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练习册答案
大学物理练习册答案

练习一:1-3:D B D ;4、331ctv v +=,400121ctt v xx ++=5、s3;6、14rad, 15rad/s, 12rad/s27、解:(1)jt ti t r)4321()53(2-+++=; (2))/(73;)3(34s m j i v j t i dt rd v s t+=++===;(3))/(12s m j dtv d a == 68、解: ∵ xvvt x x v t v a d d d d d d d d === 分离变量: x x adx d )62(d 2+==υυ两边积分得c x x v ++=322221由题知,0=x 时,100=v ,∴50=c∴ 13sm 252-⋅++=x x v练习二:1、C ;2、B ;3、j8,ji 4+-,4412arctg arctg-+ππ或;4、32ct,ct 2,Rt c 42,R ct 2;5、212tt +,212t+;6、210θθθθtg tgtg tg ++7、解: 设人到船之间绳的长度为l ,此时绳与水面成θ角,由图可知 222s h l +=将上式对时间t 求导,得t s s t l l d d 2d d 2= 根据速度的定义,并注意到l ,s 是随t 减少的, ∴ tsv v tl v d d ,d d 0-==-=船绳即 θcos d d d d 00v v sl tl s l ts v==-=-=船或 sv s h slv v2/1220)(+==船将船v 再对t 求导,即得船的加速度32022222002)(d d d d d d sv h sv sls v slv s v v st s l tl s tv a =+-=+-=-==船船8、解:(1)由23RbtdtdRdtdsv-===θ得:Rbtdtdva6-==τ,4229tRbRvan==(2)nnnetRbeRbteaeaaˆ9ˆ6ˆˆ42+-=+=τττ练习三1、C,2、A,3、D,4、2121)(mmgmmF+-+,)2(1212gmFmmm++;5、0.41cm6、解:取弹簧原长时m2所在处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x轴,m1,m2的受力分析如上图所示。
大学物理学练习册参考答案全

大学物理学练习册参考答案单元一 质点运动学四、学生练习 (一)选择题1.B2.C3.B4.B5.B (二)填空题1. 0 02.2192x y -=, j i ρρ114+, j i ρρ82-3.16vi j =-+v v v ;14a i j =-+v vv;4. 020211V kt V -;5、16Rt 2 4 6 112M h h h =-v v(三)计算题1 解答(1)质点在第1s 末的位置为:x (1) = 6×12 - 2×13 = 4(m).在第2s 末的位置为:x (2) = 6×22 - 2×23 = 8(m). 在第2s 内的位移大小为:Δx = x (2) – x (1) = 4(m),经过的时间为Δt = 1s ,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v =Δx /Δt = 4(m·s -1).(2)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 (t ) = d x /d t = 12t - 6t 2,因此v (1) = 12×1 - 6×12 = 6(m·s -1),v (2) = 12×2 - 6×22 = 0质点在第2s 内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即Δs = Δx = 4m .(3)质点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a (t ) = d v /d t = 12 - 12t ,因此1s 末的瞬时加速度为:a (1) = 12 - 12×1 = 0,第2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a = [v (2) - v (1)]/Δt = [0 – 6]/1 = -6(m·s -2).2.解答 1)由t y t x ππ6sin 86cos 5==消去t 得轨迹方程:1642522=+y x 2)tdt dy v t dtdx v y x ππππ6cos 486sin 30==-==当t=5得;πππππ4830cos 48030sin 30===-=y x v vt dt dv a t dtdv a y y xx ππππ6sin 2886cos 18022-==-==当t=5 030sin 28818030cos 180222=-==-=-=πππππdt dv a a yy x 3.解答:1)()t t dt t dt d t tvv 204240+=+==⎰⎰⎰则:t t )2(42++=2)()t t t dt t t dt d ttr )312(2)2(4322++=++==⎰⎰⎰t t t )312()22(32+++=4. [证明](1)分离变量得2d d vk t v=-, 故020d d v tv vk t v =-⎰⎰, 可得:011kt v v =+. (2)公式可化为001v v v kt=+,由于v = d x/d t ,所以:00001d d d(1)1(1)v x t v kt v kt k v kt ==+++ 积分00001d d(1)(1)x tx v kt k v kt =++⎰⎰.因此 01ln(1)x v kt k=+. 证毕.5.解答(1)角速度为ω = d θ/d t = 12t 2 = 48(rad·s -1),法向加速度为 a n = rω2 = 230.4(m·s -2); 角加速度为 β = d ω/d t = 24t = 48(rad·s -2), 切向加速度为 a t = rβ = 4.8(m·s -2). (2)总加速度为a = (a t 2 + a n 2)1/2,当a t = a /2时,有4a t 2 = a t 2 + a n 2,即n a a =由此得2r r ω=22(12)24t =解得36t =.所以3242(13)t θ=+=+=3.154(rad).(3)当a t = a n 时,可得rβ = rω2, 即: 24t = (12t 2)2,解得 : t = (1/6)1/3 = 0.55(s).6.解答:当s 2=t 时,4.022.0=⨯==t βω 1s rad -⋅ 则16.04.04.0=⨯==ωR v 1s m -⋅064.0)4.0(4.022=⨯==ωR a n 2s m -⋅08.02.04.0=⨯==βτR a 2s m -⋅22222s m 102.0)08.0()064.0(-⋅=+=+=τa a a n单元二 牛顿运动定律(一)选择题 1.A 2.C 3.C 4.C 5 A 6.C (二)填空题 1. 022x F t COS F X ++-=ωωω2.略3. )13(35-4. 50N 1m/s5.21m m t f +∆ )()(212122221m m m t m t m t m f +∆+∆+∆6. 0 18J 17J 7J7. mr k rk (三)计算题1.解答:θμθcos )sin (f f mg =- ; θμθμsin cos +=mgf0cos sin =+=θμθθd df; 0tan =θ ; 037=θ θsin hl ==037sin 5.12. 解答;dtdvmkv F mg =--分离变量积分得 0ln(1)v tktm mdvmg F kvktmg F dt v e mg F kv mg F m k-----=??----蝌 3解答:烧断前 2221211();a L L a L w w =+=烧断后,弹簧瞬间的力不变,所以2a 不变。
大物练习册答案

第15单元 机械振动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课程班序号一 选择题 [ B ]1. 已知一质点沿y 轴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4/3cos(πω+=t A y 。
与其对应的振动曲线是:[ B ] 2. 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A = 4cm ,周期T = 2s, 其平衡位置取作坐标原点。
若t = 0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x = -2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x = -2cm 处的时刻为: (A) 1s (B)s 32 (C) s 34(D) 2s[ C ] 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滑块,两边分别与劲度系数为k1和k2的轻弹簧联接,两弹簧的另外两端分别固定在墙上。
滑块m 可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O 点为系统平衡位置。
现将滑块m 向左移动x0,自静止释放,并从释放时开始计时。
取坐标如图所示,则其振动方程为: ⎥⎦⎤⎢⎣⎡+=t m k k x x 210cos (A)⎥⎦⎤⎢⎣⎡++=πt k k m k k x x )(cos (B)21210 ⎥⎦⎤⎢⎣⎡++=πt m k k x x 210cos (C)⎥⎦⎤⎢⎣⎡++=πt m k k x x 210cos (D) ⎥⎦⎤⎢⎣⎡+=t mk k x x 210cos (E)[ E ] 4.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A)167 (B) 169 (C) 1611 (D) 1613(E) 1615[ B ] 5. 图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若这两个简谐振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为:(A) π21(B)π (C) π23(D) 0二 填空题1. 一水平弹簧简谐振子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振子处在位移零、速度为A ω-、加速度为零和弹性力为零的状态,对应于曲线上的 b,f 点。
振子处在位移的绝对值为A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ω2A 和弹性力-kA 的状态,对应于曲线的 a, e 点。
大物练习册答案

大物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一定律?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同时消失答案:C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哪个公式表示?A. s = 1/2gtB. s = gtC. s = 1/2gt^2D. s = gt^2答案:C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C. 能量总是从高能状态向低能状态转移D.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答案:B二、填空题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_________。
答案:质量乘以加速度5. 一个物体的动能可以通过公式_________来计算。
答案:1/2mv^26.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__。
答案:F = G * (m1 * m2) / r^2三、简答题7. 描述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并解释它的重要性。
答案:第一宇宙速度是指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以足够的速度发射,使其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而不落回地球表面所需的最小速度。
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造卫星进入稳定轨道的最低速度要求。
8. 解释什么是角动量守恒定律,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答案:角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矩的作用,那么这个系统的总角动量保持不变。
例如,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旋转时,当他们将手臂收紧时,由于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加,从而保持角动量不变。
四、计算题9.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
求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 = 5kg * 2m/s^2 = 10N。
大学物理练习册答案

x02 = 195m
a1 = −20km / s 2 = −0.2m / s 2
a 2 = −0.2m / s 2
= 0 时,上坡车位于A点
v02 = −5.4km / h = −1.5m / s
∴ v1x = v01 + ∫ a1x dt = 5 + (−0.2)dt = 5 − 0.2t (m / s ) ∫ 0
r r r 解: r = 4i − 10 j (m)
r r dr v= dt
t =2
r r = 2i − 13 j ( m / s )
r dv a= dt
t =2
r = −8 j ( m / s 2 )
4、质点作直线运动,加速度 a = ω Asin ωt,已知 t = 0时质点初始状态为 x = 0、 0 = −ωA 、该质点运 v 动学方程为x = −Asin ϖt 0 .
0
x 2 = x02 + ∫ v 2 x dt = 195 + ∫ (−1.5 − 0.2t )dt= 195 − 0.1t 2 − 1.5t 2 ( m)
t
t
0
0
设在 t0 时刻相遇B点,则由图知:
x1B + (195 − x2 B ) = 195(m)
即: (5t 0 − 0.1t 02 ) + [195 − (−1.5t 0 − 0.1t 02 + 195)] = 195 整理得:
三、计算题:
求质点轨迹;(2)求自 t = 1 秒至 t = 2 秒时间内质 点的位移;(3)求 t = 1 秒时的速度和加速度.
r v −2t r 2t r 1. 质点运动学方程为 r = e i + e j + 2k (米),(1)
大学物理练习册(上册)答案

练习一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一、选择题 1、(D )2、(C )3、(D )4、(B )5、(D ) 二、填空题1、(1)A (2)1.186s(或4133-s) (3)0.67s (或32s ) 2、8m 10m3、(1)t e t t A βωβωωωβ-+-]sin 2cos )[(22 (2)ωπωπk +2( ,2,1,0=k ) 4、3/30Ct v + 400121Ct t v x ++ 5、(1)5m/s (2) 17m/s 三、计算题1、解:dxdvv dt dx dx dv x dt dv a ==+==262分离变数积分⎰⎰+=xvdx x vdv 020)62(得 )1(422x x v +=质点在任意位置处的速度为 )1(22x x v +=(由初始时刻的加速度大于零,可知速度的大小为非负)。
2、解:(1)第二秒内的位移为 m x x x 5.0)1()2(-=-=∆ 第二秒内的平均速度为s m txv /5.0-=∆∆= (2)t 时刻的速度为 269t t dtdxv -==第二秒末的瞬时速度为 s m s m s m v /6/26/292-=⨯-⨯=(3)令0692=-==t t dtdxv ,解得s t 5.1= 第二秒内的路程为 m x x x x s 25.2)5.1()2()1()5.1(=-+-=。
3、解:(1)由几何关系θθsin cos r y r x ==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故dtd θω=,代入初始条件0=t 时0=θ,得 t 时刻t ωθ=,所以j y i x r+=)sin (cos j t i t rωω+=(2)速度为)cos sin (j t i t r dtrd v ωωω+-==加速度为)sin (cos 2j t i t r dt vd a ωωω+-==(3)r j t i t r dtv d a 22)sin (cos ωωωω-=+-==由此知加速度的方向与径矢的方向相反,即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
大学物理练习册答案(下册)-

(1) x Acos( 2π t )
T
(2)
x Acos( 2π t 1 )
T2
(3)x Acos( 2π t 1 ) (4) x Acos( 2π t 3 )
T3
T4
2.两位外星人A和B生活在一个没有自转,没有大气, 表面光滑的匀质球形小星球上。有一次他们决定进 行一场比赛,从他们所在的位置出发,各自采用航 天技术看谁能先达到星球的对径位置。A计划穿过星 体直径凿一条通道,采用自由下落方式到达目标位 置;B计划沿着紧贴着星球表面的空间轨道,象人造 卫星一样航行到目标位置。试问A和B谁会赢得比赛?
C. 1 , 1 ,0.05 22
D. 2,2,0.05
9. 一列机械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则该时刻能量为最大值的媒y质质元的位置是:
A. o, b, d, f B. a, c, e, g O'
C. o, d
D. b, f O
d
a
eg
c
b
fx
(二) 填空题 1.一横波的波动方程为: y 0.01cos(250πt 10πx)(m)
解: 以星球中心为原点在直径 通道上设置x轴,A在x处受引力:
Fx
G
Mm R3
x
(注: 只有半径为x的星球部分对A有引力)
式中M为星球质量, R为星球半径, m为A的质量
A做简谐振动, 周期为 T 2 m / k k GMm / R3
A到达目标所需的时间为 tA T / 2 R R / GM B以第一宇宙速度做圆周运动 vB GM / R B到达目标所需的时间为 tB R / vB R R / GM
4. 一质点在x轴上作谐振动振幅A=4cm, 周期T=2s, 其平衡位置取作坐标原点, 若t=0时刻近质点第一次通过x=-2cm处, 且向x轴正方向运动, 则质点第二次通过 x=-2cm,处时刻为:[]
南华大学大物练习册一参考答案

图3 4图第一章 力与运动练 习 一一. 选择题1. 一物体在1秒内沿半径m R 1=的圆周上从A 点运动到B 点,如图1所示,则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A )(A ) 大小为2m/s ,方向由A 指向B ; (B ) 大小为2m/s ,方向由B 指向A ; (C ) 大小为3.14m/s ,方向为A 点切线方向; (D ) 大小为3.14m/s ,方向为B 点切线方向。
2. 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6532+-=t t x (SI), 则该质点作 ( B )(A )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 )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3.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s m v /2=,瞬时加速率2/2s m a =,则一秒钟 后质点的速度为( D )(A ) 零; (B ) s m /2-; (C ) s m /4; (D ) 不能确定。
4. 一质点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转动一周所用时间为T ,在2T 的时间间隔内,其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C )(A ) T R /2π,T R /2π; (B ) T R /2π,0; (C ) 0,T R /2π; (D ) 0,0。
二. 填空题1. 悬挂在弹簧上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振动,振动方程为t A y ωsin =,其中A 、ω为常量,则(1) 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cos dyv A t dtωω==;(2) 物体的速度与坐标的函数关系为222()vy A ω+=。
2. 一质点从P 点出发以匀速率1cm/s 作顺时针转向的圆周运动,圆半径为1m ,如图3。
当它走过2/3圆周时,走过的路程是m 34π; 这段时间平均速度大小为s /m 40033π;方向是与X 正方向夹角3πα=。
3.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坐标x 与时间t 的函数曲线如图4所示,则该质点在第 3 秒瞬时速度为零;在第 3 秒至第 6 秒间速度与加速度同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质点运动学一、选择题1.A2.D3.C4.A5.B6.C7.D8.D9. D 10. D二.填空题1.瞬时加速度 t 1到t 3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4d t t ⎰v4d t t ⎰v2.圆周运动,匀速率曲线运动,变速率曲线运动 3. px y 2=2 ut p u t 2± j putpu i u2±=v 4.1+=1v v kt 5. 0v l -h h v =v l -h lv = 6. )2(sec 2θπω-=D v7. 2.67rad8. 22-16=x v9. j i 3-2 j i4-2 j 2-10. t 3+8t -628 -628 8三、计算题1.解:由)2-0(142j t i t r +=得: j t i4-4=v由已知:024-83==⋅t t r v得t =0s 、s 3=t2.解:v =R ω =ARt 2由已知:t =1s ,v =4m/s 得A=2在t=2s 时 v =R ω =ARt 2=2×2×22=16m/sn n n R ARt n R t a 1281621622222d d 222+=+⨯⨯⨯=+=+=ττττv v vm/s 1291281622=+=a 23.解:由题意可知θsin t g a -=θsin d d d d d d d d t g st s s t a -====vv v v s g d sin d θ-=v v ①从图中分析看出syd d sin =θ y s d d sin =θ ②将②代入①得dy d sin d g s g --=θv v⇒-=⎰⎰yy y g 0d d vv v v )(2022y y g -+=v v 第二单元 质点动力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D 4.D 5.B 6. E 7. C 8.C 9.B 10.C 11.C 12.B 13. D二、填空题1.)/(m M F + )/(m M MF + 2. 0 2g 3.R g /4.v m 2 指向正西南或南偏西45° 5.i2 m/s6.0.003 s 0.6 N·s 2g 7.)131(R R GMm -或RGMm32-8.kg m 2229. 2112r r r r GMm- 2121r r r r G M m -10.)(mr k E =)2(r k - 11.gl 32112. km 32v .三、计算题1. 解:取距转轴为r 处,长为d r 的小段绳子,其质量为( M /L ) d r 由于绳子作圆周运动,所以小段绳子有径向加速度,T ( r )-T ( r + d r ) = ( M / L ) d r r ω2令 T ( r )-T (r + d r ) = - d T ( r ) 得 d T =-( M ω2 / L ) r d r 由于绳子的末端是自由端 T (L ) =0有r r L M T Lrr T d )/(d 2)(⎰⎰-=ω ∴ )2/()()(222L r L M r T -=ω 2.解:(1) 释放后,弹簧恢复到原长时A 将要离开墙壁,设此时B 的速度为v B0,由机械能守恒,有2/32120B 20v m kx = 得 mkx 300B =vA 离开墙壁后,系统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当弹簧伸长量为x 时有0B 22211v v v m m m =+ ①20B 2222221121212121v v v m m kx m =++ ②O ω当v 1 = v 2时,由式①解出v 1 = v 2mkx 3434/300B ==v (2) 弹簧有最大伸长量时,A 、B 的相对速度为零v 1 = v 2 =3v B0/4,再由式②解出 0max 21x x =3.解:设m 与M 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 ,它们脱离球面的速度为u .(1) 对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m M m +=v v①m 与M 沿固定光滑球面滑下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在任一位置θ 时,有22)(21)cos 1()()(21u m M gR m M m M +=-+++θv ②R u m M N g m M /)(cos )(2+=-+θ ③当物体脱离球面时,N = 0,代入③式并与①、②式联立,可解得:32)(332cos 22022++=+=m M gR m gR gR v v θ ∴ ]32)(3[cos 22021++=-m M gR m v θ(2) 若要在A 处使物体脱离球面,必须满足g m M R m M A )(/)(2+≥+v即Rg A >2v ,考虑到①式有 Rg m M m ≥+)/(202v所以油灰的速度至少应为 m Rg m M /)(0+=v第三单元 静电场一、选择题1.D2.D3.D4.D5.C6.D7.D8.C9.C 10.C 11.A 12.B 13.D 14. A二、填空题1.θπεθtan sin 40mg l2.023εσ-02εσ- 023εσ 3.包围在曲面内的净电荷 曲面外的电荷 4.)11(400ab r r qq -πε 5.2ελ 6.0 7.< 8.-2000V9.> (分别垂直指向U 3) 10.F/4 11.<三、计算题1.解:在球内取半径为r 、厚度为d r 的薄球壳,该壳内所包含的电荷为d q =ρd V =Kr 4πr 2d r在半径为r 的球面内包含的总电荷为403d 4d Kr r Kr V q rVππρ===⎰⎰ (r ≤R )以该面为高斯面,按照高斯定理有0421/4εππKr r E =⋅得到 0214εKr E =, (r ≤R )方向沿径向,K >0时向外,K <0时向里。
在球体外作一半径为r 的同心球面为高斯面,按照高斯定理有0422/4εππKR r E =⋅得到 02424εr KR E =, (r >R )方向沿径向,K >0时向外,K <0时向里。
2.解:(1) 由静电感应,金属球的内表面上有感应电荷-q ,外表面上带电荷Q +q(2) 由于球壳内表面上的任一电荷距离O 都是a ,所以内表面上的电荷在O 处产生的电势为aq aqU q 0044d πεπε-==⎰-(3) 球心O 处的总电势为分布在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和点电荷q 共同在O 点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q Q q q O U U U U +-++==bQb a r q b q Q aq rq 000004)111(4444πεπεπεπεπε++-=++-+3.解:如图以O 为原点,沿半径水平向右为x 正方向建立坐标Ox 轴,(1) 由于球面均匀带电,电荷分布具有球对称性,所以电场分布也具有球对称性,根据高斯定理得球外距离原点O 为x 的点处电场为i x q E204πε=(x >R )在x 处取电荷元d Q =λd x ,则电荷元d Q 受到球面电荷的电场力为i xx q Q E F 204d d d πελ== 带电细线受到球面电荷的电场力为i l r r q i x x q Q E F l r r⎪⎪⎭⎫ ⎝⎛+-===⎰⎰+000201144d d 00πελπελ (2) 球面电荷在球外距离原点O 为x 的点处电势为xq U 04πε=(x >R )细线在该电场中的电势能为 000ln 44d d 00r lr q x x q Q U W lr r l +===⎰⎰+πελπελ 第四单元 稳恒磁场一、选择题1.C2. B3.C4.B5.C6.B7.B8.B9.C 10.A 11.B 12.C二、填空题 1.0 2.221R B π-3. 0 4.1.4A 5.Rhiπμ20 6.T 71067.6-⨯ 7.αμsin 20m nIRq8.正电荷 9.向左 10.dLd I I +ln 2210πμ 11. B Ia 221 ,沿y 轴正向 12.rIB πμ2=三、计算题 1.解:rIB πμ20=ta tb Il r l r I S B Φtb t a v v v v ++===⎰⎰++ln 2d 2d 00πμπμ2. 解:将截流的无限长圆柱形金属薄片看成由许多无限长的平行直导线组成。
如图所示。
对应θ到θθd +,宽度为θRd 的无限长直导线的电流πθπθd d d I I R R I ==它在P 点产生的磁感强度θπμπμd 22d d 200RIR I B ==d B 的方向是在与轴垂直的xy 平面内,与y 轴的夹角为θ。
由对称性可知,半圆柱形电流在P 处的磁感强度在y 方向相互抵消,所以,P 点的磁感强度沿x 轴正向,即θθπμθd sin 2sin d d 20RIB B x == RIR I B B x 20020d sin 2d πμθθπμπ===⎰⎰3. 解:导体横截面的电流密度为)(2122R R I-=πδ 在P 点作半径为r 的圆周,作为安培环路。
由∑⎰=⋅I l B ld μ得 212221202120)()(2RR R r I R r r B --=-=μδπμπ即 )(2)(21222120R R r R r I B --=πμ 对于导体内壁,1R r =,所以 0=B 对于导体外壁,2R r =,所以 202R IB πμ=第五单元 电磁感应一、选择题1.C2.B3.B4.B5. D6.D7.C8.B9.B 10.A二、填空题 1.0.05T2.t SI n ωωμcos m 0- 3. 1.65×10-2C4.θtg BLmgR θtg BL mga b → 5.212B L ω6.200cos 2r I tRπμωω-7.0.400H 8.4208R Irr πμμ9.S t B l d E SLd ⋅∂∂-=⋅⎰⎰,0d =⋅⎰S B S10. 0.07A三、计算题 1.解:⎰⋅⨯=BAl B d )(v εx xIla ad 20⎰+=πμvala πI +=ln20vμ2.解:选取abcd 为回路环绕方向tBS S t B S i d d d -=⋅∂∂-=⎰ ε= -⎥⎦⎤⎢⎣⎡-θθsin 212122a o R= -3.68mv方向 adcb3.解:(1) 根据212Bw μ=, w mo =0(2) P 点的磁感应强度 04/(6)B I a μ=πw mr =)9/(22220a I πμ第六单元 气体动理论一、选择题1.B2.C3.B4.C5.B6.B7.A8.B9.A 10.D二、填空题1.大小、质量、速度、能量等 ,体积、压强、温度、热容量等,统计平均 2.pa 3104.7⨯,371K 3.平动动能 t =3 5.373930031.823t =⨯⨯=E J 转动动能 r =2 249330031.822r =⨯⨯=E J内能 i =5 5.623230031.825i =⨯⨯=E J4.分子速率在v p 附近分布的概率最大或分子速率在v p 附近的分子数最多 5.(1) 氧,氦(2) 表示分布在速率v 附近,速率区间v →v +Δv 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3)表示分布在0→∞的速率区间内所有分子与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6.(1)kT 21(2) kT i 2 (3)RT i 27. 1.736×10-10(s) 3.648×10-10(m) 8.1228s m 103161616116--⋅⨯==∆⨯=⋅∆⨯=∆⨯v n t x n yz t nxyz t N9.5:610.(1) d (2) a (3) b (4) c (5) e (6) f (7) g (8) h三、计算题1.解法一、混合后两种气体分子在每个自由度上的平均能量相等,且气体的总能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