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讲课比赛111111---2009

合集下载

200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四川省预赛

200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四川省预赛

200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四川省预赛自贡市获奖学生名单各区县教研室、各直属高中学校:200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四川省预赛(即自贡市预赛)已经结束,现将四川省预赛获奖学生名单通知如下(同级别奖排名不分先后),同时有32名我市高中化学教师荣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

请各单位(区县以区县为单位)速到市教科所资料室(203)领取证书,并希望继续组织进行好2009年9月13日的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四川省复赛。

四川省(预赛)一等奖(123人)自贡一中:王德鑫陈义蒋民强李晓峰杨波龚毅龚洋贞李瑜菲李越张伶宗庆霞余大宽张瀚文柳滢吴钟艳吕洁兰峰肖建芳蜀光中学:李杰夫胡强陈哲沁李文强杨倩颖黄宇岸雷琳杨燕胡超赵梦媛刘增庆陈仁钰吕博贺朔杨蕴岚黄欢曾琬云叶冀舟刘瑞雪明芳陈苗娜喻洪洁夏逸自贡六中:陈超自贡22中:王德明自贡十中:陈沿吉自贡14中:姚和赟旭川中学:梁勇杨润之荣县中学:周志强张婉苏朱芜江龚文强胡显之刁芳钰陈立张贵鹏梁雄赵俊赵晓键祝一凡余阳杨超虞洋廖羽杨心宇朱贤东荣县一中:左入金林丽谷英郝胃清朱柳松彭作财富顺一中:卢玉伟余波胡洪章邱炜王强朱越琦顾清波黄显波卢天茁潘颖龙凌云李翰源龚洪丽宋信伟何苗颖涂敏宋长顺张兴正王杰雷浩万利彬富顺二中:杨忠平杨柳刘玉叶志飞张俊李丽杨帆古健赖升勇颜睿孙晚秋肖吉巫从亮朱子佩刘超蒲靓琳杨润璐谢飞尹倩倩韩学良刘通肖强骆家敏李娜肖夏卉孔维莉陈伟刘一良富顺三中:王念友富顺城关:李其赖仲平四川省(预赛)二等奖(185人)自贡一中:谢昂张维漾罗星胡缙云宋娟夏菲张志强吴雨唐余怀瑾郑玉婷颜星月肖志强周致嘉缪韵钟秋喻琬玲林梦霞易磊杨浩然邵俊波黄斐刘立波陈秋霞彭超雷智鑫王玲邹焓璐黄桃勇蜀光中学:罗永超曾伟曾涛胡黎俐张羽彭惠袁晨曦曾学灵陈廷刘瑜恒刘文超黄文龙罗婷婷肖冠南黄秋霞项川项歌迪王昇刘雪甜赵诚惠陈瑶王西宁张曦明杰王丹陈蔚青毛羽丰付筱张静李茂睿何亮名谭超颖罗晓雪罗雪婷自贡六中:曾华艳自贡22中:蔡强余洪成章力元肖雄自贡十中:王星自贡14中:张敏敏赵雨旭川中学:熊进超刘强赖炎寒罗键李晓丹荣县中学:陈琪曹利龙正雄曹刚兰琦凃霞熊雄罗诗寓刘波何伟杨长江王荣鑫黎伟黄文平邹懿薜勇徐国强杨林戈刘奎虞思敏李竞风王艺许盟侯俊徐海涛蒋佩忱朱秀秀杨波勇邓冬荣县一中:曹键段太平钟小芳邹磊丁杰黄蓉刘丁文杨雯睿富顺一中:袁琳张瞳陈瑶李军杨永俐晏平郑巧巧陈家隆廖骁勇宋延港吴云川唐亮李世超曹值贺气杰许亮张丽萍胡仕余宋超张航宇李代刚张翠平刘昌华韦冬罗兴宇兰仕生罗南旭肖桂林卓莎林李华峰王鹏林豪张立张俊富顺二中:周鹏潘家震文静刘胜全张为栋何金星丁家来晏正李毅炜罗丽漆林山宋玲玉邹宏陈平张锐刘涛彭文宋宇宁陈廉松肖祥军熊辩刘宇吴相莲金思汗刘莉郭绍杰罗超张维宇李顺丁伟邓颖富顺三中:李论陈庆超曾义张超富顺城关:钱俊伟曾理建王强永年中学:范清清四川省(预赛)三等奖(247人)自贡一中:刘彦李明誉李健聪黄明涛陈浩郭毅佳明丽梅杨浩袁沁珂熊陈伊丽胡小波陈文婷郑雪茹邓青超吴强杨馥境李沛璇邱扬邹英健杨万里谢静均陈亭润李春梅钟秋阳王梓成邓越颜胜涛陈曦明兴权王耘科邱建贾茂伟魏际良李勇洁陈杰刘浩齐蜀光中学:艾倩周政冕钱静雅罗丹张怡曹筱涵余雪涛颜秋宇罗先伟刘乾易宋浤霖陈自秀明萌叶顺铭佟鹏徐思博林楠梁安琪朱姝熊雯鉴刘菲然钟昊哲徐冰瑞王婉雪张志宇郭丽郑海川江成超杨梅苑罗小柯陈明宏王婷倪想想文雅苹张路瑶张纹耀王良迪董力友黄鑫琪余曼王周祥胡丝琦明月陈皓张韬宋霄汉梁璐自贡六中:陈杰斌自贡22中:陈洪李伟魏强彭鸽郭俊张健黄伟叶强黄杨自贡十中:陈瑜卢成鑫自贡14中:李丽朱大霖伍万才旭川中学:钟明英党建东梁晓玉卢昌凯邓泽辉柳杰祥自贡九中:侯贵荣钟佳利何波荣县中学:刘毅代懋玥张进荣晓斌易飞伟余科平张青培胡思华唐叫伟谭贵平李军沛夏庭伟张波丁胜利漆小华胡凯钟建波王强林茂龙嫒乔丁坪彭健杨威科刘坤朱科西易小雁吴利敏张棚曾斌朱磊杨栓杨迪乔范建平余蕃伪荣县一中:邹沁东王燕刘羽张钱胡燕杨锟毕林海朱杰徐小强毕悦超陈清润张静波胡涵富顺一中:邓松曾静游章剑刘正雄丁家财杨宗宝周楷邱永川舒长平张涛雷星文卓大强刘川夏富林曾德琴向蕾夏红亮何朝宁刘国欢聂洪萍沈维伟司贤梅兰杨张租莹肖凤为胡昌君富顺二中:陈泽芸陈亮郑良谦李忠王尔鹏邓丹柳成建张鑫罗家华何聆沨刘畅秦沛韩志会刘道川廖茂莉聂磊雷从俊罗世兰朱思其周明杨泽讯刘开洪洪荣隆陈邓刘子渊朱胜兰严茂慈黄世平洪伟翔曾田明录启秀张跃强邓雪莲刘涛王静唐靖黄玉曾玉桃唐超钱兴灿李信志江海涛罗宗强李刚徐浩杨怀杰屈滢李双池周萌刘一平喻丹张建李奎林林珊珊郭军王洪亮杨月李世平余金庭富顺三中:陈建陈敏尚艳了曾强富顺城关:肖伟兰滔刘波永年中学:罗茗山自贡市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委会2009年6月18日。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课件)09年修订版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课件)09年修订版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宗旨和规则
宗旨:(1)强调化学对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激发青少年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2)强调 化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3) IChO力图使所有参赛者都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 的全面提高,它的每个环节(预备题、理论考试、 实验考试以及赛外活动)都尽量创造条件,使学 生接触最新科技发展成果,获得最新概念,同时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他们创造性工作,开发 青少年学生的潜力,培养工作能力,增强进取心、 竞争意识、持久性思维和工作的准确性,以及社 会责任感。
命题组向评审团提供竞赛试题、答案、评分标准的初稿,经过评审团 会议充分讨论、修改、补充后作为正式赛题;(6)赛题分理论和实 验,各占总分的60%和40%;(7)IChO的法定语言是英、法、德和
俄语(但后来一直只用英语),各代表队的教师需在限定的时间内将 竞赛题的英文版本译成各自的母语版本,供参赛选手作答;(8)各 代表队的教师和学生分住两地,切断电话及一切联系渠道;(9)评 分由主办国命题组和各国领队分别评分,最后协调评分;(10)参赛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材化学院 盛国定
课程目录
课程简介 个人简历 化学竞赛宗旨、源起、发展和现状 选拔和培养参赛学生和原则和标准 竞赛大纲(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 近来年浙江省代表队参赛情况(代表队成员获
奖情况、保送学校) 理论与研究 实验研究 2007年浙江省高中化学竞赛试题、2007年全国
称IChO源于东欧,始于50年代东欧作为中学生课外活动的化学竞赛, 现在成为世界规模的化学竞赛。1968年6月17日至21日在原捷克斯洛 伐克首都布拉格举办了第1届IChO,参赛国有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 洛伐克。第1至第5届IChO参赛国家限于东欧;1972年第6届起参赛国 扩大到西欧国家。1984年第16届起越出欧洲逐步发展成为真正世界规 模的竞赛。

2009年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题(山东省)

2009年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题(山东省)

2009年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山东省预赛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本试卷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试题。

必做题包括必修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试题;选做试题只需从所给的三个模块大题中选做二个即可,若都选,则按前二个模块给分。

2.允许使用计算器。

H1.00 8 相对原子质量He4.003Li 6.94 1Be9.012B10.81C12.01N14.01O16.0F19.0Ne20.18Na 22.9 9Mg24.31Al26.98Si28.09P30.97S32.07Cl35.45Ar39.95K 39.1 0Ca40.08Sc44.96Ti47.88V50.94Cr52.0Mn54.94Fe55.85Co58.93Ni58.69Cu63.55Zn65.39Ga69.72Ge72.61As74.92Se78.96Br79.9Kr83.8Rb 85.4 7Sr87.62Y88.91Zr91.22Nb92.91Mo95.94Tc[98]Ru101.1Rh102.9Pd106.4Ag107.9Cd112.4In114.8Sn118.7Sb121.8Te127.6I126.9Xe131.3Cs 132. 9Ba137.3La-LuHf178.5Ta180.9W183.8Re186.2Os190.2Ir192.2Pt195.1Au197.Hg200.6Tl204.4Pb207.2Bi209.Po[210]At[210]Rn[222]Fr [223 ]Ra[226]Ac-LaRf Db Sg Bh Hs Mt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题有1 -2个选项符合题意。

多选、错选不得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答对者得1分)1.能源危机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化学家及化学工程师在此领域正面临五大挑战:高效利用太阳能,高效贮存电力,开发先进核能系统,掌握氢能的制备及贮存方法,开发能源应用方面的催化剂。

2009全国初中化学竞赛题(解析版)

2009全国初中化学竞赛题(解析版)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九届天原杯)复赛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附加题供选用)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S:32 Cl:35.5Fe:56 Cu:64 Zn:65 Ba:1373.考试时间:2小时1.为了警示世人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的关注,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D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解析]酒精和沼气是较清洁能源,但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仍无法减轻温室效应。

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AD)选项甲乙、丙、丁A 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B 常见合金不锈钢、焊锡、生铁C 常见营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D 常见碱烧碱、纯碱、熟石灰[解析]A组中石灰石不是干燥剂,D组中纯碱又名碳酸钠,属于盐。

3.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钱永健等发明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这项发明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对我们理解绿色荧光蛋白如何发光作出了贡献。

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

该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C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B.只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钾反应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4.1~18号元素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的第三层有6个电子,Z元素的第二层也有6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只有Z元素的化合价为负。

2009年全国初中(第十九届天源杯)化学竞赛初赛试题(肇庆)

2009年全国初中(第十九届天源杯)化学竞赛初赛试题(肇庆)

2009年全国初中(第十九届天源杯)化学竞赛初赛试题(肇庆)说明:1.全卷共6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生号和姓名填写在试卷头对应的位置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试卷指定区域作答;如需改动,先在原来的答案上划一横线,然后在旁边空位处重新写。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Cl-35.5 Ca-4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自然现象的过程一定为化学变化的是A .温室效应B .云雾消失C .冰川融化D .形成酸雨2.金星大气层存在一种二氧化三碳的气体(C 3O 2),则C 3O 2不属于...A .混合物B .纯净物C .化合物D .氧化物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B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C .酒精挥发——分子间距增大D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分子发生了变化4..的是2性质检验制取CO 2并验满5.用一种试剂鉴别盐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钙三种溶液,应选用下列的A .稀硫酸B .氯化钡C .碳酸钠D .氢氧化钾6.下列情况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A .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 B .水烧开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C .装修木板释放出的甲醛、苯等物质D .大理石放出的放射性气体——氡7.现有H 2SO 4、NaOH 、CuO 、Na 2CO 3四种物质,分别与其他某种物质反应都有同一种物质X 生成,则X 的化学式可能是A .H 2OB .CO 2C .NaClD .BaSO 48.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腌制的酸菜含有少量亚硝酸盐 B .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肥皂水C .将pH 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测溶液pHD .碳酸氢铵化肥一定要密封于阴暗处保存9.将质量相等、化合价相同的甲乙两块金属,分别放入-20+2+4+62242含碳量/%生铁钢24.30.03酸奶食盐pH 铁铜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2009年上海市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

2009年上海市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

2009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九届天原杯)复赛试题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2小时2、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附加题20分计入总分。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i:28S:32C1:35.5Fe:56Cu.:64Zn:65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1、为了警示世人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的关注,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主题的是()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选项甲乙、丙、丁A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B常见合金不锈钢、焊锡、生铁C常见营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D常见碱烧碱、纯碱、熟石灰3、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钱永健等发明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这项发明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对我们理解绿色荧光蛋白如何发光作出了贡献。

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

该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B、只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钾反应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4、1~18号元素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的第三层有6个电子,Z元素的第二层也有6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只有Z元素的化合价为负。

化学竞赛专题讲座

化学竞赛专题讲座

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专题讲座第一讲差量法例1、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例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例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例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例5、给45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1、8克2、7∶53、11.2克4、8∶7 7∶235、28.89%练习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练习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练习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A FeB AlC Ba(OH)2D Na2CO3练习6、在CuCl2和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m克,反应完全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为m克,则原混合溶液中CuCl2与FeCl3物质的量之比为()(高一试题)A 1∶1B3∶2 C 7∶ D 2∶7练习7 P克结晶水合物A•nH20,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q克,由此可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分子量为()A18Pn/(P—q) B 18Pn/q C18qn/P D18qn/(P—q)答案:1 、96% 5、A 6 、C7、A第二讲平均值法例题:1一块质量为4克的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2克氢气。

2009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2009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200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注意: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直接在试卷上答题,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題2分,共5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该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若该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1个得1分,选对2个得2分;选错1个,该题不得分。

)1.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一种新能源——盐能。

当海水和淡水混合时,温度将升高0.1o C,世界所有入海口的这种能源相当于电力需求的20%。

海水和淡水混合时,温度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A.发生了盐分解反应 B.发生了水分解反应C.由于浓度差产生放热 D.盐的溶解程度增大.2.有四组物质,每一组物质分别由同一主族的元素组成,在101.3 kPa时测定它们的沸A.a、b、c的化学式分别为 He2、Br2、HClB.第二组物质只表现氧化性,不表现还原性C.第三组物质中HF的沸点最高,是因为分子内存在氢键D.第四组中各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2O>H2S> H2Se>H2Te3.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6.9 g 过氧化钡(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约为0.2×6.02×1023B.25℃时,1 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氢氧根离子数约为6.02×1022C .1 mol 羟基所含的电子数约为9×6.02×1023D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辛烷中所含分子数约为6.02×10234.下列有关指定实验装置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Y 溶液)4溶液)A .装置①可用于除去水等液体中混有的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B .当装置②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时,Cu 电极可能增重32g ,也可能减重32gC .装置②中的X 一定作负极D .当装置③广口瓶中充满了CO 2,b 口进气可收集NO 气体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屑溶于足量稀硝酸:Fe +4H ++NO 3-=Fe 3++NO↑+2H 2OB .KHCO 3的水解:HCO 3-+H 2O H 3O ++CO 32-C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HCO 3-+OH -=CO 32-+H 2OD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2C 6H 5O -+CO 2+H 2O→2C 6H 5OH +CO 32-6.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在pH 1=的溶液中:234Fe NO Cl NH +--+、、、 B .在pH 13=的溶液中:2Na Cl ++--、K 、S 、C .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H + 、Al 3+、 Mg 2+ 、Cl -D .在无色溶液中:324Fe SO Na SCN +-+-、、、7.LiFePO 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奥运会绿色能源的新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分解反应
AB A B + CD =
2、对生成物的条件要求
+
两者缺一不可
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一般应考虑两方面的条件: 1、对反应物的条件要求
类型一:酸+碱——?
① H2SO4+2NaOH =Na2SO4+ 2 H2O ② 2 HCl +Ca(OH)2 = CaCl2 + 2 H2O
酸+碱——盐+水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收获、体会、方法、 感想……)
本课小结
一、复分解反应 二、反应类型 1.酸+碱—盐+水 2.酸+盐—新酸+新盐 3.碱+盐—新碱+新盐 4.盐+盐—两种新盐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三、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 或水生成
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并写出有关反应
② H2SO4+BaCl2 =BaSO4↓+ 2 HCl
③ H2SO4+MgCO3 =MgSO4+H2O+CO2↑
酸+盐—其它的盐是否可溶均可以反应; (2)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 成。
盐的溶解性规律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溶;
盐酸盐(Cl-):除AgCl不溶,其余全溶
碱+盐——新碱+新盐
条件: (1)反应物中的碱和盐须都能溶 于水; (2)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产生。
类型四:盐+盐——?
① KNO3+CaCO3 ↓ + 2KCl ② BaCl2+K2CO3=BaCO3 + KNO3 ③ KCl+AgNO3 =AgCl ↓ ④ NaNO3+K2CO3
盐+盐——新盐+新盐
条件: (1)酸和碱至少有一种可溶; (2)若酸是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 硫酸、硝酸),无论碱是否可溶, 反应均可以进行。
酸、碱的溶解规律 酸:初中范围内的酸全都溶 碱:钾、钠、钡、铵,四 碱溶,Ca(OH)2微溶, 其余的全不溶。
类型二:酸+盐——?
①2 HNO3+CaCO3 =Ca(NO3)2+H2O+CO2↑
硫酸盐(SO42-):除BaSO4不溶,其余 一般都溶;
碳酸盐(CO32-):除碳酸钾、碳酸钠、 碳酸铵溶,其余一般都不溶。
类型三:碱+盐——?
① NaOH+CaCO3
② Ca(OH)2+K2CO3 =CaCO↓ 3 + 2 KOH ③ Al(OH)3+NaCl ④ 2 KOH+CuSO4 =Cu(OH)2↓ + K2SO4
的化学方程式: (1) Na2CO3+ CaCl2 (2) BaCl2 + HNO3
↓ =CaCO3 + 2NaCl =BaSO4 + ↓ 2NaOH =CaCO↓ 3 + 2KOH
(3) Na2SO4 + Ba(OH)2
(4) K2SO4 + NaOH
(5) K2CO3 + Ca(OH)2
(6) K2SO4 + HCl
复分解反应
温故知新:
A + B点燃 = AB 化合反应: C+O2==CO2 AB = A + B 分解反应: 通电 2H2O==2H2 +O2 置换反应: AB + C = AC + B △ CuO+H2==H2O+Cu
知识目标: (1)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掌握复 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知道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并应用其 书写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 通过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和复分解 反应的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 纳能力。 重点、难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条件: (1)参加反应的两种盐都必须 可溶; (2)新生成的两种盐中至少有 一种是沉淀。
类型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CuO+H2SO4=CuSO4+H2O
条件: (1)酸通常是HCl,H2SO4和HNO3; (2)金属氧化物是否可溶都可以反应。
反思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