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好教师事迹材料(彭运新)
教师家访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教师家访先进个人主要事迹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家访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以某位教师家访先进个人为例,探讨其主要事迹。
该名教师是一位为人师表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他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教师家访的观念和方法,在家访中收获了无数的好评和成绩,他的主要事迹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访前的准备工作该名教师在家访前,会提前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性格、学习状况、家庭环境等等,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此外,他还会提前安排好家访时间和地点,以充分体现出教师家访的重视和专业性。
二、家访中的思路和技巧该名教师在家访中,首先会叙述孩子的好处,并发掘家长和孩子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他会耐心地听取家长和孩子的反映,尊重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指导,以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从家长的反馈中,该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广泛采用“从生活出发,自由课堂”的思维模式。
他能够深刻了解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学习上的积极反馈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三、家访后的总结和反思该名教师在家访后,总结家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并及时修改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向,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他也会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探索新的家访方式。
以上就是该名教师家访先进个人的主要事迹和经验,他在家访中深刻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弘扬了“为师者道德高尚”的教育情怀,让广大教师受益良多。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多样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一个合适的教育家访机制,对于帮助学生解决困境至关重要。
因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学习该名教师家访的经验,以为学生的成长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教师家访先进事迹

教师家访先进事迹引言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也逐渐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在这个进程中,教师家访逐渐被重视起来。
教师家访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沟通方式之一,通过家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然而,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做到出色的家访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位先进教师的家访事迹,探讨其先进之处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先进教师的背景介绍李老师,男,现任XX中学初中部的语文教师,教龄达20年。
李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理念使他在家访工作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精湛的技巧。
家访前的准备工作李老师在进行家访前,不仅充分了解学生档案,还通过和班主任、学生互动等方式综合了解学生家庭背景。
在此基础上,李老师制定出访问计划,确定家访的目的和重点,并选择适合的时间。
家访过程的亮点精心准备,主动沟通李老师在家访前,会提前与学生家长进行电话沟通,介绍家访的目的和时间,并主动询问家长对于学生的关注点和期望。
这种主动沟通能够为家访提前热身,加深家长对于家访的了解和信任,为家访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真诚交流,倾听关心在家访过程中,李老师始终保持真诚的态度,虚心倾听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心声和期望。
李老师注重与家长的情感共鸣,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计划。
细致观察,发现问题家访中,李老师注重对学生家庭环境的观察,仔细观察学生的生活状况、学习环境等。
他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环境较差的家庭中,学习状态不佳,于是他积极为这些学生争取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与学校和社区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适宜的学习环境。
家访后的延伸工作针对性辅导,提供个性化教育李老师在家访后,对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在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关注学生的弱点并帮助其克服困难。
李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鼓励并帮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取得突破。
小学班主任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

小学班主任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
小学班主任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
材料一:
姓名:张老师
学校:XX小学
年级:三年级班主任
事迹:
1. 关注学生家庭情况:张老师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环境,并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电话、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
2. 深入沟通交流:张老师善于跟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等,并及时给予建议和引导,帮助家长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3. 解决家庭困难:在了解到有家庭困难的学生后,张老师积极向学校反映,并组织社会资源,帮助家庭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确保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4.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张老师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工作,并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指导,增强家校合作的力量。
5. 学生表现改善:由于张老师的细心呵护和教育引导,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们更加自信,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融洽的班级氛围也得到了提升。
以上是张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她通过关注学生家庭情况、沟通交流、解决困难、鼓励家长参与和提高学生学习表现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关系,受到了学生、家长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我离不开孩子们”

“我离不开孩子们”作者:谢扬烁雷运成陈海峰来源:《科教新报》2019年第49期2019年6月16日晚,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里,一个清瘦的老头闹着要出院。
这个老头是衡阳市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教师——彭林富。
肾结石已折磨他20多年,最近刚刚做完手术,可他完全不理医生“至少卧床40天”的建议,趁着夜色搭出租车赶回了学校。
因为那里有他最牵挂的一群人。
不让一人辍学彭林富是本地人,幼时家境贫寒。
1983年,初中毕业后,他接到常宁市一所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得知家乡学校缺教师后,他便放弃了升学,回乡任教。
“班上原本就只有20人不到,开学时学生还扎堆来办退学。
”这场景让初来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的彭林富有些痛心,学生都没有,老师怎么当?彭林富暗下决心,要把辍学的学生“找”回来。
为了弄清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放学后彭林富拿着一个手电筒,跋山涉水地家访。
最初,连走几户人家,没有一户愿意让他进门;好不容易踏进一户瑶民家中,对方一听是来劝学,就把彭林富赶了出来。
学生不愿学,家长不让读。
面对困难,彭林富决定先啃下这块“硬骨头”。
学生彭润龙家住偏远的茶群村,家徒四壁,父亲在外打工,母亲离家出走,只剩他和弟弟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彭林富第一次上门,被彭润龙的爷爷赶出门外,再登门,干脆闭门不见。
眼见又陷停滞,彭林富趁老人不在家,主动和彭润龙沟通,让他表达求学意愿,他还联系当地企业对彭润龙捐资助学,这才“挽回”了一个失学的孩子。
随着彭林富劝学工作的深入,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的辍学率连续控制在1%以下,近3年来更是无一人辍学。
像蜡烛一样燃烧塔山瑶族乡交通极为不便,每年冰冻期达2至3个月。
2008年,湖南遭受特大冰灾,高寒地区的塔山更是雪大冰厚,恶劣的气候让孩子们无法上学,学校准备提前放假。
可功课落下了怎么办?彭林富决定跑到学生家里补课。
整理行装,备好干粮,风雪交加的大山里,彭林富用随手找到的树枝当拐杖,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学生家中走去。
来到学生赵鹏家,刚拿出教材,电却停了。
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通用15篇)

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通用15篇)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1xxx,贵阳xx学院药学院教师,xx职称。
自xx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教育岗位辛勤耕耘至今。
曾担任药学院xx、xx,现任药学院xx、院xx。
该同志政治思想觉悟高,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成绩突出。
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6年年终技术考核优秀、分获xx嘉奖,20xx年和20xx年两次荣获“xx市优秀教师”称号,xxxx年主讲xxxx课程被评贵阳xx 学院“精品课”。
xxxx年被评为贵阳xx学院学院“教学名师”。
?一、思想素质良好,政治信念坚定?xxx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工作热情饱满,特别是在任xxxx期间,很好地配合系领导的工作,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
她所分管的xxxx及xxxx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药学院首次教研室评估中,她所分管的xxxx获得xxxx;对系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细致周到,特别是在xxxx我院xxxx迎评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得到了院系领导的肯定,为药学院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总之她为人正直,做事干练,不计较个人得失,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
?二、教学水平精湛,热心教书育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xxx老师一直承担药学院本专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xxxx、xxxx,作为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骨干课程,多年来一直未曾间断。
在具体工作中,她能够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工作态度端正。
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
【教师】教师家访事迹材料

【关键字】教师教师家访事迹材料篇一:家访好教师事迹材料(彭运新)走进每一个家庭关爱每一名学生“我心目中的好教师”——王家河小学彭运新事迹材料为了积极落实响应省教育厅“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相关文件要求,也为了更深入、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我省千万教师走进学生家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课外访万家”活动。
平常的走访活动记录了教师家访的足迹,谱写了教师家访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彭运新老师在这次活动中身先士卒,充分利用每一点空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
同时他的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还影响带动了一批教师,在我校“课外访万家”工作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一、访前精心准备,确保家访活动出成效彭老师从不打无准备之战,每次家访前,他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首先,把学生按平时在校的状况分类,确定重点家访人员。
这些重点人员多数是平时比较调皮、成绩后进的学生,家长因为生活繁忙,平时无法按老师的要求做,缺少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对这些学生,彭老师重点分析,重点安排,要求自己做到三点:第一,一定要亲自到家中拜访,重点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家长的教育态度。
第二,认真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消除对学校教育的误会,加强家校间沟通。
第三,努力寻求最符合学生和家庭实际、最为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方法,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对于其他的学生,他则把家访重点放在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方面,力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接触。
二、深入问题学生家庭,切实解决个别学生难题。
问题生工作一直是学生思想工作的重点,只有把问题学生工作做好,让他们从心往外愿意找老师去交流,去解决问题,教育工作才是成功的。
彭老师坚信: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
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家访工作可以尝试多"报喜”,这样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家访典型事迹材料

家访典型事迹材料XXX用爱心撑起教育的天空———家访活动典型事迹材料老师是天底下最小的“管理者”,但肩上责任不小,每天忙于学生们的具体“琐事”和日常管理等教育活动。
遇到学生难管,家长不理解,就得认真负责任地、耐心地,千方百计想办法做好。
而爱心是走进孩子内心的“万能钥匙”,也是我从教来的真切感受。
爱自己孩子、家人,是亲情所致,而爱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学生,方能显出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博爱。
在爱的世界里,形式是多样的,今天我主要讲讲自己在家访活动中倾注的爱。
家访,无疑是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
自从做班主任以来,我一直很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使用多种形式,而家访是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方式,所以我经常走入学生家里,真切的感受他们的生活。
在家访中,为我架起了家长、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在家访中,我可以读懂每个学生的心,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在家访中,我为学生们寻找到了身边的榜样,从而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家长,学生和我一起形成了合力,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爱的世界是相互的,付出才有收获。
上XXX放学后,我去XXXXXX兄弟家去家访。
他俩是双胞胎,XXX安静寡言,不善与师生交流,自主研究精神有点儿缺乏,成绩不是很理想。
XXX活泼,聪明可爱,数学学得不错,英语和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
兄弟俩很团结。
家访时,我和其家长相互交流了孩子在家和在校的表现。
家长的一席话让我陷入深思。
“老师,您对孩子说过的话,自己觉得没什么,可对孩子影响很大呀。
”“哦,是吗?”我努力搜索着记忆中对孩子说过的话,有没有说过啥过火的话。
“是呀,那天XXX回家高兴地说,妈妈,老师说我数学肯定能学好的,我一定努力研究,争取得A。
还有上次,你和XXX商量,好好帮助XXX,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哎呀,你不知道,他俩都可高兴了,XXX觉得帮了哥哥,哥哥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认可,表示继续努力。
还有,俩孩子说课堂上你表扬他们回答问题真棒,还说我们老师说这话时真的特可亲……”他妈妈笑着说了很多,我心里也思绪万千。
彭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彭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彭教师,是一名敬业、爱生、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
在教育教学的一线岗位上,她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无私的奉献和不断的努力,她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教学成果显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彭教师一直以来都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可挖掘,她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掌握知识。
通过彭教师的辛勤努力,她所带的学生在数学学科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他们多次在市级数学竞赛中获得名次,并被省级教育部门选择代表学校参加国际数学竞赛。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她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引导,她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潜能范围内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二、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彭教师不满足于仅仅传授知识,她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她紧跟时代的步伐,尝试采用多媒体教学、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她能够用直观的动画和图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通过合作学习,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她还创办了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她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并帮助他们申请专利。
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的作品多次荣获市级以上的奖项,展现出了他们扎实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彭教师深知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对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她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
在班级管理中,她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队精神。
同时,她关注那些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主动与他们交流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提供恰当的帮助与引导。
在她的关怀下,那些原本沉默寡言的学生逐渐打开心结,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每一个家庭关爱每一名学生“我心目中的好教师”——王家河小学彭运新事迹材料
为了积极落实响应省教育厅“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相关文件要求,也为了更深入、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我省千万教师走进学生家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课外访万家”活动。
平常的走访活动记录了教师家访的足迹,谱写了教师家访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彭运新老师在这次活动中身先士卒,充分利用每一点空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
同时他的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还影响带动了一批教师,在我校“课外访万家”工作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一、访前精心准备,确保家访活动出成效
彭老师从不打无准备之战,每次家访前,他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首先,把学生按平时在校的状况分类,确定重点家访人员。
这些重点人员多数是平时比较调皮、成绩后进的学生,家长因为生活繁忙,平时无法按老师的要求做,缺少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对这些学生,彭老师重点分析,重点安排,要求自己做到三点:第一,一定要亲自到家中拜访,重点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家长的教育态度。
第二,认真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消除对学校教育的误会,加强家校间沟通。
第三,努力寻求最符合学生和家庭实际、最为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方法,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对于其他的学生,他则把家访重点放在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方
面,力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接触。
二、深入问题学生家庭,切实解决个别学生难题。
问题生工作一直是学生思想工作的重点,只有把问题学生工作做好,让他们从心往外愿意找老师去交流,去解决问题,教育工作才是成功的。
彭老师坚信: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
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家访工作可以尝试多"报喜”,这样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彭运新老师经常利用休息日对所带班级的问题生进行家访,对家庭的教育背景、习惯、以及家庭的期望值进行了解,从中去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
六(1)班的王阮林同学由于眼睛受过伤而休学治疗一段时间,病愈后复学由于掉课导致成绩有些跟不上,加之养病期间父母对他特别娇惯,形成了该同学学习怕吃苦,经常不做作业,以生病不舒服为由逃课的学习状况,最终形成厌学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彭老师一方面耐心辅导学生功课,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多次到学生家里做该生的思想工作,说服学生到校上课,积极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感化家长及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最后与家长互留手机号码,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
经过这些切实有效的家访措施,王阮林同学慢慢转变了,能按时上学了,能按时完成作业了,经常看到他与同学讨论问题了,也能看到他自信的笑容了,在最后的小学毕业考试中,还考了语数双优秀。
家长几次到学校感谢彭老师。
三、关注贫困生家庭,将温暖与关怀送到贫困生的家。
课余时间,彭老师用真心和关爱分别到贫困生家里进行家访。
他不仅给家长带去了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还带去了关心与力所能及的帮助。
贫困学生家庭简陋的生活条件都让他去感受,去思考。
从这些简陋的生活场景中他感受到一个家庭的不容易,一个学生的不容易。
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他们面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在家访过程当中,彭老师对于学生们坚强的品质做了充分的肯定。
交谈中,学生家长表示,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他们放心了。
而作为一名教师,彭老师深感责任的重大,深知自己有义务去尽己所能帮助这些生活贫苦的孩子更出色地完成他们的学业,以优异的成绩去回报社会、回报他们的父亲、母亲,回报关心、帮助他们的人。
四、全心投入,加强老师与家庭的沟通
六年级一班共有37名学生,在二个多月的时间内彭老师通过电话、短信和下到各个家庭全部进行了家访。
在学生家里,彭老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和学生的父母或爷爷奶奶拉着家常,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和家长的想法。
学生见他去了,都很高兴,拿出自己家最好的食品招待老师。
上学期,彭老师班上有个叫夏彪的学生,学习很不认真,常不完成作业,彭老师屡次电话联系家长,想请家长配合,但是这位家长每次都不露面。
有几次家长远远的看到彭老师来了,却早早地躲开。
面对家长的这种态度,彭老师没有退缩,而是反复的联系,多次到他家去。
终于,老师的诚心感动了家长。
家长真诚的说:“老师,说实话,我的孩子成绩不好,也很调皮。
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教她,只有您,这么热心的教他,这么不厌其烦地和我们沟通。
真的是令我非
常感动,谢谢您了”。
五、家访后及时总结,坚持家访的长效性。
家访是加强与家长沟通、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的良好渠道,也是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
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彭老师没有将家访当做一项任务来应付,而是真正当成一种长期性的教育手段。
他除了在学校组织活动期间进行家访外,在平时也坚持经常性的家访。
家访后,针对班上一部分“问题”学生专门建立了追踪记录,随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并且定时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交换意见。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
家访是用一颗心灵去感动另一颗心灵。
彭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呵护学生,感化学生,力争让那些脆弱的心灵之花在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从而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