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民健康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国民健康调研报告

国民健康调研报告

国民健康调研报告
根据国民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国民健康状况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来改善国民健康。

首先,营养不良是一个主要问题。

调研显示,很多国民在日常饮食中缺乏均衡营养,特别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这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加强营养教育,提高国民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供应量,以保证人们能够获得新鲜、营养丰富的食物。

其次,缺乏运动是另一个主要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人长时间坐在办公室或家里,缺乏运动。

调研表明,缺乏运动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国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定期进行身体锻炼。

此外,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公共运动设施的建设,为民众提供便利的运动场所。

最后,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引起关注。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也越来越大。

调研显示,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压力和焦虑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应对压力和焦虑的能力。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培训,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帮助那些面临心理问题的人群。

总结起来,根据国民健康调研报告,为了改善国民健康状况,我们需要加强营养教育、鼓励国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提供相应服务。

当然,这些措施需要政府、社会机构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合作来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针对国内各年龄层人群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健康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该调查的背景、目的、方法和结果,以期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背景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民的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中国人民健康状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项全面而深入的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二、目的本次健康调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包括但不限于传染病、慢性病、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年龄段、地区和性别的人群在健康问题上的差异,从而为制定健康政策和提供健康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三、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覆盖了中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并且涵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人群。

调查采用了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同时还结合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手段,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结果经过一年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几点主要结果:1. 传染病控制:尽管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传染病的防控问题。

其中,艾滋病和结核病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需要加大宣传和防治力度。

2. 慢性病发病率上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剧,中国人患上慢性病的风险逐渐增高。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需要加强健康宣传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3. 心理健康问题: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国人群中呈现出较高的发生率。

尤其是在城市人群中,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支持。

4. 健康保健意识提高:随着健康教育的开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国人民的健康保健意识正在逐渐提高。

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解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以及相关问题,我国政府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健康调查。

该调查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涵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从而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和信息。

调查发现,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存在一些亮点,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保健意识也有所增强。

其次,大部分人的基本健康状况良好。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没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

这说明了我国在基本医疗保健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然而,调查也揭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首先,肥胖率和超重率的上升趋势明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不断变化,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量增加,导致肥胖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焦虑、抑郁和失眠等。

这些问题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首先,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

通过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次,改善医疗服务体系。

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培训力度,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加强对慢性病的管理和防控,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此外,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健康管理中来。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其次,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

此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揭示了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面临着肥胖率上升和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等挑战。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书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1500字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书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1500字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书中国健康调查报告1500字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对中国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调查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民整体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但仍面临着一些健康问题。

报告还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健康状况的建议。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体检相结合的方式。

共有5000名受访者参与了调查,其中包括各年龄段和不同职业的人群。

二、主要调查结果1. 健康意识提高:调查显示,中国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

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会定期体检,并关注自己的饮食、锻炼和睡眠习惯。

2. 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与健康意识提高相对应的是,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上升。

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成为常见的健康问题。

3. 饮食结构不合理:调查发现,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普遍存在问题。

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不足,而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消费量过高,导致了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增加。

4. 锻炼习惯不足:尽管很多人表示关注健身锻炼,但实际行动上还有待加强。

大部分受访者每周只进行轻度的体力活动,缺乏中高强度的运动。

5. 睡眠不足: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导致中国人的睡眠不足。

调查发现,超过60%的受访者每晚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少数人甚至存在失眠问题。

三、对调查结果的解读1. 健康意识提高是积极的信号,说明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

但慢性病的增加也说明,仅有意识还不足以确保健康。

2. 饮食结构和锻炼习惯的问题是导致慢性病增加的重要原因。

调查结果表明,饮食和运动与慢性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3. 睡眠不足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四、改善健康状况的建议1.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广告、宣传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让更多人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2. 促进健康饮食:制定并宣传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南,引导人们合理摄入各类营养物质,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3.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扩大体育设施建设,鼓励人们多参与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中国健康调研报告

中国健康调研报告

中国健康调研报告
根据最新的中国健康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呈现出一系列的亮点和挑战。

首先,调研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的整体健康水平持续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大力推广的健康教育和医疗卫生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化。

然而,报告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在乡村地区,农民群体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健康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与此同时,城市地区也面临着肥胖率、心脑血管疾病和精神健康问题等方面的挑战。

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了中国的健康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此外,调研还发现,在特定人群中,如老年人和儿童,慢性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这与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

因此,加强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当前中国健康管理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针对以上问题,报告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地区的健康服务水平,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的宣传和指导,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等。

这些政策建议将为中国未来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中国健康调研报告显示了当前中国居民健康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中国可以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书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书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书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和相关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健康调查。

本报告将对这次调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中国人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重视。

大多数人每年都会进行体检,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此外,饮食结构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对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尽管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但仍有一部分人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时间久坐、不规律的饮食和缺乏运动等。

这些不良习惯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健康问题的增加。

因此,我们呼吁人们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并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二、心理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外,心理健康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调查显示,中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压力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人面临着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等。

长期的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问题的出现。

因此,我们建议人们要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慢性病慢性病是中国健康问题的一个突出方面。

调查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给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我们呼吁人们要加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意识,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定期体检等方式来降低患病风险。

四、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改善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存在误解。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开展健康讲座、制作健康宣传材料和推广健康知识等。

五、医疗体系调查显示,中国的医疗体系在满足人民健康需求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群众健康调查报告

群众健康调查报告

群众健康调查报告群众健康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群众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的健康状况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群众健康调查。

通过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群体的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下面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持乐观态度。

超过70%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或较好,只有少数人对自己的健康表示担忧。

这一结果与国家的整体健康水平相符合,也反映出我国群众健康状况的整体提升。

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尽管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慢性疾病或亚健康状态。

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较高。

此外,调查还发现,很多人存在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都对群众的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健康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

首先,群众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较为迫切。

他们希望通过健康教育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学会科学合理地生活,预防疾病。

尤其是老年人和中年人群体更加关注健康教育,希望了解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延缓衰老。

其次,群众对健康管理的需求也很高。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健康管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调查发现,很多人希望能够有专业的医生或健康管理师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此外,群众对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的需求也不容忽视。

他们希望能够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享受到健康保险的保障。

特别是在健康服务方面,很多人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医疗资源和便捷的就医环境,减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建议与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以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首先,加强健康教育。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

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总结

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总结

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总结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分析总结综述:近年来,居民健康素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对个人健康和全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基于2024年的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客观了解当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居民健康水平和提高健康素养提供参考。

一、调查概况:从调查的角度来看,我们分别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运动情况、心理健康等多个维度对居民健康素养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共计涉及1000位居民,覆盖城市和农村地区,男女比例接近1:1。

二、生活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酒过量、抽烟等。

40%的被调查者有熬夜习惯,且其中有30%的人熬夜时间超过2小时。

此外,有20%的居民抽烟,并且有10%的居民每天饮酒量超过常规推荐量。

三、饮食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的饮食结构不够合理,食用过多的高糖、高盐、高油的食物。

近60%的居民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过量的盐分,这对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此外,有超过50%的被调查者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过量的糖分,这容易导致肥胖和慢性疾病。

四、运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的体育锻炼时间不足,长时间久坐和缺乏锻炼已成为常态。

近50%的被调查者每周只进行1-2次体育锻炼,仅有不到30%的人每周进行超过3次的体育锻炼。

这种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五、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约30%的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问题,其中大部分是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而且,有超过20%的居民存在焦虑和抑郁的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六、总结:综合以上分析,2024年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还存在较大提升的空间。

尽管社会对健康素养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和政策支持。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鼓励居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熬夜、限制饮酒和抽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问卷的设计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WHOQOL-100),于 2007 年 5 月完成了问卷调查。经 过实验性填写和修订,问卷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包 括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与研究相关的 14 项指标); (2)对健康满意度(包括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 应满意程度和其他有关身体健康满意程度等 21 项指 标);(3)对社会进步和生活满意度(包括对社会、经济、 生活、环境满意程度等 19 项指标);(4)参加体育活动 情况(包括体育锻炼对健康影响,体育活动的开展,对 全民健身工作满意程度,锻炼的时间、次数等 19 项指 标)。共 73 个问题(指标)的调查问卷。 1.2 问卷调查的抽样
第2期
李树怡等:我国国民健康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27
自己的感觉,如果用科学的标准测试,要远远高于这 个结果。因为健康的科学标准要高于人们心目中“没 病就是健康”的标准。在身体健康中,对自己的体型 不满意的(包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占的比 例最高,为 16.6%,不满意的为 11.1%。
2)对心理健康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对自己心理健康满意度 表现出如下特点:总体对心理健康满意度不高,各项 指标的“非常满意”和“满意”之和都在 50%左右; “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之和在 12%左右。按照 这个比例,我国有约 1.6 亿左右人口对自己精神健康 状况不满意,再加上满意度“一般”的 38%左右的人 口,我国超过一半人口对自己精神健康持消极态度。 在心理健康中,对自己处理焦虑能力的满意度最 低,“非常满意”仅 6.8%;对自己的睡眠状况不满意(包 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最高,为 18.5%。与 身体健康满意度相比,国民对心理健康满意度略低于 对身体健康满意度。 3)对社会适应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对自己社会适应(社会性 健康)满意度表现出如下特点:与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 康相比,对社会性健康满意度最高。其中,与家人关 系的满意度最高,“从家庭得到的支持”和“与家人的 关系愉快”2 项指标的“非常满意”和“满意”之和 都达到 70%~80%。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也较高,“对 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自己在朋友那里得到支持”2 项指标的“非常满意”和“满意”之和在 60%以上。 对自己社会适应能力的满意度(满意和非常满意之和) 为 56.9%,也高于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满意度。 在社会适应中,满意度最低的是对“自己的社会适应 能力”,不满意度(非常不满与不满之和)为 7.2%。 4)对健康整体状况满意度及期望度。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对个人健康总体满意度 表现出如下特点:我国国民对个人整体健康满意度与 对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满意度相比,处于 中间水平,“非常满意”和“满意”为 10.7%和 48.6%。 高于“身体健康”(55%)4.3 个百分点;高于“心理健 康”(48.98%)11.39 个百分点;但低于“社会性健康” 满意度。对个人整体健康“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分别为 5.6%和 1.4%。低于“精神健康”和“身体健 康”,但高于“社会性健康”满意度。人们对个人未来 健康期望度较高,达到 70.5%(17.1%+53.4%),高于对 现在健康的满意度(59.3%)11.2 个百分点。 2.2 我国国民对健康满意度与对社会进步、生活满意
其他
0 85 13 14 112
总数
243 437 349 164 1 193
发放问卷 1 200 份,回收问卷 1 200 份,有效问卷 1 193 份,有效回收率 99.5%。 1.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问卷信度采用“测验-再测验”的方法,即第一 次填表 7 d 后,再次填表,将两次填表结果进行统计 处理,相关系数为 0.88。采用特尔斐法对问卷进行效 度检验,100%的专家认为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有效。问卷回收率 99.2 %,有效率 95.98%,能满足社 会学问卷调查的要求。采用 SPSS10.0 统计软件对问卷 进行统计处理。
一,我国国民对健康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非常满意”和“满意”之和为 59.3%;对个人未来健
康期望度较高,为 70.5%。与社会发展的其他指标满意度比较,对“我国人口健康”满意度在社
会发展的 19 项指标中,排在第 18 位。满意度最低的是对“我国人口素质”,排在第 19 位。第二,
健康满意度越高,对社会和生活的满意度也越高。第三,国民对体育活动开展的满意率远远低于
农民
7 39 58 41 145
服务业
5 32 31 6 74
235 324 442 90
专业
公务 员
职业 高级 管理
3
1
1
89
44
8
80
50
18
23
19
6
195 114
33
7
自由 职业
0 15 23 10 48
1 193 377 262 555 1 193
个体户
0 17 20 11 48
学生
224 84 9 2 319
年龄/
性别
岁 男女 总
小学
表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学历 初中 高中 大学 硕士 博士
总数

居住地 城市 城镇 农村 总数
<18 127 116 243 28 75 123 17 0 0 243 72 52 119 243
19~35 230 207 437 17 37
75 235 71
2
437 130 108 200 437
第 16 卷第 2 期 2009 年 2 月
体育学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16 No.2 Feb.2009
我国国民健康满Biblioteka 度的调查与分析李树怡,王佃娥,曹艳兰,王爱萍,卢绯6
(天津体育学院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

要:通过对全国 14 个省市不同类别人口进行了健康满意度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第
对体育与健康的期望率,多数国民对我国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处于不满意或模糊的状态,而对体
育的期望值很高。
关 键 词:体育社会学;国民健康满意度;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2-0025-0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health of citizens in China
Abstract: By carrying out a social investigation on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health of different types of population in 14 cities and provinces in China, the author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health of citizens in China is at a low level - the percentage of “Very Satisfied” and “Satisfied” is 59.3%;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expectation for individual health in the future is 70.5%, which is relatively high; compared with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other indexe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Health of Population in China” is listed the eighteenth in 19 indexe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econd place backward; the lowest degree of satisfaction is “Quality of Population in China”, listed the nineteenth; 2) the higher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the higher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society and life; 3) the citizens’ rate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ctivities is much lower than the rate of their expectation for sport and health;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ctivities in China, most of the citizens are in a dissatisfied or unclear state, while the value of their expectation for sport is very high. Key words: sports sociology;citizen health degree of satisfaction;China
问卷调查采用社会学分层随机抽样的理论和方
法,于 2007 年 4 月至 8 月从全国抽取样本。抽样方法: (1)区域分布:本抽样框按照我国现行行政区域东、中、 西部划分为 3 大区域,然后按照各区域省市总数,按 1︰2 的比例随机抽取天津、上海、浙江、山东、河北、 辽宁、河南、湖南、江西、山西、甘肃、新疆、广西、 内蒙 14 省市自治区作为调查样本。(2)各省市(样本)抽 取人数的比例:根据第 5 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基本 按照各省人数的 1/(5×105 )的比例抽取。(3)第 5 次全国 人口普查数据表明,男女性别比例(以女性为 100,男 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6.74,因此,在选择样本时遇偶 数时则男女比例为 1︰1,遇奇数时则男性比女性多 1 名。(4)第 5 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目前祖国大陆 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例为 1︰2,因此,在确定城 乡人口样本比例时,城乡比例为 1︰2。而据天津市第 5 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天津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720.53 万,占总人口的 71.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280.35 万人,占总人口的 28.01%。因此将直辖市的城 乡人口比例确定为 2︰1。样本基本情况见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