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概述
熟的内分泌腺,与机体的生物钟有关
下丘脑: 神经内分泌的中心,与垂体联系,
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融为一体,广泛 调节体温、生殖、食物摄取等
32
3、小脑
位于脑干的背侧,扁圆形,中间缩细称 小脑蚓,两侧膨大的称小脑半球。
33
小脑功能
①维持躯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绒球小结叶) ②维持肌张力(半球内侧部) ③协调肌运动(半球外侧部)
5
脊髓 前

6
形态: 前后稍扁的 圆柱状
✓前正中线有前(后)正中裂; ✓两侧各有前(后)外侧沟,沟内有成排的 脊神经根附着, —前根(运动根), —后根(感觉根),有膨大的脊神经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出椎管。
7
脊神经节
后正中裂 后根(感觉根)
脊髓 节段
前根(运动根)
前正中裂
8
脊髓节段: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1
2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解剖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感觉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统 功能
(传入)
内脏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骨骼肌) (传出)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心肌、平滑肌、腺体)副交感神经
3
第二节 脊髓和脊髓神经
4
一、脊髓解剖学 ▲位置和形态(重点) 位置:位于椎管内,扁圆柱状,上 端通过枕骨大孔和延髓相连。下端 终止于第一腰椎下缘。 全长45cm,占椎管的2/3。
组成:31对
颈神经8 对 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 骶神经5对 尾神经1对
混合神经 前根—运动神经 后根—感觉神经
16
脊神经丛分布
1、颈丛 C1-4前支 2、臂丛 C5-8前支、大部分T1前支 3、腰丛 L1-4前支 4、骶丛 部分L4前支、L5前支、全部

《神经系统介绍》PPT课件

《神经系统介绍》PPT课件

精品医学
27
二、臂丛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
C5根 C6根
上干
前股
外侧束
C7根
中干 后股 后束
C8根 T1根
下干
位置:
斜角肌间隙
前股 内侧束 锁骨后方
中干 前股 上干
腋腔
后股 下干
精品医学
28
(二)分支
1、腋神经
臂丛后束
腋神经
三角肌
肌支: 三角肌、小圆肌
皮支: 肩和臂外侧皮肤
四边孔
损伤: 肩不能外展(肩部骨突起,三 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精品医学
14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
后索
外侧索
白质前连合 前索
精品医学
15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1)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传导同侧 躯干核四肢的意识性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或辨别性触觉。
楔束
后索病变,深感觉的信息不能上传到 大脑皮质,闭目时不能确定患侧肢体 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方向,出现站立 不稳,走路如踩棉花状。精细触觉也 丧失。
对第1腰椎
精品医学
9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 尾 马 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精品医学
10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延髓上部的顶为第四脑 室脉络丛和脉络组织
延髓下部的顶为后 索及薄、楔束核

神经系统总论ppt课件

神经系统总论ppt课件
(七种) 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分布于皮肤、肌(肌腱)和大部分口、鼻腔粘膜。 ⑵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分布于位听器和视器等特殊感觉器官。 ⑶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分布于头、颈、胸、腹的脏器。 ⑷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分布于味蕾和嗅器。 ⑸一般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眼球外肌、舌肌。 ⑹一般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面肌和咽喉肌等。
内脏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高级中枢:中央前回,
中枢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
低级中枢: 脊髓前角
脑干躯体运动核
躯体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躯体神经 周围部
神经 系统
躯体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系统
中枢部 高级中枢: 边缘叶
较高级中枢: 下丘脑
低级中枢: 脑干内脏运动核
内脏神经 周围部 系统
神第 经六 系章 统
第一节 总论
分类(分部); 组成; 位置; 形态; 内部构造; 功能(机能)
神经系统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 (中枢部) 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脊髓 脑神经(12对)
(周围部)
脊神经(31对) 躯体感觉神经
躯体神经 (传入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四类) ⑴躯体感觉纤维
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传导浅(痛、温觉等)、 深感觉冲动。 (2)内脏感觉纤维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传导感觉冲动。 (3)躯体运动纤维
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运动。 (4)内脏运动纤维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控 制腺体分泌。

生理学PPT:神经系统

生理学PPT:神经系统
神经纤维可长时间连续进行冲动的传导。
(5)神经纤维的分类
3.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1)概念 在轴突内借助轴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称为轴浆运
输(axoplasmic transport)。
(2)类型 1)顺向轴浆运输 ①快速轴浆运输
胞体运至轴突末梢。 运输具有膜的细胞器。
快速轴浆运输是通过驱动蛋白(kinesin)实现的。
脊神经节中的卫星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2.功能 (1)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
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交织成网,支持神经元胞体和纤维。
(2)修复和再生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有生长、分裂的能力。
(3)免疫应答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可作为中枢的抗原呈递细胞。
(4)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
(5) 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到运输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
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增加 → 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fIPSP
2)慢突触后电位(slow postsynaptic potential,sPSP):
静息时开放的K+通道关闭, 产生sEPSP K+通道开放或使静息时开放的Na+通道关闭,产生sIPSP
(5)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与抑制
神经元上突触产生的EPSP、IPSP进行总和 → 如达阈电位 → 轴突始段或起始郎飞结产生动作电位 → 沿轴突扩布至末梢和逆向传到胞体
(4)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完整性 结构完整性:如切断神经纤维,冲动即不可能通过断口。 功能完整性:低温或麻醉药可使冲动传导发生阻滞。
2)绝缘性 神经干各条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
3)双向性 刺激神经纤维中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可沿
神经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包括反射性运动控制、模式化运动控 制和随意运动控制等。其中,反射性 运动控制是最基本的运动控制方式, 模式化运动控制是中枢神经系统通过 学习和记忆形成的固定运动模式,而 随意运动控制则是中枢神经系统根据 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运动策略的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元的分布
广泛分布于内脏、血管和腺体等 器官,形成交感神经链。
通过反复练习和深化理解来巩固。
03
学习与记忆的关系
学习是记忆的前提,记忆是学习的结果。没有学习,就没有可回忆的内
容;没有记忆,则无法保持和再现学习的成果。
情绪与情感
情绪
情感
短暂的、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通常与 特定的生理唤醒和表情模式相关。例如, 愤怒、恐惧、快乐等。
持久的、相对稳定的心理体验,通常与个 人的价值观、信念和期望相关。例如,爱 、恨、信任等。
交感神经递质
主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 收缩、心跳加快等效应。
交感神经兴奋表现
在应急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使 机体处于“战斗或逃跑”反应。
副交感神经系统
1 2
副交感神经元的分布
主要分布于心脏、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等器官。
副交感神经递质
主要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血管舒张、心跳减慢等 效应。
3
副交感神经兴奋表现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目录
• 神经系统概述 • 感觉神经系统 • 运动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可塑性
01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和周 围神经系统(包括感觉神经、运 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组成。

【最全PPT】神经系统总论

【最全PPT】神经系统总论

脊髓 spinal cord
灰质前角的板层
板层Ⅷ 位于胸髓节段的前角基底部 中间神经元:接受下 行纤维束的终末、发纤维至第Ⅺ 层、影响两侧的α-运动神 经元
突触 synapse 化学突触 电突触 骨骼肌纤维);
后根细纤维 脊髓灰质Ⅰ和Ⅳ~Ⅶ层 白质前连合(交叉) 中胸髓节段(T5-T8)比同序数椎骨高两个椎体;
对侧外侧索前半部 (上一节段)
神经胶质 Ⅱ
胶状质
glial cell Ⅵ
后角基底部
腰髓节段平对第10-12胸椎;
白质 white matter
(1)薄束 fasciculus gracilis 和楔束 fasciculus c星une形atu胶s 质细胞
纤维束 fasciculus
上颈髓节段(C1-C4)与同序数椎骨相对应; 板层 Ⅵ 后角基底部 分为内、外两部分
4)胆碱能神经元 单胺能神经元 氨基酸能 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板层Ⅹ 位于中央管周围、包括灰质前、后连合
下颈髓节段(C5-C8)和上胸髓节段(T1-T4)比同 下颈髓节段(C5-C8)和上胸髓节段(T1-T4)比同
角 头
板层 Ⅲ 细胞胞体大,密度较小 含有髓纤维
后 角

板层 Ⅳ 较厚, 细胞排列稀疏
有 核
板层 Ⅴ 后角颈 分为内、外两部分(胸髓除外)
板层 Ⅵ 后角基底部 分为内、外两部分
脊髓 spinal cord
中间带的灰质板层:
板层Ⅶ 颈腰膨大处最为明显 、可分辨的核团: 胸核(背核, Clarke 柱); C8 ~ L3节段 ; 发纤维至小脑 处 中间内侧核 intermediomedial nucleus 接受内脏感觉纤维 中间外侧核 intermediolateral nucleus T1~ L2 or L3 节段 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 骶副交感核 sacral parasympathetic nucleus S2~ S4节段; 骶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
13
概述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5.网状结构 在CNS,绘制和白纸混杂而成的结构称网状结构, 即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状,神经元胞体散在其中。
.
14
概述
二、突触和突触传递 突触: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 之间相接触并传递信息的结构
根据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不同,突触可分为 轴-体突触、轴-树突触、轴-轴突触
脊髓节段 与每对脊神经前后根相连的一段脊髓,称 为1个脊髓节段。
共31个节段
8个颈段,12个胸段,5个腰段,1个尾段
.
32
临床小知识
脊髓
临床腰椎穿刺,常在第3-4腰椎棘突之间
扩展:从胚胎4个月起,脊髓的生长速度
比脊柱缓慢,故脊髓长度短于椎管,而其
上端连接脑处位置固定,使得脊髓节段的
位置由上向下逐渐高出相应的椎骨。
.
58

(2)背侧面 脑桥 背侧面-第4脑室的上部 外侧缘-左右小脑上脚
中脑 上丘—视觉反射中枢 下丘—听觉反射中枢
滑车神经
.
59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灰质-神经核 白质-纤维束 网状结构
.
60

1.灰质—神经核
神经核
脑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
.
61

1)神经核
运动核 感觉核
躯体运动核:动眼神经核(中脑) 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 疑核、舌下神经核
侧角
灰质 连合
C8-L2侧角:脊髓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血管、内脏及腺 体的活动 S2-4:脊髓副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
灰质前连合:主要为左右相互交叉的痛、温觉纤维及 一部分触觉纤维 灰质后连合:连接两侧后角

《神经系统》PPT课件

《神经系统》PPT课件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6
1、脊髓的外形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7
2、脊髓横断面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8
3、马尾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9
4、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20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 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 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 米,据估计脑细胞每天要死亡约10万个(越不用 脑,脑细胞死亡越多)。 一个人的脑储存信息的 容量相当于1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的图书馆
❖ 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占80%。它虽只占人体 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 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 液为2000升。大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功率表示大 约相当于25瓦。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44
三、少年儿童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 老师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歧视有缺陷少 年儿童,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少年儿童,以保 证少年儿童在学校学习、生活愉快。
21
脊髓的功能
❖ 【传导功能】
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 其结构基础即脊髓内的上、下行纤维束。除头、 面部外,全身的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冲 动,都经脊髓白质的上行纤维束才能传到脑。由 脑发出的冲动,也要通过脊髓白质的下行纤维束 才能调节躯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分内脏的活动。 如果脊髓白质损伤,将导致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 动和感觉的功能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4.兴奋的传递过程
前一个神经 元的轴突
冲动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释放递质
后一个神经
元的树突和 细胞体
突触 后膜
(受体)
突触 间隙
突触 前膜
外界刺激传到神经中枢后,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 综合,再由神经中枢对机体的各项活动进行调节。
19
5.突触传递的特点
①单向传递
由于递质只能由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后膜的相关受 体,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导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
传出神经纤维:把兴奋从脑、脊髓 (运动神经纤维)传向外周。
10
感觉神经:由传入神经纤维组成 的神经。
神经
运动神经:由传出神经纤维组成 的神经
混合神经:由传入和传出两类神经 纤维组成的神经。
11
5.神经末梢
传入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 传出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内外环境刺激,并产生 兴奋,故又称为感受器。
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鞘。 神经末梢: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 6
7
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地方,色泽灰暗,称之为灰质。
神经纤维密集的地方,色泽亮白,叫做白质。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 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生理 活动,此结构就叫神经中枢。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 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此结构就叫神经节。
Éñ ¾­ ÖÐ Êà ÔÚ ´ó ÄÔ Æ¤ ²ã ÒÔ ÏÂ
Éñ ¾­ Áª ϵ
Ù¾ ýÀ
¹Ì ¶¨£¬ ²» »á Ïû ËÍ
³Ô ÷· Ö ÃÚ ÍÙ Òºä
µÄ Éú »î ¹ý ³Ì ÖÐ Öð ½¥ ÐÎ ³É µÄ ´·
ÓÐ ´ó ÄÔ Æ¤ ²ã µÄ Éñ ¾­ ÖÐ Êà ²Î Óë
15
• 神经传导的特点
1.生理完整性 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生理上都是完整的 2.绝缘性 神经干内的多条神经各自传导本身的冲动,
不波及邻近的神经纤维 3.双向性 刺激神经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
着纤维两侧方向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 与肌肉组织比较,神经纤维相对不容易疲劳
16
(二)细胞间的传递
第二章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动物和人体都是开放的系统,要维持内环 境的稳态,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来进行各 种生命活动,并且使人体能够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1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 系统
脊髓 脑神经(12对)
周围神经系 统
脊神经(31对)交感神经 植物性神经
副交感神

2
灰质 白质
3
4
细胞体 树突
细胞核 神经末梢
轴突 髓鞘
5
二.神经元结构及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分布
细胞体(主要集中在灰质中,还有一
神经元: (神经细胞)
些在神经节里)
轴突
突起
(主要分布在周围神 经系统里,还有一些
树突 在脑和脊髓的白质里)
8
2、神经元的分类
传入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3、神经元的功能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冲动
9
4. 神经与神经纤维
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裹 结缔组织膜,就成为神经。
传入神经纤维:把兴奋从外周 神经纤维 (感觉神经纤维) 传向脑、脊髓。 (按兴奋 传导方向)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反射概念: •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
体和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种类:
•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
21
膝跳反射
22
四、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二)反射弧概念 反射弧是由感受器(即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25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中,功能相同 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 体的某一项生理活动,此结构就叫神 经中枢。
26
½Á Ö · ´ Éä µÄ ± È ½Ï
´·Éä Àà ÍÐ ÎРɳ · ´ Éä »¡ ÌØ µã
· Ç Ìõ ¼þ · ´ Éä
Éú À´ ¾Í ÐÓ µÄ ÏÈ Ìì ÔÐ · ´ Éä
(神经元之间、神经细胞与感受器、效应器细胞之间)
轴突
1.突触小体
线粒体 突触小泡 (内有递质)
传导方向:树突(细胞体) 轴突
2.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细胞体(树17突)
3.递质neurotransmitters
• 近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的化学物质 • 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 • 方向:单向 • 轴突→细胞体 • 轴突→树突
②突触延搁
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需 要较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就叫突触延搁。因此,兴奋 在突触上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③总和
需要同时传来的一连串兴奋,引起较多的递质释放,才 能引起突触后膜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④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⑤对某些药物敏感 20
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反射弧是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23

传入神经
经 中

感受器 效应器
传出神经
反射弧——反射活 动的结构基础
24
神经末梢
传入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
传出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内外环境刺激,并产生 兴奋,故又称为感受器。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合 在一起,叫做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合 在一起,叫做效应器。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导到
其他神经元。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
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12
三、神经系统作用机理 (一) 兴奋的产生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刺激
1.静息 时
+- ++---+-++-+--+-+--+-+-+-+--+-+-+--+--++--+--+-+-+--+-+-+--++-- +--+--++--++--+--+-+- --+
+- ++---+-++-+--+-+--+-++--++-- -+-+--++-- +--+--++--++-- -+-+--++--++-- --++--++--++-- +- -+
13
2.发生兴奋后
传导过程中
3.形成局部电流
14
•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 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叫神经 冲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