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
多媒体网络平台下英语本科翻译教学模式建构

探 索英语 本科 翻译教 学改革的思路 。 关键词 : 多媒体 网络 ; 翻译教 学; 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
随着经济 的快速发 展和改 革开放 的不 断深入 , 中国与世 界各 国在政治 、 经 济、 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 日俱 增。在这种 国 际 国内形势下 , 社会对 翻译人 才尤其 是 高端 翻译 人才 的需求 量越来越大 。这给高校翻译教学带来机遇 的同时也 带来 了前 所未有的挑战 , 如何 为社会培 养输送 优质 翻译人 才成 为高校 翻译教学 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 传统翻译教学能否满足上述需求?事实证 明答 案是否定 的。传统翻译 教学 以教 师为 中心 , 教师 是教学 主体 。这 种模 式的操作流程是 : 教师讲解 翻译技巧 与翻译 理论 , 布 置相关 的 翻译 练习 , 让学生通过 反复练 习强 化 、 巩 固翻译技 巧 , 然 后教 师逐个批 改学生的译文并讲 评 , 最后给 出参考 译文 , 即所 谓 的 标 准答案 。这 是典 型的知识 传授 型教学 方法 , 也是 目前 国 内 很 多高校 仍然 采用的方 法。这种 方法 的弊端在于过分 强调教 师“ 教” 的作用 , 难 以发 挥学 生 的主观 能动性 , 创新性 意识 得 不 到激 活。教 师给定标 准答案容 易将学生 的思维框定在 某个 范 围内, 容易失去学习动力和 自信心 , 总是感 觉 自己语 言水平 不够 , 过分依赖参考译 文 , 最 终影 响学 习效果 , 培养 不 出社 会 需求 的翻译人才 。随着 对传 统翻译 教学 弊端 的反思 , 关 于翻 译教学模式 的探讨也越来越深入 。翻译界提 出 了以建构 主义 学 习理论为指导 的交互式 翻译 教学模式 。这种 理论强 调 , 个 体从 自身经验 出发对 客观事 物进行 主观理解 和意义构 建 ( 郑 敏宇 , 2 0 0 5 : 6 6— 7 1 ) 。倡导教师指导下 的 、 以学 习者为 中心的 学 习。换 言之 , 强调 学 习者 的主动 建构 , 反 对知 识 的被 动 接 受 。翻译过程是学 习者 以 自己的 已有经验为基 础构建知识 的 过程 。在这个过程 中教 师起指 导作用 , 而传统 的翻译 教学模 式违背 了这一 目标 。因此 , 目前 国内各 高校翻译教 学 , 尤其是 独立学院 的翻译教学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教学模 式来指导英 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 。 英语本 科翻译 教学及相 关研 究 传统的英语本科翻译教学主要 以教室 为教 学场所 。在那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作者:高云薇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22期一、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原则探析混合教学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能够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相结合,实现比单一的教学形式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混合教学模式当中,传统课堂教学为教学主体,网络教学为辅助,即教师和学生为核心,互联网只是技术手段和辅助工具。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 必要性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给教育和学习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当今社会,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发生了根本变化,慕课、微课、微博、网络公开课等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亟需改革,怎样构建“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快速提升学习和教学效果,这是当前必须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遇到了诸多困境:一方面,大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较为强烈的功利性目标;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无精打采,教师无可奈何。
从教学效果而言,不少学生学了十多年的英语课程,却不具备阅读英语文献、撰写英语论文、以及与外国人交流沟通所必备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大幅削减英语学时,大学英语面临着被边缘化的窘境,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混合教学模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又能够使教师发挥出引导作用,有利于提升学习和教学效果。
2.可行性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兴起,多媒体网络教学应运而生,学生知识的获取来源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授课形式也在随之变化。
网络的覆盖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收知识,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有wifi覆盖,使得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上利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查找学习资源,进行教学互动。
线上线下学习的有效结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涵盖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同时还要兼顾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探讨——以口译课程为例

方 面 ,信 息 技 术 深 化 了 口译 教 学 方 式 。互 联 网
的 发 展 ,群 组 支 持 型 网 络教 学模 式 的完 善 和跟 进 为 口 译 教 学 注 入 了新 的 活 力 ,让 教 学模 式更 加 多 渠 道 ,互
S I 9 ( 9 7 : 3 — 6 S4 1 19 ) 7 6.
【 ] Bae oe, D. n es n ig Utrne : A nrd c 1 9 lk m r U drt dn t a cs a e n It u— o
t n t Pam t s [ .xod:Bak el 19 . i o rg ai M] O fr o c lcw l, 9 2
[1 1 】赵 晨 . 同 水 平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教 师 纠 正 性 反 馈 不
语—— 一 项 基 于语 料 库 的研 究 【]. J 解放 军外 国语 学 院 学报 ,
2 0 , ( ):3 — 4 0 5 3 5 4. 【1 】 S ebr D n & D i r Wio . 1 9 . R l a c 2 p re , a e de r l n 9 5 ee ne s v
一
言 教 学 手 段 显 然 在 此 无 法 适 用 。 所 幸 ,2 1世 纪 的 信
息 科 学 迅 猛 发 展 , 网络 技 术 的 开 发 和 应 用 给 口译 教 学
的创 新 提 供 了可 能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是 I译 教 学 改 革 的 = 1 制 高 点 ,是 口译 教 学 最 重要 的 教学 工 具 。 I译 教 师 可 = 1 以借 助 信 息 技 术 ,发 现 探 索式 教 与学 的规 律 ,构 建 以
互联网+智慧教学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授课-互联网电视论文-计算机论文

互联网+智慧教学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授课-互联网电视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自“互联网+”发展新模式提出以来,其为各行各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对于教育领域而言,在“互联网+”加持下演变为智慧教学新模式,为大学翻译授课创新发展提供契机。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智慧教学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授课的现状及问题,从教育资源全面整合、多渠道融合教学等角度提出创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教学;大学英语;翻译一、“互联网+”智慧教学的必要性智慧教学融合先进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实现教育信息化,在“共享、开放、协作”理念下着重培养当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互联网+”智慧教学中,借助多渠道教育资源实现知识面拓宽,继而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
运用“互联网+”智慧教学并非简单的教育事业与互联网的单纯叠加,而是在二者相互渗透融合中实现英语翻译教学变革。
同时可基于互联网实现师生双向沟通,进一步促进教育体系创新改革,为大学英语翻译课堂增添教学活力[1]。
在“互联网+”智慧教学模式中,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可实现教学双向沟通,增强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在知识灵活转变中彰显学生学习个性,推动教学课程活力发展。
“互联网+”智慧教学新模式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同时,更便于积极探索教育新理念,立足实际,实现人才培养的供需对接,全面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授课的有效性。
二、大学英语翻译授课的现状及问题第一,“互联网+教育”带来变革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多个方面。
现阶段对于大学生而言,智能手机已成为日常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英语授课教学中,教师并未运用智能移动终端设计英语授课环节,导致英语翻译教学并未实现日常渗透,阻碍了大学英语翻译授课的智慧教学。
第二,传统教学模式课堂表现为教师主导讲授,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并不显著,在传统单一化课本知识传授中易形成死板教育。
而当代大学生思想灵活,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对于新颖教学法更为关注,面对单一枯燥的英语翻译知识易丧失兴趣,不利于智慧课堂的构建。
高校英语翻译线上教学模式探究

一、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分析1.高校对英语翻译教学不够重视。
高校通常在大三才开设翻译课程,导致很多教师在大一、大二的英语课程中,主要进行英语语法、词汇、写作等练习,对于英语翻译技能的练习少之又少。
与此同时,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已经开始参加英语等级考试,考试中包含翻译题目。
但由于没有教师系统的指导,学生在自主练习中会走弯路,这对教师日后的翻译教学也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2.英语翻译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一些教师的英语翻译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使用的翻译练习材料也不够新颖,对于不同场景的翻译技能训练更是少之又少。
此外,一些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只是让学生背诵长难句或范文,通过鹦鹉学舌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英语翻译技巧。
学生只是单纯地机械式记忆,并没有过多的思考,因而难以将这些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3.学生翻译思维不灵活。
一方面,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学生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常常会陷入汉语思维,而汉语语序和英语语序是不同的,因而学生在英语长难句的翻译练习中常常会漏洞百出,逻辑混乱。
另一方面,由于背句型的机械式练习,学生的英语思维受到限制,常常以固定的英语句型、句式进行翻译表达,缺乏灵活性。
4.教材体系缺乏科学性。
高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材里大多是一些孤立性的语句翻译内容,而忽略了整篇文章的语境理解以及逻辑性,不够科学化、系统化,难以使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与框架。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英语翻译课程的学习仅靠课上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下通过探究与实践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而借助计算机网络资源可以保证学生达到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通过互联网平台,学生可以及时查询不认识的英文单词并找出相对应的译文,这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另外,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高校教师在线上开展英语翻译课程可以改变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拓宽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兴趣爱好,推送学生感兴趣的英语翻译素材,或在线上平台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数字化校园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考

数字化校园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考摘要:基于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作者结合课堂讲授与网络自主学习,进一步革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尝试进行数字化教学,该模式突破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此,作者着重探讨了数字化校园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和自主学习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网络自主学习1.引言近几年使用规范的网络化教学平台进行数字化教学实践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现代化的趋势。
目前网络化、数字化不仅是学生们的娱乐方式、感情交流方式,而且是他们的学习方式之一。
这些新趋势要求教育工作者们适时改革现有的不能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模式。
2007年,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且明确提出了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此,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基于计算机和网络为特征的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革新的主要实践倾向。
狭义地讲,数字化教学可被认为是一种以计算机、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和网络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崭新的教学模式;就广义而言,数字化教学泛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学习行为。
数字化教学将成为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部分。
但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托一定的软硬件环境。
为了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批准并拨款申购了广州蓝鸽公司生产的“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即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它集成了教、学、考、管、评等实用功能模块。
因此,在软硬件环境具备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多媒体课堂教学与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之间的最佳结合,使网络教学应用于实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实现郑州航院大学英语数字化教学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482020年43期总第535期ENGLISH ON CAMPUS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文/莫丽娅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通过智能教学系统或教学平台来实现,在这些系统或平台上的教学软件表现出智能化、人性化特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言自动分析及语料库建设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平板、手机等智能化移动通讯终端的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高校英语教学将越来越广泛。
一、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试图了解人类智能的实质,是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技术的融合。
人工智能主要是通过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实现计算机及其技术在更高层次的应用。
人工智能的概念于1956年提出,之后的五六十年里,一直未能得到大的突破。
直到加拿大的Geoffrey Hinton在2006年提出“深度学习”算法,人工智能领域才走出“AI之冬”的低谷。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助推之下,人工智能领域在2012年引发了新一轮高潮。
2019年5G通信网络的商用,更是描绘了人工智能的无限应用可能。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务,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为公众提供个性化、多元化和高品质服务。
在智能教育方面,利用智能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
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学习理论基础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发展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的原始“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Instruction”向20世纪70年代的“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的转变,在交际教学法的影响下,外语教学从“教”向“学”转变。
“互联网+”智慧教学视角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研究
“互联网+”智慧教学视角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研究摘要:随着时代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智慧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还能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文章通过对“互联网+"智慧教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进行研究,旨在对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断尝试中发现具体问题,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提升学生英语翻译能力,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提供助力。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教学;翻译教学创新本文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北方国际大学联盟课题(2021【18】:“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智慧教学改革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彭辉(197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1.引言我国教育在最近几年的大力改革下,虽然发展显著,但由于时代进步迅速,新问题不断产生,教育的发展赶不上教育的需求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
互联网的发展既为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提供了共享优质教育的便利,也为教育的转型提供了契机。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改变了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整合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寻求一个以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文章将对“互联网+”智慧教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授课进行详细的探讨,力求通过现代教学技术和新型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1.内涵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好为智慧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信息与知识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不仅改变了局限于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授与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实现了教育资源无条件共享,从而促进教育的公平和优化。
智慧教育是网络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层面的教育大事。
世界各国对智慧教育的重视早已开始。
马来西亚制订了智慧学校计划,预计在2020年全面落实完成,该计划对当地中小学教育影响很大,试图打破传统模式的记忆学习方式,代之以激发创意思考与主动学习的方式,培养具有科技素养与批判思考能力的人才。
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急需国际化的人才,因此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是当务之急。
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以英语基础教学为核心、以信息化技术和第二课堂活动为支撑、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为补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大学英语信息化专门用途英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发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要实现这一目标,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同院校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在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三个不适应:首先,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有效交流能力与全球化需求不适应。
虽然这一点是大学英语界的共识,但由于课时在减少,生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等原因使得改革进程步履维艰,特别是在非重点院校中更为突出。
其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与工作的实际需求不适应。
普通用途英语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表现出它的不适应性。
很多学生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可毕业仍不具备有效交流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求。
另外,学生的自主学习条件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有了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等,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英语,但由于缺乏引导,不知道如何利用,不知道选取什么材料,如何来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经常会因为感觉不到进步而去干些与外语学习无关的事情。
因此,应构建以英语基础教学为核心、以信息化技术和第二课堂活动为支撑、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为补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对语言教学规律的再认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随着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研究
第30卷第2期2021年4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Vol. 30 No. 2Apr. 2021新媒体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研究赖春彩(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广州510830)摘要: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在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应用。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新媒体语境 的充分结合,能有效提升其教学效果。
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要想 更好地完善二者的融合教学,需要学校重视、教师转变观念、学生积极配合等措施,才能真正发挥新媒体作用,切 实提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对策研究基金项目:广东培正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PZ07201616)收稿日期:2020-08-15 文章编号:1674-7852 (2021)02-0095-03作者简介:赖春彩,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LAI Chuncai(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Guangdong Peizheng University,Guangzhou 510830) Abstract:In the Internet age,new 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s rapidly and is widely usedin higher education.The combin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new media contex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its teaching effe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and points out tha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teaching methods,school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m,teachers need to change their ideas,and students need to cooperate actively,only then can the new media play the role truly, enhances the university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effect earnestly,enhances the student’s English translation ability.Key words:new media context;college English;translation teaching;countermeasure research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社会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加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英语翻译 专业的兴起和发展[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闫苏(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摘要:英语翻译能力能够反映出大学生真正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综合能力,也是社会对优秀人才的要求之一,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注重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笔者将根据当下大学英语课堂在翻译教学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以已之力为各位教育工作同仁提供一定的问题解决思路,共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向前推进。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34(2018)01-0146-02作者简介:闫苏,女,,研究生,徐州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翻译前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球的快速发展让地球成为一个“小集体”,在这个由各个国家组成的“地球村”中,语言成为了沟通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重要工具,英语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只有具备熟练的英语表达和沟通技能,才能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探寻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谈及英语教育,虽然大学英语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大学教师们培养出了众多具备过硬英语能力的人才,然而世界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近几年涉外企业用人单位的反映,英语翻译人才已经成为当下人才市场上的热门[1]。
形式的变化也说明了目前在英语人才培养方面,已经从以往的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我国在文化和经济方便与世界其他各国的交流更为紧密,优秀的翻译人才大量紧缺,尤其是在各个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例如医学、生物学、工科和医学等等,很多学生虽然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但因为英语翻译水平的限制,不能走进更高层次的就业岗位,甚至造成就业上的阻碍。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势在必行。
然而就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中英文翻译教授的现状来看,我们的教育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在全球化的时代中,教师们如何将英语教学和现实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通过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来提升其未来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正是本文即将探讨的重点问题,希望笔者能够通过个人教学经验的总结,为各位教育工作同仁们提供一定的英语翻译教学思路,共同促进我国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能够实现有效提高。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现状分析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虽然没有较多的升学压力,然而教师和学生同样面临着英语四六级考试,所以在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还是十分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这类基础能力的培养,以能通过四六级考试为目标,进行授课[2]。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是对于大学生真实英语能力的提高却收效渐微,尤其是非常体现能力、拔高英语能力的英语翻译,很多大学老师几乎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很少提及,这就导致学生在通过四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之后仍然不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既做不到翻译中要求的“信达雅”,甚至连简单的比较基本的翻译人与人之间对话的能力也不具备,这样的英语教育成果一定是不合格的,毕竟学生在未来是要走入社会工作的,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是基本要求,如果一切都寄希望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这样的学生就不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力,很难进入优秀的更高的工作岗位中。
英语翻译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必修课,但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却鲜有人将英语翻译作为自己的学习重点。
虽然这与学生自身对自己的要求有关之外,其中英语教师也应当在工作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在教学内容上,很多老师也会忽视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文翻译能力培养,这种忽视也必将导致在教学上的侧重点偏失,影响学生的英文翻译水平。
二、当下信息化技术环境中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可以采用的新模式近几年,除了经济上的大跨越发展之外,在网络信息技术上,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也发生的巨大变化,多媒体技术在以新姿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教育领域,很多大学却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很多英语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几乎“视而不见”,不懂得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方便和快捷,忽视对英语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3]。
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方面,教育界确实并没有走在时代的前端,教学方式存在较为单一的问题,英语本应是一门沟通性很强的活跃课程,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却愿意将课讲成一潭死水,这个问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才行。
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并不矛盾,相反它们可以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互相取长补短,共同优化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尤其在英文翻译教学时,增加学生和老师、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可以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从目前来看,英文翻译教学并不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146的重点,所以在大学英语综合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但因为英语翻译是提升学生英语真正能力的快车道,所以教师需要加以重视,自觉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增加英语翻译所占的比重。
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时间有限,需要教授的内容较多,这就需要在融入英语翻译教学时,教师要对内容进行严加精选,通过选择经典的英文选段,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了解英文翻译需要了解的外国文化背景和语言使用习惯,在这一点上,英语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对课堂内容进行优化,提高教学效率,也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英语教师可以将带有英文字幕的英文电影或者经典英文演讲片段播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看视频了解视频中的大概内容,然后用中文表达出来,或者将中文电影中的片段尝试用英文翻译,或者为学生播放与时事相关的英文报道,让学生尝试进行解读,在运用这方面的信息化技术时,英文教师应当注重提高信息化技术在课程展示上的优势,多添加一些视频、照片等影像资料,主动抓取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跟着课堂的节奏进行学习,信息化技术在此时扮演的是刺激学生感官、提升注意力、加强印象的作用。
大学英语教师还应当在对学生进行翻译能力培养的同时,将英语的听说能力和翻译能力结合在一起,利用信息化技术可视、可听的优势,让学生能进行较为综合的英语能力训练,同时,这种多种感官刺激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也可以让枯燥的翻译理论变得更为轻松有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信息化技术除了可以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时间之外,在课下也拥有很大的应用范围[4]。
在很多领域中,信息化技术运用强大的数据收编能力,成为存储数据的重要载体,这对英语教育可以起到很大的启迪作用,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云端技术,将课堂上很多没时间讲授的翻译内容上传到网盘中,供学生们下载。
同时也可以将课堂上已经讲过的一些英语翻译知识、课堂教案等等放在网络云端,让学生可以随时在课下查看,一些课堂上比较难懂的翻译要点,教师可以上传视频资料是测试题,以供学生随时进行复习。
除了上传与英语翻译相关的学习资料之外,英语教师也可以利用强大的信息化技术,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中进行英语翻译测试,建立与各专业学生之间的英语翻译交流论坛,学生可以主动将问题反映到网络教学平台中,由英语教师进行解答,或者同学之间彼此解答,既可以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弥补课堂时间有限的问题,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在课下时间进行翻译学习。
英语教师也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功能,实现线下的英文翻译测试,让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考试,并能实时获得成绩,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测试就具备了更加大的考试灵活性,学生可以通过听力测试、翻译测试、口语测试等逐步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计算机信息技术判卷也可以减少老师的工作时间,并通过大数据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利于教师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理解盲区,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高。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全面而合理的翻译能力测评考核制度是发现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快速通道,而我国普遍存在的英语翻译能力测试,大部分还采用传统的测试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考核部分比较少[5]。
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测试,而且测试的形式也更具有创新性[6]。
例如,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的网络程序,了解学生是否定期在使用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从登陆次数上了解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然后将数据综合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
学生也可以主动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自我能力监测,通过网络平台中随机的英文翻译测试,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随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这种英语翻译测试方法比坐在桌子前答卷子更加灵活,而且考核的方式也更加人性化,学生可以在网络题库中选择适合自身专业的翻译内容进行答题,而不是选择千篇一律的翻译题目,这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和职业发展都有一定针对性的帮助。
三、结语翻译教学不应当是枯燥的,应当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互动环节,翻译能力是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体现,只有掌握足够的单词和句型才能做到英语翻译的活学活用,同样英文翻译的学习也需要更多的实践,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才能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实践方面,大学英语老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表现自我的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让学生能够成为具备过硬翻译能力的专业应用型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1]邓俊叶,王琳.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53-56.[2]刘晓萌.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103-104.[3]欧丹.基于网络辅助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模式分析[J].校园英语旬刊,2017(16):23-23.[4]史丁丁.关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校园英语,2017(8):33-33.[5]陈梅霞.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翻译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海外英语,2015,31(23):93-95.[6]金美兰.后现代翻译理论观照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2015(24):10-11.责任编辑:徐向阳审稿人:于海燕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