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课教案
2024年幼儿安全教育特殊天气和自然灾害教案之《地震了》安全教案

2024年幼儿安全教育特殊天气和自然灾害教案之《地震了》安全教案一、教案背景2024年,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幼儿的生命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幼儿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本教案《地震了》就是针对地震安全教育而设计的。
二、教学目标1.了解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幼儿的危害。
2.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救逃生方法。
3.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保障自身安全。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因岩石在地下突然发生破裂,释放能量所引起的自然灾害,通常伴有地表的晃动和地裂等现象。
2. 地震的危害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地震海啸、火灾等严重后果,对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3. 地震的自救逃生方法•在地震发生时,第一时间保持冷静,找到桌子、椅子等掩蔽物,保护头部。
•小步快逃,在地震停顿时紧紧抓住椅子等固定物,保护好身体。
•若遭遇地震海啸等情况,应尽量向高处逃生。
四、教学活动1.观看地震应急演练视频,学习正确的自救逃生姿势。
2.模拟地震条件下的逃生演练,加强幼儿对逃生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3.组织实地参观当地的地震救援设施,增强对应急资源的了解。
五、教学评价通过模拟演练和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评估幼儿掌握地震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的程度,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抗击自然灾害的准备能力。
通过《地震了》安全教案的实施,帮助幼儿了解地震的危害和自救逃生方法,提高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希望幼儿在面对未来可能的自然灾害时能够应对自如,保护自己的安全。
小班地震安全教案《防震减灾》含PPT课件

小班地震安全教案《防震减灾》含PPT课件活动目标: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和成人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录像和图片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配套课件:小班安全课件《防震减灾》PPT课件下载地址:活动过程:一、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1、讲述地震来临时的情况。
看录像提问:小朋友看了什么?(幼儿回答如: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再看一遍录像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2、看录像(ppt)人们安全撤离的图片(录像)二、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三、让幼儿了解防震减灾的一些基本常识。
(图片)(1)大地震的危险振动期大约只有一分钟。
强裂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人可暂躲较坚实的家具如床、桌旁边(注意不是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刚度强的小房间暂避,如厨房、卫生间等处。
主震后应迅速撤离到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用枕头等软物将头部护住。
要注意关闭煤气,切断电源。
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不能使用电梯,也不要跑到阳台上,尤其是不能跳楼。
(2)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躲在课桌和小床旁边(注意不是下面)。
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要乱跑。
在影剧院或其它公共娱乐场所的人们应因地制宜躲避到舞台下、乐池、桌子、柜台两侧,保护好头部,切不可一齐拥向出口。
(3)车上的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车上的牢固部件,不要急于下车。
.出,自:qu,老师教.案网正在运行的车辆应减速停车,设法停在开阔处。
(4)如果正在过桥,则要紧紧抓住桥栏杆,主震后立即向靠近的岸边转移。
(5)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巷道停留,不要躲进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6)人还应该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燃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如遇到引起火灾或有毒气污染时,应迅速向上风方向撤离。
地震优秀教案

地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会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避震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科学进取的精神,并对学生进行地震灾害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地震相关视频资料,引入新课。
2. 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地震的成因和危害,使学生对地震有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汇报关于避震的相关资料,掌握科学避震的方法。
(3)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将自救知识转化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掌握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和避震方法。
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地震,要保持冷静,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如有需要,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
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教案(精选6篇)

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教案(精选6篇)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教案(精选6篇) 在教学⼯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是⼩编精⼼整理的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教案(精选6篇),欢迎⼤家分享。
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教案篇1 【活动主题】 ⾃然灾害是⽆情的,很多⼈的⽣命都是丧⽣于⾃然灾害,其中特别是地震的破坏性最强,这次班会我们就来认识⼀下地震,也希望⼤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的⽅法。
【活动⽬的】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知道地震给⼈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2、让学⽣了解并掌握⼀些地震基本知识,教育学⽣发⽣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躲避。
3、增强学⽣⾃我保护的意识,提⾼⾃我保护能⼒,有利于学⽣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 视频播放,ppt课件 【活动过程】 ⼀、导⼊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在漫长的⼈⽣路中,总要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我们是否注意到⾝边的危险。
“防险之⼼不可⽆”。
地震时有发⽣,我们是否知道注意安全、注意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恶魔总是来找⽆知的⼈。
今天,通过班会我们将更多的了解⼀些地震知识,让我们未⾬绸缪,为我们的⽣命买⼀份保险,为我们的⽣命加⼀把锁。
⼆、地震知识知多少: 让学⽣了解并掌握地震基本知识,感受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巨⼤灾难。
1、展⽰地震后的相关图⽚。
2、了解唐⼭⼤地震(播放视频),汶川地震。
三、地震防护知多少: 让防震深⼊到我们的⽇常⽣活中,有备⽆患。
1、地震发⽣时如何应对。
(播放地震逃⽣教育短⽚) 2、补充:强震过后如何⾃救。
A、地震发⽣后,应积极参与救助⼯作,可将⽿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
B、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即进⾏⼈⼯呼吸。
C、⼀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体上⽅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砖⽯、⽊棍等⽀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D、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四、地震⽆情⼈有情: 献出⾃⼰的⼀份爱⼼。
幼儿园防震应急教案

幼儿园防震应急教案一、防震常识1.1 了解震级和地震带震级是用来描述地震强度大小的一个指标,其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在教育幼儿时,可以通过简单的比喻让幼儿理解震级大小与地震强度的关系。
比如,可以告诉幼儿震级越大,地震就越强,像是“大象跳跃的力量”一样。
另外,也要让幼儿知道地震通常发生在地震带上。
1.2 预防措施在幼儿园中,应该制定相关的措施以应对地震。
首先,幼儿园应该加强建筑物的防震性能,采取一些加强措施,如加固基础、加装钢筋等;其次,要进行定期维修和检查,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幼儿练习防震避险措施,如在地震发生时躲到桌子下面或者到空旷的场地等,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二、应急措施2.1 震前应急措施在地震快来临时,幼儿园应该立即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以保护幼儿的安全。
比如,要在教室内固定一些物品,避免它们在地震时倒塌造成伤害;同时,要给幼儿讲解应该如何进行避险,例如躲到桌子下面等。
2.2 震后应急措施在地震后,幼儿园要及时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保障幼儿的安全。
首先,要及时查看建筑物的安全情况,判断是否有倒塌的危险;另外,要检查配电箱、燃气控制器等设备是否受到损坏,确保幼儿园内的用电和用气安全;同时,要安排人员进行伤员救援和紧急处理。
三、教学活动设计3.1 地震常识教学可以采用图片或者比喻的方式,向幼儿传授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如什么是地震、地震的表现形式和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等;另外,还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加深幼儿对地震的认知。
3.2 防震应急演练可以在课程中引入防震演练活动,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的安全。
在活动中,可以模拟地震的情景,让幼儿学习如何正确跑到安全地带,如何就地躲避,如何使用灭火器等。
四、综合评价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需要让幼儿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三方面掌握防震知识。
首先,幼儿应该具备防震的基本知识,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地震的表现形式;其次,幼儿还需要掌握正确的防震应急方法,能够在地震发生时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最后,还需要培养幼儿的紧急事态处理能力,提高他们面对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防震减灾的教案(通用8篇)

防震减灾的教案(通用8篇)防震减灾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从小树立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
2、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以丰富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险能力。
3、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懂得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从容应对地震灾害的冷静心态和逃生要领。
活动准备教学用具:1、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简段,爱心小背篓。
2、逃生小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刀子,绳子等)活动过程一、课前热身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2、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问题)二、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
三、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四、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引导幼儿讨论:怎么走到达安全地带的路径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按顺序,听老师指挥,不拥挤等。
)4、组织幼儿进行演习,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
若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幼儿拥挤,无秩序老师要及时纠正并组织再次演练,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中班地震来了我不怕教案20篇

中班地震来了我不怕教案20篇《中班地震来了我不怕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地震来了我不怕教案20篇!(1)中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我不怕》含反思设计思路:地震——群灾之首!1976•7•28唐山大地震、2008•5•12汶川大地震等都是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在你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无情地降临,致使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地震小知识、避震小诀窍、如何保护自己等基本的防护措施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一些,掌握一些,防患于未然。
让孩子们提高防震意识,在灾难到来的时候,能更好的保护自己,更好的掌握逃生技巧。
在大灾大难面前不惊惶!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地震现场》影像资料、《小蟾童》防震减灾科普动画片、《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图片6张。
2、一些小道具:枕头、书包、脸盆、毛巾等。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小朋友们,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一件很可怕、很悲惨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是什么事情这么严重。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录象,采用触目惊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课题。
三、围绕录像与幼儿展开讨论: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告诉幼儿这个就是地震。
)2、师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
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四、播放课件《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师:“小朋友,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抗震防震救灾教案

抗震防震救灾教案
教案标题:抗震防震救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震的成因和危害,认识抗震防震的重要性;
2. 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
教学内容:
1. 地震的成因和危害;
2. 抗震防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播放地震发生时的实景视频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引起学生对地震的关注和重视。
二、讲解
1. 讲解地震的成因和危害,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
2. 介绍抗震防震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如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迅速找到避难所,保护头部等;
3. 介绍地震发生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如如何正确躲避、逃生等。
三、实践
1.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地震逃生演练,检验学生掌握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2. 学生进行抗震防震器材的认知和使用实践,如如何正确使用避难帐篷、头盔
等。
四、总结
教师对学生进行抗震防震救灾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强调抗震防震的重要性和实
践意义。
五、作业
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抗震防震知识的作业,如查找本地地震逃生路线图、了
解本地的抗震防震设施等。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模拟地震逃生演练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评估学生对抗震防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教学建议:
1. 教师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者地震救援队伍的成员到班级进行讲解和演示,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震防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震课教学计划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
我们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及时在学生中开展防震知识普及和防震演练,增强了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本学期通过防震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地震的前兆及掌握防震的方法。
让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有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意识。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使大家基本掌握了地震发生时怎样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大家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牢记汶川地震带给人民的灾难和血的教训,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提高与自然灾害抗争的知识和能力。
提高全体同学的团结、关爱、自救意识和果断、勇敢、坚强的性格品质。
第一课时地震形成的原因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现象。
2、认识地震的成因。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地震的成因。
教学准备:
1、为每小组配备一根长约30厘米、直径1~1.5厘米、学生用力能折断的干木棍,一条毛巾。
2、有关地震的教学录像片。
3、地球上的板块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你是否经历过地震?你是否听到过地震的消息?讲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关于地震,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3、揭题:地震如同风、云、雨、雪和雷电一样,都是一种自然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震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地震的原因。
(1)讨论:你推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讲解:从地震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地震时大地在剧烈地震动,有很大的破坏力。
地下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3)组织学生观看一段有关地震形成的电教录像。
(4)组织学生讨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指导学生了解地球的板块结构与地震的关系。
(1)讲述:在地球的外层有厚约1000多千米的岩石圈,它是由地壳和地幔上面的部分构成的。
它像一个裂了缝的鸡蛋壳,分为好多块。
(2)提问: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会出现什么现象?处在板块的什么地方最容易发生地震?
三、小结:在板块的边缘,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岩层受到压力较大,这往往是地震的多发地带。
第二课时地震的前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地震的前兆。
2、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地震的前兆。
教学准备: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现代地震仪的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强烈的地震是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人们在经历了无数次地震后发现,地震之前总会发生一些不寻常的现象。
二、学习新课
1、讨论:地震前兆有哪些?你们已经知道有哪些地震前兆?
2、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动物的地震前兆,老师介绍一首歌谣给大
家: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3、除了动物外,植物会有什么反应吗?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4、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对地震的研究。
(1)提问:你们知道我国古代对地震研究有哪些贡献?现代有哪些地震预测和监控仪器?
(2)讲解:(出示张衡像及地动仪挂图)张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科学家。
在1800多年前,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监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是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3)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震了解得越来越多,发明了各种仪器监测地球内部的变化。
例如地震仪(出示地震仪挂图)就是通过监测地球内部的变化来记录和预报地震的。
三、教师小结:你对研究地震有兴趣吗?也许将来你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地震学家呢?那么努力学习吧。
从现在开始。
第三课时地震时的自救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地震时自救的方法。
2、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知道地震的逃生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如果我们在家中,在学校上课,突然发生地震,应该怎么办?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讲解(多媒体出示图片)
2、假如地震突然来临,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呢?
地震中逃生十大法则: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三、教师总结:同学们,现在我们还不能十分准确地预测地震,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一定会掌握地震的更多规律,避免或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
只有更好的了解地震,掌握更多的逃生自救方法,那么在危险真的来临时,我们才能勇敢的面对,沉着应对,凭借智慧和勇气战胜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