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艺学考研题2009
生物工艺学习题集

《生物工艺学》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诱变选育自然选育生理碱性物质生理酸性物质前体生长因子产物促进剂代谢控制发酵巴斯德效应葡萄糖效应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临界溶氧浓度发酵热1、诱变育种:用各种物理、化学的因素人工诱发基因突变进行的筛选,称为诱变育种2、自然选育:3、生理碱性物质:若菌体代谢后能产生碱性物质的则此种无机氮源称为生理碱性物质,如硝酸钠。
正确使用生理酸碱性物质,对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的pH有积极作用。
4、生理酸性物质:无机氮源被菌体作为氮源利用后,培养液中就留下了酸性或碱性物质,这种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的无机氮源叫生理酸性物质5、前体: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6、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7产物促进剂:所谓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8、代谢控制发酵:人为地改变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是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过量积累,这种发酵称代谢控制发酵。
研究内容:研究微生物的生理代谢规律,即生物合成各种代谢产物的途径和代谢调节机制,环境因素对代谢方向的影响以及改变微生物代谢方向的措施。
9、巴斯德效应:在好气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力下降(细胞内糖代谢降低,乙醇积累减少);不仅存在于酵母中,也存在于具有呼吸和发酵能力的其他细胞中。
10、葡萄糖效应:又称葡萄糖阻遏。
葡萄糖或某些容易利用的碳源,其分解代谢产物阻遏某些诱导酶体系编码的基因转录的现象。
如大肠埃希氏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在葡萄糖没有被利用完之前,乳糖操纵子就一直被阻遏,不能被利用。
这是因为葡萄糖的分解物引起细胞内cAMP含量降低,启动子释放cAMP–CAP蛋白质,RNA聚合酶不能与乳糖的启动基因结合,以致转录不能发生,直到葡萄糖被利用完,乳糖操纵子才能被转录,形成利用乳糖的酶。
生物工艺学测试题

① ) 是将酶或细胞结合在非水溶性的物质上,从而达到固定
20、根据微生物采矿的原理,可以利用 (
质,生产含硫量较低的煤。
① 细菌浸滤 ② 真菌浸滤 ③ 细菌与金属相互作用 ④ 真菌与金属相互作用。
21、在发酵工程中,(
① 无目标微生物
② ) 是发酵成功与否的关键。 ③ 无菌 ④ 无氧
② 无目标微生物以外的微生物
1、生物技术的几大组成部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虽可自成体系,构 成独立完整的技术,但它们又是相互( ①加强 ② 补充 ③ 渗透 ④ 作用 ③ ) ,形成了对社会的广泛影响。
2、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实现(
① 产业化 ② 商品化 ③ 社会化 ④ 安全化
①
)的关键环节。
3、在生物技术中,我们把每单位面积上的(
④ )所携带的外源DNA片段最长。
38. 下列基因工程载体中,( ① pBR322质粒
② pUC18质粒 ③ 所有质粒 ④ 噬菌体
③ )基因组的分离。
39. 用鸟枪法分离目的基因,最适合下列中( ① 动物 ② 植物 ③ 原核生物 ④ 真核生物
40. 利 用 化 学 合 成 法 合 成 基 因 工 程 所 需 的 目 的 基 因 , 最 有 效 的 是 合 成 (
23、在生物技术中运用(
① 细胞培养 ② 细胞融合 ③ 组织培养 ④ 原生质体培养 24、在我国,持续稳定地发展种植业的核心内容是( ① 提高农作物产量 ② 提高农作物产品质量 ③ 提高农作物生物学产量 25、在抗虫基因工程上除了毒蛋白基因外,另一个常用作目的基因的是( ① 蛋白酶抑制剂 ② 淀粉酶抑制剂 ③ 核酸酶抑制剂 ④ 糖酶抑制剂 ④ )。 ④ ①和② ① )基因。
① 载体结合法 ② 交联法 ③ 包埋法 ④ 复合法
2009年山东青岛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9年山东青岛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一、解释下列专业术语(每题3分,共54分)1、等电点(pI)2、蛋白质二级结构3、蛋白质变性4、酶原激活5、必需脂肪酸6、活性中心7、酵解8、填补反应9、酮体10、底物水平磷酸化11、RAPD(random amplification of polymorphic DNA)12、复制子(replicon)13、RNA剪接(RNA splicing)14、snoRNAs(small nucleolar RNAs)15、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16、信号肽(signal peptide)17、RT-PCR 18、T-DN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 乳糖是由()与()组成的二糖。
2. 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也是合成()、()、()类物质碳骨架的供体。
3. 一种蛋白质按其重量含有1.65%亮氨酸和2.48%异亮氨酸,该蛋白质的最低分子量为()。
提示: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分子量均为131Da。
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在蛋白质多肽链中的()。
5. 蛋白质颗粒表面的()和()是蛋白质亲水胶体稳定的两个因素。
6. 在体内缺乏维生素()时会导致脚气病,该维生素的溶解性为()。
7. 胰岛素不能口服的原因是()。
8. 不同酶的Km(),同一种酶有不同底物时,Km值(),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是()。
酶促反应速度(υ)达到最大速度(Vm)的80%时,底物浓度[S]是Km的()倍;而υ达到Vm90%时,[S]则是Km的()倍。
9. 脂肪酸分解过程中,长链脂酰CoA进入线粒体需由()携带;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线粒体的乙酰CoA出线粒体需与()结合成(),该体系称()。
10. 1mol 14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为H2O和CO2时,可产生()mol ATP。
11. 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直接还原而生成,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12. 尿素循环又称(),是将有毒的()转变为无毒尿素的循环。
生物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0分2分/个全是啤酒)啤酒比较乱1啤酒生成过程对原料粉碎度有何要求?粉碎时要求麦芽的皮完整而不碎,胚乳适当细,并注意提高粗细3的均匀性。
辅助原料(如大米)的粉碎越细越好,以增加浸出物的得率。
对麦芽粉碎的要求,根据过滤设备的不同而不同。
对于过滤槽,是以麦皮作为过滤介质,所以粉碎度要求较高,粉碎时皮壳不可太碎,以免因过碎造成麦槽层的渗透性变差,造成过滤困难,延长过滤时间,由于麦皮中含有苦味物质,色素,单宁等有害物质,粉碎过细会使啤酒色泽加深,口味变差也会影响麦汁得率。
因此在麦芽粉碎时要尽可能大的使麦皮不受破坏。
如果采用压滤机,则要适宜细粉碎。
*2.糖化工艺条件的改变对麦汁组分的影响?(1)麦芽的质量及粉碎度:糖化力强溶解良好的麦芽糖化时间短形成可发酵性糖多;优质麦芽或溶解良好的麦芽,粉碎度的粗细对糖化影响小,反之麦芽质量差则影响大(2)非发芽谷物的添加:种类,支链直链淀粉比例,糊化,液化程度及添加数量对麦汁组成影响大,非发芽谷物含量超过35%将延长糖化时间降低麦汁中可发酵性糖的比例,如果麦汁质量差含淀粉酶活性低不但会延长糖化时间,麦汁组成差,还会导致发芽谷物淀粉的利用率降低(3)糖化温度的影响:影响麦汁中可发酵性糖的比例和糖化时间,还会影响浸出物的收率(4)糖化醪pH:对于啤酒的糖化一般在63~70℃范围内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最适pH范围较宽,可在pH5.2-5.5范围内波动,影响不大(5)糖化醪浓度:糖化时原料加水比越小则糖化醪浓度越大,糖化醪粘度也增大,会影响酶对作用基质的渗透,从而降低淀粉的水解速率,降低最终产物-还原糖的积累,也会抑制酶对淀粉的作用,当糖化醪浓度超过40%会降低浸出物收率,可发酵性糖含量也会降低,糖化时间延长。
3.如何操作能使麦汁清亮透明?(1)贮酒温度不宜过高,酵母不能太老以免造成酵母自溶使啤酒浑浊(2)控制好后发酵使CO2产生较多就可以促进酵母凝聚沉淀加速澄清(3)贮藏温度越低越能减少大分子物质的溶解促进澄清;恒定的温度和罐压可防止啤酒对流保持澄清(4)贮藏容器越小垂直度越高越有利于澄清(5)控制啤酒中的高分子氮的含量等4.麦汁过滤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从理论上说,使用过滤槽时,麦汁过滤速度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K ——和过滤速度有关的常数△P ——麦糟层的压力差fa ——麦糟层的可渗透性d ——麦糟层的厚度μ——麦汁粘度(或用文字叙述过滤速度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提高麦汁过滤速度的措施有:降低麦汁粘度(浓度、糖化完全、保温)、控制麦糟层的厚度(投料量、糟层平整)、控制麦糟层的可渗透性(麦皮不碎、控制辅料量、糖化完全、合理耕糟)、控制合适的压力差(结构合理、滤速适宜)等。
2009级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微生物生化(含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适用专业: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生物制药共 3 页一、填空题(每个空1 分,共35 分)1.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
2. 芽孢是芽孢细菌的()器官。
3.某些酵母在繁殖过程中,芽体不脱落,并相连接成藕节状,形似菌丝称()。
4.根瘤菌可与()植物共生固氮。
5. 荚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和()等,常采用()方法进行荚膜染色。
6.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用途通常分为基础培养基、完全培养基、()、()、()五大类。
7.Lipopolysaccharides(LPSs) contain both lipid and carbohydrate, and consist of threeparts: (), (), and (). (此题要求英语做答)8.Genetic recombination occurs in eucaryotes through sexual reproduction. In bacteria, recombination occurs through the processes of (),(), and (). (此题要求英语做答)9.The multiplication cycle of bacteriophages, like that of all viruses, can be divided intofive distinct stages: (), (), biosynthesis of viral components, (), and (). (此题要求英语做答)+10.TCA循环中,α-酮戊二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需要的辅因子有:NAD 、TPP 、()、()、()和()。
11. 腺嘌呤环上的第()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位碳原子相连形成()。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2009年878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878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适用专业: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共页(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数150分)一.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把答案代码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25分))1.反转录酶除了有以RNA为模板生成RNA-DNA杂交分子的功能外,还有下列活性:A DNA聚合酶和RNase AB DNA聚合酶和S1核酸酶C DNA聚合酶和RNase HD S1核酸酶和RNaseH2.一个酶有多种底物,判断其底物专一性强弱应依据参数 :A KcatB KmC Kcat/KmD 其它3. 下列哪种氨基酸残基最有可能位于球状蛋白质分子的表面?A.LeuB. PheC. MetD. AspE. Ala4. 羧肽酶含有的金属离子是:A 镁B 锌C 铜D 铁5. 嘌吟霉素的作用是:A 抑制DNA合成B 抑制RNA合成C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延伸D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终止6 .下列关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结构与性质的叙述哪一种是错误的?A. 含有两个肽键B. “胱”代表半胱氨酸C. 谷氨酸的γ -COOH参与了肽键的形成D. 含有一个巯基E. 变成氧化型谷胱甘肽时脱去的两个氢原子是由同一个还原型谷胱甘肽分子所提供的7.生物体内甲基的直接供体是:A S-腺苷蛋氨酸B 半胱氨酸C 蛋氨酸D 牛磺酸8 . 有个天然肽的氨基酸顺序为:Pro-Ala-Phe-Arg-Ser,你要证实N端第二位Ala 的存在,最好的试剂是:A FDNB B PTTC C 无水肼D 羧肽酶9.某蛋白质pI为7.5,在pH6.0的缓冲液中进行自由界面电泳,其泳动方向为:A 原点不动B 向正极泳动C 向负极泳动10.在接近中性的pH的条件下,下列哪种基团既可以为H+的受体,也可为H+的供体A His-咪唑基B Lys-ε-氨基C Arg-胍基D Cys-巯基11. 在天然蛋白质组成中常见的一个氨基酸,它的侧链在pH7.2和pH13都带电荷,这个氨基酸是:A 谷氨酸B 组氨酸C 酪氨酸D 精氨酸12.下列有关真核生物肽链合成启动的论述何者是正确的?A .只需ATP提供能量B .只需GTP提供能量C .同时需要ATP和GTP提供能量D .40S亚基与m RNA结合E .50S亚基与39S亚基结合13.在pH10的谷氨酸溶液中,下列哪一种结构占优势?A. 羧基氨基都解离B. 羧基氨基都不解离C. 只α-羧基解离D. 只γ -羧基解离E. α-羧基与γ -羧基都解离14. 抗体IgG分子的重链和轻链可用下列哪种试剂分开?A. 乙醇胺B.胃蛋白酶C.木瓜蛋白酶D.巯基乙醇E.尿素15. 下列关于β-折叠片层结构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 β-折叠常呈左手螺旋B. β-折叠只在两条不同的肽链间形成C. β-折叠主要靠链间的氢键来稳定D. β-折叠主要靠链间的疏水作用来稳定E. β-折叠主要靠链内的氢键来稳定16. 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构象特征主要取决于:A. 氨基酸的组成、顺序和数目B. 氢键、盐键、范德瓦尔斯力和疏水力等构象维系力C. 温度、pH和离子强度等环境条件D. 肽链间及肽链内的二硫键E. 各氨基酸间彼此借以相连的肽键17. 酶原激活的实质是:A. 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B. 酶蛋白的变构效应C. 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D. 酶原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E. 以上都不对18. 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A. 肉碱脂酰转移酶IB. 肉碱脂酰转移酶IIC. 脂酰CoA脱氢酶D. β-羟脂酰CoA脱氢酶E. β-酮脂酰CoA脱氢酶19.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 氢键被破坏B. 肽键断裂C. 蛋白质降解D. 水化层被破坏及电荷被中和E. 亚基的解聚20 . 降低血糖的激素:A.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 C.甲状腺素 D.胰岛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21.将米氏方程改为双倒数方程后,A. 1/v与1/[S]成反比B. 以1/v对1/[S]作图,其横轴为1/[S]C. v与[S]成正比D. Km在纵轴上E. V max值在纵轴上22.下列关于核酸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在双螺旋中,碱基对形成一种近似平面的结构B. G和C之间是两个氢键相连而成C. 双螺旋中每10对碱基对可使螺旋上升一圈D. 双螺旋中大多数为右手螺旋,但也有左手螺旋E. 双螺旋中碱基的连接是非共价的结合23.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不受哪一因素影响?A. [S]B. [E]C. [pH]D. 时间E. 温度24.在测定酶活力时,用下列哪种方法处理酶和底物才合理?A. 其中一种用缓冲液配制即可B. 分别用缓冲液配制,然后混合进行反应C. 先混合,然后保温进行反应D. 其中一种先保温,然后再进行反应E. 分别用缓冲液配制,再预保温两者,最后混合进行反应25.关于别构酶的叙述,哪一项时错误的?A. 所有别构酶都是多聚体,而且亚基数目往往是偶数B. 别构酶除了活性部位外,还含有调节部位C. 亚基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因亚基构象不同而变化D. 亚基构象改变时,要发生肽键断裂的反应E. 酶构象改变后,酶活力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30分)1.将含有Asp(pI=2.98), Gly(pI=5.97), Thr(pI=6.53), Leu(pI=5.98)和Lys(pI=9.74)的pH3.0柠檬酸缓冲液,加到预先用同样缓冲液平衡过的Dowex-50阳离子交换树脂中,随后用该缓冲液洗脱此柱,并分部的收集洗出液,这5种氨基酸将按()次序洗脱下来。
《生物工艺学》试卷A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生物工艺学》课程考试试卷A答案专业:考试日期:试卷所需时间:120分钟闭卷试卷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共8小题,任选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发酵热: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Q发酵=Q生物+Q搅拌-Q蒸发-Q辐射2.摄氧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氧的量。
3.临界氧浓度:当培养基中不存在其他限制性基质时,不影响好氧性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低溶解氧浓度。
4.缓效氮源:指需要菌体产生蛋白水解酶将之水解后缓慢被菌体利用的氮源。
5.产物得率系数:消耗1g营养物质生成的产物的克数。
6.比基质消耗速率:单位时间内单位菌体消耗的基质量。
7.微生物对数残留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微生物的受热死亡遵照分子反应速度理论。
在灭菌过程中,活菌数逐渐减少,其减少量随残留活菌数的减少而递减,即微生物的死亡速率与任一瞬间残存的活菌数成正比。
8.分批发酵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1.玉米浆、蛋白胨、黄豆饼粉、酵母膏。
(任意三个)2.酸解法;酶解法;酸酶结合法。
3.湿热;过滤。
4.搅拌、空气的线速度、空气分布管、培养液的性质、表面活性剂、离子强度、菌体浓度(4个空中必须含有前2个)5.设备渗漏、空气中有杂菌、种子带菌、灭菌不彻底、技术管理不善(任意四个答案)。
6.基质消耗速率、用于维持的基质消耗速率、用于菌体生长的基质消耗速率、用于产物合成的基质消耗速率。
三、问答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第1小题——斜面培养基:1. 富含有机氮源,少含或不含糖分。
有机氮有利于菌体的生长繁殖,能获得更多的细胞。
2. 对于放线菌或霉菌的产孢子培养基,则氮源和碳源均不宜太丰富,否则容易长菌丝而较少形成孢子。
3. 斜面培养基中宜加少量无机盐类,供给必要的生长因子和微量元素。
种子培养基:1. 必须有较完全和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需要充足的氮源和生长因子。
2. 种子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不必太高。
供孢子发芽生长用的种子培养基,可添加一些易被吸收利用的碳源和氮源。
09年生化真题

09年生物化学一填空题1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日裔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______。
他们三人在发现和研究_______方面有突出成就。
2 假定某酶服从米氏方程,当S等与4Km时,它的v是Vmax的_______。
3 某些酶加入烷化剂后,催化活性消失。
这表明这类酶都含有_______作为活性中心的必须氨基酸。
4 一种氨基酸与它专一的tRNA结合是由______决定的。
5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_______,起始tRNA是______.6 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是_______。
7 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是________。
8 乙醛酸循环由五步构成,其中三种酶和TCA循环相同,其他两种专一性反应是由_____和_______催化的。
9 患尿黑酸症的病人,由于_______发生遗传缺陷所致.10 在电场中蛋白质不迁移的PH值叫做______。
11 维生素D3是由其前体_______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成,而这个前体是由______转变而成。
12 组胺能引起变态反应,它可由________脱羧产生。
13 生物体内的代谢调节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水平进行14 人体尿素的合成主要在_______中进行。
二选择题1 下列氨基酸中,有紫外吸收的是A LeuB ArgC TyrD Phe2 下列氨基酸,在PH4具有缓冲能力的是A CysB ArgC SerD Glu3 下列哪种化合物的C14标记,经过合成后出现在软质酸分子中A HCO3B CH3COOHC CoASHD ACPSH4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下列氨基酸,最后被洗脱下来的是A GluB AlaC ThrD V al5 下面是关于DNA的Tm的描述,除何者欠妥外,其余都是正确的?A 双螺旋解开一半时的温度B 螺旋—线团转换的中点温度C 增色效应达到一半的温度D 值达到最高值一半时的温度6 催化胞液脂肪酸合成的限速反应是由下述哪种酶催化A 乙酰辅酶A羧化酶B 丙酮酸羧化酶C 柠檬酸裂解酶D 脂肪酸合酶7 鸟氨酸循环产生尿素的直接前体A 精氨酸B 鸟氨酸C 瓜氨酸D 精氨琥珀酸8 下面是关于蛋白质结构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是由肽键决定的B 所有蛋白质都具有相同的主链结构C 天然蛋白质分子都是线性结构D 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决定其空间构象9 下列酶催化的反应中,能用“三点结合”模型解释的是A 顺乌头酸梅B 琥珀酸脱氢酶C 甘油激酶D 苹果酸脱氢酶10 cDNA法(反转录法)是分离外源基因的一种有效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为了使大肠杆菌用于生产人生长因子,适宜的育种方法是(C)
a.诱变育种
b.原生质体融合
c.DNA重组
2.发酵过程经镜检和平板检验没有发现杂菌是无菌检验的(a )
a .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3. 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越快,种子扩大培养的级数(a )
a.越少
b.越多
c.没有关系
4.下述发酵培养基成分哪个是微生物生长不需要的(b)
a.氮源 b .前体 c.无机盐
5.微生物可利用两种碳源物质,越易利用的其Monod常数(b )
a. 越大
b. 越小
c.一样
6.氧气的溶解过程属于(b )
a .气膜控制
b .液膜控制 c.双膜控制
7.淀粉的液化和糖化(c )
a .仅温度不同
b .仅pH不同 c.可在同一设备完成
8. 实罐灭菌与连续灭菌(b )
a.前者温度高时间长 b .后者温度高时间短 c.两者温度时间一样
9.次级代谢产物与细胞生长速率是(c )
a.偶联关系 b .部分偶联关系 c. 非偶联关系
10. 在我国南方地区建发酵工厂,无菌空气系统可采用(b)
a .一级分离流程 b. 二级分离流程 c.一级、二级均可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
1.从土壤分离酵母菌混入大量细菌,此时如何实现酵母菌的增殖培养。
2.种子培养基与生产培养基的区别。
种子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要求比较丰富和完全,氮源和维生素的含量也要高些,但总浓度以略稀薄为好。
生产培养基的组成除有菌体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和化合物外,还要有产物所需的特定元素、前体和促进剂等
3.发酵过程中提高转速为何可有效提高溶氧
OTR= kLa* (C* -C) (mol/ m3 . h)
提高转速能把大气泡打成小气泡,a↑;使液体呈湍流,液膜厚度变薄,kL↑从而使kLa*↑,OTR↑
4.HTST灭菌及其优点。
将培养基通过用高压蒸汽直接导入的加热器,使经预热的生培养基在20~30s内即达到130~140℃,接着进入培养基冷却器,使其尽快冷却至适宜于发酵的温度而进入事先已灭菌过的发酵罐中。
这种灭菌法也称高温瞬时(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HTST灭菌法)。
HTST法的优点不但在于节省时间,增加发酵罐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可以保留更多的培养基养分,这是因为温度增高后杂菌的死亡速率大于养分的破坏速率。
是目前工厂中较普遍采用的灭菌方法。
三、详答题:(每小题15分)
1.某发酵过程前期发生较严重染菌且发现所染杂菌为非耐热细菌,请分析最可能的染菌途径。
1.种子带菌(1)培养基及用具灭菌不彻底:造成灭菌不彻底主要是灭菌时锅内空气排放不完全,造成假压,使灭菌时温度达不到要求。
(2)菌种在移接过程中受污染 (3)菌种在培养过程或保藏过程中受污染
2.无菌空气带菌
3.培养基和设备灭菌不彻底导致染菌
(1)原料性状:一般稀薄的培养基容易灭菌彻底,有颗粒时,容易灭菌不彻底,造成染菌
(2)实罐灭菌时未充分排除罐内空气:罐内空气未完全排除,造成“假压”,导致灭菌不彻底而污染
(3)培养基连续灭菌时,蒸汽压力波动大:导致灭菌不彻底而污染
(4)设备、管道存在“死角”:由于操作、设备结构、安装等原因,引起蒸汽不能有效到达或不能充分到达预定应该到达的局部灭菌部位,从而不能达到彻底灭菌的要求
4.设备渗漏引起染菌
5.操作问题
如:移种时时发酵过程罐内压力跌零,使外界空气进入而染菌;
泡沫顶盖形成而造成污染;
压缩空气压力突然下降,使发酵液例流入空气过滤器而造成污染等
2.细胞培养过程产热峰值往往出现在对数生长期的末期,试从燃烧热的角度分析产热速率与生长速率的关系。
四、计算题:(每题15分)
1.在一连续通气搅拌发酵罐中进行酵母连续培养,培养液体积为1L,流
速为2l/h,流入限制性基质浓度为200mmol/l,达到稳态时,测定流出
培养液中限制性基质浓度为22mmol/l.后将流速调整为4l/h,流入限
制性基质浓度调整为100mmol/l,达到稳态时,测定流出培养液中限
制性基质浓度为50mmol/l。
试求:
(1)该菌的生长速率方程。
解:依题知V=1L,F1=2L/h,S01=200mmol/L,S1=22mmol/L
F2=4L/h,S02=100mmol/L,S2=50mmol/L
达到稳态时,u=D=F/V=um*S/(Ks+S)
所以有F1/V=um*S1/(Ks+S1);F2/V=um*S2/(Ks+S2)
求出um,Ks代入dx/dt=X*{um*S/(Ks+S)-F/V}得出速率方程(2)酵母菌的Yx/s=0.5,上述两种操作哪种生产率较高?
解:稳态时有(F/V)*S0-(F/V)*S-u*X/Yx/s=ds/dt=0
且u=D=F/V,产率Px=D*X 所以Px=Yx/s*D*(S0-S)
求出Px1,Px2比较
2. 在一间歇操作的反应器内进行好氧微生物培养,测得k
a×C*=0.1mol/l . h,
L
细胞在指数期内的倍增时间为30min,Yx/ o
=0.6, 试求当培养液中的溶氧接近耗
2
尽时,细胞浓度是多?
解:倍增时间td=0.693/u,u=0.5h,所以u=0.693/0.5=1.386.
当溶氧耗尽时,培养液氧浓度C=0,所以OTR=KLa×(C*-C)=KLa×C*=0.1mol/(Lh)
此时耗氧平衡,细胞耗氧速率r=u×X÷Yx/o2=OTR
所以细胞浓度X=0.1×0.6÷1.386=0.0433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