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遵守规则》参考教案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课题:第三课第2课时遵守规则规则:闭眼睛跑,谁先到达终点谁获胜!注:两位选手比赛,其中一位破坏规则,睁眼睛跑。
意图:游戏规则是闭眼睛跑,而其最终以为选手睁眼睛跑,老师故意而为之,设置此环节,从而让《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老师总结: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规则保障了自由。
学生思考:一方面是法律明文规定“礼让行人”,而另一方面又带来了斑马线上的乱象,出现了司机怨声载道,道路异常拥堵”问题的出现,让你对规则有什么认识?老师总结:规则存在不合理之处。
一、倡导行人在斑马线上靠右通行当前绿灯放行时,行人顺向通行、行人逆向通行、掉头非机动车推行均通过斑马线,造成斑马线上交通冲突严重,交通秩序较混乱。
二、倡导斑马线上“人快走”。
当行人遇到绿灯信号时应在斑马线上快速通过,禁止在斑马线上接打电话、低头玩手机、结伴聊天、嬉戏打闹等妨碍交通安全的行为。
《2018城市道路新增交通通行细则(行人篇)》《拓展视野》2015胎儿也有继承权虐待孩子的父母要被“替换”做好事救人有保障了个人信息泄露有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17修改亮点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摘要这些规定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让你对规则有什么新的认识?老师总结: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规则是不断完善的。
活动目的:在交通领域“机动车礼让行人”的规定,确实方便了行人,但实际又带来了交通异常拥(1)根据漫画谈谈社会规则的含义和重要性。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第2课时遵守规则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难点:维护社会规则。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视频——违反交通规则的后果)先观看视频,再谈谈感受。
按规则办事,往往需要我们的自觉。
如果不能自觉遵守规则,对规则没有认同感和敬畏感,那么,规则的效果必然大大折扣,规则就会形同虚设。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2 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遵守规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规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理解不同规则及其遵守的重要性。
3.认识到每个人在遵守规则中的责任。
4.掌握遵守规则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1.规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每个人在遵守规则中的责任。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规则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各种规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故事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因不遵守规则而引发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什么是规则?为什么要有规则?如何遵守规则?【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思考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学习1.规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教师讲解】介绍规则的概念,即规定人们在不同场合下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强调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稳定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规则,社会将会怎样?为什么说遵守规则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并记忆规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结合实际,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哪些规则,以及不遵守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对规则的基本认识,明确遵守规则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不同规则及其遵守的重要性【教师讲解】结合案例和资料,详细讲解不同场合下应当遵守的规则,如交通规则、比赛规则、学校纪律等。
强调每个场合都有相应的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社会成员都要积极遵守相应规则。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观看案例和资料,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你能否举出更多不同场合下应当遵守的规则及其重要性的例子?这些例子对你有哪些启示?在你所在的场合中,有哪些特别需要注意的规则?这些规则为什么重要?你曾经因为没有遵守这些规则而遇到过什么问题吗?你又是怎么处理的?【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和资料,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同规则及其遵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2《遵守规则》精品教案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课时遵守规则1.知识目标:知道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明白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理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明白要坚定维护规则与积极改进规则。
2.能力目标:提升对自由与规则关系的理解能力,具有改进规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遵守规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重点: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难点: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
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相声《我忍不了》。
【教师提问】(1)相声列出了哪些“忍不了”的行为?(2)你发现还有哪些“忍不了”的行为?(3)这些“忍不了”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4)相声中反映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学生发表各自看法。
【教师总结】这个相声列举了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旅游景点乱刻乱画、乘车无人让座、破坏环境、乱扔杂物等一系列不文明行为。
生活中,有违反游园规则而破坏环境的行为,有违反交通规则而导致交通堵塞的行为,有违反乘车规则而伤及自身安全的行为,有违反体育比赛规则而恶意伤人的行为……这些说明优质的个人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秩序,而良好的社会秩序则需要大家遵守社会规则。
二、自由与规则不可分【心灵感悟】《自由不是任性妄为》一天,车轮质问方向盘:“你为什么总是要束缚我的自由?”方向盘回答:“要想随心所欲,必定会走到邪路上去。
”谁都想要自由,可是若车轮自由了,后果将会和火车离开了铁轨一样,虽然享受了短暂的“自由”,却让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也如白白的斑马线一样,虽然束缚着你,却能保证你的安全,而当你“自由”地走到车行线上,得到了“自由”,你的生命安全也就没了保证。
【教师提问】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学生回答】有规则才有自由。
【教师总结】规则和自由并不矛盾,规则约束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自由。
我们只有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心甘情愿地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设计意图:以对话的方式引出规则和自由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在论述中获得启示。
部编 初中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3.2遵守规则教案

带领学生按照板书内容回顾本课知识点
课堂巩固
课件出示练习题
个别提问、适当点拨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及时巩固与消化本课内容
小结、谈收获
归纳、提升
课件出示赠言
学生齐读
情感上再一次升华
板书设计
遵守规则
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
二、自觉遵守规则
三、维护和改进规则
解
读
方
法
教学准备
备教材、备学生、创设情境、收集相关微视频、编写导学案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探究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展示、交流、提升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小组讨论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题、学习目标、预习提示
出示课件,引导、带领学生进行活动,体会活动,回答:
方法与技能:P30
3、要点归纳
(课件展示)
怎样维护社会规则?
4、播放视频:不合理的红绿灯
问题:如何对待类似视频中这样的不合理规则?
5、要点归纳
(课件展示)
怎样改进社会规则?
学生分析、探究材料并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观看并回答问题
学生齐读知识要点
学生观看并回答问题
学生探究并回答
学齐读知识要点
学生观看视频并参与讨论
3、要点归纳:
(课件展示)
自由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是什么?
1、播放视频:新龟兔赛跑
2、探究与分享:P28
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
3、要点归纳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第2课时《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第3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设计
第2课时遵守规则
一、教材分析
本框从自由和规则的辩证关系出发,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增强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同时仅仅自己遵守规则是不够的,还需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也就是“维护规则”,另外要在社会变迁的基础上“改进规则”。
做到这两点,才能营造良好的遵守规则的环境。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的规则意识还是朴素、肤浅的,在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中,这种认识逐渐深刻起来。
教材中关于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如何遵守规则都是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规则的价值。
基于这样的学情,本课的教学力求帮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崇高的品行。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认同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在正确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自律与他律等关系,发展辩证思维能力;既能有技巧地维护规则,又能根据社会变化情况参与改进规则。
3.知识目标
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了解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能够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教学难点
1。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一、课时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规则意识,坚定维护规则并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2.能力目标: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做到自觉遵守规则,积极主动维护、改进规则
3.知识目标:明确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知道如何遵守和改进规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遵守规则、维护规则
2.教学难点:、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如何维护规则
3.重难点确定依据
基于课标:对应课标“我与国家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本课所对应的内容是:理解遵守规则维护规则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基于学情:初中生与社会接触越来越多,开始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与社会接触中,了解规则,遵守规则成为重点,只有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才能自觉自愿遵守规则,提高道德素质
和法治意识。
4.重难点突破的主要策略
本课力求通过案例分析探究,避免空洞说教,通过“诚信纸条”“欧洲国家遵守交规靠“罚”与“神圣感”突破遵守规则。
通过生活中的不遵守规则现象和“郑州电梯劝烟瘁死案”突破维护规则
等重点和难点通过广场无大妈的案例分析突破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等难点。
因此在教学中以案例式教
学为主,合作探究教学为辅,通过学生分析案例,分析感受达到教学效果。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活动和问题,搜集素材,制作课件
2、学生课前理解什么是规则,预习课本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具体过程设计意图解
读
新课导入展示2018年世界杯大力神杯图片
问:同学们,2018年世界杯在哪里举办?以2018年俄
罗斯举行世
1。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第三课第二节《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带领学生按照板书内容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板书遵守规则
一、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二、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2、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把规则作为行动的
准绳
三、维护与改进规则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学习小技巧---------------
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
小学生想要成绩特别的突出学习计划还是不能少的。
有的人会有疑问,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大为什么还要制定学习计划?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
1、学习的目标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
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
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
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
在长短计划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
2、恰当安排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了计划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到一定时候对照计划检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克服,使学习不断进步。
3、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
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学习。
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由于学习计划有必要又大有好处,所以有计划地学习成为优秀生的共同特点。
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差别当中有一条就是有没有学习计划。
这一点越是高年级越明显。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遵守规则》参考教案2

3.2遵守规那么
上课时间:2021年9月1日
环节二
课中作业
〔1〕遵循“一米线〞规那么,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表现的表达。
“一米线〞规那么
要充分发挥作用主要靠什么?
环节三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那么,有序撤离;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承当社会责任……
课后作业设计:
完本钱课对应的根底训练
〔修改人:〕
板书设计:
社会生活有秩序
(1)社会生活秩序
(2)社会秩序的作用
(3)社会规那么
(4)社会规那么的重要性
(5)如何遵守社会规那么?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陟县实验中学课时教学体系——教学设计
学科道德与法
治
年级八年级授课教师李思思
时间课题3.2遵守规则计划
学时
1
重难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课标要求
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课时目标
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
教法引导讲授小结
学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
教学内容
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P26“运用你的经验”)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
教师分析:人人遵守规则,社会生活才会井然有序,人民才会有充分地安排自己生活的自由。
如何对待规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一)正确认识自由
活动一:自由与自由的冲突
(学生阅读教材P27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
教师讲述: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教师总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
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活动二:我的自由谁做主
(学生阅读教材P27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
教师讲述:这两位乘客为了等到同伴上车而阻止火车启动,损害了整列火车上乘客的利益,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权利基础上的,因此不应当受到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他们予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目标导学二:自觉遵守规则
(二)遵守规则
活动三: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学生阅读教材P28“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
2.你认为如何形成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
教师总结: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
人生有许多机会,面临许多诱惑,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这是一种难得的定力,没有一定的精神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没有高超的做人修养,是很难坚持的。
2.许衡心目中的“主”无疑就是自律、自重、自爱,有了这种“主”,便会洁身自好,守住小节,也能保住大节。
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教师补充: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也就是说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活动四: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考
(展示图片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