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全三年完整版(精品)

合集下载

2019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2019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之世界史1、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影响:答:(1)、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2)、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与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

2、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答:(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欧美各国先后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3)、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意义:(1)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这是英国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政治影响;(2)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4、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答:(1)、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2)、推动欧洲、拉美革命。

5、法国大革命的意义:答:(1)、法国大革命是一次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它是一次欧洲范围的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6、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答:内容:(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文化: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并强大起来,但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

7、评价拿破仑:答: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1)、他执政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帮助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制定《民法典》,以法律形式肯定资产阶级的胜利,废除了封建特权,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各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他执政时的对外战争,打击了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带有侵略性。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全三年完整版(精品)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全三年完整版(精品)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人教版)朝代顺序表:夏(禹,约前2070—约前1600)—商(汤,前1600—前1046)—西周(周武王,前1046—前771年)—东周(春秋战国)(周平王,前770—前221)—秦(嬴政,咸阳,前221—前207)—西汉(刘邦,长安,前202—9)——东汉(刘秀,洛阳,25---220)—三国(曹丕、刘备、孙权,220—280)—西晋(司马炎,洛阳,266—316)----东晋(司马睿、建康,317—420)—南北朝(420--589)—隋朝(隋文帝,581-618)—唐朝(长安, 618-907)—五代十国(907-960)—北宋(开封,赵匡胤,960-1127 )—南宋(临安,1127-1276 )—元朝(大都,1206-1368)—明朝(北京,1368-1644 )—清朝(1636-1912.2)第1、2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考点1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粗糙石器)。

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共同劳动,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考点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1.河姆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浙江余姚,住干栏式房屋,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使用磨制石器,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

2.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黄河流域,陕西半坡。

住半地穴式房屋,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

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考点3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西周时期)目的:巩固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及先朝贵族、古代帝王后代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随从作战分封特点:层层分封: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作用:1、开发了边远地区;2、加强了西周统治;3、形成了众星拱月的局面。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考纲解读(精品)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考纲解读(精品)

2019年中考中国近代史考纲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中英《南京条约》1842赔款--2100万元。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开放通商口岸--广州,福州,上海,厦门,宁波。

税收--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

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为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总共150 多万平方公里三、左宗棠收复新疆原因:19 世纪60 年代,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 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经过:1875 年,左宗棠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

1881 年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犁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四、邓世昌和马关条约《马关条约》1895 年代表:李鸿章(中国)——伊藤博文(日本)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黄海大战民族英雄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经过:1900 年6 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

夺取大沽炮台,又攻占了北京。

《辛丑条约》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赔偿白银4.5 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初中三年全部历史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初中三年全部历史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初中三年全部历史知识点大全精华版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三代历史的基本特点和时期分布;2. 周代的分封制度和天子的“宗法思想”;3.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诸子百家思想、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化;4. 秦朝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军事、对外战争和统一中国等方面;5. 汉朝的政治制度、官制、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科技、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变化;7.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对外关系、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8. 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对外关系、科技、商业、手工业、农业等方面的变化。

二、中国近代史1.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2.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内容、历史地位和意义;3.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结果;4.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5.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政治制度、社会矛盾和国际地位;6.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思想及其影响;7.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影响和意义;8. 共产党的创建、发展、历史地位和思想基础;9. 国共内战的起因、经过及其结果;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发展、历史地位和军事思想;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建、政治制度、对外关系、改革开放及其成就;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体系。

三、世界史1.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2. 农业革命的起因、内容、特点和影响;3.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哲学、科学等方面的特点和影响;4.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哲学、科学等方面的特点和影响;5.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文化、宗教、哲学、科学等方面的特点和影响;6. 文艺复兴运动的发起、内容、特点和影响;7.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8.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9.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10. 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冷战的形成和结束;11.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12. 当今世界的主要国际热点问题及其影响。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全三年完整版(精品)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全三年完整版(精品)

※中国古代史(上)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改动考点,删除了“元谋人”】(一)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七上第1课)1、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生活在约170万年前。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会使用粗糙的石器和使用天然火。

(长江流域)2、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的周口店的山洞里,生活在约70万年—20万年前。

能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使用天然火,采集、狩猎,群居;具备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

3、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生活在约18000年前,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会用兽皮缝制衣服,氏族群居,采集、狩猎、捕鱼。

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二)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七上第3课)1、炎帝、黄帝的传说:(1)三大部落:活动于黄河流域的黄帝和炎帝部落;东方的蚩尤部落。

(距今四五千年)(2)阪泉之战:为争夺土地和财富,炎帝和黄帝激战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黄帝取得胜利,炎帝服从黄帝的领导。

(3)涿鹿之战:黄炎联盟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

(4)华夏族形成: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5)炎帝:相传炎帝姓姜,他制作耒耜,与民耕作;尝百草,发现许多可以治病的药物,被尊为“炎帝神农”。

(炎帝陵:湖南省炎陵县鹿原坡)(6)黄帝:相传黄帝姓姬,号轩辕氏,他创制历法,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制作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指南车)等;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下属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

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始祖”。

(黄帝陵:今陕西省黄陵县桥山。

)2、禅让的传说:(1)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他们所创立的,由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推选标准:德才兼备。

)(2)“禅让”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三过家门不入)。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朝代顺序表:夏(禹,约前2070—约前1600)—商(汤,前1600—前1046)—西周(周武王,前1046—前771年)—东周(春秋战国)(周平王,前770—前221)—秦(嬴政,咸阳,前221—前207)—西汉(刘邦,长安,前202—9)——东汉(刘秀,洛阳,25---220)—三国(曹丕、刘备、孙权,220—280)—西晋(司马炎,洛阳,266—316)----东晋(司马睿、健康,317—420)—南北朝(420--589)—隋朝(隋文帝,581-618)—唐朝(长安, 618-907)—五代十国(907-960)—北宋(开封,赵匡胤,960-1127 )—南宋(临安,1127-1276 )—元朝(大都,1206-1368)—明朝(北京,1368-1644 )—清朝(1636-1911)第1、2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考点1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粗糙石器)。

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共同劳动,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考点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1.河姆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使用磨制石器,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

2.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

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考点3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西周时期)目的:巩固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及先朝贵族、古代帝王后代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随从作战分封特点:层层分封: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作用:1、开发了边远地区;2、加强了西周统治;3、形成了众星拱月的局面。

分封制的消极影响:后期导致了春秋战国纷争,国家分裂的局面。

2019初三下学期历史总结复习提纲

2019初三下学期历史总结复习提纲

2019 初三放学期历史复习纲领一、俄国十月革命1、革命迸发原由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劫难 ; ②二月革命 * 了沙皇政府,但财产阶级暂时政府连续履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争息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③出现两政权并存:工人士兵苏维埃,财产阶级暂时政府。

④财产阶级暂时政府反动统治。

⑤“七月事件”的发生。

七月流血事件:标记着两个政权并存场面的结束。

2、革命的准备:①列宁提出《四月纲领》,提出“所有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② 1917 年 8 月,拟定武装起义目标二、革命的经过1、迸发: 1917 年 11 月 6 日晚,彼得格勒起义 ( 斯莫尔尼宫 )2、成功: 1917 年 11 月 7 日清晨,据有彼得格勒 ; 夜晚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1917 年 11 月 8 日清晨,攻下冬宫特色:中心城市 * ,武装强抢政权。

3、政权: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 人民委员会 )4、举措: A、政治上:成立新式的无产阶级政权B、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公司收回国有,宣告《土地法律》,充公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派给农民耕作C、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讲和,退出一战。

5、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6、坚固政权:经三年国内战争,1920 年取获成功3 年国内战争 (1918-1920)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行余粮采集制,采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余农产品,对中小公司实行国有化,撤消自由贸易。

¤怎样议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踊跃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限度地调换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捍卫苏维埃国家创办了必需的物质前提。

苏维埃政权获得坚固。

悲观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好多举措高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并且在 1920 年关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状况下,特别举措不只没有缩短,反而进一步加强。

这说明拟定这个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派”存有重视要失误,它其实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门路。

【2019备考】2019中考历史初中三年总结的知识复习点三(中国历史) (20页)

【2019备考】2019中考历史初中三年总结的知识复习点三(中国历史) (20页)

【2019备考】2019中考历史初中三年总结的知识复习点三(中国历史)第十一单元近代化的探索1中国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指19世纪60年代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近代工业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

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教育近代化;社会生活近代化。

经济工业化是核心,政治近代化是保证,思想近代化是前提。

在此过程中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中国近代化探索规律(特点):是一个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过程,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

启示:①中国人民具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③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④对外国文明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2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学技术)(1)时间:①开始:19世纪60年代②结束:甲午中日战争中(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2)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列强侵略)(3)代表:①中央:奕䜣②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主阶级洋务派)(4)内容: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意义: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端,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安庆内军械所是最早创办的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是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③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④创办新式学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