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乳腺癌_NCCN指南解读
2013年NCCN成人癌痛指南解读

要点8:癌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更新
阿片类药物联合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物治疗癌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阿片类药物仍然是一个主导药物
15
小结
1:首次增加疼痛定义 2:首次明确癌痛管理原则 3: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患者的疼痛管理 4 :弱化二阶梯用药,提示癌痛患者避免使用可待因、 曲马多 5:芬太尼透皮贴剂特别注意事项 6:非阿片类镇痛药的风险 7: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的更新 8:癌痛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更新
要点3: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患者的疼痛管理: 提倡早期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 • 轻度疼痛(1-3)项移除NSAIDs或对乙酰氨基酚选项,仅保留短效阿片类药物的滴定选项 将NSAIDs或对乙酰氨基酚使用放在任何程度的疼痛(All levels of pain)
2013年NCCN成人癌痛指南和2012年有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 在轻度疼痛(1-3分)的治疗中移除了NSAIDs或对乙酰氨基 酚选项,仅保留短效阿片类药物的滴定。 这个改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考虑到NSAIDs或对乙酰氨 基酚在疼痛治疗中的禁忌症以及出现的较为明显的副作用, 对于有NSAIDs或对乙酰氨基酚禁忌症或者是用药后镇痛效果 不佳的轻度疼痛患者,也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2、早期使用 强阿片类药物用于癌痛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获益更大,这 一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临床实践的证明。
PAIN 1-7 原则、管理、目标
PAIN A-M 临床实践及注意点
4
要点1:首次增加疼痛定义
疼痛定义: 疼痛是与现实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感觉/情绪不愉 快的体验,或与这些损伤相关的表述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1994
NCCN临床实践指南关于期转移复发乳腺癌部分解读讲课文档

• 对于绝经后妇女,抗雌激素治疗无效或超过1 年以上的抗雌
激素治疗,选项包括芳香酶抑制剂,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 节剂,或ER 调节剂。一些研究显示,芳香化酶抑制剂可能比他
莫昔芬有更好的获益,但差异不大。
第十七页,共31页。
对于既往抗雌激素治疗或一年内有抗雌激素治疗的绝 经后病人,证据支持选择性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作 为首选一线治疗复发性疾病。
清扫术,但可以考虑行再次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代替腋窝清扫术。
第五页,共31页。
1.3远处转移病灶的局部处理: 新版指南建议如果出现下列临床状况如脑转移、软脑膜及脉络膜转移、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胆道梗阻、输尿管梗阻、即将发生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局部骨或软组织转移, 如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则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或区域性化疗(如鞘内注射甲氨蝶呤) 可考虑作为局部控制的手段。 新版指南甚至支持包括考虑对于复发、转移病灶附加的局部高温照射治疗(3 类)
第八页,共31页。
• 新版指南建议Ⅳ期、转移复发乳腺癌在考虑综合治疗时,首先 根据是否存在骨转移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对这两个亚群进一步
按照肿瘤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再进
行分类。
第九页,共31页。
2.1 骨转移的综合治疗 破骨细胞活性的治疗价值在于防止骨转移病人骨折的发生;需要针对骨 疼痛、脊髓压迫进行放射治疗;同时处理高钙血症等骨骼相关事件。双 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或帕米膦酸二钠已用于这一目的,对于预防骨骼 相关事件,二者均有广泛的临床试验支持。双膦酸盐类药物使用是基于 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基础上的;对于溶解性骨转移唑来膦酸可能优于帕米 膦酸二钠。目前的临床试验结果支持达2 年的使用双磷酸盐。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2013年乳腺癌NCCN及St.Gallen指南解读

10
小叶原位癌(LCIS)的治疗指南
➢1.对于诊断为单纯LCIS的患者,在完成病史采集、体格检 查、诊断性双侧乳房X线摄片和病理检查(切除活检)之后, 首选的治疗选择是随访观察。因为这类患者出现浸润性癌的 风险很低(15年内约为21%)。
➢2.在特殊情况下,如BRCA1/2突变、或有明确乳腺癌家族 史的妇女,可考虑行双侧全乳切除±乳房重建。 (LCIS诊断后,双侧乳腺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相等)。
➢乳房重建可以在乳房切除的同时进行(称即刻重建),也可以在肿瘤 治疗结束后某个时间进行(称延迟重建)。
二、全乳切除+外科腋窝分期±乳房重建
数项随机试验证实,作为大多数Ⅰ期和Ⅱ期乳腺癌的初始 治疗,全乳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相对于采用肿块切除、 腋窝淋巴结清扫加全乳放疗的保乳治疗是一样的(1类)。
孝感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诊疗中心
13
共有636例(≥70岁)雌激素受体阳性 的临床I(T1N0M0)期乳腺癌患者接 受了乳腺肿瘤切除治疗,这些患者 被随机分配接受他莫昔芬+放疗方案 (TamRT组,317例)和单纯他莫昔芬 方案治疗(Tam组,319例),中位随 访12.6年,结果显示局部复发时间 及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ER 阳性,HER-2 阳性, Any Ki-67,Any PR
虽然ER阳性, 但内分泌依赖性差,需要化疗.
恩环+紫衫
ER 和 PR 阴性,HER-2 阳性
尚无最佳化疗方案,但应包含恩环 和紫衫
ER 、PR 、HER-2 均阴性
恩环+紫衫+烷化剂(CTX)
、密集,不支持用卡铂或顺铂
孝感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诊疗中心
➢在静脉双磷酸盐治疗前,应先监测血钙、血肌酐、血磷及 血镁水平。
乳腺癌 NCCN指南(2013版)解读 —— 辅助化疗

6
FEC/CEF、FAC/CAF方案 为何仍成为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主流方案?
7
以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FAC/FEC) 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一年内死亡率
40 一年内死亡率(%) 35 30 25 20 15 10 20 38 P<0.01
5
0 <0 50-69 岁
8
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Lancet. 2005; 365: 1678-1717.
2012版指南 vs.2013版指南
2012版乳腺癌NCCN指南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的乳腺 癌患者 全身治疗 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化疗+曲妥珠单 抗 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 者 “辅助内分泌治疗”及“辅助化疗”为 “2B类推荐” 术前辅助 化疗 ——— FAC/CAF、FEC/CEF方案为主流方案 “辅助内分泌治疗”及“辅助化疗”为 “2A 类推荐”
2013版乳腺癌NCCN指南
辅助内分泌治疗或辅助化疗+曲妥珠单抗序 贯内分泌治疗
增加“如术前未完成全部化疗,术后应完成 全部化疗;如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 需加用内分泌治疗(首先进行化疗,随后进 行内分泌治疗)
FAC/CAF、FEC/CEF方案仍为主流方案 剂量密集AC(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紫杉醇 周疗 增加“FAC→T(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环磷酰 胺→紫杉醇周疗)方案
58%
时间(年)
高危患者数 CEF CMF 351 359 269 253 98 106
12
Levine et al. J Clin Oncol. 2005; 23: 5166-5170.
FAC方案为什么要序贯紫杉醇周疗?
2013版乳腺癌_NCCN指南解读

考虑辅助内分泌治疗
辅助内分泌治疗 或辅助化疗+曲妥珠单抗序贯内分 泌治疗 辅助内分泌治疗 ±辅助化疗+曲妥珠单抗
组织学类 型: 导管癌 小叶癌 混合型癌 化生性癌
原发肿瘤>1 cm
辅助内分泌治疗 +辅助化疗+曲妥珠单抗 (1类)
2013
组织学类 型: 导管癌 小叶癌 混合型癌 化生性癌
原发肿瘤0.6~1.0 cm
原发肿瘤>1 cm
辅助化疗(1类) +曲妥珠单抗(1类)
淋巴结阳性(指1个或多个同侧腋窝 淋巴结有1个或多个>2 mm的转移灶)
辅助化疗 +曲妥珠单抗(1类)
Βιβλιοθήκη NCCN指南中国版NCCN与中国肿瘤专家合作制订了符合中国人群的NCCN指南中国版。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流行病学
乳腺癌是美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234,580
病 例 数
2013
40,030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AJCC乳腺癌解剖学
紫色:T3(肿瘤最大 直径>50mm)
2013
黄色:Tis(原位癌 )
HER-2阴性
见激素受体阴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
ER阳性 和/或 PR阳性
小管癌 粘液癌
ER阴性 和 PR阴性
见组织学类型良好的乳腺癌全身辅助治疗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浸润性乳腺癌
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全身辅助治疗
pN0 PN1mi
2013
原发肿瘤≤0.5 cm 或 原发肿瘤微浸润
NCCN+临床实践指南关于Ⅳ期转移复发乳腺癌部分解读(共32张PPT)

手术应在保证肿瘤局部完全获得清除,而其他转移灶不会立即威胁生命的情况下进行。 新版指南建议对于激素受体阴性而仅限于局部骨或软组织转移,或无症状内脏转移的病人,无论其HER-2 受体状态; 新版指南指出Ⅳ期、转移复发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但不可治愈。 新版指南指出Ⅳ期、转移复发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但不可治愈。 既往行保乳手术的局部复发的病人应该实施乳房切除术加Ⅰ、Ⅱ水平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如果以前没有实施腋窝清扫)。 既往行乳房切除术的病人:应进行局部复发病灶手术切除(如果可以在非高创伤的状况下完成手术)和区域胸壁及锁骨上区的放射治疗(
• 对于既往曾接受保乳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有限的数据支持 80%可进行再次前哨淋巴结活检。然而,专家组的共识是:既 往保乳治疗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局部复发的大多数病人首选的 手术方法是乳房切除术和Ⅰ、Ⅱ水平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但可 以考虑行再次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代替腋窝清扫术。
1.3远处转移病灶的局部处理: 新版指南建议如果出现下列临床状况如脑转移、软脑膜及脉络膜转移、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双膦酸盐类药物、地诺塞麦与颌骨坏死(osteonecrosisof the jaw,ONJ)的发生有关。 同时处理高钙血症等骨骼相关事件。
• 既往行保乳手术的局部复发的病人应该实施乳房 (2)含曲妥珠单抗治疗而进展的HER-2 阳性病人,卡培他滨联合拉帕替尼治疗也是一个选择。
Ⅳ期、转移复发乳腺癌是晚期乳腺癌,属于不可治愈的疾病。 既往行单纯乳房切除术 共有808 例病人参加了这项试验。
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牙周病和牙脓肿。
2.2 内分泌治疗: 新版指南建议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
(PR)阳性病人是初始内分泌治疗的适宜人群; 二线内分泌治疗后,没有高水平的证据来帮助选 择内分泌治疗的最佳顺序。
nccn乳腺癌中文版指南乳腺癌指南

临床研究
中国乳腺癌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涉及早期诊断、新辅助治疗、辅 助治疗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05
CATALOGUE
nccn乳腺癌指南在中国的应用和实施
nccn乳腺癌指南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之一,nccn乳腺癌指南的推广和应用 对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 有重要意义。
肿瘤生长。
放疗
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 保乳手术后,需要进行 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受 体,采用靶向药物进行 治疗,以提高疗效和降
低副作用。
乳腺癌的随访和监测
随访频率
建议术后定期随访,一般前2年 每3-6个月一次,之后每年一次
。
随访内容
包括体检、乳腺X线检查、B超等 ,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
1 2 3
指导临床实践
nccn乳腺癌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乳腺癌的 诊断、治疗和管理的详细指导,确保了治疗的标 准化和规范化。
提高诊疗水平
通过遵循nccn乳腺癌指南,医疗机构可以确保乳 腺癌患者得到最佳的诊疗服务,从而提高诊疗效 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推动研究进展
nccn乳腺癌指南的更新和改进是基于最新的医学 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因此它也推动了乳腺癌领 域的研究进展。
复发和转移风险高
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复发和转移风险较 高,需要更加关注患者的长期生存和 康复。
心理和社会支持不足
乳腺癌患者需要更多的心理和社会支 持,但目前这方面的服务相对较少。
中国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进展
中国乳腺癌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涉及基因突变、表观 遗传学、肿瘤微环境等方面。
中国抗癌协会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一乳腺癌筛查指南二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三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四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五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六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七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九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指南十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十一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十二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十三乳腺导管原位(内)癌治疗指南十四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十五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十六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附录一乳腺癌筛查指南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以及分类⑪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人群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作诊断。
⑫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
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⑬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普查(mass screening)2种。
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群体普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乳腺筛查。
2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⑪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周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20周岁。
⑫群体普查暂无推荐年龄,目前国内开展的任何群体普查均属于研究阶段,缺乏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的数据,卫生部开展的农村妇女免费乳腺癌检查年龄为35-65岁,采用超声检查为主,补充乳腺X线检查。
3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3.1乳腺X线检查⑪乳腺X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妇女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⑫建议每侧乳房常规应摄2个体位,即头足轴(CC)位和侧斜(MLO)位。
⑬乳腺X线影像应经过≥2位专业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浸润性乳腺癌
临床分期为I、IIA、IIB 或 T3,N1,M0 期患者的局部治疗
全乳放疗加或不加瘤床的光子、近距离治疗或电子束 的推量照射(1类)及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放疗。积 极考虑内乳淋巴结放疗(2B类)。 如果有化疗指征,放疗应在化疗后进行。 如果有化疗指征,化疗后予全乳放疗加或不加瘤床的 光子、近距离治疗或电子束的推量照射(1类)。 积极考虑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放疗(2B类)。 积极考虑内乳淋巴结放疗( 2B类)。 如果有化疗指征,放疗应在化疗后进行。 全乳放疗加或不加瘤床的光子、近距离治疗或电子束 的推量照射,在选择性的低危患者亦可考虑进行部分 乳房放疗(PBI)。 如果有化疗指征,放疗应在化疗后进行。 见局部治疗
切缘状况
• • •
专家普遍认为,大于10 mm的切缘属阴性(但此切缘宽度也许过大,而且可 能影响美观) 小于1 mm的切缘被认为不足够 对于范围在1~10 mm之间的切缘,一般切缘越宽,局部复发率越低。但是对 于位于乳腺纤维-腺分界部位(如靠近胸壁或皮肤)的肿瘤,手术边缘不足 1mm并不一定要进行再次手术,但可以对肿块切除部位进行较大剂量推量照 射(2B类)。
红色:T4(肿瘤无论 大小,直接侵犯胸壁 和/或皮肤)
绿色:T1(肿瘤最大 直径≤ 20mm)
黑色:已远处转移
蓝色:T2(肿瘤最大 直径>20mm,但 ≤ 50mm)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AJCC乳腺癌TNM分期
TNM分期
T1:肿瘤最大直径≤20mm Tlmi:肿瘤最大直径≤1mm Tla:肿瘤最大直径>1 mm,但≤5 mm Tlb:肿瘤最大直径>5mm,但≤10mm Tlc:肿瘤最大直径>10mm,但≤20mm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T2:肿瘤最大直径>20mm,但≤50mm N1:同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pN1;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灶2.0 mm T3:肿瘤最大直径>50mm N2a:同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互相融合或与其他 组织固定 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 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 T4: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 皮肤结节)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为固定或相互融 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 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 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 pN2b: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 转移 任何T 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 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 巴结转移 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N3b: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 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pN3:≥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 IA期: T1、N0、M0 IB期: T0、N1mi、M0 T1、 N1mi、M0
监测/随访
• 每6~12个月进行病情随 访并行体格检查,持续5 年,以后每年1次 • 每12个月进行1次乳房X 线摄片(如果行保乳术 ,则在放疗后6-12个月 行乳房X线摄影检查[2B 类]) • 如果应用他莫昔芬治疗 ,则根据NCCN乳腺癌降 低风险指南进行监测
导管原位癌 0期 Tis,N0, M0
小叶原位癌 不伴其他癌
降低乳腺癌风 险的咨询,见 NCCN乳腺癌 降低风险指南
初次活检为 手术活检
导管原位癌 (DCIS)
见NCCN DCIS指南( DCIS-1)
浸润性 乳腺癌
见NCCN 浸润性 乳腺癌 指南( BINV-1 )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导管原位癌
诊断
• • • •
2013
检查
病史和体检 双侧乳房X线摄片 病理检查 明确肿瘤雌激素 受体状态 • 遗传性乳腺癌高 危患者应接受遗 传学咨询 • 乳腺MRI(可选 )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浸润性乳腺癌
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全身辅助治疗
原发肿瘤≤0.5 cm或 原发肿瘤微浸润 pT1, pT2,或 pT3; pN0或pN1mi(腋窝 淋巴结转移灶≤2 mm ) pN0 PN1mi 不进行辅助治疗 考虑辅助化疗 +曲妥珠单抗 考虑辅助化疗 +曲妥珠单抗
2013
考虑辅助内分泌治疗(2B类) 辅助内分泌治疗(2B类) ±辅助化疗(2B类) 辅助内分泌治疗 ±辅助化疗(1类) 辅助内分泌治疗 辅助内分泌治疗 ±辅助化疗 辅助内分泌治疗 +辅助化疗 辅助内分泌治疗 +辅助化疗(1类)
组织学 类型: 导管癌 小叶癌 混合型癌 化生性癌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推荐辅助内分泌治 疗±辅助化疗
组织学类型 激素受体状态 HER-2状态 全身辅助治疗
2013
导管癌 小叶癌 混合型癌 化生性癌
ER阳性 和/或 PR阳性 ER阴性 和 PR阴性
HER-2阳性 HER-2阴性 HER-2阳性
见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
见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 见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
辅助内分泌治疗 +辅助化疗+曲妥珠单抗 (1类)
淋巴结阳性(指1个或多个同侧腋窝 淋巴结有1个或多个>2 mm的转移灶)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推荐辅助内分泌治 疗±辅助化疗+曲妥珠单抗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浸润性乳腺癌
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的全身辅助治疗
原发肿瘤≤0.5 cm 或原发肿瘤微浸润 pT1, pT2,或 pT3; pN0 或 pN1mi(腋窝 淋巴结转移灶≤2 mm ) 原发肿瘤>0.5 cm 考虑2 1 基因 RT-PCR复发 风险检测 pN0 PN1mi 未做 低复发评 分(<18) 中复发评分 (18-30) 高复发评 分( ≥ 31) 淋巴结阳性(指1个或多个同侧腋窝 淋巴结有1个或多个>2 mm的转移灶)
2013
IIA期: T0、 N1、 M0 T1、 N1 、M0 T2、 N0、 M0
IIB期: T2、N1、M0 T3、N0、M0
IIIA期: T0、N2、M0 T1、N2、M0 T2、N2、M0 T3、N1、M0 T3、N2、M0
IIIB期: T4、N0、M0 T4、N1、M0 T4、N2、M0 IIIC期: 任何T、N3、M0 IV期: 任何T、任何N、 M1 M0:无远处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 M1:通过传统临床和影像学方法发现的远处转移和/或组织学证实超过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0.2cm的转移灶
乳腺癌 NCCN指南(2013版)解读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背景简介
2013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
由21个居世界领导地位的美国知名癌症中心所组成的一个非营利联盟组织, 旨在全心致力于对癌症患者医疗管理品质及效率的提升。 NCCN 提供给医疗保健系统决策者极具价值之重要资讯,《NCCN肿瘤学临 床实践指南》为全球肿瘤临床应用最广的指南。
≥4个阳性腋窝淋巴结 化疗后行胸壁(1 类)+ 锁骨上/ 下淋巴引流 区放疗。积极考虑内乳淋巴结放疗(2B类) 。 积极考虑化疗后行胸壁+ 锁骨上/ 下淋巴引 流区放疗;如要进行放疗,积极考虑内乳 淋巴结放疗(2B类) 考虑行胸壁±锁骨上/ 下淋巴引流区放疗。 如要进行放疗,积极考虑内乳淋巴结放疗 (2B类) 。
NCCN指南中国版
NCCN与中国肿瘤专家合作制订了符合中国人群的NCC源自指南中国版。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流行病学
乳腺癌是美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234,580
病 例 数
2013
40,030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AJCC乳腺癌解剖学
紫色:T3(肿瘤最大 直径>50mm)
2013
黄色:Tis(原位癌 )
主要治疗
肿块切除,不进行腋窝淋 巴结处理+全乳放疗(1类 ) 或 全乳切除±前哨淋巴结活 检±乳房重建 或 肿块切除,不进行腋窝淋 巴结处理,不进行放疗( 2B类)
术后治疗
保乳手术后降低同侧乳 腺癌风险的治疗: 以下情形考虑他莫昔芬5 年治疗: • 接受保乳手术(肿块切 除)加放疗的患者(1 类),尤其是ER阳性 的DCIS患者。他莫昔 芬为ER阴性的DCIS患 者提供的获益情况不确 定。 • 仅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 降低对侧乳腺癌风险的 治疗 • 咨询见NCCN乳腺癌降 低风险指南
I期 T1,N0,M0 或 IIA期 T0,N1,M0 T1,N1,M0 T2,N0,M0 或 IIB期 T2,N1,M0 T3,N0,M0 或 IIIA期 T3,N1,M0
对于临床I-IIB类患者,如果出现症状或体征,应增加检查: • 如果出现局部骨痛或碱性磷酸酶升高,行骨扫描检查 • 如果出现碱性磷酸酶升高、肝功能异常、腹部不适症状或腹部盆腔 体检异常,行腹部±盆腔CT或MRI检查 • 胸部CT检查(如果出现肺部症状) 如果患者为IIIA期(T3,N1,M0),可考虑以下检查: • 胸部CT检查 • 腹部±盆腔CT或MRI检查 • 骨扫描或PET/CT(2B类) • FDG PET/CT(可选,2B类)
2013
组织学类 型: 导管癌 小叶癌 混合型癌 化生性癌
原发肿瘤0.6~1.0 cm
原发肿瘤>1 cm
辅助化疗(1类) +曲妥珠单抗(1类)
淋巴结阳性(指1个或多个同侧腋窝 淋巴结有1个或多个>2 mm的转移灶)
辅助化疗 +曲妥珠单抗(1类)
pT1,pT2或pT3;和pN0 或 pN1mi(腋窝淋巴结 转移灶≤2 mm) 原发肿瘤0.6~1.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