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易错成语一网打尽

合集下载

高三锁定高考系统复习7_ 易误成语分类一网打尽 试题

高三锁定高考系统复习7_ 易误成语分类一网打尽 试题

锁定高考2021系统复习7:易误成语分类一网打尽(一)望文生义型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者讹传一再重复就能蛊惑人心,与“人多为王〞“团结力量大〞不同。

别无长物:除此以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简朴或者贫困,不是说“别无长处〞。

不刊之论:刊,订正;修改。

不刊,比喻不能改动或者不可磨灭。

不能改动的言论,形容言论精当,无懈可击。

不是“不能登载的言论〞。

不名一文: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不可用作“不值一钱〞。

犯而不校:校,计较。

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不要把“犯而不校〞理解为犯了错误也不改。

缺乏为训:训,法那么。

不能作为典范或者法那么。

不要把“训〞误解为“教训〞。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

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者学有专长的人。

不要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

绝无仅有:形容极其少有。

不是绝对没有的意思。

曾几何时:表示时间是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遇,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不用于“一般人在小路上相逢〞。

肝脑涂地:表示竭尽忠诚,不惜牺牲。

现一般不用原来意“惨死〞。

求全责备:责,要求;备,完备。

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不要把“责备〞误解为“批评指责〞。

屡试不爽:屡次验证都没有过失。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蛮横或者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水落石出:事情的真相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者道理〞。

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曼〞不作“慢〞,不是“缓慢〞的意思。

安之假设素:遇到不顺利的或者异常的情况,仍像平常一样,心情平静地对待,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二)反用其义型一笔抹杀:指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盘否认,一般不用于否认错误或者罪行。

高考语文60个易错成语

高考语文60个易错成语

【高考语文错用率极高的成语】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语。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4.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能用来表达“讲义气重感情”。

15.蓬荜生辉:谦敬之词。

广告词用“让您的居室蓬荜生辉”,就很滑稽。

16.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17.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18.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19.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20.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21.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高考易错成语

高考易错成语

高考易错成语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118个高考高频易错易混成语

118个高考高频易错易混成语

118个高考高频易错易混成语1. 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2.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3. 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多为贬义用法。

4.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5.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6. 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7.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8. 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9. 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10. 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11. 满不在乎:丝毫不在意,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

12.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13. 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14.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15. 罄竹难书:用尽竹子也难写完。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多用于贬义。

16. 精神矍铄(juéshuò):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17. 白驹过隙: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18. 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19.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0. 休戚与共: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21. 杳无音讯:没有一点消息。

22. 涣然冰释:指嫌隙、误会消除。

23. 不期而至:指没有预料的到来。

24. 不名一文:一点钱也没有,形容极度贫穷。

25. 不屑一顾: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26. 始作俑者: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为贬义,不符合句子的感情色彩。

27.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28. 疾恶如仇:指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29. 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通常是以前见过面的或未计划的事情偶然碰见或发生。

高考易错成语集锦

高考易错成语集锦

高考易错成语集锦(一)、容易误释的成语(下面解释均正确)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火:火星。

日长一线:指冬至后白昼渐长。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不动心。

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经:通常的道理。

长治久安:指国家长期太平、安定。

治:太平。

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击。

党:偏袒。

高屋建瓴: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建:倒水,泼水。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

爽:差错,失误。

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

销:熔化。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假:借。

劳燕分飞:比喻人离别。

劳:伯劳鸟。

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优秀的人才。

钟:凝聚,集中。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体验,实行。

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韬:隐藏。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远意义。

微:精微。

文过饰非:用假话掩饰自己的过失、错误。

文:掩饰。

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扰乱。

咻:教。

旷日持久:荒废时日,拖延很久。

旷:荒废。

人浮于事:人员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

浮:超过。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突:烟囱。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

不能理解为“共鸣”。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

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

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

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炊沙作饭:并非形容生活艰难,而是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穿凿附会:指将毫无关联的事物生拉硬扯在一起强作解释,并非‘凿穿它使之符合规格”毫发不爽:意为“一点不差”,并非“一点儿也不爽快”。

高考中容易用错和理解错的成语

高考中容易用错和理解错的成语

高考中容易用错和理解错的成语1、我们学校有许多莘莘学子。

(“莘莘”含有众多的意思,与“许多”重复)2、被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意即“被大方之家(指有见识、有学问的人)笑话”,已经含有被动之意,前面再加上“被人”就多余了。

3、忽然恍然大悟。

“恍然”就有“忽然”之意,前缀“忽然”自然显得多余。

4、现在当务之急。

(“当务”已经含有“现在”的意思,不必前缀“现在”。

)5、囊括全部金牌。

(“囊括”即“全部包括”,后面没有必要再加上“全部”。

)6、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7、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

)8、这台晚会的节目非常精彩,当看到黄宏演出的小品时,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的意思。

其中已含有“笑了起来”的意思,病例中在“忍俊不禁”后又加了个“笑了起来”,岂非叠床架屋?)9、80年代中期,他独自孓然一身来到深圳闯天下。

(孑然一身,孤单一人,“独自”已含在其中。

)10、本来我们已经说好了去送他,可因临时有事没能去送行,我对自己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不能忘记。

(耿耿于怀指心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迄今也不能忘记”已含在其中。

)11、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

(“小小的”与“弹丸之地”重复,去掉“小小的”)12、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去掉"各自")13、他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中“隐”就是苦衷的意思,“苦衷”与“隐”重复)14、玩具店里挂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像轮船、飞机、坦克等。

(“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种类很多,与句子“各种”重复)15、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

(“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平凡普通”与之重复)16、军阀混战连年不止,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11、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2、防微杜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

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3、放浪形骸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

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4、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

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

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5、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

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6、分庭抗礼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

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

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7、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8、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9、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

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10、风雨如晦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

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11、风起云涌大风刮起,乌云涌现。

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12、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13、奉为圭臬奉:信奉;圭:测日影器;臬: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14、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

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5、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

形容时间极短。

16、付之一炬付:给;之:它;炬:火把。

一把火给烧了。

17、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

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18、耳鬓厮磨鬓:鬓发;厮:互相;磨:擦。

耳与鬓发互相摩擦。

形容相处亲密19、恶衣恶食恶:粗劣的。

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20、尔虞我诈尔:你;虞、诈:欺骗。

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21、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盘点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盘点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盘点高考易错成语集锦1、容易误释的成语(下面解释均正确)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火:火星。

日长一线:指冬至后白昼渐长。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不动心。

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经:通常的道理。

长治久安:指国家长期太平、安定。

治:太平。

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击。

党:偏袒。

高屋建瓴: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建:倒水,泼水。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

爽:过失,失误。

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

销:熔化。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假:借。

劳燕分飞:比喻人离别。

劳:伯劳鸟。

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优秀的人才。

钟:凝聚,集中。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体验,实行。

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韬:隐藏。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远意义。

微:精微。

文过饰非:用假话掩饰自己的过失、错误。

文:掩饰。

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扰乱。

咻:教。

旷日持久:荒废时日,拖延很久。

旷:荒废。

人浮于事:人员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

浮:超过。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防止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突:烟囱。

感同身受:指感谢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

不能理解为“共鸣”。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上下。

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噤假设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

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

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置假设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炊沙作饭:并非形容生活困难,而是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31.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穷。 32.不情之请:(客套话,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不合情理的请求。 33.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 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必深刻了解。 34.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35.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36.不同凡响: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37.不痛不痒:喻言行不触及实际,不切中要害,不能 彻底解决问题。 38.不为已甚:适可而止地责备或处罚人。 39.不瘟不火: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 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误写作“不温不火”。 40.不闻不问:既不呼,也不问,形容漠不关心。
1、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
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 术的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首开恶例的人,贬义词。 。 使用错误。
六、辨清差别,避免混用
1、最近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发生 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 次给这个饱受社会动乱之苦的国家 敲响了警钟。
骇人听闻:骇,惊吓。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耸人听闻: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 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 震动。使用错误,
• 11.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 12.毕其功于一役:一次行动便完成应分几步做的全部 事情。①形容一举而全功告成;②形容做事急于求成。 • 13.闭门造车:喻只凭主观办事,不管客观实际。 • 14.敝帚自珍:喻自己的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惜。 • 15.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苦。 • 16.别具只眼:另有一种独到的见解。 • 17.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开创新的形式。 • 18.别无长物:没有多余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 19.不耻下问: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 的人。 • 20.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不孚众望: 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命题特点
• 1、考查的重点: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日 常生活常用常错;义项较多的成语;运用灵活的 成语) • 2、涉及的难点:冷僻的成语、语境中的成语 • 3、考查题型:选择题 • A.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 B.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判断正误
• 81.当头一棒:①喻促人醒悟的警告,同“当头棒喝”。 ②喻给人以突然打击。 • 82.道路以目: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 敢怒而不敢言,仅能以目示意。 • 83.灯红酒绿:①(贬)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② (褒)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 84.登峰造极:①喻技艺、造诣精绝。②也喻达到顶点 (视具体语境可褒可贬)。 • 85.登堂入室: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 到更高的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 86.点铁成金:喻修改文字,化腐朽为神奇,把不好的 作品改好。 • 87.鼎力相助: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大力帮助。 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 88.东窗事发: 指罪行、阴谋败露。 • 89.东山再起: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 90.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的年纪。
• • • •
21.不关痛痒:喻与本身有利害冲突或其它关系。 22.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23.不胫而走:形容消息传布迅速。 2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 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 25.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加”忙得””打得” 等。 • 26.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 蛮横,不讲道理。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 27.不可思议 ①指怪诞出乎常情;②对事物的情况、 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不可想象。 • 28.不可收拾:(贬)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29、不可终日: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 惶恐。 • 30.不吝赐教:(客套话,用于向人征求意见时说)不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使用错误。
四、摆正谦敬,防止谦敬错位:
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 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 画,一定会使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 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 自己非常荣耀。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五、辨明褒贬,防止情感错位:
二、识别两可,防止片面理解
例1、老张今年65 岁,短小精悍,思 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 人差。
短小精悍:①形容人个儿矮小却精明 强悍;②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使用正确。
三、用准对象,防止张冠李戴
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 梁刺骨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 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高考易错成语 一网打尽
高考成语考纲要求
• 三、语言文字运用 •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 字。 • 2.表达应用 E • ⑵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 ——《2009年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 试大纲》
• 考纲要求 • 1、成语的使用其实就是成语的各个方面和句子 的各个方面是否协调的问题。这种协调就是成语 的意思、范围、程度、色彩、搭配是否和句子的 各个方面协调。 • 2、成语的正确使用有两个前提:一、准确而全 面地掌握成语。二、准确而全面地分析语境。 3、成语中的语境是经过命题者强化了的语境,是 命题者根据所考的成语的一些特殊点设计的,所 以要详审语境,注意到其整体性和联系性。要能 从句子中找到语境(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解 题的突破口。
明确类型
1、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 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 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 是指标点符号, “点”在这里表示 涂改。使用错误。
一、望文生义
1、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 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 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 是指标点符号, “点”在这里表示 涂改。 Nhomakorabea用错误。
61.瞠乎其后:在后面干瞪眼,赶不上。 62.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63.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 64.出尔反尔:说了又翻悔或不照着做,表示言行前后 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65.出奇制胜:用奇兵奇计战胜敌人,喻用出人意料的 办法取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 类则错。 66.楚楚可怜:多形容神情凄楚或处境不佳,令人怜悯。 67.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褒义用”殚精竭虑”。 68.穿云裂石: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嘹亮。 69.穿凿附会:(贬)非常牵强地解释,把没有这种意 思的说成有这种意思。 70.春风化雨:喻良好的教育
七、注意用法,防止词性误用: 1、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 的英雄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未 曾实现自己的抱负。
“文韬武略”是个并列关系的名词短 语。如果要让它作“英雄人物”的定 。 语,必须在之前加上“具有”之类的 词。
八、辨明轻重,防止夸大其辞或大词小用
1、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 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 91.断线风筝:喻一去不返或不知去向的人或东西。 • 92.对簿公堂:公堂或法院上受审问。 • 93.对牛弹琴:①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 说内行话。②也可讥讽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 94.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 到影响。不等于“耳闻目睹”。 • 95.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 96.耳提面命:(褒)形容教导恳切。表示长辈的谆谆 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 97.二三其德:三心二意而没有一定的操守。 • 98.翻江倒海:①形容水势浩大。②多喻力量或声势非 常壮大。 • 99.翻云覆雨:(贬)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 示气势宏伟。 • 100.方兴未艾:(褒)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 101.匪夷所思: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 想像的。 • 102.分庭抗礼: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 103.粉墨登场:①原指演员化装上台演戏。②(贬) 多喻登上政治舞台。 • 104.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 105.凤毛麟角: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 106.浮光掠影:喻印象不深刻,如水面的光和掠过的 影子一样,一晃即逝。 • 107.俯拾即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 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即”也作“皆”。 • 108.釜底抽薪:(褒)喻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 • 109.釜底游鱼:喻处在极端险境中的人。 • 110.改头换面:(贬)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 绝对不能退缩回头。大词小用。
九、消除重复,防止语意累赘
1、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 像如芒在背。
如芒在背:形容极度不安。 与“像” 重复。
十、推敲情理,防止前后矛盾
1、杂志社的来稿虽多,可多是不刊 之论、没有份量的稿子。
不刊之论:指不必修改或不能更改的 言论或著作,即非常出色的或经典性 的著作。而后面又说这样的稿子没有 份量
• 71.蠢蠢欲动:(贬)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策划破坏 活动。 • 72.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如水 流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自然迅速。 • 73.蹉跎岁月:光阴白白地过去。 74.厝火积薪:把火种放在柴堆下,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75.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打击或惩罚,使大家非常痛快。 • 76.丹心碧血: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 • 77.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欢迎的场面。 • 78.弹冠相庆:(贬)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其同伙 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 79.当场出彩:多喻败露秘密或显出丑态。 • 80.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
• • • • • • • • • •
1、望文生义 2、理解片面 3、用错对象 4、颠倒谦敬 5、误用褒贬 6、近义混淆 7、搭配不当 8、轻重不分 9、语义重复 10、前后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