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 (7)

合集下载

(最新)2018年寒假小报A4我家幸福年-狗年

(最新)2018年寒假小报A4我家幸福年-狗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

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

古代的汉族民俗文化。

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

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

最初人们用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又是新的一年开始,我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新的目标。

这个学期是我上初中预备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了,我要在新的一年中,把好的保留下来,把不好的永远留在去年,我一定努力刻苦学习,请老师和同学们作为我的监督员,谢谢!班级姓名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朋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27)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27)

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团圆饭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
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春节俗称“年节”,老百
姓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实际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旺狗贺岁,欢乐祥瑞;旺狗汪汪,事业兴旺; 旺狗打滚,财源滚滚;旺狗高跳,吉星高照; 旺狗撒欢,如意平安;旺狗祈福,阖家幸福!。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27)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27)

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团圆饭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
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春节俗称“年节”,老百
姓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实际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旺狗贺岁,欢乐祥瑞;旺狗汪汪,事业兴旺; 旺狗打滚,财源滚滚;旺狗高跳,吉星高照; 旺狗撒欢,如意平安;旺狗祈福,阖家幸福!。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29)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29)

春节诗词
(一)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浪淘沙·贺新年》
大雪南飞雁,一字冲天,龙年好景福禄传。

万水千山难相见,祝愿无边! 秦宋过千年,汉武执鞭,神州处处留遗篇。

辞岁迎新更万象,春满人间。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旺狗贺岁,欢乐祥瑞;
旺狗汪汪,事业兴旺;
旺狗打滚,财源滚滚;
旺狗高跳,吉星高照;
旺狗撒欢,如意平安;
旺狗祈福,阖家幸福!
班级:
姓名:。

2018狗年春节新年快乐电子小报模板A4横排

2018狗年春节新年快乐电子小报模板A4横排

年画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 汉族民间艺术 之一,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

在漫长 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

宋代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门神从镇宅 消灾演变成了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后 来,逐渐形成了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 招财进宝的祝福年话习俗。

压岁钱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 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 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 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 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孩子们 可以自己支配压岁钱,或者存起来, 从小养成会理财的好习惯。

春节原指正月初一立春日这一天,可以开始中国的春节准备、庆祝活动早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中国民间过年期间要进行腊八、祭灶、守岁、拜年、祭财神、 逛庙会等种种风俗劳动,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 节”结束,历时一个月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 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 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 一个位子,留一副筷,表示与他团聚。

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35)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35)

`
辞年,就是在除夕吃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

辞岁之风自晋朝以来就很盛行,当夜骨肉团聚,儿孙绕膝,灯红酒绿,共话团圆。

在中国各地,吃团圆饭并不都一样。

在南方,这顿饭一般有十几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鱼,因
为这是汉字“富裕”的谐音。

在北方,团圆饭大多是饺子,全家人一齐包,这是一种把美味肉馅包在圆形的薄面皮里的食品,包好后,用开水煮熟,加上佐料,全家人坐在桌前,热热闹闹地聚餐。

“饺子”具有象征团聚的意思。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狗年祝福
旺狗贺岁,欢乐祥瑞;旺狗汪汪,事业兴旺;
旺狗打滚,财源滚滚;旺狗高跳,吉星高照;
旺狗撒欢,如意平安;旺狗祈福,阖家幸福!
贴门神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
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
种画类。

作为民间信仰的
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
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
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
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
国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
护神。

(最新)2018年寒假小报A4我家幸福年-狗年

(最新)2018年寒假小报A4我家幸福年-狗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

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

古代的汉族民俗文化。

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

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

最初人们用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又是新的一年开始,我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新的目标。

这个学期是我上初中预备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了,我要在新的一年中,把好的保留下来,把不好的永远留在去年,我一定努力刻苦学习,请老师和同学们作为我的监督员,谢谢!班级姓名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朋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2018狗年春节电子小报模板

2018狗年春节电子小报模板

\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1]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狗年介绍
狗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
一,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为代
表,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是个收
藏的季节,此时山野一片凋落寂
寞,是个入冬之前的景色。

方向是
西北偏西,属干宫。

在一日中,戌
时指下午七时至九时,正是黑夜扩
散,华灯初上时分。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也是原
始社会中共同生活的伙伴,可以保
护主人。

对狗而言,只要与人类在
一起,就自然会有食物,此种关系
自古迄今都不变。

狗与人的故事也
不胜枚举,人人多少都能道出一些
感人的狗故事,台湾北海岸有名的
十八王公庙就是供着忠心救主人
的一条狗;在街头上,狗也可以帮
助盲人过路。

判断方法
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2
的年份
换成公式表述为:公元年号
÷12=某个商,同时余数为
2
列如:2018年
2018÷12=168,余2。

商是
168,余数是2。

所以2018
年是狗年。

2018年
2018÷12=168,余2。

商是
168,余数是2。

所以2018
年是狗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狗年吉祥
春节的来历 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

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

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

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

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 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

"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
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