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作业计划与排序.pptx

合集下载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概述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概述
183 Nhomakorabea 32 20
32
44 44 22 44
115
118
23
115/44=2.61(个) 118/44=2.68(个)
2
2
1 12
22
3
36
0.6 7.2
SPT规则:平均流程时间最短,在制品库存量更少。 EDD规则:平均延迟时间较少,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好
的服务,也提供了更低的总库存水平。
从数学上可以证明:SPT规则是最优的方案。
A3
A2
A3
A2
A5 A3
A2 A1
A5 A3
A2 A1 A4 A5 A3
0 4 16 31 41 4 16 31 41 46 4 16 38 54 62 9 38 54 62 65
(三)n项作业在m台机床上的排序 要求最优,计算量相当大,甚至连计算机也难以求解 ——无法用于实际生产中。
人们提出了多种启发式算法,以便以最小的计算 量得到足够好的结果。
7、SCR(Smallest Critical Ratio)规则
优先选择临界比最小的工件 ——使工件延误时间最小 临界比=交货期前所剩余时间/工件余下加工时间
8、LCFS(后到先服务)规则 经常作为默认规则使用。
9、RANDOM规则 随机地挑选下一个
返回
FCFS SPT 服务业排队规则 预定优先 紧急优先 其他
一般n/m/P/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CDS法 坎贝尔等人于1970年把Johnson算法用于一般的 n/m/P/Fmax问题,得到 了一个启发式算法,简称CDS法。 1、取首末两道工序,用约翰逊排序,求Fmax 2、取首两道工序及尾两道工序的和,求Fmax 3、取首三道工序的和和尾三道工序的和,求Fmax 依次类推,直到所有的情况(m-1)种都考虑后,比较 得到的Fmax,找出其中最小的那个排序方案为所求方案。

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pptx

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pptx

名词术语(续)
“零件”则代表“服务对象”。零件可 以是单个零件,也可以是一批相同的零 件
“加工路线”是零件加工经过不同机器 构成的路线。比如,某零件要经过车、 铣、占、磨的路线加工,我们可以用 M1,M2,M3,M4来表示。 “加工顺序”则表示每台机器加工n个零 件的先后顺序,是排序要解决的问题
4参数表示法:
第11章 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陈荣秋
生产任务的最终落实
MRP确定各车间的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 将全厂性的产品出产计划变成了各车间 的生产任务。 各车间要将车间的生产任务变成各个班 组、各个工作地和各个工人的任务,才 算落到实处。 将任务安排到工作地,牵涉到任务分配 和作业排序问题
n /m /A /B。 其中, n ──零件数;
m ──机器数; A ──作业类型;在A的位置若标以 “F”,则代表流水作业排序问题。若标以 “P”,则表示流水作业排列排序问题。若标 以“G”,则表示一般单件作业排序问题。当m =1,则A处为空白 B──目标函数,通常是使其值最小 。
流水作业计划问题
表 11-7 用 CDS 法求解
i
1234
l=1
Pi1
1263
Pi3
4582
L=2
编制作业计划实质上是要将资源分配给不同的 任务,按照既定的优化目标,确定各种资源利 用的时间问题。
有关的名词术语
排序(Sequencing) 是确定零件在机器上的加 工顺序。 编制作业计划(Scheduling)则不仅包括确定加 工顺序,而且还包括加工任务的分配和加工每 个零件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调度”是作业计划编制后实施生产控制所采 取的一切行动,“编制作业计划”是加工制造 发生之前的活动。火车时刻表是作业计划。火 车时刻表制定后,对火车运行的安排,包括发 生晚点后的处理,都属于调度。

第三章生产与运作管理专题

第三章生产与运作管理专题

•分类 •创新改 •标志 进
•地域特征
•决策方式
• 按所处 •开发阶
•程 度

•全新产品 •国际新产 •自主研制 •实验室新产
•新

•品
•产 •换代新产品
•协作开发 •试制新产品
•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家新产
•类 •改进新产品 品
•技术引进 •试销新产品
•别
•地区新产 •用户订货 •正式生产

•开发
•新产品
PPT文档演模板
• 人力资源 • 资本资源 • 物料 • 设备 • 厂房 • 信息 • 技术
•…
•增值过程
•转换过程
• 输出
• 产品 • 服务
第三章生产与运作管理专题
系统
主要输入
资源
主要转化过程 典型输出
医院
病人
医生、护士、药品、医疗设施 治疗
康复的病人
餐馆
顾客
粮食、餐具、厨具、调料等
烹调食物,提 顾客用餐的满 供用餐服务 意度
1、根据产品/服务的标准化程度及产量的大小分类
·项目型(Project):目标单一,活动复杂。如卫星发射、大 型建筑、新产品开发等。
·单件生产(Job Shop):根据用户的特定要求组织生产或服 务,如船舶制造、医疗保健等。
·成批生产(Batch Production):品种较多、产量较大、若干 种产品成批轮换生产。
可以在几天或几个月以后交货,而超级市场的 顾客只要等上5分钟就变得不耐烦。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生产与运作管理专题
四、生产/运作类型研究与实践的新动态
1、消费者消费的新特点
n 个性化 n 及时化 n 平民化 n 便利化

生产运作管理教学课件ppt-编制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

生产运作管理教学课件ppt-编制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
生产运作管理
【导入案例解析】
首先,应用在制品定额法确定各个生产车间投入量和出产量 (1)装配1台空调配1件机箱,则装配2万台空调需要机箱数量 Qoj=20000×1 =20000(件); (2)装配车间的机箱的投入量
(件); (3)保证空调整机装配车间需要,机箱车间机箱的出产数量
(件); (4)加工车间机箱的投入数量
60
420
铸造过程
4
40
440
图3-2 连续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
生产运作管理
三、大量流水生产作业的期量标准
(2)间断流水线同期化程度不高,需要分工序规定每个工作地的工作时间顺序,确定标准计 划时间,计算工作地看管周期产量。间断流水生产的计划编制方法如下:
第一,确定看管周期。间断流水线中每道工序的节拍与流水线节拍可能不相等,为了使间断流 水生产线有节奏地工作,预先设定一个时间段,使每道工序在该时间段内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在 这个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平衡各道工序的生产率达到一致,这个时间段称为看管周期。一般取一个 班、二分之一个班或四分之一个班的时间为看管周期。
生产运作管理
【案例分析】
编制大量生产作业计划考虑的问题及方法。 (1)产品品种单一连续生产,属于流水作业生产; (2)保证生产连续、均衡、稳定,必须规定合理的期量标准; (3)根据需求、期量标准计算出计划期的投入与产出; (4)根据大量流水作业生产连续、均衡、稳定的特点,将投入与产出量按日均匀地分配在计 划期内。
生产运作管理
四、大量流水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式中:Qoi——i车间的产出量 Qij——j车间的投入量 Qsi——i车间外销半成品量 ZI——车间之间库存在制品定额 Z’I——期初预计库存量 QIi——i车间的投入量 Qwi——i车间的废品量 Ze——i车间内部在制品定额 Z’e——i车间内部期初在制品占用量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件(PPT 48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件(PPT 48页)
交货期 延期交货天数
A
B*
0
4
4
11
4
4+7=11
6
9
0
2
ZHM-2012
D 11 19 11+8=19 17 2
C 19 21 19+2=21 19 2
19
产品
A
生产时间
4
交货期
6
B
C
D
7
2
8
9
19
17
• 穆尔法:排序为A →D →C →B,1种产品延期交货。目的是使延 期交货的任务数最少
产品
A
• 生产作业计划是对生产与运作系统内较小空间范围 与较小时段生产任务的安排。
• 在空间上,它把主生产计划规定的任务分配给生产 与运作系统内各子系统;
• 在时间上,它把较长期的生产任务细分成较小时段; 在计划单位上,把完整的产品细分到产品的组成和 工序。
• 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期量标准的制 定、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能力的核算和平衡、日 常生产派工、生产作业准备的检查。

流水线特点
小时
一班共计
续 流
1234
5
6
7
8 间断 间断 工作时
次数 时间 间(分)
水 线
装配简单制品
2
20
460




装配复杂制品

3
30
450


机械加工


(使用耐用期

长的工具)
4
40
440
机械加工
(使用耐用期 短的工具)
6
60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件第4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件第4章
动作分析在一些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好的作用 ,但是在一些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比较高的生产过程中,这 种动作分析的作用并不明显。
三、工作测量与工时定额
5.3.1 工作测量的目的 5.3.2 工作时间构成与工时定额 5.3.3 工作测量的方法
三、工作测量与工时定额
5.3.1 工作测量的目的
二、 工作方法分析与标准
5.2.1 流程分析
1.流程分析中的符号标志 (1)○:表示加工过程; (2)▽:表示存储过程; (3)□:表示检验过程; (4):表示运输过程; (5)D:表示等待过程。 2.流程分析的基本程序 (1)选择。选择所要分析的工作流程。 (2)记录。用流程分析的有关图表表示流程方法。 (3)分析。用5W1H提问方法,对记录的事实进行分析,按照
传统的专业化分工中存在的弊端: (1)过分的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导致工作单调与乏味。 (2)缺乏对工人的激励。 (3)工人缺乏对工作本身的决策权和对进度控制的能力。 (4)工人之间缺乏工作沟通与交流,晋升的机会也很少。
行为方法在设计工作思想: (1)增加个人在工作中的决策能力; (2)提供给个人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3)工作内容适合个人需求,工作方式有一定的变化等。
(3)抽样法的基本程序
1)确定研究的目的。 2)划分抽样对象。 3)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4)选择观测的时间。 5)观测与记录数据。 6)检查是否需要更多的样本数。 7)数据计算、分析与做出结论。
应用范例5-2:抽样法应用于标准时间的制定
某机械厂对装配工序的10名工人的工作时间进行测定 ,以便制定新的工作标准。观测员以3天时间同时对这 10名工人进行同时观测,观测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如果服务员以110%的速度工作,即其工作效率为110%,即评比系数。 按照 :正常工作时间NT=观察时间*评比率,得:

最新文档-生产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PPT精品文档

最新文档-生产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PPT精品文档

订货点法(安全库存法):根据库存在制品下降 到订货点的时间来确定零件投产时间的一种方法。
应用场合:应用于短期的需求变化不定,但较长 时期内确有需求,定期重复生产的场合。用来安 排需求量大的标准件和通用件的生产
(三)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主要包括车间生产作业计划日程安排、工段 (班、组)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工段(班、组) 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等。
占用量
流水线内 (车间内) 占用量
流水线间 (库存)在 制品占用

工艺占 运输占 周转占 保险占 周转占 运输占 保险占
用量
用量
用量
用量
用量
用量
用量
(二)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1、计划单位的选择 2、各车间生产任务的分配方法 ①在制品定额法(连锁计算法)——适用于流水生
产或大量大批生产企业。 公式:某车间出产量 = 后车间投入量+该车间
(二)生产作业计划的目标 1、保证生产计划任务能够按质、按量、按期、按品
种完成。 2、尽可能实现均衡生产,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提
高效率。
二、大量大批生产作业计划
(一) 大量大批生产作业计划 1、节拍 节拍是流水线上相邻两件相同制品投产或出产的时 间间隔,它表明了流水线生产速度的快慢或生产效率的 高低。是大量流水生产期量标准中最基本的标准。 流水线节拍的计算公式:R=F/N 其中:R—流水线的节拍(分/件),F—计划期内有 效工作时间(分),N—计划期的产品产量(件)。
移动方式:
① 顺序移动方式:一批制品在前道工序上全部完工之后,才能整批地从前 道工序流转到后道工序上继续加工。
优点:有利于安排生产作业计划和在制品的管理
缺点:生产周期长,在制品数量大

各种生产运作系统概述.pptx

各种生产运作系统概述.pptx
统、电子数据通讯、制造资源计划等现代信息化生产 技术与管理手段应运而生。
(三)生产运营的柔性化
1.生产运营柔性化的涵义。 2.生产运营系统的基本矛盾。 3.高效快速反应的柔性制造模式,即敏捷制造模式。
(四)生产运营的集成化
三、生产过程组织
(一)生产类型
1.按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划分
⑴ 单件生产 ⑵ 大量生产 ⑶ 成批生产
⑴ 工艺专业化 ⑵ 对象专业化 ⑶ 混合形式
①在对象专业化的基础上,适当采用工艺专业化形式; ②在工艺专业化的基础上,适当采用对象专业化形式。
2.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⑴ 顺序移动方式 ⑵ 平行移动方式 ⑶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四)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
1.流水线生产方式
⑴ 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涵义。 ⑵ 流水线的特点。 ⑶ 流水线生产的分类。 ⑷ 组织流水线生产的条件分析。 ⑸ 流水线的优缺点。
设备的合理使用包括 : ⑴ 合理安排设备与生产任务 ⑵ 科学配置设备与人 ⑶ 有效激励与培训员工 ⑷ 建设技术规范与管理制度体系 ⑸ 创造良好的环境与配套设施
4.设备的维护和修理 ⑴ 设备磨损 ⑶ 设备检查
5.设备的更新改造
⑵ 设备保养 ⑷ 设备修理
设备改造; 设备更新。
(二)物资管理
1.物资管理的任务
(一)设备管理
1.设备综合管理的涵义与要求
⑴ 技术上的先进性。
2. 设备的选择原则
⑵ 生产上的适用性。 ⑶ 经济上的合理性。
⑷ 企业长期发展上的适应性。
3.设备的合理使用
影响与决定设备使用效率与效益的因素主要有: 人-机-环境-管理。如图所示。
管理


环境
目标 影响设备使用因素
设备的合理使用包括 : ⑴ 合理安排设备与生产任务 ⑵ 科学配置设备与人 ⑶ 有效激励与培训员工 ⑷ 建设技术规范与管理制度体系 ⑸ 创造良好的环境与配套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生产周期
• 网络计划技术(第十章) • 图表法
零部 件
名称 零件编号
批量 60
50
作业日程 40 30 20 10 0
零件 A
03-4
30
B
03-3
20
部件 C
02-3
10
零件 D
04-2
30
E
04-1
20
部件 W
03-2
10
零件 F
03-1
20
部件 Y
02-2
10
零件 G
02-1
20
产品 Z
01-1
作业计划于排序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
2020/8/4
1
作业计划于排序
本章要点
排序工作对资源进行分配,以在一段时间实现某一 组织的任务。排序工作以生产能力计划为起点,当 MRP生成的生产作业计划以订单形式下达到生产车 间时,我们就要对其进行生产作业控制。包括:订 单的核准、排序、调度和车间控制等。主要讲解:
10
2020/8/4
13
作业计划于排序
2. 生产提前期(D)
(1)概念:指一批制品(零件、毛胚或产品)在各 工艺阶段投入(出产)的时间比产品出 产时间提前的天数。可分为投入提前期 (D投)和出产提前期(D出)
(2)计算公式: ①前后车间生产批量相等情况 ②前后车间生产批量不相等情况
2020/8/4
2020/8/4
4
作业计划于排序
• 批量
(1)概念:
批量: 消耗一次准备结束时间所生产的同种产品或
零件的数量,以n记之(即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
入和出产的数量)
生产间隔期: 相邻两批相同产品(零件)投入(或
产出)的时间间隔,以R记之
(2)批量和生产间隔期关系
Rn g n Rg
n:批量 R:生产间隔期
Toi
nti Si Fe k
t pi
m
T0 α Toi (m 1)td i 1
Toi: 一批零件的工序生产周期 n: 批量
Fe: 每日有效工时 k:预计定额完成系数
m:车间内该零件的工序数
ti: 零件在工序i上的单件工时定额 Si:执行工序i的工作地数 α:工序之间的平行系数
tpi:第i道工序准备结束时间 T0:一批零件的加工生产周期 td:零件在工序之间移动时的平均间断时间
14
作业计划于排序
前后车间批量相等情况
毛胚制造周期 T毛
毛-加 保险期
机加工周期
加-装保
险期
装配周期
T毛-加
T机
T加-装
T装
D装投=T装
D机出=D装投+T加-装
D机投=D机出+T加
D毛出=D机投+T毛-机 D毛投=D毛出+T毛
● 产品在最后车间的出产提前期=0 ● 产品在最后车间的投入提前期=该车间的生产周期 ● 产品在某车间的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 ● 产品在某车间的投入提前期=该车间出产提前期+该车间生产周期
g:平均日产量
批量的大小对生产的技术经济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
取决于计划期内市场或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情况。其实质是
对生产的品种与产量之间进行权衡的一项决策
2020/8/4
5
作业计划于排序
• 生产顺序的确定
就是对作业任务投产的先后顺序作出安排—— 作业排序。它们将影响交货结果、生产周期时间 和设备利用情况,从而影响生产绩效。
➢ 通过资料核算和现场调查,制定典型的生产周期概略标准
2020/8/4
11
作业计划于排序
机械加工生产周期的概略标准图表
工艺 工序数
16以下
16 ~ 32
一批零件加工的总劳动量(小时) 32 ~ 64 64 ~ 128 128 ~ 256 256 ~ 512
2
1
1.5
2
3
3
1.5
1.5
2.5
4
4
1.5
2020/8/4
8
作业计划于排序
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一)期量标准概念
为制造对象(产品、部件、零件)在生产过程中的 运动所规定的生产期限(时间)和生产数量的标准。
生产类型 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单件小批
不同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 期量标准
节拍、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
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在制品定额、 提前期 生产周期、提前期
1 编制企业各层次的生产作业计划 2 编制生产准备计划 3 设备和生产面积的负荷率核算和平衡 4 制定或修改期量标准
5 日常生产派工 6 通过生产调度(等候线管理)和生产作业统计,
检查和控制生产任务计划进度完成情况
2020/8/4
3大小 • 确定适当的生产顺序 • 安排合理的生产进度日程
2
3
5
8
12
5
2
2.5
3.5
6
9.5
14
6
2.5
3
4
7
11
16
7
3.5
4.5
8
12.5
18
8
4
5
9
11
20
9
5.5
10
15.5
22
10
6
11
17
21
12
7
13
19
26
14
15
21
28
16
17
23
30
18
25
32
20
27
34
2020/8/4 注:表中生产周期是以两班制的工作日为单位
12
作业计划于排序
Ti,k-1(s)
ti,k
tj,k
k
k
Ti-1,k(F)
作业j
tj,k-1 ti,k-1
Tj,k-1(s)
tj,k
ti,k
Ti-1,k(F)
T1
T2
设备k等 待时间
T1≠T2
作业j等待 时间
不同作业顺序对生产绩效的影响
2020/8/4
7
作业计划于排序
•生产进度日程的确定
根据项目的交货期限和各工序的生产时间初 步安排生产进度日程,再检查它对工作中心生产 能力需要量与实有的生产能力是否相平衡,对在 同一时间周期内争用同一设备(组)的多项任务 进行协调,按有限能力的约束条件,对任务项目 的进度时间或能力配置作出调整,这就是生产进 度的决策。
2020/8/4
9
作业计划于排序
1. 生产周期(T)
(1)生产周期概念: 指一批制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到最后完
工为止,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经历的日历时间。
(2)生产周期的确定: ①零件各工艺阶段生产周期的计算 ②产品生产周期
2020/8/4
10
作业计划于排序
零件各工艺阶段生产周期的计算
➢ 零件工序生产周期: ➢ 零件加工生产周期:
重点:• 生产作业计划
• 车间作业排序
• 常用的调度措施
• 生产作业控制
• 服务业中的作业排序
2020/8/4
2
作业计划于排序
§1 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是安排零部件(作业、活动)的产出 数量、设备以及人工使用、投入时间及产出时间。
一、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内容
生产作业 计划编制
生产作业 计划实施 控制
约束条件:一项作业在某设备上进行某工序的加 工,必须在该作业的上道工序完工,以及该设备 上项作业完工之后才能开始。即:
作业i在设备k 上的开工时间
2020/8/4
作业i在设备(k-1) 上的加工时间
作业(i-1)在设 备k上的完工时间
6
作业计划于排序
作业i-1
作业i
ti,k-1
tj,k-1
k-1
k-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