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33张PPT)

“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2、认识具有无限性
思考(1)为什么说认识具有无限性?
A、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
人类认
B、认识的主体(人类) :是世代延续的 识无限 C、认识的基础(实践) :是不断发展的 发 展
(2)什么是认识的无限性 ?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 永无止境的过程。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 识发展是有限的,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 是无限的。
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总是难免的,所 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正确对待错误。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 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改正,改 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区
真理
谬误
别 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 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错误
• 请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 解析 设问是运用实践的观点,从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与 认识的辩证关系去分析。解决融资难问题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活动,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也 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答案 (1)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问题而采取有效措施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2)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解决融资难问题需要财政、金 融部门、企业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来自于对支 持小微企业的实践活动。
真理只有一个,谁都可以认识和发现真理, 解析:受条件的限制,对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是一帆风顺的,这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
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人教版高中政治课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 認識具有無限性
認識的對象(物質世界)——無限變化
認識的主體(人類)—世代延續 認識的基礎(實踐)—不斷發展
人類認 識無限 發展
每個時代、每個人的認識發展的 有限性,構成了整個人類的認識發展 的無限性。
(3) 認識具有上升性
(真理是不斷向前發展的)
人的認識運動不是 圓圈式的迴圈運動,而 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 上升
人的認識運動規律就是實踐、認識、再實 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使認識不斷深化、擴 展、向前推移。人的認識運動規律是由客觀事 物發展的規律決定的。客觀事物的層次無限複 雜,廣度無限廣闊,並且不斷向前發展;同時 人的認識能力也隨著實踐的不斷發展而發展, 這就決定了人的認識的無限性,認識永遠不會 完結,決定了人的認識任務也不會完結。因此, 任何停止的觀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的觀 點都是不符合事實的,是形而上學的表現。這 就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發展觀
1、(2002年廣東)瑞士昆蟲學家保羅·米勒
因發明了DDT,於1948年獲得了諾貝爾獎。DDT
因其穩定性、脂深性、藥效普適性等特點,一
度大量生產,普遍使用。後來發現DDT的使用
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被絕大多數國家明令禁
止使用。這一事例表明(
)D
A、任何真理都是對客觀實際的反映
B、認識是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過程
第六課 求索真理的歷程 一、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1.真理的含義
2.真理的特點 (客觀性、條件性和具體性)
3.追求和發展真理 (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
地
球
是
世
界
的
中 心
符合客觀實際
太 陽 是 宇 宙 的
實踐檢驗是正確的
中
心
高中政治课件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图文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 条件和范 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 (1)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 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 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 相伴而行 的。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目标
1.知道真理的含义。 2.了解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难点) 3.理解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坚持在实践中不断 追求和发展真理。 (重点)
思维脉络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 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 及 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基本属性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 界限不容混淆。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 ,每个人的 知识结构 、认识能 力和认识水平 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 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 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 一个。真理面前人 人平等。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受到 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 经过从 实践 到认识 ,再从 认识 到实践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作为认识 主体的人类是 世代延续的 ,作为认识 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因此,人类认 识是无限发展 的,追求真理是一个 永无止境 的过程。 3.认识的发展 (1)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波浪式前进或螺 旋式上升的过程。 (2)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 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秀ppt课件

复习巩固:
错题解惑
英国的罗伦兹教授用计算机模拟天气预报实验 时,仅仅是输入的两个数据相差了一个小小数 值,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个是晴空万里,一 个是倾盆大雨。这种细微的误差造成巨大差异 的结果会反复重演,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 千里”。这一事实表明
A.真理和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B.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C.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 D.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不能转化为真 理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如果我们死了,请大家不必大惊小怪,就把它当成一件普通 事。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一种冒险事业,我们希望不要影响整个计划 和进程,探索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
——1967年1月,“阿波罗1号”飞船在发射前的模拟 演习中突遭火灾,美国宇航员宇航员维尔基尔·格里森等 3人不幸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在.2实在践实中践追中求追和求发和展发真展理真优理秀pp(t共课32件张PPT)
疑惑点展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在.2实在践实中践追中求追和求发和展发真展理真优理秀pp(t共课32件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在.2实在践实中践追中求追和求发和展发真展理真优理秀pp(t共课32件张PPT)
自主探究p47-48: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的条件性: 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真理的具体性:不断发展与完善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 地的实际.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指主观认识符 合当时的实际.
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就成为谬误 。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错题解惑
英国的罗伦兹教授用计算机模拟天气预报实验 时,仅仅是输入的两个数据相差了一个小小数 值,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个是晴空万里,一 个是倾盆大雨。这种细微的误差造成巨大差异 的结果会反复重演,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 千里”。这一事实表明
A.真理和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B.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C.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 D.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不能转化为真 理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如果我们死了,请大家不必大惊小怪,就把它当成一件普通 事。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一种冒险事业,我们希望不要影响整个计划 和进程,探索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
——1967年1月,“阿波罗1号”飞船在发射前的模拟 演习中突遭火灾,美国宇航员宇航员维尔基尔·格里森等 3人不幸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在.2实在践实中践追中求追和求发和展发真展理真优理秀pp(t共课32件张PPT)
疑惑点展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在.2实在践实中践追中求追和求发和展发真展理真优理秀pp(t共课32件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在.2实在践实中践追中求追和求发和展发真展理真优理秀pp(t共课32件张PPT)
自主探究p47-48: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的条件性: 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真理的具体性:不断发展与完善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 地的实际.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指主观认识符 合当时的实际.
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就成为谬误 。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高二政治课件(人教版必修4)

课堂小结
1.真理含义:正确反映 错误反映——缪误
2.真理的特征:
真 客观性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理
唯一性、绝对性
——最基本的属性
的 条件性
任了何这真个理条都件有和自范己围的,真适理用就条会件注变和意成范谬围误。。如果超出
特
真理是相对的
真理超只出能一定被条超件越和,范不围—能—被缪否误定。
提(1醒):真征理全是面客理具观解体性和性与把条握件真性理任观的何与统真客一理观。都、是理相论对与真于实理特践一定的经只的具确可过体定能程的,被来历就超说史不越的的可。,统被都一推是翻主,
不符合
错误的认识
谬误
1.真理的含义: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与谬误不容混淆。 真理是正确的认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2.基本属性:客观性
①.真理反映的内容具有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及规律,
②.检验标准具有客观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3. 认识的特点——具有上升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①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②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直线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直线式的前进; 二是“循环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p47)
【原理内容】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方法论】(1)要求我们要把握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达到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 求我们正确对待谬误, 不要害怕错误,要勇于追求真理。
高考政治专项复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矫正 认知误区
易错点一 误认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
加练1 (2023·全国新课标卷)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
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
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该成果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
②都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真理的特征
特征
理解
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
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
客观性 条件性
准——实践是客观的 ②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 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 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要求
①真理是客观的,要 坚持真理 ②坚持真理面前人人 平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①错误。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空间站全面建成取决于中国航天人对太空认识的 不断深化”说法错误,③排除。
考向二 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典例2 (2022·湖北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为了进行生产生活,不断 地砍伐森林、毁草开荒、填湖造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过多依赖物质 资源消耗、规模粗放扩张和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方式,给自然生态 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 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已 形成了现代化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 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 完善,我国建立健全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43张ppt)

◈这是不是意味着人们对同一对象有多个真理?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 依靠客观的实践。
——毛泽东
◈又该怎样理解“真相只有一个”?
三 真理只有一个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 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 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0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阅读与思考
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是充满挫折和挑战,伴随失败与牺 牲的过程。
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新研制的长 征三号火箭刚一升空就倾斜失控,22秒后撞山爆炸,星箭俱毁, 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
2014年2月,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出现故障。在 此表明人类在探月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
◈为什么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一 认识具有反复性 1.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01 主体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 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 制。
02 客体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并不可怕,关键 是要认识和改正错误!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 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突破: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0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凸面
平面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 依靠客观的实践。
——毛泽东
◈又该怎样理解“真相只有一个”?
三 真理只有一个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 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 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0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阅读与思考
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是充满挫折和挑战,伴随失败与牺 牲的过程。
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新研制的长 征三号火箭刚一升空就倾斜失控,22秒后撞山爆炸,星箭俱毁, 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
2014年2月,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出现故障。在 此表明人类在探月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
◈为什么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一 认识具有反复性 1.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01 主体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 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 制。
02 客体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并不可怕,关键 是要认识和改正错误!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 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突破: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0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凸面
平面
高中思想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优质教学课件

□ 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 的
认识真理
把握真理
总结升华
IT 娇子也失误,细数苹果创新中的失误
1989 年,被 Sculley 扫地出门的乔布斯经营 N eXT 公司失败 ;
2000 年,苹果公司再次出现季度亏损,股价 大 跌,苹果数码相机因内存小没有液晶显示屏 遭 人嫌弃;
2005 年,推出第二代 iPod mini 迷你数码音 乐播放器与 iPod shuffle ,其无显示屏设计 引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
在程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认识真理
把握真理
追求真理
总结升华
大多数时候, 你还没把设计给 用 户看之前,用 户根 本不知道他 们想要 什么。
—— 乔布 斯
认识真理
把握真理
追求真理
总结升华
本世纪初,苹果公司的 iMac 电脑一体机并没 有配置软驱,而是设置了 USB 接口,用它来连接外 围的设备。软驱是当时所有的电脑的标准配
祝你天天好心D 情!
交流与共享 认识真理
把握真理
总结升华
在
和
实 践
发中
展追
真求
理
真理
真理的 基本属
真理只有一个
是客
性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观的 (实践是定检义验认识真客理观性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 具体的 有条件 的
追求 真理 是一 个过 程
(有的实具的条践体活件动具有真误 行社理会相与性伴谬历而史性)
真
认识都是主 观 对客观的
认 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 的
认识真理
把握真理
总结升华
IT 娇子也失误,细数苹果创新中的失误
1989 年,被 Sculley 扫地出门的乔布斯经营 N eXT 公司失败 ;
2000 年,苹果公司再次出现季度亏损,股价 大 跌,苹果数码相机因内存小没有液晶显示屏 遭 人嫌弃;
2005 年,推出第二代 iPod mini 迷你数码音 乐播放器与 iPod shuffle ,其无显示屏设计 引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
在程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认识真理
把握真理
追求真理
总结升华
大多数时候, 你还没把设计给 用 户看之前,用 户根 本不知道他 们想要 什么。
—— 乔布 斯
认识真理
把握真理
追求真理
总结升华
本世纪初,苹果公司的 iMac 电脑一体机并没 有配置软驱,而是设置了 USB 接口,用它来连接外 围的设备。软驱是当时所有的电脑的标准配
祝你天天好心D 情!
交流与共享 认识真理
把握真理
总结升华
在
和
实 践
发中
展追
真求
理
真理
真理的 基本属
真理只有一个
是客
性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观的 (实践是定检义验认识真客理观性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 具体的 有条件 的
追求 真理 是一 个过 程
(有的实具的条践体活件动具有真误 行社理会相与性伴谬历而史性)
真
认识都是主 观 对客观的
认 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 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 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 过程。 •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 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 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 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解答的 能力。A说法错误。B观点正确,但未准确反映题意。材料中的“断 言”实际上是一种预测,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 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实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性思考并付诸实 施的过程,C符合题意。D错误,建立在正确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推测 才是可靠的。 • 答案:C
•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 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 2.真理的属性
特点
解读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
真理 是客 观的
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 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 • •
③预测所依据的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预测被证实证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属性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认识、实践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 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科学家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精 确预测,说明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也说明经过实 践检验,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是正确的,①②当选。③④本身 错误,理论作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需要运用抽象思维才能 把握,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同时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 • 答案:A
真理与谬误相互统一,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 联系 沟。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超出真理适用的 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 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 (1)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 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 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3.(2010·全国卷Ⅰ)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 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 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 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 识的转变佐证了( )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 8.(2010·福建卷)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 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 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孟子·尽心下》 •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 腹饱而身毙。” • ——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 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 ——谭嗣同《仁学》
•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 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 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 • 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
真理是 具体的 真理是 有条件 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 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
3.真理与谬误
真理 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区别 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确反映
谬误 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 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 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 曲反映
• 4.(2010·四川卷)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 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 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 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 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 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哲理有( )
• 1.(2010·全国卷Ⅰ)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 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 到”。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 力波,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 来,其依据是 • ( • A.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 • B.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 • D.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 )
•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 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形成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 结合材料,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 人类认识过程的。
• 解析:本题以古今有关民本思想、典故和有关讲话为素材,体现了 党和国家重视民生的民本思想。本问考查哲学模块,知识点为实践 与认识的关系,题型为体现类,解答是要结合材料-论据-论点对 应作答。本题知识点非常明确,即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 升性,然后根据材料,从古代民本思想到党的“以人为本”思想的 变化作答。
• 解析:考生首先要明确答案范围是认识论的范畴,其次要仔细研读 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展示台”、“大学堂”、“助 推器”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涉及的知识点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动力、标准、目的。从“新驿站”我们可以得出认识具有无限性。 最后,考生要把相关知识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 的。“展示台”、“大课堂”、“助推器”等材料分别体现了上述 原理。 •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新驿站”等材料体现 了上述原理。
• 答案:①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 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孟子到唐太宗再至谭嗣同对民本思想的 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 条件的不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 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③ 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人为本”就 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 2.(2010·新课标全国卷)2008年10月6日,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 中心宣布,格林尼治时间10月7日2时46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 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后来的观测 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时间误差只有15秒,对小行星撞击地球 进行如此精确的预测,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表明( ) • ①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的正确性得到观测实践的检验 • ②预测被证实佐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冰川豹蛛”的认识过程,材料体现了认识 论的有关原理,故选D。①表述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 件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③表 述错误。 • 答案:D
• 7.(2010·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 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 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 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 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 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 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 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 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 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 解析:②错误,否认了认识的相对独立性,认识不完全随认识对 象的改变而改变,它可能超前可能滞后。③错,否认了物质的决 定作用,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客观事物的变化。①④切 题,故选B。 • 答案:B
• 6.(2009·淅江卷)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 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 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 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 这种影响的后果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 •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 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 ③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 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 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 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 展现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 A.①② B.②③ •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