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公开课)
合集下载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公开课)(PPT41页)

知识梳理
人
含义
的
来源
特点Βιβλιοθήκη 认实践及 其特点识 从
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动力
检验 标准
基本形式
何 目的、归宿 而
来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正确的 认识、科学 的理论对实 践有巨大的 指导作用
2、错误的 认识则会把 人们的实践 引向歧途
实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反决
作 用
定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
三、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的界限是确定 的,不容混淆的;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 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 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思考:
我们认识到了真理需要在实践中去获 得、去完善、去发展。那么,真理的
获得和发展是不是轻而易举的呢?追 求真理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当我
• 为什么我们的器官不能再生? • 拿菜刀从你手指上切下去,这根手指就会永远跟你说再见。然而把蝾螈的一条腿砍下,它却会
自然地长出一条新腿。我们会因为指甲受到损伤而大惊小怪,而动物器官的重生过程却是那么 自然。科学家想知道为什么“无所不能”的人类却不能做到这一点。
下列观点都是真理吗?为什么?
• “丈母娘推高了房价” • “不发展就是死路一条” • “有其父必有其子”
理
追求真理是 认识具有反复性
追求 真理
一个过程( 原因)
要 求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 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人
含义
的
来源
特点Βιβλιοθήκη 认实践及 其特点识 从
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动力
检验 标准
基本形式
何 目的、归宿 而
来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正确的 认识、科学 的理论对实 践有巨大的 指导作用
2、错误的 认识则会把 人们的实践 引向歧途
实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反决
作 用
定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
三、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的界限是确定 的,不容混淆的;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 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 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思考:
我们认识到了真理需要在实践中去获 得、去完善、去发展。那么,真理的
获得和发展是不是轻而易举的呢?追 求真理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当我
• 为什么我们的器官不能再生? • 拿菜刀从你手指上切下去,这根手指就会永远跟你说再见。然而把蝾螈的一条腿砍下,它却会
自然地长出一条新腿。我们会因为指甲受到损伤而大惊小怪,而动物器官的重生过程却是那么 自然。科学家想知道为什么“无所不能”的人类却不能做到这一点。
下列观点都是真理吗?为什么?
• “丈母娘推高了房价” • “不发展就是死路一条” • “有其父必有其子”
理
追求真理是 认识具有反复性
追求 真理
一个过程( 原因)
要 求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 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014公开课课件

3、认识具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升性
(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人的认识运动不是 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而是波浪式前进或 螺旋式上升。
展在 真实 理践 中 追 求 和 发
1、真理是客观的 (1)什么是真理?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2)真理都是具体的 (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3)认识具有上升性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同学们对月球的了解、认识有多少?
观点一:月亮是相当久远以前的史前人类造出来的 观点二: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 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 观点二: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 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
①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②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追求真理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实践 认识
(条件的限制) 再认识
再实践
(①为什么?)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会受到主观(?)与客观(?)的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 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②指什么?)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 “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高中政治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获奖公开课优质课件

议一议: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吗?
提醒: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 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 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想一想:认识是无限的,所以人不可能获得真理吗?
提醒: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但就单个认识的过程 而言,人是能够获得真理的。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 识到实践的循环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 或螺旋式上升。
议一议: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吗?
提醒: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 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 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 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解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无论重复多少遍,也 不会由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变成正确的反映,即不会变 成真理。题中观点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选D项;A、B两项 的判断错误;题意并没有涉及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问题,C项不 符合题意。
答案:D
2.(湖南六校联盟联考)世界首例人工仿生机器眼移植治疗 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AMD)所导致失明的手术在英国成功。 手术成功后,病人周围的视野是自己的,中央的视野则来自机 械设备Argus II。Argus II目前所提供的画面是黑白的,但Argus 的开发团队正在努力对电极大脑刺激进行编译,希望尽快能让 大脑接收彩色信号。这表明在科学领域( )
学习目标
1.识记真理的含义,懂得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难 点)
6.1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公开课课件

两句名言说明了什么?
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第二篇 追求真理
合作探究1 认识的反复性
人类探月之旅
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神 话,认为月亮广寒宫里住 着漂亮的嫦娥仙子和宠物 玉兔。
现在看来这种认识对吗?
合作探究1 认识的反复性
美国探月实践遭遇重大挫折:美国阿波罗一号飞船 因意外大火而夭折,三名宇航员因此而牺牲。
【自主探究2】真理的基本属性
对 同
一
真理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 个
认识都是一样的呢?为什么?
事
物
会
产
生
真理只有一个。
多
种不Βιβλιοθήκη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同
的
认 没鞋穿?还是不穿鞋? 识
【自主探究3】真理的条件性
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对话,阿波罗8号飞船在返回地球时, 地面人员问是谁在驾驶飞船?指令长回答:“我想应该是 牛顿在驾驶”。阿波罗载人航天登月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 的航天壮举,完全是牛顿力学在精确指挥着飞船的每一个 动作。
C 应用。这说明 ( )
A.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B.人们永远无法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谢谢聆听
POWERPOINT TEMPL ATE
敬请批评指正
A 认识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不同的人对真理有不同的认识
C.认识源于实践,并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5.关于真理,列宁认为,“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 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 无法找到真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 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可能就会变成错误”。下列对于马克
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第二篇 追求真理
合作探究1 认识的反复性
人类探月之旅
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神 话,认为月亮广寒宫里住 着漂亮的嫦娥仙子和宠物 玉兔。
现在看来这种认识对吗?
合作探究1 认识的反复性
美国探月实践遭遇重大挫折:美国阿波罗一号飞船 因意外大火而夭折,三名宇航员因此而牺牲。
【自主探究2】真理的基本属性
对 同
一
真理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 个
认识都是一样的呢?为什么?
事
物
会
产
生
真理只有一个。
多
种不Βιβλιοθήκη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同
的
认 没鞋穿?还是不穿鞋? 识
【自主探究3】真理的条件性
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对话,阿波罗8号飞船在返回地球时, 地面人员问是谁在驾驶飞船?指令长回答:“我想应该是 牛顿在驾驶”。阿波罗载人航天登月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 的航天壮举,完全是牛顿力学在精确指挥着飞船的每一个 动作。
C 应用。这说明 ( )
A.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B.人们永远无法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谢谢聆听
POWERPOINT TEMPL ATE
敬请批评指正
A 认识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不同的人对真理有不同的认识
C.认识源于实践,并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5.关于真理,列宁认为,“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 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 无法找到真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 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可能就会变成错误”。下列对于马克
2014年公开课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我相信: 我们一定行!
①判断:上述观点哪些是真理?
真理
相符合
主观
不符合
客观
谬误
• 为什么对同一对象人们会产生多种
不同的认识呢?
• 在这些不同认识中真理只能有几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地球是不规则的球形
①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②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最基本属性——客观性
• 太阳是中心—谬误
•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真理
高中政治公开课 尚庆华
濮阳市一高 尚庆华
材料一:中国古代老百姓每逢月食非常害怕,“天 狗食月”一说盛行……
材料二:中世纪欧洲神学思想处于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推崇 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了地球、月亮等万事万物
材料三:月球表面复杂多变,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 早期的天文学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 称为“海 ”。而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 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 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③认识发展的趋势 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 者螺旋式的上升
——认识具有上升性
正确 认识
• 认识具有反复性 • 认识具有无限性 • 认识具有上升性
穿越剧——宇宙之心
பைடு நூலகம்
演职表
祁欣 • 策 划:黄心刚 • 编 剧:黄心刚 • 导 演:黄心刚 王树亭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 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是具体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 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的这些特点,你能否举例说明?
火昌 箭卫 发星嫦 射发娥 升射一 空中号 。心于 由 “ 长年 征 三月 号 甲日 ”, 运在 载西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26张PPT课件

-
15
四、1866年奥地利学者孟德尔根 据他的豌豆杂交实验结果发表了 《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揭示 了现在称为孟德尔定律的遗传规 律,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
五、1910年开始,美国遗传学家开始研究细胞遗传 学,微生物遗传学等,在60年代初步阐明了DNA。
-
16
六、农业科技人员根据生物遗传规律,利用嫁接技术, 将不知名的苹果苗嫁接在拦腰刮断的红富士果树上, 成功地结出硕大果实。
客观的(绝对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性)当客观情况发生或实践发生化,
原来属于真理的认识有可能成为谬误-
12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13
-
14
一、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驯养动物和栽培植 物,并逐渐学会了改良动植物品种的方法; 二、西班牙学者科卢梅拉在公元60年左右所写的 《论农作物》一书中描述了嫁接技术; 三、533~544年间中国学者贾思勰在所著《齐民 要术》一书中论述了各种农作物、蔬菜、果树、 竹木的栽培和家畜的饲养。
(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人不怕犯错误 要正确对待错误
追求真 理是一
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个过程 (实践是动力:实践认- 识再实践再认识……)
25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
你的时间是有限的,因
此不要轻易浪费它,不能生
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不要被
-
5
□真理的含义
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公开课)

1981年初,经 过十年的研制开发, “哥伦比亚”号终 于建造成功,它是 第一架用于在太空 和地面之间往返运 送宇航员和设备的 航天飞机。
1981年4月21日,美国成功发射并返回世界上首 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使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 返系统梦想成真。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 • 哥伦比亚号失事后,我们应该怎么 维拉尔角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7 名美国宇航勇士丧生。里根总统曾说,在冒险扩 看待航天技术呢? 大人类活动领域的过程中,这类痛苦事件在所难 免,可是“未来不属于怯懦者,未来属于勇者”。 • 我们对航天(地球月球认识)能不 航天飞机最长的一次太空飞行,是1996年11月 能一步到位? 19日起飞、12月7日降落的哥伦比亚号,历时17天 1 5小时53分钟。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航空飞机发生空 难,机上7人全部丧生。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1、从主体来看: 会受到主观与客观的限制;
2、从客体来看: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 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火星,是太阳系 第四颗大行星, 从地球上望去, 火星犹如一个巨 大的火球。人类 对这个红色星球 充满了巨大的好 奇和无限的遐 思……
二、1、中央对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的变化,体现了那些哲学道理?
答(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体现了这一点。 (2)规律是普遍的和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 办事;同时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 福。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 尊重客观规律的结合。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检验标准。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提出“又好又快”这一新的 认识体现了这一点。 (4)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实践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通 过实践可以推动科技的进步和发 展。
在实践中,人们会不断探索新的 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人类的生活 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保持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和挑战已有的观点 和理论,不断寻求新的认识和理解。
实践检验
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修 正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真理。
实践中的真理发现和发展
观察与实验
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新的数据和信息,为 真理的发现和发展提供实证支持。
归纳与演绎
通过对观察和实验所得数据的归纳和演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成新的理论或观点。
真理的普遍性
真理具有普遍性,即在不同时间、 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下,对同一 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是相同的。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人们通过实践认识真 理,并不断修正和完善真理。
真理的特性
真理的相对性
由于人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往 往只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真理具有相对性。
在实践中,应正确处理真理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既要注重真理的发展,又要考虑其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实现真理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
05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的意义和价值
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01
02
03
促进个人认知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更深 入地了解世界,从而丰富 自己的认知体系,提高个 人的综合素质。
真理的绝对性
尽管真理具有相对性,但它也具有绝对性。在一定条件下,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可以达到完全正确的程度,因此真理也 具有绝对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是具体的,它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等紧密相关。 在不同的条件下,真理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我们认识到了真理需要在实践中去获 得、去完善、去发展。那么,真理的 获得和发展是不是轻而易举的呢?追 求真理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当我 们在实践中遭遇失败时,应该怎样看 待已经获得的认识,如何应对?
1958年9月23日, 前苏联发射首枚 月球探测器,拉 开人类探月序幕。
1967年1月,“阿波 罗1号”飞船在发射 前的模拟演习中突遭 火灾。图为遇难人员
二、 真理的特征
1、 真理是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2、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P47 4、 真理都是具体的 P47
真理会不会转化为谬误?
真理与谬误关系: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真理 就变成谬误。
三、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的界限是确定 的,不容混淆的;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 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 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方法论
4、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 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意识、认识、真理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
2.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认识论。 3.真理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联系: 内容都是客观的,形式都是主观的。
真理是因为“有用”才“真”, 还是因为“真”才“有用”?
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 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对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能以“有用性”来检验 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是实践。
二、真理的特征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A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B第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 性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
决 定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 基 理性的唯一标准 础 认)
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和归宿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1924年,一位英国考古 学家17岁的女儿安 娜· 米歇尔—赫奇斯在 英属洪都拉斯(今伯利 兹)的玛雅城市卢班图 姆发现了这只水晶头颅。 它至少有3600年的历史, 是用一块水晶凿成的。 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 精致、并且唯一一只下 颚骨可以活动的水晶头 颅。根据人们今天对水 晶结构的了解,这只头 颅根本就不能存在:它 的制造违反了水晶的自 然属性。即使利用最现 代的技术手段也制造不 出这样的水晶头颅,因 为在加工过程中水晶会 碎成1000多块。20世 纪70年代初期,惠普公 司在反复研究后认定, 这只水晶头颅可能经过 了300到800年不停的 打磨才达到这样精确和 光滑。 迄今为止,人 们共发现了12只水晶头 颅。科学家们估计,以 前水晶头颅可能是被当 作祭祀用品。而观察者 们一再说,他们在水晶 头颅里看到了祭祀的场 景。 有关玛雅的传说 还谈到了13只相同的水 晶头颅。如果把它们放 在一起,它们就能说话、 唱歌。
1969年7月21日, “阿波罗11号” 实现了人类登 月之梦
思考:以上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人类对一事物的正确 认识要经过一个怎么样的过程?
四、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实践 认识 再认识 再实践 (①指什么?)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 “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为什么)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为 什 么 ?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还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 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 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人类关于月球的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为什么?
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什么对同一个 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譬如对待时间?
结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 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 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 认识,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和谬误的界限 不容混淆
启示
2、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三角形的内角在任何情 况下都等于180度吗?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这是几何之父——古希 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 元前330-275年)提出的定 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 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 何条件下都适用真理。
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 夫斯基(1792——1856)提出 ,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 和小于180度。
(2008宁夏卷23)“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 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 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 ”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回答。 • (2008山东卷2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 程,体现的哲理是 •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 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思考:我们对月球的认识由无知、到知道的比较少、 再到知道的比较多,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追求真理
3、认识具有上升性
认识运动具有反 复性和无限性
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 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判断]
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是终极真理。
×
真理永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 断地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 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结论:不存在终极真理,真理永不止步, 不断向前发展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 【原理内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①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错误。 5、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 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 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开拓真理发展 的新境界。 注:运用真理的知识——包括上述3、4、5三个观点
真理
谬误
说明真理是具体的,要在具体的历史范 畴来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 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 合当地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合 当时的实际.
• •
• •
•
• •
下列观点都是真理吗?为什么? • “丈母娘推高了房价” • “不发展就是死路一条” • “有其父必有其子”
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 结论才能被称为真理呢?
一、认识真理
1、什么是真理
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相符合
真理 客观对象
认识
不符合
谬误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本课小结
真理的含义 认识 真理 真理的属性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真理都是具体的 追求真理是 一个过程( 原因)
要 求
真 理
追求 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 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实践,在实践中 获得真知,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认识。 2、认识(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 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克服错误认识,发 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映。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方法论要求】坚持真理,追求真理。
德国数学家黎曼1826——1866) 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 角之和大于180度。
思考: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 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2、这说明了真理具有什么特征?
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的特征
3、 真理是有条件的
P47第二段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 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 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为 什 么 ?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 ——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
人类认 识无限 发 展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每个时代、 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构成了整个人 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神话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卫星成 功发射。
2010年10月1日 18时59分57秒, 嫦娥二号卫星在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点火发射。
• •
生命从何而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体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是如何进化来的 。但达尔文的理论却不能解释第一个生物体是如何产生的。是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化合物最初 创造了生命吗?第一个生命体是如何被装配起来的?大自然连一点点微小的暗示都没有给出。 为什么地球两极会换位? 大约80万年前,指南针会指向南方,早些时期,它会指向北方。当地球自转时,内核中的液体 金属搅拌在一起,产生一个电磁场。自转导致的内核运动方向的改变会改变这个电磁场的两极 。一旦异位过程开始,地球需要7000年时间才能完成这一南北颠倒的重大改变。在100万年中 这种情况平均会发生2—3次,但没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实现的。 人类语言从哪里来? 据统计,世界上共有7000多种语言。它们起源于何时何地?它们是同一个起源,还是独立起源 呢?这些仍是尚未破解的科学谜题。2011年4月,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报告引起学术界的 极大反响。新西兰学者昆廷· 阿特金森在报告中称:人类语言可能全部起源于非洲西南部地区 ,时间大约在15万年前洞穴艺术开始阶段:它们是同一个起源而不是独立起源。 自20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等都开 始尝试应用各种新方法来探究语言演化这一“世界最难的学术问题”。遗憾的是,由于人类语 言的历史悠久、语言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缺少有力科学证据支持,近20年来在语言演化方面的探 究进展不大,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说。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曾经指出:解决语言演化 问题的难度不亚于破解物种演化之谜的难度;语言演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自然现象 ,还是人类心智发展和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由于语言的起源与变化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外界的 影响,从而增加了语言演化问题的复杂性。 为什么我们的器官不能再生? 拿菜刀从你手指上切下去,这根手指就会永远跟你说再见。然而把蝾螈的一条腿砍下,它却会 自然地长出一条新腿。我们会因为指甲受到损伤而大惊小怪,而动物器官的重生过程却是那么 自然。科学家想知道为什么“无所不能”的人类却不能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