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18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5
教案2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含反思)

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2)学生试读;(3)指名读;(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2)指名配乐读;(3)教师配乐范读;(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教学反思参考2)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这首诗歌很多孩子都能倒背如流,如果一开始就出示诗歌的四句诗,孩子们肯定觉得乏味,这就不得不动脑筋想想怎么引入课文了。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的理解和把握的⽔平以及运⽤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寺 táng lǐ bái [唐] 李⽩ wēi lóu gāo bǎi chǐ 危 楼 ⾼ 百 尺, shǒu kě zhāi xīng chén ⼿ 可 摘 星 ⾠。
bù gǎn gāo shēng yǔ 不 敢 ⾼ 声 语, kǒng jīng tiān shàng rén 恐 惊 天 上 ⼈。
chì lè gē 敕 勒 歌 běi cháo mín gē 北朝民歌 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阴 ⼭ 下,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庐,笼 盖 四 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 吹 草 低 见① ⽜ ⽺。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见〕同“现”,出现。
【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夜宿⼭寺 教学⽬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形、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中的《夜宿山寺》作为教学内容。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在山寺住宿时的心情和周围环境,通过诗中的意象,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这首古诗,我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能够正确朗读诗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朗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括诗文的动画演示和图片。
2. 诗文复印件,供学生朗读和笔记。
3. 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以夜晚的图片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夜晚的景象,然后引入诗文。
2. 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语气。
我会在一旁指导,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3. 解释:我会逐句解释诗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4. 分析:我会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5. 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和诗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背诵《夜宿山寺》,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作业答案:诗句描绘了作者夜晚在山寺住宿时,看到高楼上的星星,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自己的渺小,因此不敢高声言语,怕惊扰了天上的仙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教学的效果,看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以及是否能够运用生字词。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找其他关于夜晚的诗文进行阅读和欣赏,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文内容的理解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古诗的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本诗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宿府》,内容包括诗的全文,以及对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对古诗的解析,使学生了解诗中的景象和意境。
4.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夜宿山寺》的全文理解和背诵。
难点:诗中意境的理解和关键词语的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古诗全文、插图、关键词解析等。
2. 黑板、粉笔。
3. 学生准备古诗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夜晚山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诗的思考,进而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它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一座山寺矗立在山间。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这个景象有关的古诗。
”2. 诵读古诗:带领学生齐读《夜宿山寺》,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解析古诗:对诗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进行详细解析。
“‘危楼高百尺’,危楼指的是高楼,高百尺形容楼很高。
‘手可摘星辰’,形容楼高得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处山寺,感受诗中的意境。
5.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夜静春山空”,讲解其中的修辞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
六、板书设计1. 古诗《夜宿山寺》全文。
2. 关键词语解析。
3. 诗句“夜静春山空”的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夜宿山寺》中的景象。
答案示例:“夜晚的山寺宁静空旷,高楼矗立,仿佛可以触摸到天上的星星。
”2. 作业题目:背诵《夜宿山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夜宿山寺》。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优秀教案教案: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夜宿山寺》。
本课主要内容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山寺夜宿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夜宿山寺》。
2. 能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朗读节奏的掌握。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夜宿山寺》。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诗句和板书设计。
2. 课文课件或者纸质教材。
3. 朗读录音机或者播放器,用于学生跟读和欣赏。
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多媒体展示夜晚的山寺景象,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夜晚在山寺中的感受。
激发学生对诗文内容的好奇心。
2. 朗读与背诵(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韵律。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背诵,帮助学生记忆诗句。
3. 诗句解析(5分钟):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4.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一两个诗句作为例题,讲解诗句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让学生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例如,让学生根据诗句的意象,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达诗句的意思。
6.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句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诗句的重点和结构特点。
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夜宿山寺》的题目,然后逐句板书诗句,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标出诗句的重点字词。
作业设计:1. 请学生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含义。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案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朗读《夜宿山寺》。
(2)能理解:山寺、僧人、磬声、松风、竹影等词语的意思。
(3)能感受:夜色、静谧、宁静等的意境。
2.过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学生熟悉古诗《夜宿山寺》。
课堂准备:课件、幻灯片、古诗百家讲坛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1.进入课堂引入古诗百家讲坛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古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学生自读古诗让学生自读《夜宿山寺》,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感想。
3.朗读古诗让学生有序、有节奏地组织语音,体验美妙的语言韵律,在朗读中感受《夜宿山寺》的意境。
4.理解古诗(1)从形象入手:以山、寺、僧人、磬声、松风、竹影等词语为线索,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鲜明形象,理解作者的抒情手法。
(2)从意境入手:引导学生回味古诗,尝试深入理解造成这种意境的因素,并在反思中体会古诗的深厚内涵。
5.对比分析对比课文中的鲜明形象,让学生联想到其他感官、视觉等的经验,进而理解思想、意义,感受并欣赏诗意。
6.写作活动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夜宿山寺》的文章或散文,或者写一首类似的短诗歌,以巩固学习内容,提高文学素养。
7.总结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回答问题:你通过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感触?8.课后拓展请学生了解范仲淹。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名人,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并且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让学生对范仲淹进行简要介绍,并自行了解其名篇和才华成就。
四、教学反思通过开展这种有关古诗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发挥诗歌作为文化载体及文艺形式的重要性,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给学生带来人生体验及内心感受,更好地感受中国古典文化和儒家文化。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高)
(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诵读欣赏,品读古诗。
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这首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学生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读古诗)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
【导语】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
yè sù shān sì夜宿山寺tánglǐ bái[唐]李白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端正地书写6个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分步解读,把握诗境
1、解题意。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优质教案

这首诗中,诗人用“危楼、百尺、星辰、不敢、恐惊”等词语描绘出楼很高,学生要结合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才能体会诗的意境。
难点教学方法
1.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
2.初步体会诗的意境,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谈话导入
1.走进课题:(1)注意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2)用拆字法理解诗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听范读,画出朗读节奏,注意停顿和语气。
2.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4.师生合作读,读出古诗的节奏达,到熟读成背。
5.随机操查学生熟读古诗情况,注意纠正读音。
二、细读感悟,感受楼高。
(一).学习一、二行古诗
1.朗读欣赏诗歌
第一行“百尺”用了夸张手法,正面写出楼很高。
第二行诗人大胆想象与夸张“伸手可摘星辰”写出楼高得已接近星星。
预设: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站得高,看得远”的感受。
(二).学习三、四行古教师引导学肢体语言和表情朗读理解诗意,感受楼高。
同学们可以想象“诗人站在山上的寺庙里”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不言自明。
教师姓名
×××
单位名称
×××
填写时间
×××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难点名称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夜宿山寺》一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结合图片、理解“危楼、百尺、星辰”等词语的意思,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宿山寺
湖州市德清县三合中心学校张玲
教材解读: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夸张的笔调、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前两句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入云霄。
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诗中配有相应的插图,画的是夜晚诗人站在山顶寺院高楼上的情景,可以让学生观察山寺之高耸,感受夜间环境之清幽。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危”等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
4.揣摩古诗的意境,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诗人的感受。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读懂课题
1.出示李白图像,简介诗仙李白,请学生背背李白的名句。
2.由李白的诗引出本单元学习重点:学会想象。
3.出示课题《夜宿山寺》:(1)读准平舌音“宿、寺”;(2)理解“宿”的意思——住;(3)识记“寺”字;(4)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读,相互正音,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推荐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4.师生配合,读出五言诗的节奏——一般前两个字后面停顿一下。
5.自读古诗,想象画面。
三、品读古诗,揣摩诗境(一)学习一、两句
1.随文识字“危”。
通过观察“危”的籀文字形,知道“危”的本义是人在山巅或高崖,从而理解诗中“危”的意思是“高”,“危楼”即“高楼”。
2.同桌合作交流,诗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楼之高。
(1)高百尺。
了解3尺是1米,百尺相当于33米,差不多就是11层楼高。
这是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
结合李白其它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理解并指导朗读。
(2)摘星辰。
①学习“辰”字,知道带有“辰”字部件的字,大多带有en的韵母,如“晨、宸、桭、振”。
②想象说话:看着满天一闪一闪的星星近在眼③指导朗读,想象摘星辰时的动作,加动作读诗句。
④小结: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辰,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却形象地表现出了楼之高。
多么奇特的想象啊!
(二)学习三、四句
1.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李白本该高声吟诵一番,可是他却——出示三四句,学习生字“恐”
“惊”,读准后鼻音,理解字义后说说诗句的意思。
2.指导朗读。
李白是个很浪漫、很浪漫的诗人,他向往寻仙问道的生活,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天宫中住着许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怎么读才不会惊扰到他们呢?
3.出示天宫图片,想象创编:不敢高声语,恐惊嫦娥舞(玉兔眠、月中仙……)四、诵读古诗,体会诗韵
1.回顾小结: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眼中所见,借助大胆想象,把一座高百尺的宏伟建筑展现在了我们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摘星辰、不敢语、惊天人,这些奇妙的想法让这首诗变得情趣盎然。
2.配乐朗诵,风采展示。
3.借助板书,背诵古诗。
4.播放吟诵录音,试着跟唱。
5.欣赏古诗书法作品,齐背古诗。
五、指导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