下一寸处
Zhuhai-2001
3、髋关节外展和内收
步骤2
测量髋关节外展和内收时 的轴心是髂前上棘,髂前
上棘的体表位置这样找:
令受试者弯曲大腿,在腹 股沟线上方沿髂骨用拇指 从上向下即可找到最向前 下方突出的一点就是
Zhuhai-2001
3、髋关节外展和内收
步骤3
将量角器的“0”点 对准髂前上棘
Zhuhai-2001
Zhuhai-2001
1、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步骤5
将量角器的 移动臂与 肱骨纵轴平行
Zhuhai-2001
1、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步骤6
肩关节屈曲 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180°
Zhuhai-2001
1、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步骤7
肩关节的伸展 称为后伸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50°
Zhuhai-2001
肩关节外展
步骤1
受试者一般采取
坐位或站立位
Zhuhai-2001
肩关节外展
步骤2
测量肩关节 外展时的 轴心是肩峰
Zhuhai-2001
肩关节外展
步骤3 将量角器的
“0”点对准肩峰
Zhuhai-2001
肩关节外展
步骤4
将量角器的
固定臂与 身体中线平行
Zhuhai-2001
肩关节外展
Zhuhai-2001
3、髋关节外展和内收
步骤7
用双手抱起对侧 腿,髋关节内收至 最大限度,正常的 髋关节内收活动范 围是0~45°
Zhuhai-2001
4、髋关节内旋和外旋
步骤1
受试者一般采取仰 卧位或坐位,膝关 节呈90°屈曲,被 测下肢在床边自然 下垂,注意下垂的 腿要伸出床缘的 外面
Zhuhai-2001
2、髋关节伸展
步骤1
受试者一般侧卧, 下面腿自然屈曲, 待测腿伸直
Zhuhai-2001
2、髋关节伸展
步骤2
测量髋关节伸展 时的轴心是股骨
大转子
Zhuhai-2001
2、髋关节伸展
步骤3
将量角器的 “0”点对准股骨 大转子
Zhuhai-2001
2、髋关节伸展
步骤4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步骤2
测量肘关节 屈曲时的轴心
是肱骨外上髁
Zhuhai-2001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步骤3
将量角器的
“0”点对准 肱骨外上髁
Zhuhai-2001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步骤4
将量角器的 固定臂与 肱骨纵轴平行
Zhuhai-2001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步骤5
将量角器的 移动臂与 桡骨纵轴平行
3、髋关节外展和内收
步骤4
将量角器的固定臂
对齐左右髂前上棘
连线的垂线,再将
量角器的90°线
与连线对齐
Zhuhai-2001
3、髋关节外展和内收
步骤5
将量角器的移动臂 与股骨纵轴平行
Zhuhai-2001
3、髋关节外展和内收
步骤6
髋关节外展至最大
限度,正常的髋关
节外展活动范围应
是0~45°
Zhuhai-2001
踝关节背屈和跖屈
步骤3
将量角器的“0”点 对准腓骨纵轴与
足外缘的交点
Zhuhai-2001
踝关节背屈和跖屈
步骤4
将量角器的固定臂 与腓骨纵轴平行
Zhuhai-2001
踝关节背屈和跖屈
步骤5
将量角器的移动臂 与第五跖骨纵轴 平行
Zhuhai-2001
踝关节背屈
步骤6
Zhuhai-2001
4、髋关节内旋和外旋
步骤2
测量髋关节内旋 和外旋时的轴心
是髌骨下端
Zhuhai-2001
4、髋关节内旋和外旋
步骤3
将量角器的“0”点 对准髌骨下端
Zhuhai-2001
4、髋关节内旋和外旋
步骤4
将量角器的固定臂 与地面垂直
Zhuhai-2001
4、髋关节内旋和外旋
前臂旋前和旋后
步骤2
测量前臂旋前 和旋后的轴心 是第三掌指 关节骨突处
Zhuhai-2001
前臂旋前和旋后
步骤3
将量角器的 “0”点对准 第三掌指 关节骨突处
Zhuhai-2001
前臂旋前和旋后
步骤4
将量角器的 固定臂与 地面垂直
Zhuhai-2001
前臂旋前和旋后
步骤5
让受试者手中 握一支铅笔
步骤5
将量角器的 移动臂与 肱骨纵轴平行
Zhuhai-2001
肩关节外展
步骤6
肩关节外展 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180°
Zhuhai-2001
3、肩关节内旋、外旋
步骤1
受试者一般 采取仰卧位
肩关节外展90° 肘关节屈曲90° 前臂中立位
Zhuhai-2001
3、肩关节内旋、外旋
步骤3
Hale Waihona Puke 将量角器的“0”点 对准股骨外侧髁
Zhuhai-2001
膝关节屈曲和伸展
步骤4
将量角器的固定臂 与股骨纵轴平行
Zhuhai-2001
膝关节屈曲和伸展
步骤5
将量角器的移动臂 与胫骨纵轴平行
Zhuhai-2001
膝关节屈曲
步骤6
膝关节屈曲至最大
限度,正常的膝关
节屈曲活动范围应
是0~150°
Zhuhai-2001
2、腕关节桡偏和尺偏
步骤5
将量角器的 移动臂与 中指轴线平行
Zhuhai-2001
腕关节桡偏
步骤6
腕关节桡偏 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25°
Zhuhai-2001
腕关节尺偏
步骤7
腕关节尺偏 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30°
Zhuhai-2001
1、髋关节屈曲
步骤1
受试者一般采取仰 卧位,对侧下肢伸 直或屈膝
Zhuhai-2001
1、髋关节屈曲
步骤2
测量髋关节屈曲时的 轴心是股骨大转子, 股骨大转子的体表位 置在站立时可见大腿 外侧该部位形成一个 凹陷,凹陷的中心即 是大转子
Zhuhai-2001
1、髋关节屈曲
步骤3
将量角器的 “0”点对准股骨
Zhuhai-2001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步骤6
肘关节屈曲 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150°
Zhuhai-2001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步骤7
肘关节伸展 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
Zhuhai-2001
前臂旋前和旋后
步骤1
受试者取坐位 上臂置于体侧 肘屈90° 前臂中立位
Zhuhai-2001
Zhuhai-2001
1、腕关节掌屈和背伸
步骤2
测量腕关节掌屈 和背伸时的轴心
是桡骨茎突
Zhuhai-2001
1、腕关节掌屈和背伸
步骤3
将量角器的 “0”点对准 桡骨茎突
Zhuhai-2001
1、腕关节掌屈和背伸
步骤4
将量角器的 固定臂与 前臂纵轴平行
Zhuhai-2001
1、腕关节掌屈和背伸
步骤5
将量角器的 移动臂与
食指轴线平行
Zhuhai-2001
腕关节掌屈
步骤6
腕关节掌屈 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90°
Zhuhai-2001
腕关节背伸
步骤7
腕关节背伸 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70°
Zhuhai-2001
2、腕关节桡偏和尺偏
步骤1
受试者一般 采取坐位
大转子
Zhuhai-2001
1、髋关节屈曲
步骤4
将量角器的固定臂 通过大转子与躯干
的纵轴平行,或与
床面平行
Zhuhai-2001
1、髋关节屈曲
步骤5
将量角器的移动臂 与股骨纵轴 (紧 贴大腿外侧中线)
平行
Zhuhai-2001
1、髋关节屈曲
步骤6
髋关节屈曲至最大 限度,正常的髋关 节屈曲活动范围应 是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