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不属于形声字的是:A. 池B. 江C. 湖D. 海2.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狐假虎威B. 虎头蛇尾C. 鹿死谁手D. 狗急跳墙3.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是:A. 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B. 他一本书昨天去图书馆借了。
C. 他昨天一本书去图书馆借了。
D. 他借了一本书昨天去图书馆。
4.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唐代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5. 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白居易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2. “不以规矩,不成__________”是《论语》中的名句。
3. 《__________》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4. “__________,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王风·采葛》。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2. 请简述“初唐四杰”的生平和成就。
3. 请简述《诗经》的组成部分。
4. 请简述“文房四宝”的用途和特点。
5. 请简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学习的态度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期中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缥碧(piǎo)发髻(jì)和蔼(ǎi)鸢飞(yuān)B.匿名(nì)幼稚(zhì)骤雨(zhòu)瞥见(piě)C.纠正(jiū)扒手(bā)XXX(xuān miǎo)不逊(xùn)D.凄然(qī)曦月(xī)解剖(pāo)飞漱(shù)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四时俱备(全,都)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B.夕日欲颓(坠落)急湍甚箭(超过)C.念无与为乐者(怀念)XXX亦未寝(睡)D.五色交辉(辉映)属引凄异(连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XXX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XXX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检查,大家讨论、解决、发现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B.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声音,一滴滴落在地上。
C.既然你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因此你的成绩不会令大家失望。
D.我区中小学开展人人争当“最美学生”,提升学生精神品质。
5.名句填写(8分)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2)亭亭山上松,势如挺霜枝;风声一何盛,数声入耳里。
(《赠从弟(其二)》)3)《三峡》中总写三峡峰峦重叠,山势雄伟峻拔的句子:峡远天高处,云山一色中。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黝.黑(yŏu) 锐不可当蒙昧.(wèi) 眼花瞭乱B.悄.然(qiáo) 藏污纳垢燥.热 (zào) 杳无消息C.娴.熟(xián) 和言悦色翘.首 (qiào) 一丝不苟D.和蔼.(ăi) 震耳欲聋炽.热 (chì) 广袤无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常常一丝不苟....,对生活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B.老师在讲台上抑扬顿挫....地讲解这篇优美的文章,同学们都听得入迷了。
C.校园应该是一方净土,是同学们汲取知识,健全人格的乐土,不应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D.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5、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每一次风雨交加都是上天的考验,每一场电闪雷鸣都是与时间在赛跑”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选贤与能”“矜寡孤独”“盗窃乱贼”都是并列短语。
C.“电光火石间,一根崭新的通讯电杆再次巍然屹立。
”句中“电光火石间”是状语。
D.“最近,蔡徐坤、朱正廷、范丞丞、丁泽仁等男明星参加青少年节目引发争议。
”句中标点使用正确。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23初二(下)期中语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共14分)学校要开展“所学课文知多少”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阅读《社戏》选段,完成小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①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②。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
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
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1)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兽脊(jí)模样(mú)B.兽脊(jí)模样(mó)C.兽脊(jǐ)模样(mú)D.兽脊(jǐ)模样(mó)(2)文段①②处选填词语和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①弥漫②篷____________B.①弥散②蓬C. ①弥漫②蓬____________D.①弥散②篷(3)根据文意解释画线句“……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中“浓”的意思。
(____________ )2.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小题。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禾C. 早D. 休2.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A. 跑步B. 快乐C. 书桌D. 美丽3. 下列哪个句子是陈述句?A. 你去哪?B. 今天天气真好!C. 你能借我一支笔吗?D. 这本书是谁的?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句子结构?A. 主语-谓语-宾语B. 谓语-主语-宾语C. 宾语-谓语-主语D. 宾语-主语-谓语5. 下列哪个词属于动词?A. 大海B. 奔跑C. 漂亮D. 红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是表音文字。
()2. “春天”是一个名词。
()3. “他吃饭去了”是一个疑问句。
()4. 句子“这本书是我的”中,“这本书”是宾语。
()5. “慢慢走”是一个副词短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表示动作的词。
2. 汉字“明”由“日”和“月”组成,其中“日”是______部分。
3. “他正在吃饭”是一个______句。
4. “春天来了”中,“春天”是______。
5. “这本书很______”中,“很”是一个______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汉字的基本笔画。
2. 简述名词和动词的区别。
3. 简述句子的基本成分。
4. 简述疑问句的特点。
5. 简述副词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跑”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2. 请用“书”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3. 请用“大”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4. 请用“快”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5. 请用“美”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他正在吃饭。
”2.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这本书是谁的?”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下列词语造句:“跑”、“书”、“大”、“快”、“美”。
2022-2023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丰南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一部分(23分)1.(7分)①绿叶发华滋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④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4分)juān kèsàn fā 彰显娴熟3.(2分)A4.(2分)C5.(1)(1分)(示例)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
(2)(2分)(示例)这幅漫画讽刺了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的社会现象,意在呼吁人们以诚待人,打造诚信社会。
6.(1)(2分)应继承红军队伍不怕吃苦、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
(2)①(1分)周恩来②(2分)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的知识分子。
(答出2点得2分)第二部分(7~20题 37分)7.B(2分)8.(2分)①莺歌燕舞的生机勃勃之态②静态9.(4分)(1)远(2)至、到达。
(3)快(4)高兴的样子10.(2分)D11.(1)(2分)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2)(2分)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12(2分)侧面烘托的句子:用“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来烘托山之高;用“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烘托三峡秋景的清寒幽静。
[参考译文] [乙]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
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的形状。
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
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中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的)可怕相互告诫,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
等到我亲自登临这地方,一到这里就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A. 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guì> 锐不可当<dǎng)B. 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gài> 歼灭<qiān)C.俨然<yān)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à)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阻遏创疤鸿蠕穷愁撩倒B.烦躁狼籍蹒栅缭绕不绝C.琐屑皇急杀戮臭名昭著D.簌簌颓唐案牍黄发垂髫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业已:已经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阡陌:田间小路。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丝竹:丝线和竹子。
烽火:柴火D.逾:越过。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B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C 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D 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期中语文试题是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期中语文试题必须坚持着眼整体,进行全面检测。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人教版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1)老头子张huáng( )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芦花荡》)(2)这是某种令人惊骇(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2、请在下边的括号里分别为加点的字注拼音,并解释这个字在所给词语中的意思(2分)(1)泪光晶莹( )意思: (2)囊萤映雪( )意思:3、有一些词语富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令媛”表示“对别人女儿的尊称”。
请书写出下列词语所所表达的实际意义。
(2分)(1)桑梓: (2)家书:(3)桃李: (4)丝竹:4、汉字有强大的表意功能,有很多字是可以根据字形推测字义的,如“明”的本意是“有太阳有月亮就会光线充足”,“旦”的本意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早晨”;请根据“信”的字形推测其字义。
“信”的字义5、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汉字焕发出新的活力,富有了新的意义。
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我的妈妈喜欢追韩剧,刷微博,穿名牌,潮得很呢! 潮:(2)大学毕业以后,她成天呆在家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宅女。
宅:阅读(60分)一、积累经典,展才情文思(6分)6、根据提示,将下面各句的诗文补充完整。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__________ 。
(3)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参考答案
一.1-5 D B A C B (每小题2分)
6 (1) 忠言逆耳
利于行 (2)鸢飞戾
天者
(3)念天地之悠悠(4)其真不知马也
(5)千里共婵娟(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岂不罹凝寒(每小题2分)
7(1)绝大多数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整体的计划,随意性比较强;
绝大多数中学生不
做读书笔记,缺少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
(2分 (2) 我认为增设“图书角”很有必要。
首先,阅读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图书角”能够便于我们利用机动时间进行阅读;
其次,合理而有序地摆放完全可以让“图
书角”有一席之地,而且增设“图书角”更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至于遗失和损坏,只要我们制定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加强管理,这点是不用担心的(4分)
(3) (请阅卷者注意“课外名著”)《名人传》贝多芬
二.
(一)(共10分)
8.①“他们”指受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
(1分)
②“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1分)
9.议论,“无比愤慨”或“满腔义愤”等
10.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2分)
11.(1)在日本仙台学医看了电影后。
(1分)
(2)弃医从文。
(1分)
12. 看电影事件(2分)
(二)(共14分)
13 ①跑②等待
③处所④知道(4分)
14 ①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②(五柳先生)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不
羡慕荣华利禄。
(4分)
15 答案要点:①尊师应该谦虚(1分) ②尊师方式应改,提倡平等交流。
(2分)
16 相同:都非常喜欢读书(1分)
不同:前者读书借书、抄书、求师,目的是为了“观群书”、求上进(1分)
后者读书“不求甚解”,,求“会意”,目的是“自娱”;(1分)
(三)(共10分)
17 父母温厚的爱。
(意思对即可)(2分)
18 母亲因“我”打碎花瓶而生气,但听了“我”很是认真的回答,觉得“我”诚实可爱,自然转怒为喜。
(2分)
19. “我”明白了父母对“我”的爱,知道了自己对父母是那
样重要,要为父母读书(2分)
20 诚实、心眼好、理解父母,学习努力、读书自觉(一个词语1分,共3分) 21 略(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