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知识:无负压供水设备技术要求[工程类精品文档]
无负压供水技术要求

85球定位系统(GPS)的集合,能够有效的为建筑施工的空间数据提供支持;(2)系统仿真计算。
系统仿真计算是数字化建筑施工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建筑施工的信息数字化之后,能够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得出以往需要人力计算很长时间才能计算出的结果,而且这一结果远比人工计算的结果要准确,可靠性也更高;(3)可视化和虚拟化科学计算。
可视化和虚拟化计算的好处在于,能够在建筑成为真正成型建设之前,即可以窥见其全貌,如果发现了问题还能够在正式的建设施工完成之前及时对其加以改正,减小损失;(4)多智能体施工。
所谓的多智能体施工,是指通过采用多个具有计算能力的集合,依靠其各自独特的鲁棒性、学习性、组织性以及推理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体系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能力。
数字化建筑施工体系的实践数字化施工体系的真正实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经过长期的各种知识和资源的整合和积累,还需要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发展与普及。
软件与硬件的环境都对其真正的实践有巨大的约束力。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体系中已经有了一部分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但离真正的数字化建筑施工体系还差之甚远。
从长远来看,要真正实现该体系,首先,要加大硬件方面的投入,在建筑施工领域引入大量的相关数字化技术设备;其次,要引入更多的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技术的人才;再次,要围绕建筑施工的目的或者建筑施工企业的基本情况,建立起符合实际的软件环境;最后,要组建起高效精干的数字化施工管理机构,切实做好施工前的数据资料的收集准备工作,为整个数字化的建筑施工体系提供良好的基本数据支持。
结语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建筑施工领域,通过建立数字化的建筑施工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分析了数字化建筑施工体系的一些基本内涵,并对数字化建筑施工体系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我国数字化建筑施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综述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应用

综述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摘要:在当前提倡科技创新、节能降耗的时代,广泛应用具备降低能耗、减少水质二次污染前景的新型供水方式——无负压供水,将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通过无负压增压稳流供水设备在住宅小区中的使用,并对其设备的简单设计以及可行性意义进行简要阐述,供专业同行参考指正。
关键词:节能;环保;无负压;设备;可行性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城市建设将会谋求向高处空间拓展,高层建筑将会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主流。
这也对给排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供水安全可靠、运行节能环保是作为设计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城市市政供水管网的压力一般不超过0.3mpa,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用户的用水压力,另外,由于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高位水箱二次污染,占用屋顶空间等缺点也已不能被接受,前些年,一般设计人员通常会采用地下水箱加变频泵组的分区供水方式,可是由于为开式系统,二次污染仍然难以避免,同时也浪费了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从构建节能型社会的角度,应有更好的供水方式替代这种供水方式。
近年来,无负压供水设备逐渐被设计人员采用,笔者认为,这种系统应在给水设计中进行推广采用。
从社会需求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们企盼着既避免水质二次污染,又能更节能节电供水增压新设备去代替传统增压设备。
从市政角度看,目前不少城市已经具备直接从市政管网抽取二次增压供水的基础条件。
因此,无负压供水方式势在必行。
本文在此就这方面技术的应用以及设备原理作一简单分析。
一、节能环保1、全面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节能环保一直是被排水从业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市政给水管网通常都具有一定的供水压力及自用水头,在设计中,应准确掌握市政供水的水量、水压,充分地加以利用。
在多层建筑的设计中,应首先考虑市政给水管道直接供水,当市政给水管道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再考虑设置生活水箱,利用分区变频泵组供水满足用户使用要求,设置储水水箱,就浪费掉了市政供水压力,长期运行必然是增加能耗,而无负压供水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闭式系统的特点,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从而实现节能运行。
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的技术要求

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的技术要求
一、适用范围
1、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供水范围内,凡符合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安装技术要求的住宅、办公楼、宾馆饭店等新建、改建的二次供水项目,均可使用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
2、凡有可能对城市供水管网造成回流污染,危害水质的相关行业(如医院、制药行业、化工行业等)禁用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
二、设备在试用期内的适用条件
1、使用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的外接市政供水管线口径应大于或等于DN300毫米,其所处地区管网压力应大于或等于0.22Mpa。
2、楼前供水干管管径应大于或等于DN150毫米。
3、单套加压设备的额定供水量不得大于32立方米/小时。
4、采用该方式供水的小区,总建筑面积不得大于20万平方米。
三、对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的要求
1、设备应具有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测报告、设备生产许可证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
2、设备及组件,包括管材、水泵、阀门等与水直接接触的过流部件应符合相关技术质量标准和卫生防疫要求,不能对水质造成污染。
3、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启动时,泵吸水口压力下降值不得超过0.02Mpa。
4、设备必须具有可靠的防负压、防空气污染水质的功能。
5、设备应具有由泵吸入口压力控制的自动开停功能。
吸入口压力低于0.20Mpa时自动停泵,吸入口压力达到0.22Mpa时自动恢复运行。
6、设备应具有自动随户内用水状态而变换的休眠和唤醒功能。
7、使用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时,水泵进水口前必须安装符合国家建设部CJ/T160-2002标准要求的倒流防止器。
客户中心楼无负压供水设备技术要求

客户中心楼无负压供水设备技术要求一、满足国家标准(GB/T26003-2010)的相关要求和供水要求。
三、设备主要参数和基本要求:流量24m3/h、扬程37m、配用水泵(一用一备)、功率5.5KW/每台。
必须达到流量、扬程要求,必须满足工程用水量,且不得低于上述要求的标准。
(本条不可偏离)3.1、采用内置变频电机,变频部分和电机一体,含控制和保护功能。
采用模块集成化的电控及调速系统,传统的控制系统全部压缩集成于智能调速电机中,水泵完全替代“普通电动机+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低压电气柜+压力检测装置”。
3.2、生产厂家产品需满足中国节能产品认证要求。
3.3、生产厂家产品需满足国家能效认证2级要求。
3.4、生产厂家产品需满足低碳产品认证要求。
3.5、生产厂家产品需满足企业所在地质量检验研究院检测产品质量检验要求。
3.6水泵性能指标要求:3.6.1、介质温度满足-20°C-120°C。
3.6.2、电机效率达到GB18613-2012标准2级标准要求。
3.6.3、电机绝缘材料达到H级绝缘、耐温200°C要求。
3.6.4、电机电磁线达到200度等级铜漆包线要求。
3.6.5、电机导磁材料为无取向冷轧硅钢片B50W350,且绝缘涂层达到H级要求3.6.6、轴承质量达到德国原装低噪音轴承标准要求。
3.6.7、电机转子铸铝材质达到99.99%纯铝要求,且加工尺寸精度公差≤4um3.6.8、电机外壳及水泵铸造件达到150小时连续盐雾试验无生锈标准要求。
3.6.9、电机转子校平衡达到G1.0标准要求。
3.6.10、电机斜槽率标准为1槽。
3.6.11、电机气隙长度标准达到0.5mm。
3.6.12、水泵采用原装进口集成式机械密封,本体要求采用316不锈钢。
3.6.13、水泵O型圈材质为氟橡胶材料。
3.6.14、水泵锁紧螺钉材质要求为INCONEL材料。
3.6.15、水泵动静环材质标注为碳化钨、碳化硅材料。
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技术

管网准用“无负压给水设备”技术条件的研究无负压(管网叠压)给水设备是指管网直接串联水泵增压供水的供水方式所采用之设备。
在城镇公用管网上直接装泵抽水一直是供水系统的禁区。
其理由:首先是在管网供应能力不足时,个体的超量取水会使管网节点或管段压力下降而影响其它用户的用水安定性。
另外,允许用户自由地装泵“入网”有可能带来管网运行安全和水质安全的隐患。
无负压给水设备正式投向市场已有七、八年的时间。
由于管网直接增压方式具有节能、节水、省地、省材的优点,特别是因其减少或根除水体二次污染,保障水质卫生安全的特点,而深受业界﹑用户的关注和市场的欢迎,进而推动了该项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可以认为该项技术已发展到了具有理论上的说服力和实践证明力的较成熟阶段。
已经有条件在较大范围试用和推广使用。
推广“直供水”技术和应用“无负压给水设备”的主体应该是管网一方,即城镇供水系统。
因而,管网准用条件是该项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广度和深度的决定性因素。
而如何结合自己城市和供水系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规范、便于操作的“准用条件”是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1.管网供水能力和取水流量的限定1.1管网能力的限制条件为了限制无负压给水设备超过管网能力取水而使管网压力下降,一些城市在“试用”、“准用”或“技术要求”等文件中,提出了各种限制条件,例如:●市政管网管径为300mm时吸水管管径不大于100mm(管径限制)。
●直接加压设备吸水管流速大于1.5m/S(流速限制)。
●单套设备的额定供水量不得大于32 m3/d(装机容量限制)。
●供水小区总建筑面积不得大于20万㎡(建筑面积限制)。
●利用管网压力不得大于0.12MPa(取水管路压降限制)。
●水泵吸入口压力低于0.2MPa时自动停泵(水泵吸水口压力限制)。
●管网压力应大于或等于0.22MPa(管网压力限制)。
●使用该设备对自来水管网串接处产生的压降应小于0.01~0.02 MPa(管网压降限制)。
●市政供水管网口径应大于或等于DN300,楼前供水干管管径应大于DN150(管网管径限制)。
给排水无负压选泵计算方法

无负压供水设备选型
1、无负压设备供水范围为14#、15#、16#楼7层用户
2、计算(%)3600
2.010000⋅⋅⋅=T N mk q U g h αc 对应于不同0U 的系数
式中:
0U -- 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0q -- 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额,取q0=240L/人d
m-- 每户用水人数
Kh-- 小时变化系数
Ng-- 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
T-- 用水时数(h )
0.2-- 一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L/s )
计算得
一厨一卫户型U 0=3.04%
一厨两卫户型U 0=2.03%
加权平均值法计算得
U0=3.04*7(户数)*4(给水当量)+2.03*12*6/(7*4+12*6)=2.32 查《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附录E ,
采用内插法计算得设计秒流量Qg =2.26L/s=8.14m 3/h
室外采用DN50衬塑钢管Hs=Hf+Hj=1.3×1.34=1.74m
各单体引入管处所需压力32m
系统所需扬程为H=32+1.74=33.74m
本工程所选设备参考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产品型号为WMW10-0.4-2.2
流量Q=10m 3/h ,扬程H=40m ,功率 N=2.2kw(每台泵功率2.2 kw ,共两台,一用一备)。
无负压供水系统简介

无负压供水系统简介无负压压力叠加供水设备是最近几年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的新型供水设备.在高层建筑供水和自来水公司二次加压供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其特点及应用范围与传统的低位水池(水箱)供水方式进行比较,无负压压力叠加供水设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值得大力推广1、工作原理通过微机控制变频调速来实现恒压供水。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用水点工作压力,并时刻监测市政管网压力,当压力低于用户所需压力时,微机自动控制子变频器启动,调节水泵转速提高,直到管网压力上升到用户所需压力,并控制水泵以一恒定转速运行进行恒压供水。
当用水量增加时转速提高,当用水量减少时转速降低,时刻保证用户的用水压力恒定。
自来水的压力越低,水泵的转速越高;自来水的压力越高,水泵的转速越低。
当自来水的压力不小于用户所需的压力时,水泵停止运转。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充分利用自来水的原有压力,又保证了用户供水压力恒定。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微机时刻监测市政管网和系统压力,自动控制真空抑制器及稳流补偿器来抑制负压的产生,既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的压力,又不产生负压,不对市政管网产生任何不良影响,保证了用水的安全性。
无负压供水设备既能利用自来水管网的原有压力,又能动用足够的储存水量满足高峰期用水,且不会对自来水管网产生吸力。
二、适用范围1、新建小区或楼宇的生活供水2、水池供水系统的改造3、旧有变频、气压供水设备的改造4、一户一表改造的配套使用5、压力不足的自来水管网的接力增压三、产品的十大显著特点1、智能化稳流防负压,完全不影响市政管网传统无负压设备大多采用机械式呼吸阀来消除负压,消除动作滞后于形成动作;而WZGⅡ产品则采用真空抑制器及智能微机系统来抑制负压的形成。
真空抑制器是一组真空度检测及反馈的功能组件,系统通过该功能组件连续不断地检测流量平衡器内部真空度变量值,并将数据传送回微机,微机再通过变频器调节水泵的转速,使水泵的抽吸水量等于市政管的进水量,从而防止负压的产生。
建筑给排水知识:给水管网系统的类型[工程类精品文档]
![建筑给排水知识:给水管网系统的类型[工程类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467621e0740be1e650e9a87.png)
建筑给排水知识:给水管网系统的类型[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给水管系统主要有统一给水管系统、多水源给水管系统和不同输水方式的给水管系统三种类型。
1.统一给水管系统:根据向管供水的水源数目,统一给水管系统可分为单水源给水管系统和多水源给水管系统两种形式。
(1)单水源给水管系统:即只有一个水源地,处理过的清水经过泵站加压后进入输水管和管,所有用户的用水来源于一个水厂清水池(清水库),较小的给水管系统,如企事业单位或小城镇给水管系统,多为单水源给水管系统,系统简单,管理方便。
(2)多水源给水管系统:有多个水厂的清水池(清水库)作为水源的给水管系统,清水从不同的地点经输水管进入管,用户的用水可以来源于不同的水厂。
较大的给水管系统,如中大城市甚至跨城镇的给水管系统,一般是多水源给水管系统。
多水源给水管系统的特点是:调度灵活、供水安全可靠(水源之间可以互补),就近给水,动力消耗较小;管内水压较均匀,便于分期发展,但随着水源的增多,管理的复杂程度也相应提高。
2.分系统给水管系统:分系统给水管系统和统一给水管系统一样,也可采用单水源或多水源供水。
根据具体情况,分系统给水管系统又可分为:分区给水管系统、分压给水管系统和分质给水管系统。
(1)分区给水管系统管分区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城镇地形较平坦,功能分区较明显或自然分隔而分区,如图1-7所示,城镇被河流分隔,两岸工业和居民用水分别供给,自成给水系统,随着城镇发展,再考虑将管相互沟通,成为多水源给水系统。
另一种是因地形高差较大或输水距离较长而分区,又有串联分区和并联分区两类:采用串联分区,设泵站加压(或减压措施)从某一区取水,向另一区供水;采用并联分区,不同压力要求的区域有不同泵站(或泵站中不同水泵)供水。
大型管系统可能既有串联分区又有并联分区,以便更加节约能量。
(2)分压给水管系统:由于用户对水压的要求不同而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给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给排水知识:无负压供水设备技术要求[工程类精品文档]
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1、缓冲系统中的稳流罐耐压不低于水泵的最高扬程,按压力容器的标准制造,防止市政管的超压和水泵止回阀损坏引起稳流罐的破裂损坏。
2、稳流补偿器与市政管的连接不应采用并联式,否则容易造成稳流罐集气,为了避免水泵抽取汽水混合物而汽蚀或损坏机械密封、出口压力传感器传递信号失真,稳流补偿器应采用上进水、下出水方式,且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罐体中央部位。
稳流补偿器须设有清洗排污出口。
3、PLC应采用专门的恒压供水控制器,程序固化,参数可以轻松设定但又不能任意修改。
4、供货商应该提供易于更换配件的产品,即设备的易损件应该具有尽可能高的互换性和通用性,在当地市场可以方便的购买,以便降低设备的后期运营和维修成本。
如电机,应该采用国家标准中最为常用的Y系列电机,不提倡所谓的轴冷电机、水冷电机。
5、设备的负压控制方式即气压平衡方式应采用电磁比例和液位传感综合控制技术,要保证气源的可靠性、进出气的可控性、防止电气元件的频繁开关而烧毁。
6、考虑到水泵进口即市政管的压力波动,水泵应选用过载能力高的多级离心泵,在满足流量和扬程的情况下,应选用效率高、节能、环保的水泵。
供货商应考虑备用泵问题,设备配置的水泵须能互相备份,备用泵的功率应与最大一台工作泵相同。
7、双重的液位保护:市政管停水时,设备应具有无水保护,市政管供水时,应能自动重启;设备应具有单独的稳流罐液位连续显示系统,以便直观地观察稳流罐的液位,知道市政管是否处于缺流状态负压状态。
8、设备应具有外置的小流量保压装置;减少水泵的启动次数。
考虑到更换和可靠性,不允许与稳流罐做成一体的所谓稳流腔保压。
9、设备出口管路能保持恒压;设备自动运行,自动加减泵,无须专人值班;变频器依次控制每台泵,各泵循环变频运行,软起动,软停止,有效防止水锤现象,管路水流平稳,压力稳定;系统工作参数可人工现场设定;各泵互为备用,主泵故障时备泵自投;各泵具有定时交换功能,轮换运转,均衡使用时间,避免有的泵长期不用而锈死,有的泵始终运转而频繁更换其易损件;不用水时,设备具有休眠功能;系统具有过流,过载,过压,缺相,接地等保护功能。
10、设备应具有真彩触摸屏界面,触摸屏具有设备运行的组态显示:市政管的动态压力、出水口的动态压力、管超压报警、故障记录、每台泵的运行时间记录、设备运行动态演示等等。
设备参数的设定能完全在触摸屏上完成。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