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万彩”钧瓷精品联展
钧瓷作品《日月同辉》

钧瓷作品《日月同辉》《日月同辉》是一件珍贵的钧瓷艺术作品,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三甲先生创作。
这件作品的灵感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将日月二象融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太极理念。
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张三甲先生将日月的光辉与气韵融为一体,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创造力。
《日月同辉》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艺,包括挑坯、胎制、彩绘、釉烧等多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匠人细心打磨。
张三甲先生不仅在设计上下足了功夫,还亲自主持了作品的制作过程,确保了每一件作品都能达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境界。
每一件《日月同辉》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品位。
《日月同辉》的艺术意义《日月同辉》作为中国传统钧瓷的杰作,不仅在工艺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更在艺术价值上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日月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
日象征着阳刚之气、积极进取;月象征着阴柔之美、柔和包容。
《日月同辉》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能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传达了太极的哲学理念,寓意了阴阳调和、平衡共存的宇宙观念,展现了中国人对生活和世界的态度。
《日月同辉》的艺术表现形式也非常独特。
张三甲先生在传统的钧瓷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和精致的彩绘工艺,将日月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作品的整体造型线条流畅,动静结合,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了钧瓷工艺的独特魅力。
钧瓷作品《日月同辉》还体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常常让人忽略了对内心美好的追求,艺术作品的出现可以让人们有机会重新审视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日月同辉》通过对日月之美的诠释,让人们拥有了一种能量的源泉和无穷的希望,使人们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日月同辉》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钧瓷作品《日月同辉》

钧瓷作品《日月同辉》
《日月同辉》是一件钧瓷作品,它的主题是太阳和月亮交替变换的美丽景象。
这件作
品采用了传统的钧瓷技法,细腻、纯净的质感和精致的图案让人不禁倾心。
作品中的太阳和月亮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颜色。
太阳以暖黄色为主,呈圆形,其
表面有明显的光晕效果,让人感到其强烈的热度和光芒。
而月亮则是以灰白色为主,呈现
出弯月形,其表面细致的纹理让人感到如同真实的月球一般。
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艺术家使用了多种钧瓷色彩,如海蓝色、石青色、紫罗兰色等,通过调色和叠加,让作品呈现出自然而然的色彩转换和渐变效果。
同时,艺术家还通过工
具和技法的变化,塑造出不同的纹理和光影效果,让作品的质感更加丰富和真实。
从整个作品来看,太阳和月亮分别占据了作品的两端,它们在产生电光火石般的碰撞
后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视觉画面。
太阳和月亮的形态和颜色也呼应了它们的本质,放置
在室内或室外都能带来温馨而舒适的氛围。
此外,这件作品不仅在形态上表现出太阳和月亮的交替,更是从文化层面上传达了这
一主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太阳和月亮比喻男女之间的关系,太阳象征阳刚之
气和热情,而月亮则象征阴柔之美和温情。
作品所表现的太阳和月亮交替变换的场景,也
能让人想到生命的轮回、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
因此,这件作品不仅是一种装饰品,
更是一种富有内涵和文化底蕴的艺术品。
历史课件 钧窑

(一)地点 位于河南禹州市县城北门附近的八卦洞和钧台附近。
1965年发现。位于河南禹县八卦洞和钧台附近,1965年发现 ,1974—1975年发掘。
北大和河南所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6期。提出在北 宋晚期 认为在北宋晚期:秦大树等:《发掘禹州钧窑群确证钧 瓷烧制期》《文物天地》2002年第3期
氧化铜(CuO)是黑色的
氧2 化亚铜(Cu O)是红色的 1026度2 时, 4CuO——2Cu O+O2
3、裹足支烧,底足挂釉,器表有细小开片。
“蚯蚓走泥纹”:器物采用支烧,底部受力不均,烧造过 程中胎体出现细小裂纹,釉流入纹内,形似蚯蚓在泥土中 爬行留下的痕迹。
“蚯蚓走泥纹”
“蚯蚓走泥纹”
秦大树:《记一组早期均窑瓷器及相关问题探讨》(《
文物》2002年11期)金山金墓钧瓷器“应是掠自中原地区,有 可能掠自宋宫廷。”
反对声不绝:如刘涛:《钧窑瓷器源流及其年代》(《文 物》2002年11期)认为在金代:
2013年发掘有金、元、明三个时期的窑炉。网上有报道。
钧台窑窑炉——Y1
匣钵
钧窑窑具 锯齿状支钉
4、器类主要是陈设用瓷,也有日常用瓷,造型端庄 规整。有六角盆、海棠盆、葵花式盆、莲花式盆、长颈尊 、出戟尊、鼓钉洗等。
传世钧窑 天青釉出戟尊
钧窑传世——花盆
钧窑传世——天蓝釉窑变玫瑰紫花盆
天青釉花口钵
天蓝釉椭圆形笔洗
天青窑变红斑碗
天青釉洗
天青釉长方形枕
5、在大小不等的圆形器物上,依大小次序刻上“—”, “=”,“~”,“+”的数字刻款。
月白釉三足炉
玫瑰紫碗
2、钧釉瓷在烧造过程 中会产生窑变。钧瓷的釉中 含有气泡,在烧制过程中气 泡搅动,突破釉面,造成钧 窑瓷器釉面呈现橘皮状, 这有助于光在釉面的散射, 使得钧窑窑变颜色的层次感 更加丰富,烧成蓝、红交叉 变幻的色彩。
苏富比拍卖行近年重要钧窑器物拍卖记录一览

苏富比拍卖行近年重要钧窑器物拍卖记录一览群友们好,很高兴本公众号继续为大家提供服务。
本期将针对苏富比拍卖行近年来重要的钧窑拍品进行整理和点评,供大家参考。
成交价包括买家佣金。
北宋至金橄榄绿釉三足炉高度14.3厘米2018年3月纽约成交价18750美元此炉造型端庄器型独特,属于河南青瓷类不常见的香炉造型。
金至元天蓝釉紫斑碗口径17.5厘米2018年3月纽约成交价23750美元此碗通体呈天蓝色,施釉均匀且达足墙,制作用心。
碗中有大片紫红色窑变,成为焦点。
北宋钧窑天青釉盘口径15.2厘米2017年12月巴黎成交价12500欧元纯净安详的天青釉色,乳浊感突出,整体造型十分规整,圈足的处理无论是成型还是施釉都是上乘之作,毫无一丝怠慢和疏忽,体现匠人之心,应为河南禹州大窑厂所制。
明石湾窑钧釉三足洗口径26厘米2017年11月香港成交价37500港币石湾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是明清两代出名的窑厂,又以仿制钧窑而著称。
此件三足洗,颇有钧官窑鼓钉洗的遗风,运用熟练的窑变装饰技艺,将器物推上古朴的艺术舞台。
口径颇大,既可置于文房,又可种植水仙,意趣盎然。
金钧窑天蓝釉大碗口径23厘米2017年9月纽约成交价62500美元苏富比将瓷碗年代标注在元至明,本群觉得值得商榷,从造型和釉色观察,似乎年代提至金代更为合适。
河南禹州在金代烧制很多与此碗造型釉色口径一致的器物,做法既追求章法又存在粗放的风格,犹如北方民族奔放的气概。
北宋至金“绿钧”大碗口径19.4厘米2017年9月纽约成交价25000美元实属高档河南所产青瓷大碗,坊间多有“绿钧”的称谓,苏富比也入乡随俗。
此碗整体釉色青翠,绿中闪烁淡蓝,犹如春江之水,令人赏心悦目。
元钧窑贴花双龙耳夹板三足炉高度18.4厘米2017年9月纽约成交价16250美元宋金钧窑多以简要明快的造型入世,而元代钧窑则多繁复与装饰。
此件三足炉炉颈饰以荷叶纹,双耳有龙形飞跃,整体为元代夹板炉典型造型,通身天蓝釉,三足露胎,红斑为人为点化含铜釉水烧制而成,尽显元人洒脱无稽的风貌。
钧瓷世博礼品“瑞泽四海”运抵上海

景 德镇 瓷板 画 入 选基 尼 斯 世 界
纪 录大 全
近 日, 笔 者从 景 德 镇 高 等专 科 学 校 获 悉 , 该 校 教 授 程 云历 时3 创 作 的两 幅大 型 瓷 板 画 年
《 遥 春 秋 》 与 《 梦 到 徽 州 》 , 以面 积 最 大 平 无
佛山陶瓷企业考察团到鹤壁考察
的拼 接 瓷 板 画先 后 入 选 基 尼斯 世 界 纪 录 犬 全 , 并 先 后 获 得上 海 大 世 界 吉尼 斯 总 部 颁 发 的 “ 大
世界基尼斯之最 ”证书。 这两幅鸿篇 巨作均是由4 块三尺六瓷板拼 5 装而成。其中, 《 平遥春秋》长2 .5 25 米,宽I _ l米 ; 《 2 无梦 到 徽 州 》长 2. 6 , 宽1 1米 。 25 米 .2 作品以 “ 非物质文化表现世界文化遗产 ” 为主
逸 灵动 的 中国画 ,散 发着 浓郁 的 中华文 化气 息 。 中 国 文 化部 副 部 长 赵 少 华 简短 致 辞 后 ,温 总理 和 蒙 古 国副 总 理 恩 赫 包 勒德 轻 轻 揭 开 覆 盖在 牌
日在上海世博会 事务协调局举行了交接仪式。
世 博 钧 瓷礼 品 “ 泽 四 海 ” ,分 为 世 博 鼎 瑞 和 世 博 簋 两个 款 式 。 造 型 取材 于我 国 古 代重 要 礼 器鼎 和 簋 ,并 融 合 了 “ ” 、 “ ” 、 “ 福 寿 如 意”、 “ 四大 神 兽 ”等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中 的祥 瑞 元 素 , 寓意 瑞 泽 万 邦 、 四海 康 宁 。 在 本 届世 博 会 上 ,3 5 “ 6件 瑞泽 四海 ”钧 瓷 礼 品将 在 世 博 会 开 园 期 间用 于 赠 送 参 加世 博 会 的外 国政 要 、 嘉 宾 。
钧瓷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钧瓷中国五大名瓷之首作者:贺树龙来源:《商业文化》2016年第11期钧瓷之源钧瓷是以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近年来,钧瓷珍品除用于国家领导人的馈赠礼品及世界级、国家级大型会议赠品和收藏外,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远销日、美、英、法、意等国,年创汇200多万美元。
2003年,禹州市神垕镇等地被国家批准为钧瓷原产地,受到保护。
钧窑瓷器胎质细腻,坚实致密,扣之有声,清脆动听,圆润悦耳,犹如金属,釉色莹润,五彩缤纷,古朴典雅,艳丽绝伦,尤以多种窑变为其他窑口产品所不及,釉色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色彩纷呈,争奇斗艳。
古人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和“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的多样和窑变的微妙之美。
钧窑器物:多为鼎、沪、洗、盆、盘、碗、瓶、人物、尊等。
产品贵在窑变画,画为天然非人力所绘,有“钧瓷无双”之说,元代起南方即有仿钧器皿,明、清仿钧釉有宜兴窑(宜钧)、石湾窑(广钧)、景德镇窑(炉钧)。
宜钧为陶胎,胎有紫色与白色两种。
广钧亦为陶胎,胎色暗灰,厚釉垂流,釉下有一层铁锈色底釉,故釉面颜色较深且有兔毛纹状。
炉钧是景德镇在清雍正年间仿钧窑烧的一种低温釉,先以高温烧成瓷胎,挂釉后在低温炉中第二次烧成,故称炉钧;胎色洁白,釉较薄,光泽性强,缺乏宋钧高温那种厚重奔放感。
钧瓷最突出的成就,在于铜红釉的稳定烧成,它改变了以往单一色釉瓷的局面,在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钧窑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盛烧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
与汝、官、哥、定诸窑齐名。
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四十处,尤以神垕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
翟群大师典藏版钧瓷茶壶尊享套组

翟群大师典藏版钧瓷
茶壶尊享套组
钧窑首创于唐代,兴盛于宋代,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闻名于世。
钧台窑是宋代众多钧窑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窑址发掘出土数以千计供宫廷陈设用的这类瓷器,器物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
绝大多数窑均烧窑器物,天蓝、月白釉较多。
一部分窑址还发现烧磁州窑白地黑花、三彩、红绿彩等品种,其中以扒村窑质量最好。
传世不多,评价甚高。
故有“家有钱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文章由中藏联盟网编辑整理。
钧窑茶具瓷胎质精纯,坚实细腻;釉色浑然天成、乳光晶莹、绚丽多彩、相映生辉、极富诗情画意,堪为世界一绝。
钧窑的名贵之处在于它有百看不厌的艺术魅力,其釉色是自然天成而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正所谓“钧瓷无双,窑变无对”,由于钧窑存世不多,而其独特、多变的釉色另无数瓷器爱好者的追捧,极具鉴赏、收藏价值,已成为豪门巨贾和鉴赏家们争相收藏和馈赠贵宾的高档礼品。
五大名窑:钧窑瓷器鉴赏

五⼤名窑:钧窑瓷器鉴赏故宫博物院,河南省⽂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开封市博物馆天津博物馆。
钧窑是宋、⾦、元时期北⽅地区规模庞⼤的重要窑场之⼀,其遗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最著名的窑场位于禹州旧城北门内的钧台与⼋卦洞附近。
传说钧台是⼤禹传位予其⼦的地⽅,故⼀般认为钧窑得名于钧台。
钧窑瓷器素以瑰丽的釉⾊⽽著称于世,特别是所创以氧化铜为着⾊剂、在还原⽓氛中烧成的铜红窑变釉,更使其名声⼤振。
这种釉⾃然天成、变化万千、异彩纷呈,按变化的程度及⾊彩不同被赋以玫瑰紫、茄花紫、丁⾹紫、海棠红等美誉。
⾦、元时期,河南、河北、⼭西、浙江的许多窑场都曾烧造钧釉器物,形成庞⼤的钧窑体系。
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东⽯湾等地也都曾烧造仿钧釉瓷器。
由此可见钧窑影响之⼤。
本展览以展⽰故宫博物院所藏钧窑及仿钧窑(釉)瓷器为主,辅以禹州市钧台窑址历年考古发现所得标本及兄弟博物馆所藏具有代表性的钧窑完整器,⼒求较为全⾯反映传世和出⼟钧窑瓷器的风貌,供观众朋友们研究、欣赏。
钧窑是宋、⾦、元时期北⽅地区规模庞⼤的重要窑场之⼀,其遗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
话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
钧窑是宋代“五⼤名窑”之⼀,素以古朴的造型、瑰丽的釉⾊著称于世。
除了常见的天蓝釉之外,最为世所珍的是铜红窑变釉,按变化的程度及⾊彩不同被赋予玫瑰紫、茄花紫、丁⾹紫、海棠红等美誉。
本次展览,特别展出了玫瑰紫釉长⽅四⾜花盆、天蓝釉双⽿三⾜⾹炉等不同釉⾊的藏品,让观众⼀饱眼福。
为便于观众观赏,展览按“民钧——器⽫类钧瓷”、“官钧——陈设类钧瓷”、“仿钧——钧瓷仿制品”三个单元予以展⽰,全⽅位反映历史上钧窑瓷器所取得的⾼度艺术成就,及钧窑名列宋代“五⼤名窑”的原因。
第⼀部分:“民钧”器⽫类钧瓷(上) 乳光幽兰宋、⾦、元时期钧窑产量最⼤的是碗、盘、洗、罐、瓶、炉、枕等⽣活⽤品,釉⾊以带乳光的天蓝居多,部分饰有红或紫红⾊斑块,少见通体玫瑰紫和海棠红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