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电工技术
电工与电子技术绪论

智能家居是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又一应用方向,通过集成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技术,实现 家居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实现也离不开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支持,如交通信号灯、智能车辆等, 有助于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硬件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组成部分,如集成电路、 微处理器等,这些技术推动了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
这些设备支撑着全球通信网络的运行。
03
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其实现离不开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支持,
通过集成微电子、集成电路等技术,实现高速、远距离的无线通信。
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工业自动化
电工与电子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广泛,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 系统(DCS)等,这些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1
02
03
电路分析
研究电路的基本概念、元 件、定律和定理,以及电 路的稳态和暂态分析方法。
交流电与直流电
研究交流电的产生、传输、 变换和利用,以及直流电 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电机与变压器
研究电机的原理、类型、 特性和应用,以及变压器 的设计、运行和维护。
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
晶体管与集成电路
信号处理与通信
1 2
设备互联互通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 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和智能控制等功能。
数据分析与应用
通过物联网技术收集的大量数据,可以进行深入 分析和挖掘,为各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3
物联网安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 突出,需要加强物联网安全防护和隐私保护。
电工与电子技术 总复习

UOC=-9+12+3=6V
图5
二、计算题: 计算题:
电路与电子技术
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6所示电路的最简模型。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6
2、试用结点法求 n1 (作业1-5) 试用结点法求U 作业1
电路与电子技术
电路与电子技术 3、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及3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 、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及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第1章第 讲例题) 章第4讲例题) 章第 讲例题
电路与电子技术 5、桥式整流电路中,四个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桥式整流电路中, 均为( 2U2 )。 均为( 6、求电路静态工作点方法有(估算法)和(图解法) 。 求电路静态工作点方法有(估算法) 图解法) 7、实践中,通常是调整(偏置)电阻,达到调整静态 实践中,通常是调整(偏置)电阻, 工作点的目的。 工作点的目的。 8、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引起(非线性)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引起(非线性) 失真。 失真。 9、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易产生(截止) 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易产生(截止) 失真;设置太高易产生(饱和)失真; 失真;设置太高易产生(饱和)失真;当输入信号很 微弱时,为减小功耗,静态工作点可设置(偏低)一点。 微弱时,为减小功耗,静态工作点可设置(偏低)一点。
电工与电子技术

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柱。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涵盖了电路、电机、电器等广泛领域。
本文将从电工与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介绍。
一、电工与电子技术的理论1.电路理论电路理论是电工学习中最基础的理论之一,主要涵盖电路的元件、电路的基本规律、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电路的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
电路的基本规律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梅肯定律等。
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则包括了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
2.电机理论电机理论主要研究电机的结构、电磁特性、运行原理和控制方法等。
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风机、水泵、机床等设备中。
电机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电机的效率、减少电机的损耗、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3.电器理论电器理论主要研究电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应用等方面。
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如电灯、微波炉、空调等。
电器的优缺点会影响到电器的选购和使用。
因此,电器理论的研究,对于选购和使用电器具有重要意义。
4.通信理论通信理论主要研究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编码、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同步等方面。
通信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通信设备的广播效果、抗干扰能力和通信覆盖面积。
二、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实践1.电路实践电路实践是电工学习中最常见的实践环节之一。
它主要包括电路制作、电路分析、电路检测等方面。
通过电路实践,可以加强对电路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验技能。
2.电机实践电机实践主要是通过对电机的分析和实验验证来提高学生对电机的理解和掌握。
电机实践涉及电机的运转原理、安装调试等方面,通过电机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电子装配实践电子装配实践是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实践环节,主要是通过电子元器件的选配、电路设计和屏蔽维修,来掌握电子装配的技术和方法。
电子装配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教案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
3. 学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联电路。
4. 熟悉常见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和二极管、三极管等。
5. 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作用。
3.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电路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4. 常见电子元件的识别、选用和测量。
5. 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电路的理解。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路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电路的构成。
3. 学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通过实例讲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4. 介绍常见电子元件的特点、选用和测量方法。
5. 学习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电路的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2. 实验设备:电路实验板、电源、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3. 辅助工具: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4. 网络资源:相关教学视频、案例和在线测验。
七、教学环境1. 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电工与电子技术 第一章

10V
10
I1 = -1A
《电工学》—电工技术
(1.4 )电流方向的表示方法
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图中标出箭头)
i
参考方向
用双下标表示:如 iAB , 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
指向B。 (图中标出A、B)
A
i AB 参考方向
B
《电工学》—电工技术
(2) 电压
电位的概念 –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具有的电位能称为该 点的电位。它表示外力将单位正电荷从参考点(0 电位)移动到的该点所作的功
即:R U 常数 I
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I/A
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o
U/V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电工学》—电工技术
电阻的开路与短路 i R
+
u
u
对于一电阻R
(1)当 R = 0 ,视其为短路。
0
i
i为有限值时,u = 0。
短路伏安特性曲线
u
(2)当 R = ,视其为开路。
-+ + -
1
2
4
3
5
U1 30V, U2 20V, U3 60V, U4 30V, U5 80V I1 3A, I2 1A, I3 2A, I4 3A, I5 1A
确定各元件的功率,指出哪些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电工学》—电工技术
U1 30V, U2 20V, U3 60V, U4 30V, U5 80V
+
U
+
U
I
关联参考方向
I
非关联参考方向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1—8 基尔霍夫定律
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任一瞬间流向电路中任一节点的所有电流的 代数和等于零。即Σi=0 在直流电流中可写成ΣI=0 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在电路的任何一个回路中,任一瞬间电压的代 数和等于零。即Σu=0
§1—5 电阻
欧姆定律
二、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用欧姆定律表示为:u=iR 三、电阻元件的功率和能量关系 电阻的功率为 P=ui 单位为瓦特。 四、电阻器的型号命名 电阻器的型号很多,根据国家标准 (GB2470—81)规定,国产电阻器的型号 按下图所示方法命名。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五、电路的工作状态
1、任载状态——电路是完整的闭合回路,电路中 有电流流动。 额定工作状态(也称为满载):电路任载时电源、 负载和中间环节都处于长期可靠而又最例合理 (经济性好、效率高等)的工作状态; 额定电流:在额定工作状态的电流称为额定电流 (每一电路元件都有它使用时的最合理的电流 值—额定值); 轻载状态:当电路工作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时,则 称为“轻载状态”; 过载状态:当工作电流大于额定电流时,则称为 “过载状态”
从式中可知: 1、某一时刻电容的电流 决定于该时刻电容电压的 变化率,而与电压的数值 大小无关。 2、电容的作用是反抗电压的变化,因此, 电容的电压是不能突变的。
二、电容的功率和能量的关系
电容所储存的电场能为 从上式中可知: 1、某一时刻电容中所储存的电场能只决定于该时 刻电容电压的大小,而与电压达到这个数值的方 式无关,也与电压的方向无关。 2、电容是储存电场能的元件,它是把电能储存在 自己的电场中,有时以把电场能变成电能而交还 给电路。 3、从能量不能突变这一点来看,电容的电压是不 能突变的,这是因为电容的电压直接体现了电容 所储存的电场能。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58010614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B类课(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总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并掌握关于《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实例,启迪思维模式,联系实际应用,建立科学的、辨证的思维方法,掌握解决有关模拟电子技术方面问题的分析方法,给予学生有益的启发,拓展学生的眼界。
1、知识目标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电工电子线路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计算等认知活动,培养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一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教学要求1. 掌握电流电压正方向、参考方向及二者的关系,电位概念;电功率计算;2. 掌握电阻欧姆定律及各种特殊电阻工作特性,电桥电路平衡特征及条件;3. 掌握电压源、电流源伏安特性及等效变换;4.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支路电流法;5. 掌握叠加原理与戴维南定理;6. 掌握电容伏安关系及工作特性;7. 掌握万用表使用、元件焊接及直流电路组装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实验1 万用表组装课题1 电路的基础知识课题2 电路分析教学建议1.本项目内容较多,从中引出的有关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以及计算方法等不仅适用于直流电路,而且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
本章的内容十分重要,是整个课程的理论基础。
2.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的能力。
项目二正弦交流电路教学要求1. 掌握正弦交流电量的三要素及表示方法,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2. 掌握相量形式欧姆定律形式;复阻抗定义及合并方法;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公式及意义;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3. 掌握三相电源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三相负载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三相四线制中性线的作用4. 掌握单相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5. 掌握交流电表使用;交流电路操作知识。
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点

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点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复习知识要点第一章: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复习要点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作用;理解和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电功率和电能的物理意义;理解电压和电动势、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的伏-安特性,以及电压源(包括恒压源)、电流源(包括恒流源)的外特性;理解电路(电源)的三种工作状态和特点;理解电器设备(元件)额定值的概念和三种工作状态;理解电位的概念,理解电位与电压的关系。
基本定律和定理: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和欧姆定理及其应用,特别强调Σ I=0和Σ U=0时两套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欧姆定理中正负号的意义。
分析依据和方法:理解电阻的串、并联,掌握混联电阻电路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以及分流、分压公式的熟练应用;掌握电路中电路元件的负载、电源的判断方法,掌握电路的功率平衡分析;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和电源等效变换等方法分析、计算电路;掌握电路中各点的电位的计算。
基本公式:欧姆定理和全欧姆定理Rr E I R U I +==0,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电阻212121,R R R R R R R R +=+=并串 KCL 、KVL 定律0)(,0)(=∑=∑u U i I分流、分压公式U R R R U U R R R U I R R R I I R R R I 2122211*********,;,+=+=+=+= 一段电路的电功率b a ab I U P ⨯=电阻上的电功率R U R I I U P 22=⨯=⨯= 电能t P W ⨯=难点:一段电路电压的计算和负载开路(空载)电压计算,注意两者的区别。
常用填空题类型:1.电路的基本组成有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个部分。
Ω的电阻与80Ω电阻相串联时的等效电阻为 100 Ω,相并联时的等效电阻 为 16 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A+B
A B A B
1
1
0
1
1
0
1
0
1
0
1
0
0
0
0
1
A
B&
F
A
B 1
F
A
F
B =1
基本逻辑门电路
异或的逻辑式
Y=AB+AB 两个变量取相同值时,输出为0;取不同值时,输出为1
同或的逻辑式
Y=A B + A B 两个变量取相同值时,输出为1;取不同值时,输出为0
与或非逻辑
Y= AB + CD A与B等于1 ,或者C与D等于1 ,F等于0。
地说,n位二进制代码有2n种组合,可以表示2n个不同的信息。所以,对N个信 息进行编码时,可用公式2n≥N来确定需要使用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n。
10.2基本逻辑门电路
2. 二-十进制编码
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十进制数的编码称为十进制数的二进制编码,简称 二-十进制编码,也称BCD码。
二-十进制编码是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十进制数符的编码方式。由于4位二 进制数有16种(24=16)不同的组合,而十进制数的10个数符只需要其中的10种 组合。根据代码排列的规律,共有
可用逻辑或门实现这种运算,或门的逻辑符号为:
A B
1F
或门
10.2基本逻辑门电路
3.非运算、非逻辑、非门
R
F A
上图代表的逻辑关系是:决定事件 的条件满足,事件不会发生;条件不满 足时,事件才发生。这就是非逻辑。
真值表
A
F
有0出1
0
1
全1出0
10
非逻辑的逻辑表达式为:
F=A
可用逻辑非门实现这种运算,非门的逻辑符号为:
10.2基本逻辑门电路
• 二-十进制码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有权码和无权码两大 类。表中的前四种为有权码,即每位都对应着一个固定的 位权值。如8421BCD码,自高位到低位,各位的位权值为 23222120,即8421。
如果将每个代码看作一个4为二进制数,那么这二进制数的 值恰好对应着它所代表的十进制数的大小。
A
逻辑符号:
B&
1
Y
C
D
(二) 逻辑代数运算法则
关于常数之间的运算在真值表中已给出。下面的公式中都有变量:
0. A=0
1 . A=A A .A=A A. A=0
10.2基本逻辑门电路
第一节 编码及逻辑代数
一、编码
不同的数码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不同大小,而且还能用来表示不同的 事物或一些文字符号信息,此时该数码称为代码。
通常将代码的编制过程称为编码。为了便于记忆和查找,在编制代码时, 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称为码制。
1.二进制编码 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有关对象(文字符号信息)的过程叫做二进制编码。在数字 电路中大量使用的是二进制编码,因为二进制代码只有0、1两个数符,电路上 实现起来最容易。1位二进制代码有0、1两种状态,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信息; 两位二进制代码有00、01、10、11四种组合,可以表示4个不同的信息。一般
和非门。
1.与运算、与逻辑、与门
A
B
ABF
0
00 有0出0Fra bibliotek0 1 0 全1出1
100
F
111
上图代表的逻辑关系是:决定事 件的全部条件都满足时,事件才发 生。这就是与逻辑。
用1表示开关接通,0表示开关的断 开;1表示灯亮,可得如下真值表:
与逻辑的逻辑表达式为:
F=A .B 或 F=AB 用集成逻辑门电路实现与逻辑关系,
例5-1 用8421BCD码表示十进制数468。
解4
6
8
0100 0110 1000
所以 (468)10=(010001101000)8421BCD 注意:每4位BCD码表示1位十进制数,因此,BCD码前面的“0”不可以省略。
10.2基本逻辑门电路
二、逻辑代数
逻辑代数的产生: 1849年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George Boole)首先提出,用来描述客观事务 逻辑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布尔代数后来被广泛用于开关电路和数字逻辑电 路的分析与设计所以也称为开关代数或逻辑代数。
0000 0001 0011 0010 0110 0111 0101 0100 1100 1101
00000 10000 11000 11100 11110 11111 01111 00111 00011 00001
权
23222120 8421
21222120 2421
2421
5211
偏权码 无权码(单步码)
N=16(16-1)(16-2)…[16-(10-1)] ≈2.9×1010 种方案可供选择。不同的选择方案就形成不同的BCD码。常用的BCD代码如下表所 示。
10.2基本逻辑门电路
8421码
2421 (A)码
2421 (B)码
5211码
余三码
格雷码
右移码
0 1 2 3 4 5 6 7 8 9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110 1111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0000 0001 0100 0101 0111 1000 1001 1100 1101 1111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逻辑代数中用字母表示变量——逻辑变量,每个逻辑变量的取值只有两种 可能——0和1 。它们也是逻辑代数中仅有的两个常数。 0和1只表示两种不同 的逻辑状态,不表示数量大小。
基本逻辑门电路
(一) 基本逻辑运算与逻辑函数
三种基本运算是:与、或、非(反)。 它们都有集成门电路与之对应,与门、或门
只有输入全为1 时,输出才为1
A
1F
非门
基本逻辑门电路
4.复合运算、复合逻辑、复合门
用两个以上基本运算构成的逻辑运算。包括与非、或非、与或非、异 或和同或运算。和三个基本运算一样,它们都有集成门电路与之对应。
真值表(除与或非运算外)
互为非 逻辑关系
逻辑变量 与非逻辑 或非逻辑 异或逻辑 同或逻辑
AB 00 01 10 11
逻辑门符号:
即为逻辑门,与门的逻辑逻辑符号为:
A& B
F
与门
基本逻辑门电路
2.或运算、或逻辑、或门 A
真值表
输入有一个为1 时,输出就为1
BF
上图代表的逻辑关系是:决定事件 的诸条件中,只要有任意一个满足, 事件就会发生。这就是或逻辑。
ABF 0 0 0 有0出0 0 1 1 全1出1 101 111
或逻辑的逻辑表达式为: F=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