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公式整理(全)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字母含义总结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字母含义总结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字母含义总结:m剩余价值m′剩余价值率 c不变资本 v可变资本 c+v总资本 c/v资本有机构成W商品价值 v+m新价值 K成本价格(或生产成本) p利润 p′利润率Pˉ平均利润 P′ˉ平均利润率 G商品 C预付资本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公式总结:1. m′=m/v(p141)2.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3.劳动价值率=产品量/劳动时间(p41)4.利润率=利润额/预付资本*100﹪(p72)5.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必要劳动价值*100﹪6.n=U/u(p81,n周转次数,U“年”,u 一定量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7.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p83)8.积累率=(m+m/x)/m(m/x代表资本家消费的那一部分,此公式出现于计算各部类积累的题型中,老师讲题时未用此公式)9.W=v+c+m(p153,马克思的算法)同时W=K+m(资本家的算法)10. p′=m/C(p154)11.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p155)12.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M)/社会总资本(P155)13.生产价格=K+p(p156)14.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p158)以第二题开头的计算题纸:2.a.v=100*0.4=400 c=1000*(19.2+2.4)=21600 m=(12*2-0.4-19.2-2.4)*1000=2000W=v+c+m=24000b.劳动力价值=0.4(因为马克思认为,工资付给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p148-149)新价值=v+m=0.4+2=2.4c.必要劳动时间=(0.4/0.4+2)*12=2小时(因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出的必要劳动价值,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出的是剩余价值,时间和价值具有正比关系)d.m′=m/v=2/0.4*100%=500%e.当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时,v不变,c=21600*2=43200 W=24*1000*2=48000m=48000-43200-400=4400 4400-2000=24003.a.m=W-v-c=30*(1.88*22.65-1.88*14.9) =437.1b.m′=m/v=437.1/32.4=1351.5%4.W=160 c=100*1+10=110 v=10 m=W-c-v=40 新价值=v+m=50 m′=m/v=400%剩余劳动时间=【40/(10+40)】*10=8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时,W=320 v=10 c=220 m=90 m后-m前=90-40=505.a.c=60000/(5*12)+16000=17000 v=50*80=4000 m= m′*v=4000 W=c+v+m=25000每千克面纱的社会价值=25000/10000=2.5b.c=60000/(5*12)+16000*1.5=25000 v=4000 m=W-c-v=15000*2.5-25000-4000=8500m后-m前=4500m′=m/v=8500/4000=212.5%6.a.v=5 v+m=12 c=60+5=65 W=v+c+m=65+12=77b. m′=m/v=7/5=140%c.v=5 v+m=24 m=24-5=19 m后-m前=19-7=121.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3000/20+40/10+1000/5+2000*6)/(8000+2000)=1.275次2.a.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30/30+40/10+15/5+15*4)/100=0.68次b.p′=m/C=m′*v/C=150%*5*4/100=30%c.W=4w=4*(v+m+c)=4*(7.5+10/4+4/4+3/4+15)=107 (流动资本包括可变资本和原材料)3.a.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150/15+50*3)/200=0.8次b.m′=m/v=(220-200)/10=200%c.p′=m/C=20/200=100%4.设流动资本为x,则固定资本为2x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2x/10+x*4)/3x=1.4次5.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90000/15+30000/15+60000/6+(30000+15000+10000+200*50*3)*4]/(90000+30000+60000+30000+15000+10000+200*50*3)= 1.35次6.a.m′=m/v=(W-c-v)/v=(180000*50/4-2000000/(10*4)-1000000)/100*1000*3=400% b.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200/10+100*4)/(200+100)=1.4次c.M′=M/v =(180000*50-2000000/10-1000000*4)/100*1000*12=480万/30万=1600%7.a.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10/10+5*4)/15=1.4次b.m′=m/v=60000*5-50000*4-10000/100*50*12=150%c.p′=m/C=60000*5-50000*4-10000/150000=60%8.a.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40/8+10*3)/50=0.7次b.W=v+c+m=40+10+2*1.5*3=59万c.p′=m/C=2*1.5*3/50=18%。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整理版)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整理版)

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小结1、关于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相关计算:(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品数量(3)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4)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的幅度)(5)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CPI)(6)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货币贬值的幅度)(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8)增长率=增长量/原来产量(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2、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2)纸币购买力=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3)通货膨胀率=(超发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100%(4)货币贬值率=(超发货币量∕实际纸币发行量)×100%(5)物价上涨幅度=(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00%注意:通常通货膨胀率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一致的。

公式1: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①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纸币贬值率)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纸币贬值率)②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通货膨胀率)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通货膨胀)公式2:货币发行量(币值)变化引起商品价格变化方面的计算①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②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公式3: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 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 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公式4: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额÷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公式5: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数量注①.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

政治经济学公式

政治经济学公式

1. 货币需要量 = 商品的价格总额÷同一单位的货币流通速度(即次数)商品价格总额 = 待售商品总量×价格
2. 剩余价值率 m’= m÷v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3. 资本周转次数 n = U÷u = 表示“年”这个时间单位/周转一次所需时间
4. 年剩余价值量M = m’×v×n
= 剩余价值率×预付可变资本×流动资本周转次数
5. 年剩余价值率M’= m’×n
6. 简单再生产不变资本Ⅱc = Ⅰ( m + v) 此公式体现了资本增加的过程 m:剩余价值、 v:可变资本
7. 商品价值: w = k + m = c + v + m (k:生产成本)
8. 利润率P = m ÷C(大写)=剩余价值÷预付总资本
C = c + v(不变资本 + 可变资本)
9. 股票价格 = 股息÷存款利息率
10. 利息率 = 一定时间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
11. 土地价格 = 一年地租÷年利息率。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公式汇总精品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公式汇总精品

经济生活计算公式1、(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个别劳动时间×产品数量+B个别劳动时间×产品数量+…+N个别劳动时间×产品数量)÷全社会产品总量(2)现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原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3)商品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使用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2、纸币发行量(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ⅹ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2)通货膨胀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现在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通货膨胀率)。

(3)货币贬值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

现在的商品价格=原来的商品价格÷(1-货币贬值率)3、汇率的变化(1)M国与N国的汇率是m:n,M货币升值x%,若N国币值不变,则m:n=m/1+x%:n,M货币贬值x%,则m:n=m/1-x%:n若N国货币升值y%,M国币值不变,则m:n=m:n/1+y%;若N国货币贬值y%,则m:n=m:n/1-y%。

(2)原来M国对N国的汇率为m:n。

若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X%,则现在M国对N国的汇率为m(1+X%):n,若N国的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对N国的汇率为m:n(1+y%)。

若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X%,N国的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对N国的汇率为m(1+X%):n(1+y%)。

4、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消费支出总额)×100%。

不包括用于投资的存款、买股票、买债券的部分5、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利润。

高中政治常用公式大全及结论

高中政治常用公式大全及结论

高中政治常用公式大全及结论1. 列举公式
以下是高中政治中常用的公式:
1.1 政治社会学公式
- 投诉率 = 投诉数 / 用户数
- 满意度 = 满意用户数 / 用户数
1.2 政治经济学公式
- GDP = C + I + G + (X-M)
- C:消费支出
- I:投资支出
- G:政府支出
- X:出口
- M:进口
- 劳动生产率 = GDP / 劳动力人口
1.3 政治学公式
- 选举结果 = 选民投票数 / 总选民数 * 100
- 行政效果 = 完成任务数 / 分配任务数 * 100
2. 公式结论
2.1 政治社会学公式结论
- 投诉率是评估用户对产品不满意程度的指标,投诉数和用户数的比例越高,用户对产品的不满意程度越高。

- 满意度是产品的用户满意程度指标,满意用户数和用户数的比例越高,用户满意程度越高。

2.2 政治经济学公式结论
-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与进口之差组成。

-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劳动力生产效率的指标,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2.3 政治学公式结论
- 选举结果是衡量选举胜出程度的指标,选民投票数与总选民数的比例越高,选举结果越好。

- 行政效果是衡量行政工作完成情况的指标,完成任务数与分配任务数的比例越高,行政效果越好。

以上是关于高中政治常用公式的大全及结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公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公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公式1.劳动生产率2.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3.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4.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量(m )和年剩余价值率(M')、年剩余价值量(M)或剩余价值...m 剩余价值率....m' 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v )必剩(即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剩余剩余价值率=='m l )即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v m m =='( 流通中纸币总额币量流通中所必要的金属货货币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属= 通速度(次数)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的货币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 ()次数通速度统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互相抵消支付总额到期支付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的货币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 产品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 )'vn m M =⨯⨯=资本周转次数(即可变资本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 其中:m' 表示剩余价值率 , v 表示可变资本 , n 可变资本周转次数。

)'v M M ==(即可变资本年剩余价值量年剩余价值率)'''''(n m v vn m M v M M vn m M ==→=→=又因 )可变资本(即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v m m ⨯=⨯='5.资本周转6.商品的价值7.利润(p)和利润率(p')8.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10.利息率和利息量1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n 表示周转次数 U 表示一年时间 u 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预付资本总额值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价值额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转次数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 商品的价值=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 (即 W=c+v+m) 其中:c 表示不变资本的价值 ,v 表示可变价值的资本,m 表示剩余价值。

政治经济学计算公式

政治经济学计算公式

政治经济学计算公式1、剩余价值剩余价值(M)就是商品价值(C+V+M)超过它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总与而形成的余额。

其中(C+V)就是资本家购买各种生产要素所预付的资本价值,(V+M)就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剩余价值率(m’)就就是剩余价值( M)与可变资本( V )的比率,剩余价值率反映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

2、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资本的周转次数,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

如果以U表示资本周转的计量单位“年”,以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以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那末,一年里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就是:n=U/u一定量资本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其周转速度越快;周转次数越少,表明其周转速度越慢。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就是指包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

3、折旧率按照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每年从出售商品中提取的用于更新的货币准备金就就是折旧费或折旧基金。

折旧费与固定资本的原始价值的比例就就是折旧率。

4、年剩余价值率M’=M/v=m·n/v=m’·n5、利润率6、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总额+ 商业资本总额)7、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8、生产价格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它就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公式表示为:生产价格=K+ 平均p9、土地价格就是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相当于能够取得这笔地租收入的货币资本。

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10、利息率就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11、银行利润在量上相当于利用自有资本获取的平均利润。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银行自有资本12、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利息率。

政治经济学计算公式

政治经济学计算公式

巧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公式(1)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数量X 物价水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其支付总额-延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2)率剩余价值率:衡量资本剥削劳动的程度揭示资本家的剥削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利润率:衡量资本增值程度掩盖资本家的剥削p’= m/(c+v)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利润率与c/v(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成正比年剩余价值率:衡量一年中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 n/v=m’n年利润率:衡量一年中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p’=M/(c+v)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衡量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增值程度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门中所占比例(3)剩余价值形式公式:超额剩余价值= 商品社会价值- 商品个别价值超额利润= 商品社会价格- 商品个别价格生产价格= 生产成本+ 平均利润股票价格= 股息/ 利率土地价格= 地租/ 利率(4)地租级差地租= 劣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优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绝对地租= 农产品价值- 社会生产价格(5)资本理论资本周转次数n = 1年/ 周转一次花费时间折旧费= 固定资本原值/ 使用年限折旧率= 折旧费/ 固定资本原值预付资本总周转(平均周转)= (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总价值+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的总价值)/全部预付资本(6)社会资本再生产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基本条件:I(v + m) = II c具体实现条件:I(c + v + m) = I c + II cII(c + v + m) = II(v + m) + I(v + m)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首先追加生产资料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追加消费资料II(c + m – m / x)>I(v + m / x)II(c + v + m)>II(v + m / x) + I(v + m / x)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基本条件:I(v + v + m / x) = II(c + c)具体实现条件:I(c + v + m) = I(c + c) + II(c + c)基本原则:a.总量不变,II(c + v + m) = I(v + v + m / x) + I(v + v + m / x)b.m m / xc.遇到c加c;遇到v加v.总结:实现条件都是“=”,前提条件都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数量X 物价水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其支付总额-延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2.率
剩余价值率:衡量资本剥削劳动的程度揭示资本家的剥削
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利润率:衡量资本增值程度掩盖资本家的剥削p’= m/(c+v)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
利润率与c/v(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
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成正比
年剩余价值率:衡量一年中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 n/v=m’n
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门中所占比例
3.剩余价值形式公式:
超额剩余价值= 商品社会价值-商品个别价值
超额利润= 商品社会价格-商品个别价格
生产价格= 生产成本+ 平均利润
股票价格= 股息/ 利率土地价格= 地租/ 利率
4.资本理论
资本周转次数n = 1年/ 周转一次花费时间
折旧费= 固定资本原值/ 使用年限折旧率= 折旧费/ 固定资本原值
预付资本总周转(平均周转)= (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总价值+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的总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5.社会资本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I(v + m) = II c
具体实现条件:I(c + v + m) = I c + II c
II(c + v + m) = II(v + m) + I(v + m)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首先追加生产资料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
追加消费资料II(c + m –m / x)>I(v + m / x)
II(c + v + m)>II(v + m / x) + I(v + m / x)
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I(v + v + m / x) = II(c + c)
具体实现条件:I(c + v + m) = I(c + c) + II(c +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