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知识点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一、物态变化1、物质存在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气态2、3、物质有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称为物态变化。

二、温度计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而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3、使用温度计之前应(三观察)(1)刻度线是否清晰(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即分度值(3)观察它的量程;4、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五会)(1)会选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2)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实际测得容器的温度);(3)会看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4)会读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5)会记5.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1)结构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的缩口。

(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银不能自动回落到玻璃泡内)分度值是:0.1℃(2)注意事项: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一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体温计在读数时可以离开被测人体)。

三、熔化: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需要吸热。

2、熔化现象:(1)春天“冰雪消融”(2)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3、熔化规律:(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2)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相关知识(了解):(1)萘的熔点为80.5℃。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

0℃的规定:
0℃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冰水混合物
100℃的规定: 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100℃
沸腾的水
摄氏温度的规定:
冰水混合物—— 0℃
摄氏温度 沸腾的水—— 100℃ 0℃~100℃均分为100等份, 每份为1℃
3.摄氏温度的读法: 例(1)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度)是“37℃”, 读作“37摄氏度”; (2)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 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实验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五、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的使用
认清量程 和分度值

最高温度值
120
110
100
90
80
70
分度值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最低温度值

错误
正确
℃ ℃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温度计使用规则
1.使用前: 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值 2.使用时: (1)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并保持足 够长的时间; (2)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 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面的上表面相平。
B.水银
C.二氧化碳气体 D.钢笔
4.下列物质既具有一定体积又有一定形状的是
( AD )
A.玻璃
B.氧气
C.水
D.铁板
5.连线题 水凝结成冰
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冬天玻璃上的小水珠 洒在地上的水没有了
固态变气态 气态变液态 液态变固态 液态变气态
6.0℃的冰与0℃的水比较( C )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讲《物态变化 温度》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讲《物态变化 温度》知识点梳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 1 讲《物态变化温度》知识点梳理【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理解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的标度方法;3.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4.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5.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要点梳理】要点一、物态及其变化物质的三种状态:(1)固态:像铁钉、冰块这类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2)液态:像水和牛奶这类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

(3)气态:像空气这类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要点诠释:(1)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体一般称固体,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液体,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2)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情况下都有三种状态,如:常温下铁是固态,加热至1535℃时变成液态;加热至2750℃时,变成气态。

(3)固、液、气特征表:状态形状体积固态有一定形状有一定体积液态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体积气态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4)温度的变化,导致了物态的变化。

(5)通常说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

要点二、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摄氏温度:(1)单位:摄氏度,符号℃,读作摄氏度。

(2)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 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等份代表1℃。

3.温度计:(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构造:玻璃外壳、玻璃泡、玻璃管、液体、刻度等。

(4)特点: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内径是粗细均匀的,温度计的分度值设计的越小,温度计的灵敏度越高。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记背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一、温度的测量1.物质存在的状态叫做物态。

2.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

3.物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物质由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5.物质都是有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并且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6.固体既有一定的形状又有一定的体积;7.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8.气体既没有一定的形状又没有一定的体积。

9.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10.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11.测量物体的温度要用温度计;12.实验室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1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份称为1摄氏度。

14.摄氏温度的单位:℃1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2)使用前两观察:①观察温度计的量程;②观察温度计的分度值。

(3)使用过程中两规范:①温度计的液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②液泡不能碰容器底或容器壁。

(4)读数三注意:①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②读数时,温度计应停留在液体中;③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垂直。

【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一估,二看,两规范,三注意。

16.体温计(1)测量范围:35℃~42℃(2)内部液体:水银(3)分度值: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4)特殊装置: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缩口(5)读数特点: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6)特殊动作:使用前要用手拿着它的上部用力向下甩几下(7)体温计使用前如果不甩,当第二个人的温度比第一个人的体温高时,测量结果准确;当第二个人的温度比第一个人的体温低时,测量不准确,显示的仍然是第一个人的体温。

17.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1)自然界中的最低温度是-273℃。

(2)热力学温度是把自然界的最低温度规定为0度,单位为K,热力学温度没有负值。

1.1物态变化++温度+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物态变化++温度+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物态变化温度同步习题一、知识点整理1. 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分为、和三种状态存在。

2.物质的这三种状态,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固态物质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物质虽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态物质固定的形状,一定的体积。

3.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4.温度是表示物体或环境的的物理量。

一般用符号来表示。

5.我们经常使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因为仅凭人的感官来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

生活中或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6.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大气压为 1.01×10⁵Pa时,把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把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7.我们经常使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因为仅凭人的感官来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

生活中或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8.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1)估计:首先要估计的温度。

(2)选择: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认清温度计的和以便于读数;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

(3)放置:测量温度时,必须使温度计的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到容器的。

(4)读数:待接触足够长的时间,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一般被测物体,并且视线要与温度计。

(5)记录:记录的结果包括数值和。

二、配套习题1.某温度计的示数为-8°C,正确的读法为( )A.8摄氏度B.摄氏零下8度C.摄氏负8度D.零下8摄氏度2.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玻璃泡部分浸入液体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面之上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后再读数D.温计度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C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温是35°C,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A.38°CB.37°CC.36.5°CD.35°C4.关于物体冷热程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B.不可以根据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C.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使用温度计D.0°C的冰要和0°C的水冷热程度不一样5.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需要用力甩6.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温度计上的示数如下图,此时的气温是( )A、8°CB、12°CC、负12°CD、D、零下8°C7.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以下图所示的做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8.冬天乌苏里江气沮可达到-50°,河面结冰,冰面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則落水与冰面交界处的温度为( )A.-50°CB.低于0 °C高于-50°CC.0°CD.无法判断9.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叫做温度;这种温标把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的温度为规定100摄氏度。

北师大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早期来说,物质状态是以它的体积性质来分辨。

在固态时,物质拥有固定的形状和容量;而在液态时,物质维持固定的容量但形状会随容器的形状而改变,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大家是否了解了呢?快来获取新知识吧!一、物态变化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3、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更多详细内容请二、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固态的冰可变成水,水蒸气,水蒸气也可变成水和冰。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3)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需要放热更多详细内容请三、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更多详细内容请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特点:物质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例如碘升华时要对它加热,就是要让碘吸热来完成升华。

2、凝华(1)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特点: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物质在凝华时要放热。

(3)常见凝华物质:气态碘、水蒸气、气态钨、气态萘等。

更多详细内容请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1.关于自然界水循环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补充水的三态循环规律、水资源问题、水污染问题、节约用水等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且伴随着吸热或放热,是物质状态的变化。

2、物态分类: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除此以外还有等离子态。

3、三种物态的特点:形状体积流动性固态有一定形状有一定体积不具有流动性液态没有一定形状有一定体积具有流动性气态没有一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具有流动性4 水沸腾实验:(1)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2)实验完毕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会继续反抗一段时间,原因是:石棉网(或铁圈或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石棉网(或铁圈或烧杯底部)仍有余温。

(3)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从下往上,拆卸顺序:从上往下(4)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图b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5)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6)烧杯上面盖着厚纸片的目的:减少热量散失,增大液面上方气压,缩短加热时间。

(7)减少加热时间的方法:提升水的初温、减少水的质量、容器上方加盖子。

5、凭感觉判断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需要用温度计准确测量。

6、温度:表示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

7、温度计:(1)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2)温度计构造:细玻璃管、玻)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从下往上,拆卸顺序:从上往下(4)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图b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5)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6)烧杯上面盖着厚纸片的目的:减少热量散失,增大液面上方气压,缩短加热时间。

(7)减少加热时间的方法:提升水的初温、减少水的质量、容器上方加盖子。

5、凭感觉判断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需要用温度计准确测量。

6、温度:表示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

7、温度计:(1)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2)温度计构造:细玻璃管、玻璃泡、刻度线、单位(3)温度:t,温度单位:℃,注意单位的书写(4)一标准大气压(P=1.01×105Pa)下,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温度为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第四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能发声。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传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
2、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 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 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4、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 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而
3、家用电冰箱内的制冷系统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三部分组成。电冰箱的电动压缩 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 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在蒸发器里迅速吸热汽化,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
4、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由于气体的体积较大,所以采用将氢气液化的 方法减小燃料的体积。
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速还会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 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 间隔在 0.1s 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 原声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知识
点北师大版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
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3、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35-42℃0.1℃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无-20-100℃1℃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无-30-50℃1℃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晶
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温度②继续从外界吸热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温度②继续向外界放热「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与非晶体。

7、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

8、蒸发现象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0、升化和凝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记忆法」
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温度条件温度变化影响因素相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