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经济学史的史前时期概要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学科,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
1. 经济学的起源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就开始思量经济活动和资源分配的问题。
然而,直到18世纪才浮现了现代经济学的雏形。
2. 古典经济学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提出了一系列经济理论和观点。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认为是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他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和分工理论。
李嘉图则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等。
这一阶段的古典经济学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新古典经济学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兴起。
该阶段的代表人物包括威廉·斯坦利·杰文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边际效用和供需理论,并对古典经济学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4.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爆发,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调节经济活动,以刺激经济增长和解决失业问题。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新古典合理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古典合理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逐渐兴起。
新古典合理预期学派主张个体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具有合理的预期,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
供给学派则强调供给侧改革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6. 行为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近年来,行为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成为经济学领域的热点。
行为经济学研究人们在经济决策中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因素,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假设提出了质疑。
实证经济学则借助数据和实证分析,对经济现象进行实证研究。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变革和创新。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经济思想的兴起古代经济思想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系统研究经济学的学者,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的概念。
在古罗马,西塞罗和塔西佗等人也对经济问题进行了探讨。
2. 经济学的启蒙时期18世纪是经济学的启蒙时期,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
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和自由市场的理论,强调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
同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3. 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成为主流经济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资源配置。
代表人物包括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他们提出了边际效用理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等重要概念。
4.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由于大萧条的爆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兴起。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和“政府干预可以刺激经济增长”的观点,他的理论对于解决经济危机和实现充分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5. 新古典合理预期学派的崛起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合理预期学派崛起,代表人物包括罗伯特·卢卡斯和托马斯·塞尔。
他们认为人们在做出经济决策时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预期来行动,这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6.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兴起,代表人物包括奥利弗·威廉姆森和道格拉斯·诺斯。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市场机制以外的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7. 行为经济学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为经济学逐渐兴起,代表人物包括丹尼尔·卡尼曼和理查德·塞勒。
行为经济学研究人们在经济决策中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因素,对传统的理性经济学提出了质疑。
经济学发展脉络梳理

经济学发展脉络梳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资源配置和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经济现象的学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之一。
它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古代经济学古代经济学主要集中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通过对财富、货币以及市场等概念的探讨,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
此外,古代印度的经济学家也有自己的经济思想,如凯乔拉的《经济学》。
重商主义时期重商主义时期是欧洲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重商主义强调国家财富的积累和国家间贸易的重要性。
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保护本国工业和农业,提高出口,限制进口,以实现贸易顺差。
他们的思想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学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等。
古典经济学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和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理论等重要概念。
他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19世纪中叶以来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如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将经济学与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相结合,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他们的思想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兴起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个体理性行为的假设,通过供求分析等方法研究经济问题。
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等。
凯恩斯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经济学现代经济学是经济学发展的最新阶段,涵盖了多个分支领域,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
现代经济学借鉴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市场失灵、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挑战提供了理论支持。
经济学发展史时间轴

经济学发展史时间轴公元前3000年前,人类已经开始物物交换,如用水果和鱼交换。
大概是传说中的炎帝和皇帝时期,中华文明开始形成。
公元前650-600年,第一枚硬币出现在土耳其;我国处于东周的春秋四霸时期。
公元1世纪,世界GDP1841亿美元;王莽新政、刘秀建立东汉。
618-907年,中国出现纸币,唐朝的飞钱是世界上最早的汇票。
1000年,世界GDP2117亿美元;我国北宋初年。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量金银等贵金属流入欧洲,缓解了欧洲金银短缺对生产力进步的限制。
我国在此时是明朝弘治中兴。
1500年,世界GDP4338亿美元。
1600年,世界GDP5788亿美元。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第一家正式公开交易的股份公司;这一年宦官魏忠贤上位接管东厂。
1683年,阿姆斯特丹银行在欧洲第一家发行了法定货币;施琅收复台湾。
1700年,世界GDP6482亿美元;康熙年间。
1723年,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诞生;年羹尧率兵平定青海、西藏叛乱。
1792年,美元诞生;乾隆皇帝接见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拒绝同英国通商。
1820年,世界GDP1.21万亿美元,西欧工业革命;道光即位,清朝由盛转衰。
1821年,金本位制在英国确立。
1870年,世界GDP1.94万亿美元。
1900年,世界GDP3.44万亿美元;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侵华。
1913年,世界GDP4.77万亿美元;宋教仁遇刺。
1921年,美国股市大萧条;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0年,世界GDP7.86万亿美元。
1948年,马歇尔计划实施。
1950年,第一张信用卡出现(大莱卡)。
1958年,世界GDP13.38万亿美元。
1968年,世界GDP21.7万亿美元。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1973年,OPEC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
1978年,世界GDP33.11万亿美元,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1988年,世界GDP44万亿美元。
1991年,互联网诞生;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的学科,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古代经济思想的起源、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济学派别的崛起以及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等方面,详细介绍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经济思想的起源古代经济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兴起。
在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等古代文明中,人们开始思量和探讨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原因。
例如,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墨子等思想家提出了一些经济思想,强调道德和伦理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二、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浮现在18世纪的欧洲。
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自由市场和价值理论等重要观点,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后,经济学逐渐形成为了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并开始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如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
三、主要经济学派别的崛起随着经济学的发展,浮现了多个主要的经济学派别,每一个派别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其中,古典经济学派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强调市场自由和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则以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代表,强调阶级斗争和剩余价值理论。
此外,还有新古典经济学派、奥地利学派、行为经济学派等。
四、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在20世纪,经济学进一步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并涌现出许多重要的经济学家和理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观点,对宏观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米尔顿·弗里德曼则强调货币供给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此外,还有现代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新兴领域的兴起。
五、经济学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复杂化,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经济学被应用于政府政策制定、企业经营管理、金融市场分析等领域,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经济思想到现代经济学的建立,经济学家们通过不断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逐渐形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体系。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即古代经济思想、经济学的启蒙时期、古典经济学以及现代经济学,详细阐述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经济思想1.1 早期经济思想的萌芽古代经济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初期。
在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思量和探索经济活动的规律。
例如,古代的商业城市如巴比伦和埃及在贸易和货币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发展,这为经济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古代经济学家的贡献在古代,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提出关于经济活动的理论和见解。
例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价值论和货币论,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稀缺性和实用性。
此外,古印度的考古学家卡乌提利亚亚纳也对经济活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供求理论和货币理论。
1.3 古代经济思想的影响古代经济思想对后世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的商业实践和经济思想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珍贵的经验和启示,为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学的启蒙时期2.1 经济学的启蒙思想经济学的启蒙时期是指18世纪欧洲经济学家开始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研究的时期。
他们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市场的自由竞争,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原则。
2.2 重要经济学家的贡献在经济学的启蒙时期,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
例如,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和自由市场理论,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此外,大卫·李嘉图提出了边际效用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2.3 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经济学的启蒙时期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经济学家们通过对市场经济的研究,逐渐形成为了供求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成本理论等重要理论,为后来的经济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学史经济思想的演进与影响

经济学史经济思想的演进与影响一、导论经济学史是研究经济思想演进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自古至今,人类经济活动不断发展,经济学思想也随之演变。
本文将概述经济学史的主要阶段、思想家及其思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古代经济思想的萌芽(公元前400年-公元前14世纪)在古代,从古希腊到中国,经济思想的雏形开始形成。
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以分工为基础的生产组织观念,强调公正的分配和财富的社会责任。
中国的《礼记》中也包含了类似的经济思想,强调慎终追远、勤俭持家等价值观。
三、古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公元前14世纪-公元5世纪)在这一时期,经济思想逐渐丰富和发展。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
同时,古印度的《阿尔婆希尼亚说经》中也反映了类似的思想,主张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经济繁荣。
四、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公元5世纪-15世纪)中世纪时期,宗教信仰对经济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的“乞丐主义”观念强调顺从、禁欲和慈善,反对追求个人物质财富。
然而,在中世纪晚期,经济活动开始复苏,商业贸易的发展也导致了对市场经济制度的反思。
五、近代经济思想的崛起(15世纪-18世纪)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个人主义逐渐在经济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
亚当·斯密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国富论》强调自由市场、分工和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对于工业革命的推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近代其他经济思想家如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李嘉图等也在经济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现代经济思想的发展(19世纪至今)19世纪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引发了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此外,其他现代经济学派如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等也在经济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七、经济学思想的影响经济学思想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想。
然而,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将详细介绍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 古希腊时期的经济思想古希腊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政治学》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经济活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财富的获得应该是通过合法手段和公正的交换。
2. 经济学的启蒙时期18世纪末,工业革命的兴起促使人们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并强调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3. 古典经济学派的兴起19世纪初,古典经济学派兴起,以大卫·李嘉图和约翰·斯图尔特·穆勒为代表。
李嘉图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土地租金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穆勒则强调需求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边际效用理论。
4. 边际革命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崛起19世纪末,边际革命的出现引发了经济学的新一轮变革。
边际革命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卡尔·门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他们强调个体决策的边际效益,并将经济学从价值理论转向了价格理论。
5.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爆发使得传统的古典经济学派无法解释和应对经济危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决定经济增长的理论,并主张政府应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战后主导的经济学思潮。
6.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重新兴起,以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个体决策的理性性,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和小政府。
7.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商主义
• 1.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 2.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 3.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思想
•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这句亘 古不变的名言道出了西方世界的历史渊源
与文化根本。古罗马人开疆拓土,从西方 古典文明的摇篮——地中海直至欧亚非三 洲,罗马的通衢大道联系了整个帝国,将
• “农业是其它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因为农业繁荣的时候,其它一切 技艺也都兴旺;但是在土地不得不荒废下来的时候,无论是从事水 上工作或非水上工作的人其它技艺也都处于垂危的境地了”。
• “对于一个高尚的人来说,最好的职业和最好的学问就是人们从中取 得生活必需品的农业”。
• 色诺芬所处的是奴隶制自给经济时代,必然会产生重农抑商的思想 。他认为,奴隶主的剩余产品主要来自于农业,奴隶主管理的主要 任务是组织和监督奴隶从事农业生产,获取更多的剩余产品。
• 在古代思想家那里,农业始终是最重要的财富生产领域。
荷马史诗
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 成24卷。《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 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它是古希腊 最伟大的 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西方学者 将其作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 纪的社会情和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具有文 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 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
• 1.2思想发展脉络
• 色诺芬在其经济思想中谈到了财富问题、分工思 想、货币论及价格和供求思想等,这些观点对柏 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奠定了基础;
• 柏拉图则构造了一种理想国,在理想国中反映出 了他的分工思想、私有财产和共有财产的思想;
• 亚里斯多德被称为是希腊最为杰出的思想家,他 不但论述了商品的两种用途,而且区分了“经济 ”和“货值”两个概念,更重要的是对私有财产 持肯定态度。
伯健 陆大年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出 版;)
• 认为财产管理是一门学问的名称;这种学 问好象是人们能够用以增加财产的;
• 财产似乎就等于一个人的全部所有物; • 还说财产是对于维持生活有用的东西 • 也弄清有用的东西,乃是所有那些我们懂
得怎样使用的东西。
• 1.4.1.1财富思想
• 用物品是否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作为衡量财 富的标准。凡是有用的东西都是财富,而 无用的东西就不是财富。
管理,因此《经济论》也被翻译成《家政学》。在色诺芬时代,家 庭式社会的经济单位,奴隶隶属于奴隶主家庭。
• 《经济论》就是色诺芬根据自己从事奴隶制田庄的组织和管理经验 写成的,因此实际上是关于管理农业财产的论文。
• 最早提出“经济学 (Economics) ” • “经济就是家庭管理”( 《经济论》,张
西方经济思想史
霍翠凤
Email:huocuifeng@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
第一章 经济学的史前时期
公元前400年——公元1400年
古希腊 色诺芬 :财富,分工,农业,价格 柏拉图:分工,财富,货币思想 亚里斯多德:商品,价值,交换,财 富
古罗马 加图:论农业 瓦罗:农业,奴隶的管理 西塞罗:农业,财产私有制,分工 奥古斯丁:奴隶制,劳动,财富, 公平价格
文明的种子播撒到古代世界的各地。当古
罗马人傲视世界数百年后,其帝国虽然衰
落湮灭,但其孕育的拉丁精神却深深植入 了西方文明之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上海博物馆罗马文物展前言
• “因为历史地出现政治经济学,事实上不外是对 资本主义生产时期的经济的科学理解,所以,与 此有关的原则和定理,也能在例如古希腊社会的 著作家那里见到,这只是因为一定的现象,如商 品生产、贸易、货币、生息资本等,是两个社会 共有的。由于希腊人有时也涉猎于这一领域,所 以他们也和其他一切领域一样,表现出同样的天 才和创见。所以他们的见解就历史地成为现代科 学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反杜林论》
利品、战败的城邦给予征服者的贡品。
• 与军事掠夺和农业生产相比,贸易被视为低等的 致富手段。
• 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经济思 想对后世影响较大。
• 古希腊的概念: • 维基百科指出: •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整个
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亚平宁半岛和小亚 细亚等地。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 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 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 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 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 精神源泉。
• “一只笛子对于会吹它的人是财富,对于 不会吹它的人,则无异于毫无用处的石头 ”。
• 1.4.1.2分工思想 • 在分工问题上,色诺芬有以下观点: • 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强调了分工的必要性; • 分工可以提高物品质量; • 分工程度受市场的限制。
• 1.4.1.3重农思想
• 重视农业,轻视手工业和商业。
1、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 1.1社会历史背景 • 西方最早的经济思想产生于古代希腊。 • 公元前11世纪至前8世纪,古希腊的“荷马时代”。 • 柏拉图认为是荷马培育了希腊,是荷马的诗歌给出了生
活应有的价值观。 • 当时的社会不依赖市场关系,主要靠财富的分配建立等
级制度,这些财富来自馈赠好、偷盗、竞赛的奖励、战
• 1.3基本思想
• 1.3.1维护自然经济;
• 1.3.2注重分工;
• 1.3.3论述了商品货币经济问题。
• 古希腊思想家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和在其他一切领 域一样,表现出同样的天才和创建性。所以他们 的见解毋庸置疑成为近代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出发 点。
1.4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4.1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 色诺芬(Xenophon,约公元前430~前355), •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 • 他生于雅典一个富有的奴隶主家庭, • 是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 • 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 • 最早使用了“经济学”(Oikonomikos)一词,在希腊语中就是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