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答案
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物理高频考点试题(强化版)

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物理高频考点试题(强化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实验中,将离子束从回旋加速器中引出可以采用磁屏蔽通道法。
使用磁屏蔽通道法引出离子的原理如图所示:离子从P点以速度v进入通道时,由于引出通道内的磁场强度发生改变,离子运动轨迹半径增大,可使离子引出加速器。
已知回旋加速器D型盒的半径为R,圆心在O点,D型盒区域中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引出通道外侧末端Q点到O点距离为L,OQ与OP的夹角为θ,离子带电为q,质量为m,则( )A.离子经过引出通道后的速度大于vB.引出通道内的磁感应强度大于BC.若离子恰能从引出通道的Q点引出,引出通道中的磁感应强度D.若引出通道中磁场为时,该离子能引出加速器,则此时将一带电量2q,质量为2m的离子一定不能从加速器中引出第(2)题在同一水平面内平行正对放置的两相同细金属杆、,分别带有沿杆均匀分布的等量异种电荷,如图所示。
水平面上方的点到每杆两端点的距离都相等,点是点在水平面内的投影点(、两点图中未标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B.将负试探电荷从点沿连线移到点的过程中,其电势能不断减小C.在点另放入一个正点电荷后,点的电势一定升高D.在点另放入一个负点电荷后,点的电场强度可能减小第(3)题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中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磁感应强度B,一比荷为的带正电粒子,从圆形磁场边界上的A点以的速度垂直直径MN射入磁场,恰好从N点射出,且,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B.粒子从N点射出方向竖直向下C.若粒子改为从圆形磁场边界上的C点以相同的速度入射,一定从N点射出D.若要实现带电粒子从A点入射,从N点出射,则所加圆形磁场的最小面积为第(4)题霍尔推进器不断被改进,未来有望成为远距离太空探测的首选推进装置。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莫让刻板效应影响自己的判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条和班主任有关的新闻上了热搜,原来杭州一所中学的体育老师申请当班主任,刚接手时受到了很多家长的质疑。
一时间,体育老师能不能当班主任这个话题引发了网友讨论。
假如此事发生在你班上,学校准备在班上召开老师、学生、家长座谈会,展开讨论。
请写一篇发言稿,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身份自选,立意自定;②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4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湖南省郴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莫让刻板效应影响自己的判断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莫让刻板效应影响自己的判断》。
最近,网上一则“杭州一体育老师主动向学校申请当班主任”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
有家长提出质疑:体育老师懂数学、英语吗,咋辅导啊?也有家长表示:体育老师课业压力小,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们身上,会更有耐心,不是坏事。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班主任应该由语数英三门“主科”老师来担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业成绩,也方便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和班级管理。
由体育老师出任班主任,难免会让家长产生某种质疑和忧虑。
其实,只要有意愿和有能力做好班主任工作,其教授哪门课程并不重要。
在教学现实中,由担任什么学科的老师出任班主任,往往会有助于学生对这个学科的关注和学习。
发生这种现象主要缘自所谓的“班主任效应”。
一是班主任有机会,除课堂教学外,班主任可以利用晨读、自习等时间对自己所教学科“开小灶”、见缝插针;二是班主任有威严,鉴于班主任负有管理班级之责,学生对其怀有天生的“畏惧感”,自然也会对其所教学科上心和用功。
可以说,这也是学生家长普遍认可语数英老师担任班主任的主要原因。
客观而论,人们质疑“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既有挥之不去的“考试”情结,也有对体育和体育老师的轻视与偏见。
语数英是学业“主科”,考试成绩事关孩子的评优与升学。
家长不仅艳羡“别人家的孩子”,而且还要妒嫉“别人家的班主任”。
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精品】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境外消费热的冷思考据报道,虽然春节长假是不少中国人与家人团聚的好机会,但也有不少人趁这个假期出国旅行。
春节长假期间,中国游客“席卷”日本、新加坡、西班牙、美国洛杉矶等地,不仅带来“购物潮”,使一些商场销售额创下纪录,也使得不少宾馆和机场达到饱和状态。
刚刚过去的羊年春节消费火爆,特别是关于我国内地居民到国外疯狂“扫货”的新闻屡见报端。
其实不仅是今年,近年来国人对境外消费的热衷就持续升温,出手也越来越大方。
市场经济条件下,境外消费纯属自由的个人消费行为,国人愿意选择到国外购物消费也无可厚非。
但对境外消费的热度高,势必会影响到在境内的消费,这对于新常态下我们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巨大消费潜力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
应该肯定的是,境外消费热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所出现的,境外购物渠道的畅通便捷以及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都为境外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我国居民境外消费逐年迅速增长,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旅游产业发展也有不小的推动作用。
因此,不仅境外商家纷纷抓住这一商机,千方百计为中国消费者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相关部门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但在分析境外消费热的客观因素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自身的问题,剔除个别人出于“炫富”等畸形消费心理,绝大多数人热衷于境外消费则是出于价格和质量等综合考虑,即商品的性价比。
不容置疑的是,在境外更容易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如何不让我国消费者再舍近求远,以良好的消费环境把部分消费者的境外消费吸引到国内消费,这是我们目前面对境外消费热必须尽快破解的一道难题。
改善市场环境,整顿市场秩序,深化税制改革,优化国内消费软硬环境,这是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当务之急。
2023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语文试题

株洲市2023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语文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卞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博物馆和美术馆在结构转型的社会,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迈向真正的公共性。
首先,应该凸现美术馆在公共文化生活中的教育功能和知识传播功能。
欧洲的近代博物馆是收藏的产物,美国博物馆最初是仿效欧洲博物馆建立起来的,但很快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
不难发现,美国博物馆的这些“世界之最”都与教育有关。
而且号称“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系统”的史密森尼研究院国立博物馆群在国际互联网上统一以“edu”(教育)为后级。
美国长期以来十分重视艺术教育。
不仅如此,美国的绝大部分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有着力量强大的教育部门。
这些教育部门除了拥有困定的有着高学历的教育及艺术史论背景的教育人员,同时还拥有庞大的义工团队。
教育部门的导赏员会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对象运用不同的作品阐释及解说方法。
除此之外,博物馆和美术馆还积极与学校、社区合作,构建一些美术教育课程,提供相应的体验场所和学习空间。
事实上,当代美国博物馆不仅是收藏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还是休闲中心和娱乐中心。
《华盛倾邮报》称:当代美国的博物馆已经成为"新的城市广场",举办从爵士音乐会到教育研讨会的各种活动,没有任何别的场所能像今天的博物馆一样把各种不同的人聚集到一起。
追博物馆成为华盛顿居民的一大休闲习惯,每到节假日,国会山附近的各大博物馆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湖南省郴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能否人工再造意识的问题早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争论。
其中传统人工智能的学者宣称,机器是可以有意识的,机器也能够凭借这种智能或多或少地自动产生意识。
①1980年,持意识不可造观念的约翰·希尔勒用“汉语房间”的形式来论证意识不可再造的观点。
假设一个非汉语语者坐在一间屋子里,当门外进来一串汉语字符,非汉语语者根据手中的规则表排出新的一串汉语字符,并把它们传出门外。
如果每一个进来的汉语字符串确实包含了一个问题.那么一系列特别详尽而聪明的规则就可以让房间里的人排出一个包含这个问题答案的汉语字符串。
从在房间外提出问题的汉语语者的角度看,似乎有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在房间里阅读他的问题并给出答案。
但是实际上房间里的人并不知道自己读到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对他而言,问题和答案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符号。
①希尔勒认为这就是人工智能最有可能做到的,一个机器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同时却不理解答案的意思。
从另一角度看,无论机器的程序有多复杂,它都不可能有意识——它将用最愚蠢的方式来显示它的聪明.①一些传统人工智能学者反击说,高度繁杂的人工智能程序并不是简单地以“最愚蠢”的方式从一系列规则中作出选择,而是考虑许多并列的不同规则、处理规则之间的冲突、对各种规则进行推测、认识规则之间的联系、组建新的规则。
他们认为,这就好比一个锁在汉语房间里的、特别敏锐的、不懂汉语的人最终有可能开始理解汉语一样,一个繁杂的、建立在规则之上的系统是有可能得到基础意识的。
此时神经网络学家从希尔勒的工作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
他们说,单个神经元类似希尔勒的汉语房间,通过一组电化学规则被激发但是并不反映样的过程也可能出现在人工神经网络中。
①这样看来,希尔勒的观点又是相当容易反驳的。
就像从经验中论证的一样,生物化学作用与信息处理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低级但是完整的生物化学计算机装置的问世也是在将来几年内肯定可以预见的。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文评类主观题:依关键词 写短评思路(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文评类主观题:依关键词写短评思路现代文阅读文评类主观题专项精讲精练系列三种题型全透析精要讲解对点练高阶思维一点通现代文阅读文评类专项一:写文学短评(简要短评+列短评要点)现代文阅读文评类专项二:写文学短评(依关键词+写短评思路)现代文阅读文评类专项三:析文学评论(依据观点+ 理解分析)现代文阅读文评类主观题专项第二节:写文学短评,题型——依关键词+写短评思路01理论指导(精讲)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
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
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6分)答题思路:【真题试卷示例】例(多个关键词):2023年高考真题试卷全国I卷现代文阅读《给儿子》第9题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
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 (6分)甲组答案示例:(1)本文采用时空重叠的交错叙事,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以此旅行。
(2)实际上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
(3)交叠未来与回忆,指向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过程,并期待儿子也能从中找到自我。
甲组:(1)(2)小点结合文本具体阐释“未来”“回忆”的内容,(3)小点从“成长”主题的角度,分析时空重叠叙事的原因。
例(单一关键词):2023年高考真题试卷全国I卷现代文阅读《给儿子》第9题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
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
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乙组答案示例:(1)河流是文章最重要的抒情意象之一。
(2)表现在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
(3)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乙组:(1)(2)小点指出“河流”是意象,以及在文中的具体表现,(3)小点分析“河流”作为意象的内涵。
郴州2019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郴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参考答案及部分答案解析一、参考答案1-5 BACCB 6-10 ACBCA 11-15 BACAC 16-20 BACBA 21-23 ACA24-27 CBBC 28-31 DBCA 32-35 DCDA 36-40 ECGDA 41-45 CACDB46-50 BDAAB 51-55 ADCCB 56-60 BADCD 61. growth 62. to work63. more 64. to 65. reflects 66. which 67. a68. leading 69. eighth 70. studied / were studying短文改错:One summer evening, I was sitting by an open window, read a storybook. Suddenly, I heardreadingsomeone crying for help which was sounded like a child’s. I went out into the yard to see∧if/whether anybody was in trouble.Once again, I hear the cry from the trees at the end of a yard. “Who is there?” I called. And heard the But there was no answer. Feeling rather foolishly, I went back into the house. I was going to read myfoolishbook again when he was frightened by the cry of “Help! Help!” There, sitting on the table, was my Ineighbor’s parrots! It must have flown in through the open window while I was out on the yard.parrot in书面表达:One Possible V ersionDear Peter,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I’m writ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 t the clubs in my school.There are many clubs in my school, such as the reading club, the dancing club, the poem club and the music club. All clubs hold various activities every week. For example, all members from the poem club have a get-together every Thursday.In my opinion, it is beneficial for us to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ies held by the clubs. For one thing, it helps improve our communicating skills; for another, we can make some good friends.Of all the clubs, I like the music club best because I want to become a singer in the future.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Yours sincerely,Li Hua二、部分答案解析【A篇全文解读】本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戏剧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预演的时间、戏剧的基本内容、订票信息等。
2025届常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5届常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年11月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几十年来,神经科学家一直在记录动物的神经细胞活动,并以此来研究大脑的作用机制。
但有些人试图做得更多,他们尝试让人类完美地保存和重现记忆,或者在脑海中回放视频游戏。
将来有一天,人们甚至能仅凭思维来召唤汽车。
人机连接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进步的途径多种多样。
其中一些进步需要外部设备的改善,如一些设备能够显示佩戴者是否处于饥饿或者无聊的状态,另一些能将人们的意图转化为真实的语言,或者,可以利用神经脉冲打字。
今天,一些瘫痪者已经在验证这类技术了。
这种被称为“脑机接口”的技术能将意念转化为行动,仅凭大脑中的信号,瘫痪者就能在网上进行购物、与他人交流,甚至用假臂拿起杯子饮用杯中的饮料。
然而,这样的技术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
能清晰地看到大脑的活动,理解它,甚至修改它,这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福音,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但这种窃听神经信号的行为会不会超出医学应用的范畴,给社会带来烦恼呢?大脑技术的进展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和医生一直在寻求从人脑中直接提取信息的方法,而不是依靠说、写或者打字。
这样的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身体不能活动或不能说话的残障人士。
植入大脑的电极可以记录大脑运动区域的信号,使得一些人可以通过信号控制假体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
2019年1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电极植入一名残疾人的大脑内。
这个名叫切米列夫斯基的人在一次冲浪事故后,便无法正常使用他的胳膊和腿了。
现在,利用来自大脑两侧的信号,切米列夫斯基能够自如地控制两条假臂。
通过大脑两侧植入的电极,他控制两条机械臂进食,其中一条操刀,另一条握叉。
与此同时,另一些研究人员从一个因瘫痪而失语的人的大脑信号中解码出了语言。
研究人员给这个人一台只用大脑信号就能输出信息的计算机,当他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你想喝点水吗”的字样时,他的大脑信号立即被转化成了文字:“不,我不渴。
湖南省各地2020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及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①燕支②北,秦城太白东③。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虏障:指防御工事。
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③太门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二句以以“金”“铁”饰"鞭”“骢”,平添力度,“行子"意气昂扬的英姿如在眼前。
B颔联紧承送别。
“万里外”展现出巨大的空间,“一杯中”回到别筵,极富捭阖之力。
C颈联对比,连用地名尽显意境之广阔,使人联想到安西与长安万里之遥,归乡无望。
D・末句以看宝刀的动作,表现豪壮气概,鼓励友人昂扬奋发地踏上征途,尽扫别离愁绪。
15.此诗作为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6分)长沙市明德中学9月月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注】东禅庄院苏轼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以一“摇”字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表现了春天到来的迅疾。
B . 额联巧用叠词,前者拟溪流潺潺声,后者描碧草新绿之色,视听结合更显得春意盎然。
C.这首诗前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
“数亩荒园”,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
D. 全诗紧扣意,写初春之景.,景色如画;写友人之情,情意深厚。
诗人一气贯注,看似信笔挥洒,实则勾勒甚密,有天机自得之妙。
15. 请从手法与情感的角度简要分析本诗的最后两句。
(6分)岳阳七中9月月考五、诗歌阅读(共2小题,12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0题晨雨杜甫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湖南省郴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 化学试题(含解析)
D.HCl分子中σ键的形成:D.1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molNaOH7.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
探测发现火星上存在大量含氧橄榄石矿物(Z x W2-x RX4)。
已知前四周期元素X、Y、Z、R、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氢化物常用于雕刻玻璃,R元素的一种氧化物可制作光导纤维,W的合金材料是生活中用途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基态Z原子核外s,p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R>Y>XB.X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小C.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Y的简单氢化物D.熔点:ZY2>RX28.类推的思维方法可解决不少化学问题,但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
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沸点:Cl2<Br2<I2,则沸点:H2<N2<O2B.金属性:Fe>Cu,则氧化性:Fe3+<Cu2+C.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Pb3O4可表示为PbO⋅Pb2O3D.CO2与Na2O2反应只生成Na2CO3和O2,故SO2与Na2O2反应也只生成Na2SO3和O29.已知苯胺(液体)、苯甲酸(固体)微溶于水,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
实验室初步分离甲苯、苯胺、苯甲酸混合溶液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胺既可与盐酸也可与NaOH溶液反应B.由①、①分别获取相应粗品时可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C.苯胺、甲苯、苯甲酸粗品依次由①、①、①获得D.①、①、①均为两相混合体系+)与两种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如Ca(NO3)Cl 10.由一种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可看成CaCl2和Ca(NO3)2。
向混盐Na4S2O3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2Na4S2O3+4H2SO4=4Na2SO4+3S↓+SO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4S2O3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可生成Al2S3沉淀B.向混盐CaOCl2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会有Cl2产生22⎝⎭(1)①用图甲中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原料气,试写出该装置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郴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一部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
拉开历史的长镜头,有些科学成果会因为时间推移成为过去,而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总是长留历史的天空,更具穿透力。
从大众视野来看,许多科学家的工作因为专业、神秘鮮为人知,但他们身上元气充沛的求索精神,却总能直抵人心。
从钱学森到屠呦呦,再到钟扬、黄大年,杰出的科学家身上总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精神气场: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他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他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他们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镌刻在大地上,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
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
“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对广大院士的寄语,也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盼。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突破核心技术、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这既是时代之问,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绽放光彩的机会。
这就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整个科学界来维护。
这些年来,无论从论文数还是专利数看,中国科研事业都可谓蒸蒸日上。
但与此同时,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一些浮夸浮躁、投机取巧的行为也不时出现,比如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挂名”等。
这些行为不仅侵蚀了科学家精神,也伤害了中国科学界的公信力。
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线,认真是科学家的底色。
只有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守住学术道德底线,才能守护好科学家的品格和尊严,催生真正一流的科研成果。
弘扬科学家精神,也需要全社会精心培育。
科学家精神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也是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培育,科学家精神也难拔节生长。
当我们期待科学家心无旁骛、“板凳坐得十年冷”,也要给予他们“数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当我们寄望所有科技工作者都能在专业上一丝不苟,也要相信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当我们希望科研回归本真,同样要在考核中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
总之,科学的事业,呼唤更加科学的管理。
只有尊重科技创新规律、科研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我们才能厚植科学家精神,培育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科学是没有止境的事业,某种程度上,科学家精神也体现为一种对于未知、对于人民的热爱。
航天英雄杨利伟曾说,永远记得第一次在太空俯瞰这颗水蓝色星球的样子,“我仔细端详这美丽的星球,生怕错过一处风景,我深知这是亿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美景”。
相信,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仰望着浩渺的星空又关注着脚下的大地,一定会成就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何鼎鼎《用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创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弘扬科学家的精神,既要有科学家的求索精神,也要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培育。
B.科学家有了强大的新时代精神气场,就能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新丰碑。
C.近年来,中国科研事业蒸蒸日上,公信力越来越强,主要表现在论文和专利。
D.要让科研回归本真,就要营造好的环境,要信任科学家,不要干预科研活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逐层深人展开论证,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B.第二段运用引用和正反解说法,论述了要取得一流的科研成果,需要过硬的科学精神。
C.文章围绕“科学家精神”这一论述对象,非常注重当下的实际情况,有很强针对性。
D.文章末段论证了科学事业无止境,正因为如此,科学家精神也体现为对未知、对人民的热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技成果有可能被新的技术替代被人们遗忘,但是伟大的科学家精神定会长存。
B.我国当下的科技创新既有令人欣喜的一面,也有亟需解决的内困外忧,这正是科学家精神大放光彩之契机。
C.我国的科技需要实现厚植科学家精神,培育更多的一流科学家,就需要遵循各种规律,让科研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化。
D.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懈努力奋斗,脚踏实地,对人民深深的热爱,就一定会成为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国际化大都市”这个概念的起源,究竟是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1915年提出的,还是英国学者霍耳在1966年提出的,无关紧要。
国际化大都市应是区域中心,与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和城区规模这些必要前提相比,国际大都市的意义更似一种能量的聚合体,在全球版图上举足轻重;是移民之城,外籍人口的比例,存在着5%、8%、15%、20%四种不同的说法;是会展之城,有一个说法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每年至少要举办150次以上由8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会议;是组织之城,小小瑞士就有近400个国际组织,没有沙漠的德国争取到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秘书处设在波恩,连印度和泰国都各有10多个国际组织机构;是服务之城,全球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是传媒之城,大众传媒体系可谓是城市的神经网络,国际大都市应尽可能地创造国内外有影响的报纸、电视广播节目、文学作品、出版社、学术刊物、视听发行机构、书店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市场,还应是文明之城。
(何树青《国际大都市的八道门槛》,有刪节)材料二:材料三:从“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到“四个中心”,再到“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城市定位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2008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提出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作为上海的城市精神。
面向“国际大都市”,上海已具有城市品牌营销意识,发展重点已从经济导向转向了经济与文化并举。
2010年公布的上海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纲要中,就提出了“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各项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举办各类国际会议、展览、论坛、赛事等活动;营造国际化的居住和商务环境;营造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若干国际文化风情街等。
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是“世界主义”的文化巨作。
上海的城市规划力求凸现国际化与现代性的形象。
许多标志性建筑是由国外建筑设计师设计的:东方艺术中心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者是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金茂大厦的设计者为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上海科技馆由全球第四大建筑事务所RTK公司设计,上海大剧院的设计者则是法国建筑师夏邦杰。
这些新兴的城市地标展示了上海新的“世界性”形象。
自2002年起,上海年鉴每年公布来沪的外国人增长比率,并开辟专栏,对于优秀外国人及他们的先进事迹做出报道。
除此以外,上海市政府每年都通过颁发“白玉兰奖”,来表彰在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贡献的外国人。
奖项创立以来,上海市每年授予白玉兰奖的外国人数量从1993年的十几位,增加到了 2010年的七十多位,获奖人士大多为外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与此同时,媒体中也开始用“新上海人”来称呼在上海生活的,对上海作出贡献的“外国人”、“港澳同胞”及“外地人士”。
(钟浴曦《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构建及其“世界主义”内涵》,有刪节)4.下列说法“国际大都市”要求的一项(3分)A.一个区域的政治中心,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B.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产业非常发达。
C.城市人口中外籍人口的比例占5%以上,且逐年上升。
D.城市文明程度高,并构建了发达的大众传媒体。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一项是(3分)A.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八道门槛值得各国借鉴,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会增多,不变的是发展国际化大都市是各国的追求。
B.上海从治理结构、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人类发展四个层面展开,逐步推进,非常具有规划性,实现了四个层次的竞争力的目标。
C.上海为了发展成国际大都市采取了一系类的措施,在建筑设计方面凸显现代性和国际化,展示了上海新的“世界性”形象。
D.上海多年来对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来沪实行奖励,对他们的优秀事迹作出报道,政府还颁发特别奖项表彰做出贡献的外国人。
6.请结合材料,分析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具体体现。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尊贵之家陈敏那天,扶贫干部姜毅带我们访问一家贫困户,刚到门口,一个背着书包、准备上学的小女孩将我们挡在门外,她噘着小嘴,目光沉着、坚毅,显然对我们这类人群并不欢迎。
“我家早就不是贫困户了,我们已经脱贫了。
你们不要来了,快回去吧!”女孩语气强硬。
她的举动惊呆了所有人,从事扶贫工作多年来,这还是我们从未碰到的现象。
以前,每走进一个贫困户,总有些枯瘦的、弯腰的,或一拐一瘸的弱势者赶忙迎上来,急切地诉说他们生活的苦难与不幸,扶贫干部仿佛就是他们的主心骨,而这个女孩让我有了看待贫困户的另一种眼光,也对此多了一层更深的思考。
当下,扶贫工作犹如打仗一般,怪不得这场运动中出现了一些诸如“打响”“攻坚”“战役”等战争术语。
其艰难、辛酸、苦涩、忙碌、辛苦,这些个中滋味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方能体会。
误会和不被理解更是常有的事。
姜毅并没有在乎女孩的阻拦,他带我们走了进去。
光线并不明亮的屋子里,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满满一墙壁的荣誉证书。
证书金灿灿的,闪着耀眼的光,好似一张张笑脸,正对着我们微笑。
我们顿时明白了那女孩把我们挡在外面的含义。
女孩是何等地自尊,即使有人把免费的午餐摆到她面前,她也不会去碰一下。
女孩的人生词典里,似乎根本不该有“贫困户”三个字的存在。
贴证书的墙壁下面有一个土炕,一位老奶奶正坐在炕边,剪纸花。
她刚接下一单小活儿,为村口一家纸扎店剪100朵纸花。
她慈祥地看着我们,边剪花边指着一墙壁的奖状,带着骄傲的语气说:“这些奖状都是我孙女拿回来的。
我娃上六年级,争气着哩!”老人目光晶莹闪烁。
荣誉证书是记录获奖的嘉奖荣誉,这种荣誉能给人带来一种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它可以让一个人从默默无闻化为众人皆知,从一文不值化为受人尊敬。
毫无疑问,这是个受人尊重的家庭,让人禁不住唏嘘、赞叹。
不过,这种美好的感觉并没持续多久就被眼前的一幕瞬间一扫而光。
一个下肢截肢、坐在轮椅上的男人恰好从另一间屋子里“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