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解耦在变露点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变风量变冷水温系统解耦控制实验研究

1 变风 量变冷水温 系统的干湿球温度耦合 叫
图 1 示 了风 量 、 温 调 节 房 间 的 温 度 、 表 水 湿度 控
制框图。 叻 s表示风量对房间温度影响的传递 函数 , G () 即温度主回路传递 函数 , W() G Ds 表示风量对房间湿度 影 响 的传递 函数 ,为 风量变 化 对湿 度 的干扰 。G Ws W( ) 表示水温对房间湿度影响的传递 函数 , 即湿度主回路 传递函数 , 呷() G s 表示水温对房间温度影响的传递 函 数, 为水 温变 化对 温度 干 扰 ; 、 分别 为 干 、 球温 湿
:
● ●
中图分类号 :T 8 U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8 4 ( 0 7 0 — 0 6 0 1 O — 4 9 2 0 )6 0 2 — 3 O
0 引言
温、 湿度控制是暖通空调重要 内容之一。传统方 法是 先将 回风 空气 冷 却 至足 够低 的露 点温 度 , 通 过 再 二 次加 热 、 湿等 手段 分 别控 制 温 度 和湿 度 。 此方 法 加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 要 :针 对 变风 量 变冷 水 温 空调 系统 , 析 了该 多变 量 多输 出系统 的 回路 交 互影 响 , 计 : 分 设
:
: 了解耦 器并 整合 到控 制 器 中。通过 实验 证 明 , 解耦 器的应 用能较 好地 解 决 变风 量 系统 中温 、 湿度 :
在风机频率输出( 干球温度控制器 ) 增加时 , 干球
一种基于露点温度调节室内温湿度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一种基于露点温度调节室内温湿度的控制方法与流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越来越重视。
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在许多地区,尤其是在气候多变的季节里,保持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均衡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种基于露点温度调节的控制方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种控制方法的原理、流程,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1. 露点温度的概念我们需要了解露点温度的概念。
露点温度是指在一定的大气压力下,空气冷却至饱和时所达到的温度。
简单来说,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空气中的温度即为露点温度。
通常,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时,露点温度也会相应提高。
2. 室内温湿度的控制方法基于露点温度的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空调系统的工作方式来实现。
在这种方法中,空调系统不仅仅根据温度来控制,还应该根据室内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来进行调节。
具体来说,当室内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时,空调系统会自动调节温度,使得空气的露点温度不超过设定值,从而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
3. 流程及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基于露点温度的控制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监测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室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 通过传感器获取实时的空气露点温度。
- 根据实时的露点温度数据,空调系统自动调节工作方式,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在设定范围内。
这种方法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实验室等场所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些地方,室内空气的质量对于生产效率、医疗治疗和实验结果可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基于露点温度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基于露点温度的控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的室内环境控制方式。
通过监测实时的露点温度数据,空调系统可以更加精准地调节工作方式,从而有效地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
模糊解耦算法在温湿度控制中应用的研究

模糊解耦算法在温湿度控制中应用的研究作者:王洪航高巍来源:《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8年第01期摘要:温湿度试验箱控制系统是一种非线性、强耦合、大滞后的系统。
探究了智能解耦方法以及先进的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和特点,设计了基于模糊算法的解耦补偿器,对温湿度进行串联补偿解耦,使原本耦合的温度、湿度变量等效成为两个独立的温度与湿度控制子系统。
在于系统的控制方面,采用基于模糊算法的自整定模糊PID算法进行控制。
使控制效果更加精确、科学,以满足试验对人工模拟环境温、湿度的要求和标准。
本文给出了控制系统实现原理图以及仿真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的对温度湿度进行控制且控制精度较高,响应快,能够满足温湿度试验箱温湿度控制的要求。
关键词:模糊控制;温湿试验箱;自适应PID。
中图分类号:TP23文献标志码:A1 引言温湿度环境试验系统可以模拟并提供一个特定的温(湿)环境,主要用于评估产品在高低温、温(湿)环境中的性能和特性[3]。
在包括汽车,摩托车,航空航天,工业,火箭,国防,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的各个领域,电子元件和整个产品,他们都需要经过高低温(湿)度环境试验。
温湿试验箱的温湿度控制是一种非线性的、时变的、滞后的、复杂控制过程[10],温湿度之间存在耦合等难题,文献[1]提及多数温湿度试验箱仍使用传统PID控制,采用了平衡温湿度控制方式(BTHC)。
因此,多因素条件下的温湿度(或湿热)控制系统是一种多变量控制系统。
2 温湿度控制算法2.1 温湿度试验箱数学模型温湿度试验箱由多个系统组成,如图1温湿度试验箱系统组成示意图所示,包括:箱体、加热制冷、加湿除湿、空气循环以及测控等系统[11]。
实际控制对象存在复杂性、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等因素,因此一般无法获得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
温度和湿度的强耦合性,温湿度控制对象的非线性时变性、大滞后性决定了要实现上升速度快,过渡时间短且超调小的目标,传统PID控制很难达到。
温、湿度解耦在变露点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恒温 恒湿 空调 系统 变露 点控制 中的温 、湿度 耦合 问 题提 供 了一种 有 效 的方法 。
20 年 1 0 8 2月
洁净与空调技术 C & c c A
第4 期
温 、湿度解耦在 变露点控制 中 的应用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 马利英 任庆 昌 李建维
摘 要 针对 空调 系统变露点控 制方法 中温、湿度之 间的耦合 作 用,提 出一种 温、湿度解耦 控制方案 。该方 案 通过 弓入绝对湿度作为 中间变量来控制机器露 点,将温、湿度耦 合系统进行解耦 。采用机理分析和试验数据分 J 析相结合 的方法,建立 了两输入两输 出的传递 函数模型 , 设计前馈补偿和 PD控制相结合 的控制 系统 。 T A I MA L B 仿真 结果表 明该方法 的控制效果较好 ,为温、湿度控制提 供 了一种行之有 效 的方法 。 关键词 变露点;温、湿度控制 ;传递 函数模 型 ;解耦 控制 ;PD控制 I
t eme o o t le eauea dh m dt y tm. i t dt c n o mp rtr n u v h o r t i i s se y
K e wo ds ai b ede p n ; tm pe au e a u i iyc n r l ta se u to o e ; de o p i g c n r l y r v ra l w oit e r t r nd h m d t o to ; r n f rf nci n m d l c u ln o to ;
文针对一个 具体 的四管制定风 量恒温恒湿 空调系统 , 首先建 前馈 补 偿 和 P D 控 制 相 结 合 的 控 制 系 统 。 I MA AB仿真 结 果 表 明控 制效 果 比较 好 , 为解 决 TL
变风量变水温系统解耦控制实验研究

最 后返 回到 4% 。 过程 稳定后 , 0 等 干球温 度控 制输 出 从 5% 阶跃 到 8% ( 对初 始输 出增加 3 % ) 0 5 相 5 ,再
下 降到 4 % ( 对初 始 输 出增 加 1 % ) 0 相 0 ,最后 回 到 5 % 。图 3 示 了这些 过程 变量在 这一 系列 测试 中的 0 显
4 % 0
\l ℃ 2 / .℃ 0 3
\1 % 0
该 实验 的设 计状 态包括 水流 量控 制在
湿球温度
风机频率
2 0 。h 5 m / ,其稳 态 时运 行参 数如表 1 。
表 1 运 行 参 数
ndt I ) “ fJ , f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5% 0 4% 0 2℃ 7 l5 9 ℃
B 湿控制是暖通空调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方法是
数 为水温变化对温度 干扰 ; 、u 分 别为干 、湿球 t 温 度控 制输 出的拉 氏变换 : aT 为房 间干湿球 温 度 T, 的拉 氏变换 。
|l 将回 气冷 】 先 风空 却至足 低的露 良 再通 c 够 点温
过二次加热. 加湿等手段分别控制温度和湿度。 这种 方法控制简单 . 但明显存在 同时冷却. 加热 加湿的
水 温 系统 的温湿 度控 制 问题 。
2 实验装置介绍
实 验 装 置 包 括 测 试 房 间 、 气 处 理 系 统 、 冷 空 水
1 变风 量变 水温 系统 的 干湿球 温 度耦 合
风量 、 水温 调节 房 间温 度 、 度控 制框 图如 图 1 湿 。 GD() 示风 量对 房 间温度 影 响的 传递 函数 ,即温 D S表 度 主 回路传 递 函数 : W S 表示 风量 对 房间 湿度 影 G D() 响的传递函数 , 即风量 变化对湿度的干扰 ; w ( 表 Gw S ) 示 水温 对房 间湿度 影 响的传 递 函数 , 即湿 度主 回路 传
温湿度解耦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2期
温 湿 度 解 耦 模 糊 控 制 系 统 的 研 究
黄 力栎 ,胡 斌 ,罗 昕
Hale Waihona Puke ( 石河子大学 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新疆 河字 820 ) 303
摘 要 :针 对 温室 气 候控 制 方法 中温湿 度 之 间 的耦 合 作用 , 出 了 以温 度 控 制 为 主 、 度 控 制 为 辅 的 控 制 策 略 , 提 湿
性 , 出 了 以 温度 控 制 为 主 , 度 控 制 为 辅 的 温 湿 度 提 湿 解 耦原 则 , 文献 [ ] 5 分解 了模 糊 控 制 器 , 出 了主 控 制 提 器和补 偿控 制器 的思路 。
制 系统 框 图如 图 1所 示 , 中 E 其 为温 度偏 差 ,H 为 E
收 稿 日期 :2 0 0 9—0 4—2 0 作者 简 介 : 黄 力栎 ( 9 5一), , 南 邵 阳 人 ,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E— 18 男 湖 在 (
m i) 3 1 8 1 q . o a 8 0 3 0 @ q c m。 l
通 讯 作 者 :胡
斌 ( 9 8一 ) 男 , 疆 石 河 子 人 , 教 授 , 士 , E— 16 , 新 副 硕 (
并 建立 两 变量 输 入 、 3变量 输 出的控 制 主 回路 和 补偿 回路模 糊 控 制 系统 , 而 为温 湿 度控 制 提 供 了一 种 行之 有 效 从
的方法 。 关 键 词 : 温 室 ; 温 湿 度 ;解 耦 ;模 糊 控 制
中图分类号 : S 2 . 1 ¥ 2 6 5 5 ;16
- 雾 I喷 机构 l
一室 湿 内 度
多温区测控系统的解耦分析的开题报告

多温区测控系统的解耦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温度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许多行业都离不开温度测控系统。
然而,在复杂的生产过程中,每个温度测控点之间常常相互影响,因此需对多温区测控系统进行解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生产效率。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旨在研究多温区测控系统的解耦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多温区测控系统数学模型。
2.通过矩阵分解和特征值分解等方法,对系统进行解耦。
3.对解耦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
三、预期成果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
1.建立多温区测控系统数学模型,为后续的解耦研究提供基础。
2.研究多温区测控系统的解耦分析方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仿真和实验验证解耦后的系统准确性。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学模型建立、矩阵分解、特征值分解、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等方法,对多温区测控系统进行解耦分析。
五、论文结构
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现状。
第二章:多温区测控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第三章:多温区测控系统的解耦分析方法,包括矩阵分解、特征值分解等方法。
第四章:仿真和实验验证,验证解耦后的系统准确性。
第五章:结论,总结本研究的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研究与应用_欧阳琴

9
田旭东等[17]经过模拟证明,通过设计优化开发的干式 盘管产品已能满足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需求。徐征 等[18]研究表明,干式风机盘管虽然成本比普通风机盘 管稍有提高,但作为节能的衡量指标之一,单位换热 量金属用量有所降低。 3.2 应用
THIC 空调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商场办公楼、 酒店、医院等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各类恒温恒湿需 求的工业建筑,以及空气品质要求较高的场合。 3.2.1 应用实例及效果
作为典型的余热去除末端装置之一,辐射板的研 究起源于欧洲,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具有不可逆、损 失小、运行费用低、舒适性强、节省建筑空间等主要优 点。美国的 Christopher L. Conroy 将冷却顶板和独立 新风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结合起来,分析了其经济性、 可行性。最后指出:技术和经济不会成为该系统推广 的障碍[11]。Risto Kosonen 对高温高湿气候下的通风冷 却顶板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模拟,并得出结论:只 要渗透进风足够小、送风足以排除室内潜热并且采取 有效的防结露措施,就可以在新加坡使用冷却顶板[12]。 3.1.2 国内
contro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n the summ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 ir gR NQi -hn , Ii - e L一i , E n c ag L a w i )n g Jn
S h o f v r n n a n uncp l gn e n , ’nUn v r i f rhi cu ea dTe h o o y c o lo En io me tl d M a iia En ie r g Xi i e st o A c t tr n c n lg i a y e
wih t e d t n lssofe p rm e t a d a c n r ls se o ssi g o e d o wa d c m p n a in d c u l o to t h aa a ay i x e i n , n o to y tm c n itn fa f e f r r o e s t e o p e c n l o r a d P D o to sd sg e Th i n I c nr li e in d. esmult n b s do ATLAB e ut e o sr td t a h smeh d i fe t e e s ai a e n M o r s l d m n tae h tt i to se c i n s , s v
c nr l o t o
恒 温恒湿 空调 系统 中 , 了保证 室 内温 、 度都 为 湿
定风量恒温恒 湿空调系统 , 首先建立 了两输入 两输 出 的系统模 型 , 针对该模 型设 计前馈补偿 和 PD控制 并 I 相结合的控制 系统 。 T A MA L B仿真结果表 明控制效果 比较好 , 为解 决恒 温恒湿空调 系统变露点控制 中的温 、 湿度耦 合问题 提供 了一种有效 的方法 。
温湿度解耦在变露点控 制 中的应用研 究
马利英 任庆 昌 李建 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 院
摘 要: 针对空调系统变露 点控制方法 中温 、 湿度之 间的耦合作用 , 提出一种温 、 湿度解耦控制方案 。该方案通过 引入绝对湿度作为 中间变量来控制机器露 点 , 温 、 将 湿度耦合 系统进行 解耦 。采用机理分析 和试验数据分析相结 合 的方法 , 建立 了两输入两输 出的传递函数模 型 , 设计前馈补偿 和 P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 T A I MA L B仿 真结
a di as f ciet o t le eauea dh mii se n l e e t c n o mp rtr n u dt s tm. s o v o r t y y
Ke wo d : aibed w on, e eauea d h mii o t l t n frfn t n mo e, e o pig c n o, I y r s v ra l e p it tmp rtr n u dt c n o,r se u ci d l d c u l o t l P D y r a o n r
Ab t a t A mp rtr n u dt e o pigc nr l to spee tdi i p p r ors letec u l g s r c : t eau ea dh mii d c u l o t h dwa rsne t s a e eov h o pi e y n o me nh t n p o l b t e e eaue a d h mii n arc n io ig v ra l e p itc nrlsse rbe m ewe n tmp rtr n u dt i i o dt nn a be d w on o t y tm.By it d cn y — i i o n o u ig r a s lt u dt s nitr daev r bet o t lh c ied w on ,e eauea dh mii f ytm a boueh mii a eme it a a l c nr ema hn e p ittmp rtr n u dt o s y a n i o ot y s e cn
第2 7卷第 6 期
20 0 8年 l 2月
建 筑 热 能 通 风 空 调
Bui ngEn r y& Envr n nt l di e g io me
V0|7 No6 I . 2
De . 0840 ¨3 c 20 . ^4
文章 编 号 :0 30 4 ( 0 8 0 .4 . 10 .34 2 0 )60 04
在允许 的精度 范围 内 , 需要 进行 变露 点控 制 , 是 由 但 于温 、 湿度控制 系统的相互耦合 相差较大 等特点 , 露点 温度很难控制 。为 了达
果表 明该方法 的控制效果较好 , 为温 、 湿度控制提供 了一种行之有效 的方法 。 关键词 : 变露点 温湿度控制 传递 函数模 型 解耦控制 PD控制 I
Ap i plcaton ofTem per ur and Hum i t i at e diy Decoupl et od f i ng M h orVarabl i e Dew Poi t Cont oI n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