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1(NY)
相对论简介

惯性力是参照系运动特征,是“不真实的”,因 为等效,引力是否可以认为也是“不真实的”?爱因 斯坦作出肯定的回答,引力也只不过是空间和时间的 特征
引力和惯性力不可区分→惯性系和非惯系不可区分
广义相对论简介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爱因 斯坦 相对
不同的惯性
任何参考系
参考系中一 更进一步 (包括非惯性
广义 相对
初期科研情况
1901年——1篇论 文 1902年——2篇论文
1903年——1篇论文
1904年——1篇论文
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史无前 例奇迹。这一年他写了六篇论文,在三月到九月这 半年中,利用在专利局每天八小时工作以外的业余 时间,在三个领域做出了四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他发表了关于光量子说、分子大小测定法、布朗运 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这四篇重要论文。
爱因斯坦密封仓实验
仓内的人想通过力学实验判断仓是惯性系还 是非惯性系
m a
地球
a m
a 无地球
实验结果: 仓内所有物体都会自由下落,下落的 加速度与物体属性无关.
他对实验解释: ①仓是惯性系: 自由下落是地球引力场造成--引力效果 ②仓是非惯性系: 自由下落是仓在太空中向上加速飞行造成 ---惯性力效果
为什么电磁规律 对两个惯性系不 一样了呢?
麦克耳孙一莫雷实验
• 1887年的麦克耳 孙--莫雷实验得到 的结果:
• 不论光源与观察者 做怎样的相对运动, 光相对于观察者的
速度都是一样的!
是经典相对性原理有问题,还是麦克斯韦电磁 理论出了毛病 ?
狭义相对论简介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狭义相对性原理: 在不同的惯性参考 系中,一切物理规 律都是相同的
相对论第一二章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各种解释 1. 可能是以太速度为零。这与伽利略变换相矛盾。 2. 建议v始终为零,即假设以太静止的参考系相对地 球也是静止的。这使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优越地位。 这是人们不愿接受的。 3. 地球托着它周围的以太一起走,因此地面附近的 以太相对地球始终静止。但为罗基(Lodge)实 验所否定。 4. 洛仑兹等提出的相对以太运动的物体可在运动方 向缩短,从而得出时间相等。但由瑞利 (Rayleigh)实验否定。 5. 光速在AC和AB方向相同,而和所选参考系无关。 从而得出,光速在所有方向应该是相同的。这个 解释和以太理论不相容。
类空间隔
光Leabharlann 锥类时间隔和类空间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 时空关系,下面分点讨论。
因果律和相互作用的最大传播速度,大量实验事实证实:
真空中的光速c是物质运动的最大速度,也是一切相互作 用传播的极限速度。 同时是相对的。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件事不可能有因 果关系。同时的相对性导致如何对准两不同地点的时钟问 题。在缓慢移动时,可忽略相对论效应。相对论效应在于, 在一参考系中不同地点上对准了的时钟,在另一参考系上 观察会变为不对准的。这就是同时相对性的意义。
转动时距离保持不变,有正交条件
空间转动属于 正交变换
2 x2 2 x3 2 x12 x22 x32 x1
a11 a a ij 21 a31 a12 a22 a32
i 1, 2,3 x aij x j a13 xi aij x j , j 1 a23 爱因斯坦求和约定 正交条件是 a33 xx x x 不变量 i i i i
例:电四极矩就是一个无迹对称张量,它只有5个独立分量 同样可以定义高阶张量
( 基础物理学)第一章相对论

u'
dx
2a1 x
dx dt
a2
2a1 xu a2
dt
dx b1 dt 2b2t
b1u 2b2t
若S中u匀速 , S’中u’非匀速→不合理
另数学上:线性变换的逆变换才是线性变换保证S与S'等价
2.v << c 时,新变换应→旧变换 ∵旧变换在低速下是成功的 28
(伽利略变换)
两原则+光速不变性找新变换 设t=t'=0时,0和0'点重合且都开始 发出光波,在t 时刻两光波面如下:
c光对以太= u光对地球+ v地球对以太 问题可能出在:麦克斯韦方程? 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变换? 几乎所有物理学家认为:麦克斯韦方程组出问题了
或电磁相对性原理出问题了 24
爱因斯坦的分析:
首先: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应用广泛,理论结果与实验吻合. 再者:相对性原理--大自然物理规律本应与惯性系选择无关. 因此,爱因斯坦认为: 一定是伽利略变换出问题了!
基础物理学
第一篇
上
第二篇
力学 √ 电磁学 √
第三篇
热学 √
下 第四篇
波动光学√
第五篇
近代物理学
1
基础物理学(下)--近代物理
第一章 相对论
第二章 早期量子论
第三章 量子力学基础
第四章 原子和分子
爱因斯坦
第五章 凝聚态* 第六章 原子核** 第七章 粒子** 第八章 宇宙**
普朗克
2
近代物理产生的背景:
1. 加速度对伽里略变换不变
在伽里略变换下,两个惯性系中恒有:
a
a
加速度具有伽利略变换 的不变性(或协变性)
相对论

概述相对论(Relativity)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大质量物体扭曲时空改变物体行进方向关。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性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
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领域。
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
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提出于1905年,广义相对论提出于1915年(爱因斯坦在1915年末完成广义相对论的创建工作,在1916年初正式发表相关论文)。
由于牛顿定律给狭义相对论提出了困难,即任何空间位置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
因此,在整个宇宙中不存在惯性观测者。
爱因斯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说明了质量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它也可以用来解释核反应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但它不是导致原子弹的诞生的原因。
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与有些天文观测到的现象符合。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分野传统上,在爱因斯坦刚刚提出相对论的初期,人们以所讨论的问题是否涉及非惯性参考系来作为狭义与广义相对论分类的标志。
随着相对论理论的发展,这种分类方法越来越显出其缺点——参考系是跟观察者有关的,以这样一个相对的物理对象来划分物理理论,被认为较不能反映问题的本质。
目前一般认为,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区别在于所讨论的问题是否涉及引力(弯曲时空),即狭义相对论只涉及那些没有引力作用或者引力作用可以忽略的问题,而广义相对论则是讨论有引力作用时的物理学的。
用相对论的语言来说,就是狭义相对论的背景时空是平直的,即四维平凡流型配以闵氏度规,其曲率张量为零,又称闵氏时空;而广义相对论的背景时空则是弯曲的,其曲率张量不为零。
相对论是谁提出的?

相对论是谁提出的?
相对论是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的。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在他1905年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介绍了狭义相对论。
相对论的应用
1.在医院的放射治疗部,多数设有一台粒子加速器,产生高能粒子来制造同位素,作治疗或造影之用。
氟代脱氧葡萄糖的合成便是一个经典例子。
由于粒子运动的速度相当接近光速(0.9c-0.9999c),故粒子加速器的设计和使用必须考虑相对论效应。
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卫星上的原子钟,对精确定位非常重要。
这些时钟同时受狭义相对论因高速运动而导致的时间变慢(-7.2μs/日),和广义相对论因较(地面物件)承受着较弱的重力场而导致时间变快效应(+45.9μs/日)影响。
相对论的净效应是那些时钟较地面的时钟运行的为快。
故此,这些卫星的软件需要计算和抵消一切的相对论效应,确保定位准确。
3.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算法本身便是基于光速不变原理的,若光速不变原理不成立,则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则需要更换为不同的算法方能精确定位。
相对论的简单解释

相对论的简单解释人类在世界的历史中,有一大群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研究了“定律”和“原理”,以便更好地描述自然现象和推理。
其中的一个重大发现是,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被称为相对论。
相对论,也称为哥白尼相对论,是著名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弗朗西斯科哥白尼(GiulioCaccini)在17世纪提出的。
哥白尼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观察者的位置都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每个观察者都是根据自己的运动状态来评判某一物体的运动状态的。
他的理论被称为物理相对论,它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中被广泛使用,如今也被大量应用于现代科学场景中。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是,无论观察者处于何处,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因此,人们通常用一个统一的框架来理解它们,这个框架就是“相对论”。
它指出,物体的一个动态模式是可以相对评价的,并且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物理现象的运动规律,都是受观察者的不同视角影响的。
哥白尼的相对论已经影响了科学的发展。
它的本质是,基于观察者的不同视角,物理现象的性质和行为会有所不同。
比如,一个人移动的物体,看起来在其它静止的物体面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此外,相对论还引出了“光速等于恒定”的有效定律,也就是说,光的速度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
这个定律有助于我们理解物理现象和推理,它也是宇宙学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相对论的最重要特点是,它使人们不再绝对地认为,存在绝对的光速、绝对的时间、绝对的距离等这样的客观物质和实体。
它让物理学和宇宙学从早期的机械力学模式转向了一种新型的描述方法,也就是弯曲空间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时间和空间也是可以变形和变化的,它们可以弯曲和扭曲,例如引力场的影响。
最后,相对论也在另一个方面带来了重要的改变。
它使人们的视角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客观的绝对视角转向了主观的相对视角,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结构和物质的性质。
总之,相对论的研究使人们了解到,只有从相对的角度来看,才能真正了解世界。
相对论公式的含义

狭义相对论的公式:S(R⁴,η_αβ)。
狭义相对论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提出的区别于牛顿时空观的新的平直时空理论。
狭义相对论是对艾萨克·牛顿时空理论的拓展,要理解狭义相对论就必须理解四维时空,其数学形式为闵可夫斯基几何空间。
广义相对论包括如下几条基本假设:1、广义相对性原理(广义协变性原理):任何物理规律都应该用与参考系无关的物理量表示出来。
用几何语言描述即为,任何在物理规律中出现的时空量都应当为该时空的度规或者由其导出的物理量。
2、爱因斯坦场方程(详见广义相对论条目):它具体表达了时空中的物质(能动张量)对于时空几何(曲率张量的函数)的影响,其中对应能动张量的要求(其梯度为零)则包含了上面关于在其中做惯性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程的内容。
相对论公式是什么呢?相对论公式:1、广义相对论:R_uv-1/2×R×g_uv=κ×T_uv。
2、狭义相对论:S(R4,η_αβ)。
3、相对速度公式:△v=|v1-v2|/√(1-v1v2/c^2)。
4、相对长度公式L=Lo*√(1-v^2/c^2)Lo。
5、相对质量公式M=Mo/√(1-v^2/c^2)Mo。
6、相对时间公式t=to*√(1-v^2/c^2)to。
相对解释: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们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相对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时空”等全新的概念。
相对论的所有公式狭义相对论力学(注:“γ”为相对论因子,γ=1/sqr(1-u^2/c^2),β=u/c,u为惯性系速度。
)1.基本原理:(1)相对性原理:所有惯性系都是等价的。
(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是与惯性系无关的常数。
相对论

重合时刻,
t t 0
z
z’
O’
x x’
S : P ( x, y , z , t ) S : P( x, y, z, t )
返回
伽利略变换Galilean transformation
设S系相对于S系沿x方向以速率v运动,以O和 O 重 合时为计时起点, y y Z Z
不同惯性系中的观察者所观测到的具体力学现 象可以不同,但所观测到的力学规律相同。 返回
绝对时间:
绝对时空观
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 且,其本性在均匀地、与任何其它外界事物无关地流 逝着。 —— 牛顿 伽利略变换中我们默认了
S 系与S 系中的钟一旦在O与O 重合时校对好,则读数始终 保持相同,不受钟运动状态的影响。
相对论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狭义相对论
一、伽利略变换 二、历史背景 三、基本理论 四、时空观念 五、重要结论 六、四维空间
广义相对论
一、惯性力 二、基本原理 三、时空观 四、实验验证
扬州职大电大 贾湛制作
回目录
问题
1、相对论告诉我们哪些是相对的,哪些是绝 对的? 2、相对论的核心是洛仑兹变换,为什么狭义 相对论的主要贡献是爱因斯坦? 3、为什么时间空间是相互联系的,时间与空 间究竟是什么? 4、当经验与实验相冲突时,你相信什么?
直接测全周期 T t 2 t1 T0
但实际观察结果是T ´实测=T实测
显然 T T
光速与运动无关? 返回
迈克耳逊
迈克尔逊
莫雷
美国物理学家。1852 年12月 19日,1837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 院,曾任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 科学促进协会主席、美国科学院 院长;还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和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931年5月 9日在帕萨迪纳逝世。 主要从事光学和光谱学方面和气 象学方面的研究,获得了1907年 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887年他与莫雷合作,进行 了著名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这 是一个最重大的否定性实验,它 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返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相对论的创立
狭义相对论:1905年由爱因斯坦创立(26岁)。
十年后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它研究高速运动物体在惯性系中 运动的规律以及物理量和物理规律在不同惯性 系间的变换关系。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 间与运动的关系。
广义相对论:它研究在任意参考系中物体运动的 规律以及它们在不同参考系之间变换的关系。广 义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与引力的关系。
普遍性
Hale Waihona Puke (高速、低速)可见,伽利略变换是洛仑兹变换在低速 21 下的极限形式。
(3)相对论指出,光速C是物体运动的极限 速度。
高能粒子加速实验(电子加速) 加速电压提高至数 百万伏 eU=(1/2)mv2 将失 效。电子获得 4.5Mev以上的能量 ,电子速率v几乎恒 定不变。
V2(×1016m2/s2) 9.0 6.0
测量结果一般不同。例:
S : P( x , y , z , t ) S ': P( x , y , z , t )
6
一、伽利略变换
1、坐标变换
s
y
s
y
P
x x
S : P( x , y , z , t ) S ': P( x , y , z , t )
x x vt y y z z t t
2、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可得到真空中光速以普适恒量C的 形式出现,但这与伽利略变换和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是矛盾 的。
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不服从伽利略变换。
迈克尔逊 - 莫雷实验
14
迈克尔逊 - 莫雷实验:迈克尔逊 干涉仪
M2 M1 ′
干涉条纹移动数目 N :
l l v
1 2
2 S*
半透半反膜
经典力学 长度 的测量 质量 狭义相对 论力学 长度 时间 质量的测量
革命性
与参考系无关 (绝对性)
速度与参考系有关
(相对性) 与参考系有关 (相对性) 称为狭义相对论
只讨论惯性系
19
第三节
洛伦兹坐标变换式
x
x vt 1 v
2
c
2
x y y z z
x vt 1 v c
主要内容:
★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洛仑兹坐标变换 ★同时性的相对性 ★运动物体长度收缩
★运动时钟变慢
★相对论性质量、能量和动量
5
第一节
伽利略变换和力学相对性原理
一、伽利略变换
1. 事件与参照系 事件:有明确的地点与时间的一件事:P(x, y, z, t) 参照系:不同参照系对同一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的
4 3
4
解:
x
x vt
1 105 ( 0.8 3 108 ) 5 104 1 0.64
v 2 1 ( ) c 3.67 105 m
注意负号!
23
y y 110 m
4
z z 110 m
3
v (0.8) 4 5 t 2 x 5 10 110 8 c 3 10 t v 2 1 0.64 1 ( ) c 3 1.2810 s
l : S系中测得的两点间距离(两事件的空间间隔) l : S 系中测得的两点间距离
l ( x2 x1 ) ( y2 y1 ) ( z2 z1 )
2 2 2
l ( x2 x1 )2 ( y2 y1 )2 ( z z1 )2 2
2
现代时空(相对论)的创始人 爱因斯坦: Einstein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二十世纪的哥白尼
相对论的建立是20世纪物理学发展史中最
重要的成就之一。与量子论一起已成为现代高
新技术的两大重要理论支柱。
3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是20世纪最伟 大的物理学家。他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于1905年和 1915年先后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另外,在普 朗克能量子假设的基础上,爱因斯坦于1905年还提出了光 量子假设。1916年被密立根的光电效应实验所证实,为此, 他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金。量子理论的贡献是多 方面的:1906年提出自激发射和受激发射的概念,为激光 的出现奠定理论基础;1924年提出了量子统计法——玻 色—爱因斯坦统计法。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研究整个宇 宙的时空结构,于1917年开创了宇宙学研究的新纪元,导 致宇宙膨胀理论,并于1946年后发展为宇宙大爆炸论。从 1925年到临终的前一天,他一直不懈地致力于把引力场和 电磁场统一起来的统一场论的研究;而统一场论的思想导 致了20世纪70年代电弱统一(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 统一)理论的建立。 4
1.5 1.0 3.0 5.0 (Mev)
22
Ek
[例] 观察者O测得一闪光灯在 x 110 m,
5
y 110 m, z 110 m 处,t 5 10 时闪光, 另一观察者 O 相对于O以 -0.8 C的速度沿轴 XX’运动,假设在 t t 0 时两参照系的原点重 合,求他所测得的事件坐标。
27
(2)
x2 x1 v(t2 t1 ) 4 x1 x2 5.2010 m v 2 1 ( ) c
* 许多问题都涉及到两个事件的空间间隔和时间
间隔的确定,这时,一个有用的方法是把描述每
一个事件的适当洛仑兹变换彼此相减。
28
[例]一短跑选手,在地球上以10S的时间从A到 B跑完100米,.在飞行速度为0.98C沿B到A驶过 的飞船中的观察者看来,这选手跑了多长时间 和多长距离?
24
[例]
列车 K 沿X轴正向以速度
V由站台开出,车厢中挂了一排相 邻间距为 L 的小球,在
t K
L
t =0时刻
V
X
同时落到车厢的地板上,问站台 K上的人看到什么情况?
解:
v t 2 x c t v 2 1 ( ) c
25
t 0 , x 0、L、L、 2
道迈克耳孙实验的奇怪结果。我很快得出结论: 如果我们承认迈克耳孙的零结果是事实,那么地 球相对以太运动的想法就是错误的。这是引导我 走向狭义相对论的最早的想法。”
爱因斯坦认为:物质世界的规律应该是和谐统一
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应对所有惯性系成立。在任 何惯性系中光速都是各向为c,这样就自然地解 释了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零结果。
t1 0 t2 v L 2 c 2 1
同时性是相对的!
t3
v 2L 2 c 2 1
26
[例]
K测得两个事件的时空坐标分别为 x1 6 104 m,
4
y1 z1 0, t1 2 104 s, x2 12 104 m, y 2 z 2 0,
绝对时空观:
时间:是一种自然的流逝。“绝对的真实的数学时
间,就其本质而言,是永远均匀地流逝着,与外界
事物无关。”
空间:是一种物质运动的场所。“绝对的空间就其
本质而言与外界事物无关,它从不运动,并且永远 不变。”
12
三、力学相对性原理 S : m , a , F , F ma S :m, a , F , F ma
正变换
vt
z
o z
o
x x vt y y z z t t
逆变换
7
2. 速度变换 正 变 换
vx v x u vy v y v v z z
逆 变 换
速度变换矢量式:
v v u
v x v u x v y vy v z v z
17
二.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 1.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 中具有相同的形式。 2.光速不变原理:在任一惯性系中,所测得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等。 讨论 (1) Einstein 的相对性原理 是对 Newton理论 的发展; 一切物
理规律
力学 规律
18
(2) 光速不变与伽利略速度变换针锋相对 (3)时空观念上的变革----时间
l l
★ 结论:经典力学认为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是一个不变量,
与参照系的选择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
10
2. 绝对时间间隔
t t
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 —
★ 结论: 经典力学认为时间的测量和运动无关,时间间隔
t t
是间间隔是一个不变量
如果把随惯性系而变看成是“相对”的,把不随惯性系 而变看成是“绝对”的,那么经典力学中:
★ 牛顿力学相对性原理
a a F F
牛顿力学规律在伽利略变换 ( G -T )下形式不变。
—
力学规律在一切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或 说,力学规律在伽利略变换下形式不变。
(宏观低速物体的力学规律)
13
第二节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一、狭义相对论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以太说: 宇宙中弥漫着一种无所不在的媒质,万物(包括光)相对于 该媒质运动。以太实际上被认为是一种绝对空间。 若以太存在,对地球上的观察者来,不同方向的光速应 不同。
物体的坐标、速度、“同一地点” 是相对的。空间和时间 是相互独立的、互不相关的,并且独立于运动之外;质量是和 运动无关的常量。
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对一切惯性系的观察者相同,与观察 者及惯性系的运动无关,空间间隔与时间间隔相互独立。
11
在经典力学中,长度、时间及质量都是和运动无关的量, 是一个不变量。 绝对时空观
t 2 1 10 s, 若K 测得两事件同时发生,求(1)
v (t2 t1 ) 2 ( x2 x1 ) 解:(1) c t2 t1 v 2 1 ( ) c v t2 t1 1 t2 t1 0 c c x2 x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