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水资源规划(4)
河南省青少年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及答案

1.维持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命的淡水,总量稀少且分布极不均匀。
包括中国长江、黄河在内的全球江河只占有全世界淡水总量的( C )左右。
A.1% B.0.5% C.0.006%2.从太空中看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球体,因为它的表面(C)覆盖着水。
A.50% B.60% C.70%3.水是构成生物体的基础物质。
成年人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C)。
A.50% B.55% C.65%4.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生产1吨纸需要(A )吨水。
A.400 B.450 C.5005.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47次大会通过了193 号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 A )为“世界水日”。
A.3月22日B.4月22日C.5月22日6.中国国家节水标志是由(C)组成。
A.水滴、森林、地球B.森林、人手、地球C.水滴、人手、地球7.《水法》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
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C )。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 C. 同时设计,施工,投产8.“九五”以来,我国开始实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三河”指?(B)A.黄河、淮河、塔里木河 B. 淮河、海河、辽河 C. 淮河、海河、塔里木河9.“九五”以来,我国开始实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三湖”指?(A )A.太湖、巢湖、滇池 B. 太湖、青海湖、鄱阳湖 C. 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10.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C),建立节水型社会。
A.节水型工业B.建筑业C.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11.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义务,并有权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B )。
A.监督、检查、批评教育B.检查、制止、举报C.罚款、制止、检查12.用水应当(B)收费,()实行包费制。
A.计量;限制B.计量;禁止C.测量;鼓励13.下列哪些情况需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C)A.家庭生活少量取水B.为农业抗旱应急取水C.企业自备水源取水14.1毫米的雨量,表示在没有蒸发、流失、渗透的平面上,积累了1毫米深的水。
国家“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战略规划

摘要:国家已经制定和实施了两个五年期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即“九五”和“十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十一五”重点流域包括海河、淮河、辽河、黄河中上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太湖、巢湖、滇池以及松花江流域。
目前,国家环保总局和有关部门已经完成重点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工作。
水污染防治规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是一个战略性的规划。
该规划分析了目前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物排放现状,结合“十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国家“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目标和指标,确定了“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4项重点任务,估算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
关键词: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战略规划1.重点流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现状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水体使用功能下降甚至丧失,不仅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和城市的缺水问题,还使南方相对多水的地区和城市形成了“水质型”缺水。
水污染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10年全国GDP将比2005年增加43%以上,若不能实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流域废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将增加约25%以上,各流域大部分水域已无剩余COD 容量,如不采取强力措施保护环境,水域环境面临继续恶化的威胁;黄河、淮河等流域经济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污染治理资金筹措困难;群众环境意识日益提高与环境质量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的矛盾日益尖锐;海河、辽河、淮河等流域稀释水量匮乏;“三湖”流域存在典型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特征;部分流域存在特殊的水质要求,给治污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
总之,我国正处在建立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均面临着转变理念、创新机制、还清旧账、防治新污染产生的严峻挑战。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在此背景下启动。
长江流域(片)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员 立了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长江委进行了积极
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实践流域统一
管理的过程中还遇到不少矛盾,要全面落实法律
法规授权的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职能,还有很多
困难要克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长江流域(片)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CWRC
因此,长江委作为流域机构,一定要从
“十五”实际完成投资1227亿元,其中中 央投资474亿元;地方配套485亿元;贷款267亿 元。按工程分:防洪工程609亿元;水资源214 亿;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工程41亿;水电及农 村电气化363亿元。
CWRC
会长 江 水 利 委 员
一、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十五”完成总体情况(2/2)
二、长江流域(片)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CW程建成与
江 运用极大地增强了长江的服务功能,但是工程的
水 累积影响将逐步显露并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
利
长江流域已经建成、正在建设的一系列重大
委 水利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和上游干
员 支流梯级水库,对河流生态系统将产生多方面的
五年累计完成水利投资相当于“五五” 至“九五”期间总额的1.3倍,投资规模前 所未有。
与“九五”相比,防洪工程投资增加 24%,水资源工程投资增加160%,水土保持 工程投资增加78%;小水电和农村电气化工 程投资从无到有。
CWRC
二会 长 江、长江流域(片)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水
利“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 上委启下的重要历史地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以 科员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 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长江流域以防洪为中心的 治江三阶段任务基本付诸实施,正在步入“维护健康长江、 促进人水和谐”的新的发展阶段,治江事业呈现出一系列 重要的阶段性特征。
北京市水资源基本现状和特点综述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来源: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日期:2006-09-08目录前言第一章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第二章“十一五”时期供水及需水预测第三章指导思想和目标第四章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主要任务第五节安全迎汛,雨洪利用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七章水资源配置规划第八章规划实施效果及2020年展望前言第一章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第一节水资源状况及特点一、水资源量北京境内多年平均降水585毫米(1956—2000年系列),年均降水总量98亿立方米,形成地表水资源1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38亿立方米。
二、水资源特点北京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天然降水,其特点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丰枯交替。
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三个月,占全年的75%。
年际间丰枯连续出现的时间一般为2—3年,最长连丰年6年,连枯年达12年。
水源地主要分布在北部郊区和境外,水质水量受上游地区影响,加大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难度。
●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以2005年人口为基数,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48,立方米,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同时也存在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
第二节“十五”期间供水及用水情况一、供水情况1999年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持续干旱,1999—2005年7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仅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7%。
北京市主要地表水源密云、官厅水库平均来水分别为2.58和0.9亿立方米,水库蓄水量分别由2001年初的15.4和4.2亿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末的10.36和 1.63亿立方米。
密云、官厅水库近年来水变化情况见图2—1。
图2—1 1999年—2005年密云、官厅水库来水过程为保障北京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十五”期间北京市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和应对水资源紧缺问题。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供水178.4亿立方米(年均供水35.7亿立方米)。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doc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全全国国农农村村饮饮水水安安全全工工程程“十十一一五五”规规划划前前言言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对饮水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2005 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
科学规划,落实措施,统筹考虑城乡饮水,统筹考虑水量水质,重点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的问题。
” 温家宝总理在200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 根据中央领导关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和卫生部编制了2005~2006 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2005 年 3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规划。
按照国家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和卫生部共同编制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
目目录录前前言言.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1 (一)自然、经济、社会和水资源概况1 (二)农村饮水解困历程及“十五”成效3 (三)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10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0 (一)必要性20 (二)可行性21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24 (一)规划范围和水平年24 (二)指导思想24 (三)基本原则24 (四)目标任务26 (五)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展望29四、工程规划与分区布局四、工程规划与分区布局.31 (一)工程建设标准31 (二)建设内容与技术路线31 (三)分区布局38 (四)建设规模46 (五)水资源供需分析46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8 (一)投资估算方法48 (二)投资估算编制依据49 (三)工程总投资估算49 (四)资金筹措52 (五)地方投资和农民自筹能力分析53六、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六、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56 (一)效益分析56 (二)经济评价60 (三)环境影响评价63七、工程运行管理七、工程运行管理.66 (一)管理体制66 (二)运行机制67 (三)水质检验和监测69 (四)供水服务体系70 (五)应急机制70八、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八、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71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71 (二)加大投入力度,保证所需资金72 (三)抓好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73 (四)推行农民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73 (五)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抓好示范县建设74 (六)建立检查监督和评估制度75 (七)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力度75 (八)加强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培训76 附件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水利部、卫生部2004 年11 月颁布).78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79 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80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十一五””规划规划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农村饮水安全,系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的起的生活饮用水。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解读

节水 型 社 会 建 设
2 0 .7 中 国水 利 0 71
41 -
水型社会建设“ 十一五" 规划解读
陈 明 。 齐 兵 强
( 水利 部水 资源 管理 司 ,0 0 3 北 京) 10 5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国家发 展 改革委 、 水利 部等 有 关部 门联合 发 布的 《 节水 型社会 建 设“ 一五 ” 划》 是 我 国第一 个关 于节 十 规 ,
水 型 社 会 建 设 的 规 划 , “ 一 五 ” 间 节 水 型 社 会 建 设 工 作 的 行 动 纲 领 。 本 文 简 要 介 绍 了《 划 》 台 的 背 景 、 是 十 期 规 出
《 规划》 的主要 内容 、 出的 目标与任 务 、 提 总体布局 与 重点领 域 、 点制度 与重 点工程 建设 、 障措施 等 , 重 保 同时提 出
型 社 会 建 设 “ 一 五 ” 划 》 以 下 简 十 规 (
称《 规划 》 。《 ) 规划 》 在全 面 分 析节 水
型 社 会 建 设 现 状 和 面 临 形 势 的 基 础 上 . 针 对 形 势 要 求 和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 出 了 “ 一 五 ” 问 节 水 型 社 会 提 十 期 建 设 的 目标 . 确 了 主 要 任 务 和 对 策 明
设 工 作 。为 此 , 国家 发 展改 革 委会 同 水利 部 .于 2 0 0 5年 1 0月 正式 启动 了 《 规划 》 制工 作 。 编
《 水 型社 会 建 设 “ 一 五 ” 节 十 规 划 》 建 设 节 水 型 社 会 的一 个 重 要 里 是
水 利部 等 有关 部 门联合 发 布 了 《 水 节
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总体思路和重点领域

建设迈 出步 伐 ,各 业 务信 息 应 用 系统 建设 取得 进
展。
与此同时 ,特定 的河 流 自然条 件和社会经济条
件 ,决定 了水利建设 的长期性 、艰巨性和复杂性 ,随
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对推进 水利的可持续 发 展 、提升水利公共服 务和社会管 理能力 具有重 要的
作用。
至防止人类活动对水的侵害。同时 ,要高度重视水利 发展 中的生态问题 ,正确认 识水利 与生态保护 的关 系 ,科学评价水利工程 自身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和解 决措施 ,保证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农业灌溉排涝提供保障,进一步优化供水结构 ,保
20 — 0 3 0 1 20 年全 国水利建设完成 堤防加 固近 3 万k m,长江干堤建设完成 ,治淮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
1 0 余座病险水库得 到除险加 固;嫩江尼尔基 、广 0 0
西百色等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 ;新增供水 能力 20 0 亿 m ;集中解决 了 24 3万农村贫 困人 口的饮水 困 2
理得到加强 ,塔里木河治理 、黑河治理 和首都水资
期 ,水利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 的机遇 和挑战。编 制好水利发展“ 十一五” 规划 ,关 系今后相 当长的一 个时期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大局 。水利发展“ 十一五” 规划是 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 总体规划 中的重要专项 规划 ,是指导水利发 展和改革 、确定水利重 大工程
一
难 ,为 96万人因早新增及氟砷区的饮水困难人 口解 8 决了燃眉之急 ;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4 8 万亩 ;水 0 5
个 时期 ,是我 国经 济社 会 发展 重要 的战略 机 遇
利系统新增水 电装机容量 7 0万 k 2 W,4 0 0 个水 电农 村电气化县建设初见成效 ;水 土保持 和生态环境治
莱西市水资源“十一五”规划

莱西市水资源“十一五”规划一、概况(一)水资源总量1、全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8.8毫米,保证率20%、50%、75%和95%年份的降水量分别为834.9毫米、658.4毫米、536.3毫米和393.7毫米。
2、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21336.2万立方米,其中北部低山丘陵区8240.0立方米,中部缓岗平原区7998.7万立方米,南部洼区5097.3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4666.82万立方米,平均地下水资源模数为9.6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年,其中山丘区为4481.29万立方米,平原区为11556.64万立方米,山丘区和平原区重复计算水量为1371.11万立方米。
3、出入境水量:每年平均情况下,入境来水7720万立方米,出境水为17043.5万立方米。
4、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保证率在50%、75%和95%情况下,为24635.1万立方米、16815.0万立方米、13135.2万立方米;50%情况下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8856.1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为8272万立方米。
(二)“十五”水利发展现状1、法制水利优化水事环境。
以执法队伍正规化、执法管理目标化、执法行为合法化、执法文书标准化、培训宣传制度化、执法统计规范化、执法装备标准化、执法监察经常化等“八化”为基本目标,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体系,认真贯彻《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水法律法规,积极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纪念宣传活动,全面加大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监理、水政监察工作力度,特别是组织开展河道采砂集中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同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开展为民服务代理活动,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加快水利发展保驾护航。
2、经营水利建立良性机制。
在提高全面服务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水利行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2021年全系统经济总收入达到9000万元,实现利税500万元,初步形成了城乡供水、建筑安装、淡水渔业、水利器材、专业服务五大产业化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 沙 河 河
东 沙 河
到2008年,
完成六环以内
密
引 水 渠
南
沙
温 河 清 河 北 旱 南 万 小 月 河 榆 北 小 坝 河 亮 马 二 水碓湖 道 沟 通
龙潭湖
520公里城市
水系治理,城
三家店
昆 泉 明 湖 河
圆明园
仰 山 大 沟
河 河 河
永定河引水渠 永
旱
河
北护城河
六 玉渊潭 海
市河湖水体基
本还清,提高
惠
河
人民渠新开渠 水衙沟Fra bibliotek南护城河
定
丰草河
观音堂沟 通 大 柳 树 沟 萧 太 后 惠河 大 羊 排 坊 沟 干 水 河
马草河
河 旱 小 龙 河 凉
防洪、供水、
环境、生态标
河
水 河
新
凤
图 例
II~Ⅲ类水质 Ⅳ类水质
准。
V类水质
干 河
通过合理配置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平水年实现潮白
河及永定河卢沟桥以上不断流。
永定河卢沟桥拦河闸至广宁路漫水桥规划示意图
湖泊湿地建设。
结合河道整治规划,在市区建设以奥林匹克公园为代表 的生态公园9个,增加水面894公顷; 新建、扩建森林公园2个,增加水面260公顷。 新城、建制镇结合现状地形、公园建设增加湖泊水面。
河湖水系保护及历史文化水系恢复。
重点保护北护城河、南护城河、北土城沟和筒子河
北京市区新建中水厂分布规划
清河厂 肖家河厂 北小河厂
中水管线施工
五里坨厂
酒仙桥厂
高碑店厂 吴家村厂 新建厂 已建厂 规划管线 已建管线 方庄厂
小红门厂 卢沟桥厂
规划建设的北京第三热电厂,太阳宫、郑常庄、草桥等热
电厂,全部利用深度处理的再生水;华能热电厂、第一热电
厂直接使用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再生水与中水水质对比
水质检测
污水处理厂下游发展再生水灌区,置换清水资源。
新河灌区
凉凤灌区
2010年全市利用再生水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3亿立方米,工业1.5 亿立方米,市政杂用、河湖环境用水1.5亿立方米。
(五)安全迎汛,雨洪利用
1、安全迎汛
建立雨情、汛情预报预警系统,城市应急抢险系统,群众 安全转移系统和雨洪利用调度系统,确保首都安全迎汛。
护城河水系;莲花河、转河和长河,以及莲花池、玉渊
潭等古代水源河道;通惠河、坝河和北运河等古代漕运
河道;六海、昆明湖、圆明园水系风景园林水域。
逐步恢复御河上段、金河、高水湖、养水湖、鱼藻
池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河湖水面,再现北京古都河湖
水系的历史风貌。
3、再生水回用
新建、改扩建9座中水厂,提高出水水质。重点建设酒 仙桥、北小河、清河、吴家村、卢沟桥、小红门、第六水 厂至亦庄及京西工业区配套中水管线工程,铺设中水管线 470公里,进一步完善配套再生水输配水工程,扩大再生 水利用范围。
完善以永定河及城市骨干排水河道为核心的城市防洪排水
工程体系;完成北运河病险水闸除险改造、永定河堤防加固;
配合奥运会水上运动场加固潮白河堤防。
建立泥石流易发区、采空区应急避险机制,完成险村险户 2.8万人搬迁任务。
2、雨洪利用
加强洪水调度和管理,合理利用雨洪资源。
实施西郊蓄洪回灌工程,建设和完善城市蓄滞洪 区,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因地制宜扩大城市河湖水面 和容量,提高调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