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之美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陶艺之美

中国传统陶艺之美

中国传统陶艺之美陶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陶艺以其独特的美感和独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陶瓷的起源、发展和代表作品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中国传统陶艺之美。

一、陶艺的起源与发展陶器作为人类最早的容器和工具,具有重要的生产和生活功能。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陶器已经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中国史前文化中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都留下了精美的陶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器的制作技术逐步提高,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

从唐代的三彩陶器、宋代的青瓷、明代的万历青花,到清代的汝窑瓷器,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陶艺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成就,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二、中国传统陶艺的特点1. 简约而雅致的造型中国传统陶艺一直以简约而雅致的造型著称。

无论是古代的青铜器,还是后来的陶瓷器,都以其线条流畅、形态协调的特点受到赞誉。

这种简约而雅致的造型体现了中国人追求自然之美的审美观。

2. 独特的釉色与纹饰釉色是中国传统陶艺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作品都有不同的釉色,如汉代的绿釉、唐代的三彩釉等。

这些釉色搭配上独特的纹饰,使得陶瓷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不同的釉色与纹饰,展示了中国传统陶艺的独特之处。

3. 精湛的工艺与技法中国传统陶艺在工艺和技法上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青瓷的窑变、汝窑的窑变等均融合了先进的工艺和技法,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效果。

这种精湛的工艺和技法使得中国传统陶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三、中国传统陶艺的代表作品1. 陶俑陶俑是中国陶艺的一大瑰宝,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和汉代的黄土俑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军事制度和生活面貌。

2. 青瓷青瓷是中国传统陶艺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纹饰而受到赞誉。

宋代的青瓷,如定窑、钧窑等,是中国陶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3. 瓷器中国瓷器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的陶瓷器皿之一。

中国陶瓷文化的艺术魅力分析

中国陶瓷文化的艺术魅力分析

中国陶瓷文化的艺术魅力分析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陶瓷文化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湛的制作工艺中国陶瓷文化对于制作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以至于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被它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中国的制瓷工艺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和完善,从东周至今,瓷器制作工艺不断创新,技艺越来越精湛,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代表之一。

陶瓷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挑选原料、生胚、干胚、贴花、再烧等多个环节,每一道环节都需要熟练手艺和丰富经验的支持,使得中国陶瓷工艺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名。

二、多样的图案纹饰中国陶瓷文化的图案纹饰丰富多彩,主要有华美的装饰图案和各种题诗、题名和各种故事内容,另外还有许多各种寓意数码、描绘自然景物和绘制人物形象等类型,这些图案纹饰丰富多样,彰显着中国陶瓷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极具艺术魅力。

陶瓷上的图案纹饰,是艺术家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文精神的创造性表达,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三、独特的造型风格中国陶瓷文化的造型风格以古老为基础,又不失现代的时尚感和多样性,其丰富多彩的外形,折射出中国历史的繁荣昌盛和文化的多元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和审美情趣,因此在国内外都受到广泛的青睐。

中式陶瓷从造型上更加讲究“意境”,借助形态、技法和装饰等因素呈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包含了浓厚的人文艺术内涵和博大的文化背景。

总之,中国陶瓷文化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其制作工艺的精湛,而且体现在其多样的图案纹饰和独特的造型风格上。

它既是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跨越千年看得见的艺术动人之处。

陶瓷 美学 中国文化

陶瓷 美学 中国文化

陶瓷美学中国文化
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美学价值。

中国陶瓷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风格,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首先,中国陶瓷的美学特色在于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

在造型方面,中国陶瓷注重器型的线条美,通过流畅的曲线和简洁的轮廓,展现出一种优雅、柔和的美感。

同时,陶瓷的造型还常常与功能相结合,既满足了实际使用的需求,又体现了审美的追求。

在装饰方面,中国陶瓷则以其独特的彩绘和刻划技艺而闻名。

通过釉彩、刻划、印花等多种装饰手法,陶瓷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传递出浓厚的美学韵味。

其次,中国陶瓷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上。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许多陶瓷作品反映了古代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例如,一些陶瓷器物上所绘制的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都寓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

这些图案不仅美化了陶瓷器物的表面,同时也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综上所述,中国陶瓷的美学价值在于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技艺,以及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欣赏中国陶瓷,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其精湛的工艺和艺术之美,更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浅谈陶瓷艺术之美

浅谈陶瓷艺术之美

浅谈陶瓷艺术之美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象征。

陶瓷艺术的神采和意韵,只有通过对造型、装饰的整体去审视,才能体味其中奥妙意味。

它是以线性结构组构造型姿态进行釉彩装饰,完成如诗般意境的创造。

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审美旨趣,蕴涵着民族文化精华,表现了东方艺术风采,具有永恒的美。

本文就对陶瓷的艺术之美进行阐述。

标签:陶瓷艺术;艺术之美;审美艺术;残缺美一、陶瓷艺木设计之美陶瓷的美有很多种,首先我们看一下它的设计美它的塑造是由土、水、火等基本材料构成的,所以要想塑造完美的陶瓷,需要掌握水土的揉合性、流变性及烧结性同时还要驾驭材料注重造型和装饰的完美结合,呈现完美的陶瓷形态所以它的设计美主要体现在材料、造型装饰、工艺等众多方面,在材料方面,陶瓷需要水、土、火的有机结合,在设计时要良好的把握材料,了解材料,运用材料,同时还要掌握火的的运用,因为在最后一步,火的烧结对陶瓷的形态很重要,掌握好温度和湿度,才能达到那个切合点,产生“鬼斧神工”的完美效果,在造型方面,我们知道事物越简单,越具有特色美陶瓷也不例外,陶瓷简单的造型通常更能体现审美意趣,更具有宽广性和包容性因为它的简单造型给我们的感觉是确定、具体和可触摸的,它概括性的诊释着它的外在美,设计和制造出美丽形态的陶瓷器型拿一个将军罐造型来说,其外部形态非常简单、明确,主题一目了然同时又从它外部能了解到厚重底部的庄重威严;肩部上升性;腹部横展性;下腹崇高性整体造型显得很端庄、威严和稳重,方圆旨有、起伏不一、完全一件天然成品,很自然、所以这款造型在视觉和触觉,都会让人感到清新和快乐。

二、陶瓷艺术造型的形体美陶瓷艺术造型形体之美具有着广泛的含义。

从器物功能上说,它应该从属人体工程学;从材料上说,它应符合材料成型、复制、烧成的特性;从造型上说,它应遵从力学原理及泥性。

归根结底,应该是一个和谐统一体,进而达到各得其所、恰如其分、相得益彰的审美要求。

陶瓷艺术造型,无论单纯还是复杂,在形式处理上,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整体与局部之间,应取舍得当,使整体统一合理,符合内在和外在的视觉和心理的互相照应。

中国陶瓷美学特征与美的历程国际标准书号

中国陶瓷美学特征与美的历程国际标准书号

我国陶瓷美学特征与美的历程我国陶瓷可谓是世界陶瓷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丰富的美的历程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从我国陶瓷的美学特征入手,探究其美的历程,并分析国际标准书号,以期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我国陶瓷的魅力和魅力。

一、我国陶瓷的美学特征1. 古老传统与现代创新我国陶瓷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古代的青瓷、汝窑、官窑等著名瓷器代表了我国陶瓷传统的美学特征,注重器型、釉色和纹饰的和谐统一,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而在现代,我国陶瓷艺术家们通过对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创新,使我国陶瓷焕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2. 匠心独具的工艺技艺我国陶瓷工艺自古便以其精湛的技艺而著称于世。

制作工艺繁琐,包括泥胎制作、坯胎成型、装饰与施釉、烧制等多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陶艺师的匠心独具和精湛技艺。

这些工艺不仅体现了我国陶瓷的美学特征,更展现了陶艺师对美的追求和对工艺的匠心。

3. 寓意深远的文化内涵我国陶瓷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无论是对神话传说的诠释,还是对传统文学艺术的表现,我国陶瓷都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在欣赏陶瓷的也领略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我国陶瓷美的历程1. 古代陶瓷的兴起与传承我国陶瓷的历程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当时的陶器主要用于生活实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陶瓷逐渐走向艺术化,青瓷、汝窑、官窑等名窑相继兴起,陶瓷工艺也逐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这些传统的陶瓷工艺在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并对后世的陶瓷艺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2. 现代陶瓷的创新与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交融,我国陶瓷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陶瓷在材质、工艺、题材等方面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大量优秀的现代陶艺作品层出不穷,为我国陶瓷的美的历程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3. 国际交流与影响力扩大我国陶瓷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逐渐扩大到国际舞台。

我国陶瓷的美学特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与喜爱,国际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我国陶瓷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中国传统瓷器之美

中国传统瓷器之美

中国传统瓷器之美中国传统瓷器,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优雅的造型,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工艺技术和代表作品等角度,探讨中国传统瓷器之美。

一、历史背景中国传统瓷器的历史可追溯至约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

那时,中国陶瓷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的瓷器品种繁多,包括青瓷、白瓷、黑瓷、五彩瓷等。

每一种瓷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自元代以来,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的重要产地,并拥有了世界闻名的“瓷都”之称。

景德镇瓷器以其精细的手工艺和高雅的审美风格而蜚声中外。

明代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瓷器开始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各国收藏家追逐的宝贝。

二、工艺技术中国传统瓷器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经历多个环节。

首先是挑选瓷土,然后将瓷土精炼成胎坯,再施以釉料,并进行装饰和彩绘。

最后,将成品放入专用窑中进行烧制。

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火候,以确保瓷器的质地和色泽。

中国传统瓷器的工艺技术多样,既包括青花、失彩和斗彩等彩瓷技术,也包括晶釉、哥窑和钧窑等特殊窑烧技术。

每一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使瓷器在细节之处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三、代表作品中国传统瓷器中,有许多代表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于世。

其中著名的有汝窑青瓷、景德镇青花瓷、宜兴紫砂壶等。

汝窑青瓷是中国传统瓷器中的瑰宝,其韵味独特,被誉为“活化石”。

汝窑青瓷以其青翠的釉色和自然的装饰风格而闻名,成为中国青瓷制作的典范。

景德镇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蓝色的花纹和独特的绘画风格而闻名。

它以其优雅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吸引了无数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瓷器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

紫砂壶因其具有吸附茶香和保持温度的特点,成为茶艺爱好者追逐的宝贝。

总结中国传统瓷器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青花瓷

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青花瓷

文化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 表,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
经济价值
青花瓷愈加珍贵,在拍卖市 场购买青花瓷的的人越来越 多,参考价格也大大提升。
青花瓷在当代的应用和影响
现代装饰品
目前,现代青花瓷已经走出了传 统,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实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
时尚界
青花瓷被逐步运用到时装设计之 中,成为众多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其舒适、高雅的特点深受时尚 界的欢迎。
青花瓷的神韵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古代陶瓷文化的巅峰,它 如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中都备受瞩目。
青花瓷的起源 & 制作工艺
起源
青花瓷起源于元代,当时的制作工艺已较为成熟。
制作工艺
黄泥制成成型,烧成骨瓷,釉上描绘,二次烧制即 成青花瓷。
青花瓷的装饰图案 & 历史的发展, 中国瓷器的生产和贸易水平都有了飞跃的进步

1
2
3
图案
青花瓷的花纹图案丰富多彩,如莲花、山水、 人物等,秀美的意境既代表了历史的艺术价值
,又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趣味。
乾隆年间
青花瓷到了乾隆年间达到了巅峰时期,也是重 要的青花瓷发展的时代。
青花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艺术
青花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 厚的文化底蕴,代表了中国 陶瓷和艺术史的高度结晶。
建筑设计
青花瓷在如今的现代建筑领域也 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了建筑的流 行元素之一,其方式多样、大气 优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结论和总结
•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经历了数百年的完善、创新和演变,艺术价值巨大。 • 青花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如今,青花瓷已经不再是古董,而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陶瓷艺术的三大美感

陶瓷艺术的三大美感

陶瓷艺术的三大美感陶瓷艺术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以陶瓷为材料,通过手工艺和装饰技巧创造出美丽的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具有独特的美感,包括形式美、色彩美和纹饰美。

下面将从这三大美感角度对陶瓷艺术进行探讨。

在古代中国,陶瓷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其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器型的设计上。

比如汉代的陶俑、唐代的三彩釉陶瓷、宋代的青瓷等,这些作品都展现出了不同的器型美感。

汉代的陶俑以其栩栩如生的造型和细腻的手工艺术而著称,唐代的三彩釉陶瓷则以丰富多彩的色彩和优美的线条著称,宋代的青瓷则以其简洁的器型和纯净的釉色成为当时的佳品。

在现代陶瓷艺术中,形式美已经不再局限于器物的实用性,而更多地是对艺术家个体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表达。

现代陶瓷艺术家通过对形式的塑造和设计,创造出了许多富有艺术感的陶瓷作品,这些作品既不失实用性,又展现了艺术家的审美追求和创造力。

色彩美陶瓷艺术作品的色彩美是指釉色、绘画和烧制工艺所呈现出的美感。

色彩美是陶瓷艺术作品最直观的美感之一,不同的釉色和绘画风格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

在现代陶瓷艺术中,色彩美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釉色和绘画风格,艺术家们通过对釉色和绘画技法的创新和发展,创造出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色彩美。

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中的釉色和绘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蓝、白、红等颜色,而是包括了更加多样化的色彩和绘画形式,使得现代陶瓷作品呈现出更加鲜活和生动的色彩美感。

纹饰美陶瓷艺术作品的纹饰美是指雕刻、烙画、压花等装饰技法所呈现出的美感。

纹饰美是对陶瓷作品表面装饰的审美价值的一种称谓。

中国古代的陶瓷作品以其独特的纹饰美而著称,比如唐代的三彩釉陶瓷中的纹饰多为花鸟人物等自然图案,宋代的青瓷中的纹饰则多为抽象的几何图案和篆刻书法,这些纹饰都展现出了中国古代陶瓷作品的独特的纹饰美感。

陶瓷艺术拥有着独特的美感,包括形式美、色彩美和纹饰美。

这三大美感共同构成了陶瓷艺术作品的审美魅力,使得陶瓷艺术在人们心中拥有着重要的地位。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陶瓷艺术能够继续保持其独特的美感,为人类艺术创造更加优美的视觉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陶瓷之美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高一10班李健超
【内容摘要】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

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中国瓷器的美丽也是举世公认的,尤其是瓷器的线性美、形体美、釉色之美、装饰之美。

【关键词】线美形美釉美饰美
引言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

中国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享誉海内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传统陶瓷与西方古典陶瓷相比,在造型和艺术风格上都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一部分,中国传统陶瓷具备中国传统陶瓷的三大特征,即形体性、奇釉性和装饰性。

这也正是这样中国陶瓷才比外国陶瓷强[1]。

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 尤其是出于自然般、如诗化的容器造型、装饰图画生发出的艺术魅力,让人感到合乎心象的意境美。

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

古今的陶瓷造型大都以圆器为主,圆器是通过拉坯、旋削而成的,看似非常简单的操作,但其中却饱含着从陶者聪颖的心智。

一、陶瓷艺术的线性美
陶瓷器物造型,由于是旋削而成,其造型形体的外轮廓线一般都是富有韵味的自由曲线,极少用纯粹的直线造型。

陶瓷艺术造型的轮廓线,如同中国画的中锋线饰,均匀对称、委婉曲折,刚柔相间、变化丰富。

讲求的是造型的自然、饱满的意趣。

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到明清时期的彩瓷,可以感到古往今来许多形式优美、韵味十足、线性饱满的经典陶瓷造型。

其型制依靠自身展露的线形、体态以及置于空间形成的节奏、韵律,给人以线性美感。

陶瓷艺术的诞生、发展,恰似一个生命姿态的流转,由里而外,继而由外及里,自然回复,包含着起而复始的线性美指向。

其纵横有象,随转起合的“线”体,蕴含着体量、空间与形象的相互作用。

所以,线的感觉,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单线之词义,而是线所组合的形。

线性美的意义即显于此。

对“线性”的理解,是从陶者经过长期实践的自我积累和多方位的考量、研究以后反复提炼、体悟中自然萌生的,是从陶者内在意识对外在物质的独到表述。

由于对线性美的理解程
度不一,从陶者做出的造型,虽同是器物,却在陶瓷型体线性美上,则大相殊异,有凝炼古拙,有端庄雍容、有天然浑成等视觉感受。

进而产生自然协调、呼应有致、轻重有变、气韵贯通的审美意识。

优秀的陶瓷艺术品,以其流畅的线韵、充沛的线势与高雅的线体名垂千秋。

形成形体性、奇釉性和装饰性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对于"线"的重视和巧妙运用.中西方对"线"的认识截然不同,中国人有独特的"线"美学.线性美造就了中国传统陶瓷的独特东方气质和东方美[2].
二、陶瓷艺术造型的形体美
陶瓷艺术造型形体之美具有着广泛的含义。

从器物功能上说,它应该从属人体工程学;从材料上说,它应符合材料成型、复制、烧成的特性;从造型上说,它应遵从力学原理及泥性。

归根结底,应该是一个和谐统一体,进而达到各得其所、恰如其分、相得益彰的审美要求。

陶瓷艺术造型,无论单纯还是复杂,在形式处理上,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整体与局部之间,应取舍得当,使整体统一合理,符合内在和外在的视觉和心理的互相照应。

使单纯造型不致乏味、复杂造型不致繁缛。

有些陶瓷艺术器物造型虽然简单,但却富有韵味,形式感强。

其实越简单的造型越具有其审美意趣的包容性,因为它的造型影象感是明确的,它以概括性很强的外在审美线性,推出让人赞美的器型。

如我们熟知的元代将军罐造型。

其外形非常简洁、明快。

但能显示盖部厚实、有庄重势;肩部方圆,有上升势;腹部浑圆,有横展势;下腹挺拔,有崇高势。

整个型体端庄、稳重,转折明确、方圆有度、起伏有致、自然天成。

无论视觉还是触觉,都会使人感到清晰、明快、稳固的审美意趣。

[3]
三、陶瓷艺术的釉色之美
所谓上釉是在烧制陶、瓷器时把烧制毛胚烧好后拿出来涂上一层釉,然后再烧,釉有很多种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的陶瓷。

釉色的丰富,自明清以来,丰富多彩。

我们说五颜六色、璀璨多姿的陶瓷釉色,凝聚着古往今来技艺人员的聪明才智,或热烈、或奔放、或沉稳、或雅静,体现着火的艺术及人类审美的心智。

漫长的陶瓷历史,岁月沧桑,积淀着陶瓷之路釉彩的辉煌。

陶瓷釉色之美,以光、色、透、洁的审美特性令人遐思、心爱。

光者,晶莹、闪亮、夺目生辉;色者,纯静瑰丽、内蕴丰富;透者,清澈如玉,貌如乳汁;洁者,平滑无瑕,蕴含内秀。

[4]一般坯体釉的厚度有0.1厘米,但经过窑火焙烧后,就紧紧附着在瓷胎上,使瓷器致密化、光泽柔和,又不透水和气,给人明亮如镜的感觉。

同时可以提高使用强度,起到防止污染,便于清洗等作用。

[5] 陶瓷釉彩之美,直接道出中国各窑场的风采。

钧窑瑰丽如朝霞,官窑釉厚似
凝脂,哥窑冰裂见神秘,景德镇影青则享“冰肌玉骨”之誉。

而越窑釉瓷以其青釉莹润获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称赞。

读此句,犹如一许清雅之气款款而来。

不同的釉色,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平滑、光鲜、苦涩、凝重、阴冷、轻松、火热、温存等一切人的心理反映,都会因釉色观感而有所变化。

艺术陶瓷釉色绚丽如诗般美丽,深深地打动着爱美人的心。

[6]
四、陶瓷艺术装饰之美
进行陶瓷艺术造型装饰,首先要明确陶瓷装饰是依附陶瓷造型而存在的,处于从属地位,没有陶瓷造型就无从谈陶瓷装饰。

陶瓷造型有的浑厚、有的轻巧,有的质朴、有的怪异。

这就要求造型和装饰画面必须协调一致,更好地加强造型的内在美,反之,会破坏造型固有的美。

画面装务的,它不但可以使造型锦上添花,更能充分显示艺术陶瓷器物的意境美。

写意青花气意的咨纵、流利,虽着笔不多,却意境深远。

其线饰、分水敷染、点画、笔笔意到,形象率真,与造型留白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

写意青花常常就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

画面的艺术处理也是应造型而设,应造型而作。

画者的意趣全在把玩、经营造型范围中的黑白灰、点线面的构成要素,达到抒发胸中意气之目的。

与写意比肩的工笔瓷画(如粉彩、新彩、五彩、工笔青花[7])。

精细是瓷画工笔的标志性特色。

大到亭台楼阁,小到凤钗绮纹,都得描绘得精细入微,一丝不苟。

以逼真地再现自然之物,现实之物。

烘托一种人间情趣,这是优于其它画种的方面。

当然,光有非常娴熟的绘画技巧是不够的。

工笔画家还必须具有组织审美装饰的能力。

艺术的个性就是装饰技艺应用的首要条件。

不然,就会落入画匠之地,也就无从谈主动去装饰处理陶瓷器物了。

艺术的审美也会因此而缺席。

所以说,能画出具有艺术感染力,与观众进行交流,产生共鸣的艺术陶瓷装饰,必须是作者饱含强烈的思想感情,有艺术冲动的创作意志,才能使作品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受到人们的喜爱,长存于人间。

[8] 陶瓷艺术的造型装饰,追求清新雅丽的审美意境表达,是每个从陶者一生求索的事业。

陶瓷艺术造型画面装饰以其精美的图案、丰富的色彩、独特的工艺、精湛的技艺、奇特的创意,形成了特有的陶瓷文化,呈现着与造型浑然一体的风韵,使陶瓷艺术上升到又一艺术层面,绽放光彩。

[9]
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象征。

陶瓷艺术的神采和意韵,只有通过对造型、装饰的整体去审视,才能体味其中奥妙意味。

它是以线性结构组构造型姿态进行釉彩装饰,完成如诗般意境的创造。

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审美旨趣,蕴涵着民族文化精华,表现了东方艺术风采,具有永恒的美。

饰是为美化造型服。

[10]
所以说中国的瓷器的美丽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他凝结了无数人的智慧,无数
人的汗水,终成这世界公认美丽.
参考文献:
[1][2]《中国陶瓷工业》2008年第15卷第02期作者: 曹春生, 孙晨, 张红霞
[3][4][6]选自百度陶瓷/view/4082.htm
[5]选自百度上釉/view/2965891.htm
[7]选自《最美的陶瓷》2004年
[8][9]选自腾讯搜搜问问
[10]选自《中华的饰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