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
(新高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练习(19)基因的表达(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第3讲基因的表达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19·某某某某一中高三月考)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RNA合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⑤为解旋酶,它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自左向右B.③可以转移到细胞质中,直接用于蛋白质的合成C.区域④和⑥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数相等D.②链是编码链,其碱基序列与③相同[解析] ⑤为RNA聚合酶,根据合成的mRNA从左侧脱落,判断它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自左向右,A错误;图中③为RNA需要加工后转移到细胞质中用于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区域④ ⑥ 中均为双链,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与嘧啶配对,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数相等,C正确;编码链是指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链,因此图中①是编码链,②是模板链,并且②和③的碱基序列不同,D错误。
故选C。
2.(2019·某某高三竞赛)一条染色体上基因 P 和Q 编码蛋白质的前 3 个氨基酸的DNA 序列如图,已知两基因翻译时的起始密码均为 AUG。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A.基因 P 转录后形成的 mRNA 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成为翻译的模板B.若箭头所指碱基替换为 G,对应的反密码子为 GAGC.两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不同D.由于 tRNA 具有专一性,两基因翻译时不能共用同一种 tRNA[解析] 真核生物是需要对转录后形成的mRNA加工的,因为转录后的mRNA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转录区,在翻译前,酶会切割mRNA,保留外显子转录区,外显子最后才会被翻译成蛋白质,A正确;箭头所指碱基换成G后b链为CTC,所以对应的反密码子为GAG,B正确;P基因转录时以b链为模板,Q基因转录时以a链为模板,即两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不同,C正确;两基因翻译时相同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可以由同一种tRNA转运,D错误。
故选D。
3.(2019·某某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动物细胞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以下据图分析的推论中,错误的是( C )A.完成①过程需要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这些酶均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线粒体具有半自主复制能力C.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完成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共有①②④⑥⑦D.线粒体中也有核糖体,以及RNA聚合酶等物质[解析] 完成①过程需要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这些酶在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A正确;线粒体中的DNA能进行复制,表明其有一定的自主性,但其所需的蛋白质有一部分由核基因编码,说明只有半自主性,B正确;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完成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共有①②④⑥⑦⑧,C错误;线粒体中也有核糖体,以及RNA聚合酶等物质,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D正确。
2019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3)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名校冲刺卷)下列生理过程伴随着形状改变,其中不一定需要ATP供能的是( )A.在胰岛素分泌过程中细胞膜的形状发生改变B.在篮球比赛等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发生收缩C.载体蛋白协助运输葡萄糖过程中形状发生改变D.植物细胞在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C[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需要ATP供能,A错误;在篮球比赛等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收缩需要消耗ATP,B错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时可能不需要ATP,如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也可能需要ATP,如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正确;植物细胞在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会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细胞液浓度增大后,会吸水而自动复原,D错误。
]2、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B.若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D.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解析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DNA和RNA均含有胞嘧啶、腺嘌呤,若m为胞嘧啶或腺嘌呤,a可能是核糖或脱氧核糖,故b可能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或胞嘧啶核糖核苷酸,也可能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答案 D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只有协助扩散需要载体C.只有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D.只有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解析胞吞和胞吐也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顺浓度梯度进行。
答案 C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法B.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不需要做重复实验C.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时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D.在显微镜下统计酵母菌数量时视野不能太亮解析本题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
2019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4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4)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D.正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转录形成RNA,RNA也能逆转录形成DNA解析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遗传信息存在于RNA中;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逆转录过程只存在于少数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内。
答案 C2、(2018·青州质检)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不同的组织细胞中B.酶可调节机体的代谢活动C.ATP分子中含三个高能磷酸键D.ATP的合成总是伴随着有机物的氧化分解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如细胞呼吸酶存在于所有细胞中,A正确;酶只有催化作用,不能调节机体的代谢活动,B错误;ATP分子中含两个高能磷酸键,C错误;ATP的合成不一定伴随着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如光反应中ATP的合成,D错误。
]3、下列关于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线粒体受损伤,会影响人的红细胞吸收K+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胰岛素的分泌需要耗能命题思路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的方式及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解析人的红细胞内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故A项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变大,故B项正确;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离子,海藻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离子,使细胞液浓度增大,防止质壁分离,故C项正确;胰岛素分泌是通过胞吐作用,需要消耗能量,故D项正确。
答案 A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解析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使公式N =M ×n m(M :第一次捕获并标记数,n :第二次捕获数,m :第二次捕获中标记数)中m 值偏小,从而使N 值比实际值偏大;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如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会导致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
2019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解析版

课时检测(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中合成C.人体内的氨基酸可以互相转化D.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解析:选B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合成,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
2.下列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与蛋白质的功能有关B.肽链盘曲、折叠与蛋白质的结构无关C.RNA分子中与磷酸相连的只有核糖D.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具有相似的基本骨架解析:选B蛋白质的功能与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等均有关,A正确,B错误;RNA分子中与磷酸相连的只有核糖,C正确;组成一些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如单糖、氨基酸和核苷酸具有相似的基本骨架,即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确。
3.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解析:选C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并不是所有蛋白质都同时含有20种氨基酸,很多蛋白质只含有几种氨基酸。
有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呼吸酶;有的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消化酶、抗体等。
蛋白质都承担着一定的功能,而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
蛋白质种类多种多样,每种蛋白质都有各自的功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只是某些蛋白质(酶)的功能,蛋白质还具有免疫作用、调节作用、运输作用、构成细胞成分等功能。
4.艾滋病(HIV)研究者发现一怪现象,有1%~2%HIV感染者不会患病。
旅美中国学者张林琦博士为这一现象找到了初步的答案:这些感染者在感染HIV前体内存在3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这可能是少数HIV感染者可能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的原因。
下列对“阿尔法—防御素”的认识不一定成立的是()A.它们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这3种“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最多含有20种氨基酸C.硫是构成“阿尔法—防御素”的特征元素D .可以人工合成“阿尔法—防御素”,并用于艾滋病的治疗解析:选C “阿尔法—防御素”是小分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A 正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B 正确;“阿尔法—防御素”不一定含有硫,C 错误;“阿尔法—防御素”是少数HIV 感染者体内产生的小分子蛋白质,能使感染者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D 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3.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2019·某某某某中学调研)无机催化剂和酶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无机催化剂和酶自身会发生变化B.与无机催化剂不同,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与酶相比,无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D.通过加热也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原理与催化剂不同【答案】D【解析】无机催化剂和酶反应前后自身均不发生变化,A错误;无机催化剂和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机理相同,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C错误;加热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是提高反应物中高能量分子的数目,D正确。
2.(2019·某某株洲一中期末)如图是温度影响某种酶活性的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A点时酶的结构被破坏B.B点时酶的活性最高C.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D.C点时酶对生化反应有抑制作用【答案】B【解析】A点时温度较低,酶活性很小,但酶的空间结构完好,A错误;B点时酶活性最高,B正确;AB段,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不断增强,而BC段,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减弱,C错误;C点时,该酶仍具有活性,则该酶对生化反应有促进作用,D错误。
3.(2019·某某某某一中期中)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B.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只能是酶的种类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不止一种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不止一种【答案】D【解析】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A错误;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也可以是底物种类,B错误;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pH,C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可以是产物的生成速率或底物的消耗速率,D正确。
4.(2019·某某某某一中期末)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人体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温度关系的是( )【答案】C【解析】人体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37 ℃左右,因此在0~30 ℃,随温度的上升,酶活性不断升高,C项正确。
推荐2019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1)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图中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D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故E2是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故曲线C是酶促反应。
]2、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下面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一种蛋白质中都含有20种氨基酸B.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多肽时就可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C.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u2+结合生成紫色化合物D.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解析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多肽只有折叠成特定的空间结构进而形成蛋白质时,才能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基因)具有多样性。
答案 C3、下列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无关的是( )。
A.抗体的分泌过程B.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D.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解析抗体为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通过核孔,没有经过膜结构;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细胞膜的伸缩性大是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造成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一个细胞缢裂为两个细胞是依据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 B4、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德国和法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艾滋病病毒(HIV)方面的成就。
下图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②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总表现出负相关关系③HIV攻击T细胞,这不会影响人体体液免疫能力④艾滋病患者若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时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HIV攻击T细胞,随着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使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丧失,体液免疫能力降低,最终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由图可知,在HIV最初侵入人体时,随着HIV浓度的升高,T细胞浓度升高,二者并不完全表现负相关关系。
2019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15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15)李仕才一、选择题1、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
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 )A .红光,ATP 下降B .红光,未被还原的C 3上升C .绿光,[H]下降D .绿光,C 5上升C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对绿光吸收最少,因此当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照射时,光反应增强,ATP 、[H]、C 5含量上升,ADP 、C 3含量减少;当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照射时,光反应减弱,ATP 、[H]、C 5含量减少,ADP 、C 3含量增多。
]2、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在A 点时,温度再提高5 ℃,则反应速率上升B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 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C .在A 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D .在C 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解析 在A 点时,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表明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 C3、有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B .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C .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 ,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 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 2,则M >m 1+m 2D .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占13,植物性食物占23,则鸟类增加能量A 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55A解析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M一定比昆虫获得的总能量m1和鸟获得的总能量m2大。
答案 C4、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选编(3)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选编(3)及答案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选编(3)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操作过程,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图①视野中的图像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B.利用图①视野中的图像,要看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C.图②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D.图②中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将镜筒升高【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视野中有根尖不同区域的细胞,是在低倍镜下观察的物像,A 正确;由图①可知,分生区细胞处于视野的左边,因此要看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以便使物像向右移动,B正确;如果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放大倍数增加,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C正确;换用高倍物镜时,不能将镜筒升高,应该直接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D错误。
【答案】 D【答案】 D3、(2019·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上学期诊断)人体细胞某基因活化后能导致细胞凋亡,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A.该基因是原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B.该基因活化后其细胞周期缩短C.该细胞一定是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D.细胞发生凋亡是有积极意义的【解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不会使细胞凋亡,A、B错误,抗原侵入靶细胞有可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但不是一定,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某些基因的表达的结果,所以细胞发生凋亡是有积极意义的,D 正确。
【答案】 D4、(2019·河南省博爱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收心考试)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
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
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解析】由题意可知因为野鼠色占9/16,所以是双显性基因控制的,即M_N_,B中野鼠色的基因型是mmnn,故B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3)
一、选择题
1、(2018·名校冲刺卷)下列生理过程伴随着形状改变,其中不一定需要ATP供能的是( )
A.在胰岛素分泌过程中细胞膜的形状发生改变
B.在篮球比赛等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发生收缩
C.载体蛋白协助运输葡萄糖过程中形状发生改变
D.植物细胞在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C[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需要ATP供能,A错误;在篮球比赛等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收缩需要消耗ATP,B错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时可能不需要ATP,如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也可能需要ATP,如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正确;植物细胞在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会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细胞液浓度增大后,会吸水而自动复原,D错误。
]
2、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
B.若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解析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DNA和RNA均含有胞嘧啶、腺嘌呤,若m为胞嘧啶或腺嘌呤,a可能是核糖或脱氧核糖,故b可能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或胞嘧啶核糖核苷酸,也可能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答案 D
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B.只有协助扩散需要载体
C.只有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D.只有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解析胞吞和胞吐也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顺浓度梯度进行。
答案 C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法
B.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不需要做重复实验
C.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时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D.在显微镜下统计酵母菌数量时视野不能太亮
解析本题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
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一般用抽样检测法,A项正确;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对照,无需设置对照组,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求平均值,B项错误;为了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和计数准确,取样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C项正确;因酵母菌和培养液的折光率比较低,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不能太亮,D项正确。
答案 B
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③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④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
⑤种群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当一个种群独占一个营养级时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
答案 D
6、
7、
8、
9、
10、
二、非选择题
1、和褐黑素(栗色)有关。
下图表示牛黑色素细胞中正常基因E控制这两种色素合成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第二阶段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酪氨酸酶的合成还需要基因D和F,但两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
F与f基因共同
存在时,酪氨酸酶的合成量有所下降,表现为栗色;个体缺少酪氨酸酶时表现为白色。
①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让基因型为DdFf和ddFf的牛杂交,后代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
若选择F1中的黑色牛和栗色牛杂交,F2白色牛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
F2中f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从F1到F2代,基因F(f)控制的性状是否发生进化___________。
②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基因型DdFf和DdFf的牛交配,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品种牛的毛色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若一个种群中有E+E+60只,E+E20只,EE16只,Ee4只,若该种群个体随机交配产生后代F1中,表现型浅黑色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核糖体
(2)①黑:栗:白=1:2:5 1/2 1/4 是
②黑:栗:白=1:2:1或栗色:白=1:1或黑:栗:白=1:1:2
(3)2.8%
2、(1)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____。
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____。
________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在腐乳制作时,要加盐腌制,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腐乳,关键在于________的配制。
(3)在制作腐乳、果醋、泡菜的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________。
(4)苹果醋是受现代人所青睐的健康饮品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则利用了代谢类型为________的________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是________。
(5)在传统发酵技术中,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请用相关反应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它所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水解为小分子的物质。
在腐乳制作中加盐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在腐乳和泡菜的制作中都要密封以保持无氧环境,而果醋的制作需要富氧环境。
果醋是醋酸菌的发酵产物,发酵温度为30~35 ℃,醋酸菌的代
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相关反应式为:C 2H 5OH +O 2――→酶CH 3COOH +H 2O +能量。
答案 (1)毛霉 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 (2)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卤汤 (3)制作果醋 (4)异养需氧型 醋酸菌 30~
35 ℃ (5)C 2H 5OH +O 2――→酶CH 3COOH +H 2O +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