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灾害防治技术(第七章_煤矿安全管理技术)
矿井灾害防治技术

《矿井灾害防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专业编写单位:建筑与测绘工程系学时数:64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矿井通风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矿井灾害防治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解决有关矿井安全方面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煤矿生产和安全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煤矿安全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掌握煤矿主要灾害事故的分析处理方法及现场急救技术。
(3)了解矿山安全仪器的原理。
2、技能目标(1)能鉴别矿山主要灾害发生的征兆。
(2)能初步分析灾害事故的产生原因。
(3)能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4)能正确操作煤矿安全检查监测仪器。
(5)具备必要的现场急救能力。
(6)具备初步的煤矿安全设施的设计能力。
3、素质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3)培养学生“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法律、法规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二、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为《煤矿开采方法》、《煤矿地质学》、《矿井通风》,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矿井通风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三、课程内容和目的要求理论部分绪论教学内容:第一章矿井灾害事故基本概念1、煤矿安全与事故。
2生产安全事故与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安全与事故的定义。
2、掌握煤矿安全生产。
教学重点、难点:基本概念、煤矿中常见的重大灾害事故类型第二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安全生产方针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掌握我国安全生产的含义2熟悉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体系3熟知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学重点、难点: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煤矿安全生产的三大支柱。
第三章矿井瓦斯预防技术教学内容:1矿井瓦斯及存在状态2矿井瓦斯涌出3瓦斯爆炸及其预防4瓦斯管理与检测5瓦斯喷出及预防措施6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规律7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8瓦斯抽采技术9瓦斯的综合利用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瓦斯的性质、成因及危害。
煤矿灾害防治技术

1瓦斯的定义:矿井瓦斯是指从煤层或者岩层中放出或产生过程中产生并涌入到矿井内的各种气体。
从狭义上讲,矿井瓦斯专指甲烷。
2.将煤层瓦斯按赋存深度不同自上而下分为四个带:N2-CO2带,N2带,N2-CH2带和CH2带。
瓦斯的前两带统称为瓦斯风华带。
3.瓦斯的赋存状态:自由状态和吸附状态。
4.瓦斯涌出形式: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
5.瓦斯涌出量有:绝对涌出量和相对涌出量。
6.矿井瓦斯等级按照平均日产量1T煤涌出瓦斯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分为:A低瓦斯矿井10m³以下且40m³/分及其一下;B、高瓦斯矿井:10m³以上或40m³/分以上。
7.三专两闭锁: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专用变压器、风电闭锁、瓦斯闭锁。
8.局部通风机要求:必须安设在新鲜风流中,距离回风口的距离不小于10M,安设局部通风机的进风巷道所通过的风量要大于局部通风机的1.43倍。
9.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瓦斯积聚的处理:在《矿井安全规程》中规定,采煤工作面的最低风速不能低于0.25M/S,不得超过4M/S,在采煤层注水和采取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其最大风速不得超过5M/S。
10.一炮三检:指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要认真检查爆破点附近的瓦斯,瓦斯超过1%不准爆破。
11.三人连锁放炮制:爆破前,放炮员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派人警戒,并检查顶板与支架情况。
将自己的放炮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经检查瓦斯煤尘合格后,将自己的放炮牌交给放炮员,放炮员发出爆破口哨进行爆破,爆破后三牌归祝。
12.《安全规定》关于矿井瓦斯检查的制度要求: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检查次数,低瓦斯每班至少两次,高瓦斯每班至少三次,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瓦斯并安设甲烷断电仪。
13.区域性房突出措施: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
14.开采保护层:在突出矿井中,预先开采的并能使其他相邻的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受到采动影响而减少或丧失突出危险的煤层称为保护层。
15.矿井瓦斯治理方针: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专业实务考试大纲(煤矿安全技术)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煤矿安全技术)一、考试目的考查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专业安全技术,并综合运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政策、安全生产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专业安全技术部分(1)煤矿开采技术基础.运用煤矿安全开采理论和方法,辨识和分析煤矿设计、开拓、采掘等工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2)煤矿通风技术.运用煤矿通风相关技术和标准,制定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通风需求、通风系统优化、灾变通风等问题的安全技术措施. (3)瓦斯防治技术.运用煤矿瓦斯防治相关技术和标准,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瓦斯抽放、煤与瓦斯突出等工程的参数测定或工程设计,制定预防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4)防灭火技术.运用煤矿防灭火相关技术和标准,依据规定进行火灾监测、早期预测预报、火区管理和防灭火等工程的参数测定或工程设计,制定预防火灾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5)粉尘防治技术.运用防尘相关技术和标准,制定粉尘浓度监测、控制等技术方案以及预防粉尘危害和爆炸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6)防治水技术.运用煤矿水害防治相关技术和标准,制定水文地质监测、水害排查与预报、防治水等技术方案以及预防煤矿透水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7)地压灾害防治技术.运用矿山地压灾害防治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制定预防煤矿冒顶片帮和冲击地压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8)爆破技术.运用爆破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制定预防爆破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9)机电运输技术.运用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煤矿机电运输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预防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10)边坡灾害防治技术.运用边坡灾害防治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剥离、穿孔、爆破、采装等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制定预防边坡灾害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11)排土场及矸石山灾害防治技术.运用排土场及矸石山灾害防治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制定预防排土场及矸石山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12)矿山救护.运用国家矿山救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制定矿井灾害应急救护技术措施.(二)安全生产案例分析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政策;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修订和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计划制定与执行;安全管理模式、要素;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案例分析.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安全生产检查,事故隐患排查;安全评价;安全技术措施制定的案例分析.3.安全生产许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案例分析.4.劳动防护用品选用与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工伤保险、安全生产投入的案例分析.。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

第一节 煤矿井下灾害防治
二、 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防治
井下开采过程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的瓦斯与煤从煤体中被突然抛向采掘空间,并伴有巨大的声响和 强大的冲击力,这种复杂的动力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简称突出。有的矿井还发生过岩石和二氧化碳突 出。
突出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动力现象,是矿山压力、瓦斯(二氧化碳)压力及煤(岩)体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节 煤矿井下灾害防治
五、 煤矿水灾及其防治
(二) 井下防排水 井下防排水的要采取探、隔、堵、疏、排、截、监等七项综合治理措施。 1. 探 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探水或接近积水地区掘进前或排 放积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作业规程,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进行作业。 2. 隔 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含水断层两侧、积水地区和矿井井巷之间应按设计要求留足防(隔)水煤柱。严禁 在各种防(隔)水煤柱中采掘。 3. 堵 堵水是通过钻孔将水泥或化学浆液注入岩层孔隙、裂缝或其他涌水通道充填胶结,封堵住补给水源。 4. 疏 探放老空水和对承压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
第一节 煤矿井下灾害防治
三、 矿尘灾害及其防治
(三) 综合防尘措施 煤矿井下防尘要按照《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2006)要求,采取综合防尘措施。 1. 防止矿尘产生 2. 防止矿尘悬浮飞扬 3. 惰化法 4. 通风除尘法 5. 杜绝引爆火源 6. 采取隔爆措施 7. 采取个体防护 8. 采取组织管理措施
地面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与进风井的距离不得小于80 m;不得将矸石山和炉灰场设在进风井的主 导风上风侧,也不能设在±10 m以内有煤层的地面上和有漏风的采空区上方的地面塌陷范围内。
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执行。 严禁在井下存放用剩下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在井下清洗气动工具时,必须在专用硐室内进行,并采 用不燃性和无毒性洗涤剂。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爆破作业,防止产生爆破火焰。
六-11、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六-11、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一、前言矿井是固体矿产资源的常见获取场所,工作环境危险,容易发生灾害事故。
其主要灾害类型包括: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山地面沉降和断层活动等。
矿井灾害的发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因此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提高矿井运营效益,制定和实施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灾害防控目标及原则1. 目标通过制度的规范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矿井主要灾害的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保护矿山环境,提高矿山生产效益。
2. 原则(1)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2)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做到专人专岗,责任到人。
(4)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性。
三、制度内容1. 灾害预警机制针对矿井的主要灾害类型,建立完善的灾害预警机制,确保在灾害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后能够及时地给予相关人员有效的预警,为灾害抢救做好充分准备。
2. 灾害评估制度在矿井运营过程中,应定期对矿井生产环境进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危险源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者处置,确保矿井生产环境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3. 灾害防治措施针对具体灾害,建立对应的防治措施,并严格执行。
如煤尘防治措施,建设煤尘控制系统,对矿井内部空气和粉尘浓度进行监测,及时对矿井内的煤尘危害进行防治。
4. 灾害应急处置建立矿井灾害应急预案,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做好各项应急措施的准备工作,确保在矿井灾害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5. 培训教育矿井生产安全培训和教育是保障矿工安全的基础保障。
制定相关培训教育制度,对矿井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矿井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6. 灾害事件调查与分析建立灾害事件调查和分析制度,定期开展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事故调查,找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对矿井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改进。
四、制度实施及监督管理1. 实施制度的实施需分阶段,先进行试点或者推广,再逐步推广到全部矿井。
矿井灾害防治技术手册

矿井灾害防治技术手册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定价:198元矿井灾害防治技术手册》共分为10章,系统地介绍了矿井灾害事故基本概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矿井瓦斯、矿尘、防灭火、防治水、机电运输事故、爆破事故、矿井顶板事故防治技术及矿山救护等知识和相关技能,章未有复习思考题。
《矿井灾害防治技术手册》可作为煤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院校煤矿开采技术专业、通风安全专业和其他采矿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远程教育采矿工程专业教材,还可供煤炭职业技师学院、安全技术培训和煤矿从业人员参考。
目录第1章矿井灾害事故基本概念第2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1安全生产方针2.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第3章矿井瓦斯防治技术3.1矿井瓦斯及存在状态3.2矿井瓦斯涌出3.3瓦斯爆炸及其预防3.4瓦斯管理与检测3.5瓦斯喷出及预防措施3.6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规律3.7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技术措施3.8瓦斯抽放技术3.9瓦斯的综合利用第4章矿尘防治技术4.1矿尘及其性质4.2矿山尘肺病4.3煤尘爆炸及预防4.4矿山综合防尘第5章矿井火灾防治技术5.1矿井火灾及其分类5.2外因火灾及其预防5.3煤炭自燃理论基础5.4矿井火灾预测与预报5.5开采技术防火措施5.6煤层自然发火的防治技术5.7火灾时期通风5.8矿井火灾处理与控制第6章矿井防治水灾技术6.1矿井水灾及其危害6.2矿井水灾发生的规律6.3矿井突水及其处理6.4矿井水害的防治第7章矿井机运事故防治技术7.1提升、运输安全技术7.2供电、电气设备安全技术第8章矿井爆破事故防治技术8.1爆破基本理论8.2爆破材料的安全管理8.3常见爆破故障处理8.4防止爆破重大事故措施8.5井下特殊地点爆破第9章矿井顶板事故防治技术9.1矿山压力显现及采空区处理9.2顶板灾害的致因及防治9.3顶板灾害的预报及控制第10章矿山救护10.1矿山救护基本知识10.2矿山救护技术装备10.3矿工自救与现场急救10.4矿井重大事故救援与处理推广系列丛书重大事故遇险人员生命保障及快速救援技术与装备实用手册2 580电磁辐射等动力灾害连续预测技术实用手2 580 册松软突出危险煤层顺煤层长钻孔施工及安2 580 全保障成套技术实用手册井下人员定位与无线通讯技术实用手册 2 580 瓦斯爆炸危险源动态预测技术实用手册 2 580低热损冷源介质输送技术及高效热交换技2 580 术实用手册突水水源与突水通道封堵材料与装备实用2 580 手册粉尘浓度连续监测与通风除尘新技术推广2 580 实用手册瓦斯区、高应力区、地质异常区超前探测2 580 技术与装备实用手册非接触隐蔽火源探测技术实用手册 2 580 最新煤矿产能设计与审核标准实用手册 4 1080矿山企业岗位安全生产技术教育培训完全4 998 手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与示范矿井达标4 980 手册新编煤矿开采新技术实用手册 4 998矿井设计必背手册(新编煤矿矿井设计手1 190 册)新编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执行实例及现行有效计量规范与鉴定规程实用全书石油化工天然气工程施工验收评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强制性条文煤矿运输安全质量考核评级与设备检修维护技术手册。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与主要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应用大全

概念就成为(WHO)在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方面的一项重点工作。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最早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区域。
我国大陆地区近年来在安全社区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与尝试。
2004年6月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安全社区建设研讨会,北京、上海、大连、济南、长沙、无锡、唐山、长治等市代表参加了会议。
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指导下,2004年7月31日,河北开滦集团钱家营和荆各庄启动安全社区建设计划;2004年10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望京等4个社区启动安全社区建设计划,2004年11月10日,山西潞安集团的7个社区同时启动安全社区建设计划。
2006年3月山东济南青年公园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国际安全社区之后,在2007年10月,山西潞安集团社区和开滦煤矿两个社区先后被命名。
2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与安全社区的关系1)煤矿安全管理与安全社区建设有相同的哲学观“以人为本”的哲学观是煤矿安全管理和安全社区建设共同的出发点。
煤矿安全管理从维护企业员工的生命、身心、心理等的健康安全出发,辐射到员工的工作场所、居住场所、公共活动场所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员的安全管理,最终形成本质安全型企业安全自律机制。
安全社区建设从社区安全管理范围的角度出发,覆盖到各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等区域以及在区域中进行活动的人员,从对场所的安全管理实现对人员的安全管理,最终形成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机制。
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实施对人员和区域的安全管理,最终保证活动人员的安全,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哲学思想。
2)管理方法的应用具有同一性无论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还是安全社区建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使用了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在这方面两者具有同一性的特点。
具体表现为采用信息管理的方法实现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交流,及时反馈和处理安全管理与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PDCA循环的方法,实现管理过程的闭合运行和绩效的持续改进;采用系统管理的方法,对管理项目化整为零,从而达到实施效果的最优化。
《矿井灾害防治技术》教学大纲

《矿井灾害防治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41083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教学:讲授适用对象:采矿专升本专业授课总学时:48学时(3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以介绍煤矿灾害及其防治技术为主,让学生掌握煤矿灾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该课程要在《地质学》、《采矿学》、《井巷工程》等专业课开设以后才开课。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煤矿灾害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基础上,具有从事煤矿灾害防治与灾害防治技术的能力。
该课程与《地质学》、《采矿学》、《井巷工程》等专业课密切相关,它与《地质学》、《采矿学》、《井巷工程》相配套,在其后开设。
同时又是《矿业系统工程》、《矿山环境工程》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矿井瓦斯灾害防治讲授8学时1、基本内容:(1) 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2) 瓦斯爆炸及突出的规律(3)瓦斯爆炸的防治与处理技术(4)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与处理(5)矿井瓦斯抽放2、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矿井瓦斯基本概念和理论、瓦斯爆炸、瓦斯爆炸条件、矿井瓦斯爆炸的致因及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的防治与处理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与处理及矿井瓦斯抽放技术。
3、重点:重点掌握瓦斯的定义及性质、矿井瓦斯的成因和分带、煤层瓦斯的赋存状态、矿井瓦斯的涌出、瓦斯涌出的影响因素、矿井瓦斯等级等基础理论知识;瓦斯爆炸、瓦斯爆炸条件、矿井瓦斯爆炸的致因及煤(岩)与瓦斯突出;防止瓦斯积聚的技术措施、防止点火源的出现、加强瓦斯的检查和监测、瓦斯爆炸的处理要点等瓦斯爆炸的防治与处理技术;煤与瓦斯突出四位一体防治体系、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措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处理等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与处理;瓦斯抽放的条件、矿井瓦斯抽放方法、布孔及抽放参数的确定、抽放瓦斯装备及抽放监控系统等矿井瓦斯抽放技术;4、难点:难点是防止瓦斯积聚的技术措施、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与处理措施。
第二章矿井火灾防治讲授8学时1、基本内容:(1)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2)开采技术预防自燃发火(3)通风措施防治自燃发火(4)介质法防灭自燃发火(5)矿井火灾处理2、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矿井火灾防治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开采技术预防自燃发火、通风措施防治自燃发火、介质法防灭自燃发火、矿井火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