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教案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分数乘法运算规则及应用分数除法运算规则及应用2. 比和比例比的意义及性质比例的意义及性质3. 圆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对称性及应用4. 百分数百分数的定义及转换百分数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比和比例、圆、百分数的概念及性质,并能熟练运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百分数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比和比例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百分数的概念及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圆规、直尺。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烹饪等,引出分数乘除法、比和比例、圆、百分数等概念。
2. 例题讲解(1)分数乘除法: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举例说明。
(2)比和比例:讲解比和比例的概念及性质,举例说明。
(3)圆: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4)百分数:讲解百分数的定义、转换及应用,举例说明。
3. 随堂练习(1)分数乘除法: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比和比例: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圆: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百分数: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除法:列出运算规则,举例说明。
2. 比和比例:列出概念及性质,举例说明。
3. 圆:列出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4. 百分数:列出定义、转换及应用,举例说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乘除法:计算题。
(2)比和比例:应用题。
(3)圆:计算题。
(4)百分数:应用题。
2024年小学六年级劳动课教案

2024年小学六年级劳动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劳动》教材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智慧”中的第2课时,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学习使用工具的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2. 学会正确使用工具,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工具,进行动手操作。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常见工具,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展示工具(如螺丝刀、扳手、钳子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工具(包括螺丝刀、扳手、钳子等),劳动实践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工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新课(1)教师结合实物,讲解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3)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工具使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每组完成一个简单的劳动任务,如组装一个简易的书架。
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使用工具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智慧——认识工具》2. 主要内容: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工具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每组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劳动任务,并使用所学工具完成。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工具,安全、规范地完成劳动任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里尝试使用其他工具,提高动手能力。
(2)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劳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3)开展“我是小小发明家”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工具,进行动手操作。
2024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方法2. 生命与遗传3. 物质与变化4. 力与机械5. 电与磁6. 地球与宇宙详细内容如下:1. 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表达与交流。
2. 生命与遗传:基因、遗传、变异、生物多样性。
3. 物质与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4. 力与机械:力的作用、简单机械、机械效率。
5. 电与磁:电路、电流、磁场、电磁感应。
6.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宇宙的探索。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了解生命与遗传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3. 理解物质与变化的现象,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4. 学习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5. 掌握电与磁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和实验能力。
6. 认识地球与宇宙,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遗传与变异、质量守恒定律、电磁感应。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电路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模型、实验器材、电路元件。
2. 学具:实验报告、练习册、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际案例、新闻、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主题。
2. 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粉笔,分层次书写,清晰明了。
3. 图表:绘制相关图表,形象直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哪些?(2)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有哪些?(3)质量守恒定律是什么?(4)力的作用有哪些?(5)简单机械有哪些?(6)电路的组成是什么?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科学家的故事。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1.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篇1】全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20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20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及其作用,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重点难点】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1.看到这些字母,你能立刻想到什么?课件出示:BTVsoskgNBA……同学们能很快的说出这些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的意义吗?说明字母在生活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2.揭示主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公式和方程。
(板书话题)【复习讲授】复习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代表数字结合对话介绍有什么好处?老师:字母可以简洁地表达数量关系、运算规律和计算公式,给学习和解决问题带来了很多方便。
2、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
(1)填空。
(课件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①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s=()。
②b乘5、6可以写作(),还可以写作();a乘h可以写作(),还可以写作()。
③a、b、c、d表示非0自然数,那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
(2)修改后的问题:写含有字母的公式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师生共同总结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注意的问题:(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数字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
4、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1页的第一个“做一做”。
(2)根据问题的意思写出各种含义。
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单价a元,商城第一天卖出m台,第二天卖出9台。
m-9表示()m+9表示()ma表示()9a表示()(m+9)a表示()(m-9)>a表示()答案:(1)(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卖出的台数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卖的台数第一天卖的钱数第二天卖的钱数两天一共卖的钱数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卖的钱数(或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的钱数)【课堂作业】课本第82页练习16,问题1和2。
2024年2023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23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2023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详细内容包括:第1章:分数乘除法第1节:分数乘法第2节:分数除法第2章:百分数第1节:百分数的认识第2节: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第3节:百分数的应用第3章:空间与图形第1节:圆的认识第2节:圆的周长与面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特别是圆的相关性质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圆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分数乘除法教学卡片,圆形物品(如硬币、瓶盖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打折、分数分配等)引入分数乘除法。
展示圆形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圆的性质。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介绍百分数的概念及与分数的互化方法。
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分数乘除法的典型例题。
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题。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例题。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练习。
让学生互相出题,进行百分数的互化练习。
画出不同半径的圆形,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梳理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律。
强调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律百分数的定义及互化方法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分数乘除法的题目。
百分数互化的题目。
计算圆形周长和面积的题目。
2. 答案:分数乘除法题目的详细解答步骤。
百分数互化题目的解答及检查方法。
圆形周长和面积题目的计算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探索分数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研究百分数在数据分析和决策中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具体内容包括第五章《分数的乘除法》的第一节“分数乘法”和第二节“分数除法”。
详细内容如下:1. 分数乘法: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分数除法: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小明过生日分蛋糕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 例题讲解:(1)分数乘法:a. 出示例题:计算$\frac{3}{4} \times\frac{5}{6}$。
b. 讲解计算步骤,板书演示。
c.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计算,巩固方法。
(2)分数除法:a. 出示例题:计算$\frac{3}{4} \div \frac{5}{6}$。
b. 讲解计算步骤,板书演示。
c.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计算,巩固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板书:$\frac{a}{b} \times \frac{c}{d} = \frac{a \times c}{b \times d}$2. 分数除法板书:$\frac{a}{b} \div \frac{c}{d} = \frac{a \times d}{b \times c}$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frac{2}{3} \times \frac{4}{5}$,$\frac{5}{6} \div \frac{2}{3}$。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对现象的原因、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借助资料完善自己的猜想。
2、会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出科学问题,能通过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
3、乐于接受他人的观点,学会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1、借助他人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但又不迷信。
2、通过各种方法选出科学问题。
教学难点:选出科学问题。
教具准备:几盆身子倾斜的花草,资料卡,图片,关于植物的书籍,准备好资料本。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与提问在每组桌子上放置一盆倾斜的凤仙花,斜向南方。
师:不知道什么时候,窗台边上的凤仙花,都悄悄的把头探向了窗外。
它们倾斜着身子,好像被窗外的某种力量所吸引。
有标记的这里向着南方。
你们能找到答案吗?学生思索,可以有少部分的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现象?比如路边的哪棵树、盆景、向日葵(教师出示照片)。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有哪些认识和疑惑?请同学们交流。
二、猜想与假设师:谁有这么大的魅力,让花草为之倾倒?请同学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进行猜想。
学生讨论后交流。
教师记录学生的猜想。
师:要找到真正的答案,我们很有必要要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
比如科学家的研究、学者的报告,书上的资料等。
三、分析与总结师:这么多猜想,究竟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大家作出的各种猜想,对于明显不符合实际的猜想,我们应及时排除,以确保更具有价值的假设能得以研究。
这样获得的问题,才更可能是一个科学问题。
(板书《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师:哪个假设最不可能成立呢?说说理由。
请同学说出判断的方法和结果。
比如,“不可能是风刮斜的。
因为这几天没有大风;另外,窗户晚上还关着,没有北风吹过来。
”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查天气预报,还可以实地观察。
记录学生最后留下的科学问题。
师: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猜想都进行探究,因为时间、能力、条件等都是有限的,怎么办呢?我们常常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来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同时又要对这些猜想进行选择,可以用观察、访问、分析等方法选出可能成立的假设,选出科学的问题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员编号:年级:小学六年级课时数及课时进度:第一次课2/28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学科组长签名及日期课题摸底测试+改写句子专项辅导授课时间:2015/3/27 备课时间:2015/3/26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语文基础以便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辅导。
2、学生能初步掌握不同句型的异同和特点重点、难点改写句子考点及考试要求改写句子是考试必出的内容,同时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教学内容一、摸底测试(一)看拼音写词语。
Piān pì shēn qǐng dǐ yù pái huái miǎo shì( ) ( ) ( ) ( ) ()偏僻申请抵御徘徊藐视(二)、仔细辨别下列每个字,给它们各组一个词。
碗()哄()梯()壁()蜿()烘()涕()璧()(三)选择合适的答案。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金壁辉煌呕心沥血顽强不屈负荆请罪B.走头无路香味四溢繁花嫩叶秉烛夜游C.迫不及待无可奈何心旷神怡春意盎然2.下列词组中搭配不当的一组词是()A.沉重的打击沉重的心情沉重的负担B.沉痛的心情沉痛的教训沉痛的脚步C.苍茫的夜色苍茫的大地苍茫的天空3.“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4.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________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________出墙来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________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开。
④竹外_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桃花红杏菜花梨花 B.红杏菜花梨花桃花C.桃花梨花红杏菜花 D.菜花桃花梨花红杏5.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________”……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1.C 2.B 3.C 4.B 5.C(四)按要求改写句子1、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
(改成双重否定句)答案: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不得不投降了。
2、观众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位穿着蓝色背心的10号运动员。
(缩句)答案:目光投向运动员。
3、师长命令我团进攻敌人右翼。
(把句子分成两句话)答案:师长命令我团进攻。
我团进攻敌人右翼。
4、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成拟人句)答案:天空中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5、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
(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答案:他们把父亲的手枪夺下了。
父亲的手枪被他们夺下了。
(五)朋友(2+2+2+2+3+2)小儿今年4年级,每天放学后都忙着呼朋唤友,打打闹闹□互换各类卡片;周末还要组织同学们搞小队活动,上兴趣班,看上去忙得很。
()星期天下雨,搞不成活动,没有小朋友来,他()会拉开窗户朝外面看他养的几盆花草。
冬日的冷雨打在金盏菊小小的花瓣上,花芯里积着一小弯盈盈浅水,他就在作文里马马虎虎地写道:“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我忍不住笑道:“儿子,太夸张了吧。
”10多岁的男孩,心思都在玩上,教会他细细观察人和事,不是件简单的事。
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婴幼儿时期,()年龄小,()只要给他们吃饱、穿暖,健健康康的就行了。
长成小小少年,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玩伴了。
为人父母的,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懂得孩子的心的,以为只要把孩子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利用起来,就能使孩子充实、快乐。
其实,小小少年在空闲时间里,最想要的是朋友的友谊。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一天傍晚,从外面玩回来,满头汗,花猫脸,浑身上下泥迹斑斑,手里却举着一捧新鲜的桂花枝,说是阿婆朋友送的。
我没大留意他的话,随手拿了只玻璃杯装了点水递给他,让他自己摆弄。
过了几天,儿子又带回一捧缀满绿叶红果的桔树枝。
一进门就对我说:“阿婆朋友家的桔子多好吃呀,妈妈,你也吃一个。
”我看着他,问:“阿婆朋友到底是谁呀?”儿子说:“上次我和小朋友们在阿婆家外面玩,周寒生鼻子出血了,阿婆给他止了血。
阿婆还说,下次,我们有困难就找她,她是我们的朋友!”哈哈,笑死我了,瞧瞧我的儿,一点点大的人,就在外面交了老太太朋友了。
后来,我们搬家了,儿子也上一年级了。
一天放学回家,儿子脖子上挂了一只红绒线编的小网袋,里面是一只绿壳鸭蛋。
儿子兴奋得结结巴巴,过了好长时间,我才听清了这只鸭蛋的来历。
后来,我真的好感动,为这一老一少纯真的感情。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留意()纯真()2.给本文第1、2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修改“儿子”在作文中马马虎虎写的那句话。
原来的句子: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改后的句子4.根据提示,补充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留下的空白。
(提示:这一天可能是什么日子?是谁给“儿子”送的鸭蛋?)5.本文为了表现阿婆和儿子纯真的友谊,依次写了哪3件事?(概括每件事,字数不超过15个)(1)(2)(3)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最想说的一句话。
答案1.留心纯洁2.即使……也……因为……所以……3.雨溅到花瓣上,像晶莹的珠子滚落玉盘。
4.这一天是阿婆的生日,阿婆愿儿子像那“绿壳鸭蛋”一样出色和与众不同。
5.阿婆送儿子桂花枝阿婆给儿子结满果实的桔树枝阿婆送给儿子“绿壳鸭蛋”6.再小的孩子也需要朋友。
(六)改写句子专项辅导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3、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
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
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
常见的有:a、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b、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c、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d、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4、详细讲解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课堂训练】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变为被字句、把字句)(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
(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
(被字句)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
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课堂训练】他是一个好人。
(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
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
(答案)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他真是一个好人啊!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课堂训练】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
(变双重否定句)(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
(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
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课堂训练】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
(答案)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5、巩固训练(1)火焰温暖明亮。
(改为疑问句)答案:火焰温暖明亮吗?(2)火焰温暖明亮。
(改为感叹句)答案:火焰多么温暖明亮啊!(3)火焰温暖明亮。
(改为反问句)答案:难道火焰不温暖明亮吗?(4)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成陈述句)答案: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
(5)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改成陈述句)答案:懒人不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
(6)小女孩说:“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改成转述句)答案:小女孩说,奶奶,请把她带走吧。
(7)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答案: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错误的答案,不应该得分。
(8)怀特先生不理会我们的心情。
(改为反问句)答案:难道怀特先生理会我们的心情吗?(9)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改为双重否定句)答案:红四团的战士不得不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10)这位很胖、很美的女老师轻轻地说道:“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
”(改为间接引语)答案:这位很胖、很美的女老师轻轻地说道,她希望你是她女儿。
课后练习一、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6分)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二、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8分)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4、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三、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8分)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肯定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