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选优拔尖自测卷及答案-精编试题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一、你一定能选对 l(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各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在答题卡 上将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2.使分式 x 有意义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 )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1.若分式 x 8 的值为 0,则 x=_____.
x
12.计算 : 6a2b÷2a=_____.
E
B
C
D
13.如图 ,在△ ABC中,AB=AC点, D在 AC上,且 BD=AD, ∠A=36°,则∠ DBC=______.
A
D
B
C
14.信息技术的存储设备常用 B、KB、MB、GB 等作为存储设备的单位 ,例如 ,我 们常说的某计算机的硬盘容量是 320GB某, 移动硬盘的容量是 80GB,某个文件夹 的大小是 156KB等,其中 1GB=210MB,1MB=210KB,1KB=210B(字节 ),对于一个容量为 8GB的内存盘 ,其容量为 ____B(字节 ). 15.已知 (x+p)(x+q)=x2+mx+3,p、q 为整数 ,则 m=___.
A. b = 1
a 2b a 2
C. a b =- a b
c
c
B. b = b 2
a a2
D. a
a
2 = a2
2 (a
4 2)2
8.如图 ,由 4 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田字格中 ,△ABC 的顶点都是小正方形字格上画与△ ABC 成轴对称的三角形 ,且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 ,则这样的 三角形的个数有 (不包含△ ABC本身 )( ) A. 4 个 B.3 个 C.2 个 D.1 个
最新2018-2019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选优拔尖自测卷及答案-精编试题

期末选优拔尖自测卷(120分,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a ba+=+211 B .a ÷b ×b1=a C .1-=--xy y x D .3131-=-2.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和1,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 .5B .7C .5或7D .63.若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完全对称式,如c b a ++就是完全对称式.下列四个代数式:①abc ;②ca bc ab ++;③a c c b b a 222++;④()2b a -.其中是完全对称式的是( )A .①②④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 4.若022=-+x x ,则2012223+-+x x x 的值是( )A .2014B .2013C . 2014-D .2013- 5.若n 为整数,则能使11-+n n 也为整数的n 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湖北仙桃〉如图1,在△ABC 中,AB=AC ,∠A=120°,BC=6 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M ,交AB 于点E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N ,交AC 于点F ,则MN 的长为( )A .4 cmB .3 cmC .2 cmD .1 cm图1 图2 图3 7.如图2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已知∠ACB =90°,点E 是AB 的中点,且DE ⊥AB ,D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 、交BC 于点F ,若∠D =30°,EF =2,则DF 的长是( )A.5B.4C.3D.2 8.如图3所示,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正△ABC 和正△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接PQ .以下四个结论:①△ACD ≌△BCE ;②AD=BE ;③∠AOB=60°;④△CPQ 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9.因式分解:a a a 9623+- =___________.10.计算:()()201411212014--⎪⎭⎫ ⎝⎛+-- =___________.11.按图4所示程序计算:图4请将上面的计算程序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并化简:_________.12.如图5,将△ABC 纸片沿DE 折叠,图中实 线围成的图形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之比为2∶3,若图中实线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为2,则 图5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13.〈辽宁沈阳〉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高为4,在这个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有一点P ,若点P 到AB 的距离是1,点P 到AC 的距离是2,则点P 到BC 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分别是____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2,0),B (0,3),若△ABC 的面积为6,且点C 在坐标轴上,则符合条件的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_. 15.如图6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2)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B ,点C ()42--,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D .把一条长为2 014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 处,并按A →B →C →D →A →…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 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图6 图716.如图7的钢架中,焊上等长的13根钢条来加固钢架.若A P P P P P P P AP 14141332211===== ,则∠A 的度数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18题每题5分,23、25题每题9分,24题8分,26题12分,其余每题6分,共72分)17.如图8均为2×2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请分别在两个图中各画出一个与△ABC成轴对称、顶点在格点上,且位置不同的三角形.图818.如图9,△ABC中,∠A=40°,∠B=76°,CE平分∠ACB,CD⊥AB于D,DF⊥CE交CE于F,求∠CDF的度数.图919.在解题目:“当a=2 014时,求代数式1211342+-⎪⎭⎫⎝⎛--⋅--a a a a 的值”时,小明认为a 只要任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值代入都有相同的结果,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请说明理由.20.已知M=941012422+++-y y xy x ,当式中的x 、y 各取何值时,M 的值最小?求此最小值.21.是否存在实数x ,使分式63104-+x x 的值比分式245--x x 的值大1?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如图10所示,AB ∥DC ,AD ⊥CD ,BE 平分∠ABC ,且点E 是AD 的中点,试探求AB 、CD 与B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图1023.如图11,某船在海上航行,在A处观测到灯塔B在北偏东60°方向上,该船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向东航行到达C处,观测到灯塔B在北偏东30°方向上,继续向东航行到D处,观测到灯塔B在北偏西30°方向上,当该船到达D处时恰与灯塔B相距60海里(1)判断△BCD的形状;.图11 (2)求该船从A处航行至D处所用的时间;(3)若该船从A处向东航行6小时到达E处,观测灯塔B,灯塔B 在什么方向上?24.某地为某校师生交通方便,在通往该学校原道路的一段全长为300 m的旧路上进行整修铺设柏油路面.铺设120 m后,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后来每天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共用30天完成这一任务.(1)求原计划每天铺设路面的长度;(2)若市政部门原来每天支付工人工资为600元,提高工效后每天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增长了30%,现市政部门为完成整个工程准备了25 000元的流动资金.请问,所准备的流动资金是否够支付工人工资?并说明理由.25.如图12所示,已知△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图12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1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3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1)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26.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ED=EC,如图13,试确定线段AE与DB的数量关图13系,并说明理由.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4(1),确定线段AE与DB的数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______DB(填“>”“<”或“=”).图14 (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与DB的数量关系是:AE______DB(填“>”“<”或“=”),理由如下:如图14(2),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若△ABC的边长为1,AE=2,求CD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参考答案及点拨期末选优拔尖自测卷一、1.C 点拨:因为ab b a b a +=+11,所以A 错误;因为a ÷b ×b 1=a ×b1×b 1=2b a ,所以B错误;因为1-=---=--yx y x x y y x ,所以C 正确;因为3131=-,所以D 错误.应选C .2.B 点拨:分底边长为3和底边长为1两种情况讨论.(1)若底边长为1,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7;(2)若底边长为3,这个等腰三角形不存在.故选B .3.A 点拨:根据完全对称式的定义可知abc 、ca bc ab ++、()2b a -是完全对称式,而a c c b b a 222++不是完全对称式,应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按照新定义,将四个代数式进行变换,然后对照确定正确选项.4.A 点拨:方法1:由022=-+x x 得22=+x x ,所以原式()222201222012x x x x x x x x =++-+=+-+2201222012x x =++=+.2014=方法2:由022=-+x x 得x x -=22,22=+x x ,所以原式()201420122201220122222=+=++=+-+-=x x x x x x .5.D 点拨:原式()121121-+=-+-=n n n ,要使11-+n n 为整数,则12-n 必须为整数,因此21=-n 或2-或1或1-,解得3=n 或1-或2或0;因此整数n 的值有4个, 应选D .6.C 点拨:如答图1,连接MA 、NA.∵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M ,交AB 于E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N ,交AC 于F ,∴BM=AM ,CN=AN ,∴∠MAB=∠B ,∠CAN=∠C ,∵∠BAC=120°,AB=AC ,∴∠B=∠C=30°,∴∠BAM=∠CAN=30°,∴∠AMN=∠ANM=60°,∴△AMN 是等边三角形,∴AM=AN=MN ,∴BM=MN=NC ,∴MN=31BC=2 cm ,故选C .答图17.B 点拨:在Rt △AED 中,因为∠D =30°,所以∠DAE =60°;在Rt △ABC 中,因为∠ACB =90°,∠BAC =60°,所以∠B =30°;在Rt △BEF 中,因为∠B =30°,EF =2,所以BF =4;连接AF ,因为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FA =FB =4,∠FAB =∠B =30°;因为∠BAC =60°,所以∠DAF =30°,因为∠D =30°,所以∠DAF =∠D , 所以DF =AF =4.故应选B.8. A 点拨:由正△ABC 和正△CDE ,可知AC=BC ,∠ACB=∠DCE=60°,CD=CE ,所以∠ACD=∠BCE ,所以△ACD ≌△BCE ,从而AD=BE ,∠CAD=∠CBE ;在△ACP 和△BPO 中,因为∠APC=∠BPO ,∠CAD=∠CBE ,所以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OB=∠ACB =60°;由条件可证△PCD ≌△QCE ,所以PC =QC ,又∠PCQ =60°,所以△CPQ 是等边三角形.应选A .二、9. ()23-a a 点拨:原式()()22396-=+-=a a a a a .因式分解时,首先考虑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乘法公式分解,同时注意要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10. 2 点拨:原式2121=-+=.在无括号的实数混合运算中,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除,最后进行加减运算.11.()222=-÷+a a a a 点拨:由流程图可得()2222=-+=-÷+a a a a a a .12. 2 点拨:设重叠部分的面积为x , 则实线围成的图形面积为2+x ,三角形ABC 面积为2+2x .由题意得()x x 22322+=+,解得x =2.13. 1和7 点拨:点P 可在三角形内和三角形外,需要分情况求解.设点P 到△ABC 三边AB 、AC 、BC (或其延长线)的距离分别为321h h h 、、,△ABC 的高为h .(1)当点P 在等边三角形ABC 内时:连接PA 、PB 、PC ,利用面积公式可得h h h h =++321,则13=h ,所以点P 到BC 的最小距离是1;(2)当点P 在等边三角形ABC 外时(只考虑P 离BC 最远时的情况):同理可得321h h h h =++,此时73=h .综上可知,点P 到BC 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分别是1和7.14.(0,2-)、(0,6)、(3,0-)、(9,0)点拨:分点C 在x 轴上和点C 在y 轴上两种情况讨论,可得符合条件的点C 的坐标.(1)当点C 在x 轴上时,设点C 的坐标为(0,x ),则63221=⨯-x ,解得x =6或2-,因此点C 的坐标为(0,2-)、(0,6);(2)当点C 在y 轴上时,设点C 的坐标为(0,y),则62321=⨯-y ,解得y=3-或9,因此点C 的坐标为(3,0-)、(9,0);综上得点C 的坐标为(0,2-)、(0,6)、(3,0-)、(9,0).15.(4,2-) 点拨:因为A(2,2)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B ,所以点B 的坐标为(2,2-);因为C (4,2--)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D ,所以点D 的坐标为(4,2-),所以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20,因为 2 014÷20=100……14,说明细线绕了100圈,回到A 点后又继续绕了14个单位长度,故细线另一端到达点的坐标为(4,2-).本题利用周期的规律求解,因此求得细线绕四边形ABCD 一圈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6. 12° 点拨:设∠A=x ,∵A P P P P P P P AP 14141332211===== , ∴∠A=∠12P AP =∠1413P AP =x ,∴∠312P P P =∠121413P P P =2x ,∴∠423P P P =∠111312P P P =3x ,…,∠867P P P =∠798P P P =7x ,∴∠87P AP =7x ,∠78P AP =7x ,在△87P AP 中,∠A+∠87P AP +∠78P AP =180°,即x +7x +7x =180°,解得x =12°,即∠A=12°.三、17. 解:如答图2所示,画出其中任意两个即可.答图2点拨:对称轴可以是过正方形对边中点的直线,也可以是正方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本题可以通过折叠操作找到对称轴,从而确定轴对称图形.18. 解:∵∠A=40°,∠B=76°,∴∠ACB= 647640180=--,∵CE 平分∠ACB ,∴∠ACE=∠BCE=32°,∴∠CED=∠A+∠ACE=40°+32°=72°,∵DF ⊥CE ,CD ⊥AB ,∴∠CFD =∠CDE=90°,∴∠CDF+∠ECD=∠ECD+∠CED=90°,∴∠CDF=∠CED =72°.19. 解:小明说的有道理.理由:()().312123322121134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所以只要使原式有意义,无论a 取何值,原式的值都相同,为常数3.20. 解:M ()()5232544912422222+++-=+++++-=y y x y y y xy x , 因为()232y x -≥0,()22+y ≥0,所以当032=-y x 且02=+y ,即3-=x 且2-=y 时,M 的值最小,最小值为5.21. 解:不存在. 理由:若存在,则124563104=----+x x x x . 方程两边同乘()23-x ,得()()23453104-=--+x x x ,解这个方程,得2=x .检验:当2=x 时,()023=-x ,原方程无解.所以,不存在实数x 使分式63104-+x x 的值比分式245--x x 的值大1. 点拨:先假设存在,得到分式方程,再解分式方程,由分式方程的结果可说明理由.22. 解:AB+CD=BC.理由:如答图3,过点E 作EF ⊥BC 于点F.因为AB ∥DC ,AD ⊥CD ,所以AD ⊥AB.因为BE 平分∠ABC ,所以EA=EF.在Rt △ABE 和Rt △FBE 中,因为EA=EF ,BE=BE ,所以Rt △ABE ≌Rt △FBE.所以AB=BF.因为E 是AD 的中点,所以AE=ED ,所以ED=EF.在Rt△EDC和Rt△EFC中,因为ED=EF,EC=EC,所以Rt△EDC≌Rt△EFC.所以DC=FC.所以AB+DC=BF+CF=BC,即AB+CD=BC.答图323. 解:(1)由题意得:∠BCD=∠BDC=60°,∴∠CBD=60°. ∴△BCD是等边三角形.(2)由题意得:∠BAC=30°,∠ACB=120°,∴∠ABC=∠BAC=30°,∴AC=BC= BD=60海里,∴AD= AC+ CD=60+60=120(海里),∴t=120÷15=8(小时).∴该船从A处航行至D处所用的时间为8小时.(3)若该船从A处向东航行6小时到达E处,连接BE.此时AE=15×6=90(海里),∴CE=90-60=30(海里).∴CE=DE=30海里.∵△BCD是等边三角形,∴BE是CD的垂直平分线.∴灯塔B在该船的正北方向上.24. 解:(1)设原计划每天铺设路面的长度为x m.根据题意得()30201120300120=+-+x x.解之得x =9. 经检验:x =9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答:原计划每天铺设路面的长度为9 m .(2) 所准备的流动资金够支付工人工资.理由:共支付工人工资为+⨯6009120()()=+=⨯+⨯⨯+-1300080006003019201120300 21000(元) . 因为21000<25000,所以所准备的流动资金够支付工人工资.25. 解:(1)①因为t=3秒,所以BP=CQ=1×3=3(厘米),因为AB=10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所以BD=5厘米.又因为PC=BP BC -,BC=8厘米,所以PC=538=-(厘米),所以PC=BD .因为AB=AC ,所以∠B =∠C ,所以△BPD ≌△CQP .②因为P v ≠Q v ,所以BP ≠CQ ,当△BPD ≌△CPQ 时,因为∠B =∠C ,AB=10厘米,BC=8厘米, 所以BP=PC=4厘米,CQ=BD=5厘米,所以点P ,点Q 运动的时间为4秒, 所以45=Q v 厘米/秒,即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45厘米/秒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2)设经过x 秒后点P 与点Q 第一次相遇, 由题意,得10245⨯+=x x ,解得80=x .所以点P 共运动了80厘米.因为80=2×28+24,所以点P 、Q 在AB 边上相遇,所以经过80秒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边AB 上相遇.26. 解:(1)= (2)=;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BC=∠ACB=∠BAC=60°,AB=BC=AC , 因为EF ∥BC ,所以∠AEF=∠AFE =60°=∠BAC .所以△AEF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E=AF=EF ,所以AF AC AE AB -=-,即BE=CF.因为ED=EC ,所以∠EDB=∠ECB ,又因为∠ABC=∠EDB+∠BED=60°,∠ACB=∠ECB+∠FCE=60°,所以∠BED=∠FCE ,所以△DBE ≌△EFC ,所以DB=EF ,所以AE=DB.(3)1或3.点拨:(1)利用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知,∠ECB=30°,又ED=EC ,则∠D=30°,所以∠DEC=120°,则∠DEB=30°=∠D,所以DB =EB =AE ;(2)先证△AEF 为等边三角形,再证△EFC ≌△DBE ,可得AE=DB ;(3)当E 在射线AB 上时,如答图4(1),AB =BC =EB =1,∠EBC =120°,所以∠BCE =30°,因为ED =EC ,所以∠D =30°,则∠DEB =90°,所以DB =2EB =2,所以CD =2+1=3;当E 在射线BA 上时,如答图4(2),过点E 作EF ⊥BD 于点F ,则∠BEF =30°,所以BF =21BE =1.5,所以CF =0.5,因为EC =ED ,EF ⊥CD ,所以CD =2CF =1.综上,CD 的长为1或3.答图4。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 有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有答案2018-201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应满足()A。
x≠2 B。
x≠-1 C。
x=2 D。
x=-12.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1,则x的取值范围是()B。
2<x<8 A。
<x<8 C。
<x<6 D。
2<x<63.分式可变形为()A。
B。
- C。
D。
-4.下列代数运算正确的是()C。
(x+1)2=x2+1 A。
(x3)2=x5 B。
(2x)2=2x2 D。
x3·x2=x55.如图,已知直线AB∥CD,∠C=125°,∠A=45°,那么∠E的大小为()C。
90° A。
70° B。
80° D。
100°6.把多项式(m+1)(m-1)+(m-1)提取公因式(m-1)后,余下的部分是()A。
m+1 B。
2m C。
2 D。
m+27.化简结果正确的是()D。
b2-a2 A。
ab B。
-ab C。
a2-b28.如图,在边长为2a的正方形中央剪去一边长为(a+2)的小正方形(a>2),将剩余部分剪开密铺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D。
4a2-a-2 A。
a2+4 B。
2a2+4a C。
3a2-4a-49.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BC=EF,AC=DF;②AB=DE,∠B=∠XXX;③∠B=∠E,BC=EF,∠C=∠F;④AB=DE,AC=DF,∠B=∠E.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B。
2组 A。
1组 C。
3组 D。
4组10.已知a+b=2,则a2-b2+4b的值是()D。
6 A。
2 B。
3 C。
4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C。
(3,2) A。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八年级数学试题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八年级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填写最后结果)13. 5个14. 112°15. 2 16. 42 17. (﹣2,5)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69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步骤)18.(本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解:(1)去分母得:x2﹣x=x2﹣2x﹣3,解得:x=﹣3,……………………3分经检验x=﹣3是原方程的根;…………………………………………………4分(2)去分母得:x2+4x﹣x2﹣2x+8=12,解得:x=2,………………………………3分经检验x=2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4分19.(本题满分8分,(1)题3分,(2)题5分)(1)原式= •= ﹣•= ……………………3分(2)原式=﹣=…………………………………………………………3分当m=﹣12时,原式=53………………………………………………………5分20.(本题满分7分)解:(1)设D31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则G377的平均速度为1.2x千米/时.由题意:﹣=1,……………………………………………………3分解得x=250.经检验:x=250,是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4分所以,D31的平均速度250千米/时.……………………………………5分(2)G377的性价比==0.75 D31的性价比==0.94,…………7分∵0.94>0.75 ∴为了G377的性价比达到D31的性价比,建议降低G377票价.……………………………………………………………………………8分21.(本题满分8分)(1)如图所示△A′B′C′……………………………………………3分(2)A′(2,3)、B′(3,1)、C′(-1,2) ……………………………………………6分(3)如图所示P点即为所求找到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接AB′′交x轴于点P,此时P A+PB的值最小.………………………………………………………8分22.(本题满分8分)(1)证明:∵∠ACB=90°,∠ABC=30°,∴BC⊥AE,∠CAB=60°,∵AD平分∠CAB,∴∠DAB=∠CAB=30°=∠ABC,∴DA=DB,∵CE=AC,∴BC是线段AE的垂直平分线,∴DE=DA,∴DE=DB;…………………4分(2)△ABE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连接BE,如图:∵BC是线段AE的垂直平分线,∴BA=BE,即△ABE是等腰三角形,又∵∠CAB=60°,∴△ABE是等边三角形.……………………8分23.(本题满分8分)解:(1)服装项目的权是:1﹣20%﹣30%﹣40%=10%;……………………………2分(2)小亮在选拔赛中四个项目所得分数的众数是85,…………………………3分中位数是:(80+85)÷2=82.5;…………………………………………………4分(3)小亮得分为:85×10%+70×20%+80×30%+85×40%=80.5,小颖得分为:90×10%+75×20%+75×30%+80×40%=78.5,……………………6分∵80.5>78.5,∴小亮的演讲成绩好,故选择小亮参加“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主题演讲比赛.……………………8分24.(本题满分10分)(1)证明:连接AD,如图①所示.∵∠A=90°,AB=AC,∴△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BD=45°.∵点D为BC的中点,∴AD=BC=BD,∠FAD=45°.∵∠BDE+∠EDA=90°,∠EDA+∠ADF=90°,∴∠BDE=∠ADF.………………………………………………………3分在△BDE和△ADF中,,∴△BDE≌△ADF(ASA),∴BE=AF;……………………………………………………………………………5分(2)BE=AF,证明如下:连接AD,如图②所示.∵∠ABD=∠BAD=45°,∴∠EBD=∠FAD=135°.∵∠EDB+∠BDF=90°,∠BDF+∠FDA=90°,∴∠EDB=∠FD A.……………………………………………………………………8分在△EDB和△FDA中,,∴△EDB≌△FDA(ASA),∴BE=AF.……………………………………………………………………………10分25.(本题满分12分)解:(1)∵DP⊥AP,∴∠APD=90°,∴∠APB+∠CPD=90°,∵BC=7cm,BP=5cm,∴PC=2cm,∴AB=PC,∵∠APB+∠CPD=90°,∠APB+∠BAP=90°,∴∠BAP=∠CPD,在△ABP和△PCD中,,∴△ABP≌△PCD(AAS);………3分(2)PB=PC,理由:如图2,延长线段AP、DC交于点E,∵DP平分∠ADC,∴∠ADP=∠EDP.∵DP⊥AP,∴∠DP A=∠DPE=90°,在△DP A和△DPE中,,∴△DP A≌△DPE(ASA),∴P A=PE.∵AB⊥BP,CM⊥CP,∴∠ABP=∠ECP=90°.在△APB和△EPC中,,∴△APB≌△EPC(AAS),∴PB=PC;…………………8分(3)∵△PDC是等腰三角形,∴△P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DPC=45°,又∵DP⊥AP,∴∠APB=45°,∴BP=AB=2cm,∴PC=BC﹣BP=5cm,∴CD=CP=5cm. ………………………………12分。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将题中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2017•柳北区校级模拟)三条线段a=5,b=3,c的值为整数,由a、b、c为边可组成三角形()A.1个B.3个C.5个D.无数个2.(3分)(2018春•盐湖区期末)下列多项式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a+b)(a﹣b)B.(x+2)(2+x)C.(y)(y)D.(x﹣2)(x+1)3.(3分)(2014•吉州区二模)我国许多城市的“灰霾”天气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灰霾”天气的最主要成因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即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已知2.5微米=0.0000025米,此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A.2.5×106B.0.25×10﹣5C.25×10﹣7D.2.5×10﹣6 4.(3分)(2018春•濉溪县期末)能使分式的值为零的所有x的值是()A.x=1B.x=﹣1C.x=1或x=﹣1D.x=2或x=1 5.(3分)(2006•威海)如图,在△ABC中,∠ACB=100°,AC=AE,BC=BD,则∠DCE 的度数为()A.20°B.25°C.30°D.40°6.(3分)(2014•滦县一模)如图,C表示灯塔,轮船从A处出发以每时3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AN)方向航行,2小时后到达B处,测得C在A的北偏东30°方向,并在B的北偏东60°方向,那么B处与灯塔C之间的距离为()海里.A.60B.80C.100D.1207.(3分)(2014•张家界)若点A(m+2,3)与点B(﹣4,n+5)关于y轴对称,则m+n=.8.(3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若x2+(m﹣6)x+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9.(3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新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520°,则原多边形边数为.10.(3分)(2018秋•临河区期末)已知:10m=2,10n=3,则10m﹣n=.11.(3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解大于1,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2.(3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将一副直角三角尺ABC和CDE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直角顶点C重合,∠D=45°,∠A=30°.若DE∥BC,则∠1的大小为度.13.(3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BF=CE,AC∥DF,要使△ABC≌△DEF,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只填一个即可)14.(3分)(2018秋•西青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点E在CA延长线上,EP⊥BC于点P,交AB于点F,若AF=2,BF=3,则CE的长度为.15.(6分)(2018春•普宁市期末)计算:0.25×(﹣2)﹣2÷(16)﹣1﹣(π﹣3)0.16.(6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计算:5x2y÷(xy)(2xy2)2.17.(6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计算:9(a﹣1)2﹣(3a+2)(3a﹣2).18.(6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因式分解:x4﹣81x2y2.四、解答题(每题8分,共16分)19.(8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3.20.(8分)(2018秋•下陆区期末)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1)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并写出点B′的坐标;(3)P是x轴上的动点,在图中找出使△A′BP周长最短时的点P,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五、解答题(每题9分,共18分)21.(9分)(2018秋•龙湖区期末)下面是某同学对多项式(x2﹣4x+2)(x2﹣4x+6)+4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解:设x2﹣4x=y,原式=(y+2)(y+6)+4(第一步)=y2+8y+16(第二步)=(y+4)2(第三步)=(x2﹣4x+4)2(第四步)(1)该同学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因式分解的(填序号).A.提取公因式B.平方差公式C.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D.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2)该同学在第四步将y用所设中的x的代数式代换,得到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这个结果是否分解到最后?.(填“是”或“否”)如果否,直接写出最后的结果.(3)请你模仿以上方法尝试对多项式(x2﹣2x)(x2﹣2x+2)+1进行因式分解.22.(9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如图1,P为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Q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P A=CQ,连接PQ交AC于点D.(1)求证:PD=DQ;(2)如图2,过P作PE⊥AC于E,若AB=2,求DE的长.六、解答题(每题10,共20分)23.(10分)(2016•东湖区校级自主招生)京广高速铁路工程指挥部,要对某路段工程进行招标,接到了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从投标书中得知: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的;若由甲队先做10天,剩下的工程再由甲、乙两队合作30天完成.(1)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2)已知甲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8.4万元,乙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5.6万元.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为500万元.为缩短工期并高效完成工程,拟安排预算的施工费用是否够用?若不够用,需追加预算多少万元?请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24.(10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在△ABC中,AB=AC,点D是射线CB上的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1)如图1,当点D在线段CB上,且∠BAC=90°时,那么∠DCE=度;(2)设∠BAC=α,∠DCE=β.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CB上,∠BAC≠90°时,请你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②如图3,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BAC≠90°时,请将图3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将题中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2017•柳北区校级模拟)三条线段a=5,b=3,c的值为整数,由a、b、c为边可组成三角形()A.1个B.3个C.5个D.无数个【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c的取值范围是:2<c<8,又c的值为整数,因而c的值可以是:3、4、5、6、7共5个数,因而由a、b、c为边可组成5个三角形.故选:C.2.(3分)(2018春•盐湖区期末)下列多项式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a+b)(a﹣b)B.(x+2)(2+x)C.(y)(y)D.(x﹣2)(x+1)【解答】解:(A)原式=﹣(a﹣b)(a﹣b)=﹣(a﹣b)2,故A不能用平方差公式;(B)原式=(x+2)2,故B不能用平方差公式;(D)原式=x2﹣x+1,故D不能用平方差公式;故选:C.3.(3分)(2014•吉州区二模)我国许多城市的“灰霾”天气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灰霾”天气的最主要成因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即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已知2.5微米=0.0000025米,此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A.2.5×106B.0.25×10﹣5C.25×10﹣7D.2.5×10﹣6【解答】解:0.0000025=2.5×10﹣6,故选:D.4.(3分)(2018春•濉溪县期末)能使分式的值为零的所有x的值是()A.x=1B.x=﹣1C.x=1或x=﹣1D.x=2或x=1【解答】解:∵,即,∴x=±1,∴x=﹣1.故选:B.5.(3分)(2006•威海)如图,在△ABC中,∠ACB=100°,AC=AE,BC=BD,则∠DCE 的度数为()A.20°B.25°C.30°D.40°【解答】解:∵AC=AE,BC=BD∴设∠AEC=∠ACE=x°,∠BDC=∠BCD=y°,∴∠A=180°﹣2x°,∠B=180°﹣2y°,∵∠ACB+∠A+∠B=180°,∴100+(180﹣2x)+(180﹣2y)=180,得x+y=140,∴∠DCE=180﹣(∠AEC+∠BDC)=180﹣(x+y)=40°.故选D.6.(3分)(2014•滦县一模)如图,C表示灯塔,轮船从A处出发以每时3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AN)方向航行,2小时后到达B处,测得C在A的北偏东30°方向,并在B的北偏东60°方向,那么B处与灯塔C之间的距离为()海里.A.60B.80C.100D.120【解答】解:∵∠NBC=∠A+∠C,∠NBC=60°,∠A=30°∴∠C=30°.∴△ABC为等腰三角形.船从A到B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走了2小时,∴AB=BC=60海里.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3分)(2014•张家界)若点A(m+2,3)与点B(﹣4,n+5)关于y轴对称,则m+n=0.【解答】解:∵点A(m+2,3)与点B(﹣4,n+5)关于y轴对称,∴m+2=4,3=n+5,解得:m=2,n=﹣2,∴m+n=0,故答案为:0.8.(3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若x2+(m﹣6)x+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14或﹣2.【解答】解:∵x2+(m﹣6)x+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m﹣6=±8,∴m=14或﹣2,故答案为14或﹣29.(3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新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520°,则原多边形边数为15,16,17.【解答】解:设新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2520°,解得n=16,∵截去一个角后的多边形与原多边形的边数可以相等,多1或少1,∴原多边形的边数是15,16,17.故答案为:15,16,17.10.(3分)(2018秋•临河区期末)已知:10m=2,10n=3,则10m﹣n=.【解答】解:∵10m=2,10n=3,∴10m﹣n=10m÷10n=2÷3.故答案为:.11.(3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解大于1,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0,且m≠﹣2.【解答】解:方程两边乘x﹣2得:x+m=2﹣x,移项得:2x=2﹣m,系数化为1得:x,∵方程的解大于1,∴>1,且2,解得m<0,且m≠﹣2.故答案为:m<0,且m≠﹣2.12.(3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将一副直角三角尺ABC和CDE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直角顶点C重合,∠D=45°,∠A=30°.若DE∥BC,则∠1的大小为105度.【解答】解:∵DE∥BC,∴∠E=∠ECB=45°,∴∠1=∠ECB+∠B=45°+60°=105°,故答案为:10513.(3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BF=CE,AC∥DF,要使△ABC≌△DEF,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AC =DF.(只填一个即可)【解答】解:AC=DF,理由是:∵BF=CE,∴BF+FC=CE+FC,∴BC=EF,∵AC∥DF,∴∠ACB=∠DFE,在△ABC和△DEF中,∴△ABC≌△DEF(SAS),故答案为:AC=DF.14.(3分)(2018秋•西青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点E在CA延长线上,EP⊥BC于点P,交AB于点F,若AF=2,BF=3,则CE的长度为7.【解答】证明:在△ABC中,∵AB=AC,∴∠B=∠C,∵EP⊥BC,∴∠C+∠E=90°,∠B+∠BFP=90°,∴∠E=∠BFP,又∵∠BFP=∠AFE,∴∠E=∠AFE,∴AF=AE,∴△AEF是等腰三角形.又∵AF=2,BF=3,∴CA=AB=5,AE=2,∴CE=7.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5.(6分)(2018春•普宁市期末)计算:0.25×(﹣2)﹣2÷(16)﹣1﹣(π﹣3)0.【解答】解:原式=0.2511=1﹣1=0.16.(6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计算:5x2y÷(xy)(2xy2)2.【解答】解:原式=5x2y÷(xy)•(4x2y4)=﹣15x•(4x2y4)=﹣60x3y417.(6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计算:9(a﹣1)2﹣(3a+2)(3a﹣2).【解答】解:9(a﹣1)2﹣(3a+2)(3a﹣2).=9a2﹣18a+9﹣9a2+4=﹣18a+13.18.(6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因式分解:x4﹣81x2y2.【解答】解:原式=x2(x2﹣81y2)=x2(x+9y)(x﹣9y)四、解答题(每题8分,共16分)19.(8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3.【解答】解:当x=3时,原式•=420.(8分)(2018秋•下陆区期末)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1)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并写出点B′的坐标;(3)P是x轴上的动点,在图中找出使△A′BP周长最短时的点P,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解答】解:(1)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B′(2,1);(3)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点,设直线A′B1的解析式为y=kx+b(k≠0),∵A′(4,5),B1(﹣2,﹣1),∴,解得,∴直线A′B1的解析式为y=x+1.∵当y=0时,x+1=0,解得x=﹣1,∴P(﹣1,0).五、解答题(每题9分,共18分)21.(9分)(2018秋•龙湖区期末)下面是某同学对多项式(x2﹣4x+2)(x2﹣4x+6)+4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解:设x2﹣4x=y,原式=(y+2)(y+6)+4(第一步)=y2+8y+16(第二步)=(y+4)2(第三步)=(x2﹣4x+4)2(第四步)(1)该同学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因式分解的C(填序号).A.提取公因式B.平方差公式C.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D.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2)该同学在第四步将y用所设中的x的代数式代换,得到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这个结果是否分解到最后?否.(填“是”或“否”)如果否,直接写出最后的结果(x ﹣2)4.(3)请你模仿以上方法尝试对多项式(x2﹣2x)(x2﹣2x+2)+1进行因式分解.【解答】解:(1)该同学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因式分解的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故选:C;(2)这个结果没有分解到最后,原式=(x2﹣4x+4)2=(x﹣2)4;故答案为:否,(x﹣2)4;(3)(x2﹣2x)(x2﹣2x+2)+1=(x2﹣2x)2+2(x2﹣2x)+1=(x2﹣2x+1)2=(x﹣1)4.22.(9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如图1,P为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Q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P A=CQ,连接PQ交AC于点D.(1)求证:PD=DQ;(2)如图2,过P作PE⊥AC于E,若AB=2,求DE的长.【解答】解:(1)如图1所示,点P作PF∥BC交AC于点F;∵△ABC是等边三角形,∴△APF也是等边三角形,∴∠APF=∠BCA=60°,AP=PF=AF=CQ,∴∠PFD=∠DCQ,∠FDP=∠CDQ,在△PDF和△QDC中,,∴△PDF≌△QDC(AAS),∴PD=DQ;(2)如图2所示,过P作PF∥BC交AC于F.∵PF∥BC,△ABC是等边三角形,∴∠PFD=∠QCD,△APF是等边三角形,∴AP=PF=AF,∵PE⊥AC,∴AE=EF,∵AP=PF,AP=CQ,∴PF=CQ.在△PFD和△QCD中,,∴△PFD≌△QCD(AAS),∴FD=CD,∵AE=EF,∴EF+FD=AE+CD,∴AE+CD=DE AC,∵AC=AB=2,∴DE=1.六、解答题(每题10,共20分)23.(10分)(2016•东湖区校级自主招生)京广高速铁路工程指挥部,要对某路段工程进行招标,接到了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从投标书中得知: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的;若由甲队先做10天,剩下的工程再由甲、乙两队合作30天完成.(1)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2)已知甲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8.4万元,乙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5.6万元.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为500万元.为缩短工期并高效完成工程,拟安排预算的施工费用是否够用?若不够用,需追加预算多少万元?请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设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则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 天.根据题意,得.解得x=90.经检验,x=90是原方程的根.∴x90=60.答: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分别需60天和90天.(2)设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y天,则有.解得y=36.需要施工费用:36×(8.4+5.6)=504(万元).∵504>500.∴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不够用,需追加预算4万元.24.(10分)(2017秋•前郭县期末)在△ABC中,AB=AC,点D是射线CB上的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1)如图1,当点D在线段CB上,且∠BAC=90°时,那么∠DCE=90度;(2)设∠BAC=α,∠DCE=β.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CB上,∠BAC≠90°时,请你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②如图3,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BAC≠90°时,请将图3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解答】解:(1)∵∠BAD+∠DAC=90°,∠DAC+∠CAE=90°,∴∠BAD=∠CAE,在△BAD和△CAE中,,∴△BAD≌△CAE(SAS),∴∠ACE=∠B,∵∠B+∠ACB=90°,∴∠DCE=∠ACE+∠ACB=90°;故答案为90.(2)∵∠BAD+∠DAC=α,∠DAC+∠CAE=α,∴∠BAD=∠CAE,在△BAD和△CAE中,,∴△BAD≌△CAE(SAS),∴∠ACE=∠B,∵∠B+∠ACB=180°﹣α,∴∠DCE=∠ACE+∠ACB=180°﹣α=β,∴α+β=180°;(3)作出图形,∵∠BAD+∠BAE=α,∠BAE+∠CAE=α,∴∠BAD=∠CAE,在△BAD和△CAE中,,∴△BAD≌△CAE(SAS),∴∠AEC=∠ADB,∵∠ADE+∠AED+α=180°,∠CDE+∠CED+β=180°,∠CED=∠AEC+∠AED,∴α=β.。
2018-2019学年度上期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题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18-2019学年度上期八年级期末考试题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A 卷(共100分)第I 卷(选择题,共3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 -4; 12. (4,0) ; 13. -2; 14. 4.8;三、解答下列各题(共54分.15题每题6分,16题6分,17题8分,18、19题每题9分,20题10分)15.(1)230227214.3-(-+-+)π解:原式=4321-++ …………4分(每算对一个给1分) =2 …………6分 (2) )32)(32(33812-++⨯⎪⎪⎭⎫⎝⎛+解:原式=()⎥⎦⎤⎢⎣⎡-++2232836 …………3分(每算对一个给1分)=7226-+ …………5分 =122- …………6分 16.⎩⎨⎧=+=-82237y x y x解:①+②×3得2=x ③…………3分把③代入②得 84=+y4=y …………5分∴原方程组的解为⎩⎨⎧==42y x …………6分 (注:用其他方法得出正确答案也得满分)①②17.解:(1). 分分4105654065,24040//⋅⋅⋅⋅⋅⋅⋅⋅⋅⋅⋅⋅⋅⋅⋅︒=︒+︒=∠∴︒=∠∠+∠=∠⋅⋅⋅⋅⋅⋅⋅⋅⋅⋅⋅⋅⋅⋅⋅⋅⋅⋅⋅⋅⋅⋅⋅⋅⋅⋅⋅⋅︒=∠∴︒=∠∠=∠∴ADF C C FDC AFD FDC B B FDC AB DF(2)分中,由勾股定理得:在是高55246A BD A R 90ADC 2222⋅⋅⋅⋅⋅⋅⋅⋅⋅=-=-=∆︒=∠∴AD B BD t AD分分是中线853425321216253253552⋅⋅⋅⋅⋅⋅⋅=⨯⨯=⋅=∴⋅⋅⋅⋅⋅⋅⋅⋅⋅⋅⋅⋅⋅⋅⋅⋅⋅⋅⋅⋅⋅⋅⋅⋅⋅⋅⋅⋅⋅⋅==∴=+=+=∴∆AD BE S BC BE AE CD BD BC ABE18.解:设三人间租住了x 间,两人间租住了y 间, ………1分根据题意得:⎩⎨⎧=⨯+⨯=+21602503404823y x y x ………5分解得⎩⎨⎧==128y x ………8分答:三人间租住了8间,两人间租住了12间. ………9分 19.(1) 50 ,补全统计图如右图 ………2分(每问1分)(2) 2.4 , 2.2 ;………4分(每空1分) 平均数=21.2416141156.24164.2142.2110.258.1=++++⨯+⨯+⨯+⨯+⨯………7分(3)1800只)(3965011=⨯………………………………………9分 ∴质量为2.0kg 的约有396只 ;20. 解:(1)把点A (4,1)代入函数y=b x +-,得b +-=41, 解得5=b∴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5+-x ……………1分 ∵把点B (a ,3)代入函数y=5+-x 得:53+-=a ……2分 ∴a =2,B (2,3)∵kx y =过点B (2,3)2323=∴=∴k k∴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x y 23=………………3分 (2)∵y=5+-x 与y 轴交于点C∴C (0,5)∵点D 与点C 关于x 轴对称∴D (0,-5)……………………………4分 ∵DE 与直线AC 平行∴设直线DE 的表达式为y='b x +-把D (0,-5)代入y='b x +-得5'-=b ∴直线DE 的表达式为y=5--x联立列方程组得,⎪⎩⎪⎨⎧=--=x y x y 235 ………………5分 解得⎩⎨⎧-=-=32y x∴点E 坐标(-2,-3); …………………………6分 (3)∵C (0,5) ∴OC=5∴B A BCO ACO ABO x CO x CO S S S ⋅-⋅=-=∆∆∆2121 525214521=⨯⨯-⨯⨯= ∴ABO PBES S ∆∆=54=4545=⨯……………………………7分 Ⅰ)P 点在x 轴上:设P (m ,0), ∴OP m =∵B E OPB OPE PBE y OP y OP S S S ⋅+⋅=+=∆∆∆2121 ∴4321321=⋅+⋅m m ∴34=m ,34±=m∴ P (34,0)或P(34-,0)………………………9分 Ⅱ)P 点在y 轴上设P (0,c ), ∴OP c =∵B E OPB OPE PBE x OP x OP S S S ⋅+⋅=+=∆∆∆2121 ∴4221221=⋅+⋅c c ∴2=c ,2±=c∴ P (0,2)或P(0,-2) …………………………10分 综上所述,P (34,0)或P(34-,0)或 P (0,2)或P(0,-2) (注:四个点求出一个点给1分,求出两个点或三个点给2分,求出四个点给全分3分)B 卷(50分)一、填空题(20分,每小题4分) 21. 25; 22. -1或0; 23. a 1334;24.)354,352( ;25. 2019 二、(本题满分8分)26.解:(1) 由题可得⎩⎨⎧=-+=-+5.41)1217(1259)1222(12n m n m解得:⎩⎨⎧==5.32n m ……………………………3分(2) ①当120≤≤x 时,x y 2=②当12>x 时,185.35.3)12(212-=⨯-+⨯=x x y综上:⎩⎨⎧>-≤≤=)12(185.3)120(2x x x xy ……………………………………6分(3) ∵25>12∴5.6918255.3=-⨯=y答:略. …………………………………8分三、(本题满分10分)27.证明:(1) 由题可得AF=AD=DE=4在等腰Rt △ADE 中解得AE=24∴EF =AE -AF=424- ………………………………2分 (2) 如图过A 作BF AP ⊥∵AG 平分∠DAE∴∠GAE=21∠DAE= 5.22 又∵AB=AF ,BF AP ⊥∴BP=PF ,∠GFA=∠ABF=21( 180-∠BAD-∠DAD )=5.22∴∠PGA=∠GAE+∠GFA=45即△PA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G=PA ,AG=2PG ……………………………………4分 过C 作CQ ⊥BF∵∠ABP+∠CBQ=∠BCQ+∠CBQ=90 ∴∠ABP=∠BCQ在Rt △ABP 与Rt △CBQ 中∵⎪⎩⎪⎨⎧=∠=∠=∠=∠CB AB BCQ ABP CQB APB 90 ∴△ABP ≌△CBQ (AAS ) ……………………………………6分 ∴BP=CQ ,AP=BQ 又∵PG=PA∴GP=BQ∴GP+PQ=BQ+PQ ,即GQ=BP ∴GQ=CQ ,∴△CQ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G=2QG=2PF∴CG-AG=2PF-2PG=2FG ……………………………………8分(3) 2 ……………………………………10分 过B 作BH ⊥BN 交NC 的延长线于点H ,易证△ABN ≌△CBH,即证△HB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四、(本题满分12分)28.(1)设AB l :b kx y +=代入点A 、B 可得⎩⎨⎧+==bk b408解得:⎩⎨⎧=-=82b k ,即AB l :82+-=x y ………………………………2分设),(n m C ,如图作CF ⊥OB ∵CO=CB,CF ⊥OB ∴OF=21OB=2 ∴m=2,即),2(n C 将点C 代入AB l 可得:n=4∴)4,2(C ………………………………4分(2)是定值,定值为2.由(1)可得OF=2,FC=4, ∴在Rt △COF 中解得CO=52=CB 又∵解Rt △AOB 可得AB=54 ∴AC=AB-CB=52=CO ∴∠CAO=∠AOC …………6分 ∴∠OCB=∠AOC+∠CAO=2∠CAO又∵∠OEB=∠OCB+∠ABD ∴∠OEB=2∠CAO+∠ABD ∴∠OEB+∠ABD=2(∠CAO+∠ABD) 又∵∠ODB=∠CAO+∠ABD2)(2=∠+∠∠+∠=∠∠+∠∴ABDCAO ABD CAO ODB ABD OEB ………………………………8分(3))0,524(1-P ,)0,524(2+P ,)0,1(3-P ,)0,0(4P ,)2,0(5P ,)2,0(6-P ,)21,0(7P ………………………………12分 (全部写对且无其余错误点坐标,本小问得4分;否则每写对一个点得0.5分)。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评估抽查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评估抽查数学试卷命题人:xxx审题人:xxx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点(2018,﹣1)所在象限为()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下面四个数中无理数是()A.0.B.C.D.3.在《数据的分析》章节测试中,“勇往直前”学习小组6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0,其个人成绩分别是85,95,72,100,93,a,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93,95B.93,90C.94,90D.94,954.若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1=∠3B.如果∠2=30°,则有AC∥DEC.如果∠2=30°,则有BC∥ADD.如果∠2=30°,必有∠4=∠C5.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分配不均的国家,在水资源紧缺的地方,都要修建地下水窖,在丰水期达到蓄水的功能如上图是某水窖的横断面示意图,如果在丰水期以固定的流量往这个空水窖中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面离地面的高度h 和注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A.B.C.D.6.已知一次函数y=kx+b,若k<0,b<0,则函数y=kx+b的图象大致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25的平方根是,16的算术平方根是,﹣27的立方根是.8.若点A(m+1,2)与点B(4,n﹣1)关于y轴对称,则m+n的值是.9.在Rt△ABC中,∠C=90°,AB=15,AC=12,则AB边上的高CD长为.10.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是BC边上的高,且∠B=40°,∠ACD=70°,则∠DAE的度数为.11.对于实数x,y,定义新运算x*y=ax+by+1,其中a,b为常数,等式右边为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若3*5=14,4*7=19,则5*9= .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0),点P在正比例函数y=x(x>0)图象上运动,则满足△PAO为等腰三角形的P点的坐标为.13.(1)计算:|﹣|+3﹣2+(2)解方程组:14.已知一次函数y=kx﹣4,当x=2时,y=﹣2.(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将该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15.如图,已知∠A=∠D,∠C=∠F.请问∠1与∠2存在怎样的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16.如图,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0),B(8,0),C(6,4),D(3,6),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17.如图所示,△ABC在正方形网格中,若点A的坐标为(0,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建立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根据所建立的坐标系,写出点B和点C的坐标;(3)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B′C′.(不用写作法)18.某农场前年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共200吨,去年采用了种植新技术,去年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共222吨,其中玉米增产5%,小麦增产15%,该农场去年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分别是多少吨?19.如图,在△ABC中,D是BC上的一点,AC=4,CD=3,AD=5,AB=4.(1)求证:∠C=90°;(2)求BD的长.20.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射击的成绩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1)补充表格中a,b,c的值,并求甲的方差s2;(2)运用表中的四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运动员的射击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运动员?21.在一次运输任务中,一辆汽车将一批货物从甲地运往乙地,到达乙地卸货后返回,设汽车从甲地出发x(小时)时,汽车与甲地的距离为y(千米),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辆汽车的往返速度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2)求返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求这辆汽车从甲地出发4(小时)时与甲地的距离.22.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周围上千米的范围内形成极端气候,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有一台风中心沿东西方向AB由点A行驶向点B,已知点C为一海港,且点C与直线AB上两点A,B的距离分别为300km 和400km,又AB=500km,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周围250km以内为受影响区域.(1)海港C受台风影响吗?为什么?(2)若台风的速度为20km/h,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有多长?六、(本大题共12分)23.当m,n是正实数,且满足m+n=mn时,就称点P(m,)为“完美点”.(1)若点E为完美点,且横坐标为2,则点E的纵坐标为;若点F为完美点,且横坐标为3,则点F的纵坐标为;(2)完美点P在直线(填直线解析式)上;(3)如图,已知点A(0,5)与点M都在直线y=﹣x+5上,点B,C是“完美点”,且点B在直线AM上.若MC=,AM=4,求△MBC的面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点(2018,﹣1)所在象限为()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直接利用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得出答案.【解答】解:点(2018,﹣1)所在象限为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把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关键.2.下面四个数中无理数是()A.0.B.C.D.【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A、不是无理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不是无理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3,不是无理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无理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和算术平方根,能理解无理数的定义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无理数有:①开方开不尽的根式,②含π的,③一些有规律的数.3.在《数据的分析》章节测试中,“勇往直前”学习小组6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0,其个人成绩分别是85,95,72,100,93,a,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93,95B.93,90C.94,90D.94,95【分析】先根据平均数求得a的值,再将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继而利用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可得.【解答】解:∵这6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0,∴85+95+72+100+93+a=6×90,解得:a=95,则这组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为72、85、93、95、95、100,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94,众数为95,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4.若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1=∠3B.如果∠2=30°,则有AC∥DEC.如果∠2=30°,则有BC∥AD D.如果∠2=30°,必有∠4=∠C【分析】根据两种三角板的各角的度数,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结合已知条件对各个结论逐一验证,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CAB=∠EAD=90°,∴∠1=∠CAB﹣∠2,∠3=∠EAD﹣∠2,∴∠1=∠3.∴(A)正确.∵∠2=30°,∴∠1=90°﹣30°=60°,∵∠E=60°,∴∠1=∠E,∴AC∥DE.∴(B)正确.∵∠2=30°,∴∠3=90°﹣30°=60°,∵∠B=45°,∴BC不平行于AD.∴(C)错误.由AC∥DE可得∠4=∠C.∴(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平行线判定与性质、余角和补角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时要明确两种三角板各角的度数.5.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分配不均的国家,在水资源紧缺的地方,都要修建地下水窖,在丰水期达到蓄水的功能如上图是某水窖的横断面示意图,如果在丰水期以固定的流量往这个空水窖中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面离地面的高度h 和注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A.B.C.D.【分析】首先看图可知,蓄水池的下部分比上部分的体积小,故h与t的关系变为先快后慢.【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形的形状,可知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分为两段,先快后慢.故选:D.【点评】考查根据几何图形的性质确定函数的图象和函数图象的作图能力.要能根据几何图形和图形上的数据分析得出所对应的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画出正确的图象.6.已知一次函数y=kx+b,若k<0,b<0,则函数y=kx+b的图象大致是()A.B.C.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kx+b中的k、b的取值范围,确定该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中,k<0,b<0,∴该直线必经过二、四象限,且与y轴负半轴相交.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与k、b的关系.解答本题注意理解:直线y=kx+b所在的位置与k、b的符号有直接的关系.k>0时,直线必经过一、三象限.k<0时,直线必经过二、四象限.b>0时,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b=0时,直线过原点;b<0时,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二.填空题(共6小题)7.25的平方根是±5,16的算术平方根是4,﹣27的立方根是﹣3.【分析】根据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即可.【解答】解:25的平方根是±5,16的算术平方根是4,﹣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5,4,﹣3.【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能熟记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8.若点A(m+1,2)与点B(4,n﹣1)关于y轴对称,则m+n的值是﹣2.【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可得m,n的值,再代入计算可得.【解答】解:∵点A(m+1,2)与点B(4,n﹣1)关于y轴对称,∴m+1=﹣4,2=n﹣1,解得:m=﹣5,n=3,则m+n=﹣5+3=﹣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x,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9.在Rt△ABC中,∠C=90°,AB=15,AC=12,则AB边上的高CD长为7.2.【分析】先用勾股定理求出直角边BC的长度,再用面积就可以求出斜边上的高.【解答】解:在Rt△ABC中,∵∠C=90°,AB=15,AC=12,∴BC==9,=AC•BC=AB•CD,由面积公式得:S△ABC∴CD===7.2.故斜边AB上的高CD的长为7.2.故答案为:7.2.【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相结合,求解斜边上的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重要题型之一,也是中考的热点.10.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是BC边上的高,且∠B=40°,∠ACD=70°,则∠DAE的度数为15°或3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AD,求出∠BAE,相减即可.【解答】解:∵AD⊥BC,∴∠ADB=90°,∵∠B=60°,∴∠BAD=90°﹣60°=30°,∵∠B=60°,∠C=30°,∴∠BAC=180°﹣∠B﹣∠C=90°,∵AE是△ABC角平分线,∴∠BAE=∠BAC=45°,∴∠DAE=∠BAE﹣∠BAD=15°,故答案为:15°或3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正确画图和求出∠BAE、∠BAD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11.对于实数x,y,定义新运算x*y=ax+by+1,其中a,b为常数,等式右边为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若3*5=14,4*7=19,则5*9=24.【分析】按照定义新运算x*y=ax+by+1,用已知的两个式子建立方程组,求得a,b的值后,再求5*9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知,解得:,则x*y=x+2y+1,所以5*9=5+2×9+1=24,故答案为:24.【点评】本题是新定义题,考查了定义新运算,解方程组.要注意运算顺序与运算符号.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0),点P在正比例函数y=x(x>0)图象上运动,则满足△PAO为等腰三角形的P点的坐标为(1,1)或(,)或(2,2).【分析】分OP=AP、OP=OA、AO=AP三种情况考虑:①当OP1=AP1时,△AOP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点A的坐标可得出点P1的坐标;②当OP2=OA时,过点P2作P2B⊥x轴,则△OBP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点A的坐标可得出点P2的坐标;③当AO=AP3时,△OAP3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点A的坐标可得出点P3的坐标.综上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2,0),∴OA=2.分三种情况考虑,如图所示.①当OP1=AP1时,∵∠AOP1=45°,∴△AOP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OA=2,∴点P1的坐标为(1,1);②当OP2=OA时,过点P2作P2B⊥x轴,则△OBP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P2=OA=2,∴OB=BP2=,∴点P2的坐标为(,);③当AO=AP3时,△OAP3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A=2,∴AP3=OA=2,∴点P3的坐标为(2,2).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1,1)或(,)或(2,2).故答案为:(1,1)或(,)或(2,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OP=AP、OP=OA、AO=AP三种情况求出点P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11小题)13.(1)计算:|﹣|+3﹣2+(2)解方程组:【分析】(1)根据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可以解答此方程组.【解答】解:(1)|﹣|+3﹣2+==;(2)②﹣①×2,得x=6,将x=6代入①,得y=﹣3,故原方程组的解是.【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14.已知一次函数y=kx﹣4,当x=2时,y=﹣2.(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将该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2)根据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可得平移后的解析式,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答案.【解答】解:(1)将x=2,y=﹣2代入函数解析式,得2k﹣4=﹣2,解得k=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4;(2)一次函数y=x﹣4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y=x﹣1.当y=0时,x﹣1=0,解得x=1,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1,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1)的关键是待定系数法,解(2)的关键是利用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15.如图,已知∠A=∠D,∠C=∠F.请问∠1与∠2存在怎样的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分析】先证AC∥DF得∠C=∠DEC,结合∠C=∠F可证CE∥BF,得∠2=∠3,根据∠1=∠3可得证.【解答】证明:∠1=∠2,理由:∵∠A=∠D,∴AC∥DF,∴∠C=∠DEC,∵∠C=∠F,∴∠F=∠DEC,∴CE∥BF,∴∠2=∠3,∵∠1=∠3,∴∠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6.如图,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0),B(8,0),C(6,4),D(3,6),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析】本题应利用分割法,把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加上一个梯形后再求面积.【解答】解:过D,C分别作DE,CF垂直于AB,E、F分别为垂足,则有:S=S△OED+S EFCD+S△CFB=×AE×DE+×(CF+DE)×EF+×FC×FB.=×3×6+×(4+6)×3+×2×4=28.故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的意义以及与图形相结合的具体运用.要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图形有机结合起来的解题方法.17.如图所示,△ABC在正方形网格中,若点A的坐标为(0,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建立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根据所建立的坐标系,写出点B和点C的坐标;(3)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B′C′.(不用写作法)【分析】(1)根据点A的坐标为(0,3),即可建立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观察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即可得出答案;(3)分别作点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A′,B′,C′,连接A′B′,B′C′,C′A′则△A′B′C′即为所求.【解答】解:(1)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所示:(2)点B和点C的坐标分别为:B(﹣3,﹣1)C(1,1);(3)所作△A'B'C'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作图,作轴对称后的图形的依据是轴对称的性质,基本作法是:①先确定图形的关键点;②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出关键点的对称点;③按原图形中的方式顺次连接对称点.18.某农场前年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共200吨,去年采用了种植新技术,去年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共222吨,其中玉米增产5%,小麦增产15%,该农场去年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分别是多少吨?【分析】设农场去年计划生产小麦x吨,玉米y吨,利用去年计划生产小麦和玉米200吨,则x+y=200,再利用小麦超产15%,玉米超产5%,则实际生产了222吨,得出等式(1+5%)y+(1+15%)x=222,进而组成方程组求出答案.【解答】解:设农场去年计划生产玉米x吨,小麦y吨,根据题意可得:,解得:,则80×(1+5%)=84(吨),120×(1+15%)=138(吨),答:农场去年实际生产玉米84吨,小麦138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计划以及实际生产的粮食吨数得出等式是解题关键.19.如图,在△ABC中,D是BC上的一点,AC=4,CD=3,AD=5,AB=4.(1)求证:∠C=90°;(2)求BD的长.【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C=90°;(2)在Rt△ACB中,先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求BD的长.【解答】(1)证明:∵AC2+CD2=42+32=25,AD2=52=25,∴AC2+CD2=AD2,∴△ACD是直角三角形,且∠C=90°;(2)解:∵在Rt△ABC中,∠C=90°,∴BC===8,∴BD=BC﹣CD=8﹣3=5.【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注意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射击的成绩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1)补充表格中a,b,c的值,并求甲的方差s2;(2)运用表中的四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运动员的射击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运动员?【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得出具体数据,再根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可得;(2)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及方差的意义求解,只要合理即可.【解答】解:(1)a=×(6×2+7×7+9)=7,b=8,c=7,s2=×[(9﹣8)2+(10﹣8)2+(8﹣8)2+(7﹣8)2+(6﹣8)2+(8﹣8)2+(8﹣8)2+(10﹣8)2+(6﹣8)2+(8﹣8)2]=1.8.(2)∵甲的平均成绩、中位数与众数比乙的都高,∴应选甲运动员.【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和方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理解方差的概念,能够根据计算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21.在一次运输任务中,一辆汽车将一批货物从甲地运往乙地,到达乙地卸货后返回,设汽车从甲地出发x(小时)时,汽车与甲地的距离为y(千米),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辆汽车的往返速度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2)求返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求这辆汽车从甲地出发4(小时)时与甲地的距离.【分析】(1)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将x=4代入(2)中的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不相同,理由:因为去时用了2小时,返回时用了2.5小时,所以辆汽车的往返速度不相同;(2)设返回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解得,,∴y=﹣48x+240(2.5≤x≤5);(3)当x=4时,y=﹣48×4+240=48,答:这辆汽车从甲地出发4(小时)时与甲地的距离是48千米.【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2.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周围上千米的范围内形成极端气候,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有一台风中心沿东西方向AB由点A行驶向点B,已知点C为一海港,且点C与直线AB上两点A,B的距离分别为300km 和400km,又AB=500km,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周围250km以内为受影响区域.(1)海港C受台风影响吗?为什么?(2)若台风的速度为20km/h,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有多长?【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ABC是直角三角形,进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得出CD的长,进而得出海港C是否受台风影响;(2)利用勾股定理得出ED以及EF的长,进而得出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解答】解:(1)海港C受台风影响.理由:如图,过点C作CD⊥AB于D,∵AC=300km,BC=400km,AB=500km,∴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AC×BC=CD×AB∴300×400=500×CD∴CD==240(km)∵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周围250km以内为受影响区域,∴海港C受到台风影响.(2)当EC=250km,FC=250km时,正好影响C港口,∵ED==70(km),∴EF=140km∵台风的速度为20km/h,∴140÷20=7(小时)即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为7小时.【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23.当m,n是正实数,且满足m+n=mn时,就称点P(m,)为“完美点”.(1)若点E为完美点,且横坐标为2,则点E的纵坐标为1;若点F为完美点,且横坐标为3,则点F的纵坐标为2;(2)完美点P在直线y=x﹣1(填直线解析式)上;(3)如图,已知点A(0,5)与点M都在直线y=﹣x+5上,点B,C是“完美点”,且点B在直线AM上.若MC=,AM=4,求△MBC的面积.【分析】(1)把m=2和3分别代入m+n=,求出n即可;(2)求出两条直线的解析式,再把P点的坐标代入即可;(3)由m+n=mn变式为=m﹣1,可知P(m,m﹣1),所以在直线y=x﹣1上,点A(0,5)在直线y=﹣x+b上,求得直线AM:y=﹣x+5,进而求得B(3,2),根据直线平行的性质从而证得直线AM与直线y=x﹣1垂直,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C的长,从而求得三角形的面积.【解答】解:(1)把m=2代入m+n=mn得:2+n=2n,解得:n=2,即==1,所以E的纵坐标为1;把m=3代入m+n=mn得:3+n=3n,解得:n=,即==2,所以F的纵坐标为2;故答案为:1,2;(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从图象可知: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A(0,5),代入得:,解得:k=﹣1,b=5,即直线AB的解析式是y=﹣x+5,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ax+c,从图象可知: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代入得:,解得:a=1,c=﹣1,即直线BC的解析式是y=x﹣1,∵P(m,),m+n=mn且m,n是正实数,∴除以n得:∴P(m,m﹣1)即“完美点”P在直线y=x﹣1上;故答案为:y=x﹣1;(3)∵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5,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1,∴,解得:,∴B(3,2),∵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y=x垂直于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y=﹣x,而直线y=x ﹣1与直线y=x平行,直线y=﹣x+5与直线y=﹣x平行,∴直线AM与直线y=x﹣1垂直,∵点B是直线y=x﹣1与直线AM的交点,∴垂足是点B,∵点C是“完美点”,∴点C在直线y=x﹣1上,∴△MBC是直角三角形,∵B(3,2),A(0,5),∴∵,∴又∵,∴BC=1,∴S=BC×BM==.△MB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判断直线垂直,借助正比例函数是本题的关键.。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3,4,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A.2 B.3 C.4 D.5
2.在实数﹣,0,π,,1.41中,无理数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断直线a∥b的是()
A.∠1=∠4 B.∠3=∠5 C.∠2+∠5=180°D.∠2+∠4=180°
4.在某校冬季运动会上,有15名选手参加了200米预赛,取前八名进入决赛.已知参赛选手成绩各不相同,某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决赛,除了知道自己
的成绩外,还需要了解全部成绩的()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
5.如果所示,若点E的坐标为(﹣2,1),点F的坐标为(1,﹣1),则点G 的坐标为()
A.(1,2)B.(2,2)C.(2,1)D.(1,1)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
①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
等边的对角也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三角形对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
角;④如果a2=b2,那么a=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选优拔尖自测卷(120分,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a ba+=+211 B .a ÷b ×b1=a C .1-=--xy y x D .3131-=-2.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和1,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 .5B .7C .5或7D .6 3.若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完全对称式,如c b a ++就是完全对称式.下列四个代数式:①abc ;②ca bc ab ++;③a c c b b a 222++;④()2b a -.其中是完全对称式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4.若022=-+x x ,则2012223+-+x x x 的值是( )A .2014B .2013C . 2014-D .2013- 5.若n 为整数,则能使11-+n n 也为整数的n 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湖北仙桃〉如图1,在△ABC 中,AB=AC ,∠A=120°,BC=6 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M ,交AB 于点E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N ,交AC 于点F ,则MN 的长为( )A .4 cmB .3 cmC .2 cmD .1cm图1 图2 图3 7.如图2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已知∠ACB =90°,点E 是AB 的中点,且DE ⊥AB ,D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 、交BC 于点F ,若∠D =30°,EF =2,则DF 的长是( )A.5B.4C.3D.2 8.如图3所示,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正△ABC 和正△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接PQ .以下四个结论:①△ACD ≌△BCE ;②AD=BE ;③∠AOB=60°;④△CPQ 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9.因式分解:a a a 9623+- =___________.10.计算:()()201411212014--⎪⎭⎫ ⎝⎛+-- =___________.11.按图4所示程序计算:图4请将上面的计算程序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并化简:_________.12.如图5,将△ABC纸片沿DE折叠,图中实线围成的图形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之比为2∶3,若图中实线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为2,则图5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13.〈辽宁沈阳〉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高为4,在这个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有一点P,若点P到AB的距离是1,点P到AC的距离是2,则点P到BC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分别是____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0),B(0,3),若△ABC的面积为6,且点C在坐标轴上,则符合条件的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15.如图6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2)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B,点C()4-,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D.把一条长为2 014个2-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 处,并按A→B→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图6 图716.如图7的钢架中,焊上等长的13根钢条来加固钢架.若A P P P P P P P AP 14141332211===== ,则∠A 的度数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18题每题5分,23、25题每题9分,24题8分,26题12分,其余每题6分,共72分)17.如图8均为2×2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请分别在两个图中各画出一个与△ABC 成轴对称、顶点在格点上,且位置不同的三角形.图818.如图9,△ABC 中,∠A=40°,∠B=76°,CE 平分∠ACB ,CD ⊥AB 于D ,DF ⊥CE 交CE 于F ,求∠CDF 的度数.图919.在解题目:“当a=2 014时,求代数式1211342+-⎪⎭⎫⎝⎛--⋅--a a a a 的值”时,小明认为a 只要任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值代入都有相同的结果,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请说明理由.20.已知M=941012422+++-y y xy x ,当式中的x 、y 各取何值时,M 的值最小?求此最小值.21.是否存在实数x ,使分式63104-+x x 的值比分式245--x x 的值大1?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如图10所示,AB ∥DC ,AD ⊥CD ,BE 平分∠ABC ,且点E 是AD 的中点,试探求AB 、CD 与B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图1023.如图11,某船在海上航行,在A处观测到灯塔B在北偏东60°方向上,该船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向东航行到达C处,观测到灯塔B在北偏东30°方向上,继续向东航行到D处,观测到灯塔B在北偏西30°方向上,当该船到达D处时恰与灯塔B相距60海里(1)判断△BCD的形状;.图11(2)求该船从A处航行至D处所用的时间;(3)若该船从A处向东航行6小时到达E处,观测灯塔B,灯塔B 在什么方向上?24.某地为某校师生交通方便,在通往该学校原道路的一段全长为300 m的旧路上进行整修铺设柏油路面.铺设120 m后,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后来每天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共用30天完成这一任务.(1)求原计划每天铺设路面的长度;(2)若市政部门原来每天支付工人工资为600元,提高工效后每天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增长了30%,现市政部门为完成整个工程准备了25 000元的流动资金.请问,所准备的流动资金是否够支付工人工资?并说明理由.25.如图12所示,已知△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图12(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1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3秒后,△BPD 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1)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26.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ED=EC,如图13,试确定线段AE与DB的数量关图13系,并说明理由.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4(1),确定线段AE与DB的数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______DB(填“>”“<”或“=”).图14 (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与DB的数量关系是:AE______DB(填“>”“<”或“=”),理由如下:如图14(2),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若△ABC的边长为1,AE=2,求CD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参考答案及点拨 期末选优拔尖自测卷一、1.C 点拨:因为ab b a b a +=+11,所以A 错误;因为a ÷b ×b 1=a ×b1×b 1=2b a,所以B错误;因为1-=---=--yx y x x y y x ,所以C 正确;因为3131=-,所以D 错误.应选C . 2.B 点拨:分底边长为3和底边长为1两种情况讨论.(1)若底边长为1,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7;(2)若底边长为3,这个等腰三角形不存在.故选B .3.A 点拨:根据完全对称式的定义可知abc 、ca bc ab ++、()2b a -是完全对称式,而a c c b b a 222++不是完全对称式,应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按照新定义,将四个代数式进行变换,然后对照确定正确选项.4.A 点拨:方法1:由022=-+x x 得22=+x x , 所以原式()222201222012x x x x x x x x =++-+=+-+ 2201222012x x =++=+.2014=方法2:由022=-+x x 得x x -=22,22=+x x ,所以原式()201420122201220122222=+=++=+-+-=x x x x x x . 5.D 点拨:原式()121121-+=-+-=n n n ,要使11-+n n 为整数,则12-n 必须为整数,因此21=-n 或2-或1或1-,解得3=n 或1-或2或0;因此整数n的值有4个,应选D.6.C 点拨:如答图1,连接MA、NA.∵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交AB于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N,交AC于F,∴BM=AM,CN=AN,∴∠MAB=∠B,∠CAN=∠C,∵∠BAC=120°,AB=AC,∴∠B=∠C=30°,∴∠BAM=∠CAN=30°,∴∠AMN=∠ANM= 60°,∴△AMN是等边三角形,∴AM=AN=MN,∴BM=MN=NC,1BC=2 cm,故选C.∴MN=3答图17.B 点拨:在Rt△AED中,因为∠D=30°,所以∠DAE=60°;在Rt△ABC中,因为∠ACB=90°,∠BAC=60°,所以∠B=30°;在Rt△BEF中,因为∠B=30°,EF=2,所以BF=4;连接AF,因为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FA=FB=4,∠FAB =∠B=30°;因为∠BAC=60°,所以∠DAF=30°,因为∠D=30°,所以∠DAF=∠D,所以DF=AF=4.故应选B.8. A 点拨:由正△ABC和正△CDE,可知AC=BC,∠ACB=∠DCE=60°,CD=CE,所以∠ACD=∠BCE,所以△ACD≌△BCE,从而AD=BE,∠CAD=∠CBE;在△ACP和△BPO中,因为∠APC=∠BPO,∠CAD=∠CBE,所以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OB= ∠ACB=60°;由条件可证△PCD≌△QCE,所以PC=QC,又∠PCQ =60°,所以△CPQ是等边三角形.应选A.二、9. ()23-a a 点拨:原式()()22396-=+-=a a a a a .因式分解时,首先考虑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乘法公式分解,同时注意要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10. 2 点拨:原式2121=-+=.在无括号的实数混合运算中,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除,最后进行加减运算.11.()222=-÷+a a a a 点拨:由流程图可得()2222=-+=-÷+a a a a a a . 12. 2 点拨:设重叠部分的面积为x , 则实线围成的图形面积为2+x ,三角形ABC 面积为2+2x .由题意得()x x 22322+=+,解得x =2. 13. 1和7 点拨:点P 可在三角形内和三角形外,需要分情况求解.设点P 到△ABC 三边AB 、AC 、BC (或其延长线)的距离分别为321h h h 、、,△ABC 的高为h .(1)当点P 在等边三角形ABC 内时:连接PA 、PB 、PC ,利用面积公式可得h h h h =++321,则13=h ,所以点P 到BC 的最小距离是1;(2)当点P 在等边三角形ABC 外时(只考虑P 离BC 最远时的情况):同理可得321h h h h =++,此时73=h .综上可知,点P 到BC 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分别是1和7.14.(0,2-)、(0,6)、(3,0-)、(9,0)点拨:分点C 在x 轴上和点C 在y 轴上两种情况讨论,可得符合条件的点C 的坐标.(1)当点C 在x轴上时,设点C 的坐标为(0,x ),则63221=⨯-x ,解得x =6或2-,因此点C 的坐标为(0,2-)、(0,6);(2)当点C 在y 轴上时,设点C 的坐标为(0,y),则62321=⨯-y ,解得y=3-或9,因此点C 的坐标为(3,0-)、(9,0);综上得点C 的坐标为(0,2-)、(0,6)、(3,0-)、(9,0). 15.(4,2-) 点拨:因为A(2,2)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B ,所以点B的坐标为(2,2-);因为C (4,2--)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D ,所以点D 的坐标为(4,2-),所以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20,因为2 014÷20=100……14,说明细线绕了100圈,回到A 点后又继续绕了14个单位长度,故细线另一端到达点的坐标为(4,2-).本题利用周期的规律求解,因此求得细线绕四边形ABCD 一圈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16. 12° 点拨:设∠A=x ,∵A P P P P P P P AP 14141332211===== , ∴∠A=∠12P AP =∠1413P AP =x ,∴∠312P P P =∠121413P P P =2x , ∴∠423P P P =∠111312P P P =3x ,…,∠867P P P =∠798P P P =7x , ∴∠87P AP =7x ,∠78P AP =7x ,在△87P AP 中,∠A+∠87P AP +∠78P AP =180°,即x +7x +7x =180°, 解得x =12°,即∠A=12°.三、17. 解:如答图2所示,画出其中任意两个即可.答图2点拨:对称轴可以是过正方形对边中点的直线,也可以是正方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本题可以通过折叠操作找到对称轴,从而确定轴对称图形.18. 解:∵∠A=40°,∠B=76°,∴∠ACB= 647640180=--, ∵CE 平分∠ACB ,∴∠ACE=∠BCE=32°,∴∠CED=∠A+∠ACE=40°+32°=72°,∵DF ⊥CE ,CD ⊥AB ,∴∠CFD =∠CDE=90°,∴∠CDF+∠ECD=∠ECD+∠CED=90°,∴∠CDF=∠CED =72°. 19. 解:小明说的有道理.理由:()().312123322121134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所以只要使原式有意义,无论a 取何值,原式的值都相同,为常数3. 20. 解:M ()()5232544912422222+++-=+++++-=y y x y y y xy x , 因为()232y x -≥0,()22+y ≥0,所以当032=-y x 且02=+y ,即3-=x 且2-=y 时,M的值最小,最小值为5.21. 解:不存在. 理由:若存在,则124563104=----+x x x x . 方程两边同乘()23-x ,得()()23453104-=--+x x x , 解这个方程,得2=x .检验:当2=x 时,()023=-x ,原方程无解. 所以,不存在实数x 使分式63104-+x x 的值比分式245--x x 的值大1.点拨:先假设存在,得到分式方程,再解分式方程,由分式方程的结果可说明理由.22. 解:AB+CD=BC.理由:如答图3,过点E 作EF ⊥BC 于点F. 因为AB ∥DC ,AD ⊥CD , 所以AD ⊥AB.因为BE 平分∠ABC ,所以EA=EF.在Rt △ABE 和Rt △FBE 中,因为EA=EF ,BE=BE ,所以Rt△ABE≌Rt△FBE.所以AB=BF.因为E是AD的中点,所以AE=ED,所以ED=EF.在Rt△EDC和Rt△EFC中,因为ED=EF,EC=EC,所以Rt△EDC≌Rt△EFC.所以DC=FC.所以AB+DC=BF+CF=BC,即AB+CD=BC.答图323. 解:(1)由题意得:∠BCD=∠BDC=60°,∴∠CBD=60°. ∴△BCD是等边三角形.(2)由题意得:∠BAC=30°,∠ACB=120°,∴∠ABC=∠BAC=30°,∴AC=BC= BD=60海里,∴AD= AC+ CD=60+60=120(海里),∴t=120÷15=8(小时).∴该船从A处航行至D处所用的时间为8小时.(3)若该船从A处向东航行6小时到达E处,连接BE.此时AE=15×6=90(海里),∴CE=90-60=30(海里).∴CE=DE=30海里.∵△BCD是等边三角形,∴BE 是CD 的垂直平分线. ∴灯塔B 在该船的正北方向上.24. 解:(1)设原计划每天铺设路面的长度为x m . 根据题意得()30201120300120=+-+x x.解之得x =9. 经检验:x =9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答:原计划每天铺设路面的长度为9 m . (2) 所准备的流动资金够支付工人工资. 理由:共支付工人工资为+⨯6009120()()=+=⨯+⨯⨯+-1300080006003019201120300 21000(元) . 因为21000<25000,所以所准备的流动资金够支付工人工资. 25. 解:(1)①因为t=3秒, 所以BP=CQ=1×3=3(厘米),因为AB=10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 所以BD=5厘米.又因为PC=BP BC -,BC=8厘米, 所以PC=538=-(厘米), 所以PC=BD .因为AB=AC ,所以∠B =∠C , 所以△BPD ≌△CQP .②因为P v ≠Q v ,所以BP ≠CQ ,当△BPD ≌△CPQ 时,因为∠B =∠C ,AB=10厘米,BC=8厘米,所以BP=PC=4厘米,CQ=BD=5厘米, 所以点P ,点Q 运动的时间为4秒,所以45=Q v 厘米/秒,即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45厘米/秒时,能够使 △BPD 与△CQP 全等.(2)设经过x 秒后点P 与点Q 第一次相遇, 由题意,得10245⨯+=x x , 解得80=x .所以点P 共运动了80厘米.因为80=2×28+24,所以点P 、Q 在AB 边上相遇, 所以经过80秒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边AB 上相遇. 26. 解:(1)= (2)=;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BC=∠ACB=∠BAC=60°,AB=BC=AC , 因为EF ∥BC ,所以∠AEF=∠AFE =60°=∠BAC . 所以△AEF 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AE=AF=EF ,所以AF AC AE AB -=-,即BE=CF. 因为ED=EC , 所以∠EDB=∠ECB ,又因为∠ABC=∠EDB+∠BED=60°, ∠ACB=∠ECB+∠FCE=60°, 所以∠BED=∠FCE ,所以△DBE≌△EFC,所以DB=EF,所以AE=DB.(3)1或3.点拨:(1)利用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知,∠ECB=30°,又ED=EC,则∠D=30°,所以∠DEC=120°,则∠DEB=30°=∠D,所以DB=EB=AE;(2)先证△AEF为等边三角形,再证△EFC≌△DBE,可得AE=DB;(3)当E 在射线AB上时,如答图4(1),AB=BC=EB=1,∠EBC=120°,所以∠BCE=30°,因为ED=EC,所以∠D=30°,则∠DEB=90°,所以DB=2EB=2,所以CD=2+1=3;当E在射线BA上时,如答图4(2),过点E作EF⊥BD于点F,1BE=1.5,则∠BEF=30°,所以BF=2所以CF=0.5,因为EC=ED,EF⊥CD,所以CD=2CF=1.综上,CD的长为1或3.答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