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科版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调研测试题

合集下载

2021学年第二学期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十四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单元综合检测(有答案)

2021学年第二学期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十四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单元综合检测(有答案)

2021学年第二学期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十四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单元综合检测选择题1. 我国政府规定,对入境人员都要进行检疫。

其目的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病原体2. 下来不属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是()A.性传播B.血液传播C.握手拥抱传播D.母婴传播3.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B.免疫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C.免疫不能出生后获得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4. 最近学校出现了很多同学患流感,经研究决定要求患病的同学必须立即请假回家治疗,这种做法属于()A.控制传染源B.消灭病原体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传播途径5. 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属于()A.传染源B.病原体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6. 小学生入学前,相关部门会检查计划免疫的疫苗的接种情况,如乙肝疫苗是否已接种.下列有关乙肝疫苗及其免疫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原、特异性免疫7. 自2009年以来,世界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人感染禽流感和感染猪流感的报道。

专家建议:烹调鸡蛋和猪肉时要保证在71℃以上,事后将手清洗干净。

你认为该做法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不是8. 甲用沾有面粉的手与乙握手,这一过程可以模拟传染病的传染过程.这个模拟活动中,相当于病原体和易感人群的依次是()A.甲的手、乙的手B.甲、乙C.面粉、甲D.面粉、乙9. 移植到人体内的外源器官易被排斥.从免疫的概念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A.病原体B.疫苗C.抗原D.抗体10. “流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依次是()A.飞沫、空气、流感患者,大多数人B.流感患者、飞沫、空气、大多数人C.大多数人、飞沫、空气,流感患者D.飞沫、空气、大多数人、流感患者11. 皮肤在人体的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这种免疫方式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皮肤过敏现象B.得过流行性腮腺炎的人不再患此病C.白细胞吞噬病菌D.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12. 下列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A.肺炎B.艾滋病C.禽流感D.口蹄疫13. 某地流行乙肝时,一外地大学将家住该地的学生留下,劝其不要回家,这种措施属于(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传播途径14. 小头症是由寨卡Zika病毒引起的一种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夏天是高发季节,要用蚊香等药物驱赶蚊虫,清扫利于蚊虫繁殖的积水,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诊,并采取隔离措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寨卡疫苗属于抗体B.寨卡病毒属于抗原C.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D.清除利于蚊虫繁殖的积水是切断传播途径15. 下列传染病中,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染的一组是()A.肺结核与百日咳B.破伤风与狂犬病C.细菌性痢疾与麻疹D.甲型肝炎与疟疾综合题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发后,不久就蔓延到许多国家。

2019年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24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单元练习题

2019年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24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单元练习题

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一、选择题1. 艾滋病被称作世纪癌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HIV主要破坏人体的())A. 神经系统B. 消化系统C. 运动系统D. 免疫系统2. 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A. 对病人用过的物品严格消毒B. 禁止病人亲属到医院探望C. 对病人的排泄物进行消毒D. 隔离病人3.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叙述错误的是()A. 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人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 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C. 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严重时会导致死亡D.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4. “世界瘟疫”艾滋病(AIDS)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病毒性传染病.为了宣传艾滋病,让人们都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下列各项行为中,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A. 静脉注射毒品B. 不安全性行为C. 输入来历不明的血液D. 握手、拥抱、一起就餐5. 坚持饭前便后洗手,这一做法在预防传染病上属于()A. 杀死病原体B. 切断传播途径C. 控制传染源D. 保护易感人群6. 下列各组,均为免疫器官的是()A. 淋巴结和胸腺B. 脾脏和溶菌酶C. 淋巴细胞和脊髓D. 脾和白细胞7.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以下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①给病人服用药物②给婴儿注射疫苗③对高烧的病人隔离观察④注意周围环境卫生,及时消灭蚊虫⑤经常开窗通风A. ①②B. ③④C. ④⑤D. ①③8. 如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B. 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 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D. 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9. 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 白细胞能吞噬细菌B. 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C. 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有不感染性D. 人体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10. 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不同抗体在生物体内产生后存在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B. 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它是白细胞中的一种C. 一般抗体参与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11.下列有关H7N9禽流感的叙述正确的是()A. H7N9禽流感病毒有细胞膜、细胞质,但无细胞核B. 健康人体内本身有可与H7N9禽流感病毒结合的抗体C. 曾经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不会患H7N9禽流感D. 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传染需控制传染源,对患者进行隔离12. 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A. 蛔虫卵B. 蛔虫病的患者C. 蛔虫D. 沾有蛔虫卵的蔬菜13. 下列关于免疫功能描述,错误的是()A. 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B.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C.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D.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14. 已经患过麻疹的人,体内的麻疹抗体存在的时间()A. 几年B. 终身C. 30天D. 7年15. 为了预防传染病,加强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卫生的目的是()A. 保护易感人群B. 控制传染源C. 切断传播途径D. 以上三种都是16. 新课程要求加强对概念的学习,下列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概念有()A. 皮肤B. 口腔黏膜C. 第二道防线D. 抗体17.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 水传播和饮食传播B. 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C. 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D. 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防线的是A.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 皮肤的屏障作用D. 口服抗生素消灭体内病原体二、综合题19.病毒性感冒通常一周左右可痊愈,若未治愈也可能引发细菌性肺炎等其它疾病.回答下列问题:(1)对病毒性感冒缺乏免疫力的人群称为________.(2)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抵抗相应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________.这个过程属于人体免疫类型中的________.(3)肺炎球菌是能导致肺炎的一种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________.细菌性肺炎发生时,人体内的________(填一种血细胞)数量会增加.20. 某中心小学有8个班,310名学生,学校内有商店、食堂,校门口有10家小摊小贩,贩卖着各种小食品。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24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练习题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24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练习题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2018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艾滋病的病原体属于A.寄生虫B.细菌C.真菌D.病毒2 . 下列行为很可能感染艾滋病的是()A.与艾滋病患者握手B.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C.与艾滋病患者拥抱D.艾滋病产妇给婴儿哺乳3 . 给新生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

结核杆菌和接种用的疫苗分别属于()A.抗原、抗休B.抗体、抗原C.病原体、抗原D.传染源、抗体4 . 在人体针对病原体的抵抗中,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B.皮肤的角质层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C.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D.吞噬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5 .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是人生来就有的B.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具有特异性C.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D.抗原初次和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没有差异6 . 下列项目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接种卡介苗B.接种百白破疫苗C.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D.注射抗生素7 . 经诊断某人得了传染病,医生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是控制传染源。

A.对病人的房间进行消毒B.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C.给附近居民进行预防注射D.健康的人注意生活卫生8 . 2013年4月4日农业部通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从上海市松江区沪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鸽子中检测出了H7N9禽流感病毒,那么携带病毒的鸽子属于()A.传染源B.传染途径C.易感类群D.病原体9 . 以下可以成为“抗原”的是A.自身的红细胞B.侵入人体的白喉杆菌C.抵抗疾病的细胞D.注射到人体的葡萄糖10 . 艾滋病是由()引起的。

A.细菌B.病毒C.真菌D.酵母菌11 .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和黏膜的保护作用B.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作用C.注射抗菌素杀死人体内的病菌D.患过麻疹的病人不再患麻疹12 . 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接种的疫苗和这一预防措施分别是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体,保护易感人群C.抗原,保护易感人群D.抗体,切断传播途径13 . 注射流感疫苗可帮助免疫力较弱的人类有效预防感冒,下列对叙述正确的()A.这种免疫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B.注射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肺炎C.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D.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14 . 尿毒症患者老于终于等来了肾源,经过手术重新获得了健康.移植到他体内的肾相当于特异性免疫中的()A.病原体B.抗体C.抗原D.传染源15 . 下列各项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狂犬病B.巨人症C.心脏病D.白化病二、填空题16 .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措施是__________,切断传播途径, __________ 。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A.向日葵B.鲫鱼C.香菇D.烟草花叶病毒2.某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A.痢疾内变形虫B.细菌C.病毒D.酵母菌3.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①艾滋病②夜盲症③白化病④糖尿病⑤病毒性肝炎⑥血友病⑦呆小症A.①④⑤B.②③⑥C.③⑥⑦D.③⑥4.预防华枝睾吸虫病,应该做到()A.饭前便后要洗手B.厨具经常擦洗C.不吃未煮熟的鱼虾 D.经常打扫厨房卫生5.许多腹足类软体动物是人畜重要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钉螺可传播()A.日本血吸虫病B.绦虫病C.蛔虫病D.丝虫病6.新华社布拉柴维尔3月10日电中国政府援助刚果(布)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10日运抵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

中刚及中非之间的友谊在历经新冠疫情共同考验后将更加深厚坚定。

接种这种疫苗属于()A.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B.非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播途径C.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源D.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7.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①青霉菌②葡萄球菌③狂犬病毒④酵母菌⑤大肠杆菌A.①④B.③④C.②⑤D.①⑤8.有计划的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

下列不属于计划免疫目的的是()A.预防相应的传染病B.控制相应的传染源C.消灭相应的传染病D.治疗相应的传染病9.预防接种时用的疫苗,可以被叫做10.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顾方舟于2019年1月逝世。

顾方舟被誉为中国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消灭脊髓灰质炎这一工作中。

每个儿童从小吃的“糖丸”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体、控制传染源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二、填空题11.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不同,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24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练习题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24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练习题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不随地吐痰,有利于预防:()A.血液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C.呼吸道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2 . 甲流肆虐之际,多数同学都注射甲流疫苗来提高免疫能力。

其中,甲流疫苗和注射甲流疫苗的免疫类型分别属于()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3 . 下列关于乙肝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肝属于消化道传染病B.接种乙肝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C.乙肝疫苗对儿童来说是抗体D.接种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4 . 下列对免疫的认识错误的是()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B.免疫功能对人体都是有益的C.免疫可分为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和后天性免疫(特异性)D.免疫并不都是对人体有益的5 .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之一,接种疫苗属于()A.非特异性免疫,目的是控制传染源B.非特异性免疫,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C.特异性免疫,目的是控制传染源D.特异性免疫,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6 . 南京市为了控制禽流感的发生,对来自疫区的汽车要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主要是为了()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上述三项都正确7 .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杀菌物质一定都是由免疫器官所产生的B.注射乙肝疫苗可有效防止甲肝病毒感染C.感染HIV后可导致人体免疫力大幅降低D.人体免疫功能越强对身体健康就越有益8 . 我国政府对全国6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强化免疫,服用脊髓灰质疫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人工免疫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9 . 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B.患过麻疹的不会再患麻疹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D.白细胞吞噬病菌10 . 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甲为淋巴细胞B.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D.抗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注射的疫苗属于抗体11 . “荆楚楷模”、入围“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襄阳少年王子豪两度“割皮救父”的故事感动了亿万中国人。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第1节人体的免疫防线习题(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第1节人体的免疫防线习题(含解析)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第1节人体的免疫防线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1.人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

白细胞参与其中的()A.第二道防线B.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D.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2.丫丫划破手指并流血,说明手指上皮肤已经被破坏.那么皮肤属于第()道免疫防线.A.一B.二C.三3.感染了诺如病毒的患者1~2天即可自行痊愈,主要依靠人体的()A.第一道防卫线B.第二道防卫线C.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4.提倡母乳喂养婴儿的主要原因是()A.婴儿喜欢喝母乳B.母乳喂养简单方便C.母乳喂养可以少花钱D.母乳营养丰富,并含有抗病物质5.下列与体液免疫无关的是()A.释放淋巴因子B.产生免疫球蛋白C.识别在体液中生长的细菌D.对接触过的抗原产生记忆6.截至2016年2月23日,我国公布已确诊5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寨卡病毒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B.侵入人体的寨卡病毒属于抗体C.寨卡病毒具有细胞结构D.杀死携带寨卡病毒的蚊虫是为了控制传染源7.人类接种的病毒疫苗应当是()A.活的具有强感染性的病毒B.植物病毒C.经灭活的病毒或毒性减弱的病毒D.噬菌体8.护士给患了感冒的小朋友打针时,用酒精棉球擦拭将要扎针处的皮肤,目的是()A.清除扎针处的细菌或真菌B.使药水顺利进入体内C.减轻注射时的疼痛D.使药水尽快被身体吸收9.下面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流感是由细菌引起的,可注射抗生素治疗B.将患了流感的人隔离起来,是保护易感人群C.溶菌酶除了能杀菌外,还可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D.抗体是由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10.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B.皮肤的分泌物杀灭部分病原体C.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将病菌吞噬D.乙肝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而清除11.关于发热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热是由于人体被细菌病毒等感染后引起的B.发热对人体是百弊而无一利C.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御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D.长期发热会使人体生理功能紊乱12.下列说法符合生物学事实或原理的是()A.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易被感染,原因是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B.动脉中的血液含氧多,静脉中的血液含量少C.在果树开花季节,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影响果树传粉而造成减产D.自然选择留下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13.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A.溶菌酶和肝脏B.血液和消化液C.皮肤、黏液D.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1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免疫的是()A.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异物B.乙肝病毒抗体消灭乙肝病毒C.白细胞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病菌D.口服消炎药消灭肺炎双球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大儒诚信教育资源15.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4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测试题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4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测试题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测试题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姓名:班级:1、下列疾病或病害,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A.艾滋病 B.禽流感 C.非典型性肺炎 D.足癣2、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B.艾滋病患者不是唯一传染源C.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 D.同桌进餐会传染艾滋病3、1988年上海曾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原因是食用了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这种不清洁的毛蚶属于( )A.传染源B.病原体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4、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A.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管道的黏膜B.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抗体消灭抗原5、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属于( )A.传染源B.病原体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6、下列动物中属于病原体的是( )A.狗B.蚊子 C.老鼠 D.蛔虫7、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截至2013年4月11日,全国共发现38例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当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血液中会出现抵抗该病毒的抗体。

产生这种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8、2019年初,广东某镇发生了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丙肝’感染事件。

据调查,感染丙肝的居民都曾到未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的镇卫生所打过针。

由此推断()A.带毒针头是丙肝的传染源B.丙肝和肺结核的病原体具有相同的结构组成C.丙肝属于血液传染病D.丙肝与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相同9、人在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将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击毙并就地焚毁.以上过程体现了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些措施()A.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B.保护易感人群和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10、汶川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预防接种11、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测试卷(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测试卷(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红细胞死亡会引起免疫反应B. 只有在病原体的刺激下,淋巴细胞才能产生抗体C. 人体免疫功能越强,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也会越强D. 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2.吞噬细胞()A.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B. 出生后产生的,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C. 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 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3.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B. 免疫功能越强越好C. 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D. 免疫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功能4.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没有经百白破疫苗全程强化预防接种的人,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容易感染破伤风。

医学上对破伤风的预防或治疗的有效措施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一种动物血清蛋白),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A. 抗原,控制传染源B.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C. 抗体、控制传染源D.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5.对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B. 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C. 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D. 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6.给儿童注射卡介苗进行计划免疫,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A.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 抗原,特异性免疫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 抗体,特异性免疫7.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病原体引起的B. 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属于计划免疫C. 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D. 抗体具有特异性,抗体一旦在体内产生即可终生存在8.狗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 )A. 溶菌酶,有杀菌作用B. 唾液淀粉酶,有消化病菌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 抗原,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D. 抗体,有杀菌作用9.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和其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A.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 抗原,特异性免疫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 抗体,特异性免疫10.图中,I和II分别表示某种病毒两次侵染人体的先后时间顺序,曲线表示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调研测试题一、选择题1.人都是从“哇”的一声啼哭来到世上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婴儿在母体内已开始了呼吸运动B.人自出生后体内的血液才进行循环C.婴儿出生时神经系统已发育完善D.出生后吸食母乳能增强婴儿免疫力2.在防御病原体时,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D.皮肤和黏膜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防线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皮肤的屏障作用D口服抗生素消灭体内病原体4.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此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B.皮肤黏膜的某些附属物阻挡和清除异物C.某些人吃鱼、虾后引起过敏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5.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 )A.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家禽B.H7 N9禽流感患者C.患病的鸟类D.H7N9禽流感病毒6.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体液的杀菌作用B.吞噬细胞的乔噬作用C.皮肤的屏障作用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7.下列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一项是()A.病原体进人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B.侵人人体的细菌被溶菌酶破坏了细胞壁C.患过麻疹的病人恢复健康以后就不会再患此病 D.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8.下列现象与免疫功能无关的是()A花粉过敏 B胃肠蠕动 C扁桃体发炎 D泪液的杀菌作用9.动物常用粘满唾液的舌舔伤口,结果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下列选项中免疫类型与此相同的是()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C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菌 D注射乙肝疫苗10. 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属于A.抗原和抗体B.抗体和抗原C.抗原和抗原D.抗体和抗体11.下列各项物质或结构中,属于抗原的是()①输入到A 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身腿部皮肤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可预防小儿麻痹症。

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能刺激人体A.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B.产生抗体,获得非特异性免疫C.产生抗原,获得特异性免疫 D.产生抗原,获得非特异性免疫13.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的保护作用B、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14.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③自然免疫④计划免疫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5. 下列各项中,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 儿童发烧时打退烧针B. 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打破伤风C. 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D.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换麻疹16. 下列关于肠道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病毒个体微小,但肉眼可见B. 该病毒具有细胞结构C. 该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D. 该病毒的类型属于植物病毒17.以下是人体与免疫有关的结构或物质,其中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吞噬细胞 B.溶菌酶、吞噬细胞 C.抗体、、淋巴细胞 D.黏膜、杀菌物质18.下列不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是()A.流行性感冒B.百日咳C.肺结核D.狂犬病19.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属于()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20.通过两年来的《生物学》学习,你对一些常见疾病一定有所了解。

下列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A.流行性感冒缺铁性贫血 B.蛔虫病疟疾C.乙型肝炎肢端肥大症 D.夜盲症肺结核21.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 D.④①③②22.不小心被狗咬伤后,要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注射的狂犬疫苗和所采取的措施分别是()A抗原 保护易感者 B抗原 控制传染源C抗体 保护易感者 D抗体 控制传染源23.2015年4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预防接种属于()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24.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C.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病原体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第24题) (第25题)25.下图为蚊子吸食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乙的血液,甲的血液中含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了流行性乙型脑炎。

在此过程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分别是g ar ore t hi n ga nd A.甲和蚊子 B.甲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蚊子 D.蚊子和乙26.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各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杀灭病原体27.下列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A. 开窗通风B. 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吃熟食C.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D. 加强体质锻炼28.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 )所导致的传染病。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 ,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毒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C.目前预防艾滋病采取的普遍措施 接种预防艾滋病的疫苗D.HIV 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29.艾滋痫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传染病,现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杀手”。

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高危行为”的是( )A 吸毒时与毒友公用注射器B 与艾滋病病人同桌进餐C .自己的伤口接触他人的血液D 有输过怀疑不洁血液30.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下列防治措施错误的是( )A.打击卖淫嫖娼,倡导洁身自好B.禁止非法卖血,确保血源质量C.隔离艾滋病人,限制活动范围D.推进技术进步,加速疫苗研制31..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传染病,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是32.H7N9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下列预防H7N9型禽流感的各项措施中,错误的( )A .少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B .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C .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禽肉、蛋类等食品D .尽可能食用未经检疫的禽肉制品33.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

据调查,感染丙肝的居民都曾到未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的镇卫生所打过针。

由此推断( )A .带毒针头是丙肝的传染源B .丙肝和肺结核的病原体具有相同的结构组成C .丙肝属于血液传染病D .丙肝与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相同34.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张明注射了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病,但第二年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不恰当的解释是( )A.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B.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C.流感疫苗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较短D.流行的感冒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35. 近期欧洲一些国家爆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一种细菌)感染疫情,导致部分感染者中毒甚至死亡。

该疾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途径( )A .该疾病是一种遗传病B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传染源C .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D .对被污染的食物进行有效处理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二、非选择题36.今年入春以来,我市部分学校发生了风疹、水痘等聚集性病例疫情,为有效防止我市学校呼吸道等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卫生部门要求学校教室要开窗通风、开展卫生大扫除等防控措施,并用含氯消毒剂做好宿舍、教室和餐厅及公共场所的消毒,同时,对未发病的同学可接种风疹、水痘等疾病的疫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风疹、水痘的病原体是一种 ,它没有细胞结构。

(2)用含氯消毒剂做好宿舍、教室和餐厅及公共场所的消毒这种预防传染病措施是 。

对未发病的同学可接种风疹、水痘等疾病是疫苗。

从免疫的角度讲,注射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从而发挥机体的 免疫。

37.下面四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_所示,这属于第一道防线.(2) 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接种的疫苗叫做__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____,这属于________性免疫。

38.专家介绍:乙型肝炎是严重损害肝脏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体主要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分析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乙型肝炎是病原体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在 内繁殖。

(2)以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控制传染源的是 (填序号),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填序号)。

A.服务行业修脚所用的器具严格按规定消毒;B.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C.乙型肝炎患者及其病毒携带者不能献血(3)用杀死的或减毒是乙型肝炎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称为 ,将它接种于人体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4)据报道:在苏州闹市区街上,一位从日本留学归来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锄草(化名),因家人不肯与其共餐,便举着牌子征人吃饭。

后来,锄草成功邀请到了1位市民,共享了一顿温馨而感人的晚餐。

请就此事例发表你的看法:(合理即可)。

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D D D B D D B BC B A AD D C C C D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ABDACCACCDBCC D C C D36.(1)病毒(2)切断传播途径抗体特异性37.(1)A (2)溶菌酶、B (3)抗原、抗体、特异38(1)细胞(2)C AB (3)疫苗抗体(4)正确的预防传染病,不歧视传染病患者,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