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预防性试验报告
并联电抗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Q/YNDWQ/YNDW 113.2.1962005Q/YNDW 113.2.196-2005前 言为提高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水平,规范操作方法,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并联电抗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编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用的贯标模式的要求。
该指导书纳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标准体系。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编写。
本指导书主编人:郑易谷本指导书主要起草人:郑易谷本指导书主要审核人:陈 欣本指导书审定人:赵建宁本指导书批准人:廖泽龙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Q/YNDW 113.2.196-2005目 次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引用标准 (1)4 支持性文件 (1)5 技术术语 (1)6 安全措施 (1)7 作业准备 (2)8 作业周期 (2)9 工期定额 (3)10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3)11 作业流程 (3)12 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3)13 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7)14 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8)附录 并联电抗器预防性试验记录 (9)Q/YNDW 113.2.196-2005 并联电抗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1 目 的为规范云南电网公司的供电企业并联电抗器的预防性试验作业方法,保证安全,提高试验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的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并联电抗器的现场预防性试验作业。
3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 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Q/CSG 1 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4 支持性文件Q/YNDW 113.2.187-2005 《交流耐压试验作业指导书》Q/YNDW 113.2.189-2005 《绝缘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Q/YNDW 113.2.192-2005 《直流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Q/YNDW 113.2.188-2005 《介质损耗因数测试作业指导书》5 技术术语6 安全措施在检查工作票所涉及现场应做的安全措施无误并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后,方可进行工作。
电抗器预防性试验报告

××站××年高抗预防性试验报告
安装位置:设备编号:
设备型号:制造厂家:
试验负责人:试验时间:
试验人员:
一、试验数据:
1、绝缘电阻测量(MΩ):
温度:℃湿度: %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2、极化指数(PI):
温度:℃湿度: %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3、直流电阻(Ω):
温度:℃湿度: %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4、介损及电容测量:
温度:℃湿度: %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5、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测量:
温度:℃湿度: %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二、试验结论: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试验报告

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试验报告
自查报告。
为了确保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进
行了自查,并将结果如下报告:
1. 设备检查,我们对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进行了全面的
设备检查,包括外观检查、接线端子检查、绝缘检查等。
经检查,
设备外观完好,接线端子紧固可靠,绝缘状态良好。
2. 功能检测,我们对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进行了功能检测,包括电气性能测试、温升试验等。
经测试,设备的电气性能符
合设计要求,温升在正常范围内。
3. 运行试验,我们对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进行了运行试验,模拟实际运行情况,检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经试验,设备运行稳定,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4. 安全检查,我们对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进行了安全检查,包括接地保护、漏电保护等。
经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完
善,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经过自查,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具备安全保护措施。
我们将继续加强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预防性试验报告

预防性试验报告报告编号: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验证XX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措施的有效性,确保设备运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风险。
二、试验内容1. 设备清洁:对设备进行清扫、除尘、擦拭等操作,清除设备表面和内部的灰尘、污染和杂质,避免设备运行中堆积过多的杂质影响设备性能。
2. 设备连接检查:检查设备各部件的连接是否松动、脱落,保持设备的整体稳定。
3. 设备润滑:使用特定的润滑油或脂对设备各部件进行润滑,减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摩擦和磨损。
4. 设备散热:确保设备正常散热,保持设备运行时的稳定温度。
5. 设备校准: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
三、试验过程1. 设备清洁:试验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洁,包括外壳、内部部件、电路板等。
2. 设备连接检查:试验人员逐一检查设备各部件的连接状态,确保牢固稳定。
3. 设备润滑: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使用适宜的润滑油或脂对设备各部件进行润滑。
4. 设备散热:确保设备正常散热,避免设备因长时间运转而过热,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
5. 设备校准: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
四、试验结果本次试验对设备的各项预防性维护措施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显示,经过清洁、连接检查、润滑、散热和校准等预防性维护措施后,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有所降低。
同时,对于设备预防性维护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良好。
五、结论本次试验验证了XX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措施的有效性,并为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建议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定期执行相关的预防性维护措施,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根据试验结果对设备生产和维护过程作出一定的改进。
六、致谢在本次试验中,感谢XX公司相关人员的技术支持和配合。
同时,感谢试验人员对试验的认真负责和专业素养,为试验提供了保障。
电抗器试验报告(一)

电抗器试验报告(一)
电抗器试验报告
简介
本报告将介绍电抗器试验的相关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原理、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目的
•确定电抗器的电气性能参数,包括电感值和电容值
•验证电抗器的设计和制造质量
•检测电抗器运行中的故障或损坏
试验原理
•电抗器试验是通过将被测电抗器与电源连接,在特定的电流、电压或频率条件下进行的电性能试验。
•通过测量电抗器的阻抗、电感和电容值,可以评估电抗器的品质和性能。
试验步骤
1.准备工作
–验证试验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电源、电感仪、电容仪等
–将电抗器与试验设备正确连接
2.电感值测试
–设置电流值:根据电抗器的额定电流设定电流大小
–测量电压值:连接电感仪,测量电抗器的电感值
3.电容值测试
–设置电压值:根据电抗器的额定电压设定电压大小
–测量电流值:连接电容仪,测量电抗器的电容值
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电抗器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电感值与设计值相近,表明电抗器的线圈质量良好
2.电容值与设计值吻合,证明电抗器的电容器工作正常
3.若试验结果与设计值存在较大差距,可能存在电抗器故障
或损坏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测和修理
结论
电抗器试验是评估电抗器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测试电感值和电容值,可以判断其工作状态、品质和质量。
在电力系统中,及时进行电抗器试验是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
以上是关于电抗器试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
预防性试验报告模板

目录电抗器(线路阻波器、电容器组放电线圈)试验报告 (2)断路器实验报告 (3)隔离开关试验报告 (5)电流互感器实验报告 (6)电压互感器试验报告 (8)套管试验报告 (10)母线实验报告 (11)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12)电容器实验报告 (13)避雷器实验报告 (14)变压器油气试验报告 (15)站用变油气试验报告 (17)(三相一体)断路器油气试验报告 (18)(三相分体)断路器油气试验报告 (19)10kV、35kV站用变压器试验报告 (20)三相四绕组油浸式变压器试验报告 (22)电抗器(线路阻波器、电容器组放电线圈)试验报告单位安装间隔本次系模板试验时间温度天气湿度绝缘电阻时间温度仪表名称一次绕组直流电阻(Ω) 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断路器实验报告单位安装间隔本次系试验时间环境温度天气湿度%设备铭牌合闸电阻值和合闸电阻的投入时间时间:温度:导电回路电阻(单断口断路器)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断口间并联电容的绝缘电阻、电容量和tanδ(单断口断路器部分)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操动机构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的动作电压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隔离开关试验报告单位安装地点本次系模板试验时间温度天气湿度有机材料支持绝缘子及提升杆的绝缘电阻及导电回路电阻时间温度仪表名称交流耐压试验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电流互感器实验报告单位安装地点本次系试验时间环境温度天气湿度%绕组及末屏的绝缘电阻(MΩ)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带电测试tanδ及电容量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交流耐压试验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电压互感器试验报告单位安装间隔本次系模板试验时间温度天气湿度设备名牌交流耐压试验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局部放电测量时间温度仪表名称电容值及tanδ(预试) 时间温度仪表名称极间绝缘电阻低压端对地绝缘电阻(MΩ) 时间温度套管试验报告单位安装间隔本次系模板试验时间温度天气湿度设备名牌:主绝缘及电容型套管对地、末屏tanδ与电容量温度时间仪表名称试验人员母线实验报告单位安装间隔本次系试验时间环境温度天气湿度%绝缘电阻(MΩ)时间温度交流耐压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电力电缆试验报告单位安装间隔本次系模板试验时间温度天气湿度设备名牌仪表名称试验人员仪表名称仪表名称电容器实验报告单位本次系试验时间环境温度天气湿度%设备铭牌极间绝缘电阻(MΩ)时间温度电容值及tanδ(从上往下依次为1,2,3,4) 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避雷器实验报告单位安装间隔本次系试验时间环境温度天气湿度%绝缘电阻(MΩ)时间温度检查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时间温度直流1mA电压U1mA及0.751mA下的泄漏电流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变压器油气试验报告单位安装间隔本次系模板试验时间温度天气湿度取样时间取样人员执行标准油气厂家油气号本体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三相分体) 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本体绝缘油试验(三相分体) 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站用变油气试验报告单位安装间隔本次系模板试验时间温度天气湿度取样时间取样人员执行标准油气厂家油气号设备名牌仪表名称试验人员试验人员仪表名称(三相一体)断路器油气试验报告单位安装间隔本次系模板试验时间温度天气湿度取样时间取样人员执行标准油气厂家油气号设备名牌SF6气体测量(三相一体) 时间温度仪表名称(三相分体)断路器油气试验报告单位安装间隔本次系模板试验时间温度天气湿度取样时间取样人员执行标准油气厂家油气号设备名牌SF6气体测量(三相分体) 时间温度仪表名称10kV、35kV站用变压器试验报告单位安装间隔本次系试验时间时间温度(三相一体双绕组Y/Y MΩ)时间温度时间温度时间温度三相四绕组油浸式变压器试验报告单位安装间隔本次系试验时间环境温度一.绕组连同套管绝缘电阻、吸收比及极化指数测量(MΩ)测试仪器:(测试仪器:ZP5053高压数字兆欧表NO:C096 )测试仪器:四.运行档位绕组直流电阻测量(mΩ)(测试仪器:3391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NO:179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介绍

• 500kV电压等级输变电设备:运行时间1-15年修试校周 期为3年,运行时间超过15年修试校周期为1年。 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输变电设备:运行时间1-20年修 试校周期为3年,运行时间超过20年试校周期为2年,。 对于同一停电单元内设备周期不一致时,停电计划按 照所有设备周期短的执行。
• 电容型套管的tgδ和电容值 • 1)1~3年或自行规定 • 2)大修后 • 3)必要时 • 4)用正接法测量 • 5)测量时记录环境温度及变压器(电抗器)顶层油温
2.6 绝缘油试验说明
• 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和)极化指数 • 1)1~3年或自行规定 • 2)大修后 • 3)必要时 • (1)绝缘电 • (2)吸收比(10~30℃范围)不低于1.3或极化指数
不低于1.5
2.4 绕组预防性试验tgδ说明
• 绕组的tgδ • 1)1~3年或自行规定 • 2)大修后 • 3)必要时 • (1)20℃时tgδ不大于下列数值: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介绍
武汉大学
主要内容
•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意义 • 电力变压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 • 电流互感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 电压互感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 SF6断路器和GIS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 隔离开关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 结束语
1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意义
• (4)总烃含量低的设备不宜采用相对产气速率进行判 断
• (5)新投运的变压器应有投运前的测试数据 • (6))测试周期中1)项的规定适用于大修后的变压器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项目及周期标准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项目及周期标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项目及周期标准1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表1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试验项目及周期序号项目周期标准备注1 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1)330kV1个月2)220kV2个月3)110kV6个月4)35kV及发电厂厂用变1年5)大修后或换油后6)必要时1)运行设备的油中H2与烃类气体含量(体积分数)超过下列任何一项值时应引起注意:总烃含量大于150×10-6H2含量大于150×10-6C2H2含量大于5×10-6(500kV变压器为1×10-6)2)烃类气体总和的产气速率大于0.25ml/h(开放式)和0.5ml/h(密封式),或相对产气速率大于10%/月则认为设备有异常110KV及以上新变压器投运后24小时、1周、1月,无异常后转正常周期2 绕组直流电阻1)投运后1年内2)220-330kV2年3)35-110kV 3年4)10KV及以下6年1)1.6MVA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220-330 kV有载分接开关各档。
110kV有载分接开关运行档5)无励磁变压器变换分接位置后6)大修后7)必要时均值的1%2)1.6MVA及以下的变压器,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3)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2%3 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和)极化指数1)投运后1年内2)220-330kV 2年3)35-110kV 3年4)10KV及以下6年5)大修后6)必要时1)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明显变化2)吸收比(10~30℃范围)不低于1.3或极化指数不低于1.51)采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2)测量前被试绕组应充分放电3)测量温度以顶层油温为准,尽量使每次测量温度相近4)尽量在油温低于50℃时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一般可按下式换算式中R1、R2分别为温度t1、t2时的绝缘电阻值5)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不进行温度换算10/)(12215.1t tRR-⨯=4 绕阻的tgδ1)投运后1年内2)220-330kV 2年3)35-110kV 3年4)大修后5)必要时1)20℃时tgδ不大于下列数值:66~220kV 0.8%35kV及以下 1.5%2)tgδ值与历年的数值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一般不大于30%)3)试验电压如下:1)非被试绕组应接地或屏蔽2) 同一变压器各绕组tgδ的要求值相同3)测量温度以顶层油温为准,尽量使每次测量的温度相近4)尽量在油温低于50℃时测量,不同温度下的tgδ值一般可按下式换算式中tgδ1、tgδ2分别为温度t1、t2时的tgδ值绕组电压10kV及以上10kV绕组电压10kV以下Un4)用M型试验器时试验电压自行规定5 电容型套管的tgδ和电容量1)投运后1年内2)220-330kV 2年3)35-110kV 3年4)大修后5)必要时见套管试验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测量: 温度:
相 别 A相 B相 C相 中性点
℃
油温(℃)
湿度:
加压(kV)
%
使用仪器:
时间(min)
仪器编号:
泄漏电流 (μ A) 备 注
二、试验结论:
℃ 湿度:
绕组温度 (℃)
% 使用仪器:
绕组直流电阻(Ω )
仪器编号:
备 注
R 实测
R(75℃)
A相 B相 C相 中性点
4、介损及电容测量: 温度:
相别
℃
湿度:
%
tgδ (%)
使用仪器:
Cx(pF) 加压(kV)
仪器编号:
接法 备 注
试 验 项 目 绕组--高压套管末屏
A 绕组--低压套管末屏 相 绕组--地 绕组--高压套管末屏 B 绕组--低压套管末屏 相 绕组--地 绕组--高压套管末屏 C 绕组--低压套管末屏 相 绕组--地 中性点 绕组--高压套管末屏
××站××年高抗预防性试验报告
安装位置: 设备型号: 试验负责人: 试验人员: 一、试验数据: 1、绝缘电阻测量(MΩ ) : 温度:
测 量 项 目 绕组--高压套管末屏 绕组--低压套管末屏 高压套管末屏--地 低压套管末屏--地 绕组--地 铁芯--地 夹件--地 铁芯--夹件
设备编号: 制造厂家: 试验时间:
℃
湿度:
A相
%
B相
使用仪器:
C相
仪器编号:
中性点 备注
2、极化指数(PI): 温度:
时 间 15s 1min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Nhomakorabea℃
A相
湿度:
B相
%
使用仪器:
C相 中性点
仪器编号:
备 注
10min 极化指数
3、直流电阻(Ω ) : 温度:
相 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