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汉语言基础
第二章 汉语言基础(下)

(2)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例如:巨 匠、狐疑、欢迎、火热、雪白、笔直
(3)支配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 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又称动宾型。)例如:达标、避难、 管家、顺心、增收 (4)陈述型(前一词根表示陈述的对象,后一词根表示 对前一词根的陈述,又称主谓型。)例如:雪崩、心慌、 头痛、公有、自在 (5)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又称后补 型。)分补充型动词和补充型名词两种,例如:打倒、激 怒、看见、船只、房间、布匹
觚: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 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盛行于商代和西周。 觯: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尊而小,或有盖。盛行于中国商 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 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 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 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门阀: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 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 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 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 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直到唐代,门阀制 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语素如何确定? 思考:“驼绒”、“骆驼”是一个语素还是两个语 素? 替代法:如果两个字都可以用其他的字来替代且意 义不发生改变,则为两个语素,如果两个字中的任 意一个字不能用其他的字来替代,则它是一个语素。 (1)驼绒 平绒 呢绒 鸭绒 (2)驼绒 驼毛 驼峰 驼铃 “骆驼”中的“驼”不能被替换,说明“骆”不 能跟任何其他语素组合,它不具备语素的资格, “骆驼”只能算一个语素。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1. 汉字:汉字是中国的文字,是汉语的基础。
汉字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不同的字形构成。
2. 声调:汉语是音调语言,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声调的不同可以改变词义。
3. 词语:词语是汉语的基本单位,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具有独立意义。
4. 词类: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等。
5. 句子:句子是汉语中表达完整意思的基本单位,由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组成。
6.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7. 文体:文体是文学作品按照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特点划分的分类,如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8. 作者:文学作品的作者是创作该作品的人。
9. 作品:作品是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10. 评价: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审美价值、艺术水平、
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评价。
语文学科知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

第一章汉语言基础知识第一节汉语基本概念㈠六书(转注假借)㈡象形字-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㈢指事字-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㈣会意字-2个或2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㈤形声字-在前三个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复合成体,由形旁和声旁合成二、古代汉语基本原理㈠通假字1、通假字的概念-是在已有专用字的情况下不用专用字而临时借用来代替专用字的字2、通假的读音特点-因音通假,通假字要读以本字的今音3、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1a是古时用字异化现象b是属于历史的字形分歧范畴2a的借字和本字意义上没有必然的联系,b的古上字和今字有渊源3a的借字和本字在字形上没有或极少有相似之处,而b中的今字绝大部分是由古字分化出来,二者字形之间有联系4、通假字和假借的区别---1a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的借音表义,b是本无其字的借音表义2a产生在用字的过程中,是临时借用,是一种不必要的文字异化现象,b产生于造字过程中,是久假不归,是一种必要的记词手段3a借用要有严格的语境,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它才具有作为通假的音意关系。
而b不需要具体语境,形体和意义的结合关系是固定的,并且能通过借意派生新词㈡词类--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次的语法特点1、名词的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2、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及物动词的使动3、形容词的活用作动词名词使动意动㈢古今异义1、词义异同的情况1古今相同2古用今废词3古今意绝对不同4大多数词古今意有联系有区别2、古今词义的差别1意义的多少不同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3、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词义的缩小扩大转移㈣常见文言虚词的语法功能和意义1、代词(1)疑问代词人物处所(2)指示代词(3)人称代词(4)无定代词或莫(5)辅助性代词所+动。
者2、副词(时间范围程度情态语气否定指代性(相见))3、介词语法特点(1介词带宾语,有时宾语前置2古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大多可以省略但“于”不行3在语法功能上,“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但“于”字介词表时间处所意义是还可以作补语)以,因,为,与4、连词是把两个词或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虚词与以而则虽然5、助词1结构助词-之(定中之间主谓之间中心词补语之间主语和介宾结构之间宾语前置的标志)2句尾语气词也矣已耳焉乎邪哉㈤文言句式的语法功能和意义1、省略句2、倒装句3、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4、被动句㈥宾语前置的各种格式和语法条件等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莫我肯顾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沛公安在?3、介词宾语提前吾谁与归?4、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第二节现代汉语一、现代汉语基本原理㈠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上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汉语言各科基础

汉语言各科基础
一、标点符号的应用:
1、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语言单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些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的大句子叫做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词语:词和短语(词组)。
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2、用法:
,(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句号)。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精选3篇)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精选篇1)一.短时记忆如何变为长时记忆?依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人们的短时记忆只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储存一定量的事情,时间久了,新进的东西会挤走本来旧的内容,所以要将这种短时记忆转变成长时记忆,就必须采取滚车轮式背诵法。
即在一段时间内不断重复这项内容,做这项内容的频率逐渐减少,时间间隔逐渐增大。
二.复习时间不够怎么办?零碎时间,是你除了在书桌前洗漱,吃饭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里去听以前背诵了的专业课音频,听音频时脑子跟着它的节奏开展回顾,音频可以去喜马拉雅FM或者是荔枝电台上去搜索,或是听原本看的强化视频的声音,等于回顾的同时进行了再次强化。
听到自己回顾不出来或者跟原本的记忆有出入的地方,之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做好标注。
三.背书总是走神怎么办?站着朗读记忆法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因为这样读可以让我们做到专心致志。
走神甚至发呆是我们学习的非常大的一大杀手,有时候坐在书桌前“看”书,自己能把自己给催眠!四.知识点容易混淆怎么办?在一天背诵任务结束之后,在晚上抽时间把今天所背内容的框架写在纸上,之后的细节就在口头上进行回顾,若回忆不出来,则在框架后做好标记,提醒自己这是需要注意的点。
今天看过这么多的关于记背的建议,希望能给目前背书背得焦灼的学弟学妹们一些鼓励,希望你们都能在剩下的备考时间里,稳住!多背!背得滚瓜烂熟!不就是背书么,你可以的,加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精选篇2)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京 )语音为标准音。
2.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汉语在语法上的特点是( 缺乏形态) 。
3.现代汉语方言中,粤方言的代表话是(广州话 ) 。
4.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是( 北方方言/官话) 。
5.元音与辅音的区别是(气流在声道中是否受到阻碍 ) 。
6.普通话声母j、q、x从发音部位上看属于(舌面音 ) 。
7.同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类型单位是(音位) 。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部分习题答案

《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言语是×.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语言是一种×.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民族共同语×. 民族交际语×. 国际交际语□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混合×. 融合×. 分化×. 整化□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被压迫的阶层第二章语音□声调决定于√.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质□[p、tʻ、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清音×. 不送气√. 塞音×. 擦音□舌尖后浊擦音是×. [x] ×. [b]√. [ʐ] ×. [z]□[tA](大)是√. 开音节×. 闭音节×. 元音首音节√. 辅音首音节□[ɕɤɛ](血)中的[ɛ]是×. 起音√. 领音×. 收音□[kai51](盖)中的[i]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辅音□普通话[ɕin55kʻu214](辛苦)快读是[ɕiŋ 55kʻu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fən214pi214]快读是[fəm35pi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tou51fu214](豆腐)快读是[tou51f]这种现象是×.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第三章语义□________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的作用下,内部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
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

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第一章:引言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文化则是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和,两者在交流与传递中密不可分。
在中国,汉语言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庞大的语言系统、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深刻的文化精神,使其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语言之一。
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是对汉语言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和传承,对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汉语言文化的基础与特点汉语的演变历史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变迁,形成了今天的汉语言文化体系。
汉语拥有巨大的词汇量和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词汇的多样性,同时也从形式、音、义等方面体现出来。
它的特点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各种文化形式的发展,如书法、音乐、建筑、绘画等。
第三章:汉语言文化教育的现状随着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汉语言文化教育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目前汉语言文化教育普及和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些课程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实践性等问题亟待解决。
第四章: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包含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的研究。
在语言方面,主要是研究汉语词汇、语法、语音等语言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其教学方法。
在文化方面,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绘画、建筑、音乐等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合到语言教学中去。
此外,研究方法方面,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文献分析等方法,以全面了解和探究汉语言文化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五章: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的意义和影响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汉语言文化广泛传播,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它也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在世界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化教育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平等,充分展示中国特色文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第六章:总结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汉语言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呈现,是促进中国中华文化发展和全球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目录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目录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目录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汉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汉语言的学习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论文将以汉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汉语言教育的历史与现状1.1 汉语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汉语言教育的特点- 现代汉语言教育的发展历程1.2 汉语言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汉语言教育的国内外现状-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第二章:汉语言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2.1 汉语言本科教育的基本课程- 汉语基础课程- 汉语口语与听力课程- 汉字与阅读课程- 汉语写作与翻译课程2.2 汉语言本科教育的专业选修课程- 汉语语言学- 汉字文化-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第三章:汉语言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策略3.1 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比较- 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与局限- 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与优势3.2 互联网技术在汉语言教育中的应用- 在线学习平台与资源- 移动应用程序的发展与应用第四章:汉语言本科教育的评估与质量保证4.1 教学评估的重要性与方法- 评估的目的与意义- 评估方法的选择与应用4.2 汉语言本科教育的质量保证- 教师培训与素质提升- 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结论汉语言本科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对汉语言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评估与质量保证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语言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提高汉语言本科教育的质量,为培养更多具有汉语言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李晓明. (2017). 汉语言本科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外语与外语教学, 38(3), 45-52. - 陈华. (2019). 汉语言本科教育的质量保证与评估. 语言教学与研究, 41(2), 32-39.- 王丽娟. (2016). 汉语言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汉语学习, 38(4), 56-6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㈢外来词
也叫借词,是从别的民族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 纯音译——如“迪斯科”、“巧克力”、“沙 龙”、“哈达”、“坦 克”、“吉他” 幽默、 维他命、敌杀死、可口可乐等; 音义兼译——如 “卡车”、 “艾滋病”、“因 特网”“ 啤酒” 直接借用——借形词,日语词 如“场合”、 “手续”、“广场”、场合、绝对、相对、优 点、缺点、时间、空间、科学、社会、斗争、 方程式、恒等式”等。
一些古语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不同义词,我们可以根据 表达需要恰当选用古语词。
例 “伉俪/夫妻、干戈/战争、欣忭/喜悦、遐迩/远近、匡 缪/纠错”等等。
一些古语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它们又有 自己独特的表达作用。这时可以直接使用古语词。 例 纨绔: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 子,借指 富贵人家的子弟。 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龃龉: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jǔyǔ 涓滴:极少量的水,比喻极少量的钱或物 觊觎 罹难 邂逅
来自神话寓言和史实轶闻 如“精卫填海”《山海经》“愚公移山”《列 子· 汤问》 “庖丁解牛”《庄子》“滥竽充数” “刻舟求 剑”(《吕氏春秋· 察今》) “四面楚歌”《史记· 项羽本纪》“夜郎自大” 《汉书· 西南夷传》 “破镜重圆”(孟启《本事诗· 情感》等等。
• 源自诗文语句 • “明日黄花”,出自苏轼诗“相逢不用忙 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原指重阳节过 后,菊花就要枯萎,不再值得赏玩。“明 日”指重阳节的第二天。后来就喻过时的 事物(昨日黄花对否?) “兢兢业业”(《诗经· 大雅· 云汉》) “发号施令”(《尚书》)‘“虎视眈眈” (《周易》)、“专心致志”(《孟子。 告子上》)、“动辄得咎”(韩愈《进学 解》)等。
• 想一想:上述词语分别属于哪一类连绵词?
双声
突……
吩咐
踊跃 蟑螂
蝴蝶
忐忑 玫瑰
鹦鹉
伶俐
唐
叠韵词 非双声叠韵
阑干……
跋扈……
⑵迭音词(叠音) 迭音词是由某一音节重复出现构成的词,其中的 每一音节都不单独表示意义,重迭后才整体地 表示一个意义。如:孜孜、侃侃、洋洋、绰绰、 冉冉、津津、区区、鼎鼎、栩栩、猩猩、姥姥 等。 举例:饽饽 淙淙 潺潺 绰绰 碌 碌 落落 靡靡
也有不少成语是改造经过成为四字格的。 如“尽善尽美”,来自《论语》《子谓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短兵相接”,来自《楚辞· 九歌· 国殇》“车错 毂兮短兵接”; “后来居上”,来自《史记》“陛下用群臣如 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投鼠忌器”,《汉书· 贾谊传》“欲投鼠忌 器”; “大块文章”,来自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kuài假我以文章” 等等。(大块:大地、大自然;文章:错综的花纹,华
• 四、同义词与反义词
(一)同义词 1、同义词的概念
2、同义词的分类
3、同义词的作用 补充:⑸极大地丰富了构词手段 根据一组同义词中语义的相关程度,可把同义词分 为等义词和近义词。
(二)反义词 1、反义词的概念
2、反义词的类型
3、反义词的作用
绝对反义词也叫矛盾反义词,他们在性质上 完全互相排斥,没有中间状态 如:战争——和平,主观——客观,生存— —死亡,动——静,曲——直,男——女。 相对反义词也叫对立反义词,它们之间有中 间状态 如:开头——结尾,先进——落后,黑夜— —白天,伟大——渺小
骨肉 领袖 反正
2)偏正型:意义上以后一个语素为主 热销 精选 合击 狐疑 雪白 笔直 蜡黄 3)补充型:后一个语素对前一个语素起补充说明 马匹 纸张 枪支 打倒 看见 4)动宾型(支配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个词根表 动作所支配的对象 理发 站岗 避讳 挂钩 起草 吃醋 5)主谓型(也叫陈述型) 霜降 自动 月亮 肉麻 眼花 性急
⑷拟声词 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摹声词,是对自然音响 的模拟。如:知了、乒乓、劈啪、滋滋、 哎哟、滴滴嗒嗒、嘻嘻哈哈 叮当 哗啦 扑 通 滴答 喀嚓 轰隆等。
(二)合成词
1、复合式
1)联合型(并列型)
同义词根
道路 领导 喜悦 孤独 土地 矛盾
动静 缓急 好歹 国家 质量 窗户
反义词根,新义
只保留一个词根义 相关词根,新义
⑵基本义(教材归为引申义)
在某一历史阶段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意义。 例如:“练”的本义是指“一种白色的丝织品”,而现代汉 语中“练”的基本义是“练习” “城”的本义是“城墙”,现代汉语中其基本义是“城市”。 “兵”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义是“士兵”,而它的本义却 是“兵器,武器“。
⑶引申义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引申义强调的是 相关性。 如:笔杆子,笔的手抓部分——笔——能写文章的 人 “冷场”,本义指“戏剧、曲艺等演出时因演员迟 到或忘记台词造成的局面”,由这个“没有说话” 的本义引申出了“开会没有人发言时的局面”。 比喻义:即借用词的一个义项来喻指与之无关的事 物。它源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如“皮毛”。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与修辞 上的比喻的区别:前者是词义固有的部分;后者 是临时的打比方,只适用于特定的场景。
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很多 都是自日本舶来。如服务、组织、纪律、 政治、革命、政府、党、方针、政策、申 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等等, 实际上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还有像 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健康、社会主 义、资本主义、法律、封建、共和、美学、 文学、美术、抽象、证券、刺激、法人、 概念、会谈、细胞、系统、目的、综合、 克服、 ……数不胜数,来自日语。
②文言词 指的是古汉语里使用的词,这些词指称的现象、 观念,在现代生活中照样存在,现代汉语里 也有与它相对应的词语存在。如 余、吾——我 尔、汝——你 俾——使 曰——说 憩——休息 锲——雕刻 囹圄——监狱 罅[xià] 漏——缝隙 亦——也 岂——难道 俱——全;都
补充解释: 敬辞 :璧还(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 璧谢(退还原物并表示感谢,多用于辞谢赠品) 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光顾(称客人来 到) 阁下(对对方的敬称) 玉成(请对方 成全) 府上(称对方的家或老家) 惠赠(指对方赠 予)等 谦辞 :舍下(指自己的家) 拙笔(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犬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 愚见(指自己的意见)
另:杯具、hold住、给力、白富美等
㈤专业词语
包括专门术语和行业语。
补充:《从神人神语hold住说起》
——2011网络热词 • • • • • 1、hold住 2、碉堡了 3、伤不起 4、我勒个去 5、轻度 • • • • • 6、妥妥的 7、好淫 8、笑屎了 9、毛线 10、你妹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要是分先后的话这货也伤不起啊, 你妹我也伤不起啊,我勒个去,我觉得以上的货都碉堡了, 我快笑屎了。我知道你能HOLD住,HOLD住个毛线,我知道 你只是轻度地HOLD不住了。现在一切都妥妥的,都用上了,除开 好淫,不解释。 ——以上见《长沙晚报》2011.10.10
五、特殊词语
(一)古语词
①历史词
历史上的事物、现象或观念,一般包括古器物 名称、古典章制度名称、古官职名称、古人名、 古地名等。 这些现象现在已不复存在,只在一 些叙述历史事实的作品里或者学术著作中出现。 如“天子”、“社稷”、“太守”、“可 汗”、“鼎”、“干戈”、 “耒耜”(古代农 具)等。 补充:孝廉(古代选拔人才的科目)、稽首 (古代的一种礼节)、禅让(古代帝王把帝位让 给别人)、髡(kūn古代剃去的男子头发的刑 罚)、
思考:《荷塘月色》如果去掉叠音词效果?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
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⑶译音词 译音词即完全记录外语词语读音的外来词, 译音词中的每个音节都只单纯地记录声音, 不单独表意。如:刹那、逻辑、坦克、沙 发、白兰地、巧克力、肯德基、罗曼蒂克、 可口可乐、奥林匹克等。(葡萄 苜蓿 菩萨)
3.重叠式 由相同的词根相迭构词的构词方式。如: 爸爸 叔叔 弟弟 哥哥 星星 乖乖 宝宝
注意与单纯词中的叠音词区分开来 下列词语哪些是单纯词的叠音词,哪些是合 成词? 猩猩 依依 霏霏 仅仅 狒狒 偏偏 星星 (叠音词:狒狒 猩猩 霏霏)
三、词的意义 1、单义词 2、多义词 ⑴本义
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原始意义 ) 如:“兵”的本义是“兵器、武器”;“解”的本义是“分 割动物的肢体”
二、词的构成 构成要素 词根: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 词缀:加在词根上面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 (一)单纯词 1、单音节单纯词 2、多音节单纯词
⑴连绵词(联绵) 它是一种特殊的双音节单纯词,由两个音节连缀成 义,不能拆开来理解。它有两个字但只有一个语 素。加强了汉语的音乐性。连绵词不能就字面进 行解释。如:蜘蛛、秋千、唐突、琵琶、坎坷、 崎岖;馄饨、螳螂、徘徊、怂恿、盘旋、窈窕; 蝴蝶、嘀咕、牡丹、芙蓉、蝌蚪等。
牛不相及”“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识庐山真面目”“百尺竿头,更进 一步”、“树欲静而风不止”、“一言以蔽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既来之,则安之” 。
•
补充:成语的来源 主要有以下类型: ⑴史实轶闻,如:四面楚歌、完璧归赵、负 荆请罪、破釜沉舟、草木皆兵。 ⑵神话寓言,如:刻舟求剑、画龙点睛、自 相矛盾、滥竽充数、愚公移山、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⑶诗文语句。如:舍生取义、门庭若市、短 兵相接、老骥伏枥。 ⑷口头俗语。如:白纸黑字、呆头呆脑、七 手八脚、狼子野心。
六、熟语 (一)成语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定型的固定短语。 特点(1)意义的完整性。成语的意义常常不等于语素意义的简 单相加,而是含有比喻、引申等意义,具有整体的意义,如 “瓜田李下”“九牛一毛” “画蛇添足”, (2)结构的定型性。 不能随意增加、减少或改变某个成 分。 一般体现为四字格的形式。 三字格: 如“莫须有、破天荒、安乐窝、步后尘、执牛耳”, 超过四字的成语: 如“五十步笑百步” “化腐朽为神奇” “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