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提高专练
备战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1.2ClO 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为了运输和贮存便利常将其制成2NaClO 固体,模拟工业上用过氧化氢法制备2NaClO 固体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2ClO 熔点-59℃、沸点11℃、22H O 沸点150℃A 中的化学方程式:32224222422NaClO H O H SO 2ClO O Na SO 2H O ++=↑+↑++(1)3NaClO 放入仪器A 中,仪器B 中的药品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如果仪器B 改成分液漏斗,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
(2)C 装置有明显缺陷,请绘出合理的装置图(标明气流方向)__________。
(3)向A 装置中通入空气,其作用是赶出2ClO ,然后通过C 再到D 中反应。
通空气不能过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通空气也不能过慢原因是__________。
(4)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
a.降低2NaClO 的溶解度b.减少22H O 的分解c.使2ClO 变为液态d.加快反应速率(5)写出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2H O 在反应起到__________作用。
假设在反应中消耗掉22H O a g 则有__________mol 电子转移。
【答案】H 2O 2 液体无法顺利滴落 空气流速快时,2ClO 不能被充分吸收 空气流速过慢时,2ClO 不能及时被移走,浓度过高导致分解 abc2ClO 2+H 2O 2+2NaOH=2NaClO 2+O 2↑+2H 2O 还原剂 a/17【解析】【分析】氯酸钠(NaClO 3)在酸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生二氧化氯,ClO 2与氢氧化钠溶液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O 2,NaClO 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通过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晶体NaClO 2•3H 2O 。
备战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1.2ClO 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为了运输和贮存便利常将其制成2NaClO 固体,模拟工业上用过氧化氢法制备2NaClO 固体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2ClO 熔点-59℃、沸点11℃、22H O 沸点150℃A 中的化学方程式:32224222422NaClO H O H SO 2ClO O Na SO 2H O ++=↑+↑++(1)3NaClO 放入仪器A 中,仪器B 中的药品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如果仪器B 改成分液漏斗,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
(2)C 装置有明显缺陷,请绘出合理的装置图(标明气流方向)__________。
(3)向A 装置中通入空气,其作用是赶出2ClO ,然后通过C 再到D 中反应。
通空气不能过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通空气也不能过慢原因是__________。
(4)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
a.降低2NaClO 的溶解度b.减少22H O 的分解c.使2ClO 变为液态d.加快反应速率(5)写出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2H O 在反应起到__________作用。
假设在反应中消耗掉22H O a g 则有__________mol 电子转移。
【答案】H 2O 2 液体无法顺利滴落 空气流速快时,2ClO 不能被充分吸收 空气流速过慢时,2ClO 不能及时被移走,浓度过高导致分解 abc2ClO 2+H 2O 2+2NaOH=2NaClO 2+O 2↑+2H 2O 还原剂 a/17【解析】【分析】氯酸钠(NaClO 3)在酸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生二氧化氯,ClO 2与氢氧化钠溶液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O 2,NaClO 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通过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晶体NaClO 2•3H 2O 。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碘酸钾(3KIO)是重要的微量元素碘添加剂。
实验室设计下列实验流程制取并测定产品中3KIO的纯度:其中制取碘酸(3HIO)的实验装置见图,有关物质的性质列于表中物质性质HIO3白色固体,能溶于水,难溶于CCl4KIO3①白色固体,能溶于水,难溶于乙醇②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氧化反应:ClO-+IO3-=IO4-+Cl-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参加反应的盐酸所表现的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B中所加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3)分离出B中制得的3HIO水溶液的操作为____________;中和之前,需将HIO3溶液煮沸至接近于无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避免降低3KIO的产率。
(4)为充分吸收尾气,保护环境,C处应选用最合适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5)为促使3KIO 晶体析出,应往中和所得的3KIO 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
(6)取1.000g 3KIO 产品配成200.00mL 溶液,每次精确量取20.00mL 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KI 溶液和稀盐酸,加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4mol/L 223Na S O 溶液滴定。
滴定至终点时蓝色消失(2--2-22346I +2S O =2I +S O ),测得每次平均消耗223Na S O 溶液25.00mL 。
则产品中3KIO 的质量分数为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还原性、酸性 22235CI +I +6H O==2HIO +10HCl 充分溶解2I 和2Cl ,以增大反应物浓度 分液 除去2Cl (或-ClO ),防止氧化3KIO C 乙醇(或酒精) 89.5%。
【解析】【分析】装置A 用于制取Cl 2,发生的反应为:KClO 3+6HCl(浓)=KCl+3Cl 2↑+3H 2O ,装置B 中发生的是制取HIO 3的反应,装置C 为尾气处理装置,既要吸收尾气中的HCl 和Cl 2,还要防止倒吸。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反应,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帮助大家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题目一:1.化学方程式:Mg + 2HCl → MgCl2 + H2此反应中,哪个是还原剂?哪个是氧化剂?解析:在该化学方程式中,Mg被氯化氢(HCl)氧化生成氯化镁(MgCl2),因此Mg是氧化剂;氯化氢(HCl)则被Mg还原生成氢气(H2),因此HCl是还原剂。
题目二:2.化学方程式:2Fe + 3Cl2 → 2FeCl3此反应中,哪个是还原剂?哪个是氧化剂?解析:在该化学方程式中,氯气(Cl2)被铁(Fe)氧化生成三氯化铁(FeCl3),因此Cl2是氧化剂;铁(Fe)则被氯气(Cl2)还原,因此Fe是还原剂。
题目三:3.化学方程式:2H2S + O2 → 2H2O + 2S此反应中,哪个是还原剂?哪个是氧化剂?解析:在该化学方程式中,氧气(O2)被硫化氢(H2S)氧化生成水(H2O)和硫(S),因此O2是氧化剂;硫化氢(H2S)则被氧气(O2)还原,因此H2S是还原剂。
题目四:4.化学方程式:2KBr + Cl2 → 2KCl + Br2此反应中,哪个是还原剂?哪个是氧化剂?解析:在该化学方程式中,氯气(Cl2)被溴化钾(KBr)氧化生成氯化钾(KCl)和溴(Br2),因此Cl2是氧化剂;溴化钾(KBr)则被氯气(Cl2)还原,因此KBr是还原剂。
题目五:5.化学方程式:Fe2O3 + 3CO → 2Fe + 3CO2此反应中,哪个是还原剂?哪个是氧化剂?解析:在该化学方程式中,一氧化碳(CO)被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生成铁(Fe)和二氧化碳(CO2),因此CO是氧化剂;三氧化二铁(Fe2O3)则被一氧化碳(CO)还原,因此Fe2O3是还原剂。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概念,并掌握如何判断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位置。
氧化还原反应课后练习课件

前后有变化。
2.下列实验或操作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 是( )
A.分离、提纯 NaCl 与 KNO3 混合物中的 KNO3 B.将 NaCl 溶液蒸发、结晶转变为 NaCl 固体 C.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 D.实验室利用 KMnO4 制备氧气
解析 A、B、C 三个选项的实验或操作过程中均未发 生化学反应,D 选项中反应物 KMnO4 中锰和氧元素化合价 发生变化。
3.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 C.H2+CuO==△===Cu+H2O D.2H2O=电==解==2H2↑+O2↑
解析 H2S 中-2 价的硫升高到 0 价,SO2 中+4 价的 硫降低到 0 价,是不同物质中同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 应。
解析 得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失电子的物质发 生氧化反应。
知识点 3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8.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表示不正确的 是( )
解析 在反应 2Na+S==△===Na2S 中,Na→Na2S,钠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S→Na2S,硫元 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 项不正确。
7.有反应:Fe2O3+2Al=高==温==Al2O3+2Fe。 (1)___A_l____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升 高 , 则 该 元 素 的 原 子 ___失__去___电子,被__氧__化____(填“氧化”或“还原”);而 ___F_e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的原子___得__到___电 子,被__还__原____(填“氧化”或“还原”)。 (2)该反应中 Fe2O3 发生了__还__原____反应,Al 发生了 __氧__化____反应。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阳极泥处理后的沉渣中含AgCl,工业上可用Na2SO3溶液作浸取剂浸出回收。
某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过程。
已知:i.25o C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AgCl 1.9×10–4 g;Ag2SO3 4.6×10–4 g;Ag2SO40.84 g。
ii.25o C时,亚硫酸钠溶液酸化过中含4S+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如图所示。
Ⅰ.浸出氯化银取AgCl固体,加入1 mol/L Na2SO3溶液作浸取剂,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浸出液(pH=8),2SO- [Ag(SO3)2]3– + Cl–。
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AgCl +23(1)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gCl溶解的原因是___。
Ⅱ. 酸化沉银(2)经检测,沉淀m为AgCl,则溶液m中含4S+微粒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3)探究沉淀n的成分。
①甲同学认为沉淀n一定不含Ag2SO4,其依据是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沉淀n可能含Ag2SO3,进行实验验证。
i. 本实验设计的依据是:Ag2SO3具有________性。
ii. 乙同学观察到________,得出结论“沉淀n不含Ag2SO3”。
③丙同学从溶液n的成分角度再次设计实验证明沉淀n不含Ag2SO3。
i. 本实验设计的依据是:若沉淀n含Ag2SO3,则溶液n中含1Ag+微粒的总物质的量___(填“>”、“=”或“<”)Cl–物质的量。
ii. 结合实验现象简述丙同学的推理过程:____。
Ⅲ.浸取剂再生(4)溶液m经处理后可再用于浸出AgCl,请简述该处理方法____。
【答案】AgCl(s)Ag+(aq)+ Cl-(aq) ,Ag+与SO 32- 结合生成[Ag(SO3)2]3–,促进AgCl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HSO3- Ag2SO4的溶解度远大于AgCl或Ag2SO3,溶液中Ag+ 的浓度很小还原b.中清液的颜色与..,均为浅紫色溶液< e中无沉淀生成,说明清液中没有Cl-,则.......c.相同溶液n中加入稀硝酸使[Ag(SO3)2]3–全部转化为Ag+,Ag+将Cl–全部沉淀,由此可知溶液n中含Ag元素的微粒总物质的量不小于n(Cl–) 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10【解析】【分析】I、(1)利用平衡移动的知识答题即可;II、(2)生成沉淀m时,溶液m的pH为5,观察图像,可以得知HSO3-的物质的量分数占100%;(3)①溶液中Ag+的浓度很小,而Ag2SO4的溶解度较大,故不会形成Ag2SO4沉淀;②依据Ag2SO3的还原性答题;③e中无沉淀生成,说明清液中没有Cl-,则溶液n中加入稀硝酸使[Ag(SO3)2]3–全部转化为Ag+,Ag+将Cl–全部沉淀,由此可分析出溶液n中含Ag元素的微粒总物质的量不小于n(Cl–);III、(4)m溶液中的溶质为NaHSO3,浸取剂为Na2SO3溶液,需要加入NaOH溶液将NaHSO3转化为Na2SO3。
氧化还原反应专项训练

氧化还原反应专项训练氧化还原反应专项训练,这可真是个硬骨头,就像一座难爬的山,不过爬上去了那风景可不得了。
我在实验室里,周围摆满了瓶瓶罐罐,各种化学试剂五颜六色的,像彩虹掉进了屋子。
那些做实验的学生,穿着白大褂,戴着护目镜,乍一看都分不清谁是谁。
有个小瘦子,眼睛滴溜溜转,他一边摆弄着试管,一边嘟囔:“这氧化还原反应,咋就这么绕呢?” 旁边的胖墩儿接话了,“就是,一会儿化合价升,一会儿降的,跟坐过山车似的。
”咱就说这专项训练,得从基础抓起。
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化合价那是重中之重。
我在黑板上写那些元素的化合价,写得手都酸了。
学生们在下面记,有的皱着眉头,那眉头皱得像麻花,估计是在心里骂这化合价太烦人。
我就喊:“都好好记啊,这就是钥匙,没这钥匙,氧化还原的门你别想打开。
”做练习题的时候,那场面就像打仗。
教室里安静得很,只有写字的沙沙声。
突然,有个学生喊:“老师,这题我咋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啊?” 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没搞清楚电子得失。
我就给他讲:“你就看啊,得电子的是氧化剂,像个贪心的家伙,把电子都抢过来,失电子的就是还原剂,大方得很,把电子送出去。
” 那学生听了,眼睛一亮,好像明白了。
还有啊,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里也不少见。
我跟学生们说:“你们看那铁生锈,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铁那家伙本来好好的,结果氧气跑来捣乱,把它氧化了,最后变得锈迹斑斑,多可怜。
” 学生们听了都笑,好像突然觉得这反应没那么讨厌了。
这氧化还原反应专项训练啊,得带着学生们一点点摸索,就像在黑暗里找宝藏,找到了那就是他们的宝贝,能在化学的世界里闯荡了。
备战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1.常温下,三硫代碳酸钠(Na 2CS 3)是玫瑰红色针状固体,与碳酸钠性质相近。
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三硫代碳酸钠的性质并测定其溶液的浓度。
实验一:探究Na 2CS 3的性质(1)向Na 2CS 3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
(2)向Na 2CS 3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 4溶液,紫色褪去。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
实验二:测定Na 2CS 3溶液的浓度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取50.0mLNa 2CS 3溶液置于三颈瓶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入足量2.0mol/L 稀H 2SO 4,关闭活塞。
已知:Na 2CS 3 + H 2SO 4=Na 2SO 4+ CS 2 + H 2S↑。
CS 2和H 2S 均有毒。
CS 2不溶于水,沸点46℃,密度1.26g/mL ,与CO 2某些性质相似,与NaOH 作用生成Na 2COS 2和H 2O 。
(1)盛放碱石灰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C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K ,再缓慢通入N 2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
(4)为了计算Na 2CS 3溶液的浓度,对充分反应后B 中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8.4g 固体,则三颈瓶中Na 2CS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答案】CS 32- +H 2O ⇌HCS 3-+OH - S 干燥管 CaO 和NaOH CS 2 +2OH - =COS 22-+H 2O 将装置中残留的的H 2S 、CS 2全部排入后续装置中,使其被完全吸收 1.75mol/L【解析】【分析】实验一:(1)Na 2CS 3的水溶液中加入酚酞变红色,说明Na 2CS 3是强碱弱酸盐;(2)根据Na 2CS 3中元素化合价是否是该元素的最高价态来进行判断;实验二:(1)根据仪器的图形判断仪器的名称;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2)A 中生成的CS 2可与NaOH 作用生成Na 2COS 2和H 2O ;(3)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k ,再缓慢通入热N 2一段时间是把生成的硫化氢和二硫化碳全部赶入后面装置完全吸收;(4)当A 中反应完全后,打开K 缓慢通入热N 2一段时间,然后对B 中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8.4g 黑色固体,n (CuS)=96g 8.4g /mol=0.0875mol ,根据关系式Na 2CS 3~H 2S ~CuS 得n (Na 2CS 3)=n (CuS)=0.0875mol ,根据c =n V 计算A 中Na 2CS 3溶液的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提高专练班级姓名1. [2012·江苏化学卷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 2+6OH-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NH4++OH -NH3↑+H2O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Ag++NO↑+H2O2. [2012·江苏化学卷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3. [2012·海南化学卷3]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A. HCl、CuCl2、Ba(OH)2B. NaOH、CuSO4、H2SO4C. NaOH、H2SO4、Ba(OH)2D. NaBr、H2SO4、Ba(OH)24. [2012·海南化学卷6]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mL的0.100 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A. MB. M2+C.M3+ D. MO2+5.[2012·安徽理综化学卷10]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6. [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2e F + 3Al + C l O - Cl -B K +2Cu + OH - 3NO - C 4NH + Na + Br - 24SO - D 2Mg + H + 23S i O - 24SO -7.[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1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8. [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 .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 2C .某溶液中加入CCl 4,CCl 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 .某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9、(08全国Ⅰ卷)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 2)制备KMnO 4,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 和KClO 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 2MnO 4)和KCl :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 2MnO 4转化为MnO 2和KMnO 4;滤去MnO 2沉淀,浓缩滤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 4。
请回答:(1)软锰矿制备K 2MnO 4的化学方程式是 。
(2)K 2MnO 4制备KMnO 4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若用2.5g 软锰矿(含MnO 2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KMnO 4的理论产量。
(4)KMnO 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 2C 2O 4反应生成Mn 2+和C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上述制得的KMnO 4产品0.165g ,恰好与0.335g 纯Na 2C 2O 4反应完全,计算该KMnO 4的纯度10、(2011上海24)雄黄(As 4S 4)和雌黄(As 2S 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 As 2S 3和SnCl 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 4S 4和SnCl 4并放出H 2S 气体。
若As 2S 3和SnCl 2正好完全反应,As 2S 3和Sn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吸收。
(3)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 10H++ 10NO3—=2H3AsO4+ 3S+10NO2↑+ 2H2O 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选填编号)。
a.小于0.5 mol b.等于0.5 mol c.大于0.5mol d.无法确定11. [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26](15分)大气中SO2和NO 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Mg2+、NH4+、Cl-、SO32-、SO42-、NO3-和NO2-等。
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试液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酸化后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第三份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第四份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
已知:K sp(Ag2SO4) = 1.20×10-5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说明其不存在的理由:。
(2)写出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Cl-:。
(4)该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 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再喷射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
说明NO的作用:。
1、C 解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
A.一定要注意酸性溶液中不能出现OH -。
B.NH 4HCO 3溶液HCO 3-也能与NaOH 反应。
C.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只能酸式盐。
D.得失电子不守恒。
【备考提示】高考常设置的错误形式有:离子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各物质化学式拆分错误;不符合“三个守恒”(质量、电荷、电子);不符合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反应环境与产物的矛盾;改写是否正确(注意区别胶体与沉淀);隐含的反应是否遗漏(生成物与反应物不共存、隐含的氧化性物质等);方程式与所给的“量”的条件是否切合“过量”,“适量”,“足量”,“少量”等解此类问题是应做到:注意“三看”:看反应环境,看操作顺序,看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
牢记“三查”:查物质是否能拆分成离子形式,查三个守恒,查阴阳离子的比例与它们形成化合物时的比例是否相同。
2、C 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
铝离子水解、胶体的吸附性、Fe 3+的氧化性、SO 2和Zn 的还原性等内容,看来高三一轮复习围绕课本、围绕基础展开,也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3、C 【解析】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则电解质所含的阳离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之前,阴离子不能是简单离子;电解HCl 的方程式为:2HCl ====电解Cl 2↑ + H 2↑,A 选项错;电解CuSO 4溶液的方程式为:2CuSO 4+2H 2O ====电解2Cu+2H 2SO 4+O 2↑,B 选项错;电解NaBr 的方程式为:2NaBr+2H 2O ====电解2NaOH+H 2↑+Br 2,D 选项错。
4、B 【解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计算:0.195g 锌粉(0.003mol)失去的电子为0.006mol ;MO 2+中M 的化合价为+5,设其降低为+x 价,则有:(5-x )×0.02×0.1=0.006,解得x =2,故B 选项正确。
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同时考查考生对简单实验的设计能力。
A 项,二者混溶,不可分液,需进行蒸馏操作,需用到蒸馏烧瓶、冷凝管等玻璃仪器;B 项,还需用到酸式滴定管(高中用:量筒)等玻璃仪器;C 项用试管、胶头滴管即可实现实验目的;D 项,制备、收集NH 3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大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
故C 项正确。
6、解析:A.Fe 2+和Cl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7、D 解析:A 关系不对,陈述Ⅱ是还原性。
B 二氧化硅不导电。
C 关系不对,陈述Ⅱ是吸水性8、A 【解析】: B 项,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C 项,应该是证明含有碘单质;D 项,不能排除SO 42-的干扰。
9、 (1)3MnO 2+6KOH +KClO 3高温 KCl +3K 2MnO 4+3H 2O 。
(2)3MnO 42-+4H +===MnO 2↓+2MnO 4-+2H 2O 。
(3)由上述的两个反应式可知:3MnO 2 ~ 2KMnO 487×3 2×1582.5g ×80% x261316 = 2g x,x =2.42g 。
(4)2KMnO 4+8H 2SO 4+5Na 2C 2O 4===K 2SO 4+2MnSO 4+5Na 2SO 4+10CO 2↑+8H 2O 。
(5)n(Na 2C 2O 4)=0.335g 134g ·mol -1=0.0025mol ,由上述的方程式可知n(KMnO 4)=0.001mol ,m(KMnO 4)=0.158g ,KMnO 4的纯度为:0.158g 0.165g×100%=95.76%。
10、 (1)1:1 (2)As 2S 3 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3)10mol 正极(4)a11、解析:(1)从酸雨中可能含有的离子分析,SO 3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因此酸性条件下SO 32-与NO 3-是不能共存的。
从浓缩后所得的4份试液进行的实验分析可知:第一份酸化后滴加适量的淀粉KI 溶液,呈蓝色,说明有NO 3―或NO 2-,(6I - + 2NO 3- + 8H + = 3I 2 + 2NO↑+ 4H 2O 或2NO 2-+ 2I ―+ 4H += I 2 + 2NO ↑+ 2H 2O );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说明有SO 42―;第三份滴加NaOH 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 4+;第四份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可能有Cl ―或SO 42―(生成AgCl ↓或Ag 2SO 4↓,均不溶于稀硝酸),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 4溶液,不褪色,说明没有NO 2-,否则NO 2-离子能与具强氧化性的酸性KMnO 4溶液反应,使KMnO 4溶液褪色(5NO 2- + 2MnO 4―+6H += 5NO 3―+ 2M n 2++ 3H 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